爱恨交加——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分析
爱与恨: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两个维度
爱与恨: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两个维度
郑明怀;吴显华
【期刊名称】《湖南农机》
【年(卷),期】2006(000)0z1
【摘要】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真诚地爱着土地.但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成了农民的负担,土地的经营收入不断下降, 土地调整频繁,土地产权模糊, 农民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利屡遭侵害,对土地的保护软弱无力,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又有恨的一面.【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郑明怀;吴显华
【作者单位】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广西,柳州,54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416
【相关文献】
1.农民正在淡去对土地的感情——回应2012年第2期“共同关注”《农民为何不愿种地》 [J], 禾刀
2.农民正在淡去对土地的感情——回应2012年第2期“共同关注”《农民为何不愿种地》 [J], 禾刀
3.两个维度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J], 叶兴庆;
4.始终带着深厚感情做好农民工工作——在全区扶贫开发暨农民工工作电视电话会
议上的讲话 [J], 彭清华
5.转变作风,加深感情,尊重农民,爱护农民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民诗歌乡土情感的抒发之作
农民诗歌乡土情感的抒发之作农民诗歌,作为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厚意和对生活的真实表达。
这些诗歌以朴素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农民们对大地、家人、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抒发。
诗歌是农民灵魂的抒发,是农民心灵的寄托。
在草木枯荣、秋收春种之际,农民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他们用诗歌记录了四季轮回中的变化,描述了田野间的景象和动人的气息。
比如:春天的诗行描绘了大地回春、百花盛开的美景,农民们在诗中赞美春天是大地的新生:『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诗中写到春眠不觉晓,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农民们对春天田园美景的期盼,也蕴含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美好展望。
夏天的诗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农民们用诗歌赞美夏天的豪情壮丽:『夏日田园杂兴』禾黍稻花黄,芳草碧连天。
热风吹麦浪,收割人儿欢。
这首诗歌勾勒出了夏天的耕作场景,歌颂了农民丰收的豪情壮志,丰富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在田园之中。
秋天的诗行给人以丰收的喜悦和团圆的温暖,农民们纷纷通过诗歌表达他们的喜悦和感恩:『秋日田园杂兴』稻谷金黄稻谷香,一年辛苦汗水长。
丰收多少人喜笑,乡愁万里挥铁肠。
这首诗歌描绘了丰收的喜悦,抒发了农民们为了心中的家园付出的汗水和辛劳,同时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和挚爱。
冬天的诗行则是对辛劳的结束和对即将到来的希望的期盼,农民们通过诗歌传递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冬至』寒随穷律变,冬至送温衔。
来年好风吹,再临冬至日。
这首诗号召寒冬过后必然会迎来春天的理想境地,表达了农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也激励了他们不断奋进的斗志。
农民诗歌不仅仅是对于自然的赞美,也是农民们对家乡、亲人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农民们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用简单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农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传达出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中的情感是真挚而深切的,是农民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
就恋这把土——农村作家“土地情结”的心理探寻
作者: 赵锡钧;张连义
作者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出版物刊名: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页码: 31-33页
主题词: 农村作家;“土地情结”;审美意识;农业文明
摘要:“土地情结”这个词,是路遥最早提出来的,无论其承认与否,其具有浓重的土地情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不过,如果我们把土地情结视为对土地特有的感情倾向的话,那么,几乎所有的农村作家都具有这种浓厚的土地情结,土地已成为他们内心深处不可抹灭的印痕。
无论是“五四”文学时期的“乡土作家”还是新时期以来关于农民的作品,对土地的眷恋,对土地上亲人的歌颂与同情、热爱与怀念,都显示出其土地情结的存在。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作家们产生土地情结的呢?就此笔者仅从心理的视角展开粗浅的探寻。
中国农民的土地情缘
中国农民的土地情缘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命根子。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农民便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生存,人们总是生活在土地肥沃,水源充沛的地方。
部落之间为了土地经常发生战争。
他们认为土地是他们生存的根本。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称之为农奴。
他们替奴隶主种地。
在交足了所有税款之后,剩下的才是他们自己的。
如果赶上自然灾害,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
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连草根树皮都吃光,甚至还发生人吃人的现象。
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很好的说明。
这也是许多地方发生战争的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后期,中国农民所受的压迫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社会在发展,农业技术却没有进步,农民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统治阶级奢侈腐化,大肆挥霍,搜刮百姓,农民负担加重。
再加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农民被迫参加战争,使土地荒芜,生产能力下降。
而战争赔款,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洋米洋面等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使老百姓无法生存。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战争也一再发生。
“均田地”“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农民起义的口号的提出,正是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的写照。
一旦生存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反抗。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土地政策也发生了几次大的变化。
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并一再减租减息。
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学习前苏联,推行农业合作社。
土地归集体所有。
一开始,农民积极性较高,翻身做了主人,生产的粮食都归集体所有,国家富了,农民也有盼头了。
许多人热情高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农民当家做主的体现,是无上光荣的事。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再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付出就有收获。
多劳多得,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土地·权益·情感:西南乡村的地权变迁
土地·权益·情感:西南乡村的地权变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中国农村地区的土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而西南地区的乡村也不例外,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西南地区的乡村地权变迁也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一、土地流转带来的权益变迁西南地区的乡村地权变迁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农村土地逐渐变成了市场化流通的商品,土地的属性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权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被转移到了土地经营权上。
然而,土地流转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农村土地市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先进先锋的模式,最先流转土地的大多是富裕农民和地方官员,而且流转的土地多集中在产业园区和旅游开发区,这种土地流转方式加剧了乡村的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
二、土地权益变迁与情感归属除了土地流转带来的权益变迁,土地权益变迁也涉及到情感归属的问题。
随着土地的流转,土地原有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乡村社会结构逐渐发生扭曲,农民对土地的情感连接也在逐渐减弱。
对于年轻一代农民来说,他们更愿意离开农村去城市谋生,因为他们觉得城市生活更现代化、更自由、更开放。
而乡村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生产资料,没有任何情感归属感。
三、土地改革的新思路为了解决乡村地权变迁中的问题,需要探索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土地问题也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方面之一。
知名学者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即引导农村经济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和机构化方向发展,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等,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此外,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鼓励农民参与土地经营合作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等,以帮助乡村人口改变土地和农业的观念。
总之,乡村地权变迁问题是当前许多农村地区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比如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尤其是加大对乡村土地资产化程度的政策扶持力度。
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高一语文答案【答案】1.C2.A3.B4.①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民与土地产生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②统治者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之上;③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使家庭观念深入人心,农民安于更重土地。
5.①农事诗中描写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劳作、夫唱妇随、尊长教幼的温馨场景,每个成员都能互爱互助、不离不弃。
②杨万里的《插秧歌》描写了乡村田家躬耕劳作、家庭成员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和谐共处的幸福生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
C.“农业在宋代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其他阶层的关注,与……人们强烈的家庭观念是密不可分的”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宋代生产力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处在极速前进的步伐中,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家庭是由劳动个体组成的生产单位,只能以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生活,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生产的生活方式,将强烈的家庭观念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于文无据,原文是说“他们开山垦地、种植桑麻,一年四季辛苦耕作,起居有定,耕作有时,邻里和睦,互帮互助,这一切创造了一幕幕让人艳羡不已的田园牧歌场景”,没有明确表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农民对中国农民辛勤耕作、和谐互助创造出的美好生活非常羡慕。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消解了农耕生活的苦难”错,原文“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的则是高于文本之上的那种源自生命本能的精神情感”是说这类诗歌更加触动人心、发人深省。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培养出他们浓厚的恋土情结。
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那片耕耘的土地使他们悲怆的心灵得以慰藉,在属于自己的乐园中,他们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尽情释放热情并深深地热爱着它”可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使农民与土地产生难以言表的微妙关系,具有浓厚的恋土情结;结合“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也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到了北宋,王安石提出了保甲法,其目的是用“什伍之法”,把各地人民编制起来,固着在土地之上,封建社会的秩序便可以得到稳定”可知,统治者实施的一系列促进措施,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之上;结合“农业异军突起并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
生命与土地交响曲:恋土情结--读解李一清先生的长篇新作《农民》
生命与土地交响曲:恋土情结--读解李一清先生的长篇新作
《农民》
何艳华
【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4)006
【摘要】农民过日子首先要拥有土地,农民在土地上折腾,但他们最后却坚守土地,我把农民这心态称为 "恋土情结".本文试图从分析生命与土地的内在与外在关系方面,融入现代化发展实质,并结合作家纯文学写作的崇高使命意识,来探究中国农民深层"恋土情结"的缘由,进一步突现中国农民对待土地的原生实态.
【总页数】4页(P88-90,94)
【作者】何艳华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土地情思--李一清长篇小说《农民》探析 [J], 刘兴禄
2.恋土情结的固守与释放——路遥、陈忠实恋土情结比较研究 [J], 侯业智
3.中国农民的“恋土”和“离土”情结——评《中国近代流民》 [J], 张士军;龚维玲;龚维玲
4.痴心不悔的黑土地情结——剧作家李政及其新作《叶赫那拉公主》 [J], 牟诚
5.总归要漂移的——读李杭育的长篇新作《流浪的土地》 [J], 程德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爱恨交加——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分析
爱恨交加——农民对土地的情感分析" [摘要] 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真诚的爱着土地。
但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成了农民的负担,土地的经营收入不断下降, 土地调整频繁,土地产权模糊, 农民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利屡遭侵害,对土地的保护软弱无力,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又有恨的一面。
[关键词] 农民;土地;爱;恨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主。
土地是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也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还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是农民生养的根本,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发展的根基。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对土地的一种态度与倾向。
了解和把握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有利于党和政府制定更加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真正需求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由征地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复杂的,既爱又恨,爱恨交加。
一方面,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真诚的爱着土地,这种爱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成了农民的负担,加之目前的土地调整频繁、使用权不稳定,农民的土地权利屡遭侵害、农民对土地的保护软弱无力,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又有恨的一面,但这种恨是被动的、也是无奈的。
总的说来,爱与恨是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两个维度。
一、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一个维度:爱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真诚的爱着土地,对土地的爱是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一个维度。
1.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
被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乡土中国对于土地的眷恋的描述
乡土中国对于土地的眷恋的描述乡土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土地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是我们衣食住行的根本所在。
在乡土中国,土地不仅仅是一片耕作的田地,更是人们对于家乡的眷念和情感的凝聚。
中国人民对于土地的眷恋可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使得土地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基石。
农民们辛勤劳作,耕种着他们的土地,从而换取丰收和幸福。
他们把自己的血汗倾注在土地上,与土地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
土地不仅仅是农民们的生计所在,更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归宿。
每逢丰收的季节,农民们会举行丰收祭祀,向土地祈求丰收和幸福。
这种对土地的眷恋和敬畏之情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乡土中国的土地眷恋并没有消失,反而愈加浓厚。
虽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人离开了农村,进入了城市,但他们对土地的眷恋并没有改变。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土地对于中国人民来说,仍然是一种根基和情感的凝聚。
乡土中国的土地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和传统。
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中国人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在乡土中国,土地不仅仅是一块可以耕种的田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乡村中的农田、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乡村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也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
这些文化元素,都与土地紧密相连,构成了乡土中国独特的文化景观。
乡土中国对土地的眷恋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上。
在乡村,人们习惯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过着朴实的农耕生活。
即使在城市,许多人也会种植一些绿植或养一些宠物,以弥补内心对土地的渴望。
此外,乡土中国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也经常会有与土地相关的仪式和表演。
这些习俗和活动,都是对土地的眷恋和敬畏之情的体现。
乡土中国对土地的眷恋,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延续。
中国乡土情结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浅析中国人的乡土情结表现及成因探析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是王维的一首杂诗,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人,向故乡来人询问家乡情形的相思之情。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
失意时想到它。
每逢佳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的想到它,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乡土情结。
一.诗歌辞赋之乡土情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关乡愁的诗篇非常多,可以说对乡愁的书写形成中国诗文风貌的一个基本特征,言愁即:写愁,抒发愁情,为愁立象,从而造就愁人审美的意境,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创作中愁字满眼,处处生愁的诗作吟咏现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在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会永不断绝,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传唱。
触景生情,诗人魂牵梦萦的故乡,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导致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逆旋夜雨,明月高思,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情感,被称为中国第一思想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为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诗经黍离》中就有“黍离之悲”,而《楚辞哀郢》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更可见其痴情。
王昌龄的《征人望乡》“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深闺万里愁。
”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刻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
“无那深闺万里愁”把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通过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表达的淋漓尽致。
表达农民对土地的喜爱之情的句子
表达农民对土地的喜爱之情的句子1. 形容农民的句子1、果园里,摘苹果的人们望着树上红通通的苹果,脸上乐开了花,眉毛也笑成了一弯新月。
2、对农民来说,丰收就是财富,只有不断劳动,才能不断丰收,所以他们劳动,为了远离穷苦而劳动,为了人们能吃上食物而劳动。
3、离我不远的花园边上,蹲着一个老农民,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
4、农民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们身上的巨石并没有在外界过多的停留,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后,农民又重新开始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有些陌生的圈子,又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期盼。
5、徘徊在农村里的人们也填饱肚子了,也穿上衣服了,农民开始在他们麻木的背后,温暖的笑。
他们无法穿透那层麻木的面具来看清现实,或许他们戴上麻木的面具根本就是不想看清现实。
6、他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纯朴,谦虚而寡言。
从他脸上纵横的皱纹和善良的眼睛看,旧日的贫穷痛苦曾经压弯他的腰。
7、他姓孙,很勤劳很善良,眼睛不大,牙齿不很整齐,时常挂着笑容。
全身被太阳晒得发棕,加上汗水的浸泡,浑身油光闪亮。
他时常戴一副墨镜,光着膀子,左肩搭一条毛巾,穿一条短裤,脚下穿着一双大皮鞋,鞋上落了一层灰尘,经常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顾客。
8、老爷爷是个十足地道的老农民:光头黑皮肤;身上穿着城里难得看见的土布对襟褂,裤管像水桶一样大;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稍一走动,布烟袋就晃来晃去,十分惹人注目。
9、她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不高的个儿,常穿着偏襟上衣,花白的短头发上蒙着一块蓝色方头巾,一笑起来,眼睛里便闪烁着和蔼亲切的光。
10、春天农民辛辛苦苦的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再种别的农作物。
一年四季,这样的顺序重重复复,为的就是种出蔬菜,然后卖到批发市,再到市场,最后被我们烹调成美味佳肴。
11、菜农之中男女老少都有,大多数都是皮肤黝黑粗糙。
手都干裂了,手指甲里塞满了黑黑的泥巴。
穿着朴素破旧,鞋上面沾满了灰尘。
12、不远处的地里,有一个农民伯伯正在干活,他的头上戴着一个头巾,他的眉毛又长又黑,眼睛有点小,在太阳的照射下眯成了一条缝,他的鼻子大大的,胡子长长的,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热了用它擦擦汗,身上穿着短袖,手里拿着一个锄头。
农民对土地的典型心态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农民对土地的典型心态
咱农民啊,对土地那感情可深哩。
土地就像是咱的老伙计。
春种的时候啊,看着那一块一块的地,心里就有了盼头。
把种子撒下去,就像是把希望埋进土里。
想着等过些日子,就能看到嫩绿嫩绿的苗儿冒出来,心里就美得很。
有时候在地里干活累了,就坐在田埂上,看着自己的地,就跟看着自家娃似的,咋看咋喜欢。
土地也是咱的命根子。
老一辈人常说,只要有地在,就饿不死人。
不管外面的世界咋变,咱农民守着自己的土地就踏实。
这地啊,能种粮食,种出的粮食那是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的。
遇到收成好的年份,那粮食堆满仓,那种满足感啊,啥都比不了。
不过呢,土地有时候也让咱头疼。
要是碰上个天灾啥的,像大旱或者大水,心里就像油煎一样。
眼巴巴地看着地里的庄稼受灾,可又没办法。
但是咱农民也倔啊,哪怕受灾了,第二年还是会好好伺候土地,就盼着下一年能有个好收成。
咱对土地还特别“小气”。
要是有人想乱占咱的地,那可不行。
就像有人要抢自家宝贝一样,那得和他急眼。
这土地是咱世世代代传下来的,是咱生活的根基,可不能随便被人乱动。
咱农民还喜欢在土地上捣鼓些新鲜玩意儿。
种点新的农作物品种啊,试试新的种地方法。
要是成功了,就到处跟乡亲们显摆,心里可自豪了。
土地啊,它不仅仅是一块地,它是咱农民的依靠,是咱的快乐源泉,也是咱永远割舍不掉的情感寄托。
第 1 页共 1 页。
爱与恨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两个维度
位置的制约; 第三, 更重要的是农民可以通过辛勤劳 动在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农民日出而作, 日 落而归, 规规矩矩, 勤勤恳恳, 在土地上播种、 锄地、 拔草、 浇水、 施肥,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更多 的财富。 ! " #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 首先, 民以食为天, 国以农为本, 土地是农民立 足的场所, 是农民劳动过程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 件, 土地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生存空间, 更重要的它是 粮食的生长场所。其次, 土地在农民生活中扮演着 最关键的角色。对于常年呆在农村的农民, 土地不 仅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也是农民的衣食 父母, 是衣食住行的源泉, 是生存和生活的根本, 而 且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即使是对于半工半耕的农 民, 土地依然是生存的重要保障。农业生产季节性 很强, 农民 “半年辛苦半年闲” , 农民在空闲季节也会 到城市打工, 目前在我国半工半耕的现状相当普遍, “整个半工半耕制度的逻辑是: 人多地少的过密型农 业因收入不足而迫使农民外出打工, 而外出打临时 工的风险又反过来迫使人们依赖家里的小规模粮地 作为保险。 ” 目前确实有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在城 市就业, 但真正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 不再回乡的毕 竟还是极少数, 大多数农民往返在城乡之间, “离土 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 因为在农村有土地, 万一在城 市找不到工作, 回家还可以种田。 再次, 土地是农民自身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基础, 也是农民养老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 特别是那些 在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来源中, 农业所占比重大 的农村, 农民的社会保障, 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的非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郑明怀 (’.). / ) , 广西工 学院社会科学系 (部) , 讲师, 硕士。 吴显华 (’.)) / )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 (部) , 讲师, 硕士。
土地里藏着什么魔力,总是让人如此眷恋
土地里藏着什么魔力,总是让人如此眷恋热土曦婉琳儿"这个世界上,只有土地与日月同在,土地是世上唯一值得你为它奉献,值得为它奋斗,为它牺牲的事物,因为它是唯一永存的东西。
"——玛格丽特·米切尔夕阳西下,斯嘉丽和父亲杰卡尔德在讨论对土地的热爱,那个场景很美、很暖心。
而此时,只有14岁的斯嘉丽正为她少女的小情小爱伤神,觉得土地对她是毫无意义的。
父女俩在塔拉庄园定格,红彤彤的底色,广袤的土地,是电影《乱世佳人》里的经典画面。
在经历了守寡,以及战争的火线中死里逃生之后,斯嘉丽急切的想要回到塔拉庄园。
回到家,面对满目苍夷的塔拉农民与母亲的遗体几近崩溃,但是当斯嘉丽抓起地上的红土时,坚韧不屈和重生之力与她的生命共生。
是的,回到生命的源点,那里有母亲给予的力量和勇气。
爱情或许是小我,但是对土地的热爱确是大爱。
唯有土地在,人类才可坚韧恒久。
因为对于土地的深情,无时无刻,与时间无关亦不局限于空间国度。
中国的农民与土地的感情是深沉的,他们像杰卡尔德热爱塔拉的土地一样,爱着脚下的热土,而这一片热土也让中国农民感受到了奋斗、奉献的美好。
土地赋予中国农民生存希望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情感。
土地改革成功唤起了亿万农民的热情,使农民真正的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他们对土地的爱那般深沉,他们了解熟知每一寸土地的习性,土地滋养了农民的心灵,泥土的味道让我们目光更加坚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职业分化明显,但他们对土地有着永远也解不开的情结。
开荒种地农人的坚韧与品德是恒久的,一撮撮泥土中,寄托了多少感情与希望,一犁一锹中倾注了多少热爱与无私。
土地就是信仰,是取之不竭的动力。
在这片热土上,淳朴的美德被传承。
春雨过后泥土的芬芳让人踏实、喜悦,当野草重生时,土地里的野菜也零星冒出,此时的田地里总有一些身影在挪移,时而蹲下时而起身,欢声笑语在广袤的田野中回荡,大约一个时辰左右,河菜、苦菜、车前草、蒲公英……等各色野菜被挖个满载而归。
现阶段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感分析
现阶段中国人对乡土的情感分析作者:韩萱颐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2期1.自古人们对土地情结。
1.1 土地是生活的根本。
中国人离不开土地的,最早的中国人民认为土地是谋生的手段。
许多人被称作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构成了社会的基础。
我们说乡下人土,似乎带有了一种蔑视的意味,但是这个土字却用的很好,土字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不妨缩小范围来看,三大河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
以前的中国人,在没有工业的社会中生存,自己种菜,靠的是土地,自己养猪养羊养牛,动物所食的也是来自于大地的赐予。
土地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生活的根本。
1.2 土地是浓浓乡情以前社会中,经济不发达,通讯设备也极为落后,交通也极为不便,若是农村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或者去很远的地方,家里的祖辈会给他包一抔土,而且有些地方更有一种说法,如果背井离乡水土不服思念家乡就把土抓一点在汤中服下就会好。
抛开健康卫生等等现代人的想法,在老一辈的眼中,只有故乡的土,故乡的物才能解故乡情。
古代的诗歌中也有许多借物抒发思乡之情的,唐代司空图“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唐代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中国人一般是自给自足的耕作,以农业为主,不像游牧民族四处迁移,而且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势造成了人们可以不与外界交流,封闭在自己的村庄中,所以以前的中国人在一个地方居住很难也很少移动,所以对一个地方有感情,对一个地方赖以生存的土地有感情。
2.现阶段发展人们对土地情感2.1 现代社会城市居民土地情结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挤在大杂院中居住,而是纷纷搬进楼房小区,以前的一家一院房前种树种菜的现象在城市已经不再有,家家封闭独门独户,但是大多数家会在家中培育植物,也有很多会在家中花盆里种植蔬菜,番茄,辣椒,有的种葱和白菜,一来可以靠植物净化空气,二来可以利用空间,自给自足。
2.2 国外的中国人的土地情结中国住外国大使馆,在卢旺达,由于物资贫乏,价格也非常昂贵,几乎是欧洲的2倍,孙树忠告诉记者,一个很小的青苹果要卖1美元,一个小的咖啡勺要卖2美元。
赛珍珠《大地》中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
赛珍珠《大地》中中国农民的恋土情结摘要:本文试图从人文精神和王龙的土地意识的角度来解读赛珍珠的小说《土地》中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通过对小说《土地》所体现的土地情结的分析,探讨了人与土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必须将自己的角色从土地的征服者转变为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才能与土地和谐相处。
这对于唤醒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地球意识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恋土情结一、《大地》中人与地的不可分割性(一)人类生存对土地的基本需求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土地在农民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被视为他们的生命。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可以满足他们对稳定的需求,因为它将为一个小家庭提供食物、衣服、住所和其他一些基本的生活材料。
尽管受到天灾人祸的破坏,但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所以当王龙感觉到一阵微风从东方轻轻地吹来,他很高兴,因为这预示着长期干旱后的好雨,田地需要雨水来结果。
他甚至认为这是上天给他婚礼的礼物,因为"大地会结出果实"。
(二)土地作为财富和权威的源泉王龙本来是一个穷人。
在丰收年,他靠卖庄稼赚了第一笔钱。
并从黄家手里买了一块好地。
他和阿兰都认为买地比花钱修土墙要好。
阿兰意识到自己和有钱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他决定继续用银子填坑,直到他从黄家买到足够的土地。
于是,这块土地就成了王龙财富和繁荣的标志和象征。
土地不仅意味着财富,也意味着权威。
在传统观念中,人的地位排序是"士、农、匠、商",其中农仅次于士。
在小说中,当大家都知道王龙有好地,收了不少钱的时候,"就有人说要封他为头。
"从这一点考虑,农民获得土地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拥有土地,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三)人类情感的认同与支持自古以来,自从农业出现在我国,我们的祖先就形成了向土地神献祭的习俗,感谢土地为人类提供食物,赋予万物生命。
土地神在《大地》第一卷《大地》中多次出现,见证了王龙一生的悲欢离合。
《我爱这土地》土地情深,我爱无悔
《我爱这土地》土地情深,我爱无悔在广袤的大地上,我深深地扎根,汲取着这片土地的滋养。
岁月流转,我与这片土地的情感愈发深厚,这份爱,从未有过丝毫的减退,更从未有过片刻的后悔。
我出生在一个宁静的乡村,那里有着一望无际的田野,蜿蜒的溪流,还有那郁郁葱葱的山林。
小时候,我在田埂上奔跑,感受着脚下松软的泥土;我在溪边嬉戏,看着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我在山林中穿梭,呼吸着那带着草木芬芳的空气。
这片土地,是我童年的乐园,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春天,大地从沉睡中苏醒,万物复苏。
田野里,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油菜花金黄一片,宛如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
农人们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他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秋天的丰收。
我也会跟着父母来到田间,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看着那充满生机的土地,心中满是喜悦。
夏天,骄阳似火,大地被烤得滚烫。
但田野里的庄稼却在努力地生长,它们不惧炎热,顽强地向上挺立。
夜晚,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望着满天繁星,听着田间传来的阵阵蛙鸣,感受着土地散发出来的热气,那种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感觉让我无比安心。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辛勤劳作的人们致敬。
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农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用粗糙的双手收获着土地给予的馈赠。
我也会加入到丰收的队伍中,感受着收获的快乐,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土地的无私与伟大。
冬天,大地进入了沉睡。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此时的土地,在休养生息,为来年的生机积蓄力量。
我会在雪地里奔跑,留下一串串脚印,仿佛在与土地进行着一场亲密的对话。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乡村,来到了城市。
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让我感到新奇,但心中对那片土地的思念却从未停止。
在城市的高楼大厦间,我常常想起家乡那片广袤的土地,想起那清新的空气,想起那淳朴的乡情。
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人们总是行色匆匆。
农民恋地情结的成因与破解
农民恋地情结的成因与破解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其中对以土地经营权的流动、重组和交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
然而现实中, 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意愿并不让人乐观, 各地程度不同地普通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叫好不卖座”的现象。
其中农民的恋地情结是重要原因之一。
分析农民的恋地情结成因, 进而破解恋地情结, 是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形成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工作之一。
恋地情结的成因农民是土地流转的主体, 其参与土地流转过程既是一种经济行为, 也是一种社会行为, 这种行为既有理性选择的一面, 也有感性选择的一面, 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的态度最终表现为经济与社会两种行为、理性与感性两种选择的交织与混合。
农民是理性的“经济人” , 行为所系最终表现为利益所在, 其土地的转入、转出大部分都是经济行为的理性选择, 都有其利益目的; 但农民又是生活在“特定地域关系”、有着广泛感情基础的农村, 所以, 农民又是理性的“感情人” ,行为所系最终表现为情感所在, 传统的人情世故、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对土地流转有着较大的影响, 有时甚至使农民放弃市场准则和经济利益。
存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
农民恋地情结的成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看好土地的收益功能古人云: “土,犹吐也。
地之吐生万物者也,以万物自生焉则言土。
万物本于土,有土斯有财。
”古代圣贤的寥寥数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土地与财富的关系。
近年来,我国对粮食生产方面的扶持力度空前加大, 使农民真正享受到了土地种植粮食的收益功能。
2003年以来, 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惠民政策: 免除了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 取消了各种名目繁多的“乡统筹和村提留” ;增加了种粮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2008年, 国家对种粮农民的“四项补贴”就高达1028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
土地·权益·情感:西南乡村的地权变迁
土地·权益·情感:西南乡村的地权变迁中国西南地区的乡村地区在近几年因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村的压倒性等级差以及生活水平的不平衡已经成为社会矛盾加剧的主要来源。
在这种背景下,对土地权益的讨论往往被提到议事日程的首位。
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情感”问题。
因为,在西南乡村,土地权益和人们的情感感受是深深融合在一起,无法彻底分开。
当我们看到西南乡村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地权问题时,更多是人们对土地的情感问题。
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深度相关性,西南乡村充满了幽静、优雅和富有诗意的景色。
因此,这里的居民普遍与其家族和土地产生了深刻情感的维系。
他们认为自己与土地的连接是祖先传下来的,是自己的身份、价值和成就的标志。
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这种情感联系被打破了。
政府和地产商开始大规模开拓乡村地区,而城市居民也开始把乡村地区建设成他们的“天堂”。
然而,对于那些已经在西南乡村里生活了几代的人们来说,他们失去了自己土地的所有权,同样代表着他们失去了同土地相关连的情感。
这种情感联系的破裂已经引起了一场公共争端。
在许多地方,居民与地产商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被从“土地的根源”中逐渐排斥出去。
这些被排斥的人包括许多已经连续多代以土地为生的农户,他们看到自己的土地一夜之间被转手给了开发商。
这种转变并不仅仅是物质财产的失去,更是生活方式和家族传承的瓦解。
对于解决这种情感问题,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方面。
首先,政府应该尊重和保护居民的生命及居民自传承的土地,并保证在所有的公共政策中对其尊重和敏感。
其次,政府应该提供各种机会,使居民的生计能够在相应的土地和社区中继续下去。
例如,政府可以鼓励当地产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
正确看待这些情感问题可以帮助国家协调政策,减少社会冲突,并逐步改善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状况。
如果社会各界能够平衡考虑土地权益和情感联系,将会给大多数西南乡村的居民带来幸福和福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真诚的爱着土地。
但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成了农民的负担,土地的经营收入不断下降, 土地调整频繁,土地产权模糊, 农民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利屡遭侵害,对土地的保护软弱无力,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又有恨的一面。
[关键词] 农民;土地;爱;恨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源,农以地为主。
土地是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是农民最基本的劳动对象和经营基础,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也是农民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还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是农民生养的根本,是农民的命根、农业的源头、农村发展的根基。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对土地的一种态度与倾向。
了解和把握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有利于党和政府制定更加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真正需求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解决目前日益严重的由征地引起的一些社会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农民对土地的感情是复杂的,既爱又恨,爱恨交加。
一方面,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真诚的爱着土地,这种爱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成了农民的负担,加之目前的土地调整频繁、使用权不稳定,农民的土地权利屡遭侵害、农民对土地的保护软弱无力,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又有恨的一面,但这种恨是被动的、也是无奈的。
总的说来,爱与恨是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两个维度。
一、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一个维度:爱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是农民精神的重要寄托,农民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真诚的爱着土地,对土地的爱是农民对土地感情的一个维度。
1.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
被誉为“政治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曾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土地是农民财富的重要来源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土地本身就是农民财富的一部分。
“有土此有财,悖入财不久”。
在农业时代,社会财富基本上是以土地作为衡量标准,财富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取决于占有土地的多少以及依附人口的数量。
今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城市郊区农民的土地,土地成了一种资本金,是农民参与工业化,分享产业利润,分享发展红利的土地股;第二,一切财富都是从土地上创造出来的。
农业、采掘业是直接从土地中获得财富的产业,工业和服务业创造财富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土地面积和地理位置的制约;第三,更重要的是农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在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重农学派认为“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
[1] “黄土生金”,“人勤地不懒,地内出黄金。
”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规规矩矩,勤勤恳恳,在土地上播种、锄地、拔草、浇水、施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2.土地是农民生存的重要保障。
首先,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土地是农民立足的场所,是农民劳动过程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土地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生存空间,更重要的它是粮食的生长场所。
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没有土地就没有农民和农村。
其次,土地在农民生活中扮演着最关键的角色。
对于常年呆在农村的农民,土地不仅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也是农民的衣食父母,是衣食住行的源泉,是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而且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即使是对于半工半耕的农民,土地依然是生存的重要保障。
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农民“半年辛苦半年闲”,农民在空闲季节也会到城市打工,目前在我国半工半耕的现状相当普遍,“整个半工半耕制度的逻辑是:人多地少的过密型农业因收入不足而迫使人民外出打工,而外出打临时工的风险又反过来迫使人们依赖家里的小规模粮地作为保险。
”[2]目前确实有大量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在城市就业,但真正能够在城市定居下来、不再回乡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大多数农民往返在城乡之间,“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因为在农村有土地,万一在城市找不到工作,回家还可以种田。
再次,土地是农民自身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基础,也是农民养老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特别是那些在农村经济和农民的收入来源中,农业所占比重大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以土地为中心的非正规保障,因为大多数地区的农民除了土地之外还没有别的稳定的生活保障手段。
3.精神的重要寄托。
在传统的农耕文化中,土地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农民的生存方式,更是农民的精神家园。
因为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农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因而农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土生万物由来远,地载群伦自古尊”的土地崇拜观念,土地崇拜是中国农民重要的人生观、价值观,土地的存在是农民生存的最终根源与目的,也是农民一生快乐、痛苦的最终根源。
农民与土地难割难舍的关系,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土地如同神灵一般被农民敬仰着,“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低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
”[3]土地是农民心中的神,农村有土地神,俗称土地公公(土地爷爷),农民怕他孤单,还给他配备了老伴叫土地婆婆(土地奶奶)。
农民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民文化的灵魂,勤劳、质朴的农民对土地有一种深深的爱恋。
“庄稼百样巧,地是无价宝”,“田是根,地是本”,“地是父母面,一天见三见”,“人不亏地皮,地皮才不亏肚皮”。
土地在农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人离不开土地。
虽然农民进城打工,但大部分农民最后还是会回乡耕种,进城打工是暂时的、阶段性的,回乡耕种是长期性的、必然的、最后的选择,“穷家难舍,熟地难离。
”即使是那些在城市创业成功的农民,也有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之情。
土地从来就是农民的命根,是农民一切生活的起点,是农民所有憧憬的归宿,也是农民生命的全部寄托和生存的精神支柱。
二、农民对土地感情的另一个维度:恨但由于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成了农民的负担,土地的经营收入不断下降, 土地调整频繁,土地产权模糊, 农民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土地权利屡遭侵害,对土地的保护软弱无力,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又有恨的一面。
这种恨是被动的、又是无奈的。
恨土地是农民对土地感情的另一个维度。
1.恨土地束缚了农民的发展空间。
因为农业具有天生的稳定性,农业的主要生产资料—土地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农业在事实上就意味着流浪生活的终止,这种定居型农业使农民世世代代聚居在村落共同体中。
而地缘又与血缘紧密相关,“血缘性表明其生物学的特征,聚居性表明其地理学的特征。
”[4] 血缘和地缘的结合进一步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农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不流动的社会,村落共同体构成了农民几乎全部的生存空间。
狭小的土地、艰难的生存空间,千百年来,使农民的眼光局限在那块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土地上,农民像婴儿眷恋自己的母亲一样眷恋着土地,只要土地还没有被剥夺,农民一切都可以忍受。
农民在对土地的依恋中变成了土地的附属品,他们的生活节奏就如同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一样,在四季交替的循环中运转。
土地让农民一年年地播种着希望,却收获着世世代代循环的苦难,在狭小的空间里耕作,用牛耕地,用手工播种,用镰刀收割,人地捆绑在一起,方圆几亩的土地,就足以把农民牢牢束缚住,在土地上耗" 尽一生的时光。
农民恨土地把自己限制在土地上,束缚了自己的发展。
2.恨土地成了农民的负担。
农民对土地的爱是真挚的,他们把土地当作命根子。
中国农民是最勤劳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精耕细作,但土地并没有给他们带来财富,相反,现在出现了农民只有远离土地才能致富的现象,土地成了农民手中的烫手山芋,成了农民的负担。
一方面,日趋沉重的农民负担有相当一部分是按地分摊的。
农民休耕,不仅要照常交税,还有可能面临罚款。
农民外出打工不管种不种田,各种税费一分都不能少,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的负担多少由承包土地的多少决定、在减轻非农户负担的同时,但加重了农户,特别是纯农户的负担,形成了人少地多的农民负担重,出现了“多种地、多负担、多吃亏”的不公平现象,沉重的负担使一些农民“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土地已成为农民的沉重包袱,被一些农民看作套在脚上的脚镣。
4.农民恨土地调整频繁,使用权不稳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村的范围内将土地按照人口进行平均分配,根据“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原则,农户家庭人口的变动,人口减少的农户应该退出相应的一份土地,新增加人口的农户得到一份相应的土地,人口不发生变动的家庭所耕种的地块,则不进行调整。
但部分农村土地调整过于频繁,“据调查,从1978年以来,农民承包的土地已经平均调整3.01次,至少有超过60% 的村庄和60% 的农户经历过土地调整。
”[6]为了更好地避免在承包期限内随意调整农户的承包地。
1999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的《土地管理法》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农户承包土地的期限为30年。
在最初的15年承包期满后,政府又决定延长土地承包30年不变,但在农村,3至5年调整一次相当普遍,少数村甚至年年有调整。
而土地与其他的生产要素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提高一块土地的产出率,只能想办法改善这块土地的生产条件,如农用机械、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灌溉设施、排水设施、塑料大棚、修建田埂、改良土壤、水土保持以及使用农家肥等投资。
这样的投资,投入大但回收期长。
而且这种投资一旦发生,就无法与特定地块相脱离。
而土地调整可能会使农户在下一次调整中失去现在所耕种地块的使用权,导致农户无法获得进行长期投资的预期回报,从而会削弱农户进行长期投资的积极性。
一方面,农民恨如果没有对土地进行投资,那么土地的产出率就无法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恨如果对土地进行投资,那么对土地的投入可能会付诸东流,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
5.农民恨模糊的农村土地产权。
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法》规定“农村土地属于乡、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具体规定土地归属哪一级集体所有,表面看来我国农村土地由集体所有,具体是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占据所有者身份,但是事实上却又都不是,土地的产权相当模糊。
6.农民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土地使用权。
一方面,农民的土地在使用权上受到法律约束,除了农业用途,不得它用,有些土地甚至不得农耕,只能种草种树,此外,土地的处置权也受到一定的约束,农民不得将自己的土地卖掉;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土地完全是由政府垄断,集体的土地要经过政府征用后才能进入市场,政府可以凭借其对土地市场的垄断地位,利用行政权力来征地。
低价从农民手里征地,然后以征地价格的几倍、十几倍、几十倍的高价卖给开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