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题
综合实践___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是()A. 精湛(jīng zhàn)精彩(jīng cǎi)精力(jīng lì)B. 沉着(chén zhù)沉重(chén zhòng)沉寂(chén jì)C. 振奋(zhèn fèn)振奋(zhèn fèn)振奋(zhèn fèn)D. 恣意(zì yì)恣情(zì qíng)恣肆(zì s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学校的篮球场占地1000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同时进行训练。
B. 由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C. 他的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D.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
3.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同的是()A. 跃然纸上跃马扬鞭B. 雕梁画栋雕虫小技C. 风和日丽风雨同舟D. 毕恭毕敬毕恭毕敬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小明的成绩越来越好,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B. 他工作认真负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看那满天的烟花,就像五彩缤纷的珍珠撒向人间。
D. 这个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让人百听不厌。
5. 下列词语中,与“日新月异”意思相近的是()A. 日积月累B. 日渐成熟C. 日暮途穷D. 日新月异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雨来了,风来了,电来了。
B. 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古典韵味,又有现代气息。
C. 他的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是我们团队的好伙伴。
D. 那个季节,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微风拂面。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那棵大树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B. 花儿在微笑,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答题
一、题目:走进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一、活动背景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观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我校决定开展“走进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掌握民间故事的阅读方法。
2. 通过阅读、讲述、表演等方式,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3.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民间故事知识讲座邀请民俗专家为学生讲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分类、代表作品等,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有初步的认识。
2. 民间故事阅读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民间故事选集》、《中国民间故事》等书籍,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故事。
3. 民间故事演讲比赛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民间故事表演活动组织学生分组,根据所读的民间故事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剧等形式的表现,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5. 民间故事手抄报制作让学生根据所学到的民间故事,制作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创作才能。
四、活动步骤1. 准备阶段(1)教师收集民间故事资料,整理成册,发放给学生。
(2)教师讲解民间故事知识,组织学生进行阅读。
2. 实施阶段(1)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故事知识讲座。
(2)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故事阅读活动。
(3)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故事演讲比赛。
(4)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故事表演活动。
(5)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故事手抄报制作。
3. 总结阶段(1)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活动评价1. 学生对民间故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阅读、演讲、表演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在手抄报制作中的创意和表现。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掌握了阅读方法,感受了民间故事的魅力。
同时,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激发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整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综合运用。
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古诗分类](1)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③(只填序号)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人竞猜](2)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谜底)陆游【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欣赏。
①②④⑤.正确;③.有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可见其中并无思乡情绪。
故选:③(2)本题考查古诗积累。
陆游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根据他所写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和“铁马冰河入梦来”可拟写谜面为: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不要求统一答案,意近即可。
【解答】答案:(1)③(2)示例:生梦铁马冰河,死悲九州未同。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②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
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在语文综合实践模拟试题的考试中,学生们需要在阅读理解、语法填空、古诗文鉴赏、作文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本篇文章将模拟一份语文综合实践试题,并分别展示出各个部分的题目要求和答题技巧。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篇短文及相关问题:短文:《扁舟》扁舟,颜悦色。
颇莫葱连青。
泛泛一经八百里,不下渣滓一蓬缤。
青烟直上菊花年,鹦鹉于飞,相毁凤池声。
问题:1. 请简要概括短文内容(5分)2.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扁舟的特点是什么?(5分)二、语法填空语法填空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以下是一篇短文及需要填空的单词:短文:《春风清露》春天来临,风清露___,万物复苏。
每当夜晚下起繁星,总能听见_____脉脉的倩影。
____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啊!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春风 ____飘的日子里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需要填空的单词:(清、美、时、飙)三、古诗文鉴赏古诗文鉴赏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请简要解释这首诗的含义并指出诗中的矛盾之处。
四、作文作文部分是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请根据以下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我的家乡》要求:1. 描述你的家乡;2. 说明你最喜欢的地方;3. 讲述一次有趣的经历;4.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模拟试题,学生们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为更好地应对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愿每位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语文综合实践题集锦
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题。
(2)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3)这段文字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①故:②以为:③得:④与:⑤归:⑥而:⑦自:⑧之。
(2)翻译下列句子:①余则缦然忽丧,不知其所往。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作文1. 请以“家乡的变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 请以“阅读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三、古诗文鉴赏1.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①独:②举:③而:④自:⑤适:⑥余:⑦于:⑧余。
(2)翻译下列句子:①余方感极,忽逢长者,得与从事。
②长歌怀采薇,但感别经时。
(3)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文学常识1. 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是()A.《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B.《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
C.《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
D.《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
2. 下列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的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五、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六、综合实践1.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以下作品的看法。
(1)《红楼梦》(2)《西游记》(3)《三国演义》2.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以下观点的看法。
(1)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考题
一、考试说明本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口语表达、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
试卷分为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作文题和实践题五部分,共1500字。
二、考试内容1. 阅读理解(30分)2. 写作(40分)3. 口语表达(20分)4. 语文实践活动(10分)5. 实践题(10分)三、考试时间考试时间:60分钟四、考试形式1. 笔试2. 口试五、考试题目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字与“日”字结构相同?A. 明B. 术C. 林D. 水2.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画蛇添足”相近?A. 狐假虎威B. 画龙点睛C. 螳臂当车D. 班门弄斧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这本书很厚,我一天能看完。
B. 我把书放在了书桌上,你去找找看。
C. 昨天我去了图书馆,借了很多书。
D. 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你可以借去看看。
4. 下列哪个词语的音节最多?A. 森林B. 奇迹C. 丰收D. 美丽5.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怕问问题,勇于向别人请教。
()2. “画蛇添足”是一个褒义词。
()3. 诗歌《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描绘了夏天的景色。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不耻下问”的含义。
2. 请举例说明成语“画蛇添足”在生活中的运用。
3. 简述诗歌《静夜思》的主题思想。
4. 请谈谈你对“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的理解。
5. 请谈谈你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句诗的理解。
四、作文题(40分)题目:我的梦想要求: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综合语文实践活动考试试题及答案
综合语文实践活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文章内容略](1) 文章中提到的“绿色发展”是指什么?(2) 作者认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 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绿色发展措施?(4) 作者对绿色发展的未来展望是什么?2.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古诗文内容略](1) 请解释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请分析这首诗的韵律特点。
(4) 诗人在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语言知识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每题3分,共15分)[语境略]2.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
(每题3分,共15分)[句子略]三、写作(共30分)1.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30分)[材料略]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四、综合实践(共30分)1. 设计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语文实践活动方案。
(15分)要求:方案应包括活动主题、目的、形式、步骤等。
2. 根据设计的活动方案,写一篇活动总结报告。
(15分)要求:报告应包括活动过程、效果评估、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五、答案示例1. 阅读理解(1) “绿色发展”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 作者认为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
(3) 文章中提到的绿色发展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绿色交通等。
(4) 作者对绿色发展的未来展望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态文明。
2. 语言知识运用[答案略,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进行填空和语病修改]3. 写作[写作内容略,考生应根据材料和要求进行写作]4.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和总结报告内容略,考生应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设计和撰写]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考试试题和答案应根据具体考试要求和材料进行设计和编写。
语文综合实践题训练
一、训练目的通过本次语文综合实践题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文学鉴赏等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训练内容1. 阅读理解(1)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小狗钱钱》节选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吉姆,他非常喜欢动物。
有一天,他在森林里捡到一只受伤的小狗,名叫钱钱。
吉姆把小狗带回家,精心照顾它。
钱钱很快就恢复了健康,并且成为了吉姆最好的朋友。
有一天,吉姆在森林里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箱子,箱子里装满了金币。
吉姆想,如果把这些金币都拿回家,就可以给钱钱买很多好吃的和玩具。
于是,他决定把钱币分给钱钱和其他动物,让它们也过上好日子。
问题: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文章中的小狗钱钱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 你认为吉姆把钱币分给其他动物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阅读以下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母亲的微笑》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的微笑是我前进的动力。
小时候,我总是因为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每次看到母亲那鼓励的微笑,我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努力学习。
问题:1. 请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2. 作者认为母亲的微笑对他有什么作用?3. 结合你的实际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母爱的无私。
2. 写作表达(1)请以“家乡的四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2)请以“我眼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3. 口语交际(1)小组讨论:请以“如何提高我国环保意识”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2)辩论赛:正方观点为“网络对青少年有利”,反方观点为“网络对青少年有害”,请组织一场辩论赛。
4. 文学鉴赏(1)阅读以下诗歌,回答问题。
诗歌:《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问题:1.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阅读以下小说节选,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问题
小学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
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
面是一些小学语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问题,供教师或家长参考。
1. 古诗词演讲比赛
问题:请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一分钟的演讲,介绍诗词的作者、背景,以及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成语的游戏
问题:以成语为题目,进行游戏,要求学生解读成语的含义,并用自己的语言解
释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3. 录制“语文广播站”
问题:在班级里组建一个“语文广播站”,学生可以录制一些音频,分享自己的
读书笔记、诗词朗读、优秀作文等。
4. 观察并描写自然景物
问题:带领学生到自然环境中,观察并描写自然景物。
要求学生运用丰富的形容
词和比喻手法,将观察到的景物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
5. 创作小故事
问题:以某个主题或者故事情节为基础,让学生自由续写小故事。
要求学生在故
事中加入各种语文知识和修辞手法,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6. 观看戏剧表演并参与讨论
问题:带领学生观看一部优秀的戏剧表演,并在观看后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
己对戏剧的理解和观点。
7. 创作课本插图
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某个课文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课本插图,将课
文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化。
8. 参观博物馆或展览
问题: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展览,让他们亲自感受历史或者文化的魅力,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和收获。
专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2020春晚开场舞《春潮颂》“五彩缤纷人欢腾,扭起秧歌迎新春”拉开了新年的序曲;一声春雷,唤醒了万物:草儿绿了,杏花开了,燕子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1)【春之别称】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两个。
(2)【春之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段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3)【春之诗词】在学校组织的校园诗词大会上,命题老师出示了两幅图片,请你为其配上恰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名句。
(4)【春之赞歌】朱自清在《春》中这样描写野花:“(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请仿照该句的句式描写一种春天的事物。
【分析】(1)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古人对于春的称呼有很多,比如三春、芳春、阳春等。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第一问:要在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明确哪一个节气是传统节日,得出答案为“清明”。
第二问:结合自己对清明节的认识,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3)本题考查诗词积累。
仔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中的景物、意境选配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如图一,墙里的一棵杏花树伸出了墙外,可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配图;图二中有柳树、鸟儿,还有排成一行飞行的鸟,可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配图。
(4)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要注意根据例句的特点,使所造句符合以下要求: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鼓励创新。
这是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野花的美丽。
注意采用拟人的修辞,展开联想即可。
【解答】答案:(1)示例:三春、九春、芳春、阳春。
(2)清明;人们通过踏青、扫墓之类的活动祭祀祖先和英烈等,表达怀念、感恩之情。
语文综合实践考题
一、试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为了更好地检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制定本语文综合实践考题。
二、考试内容1.基础知识(1)字词辨析: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正确的字词填空。
①A.点缀 B.装饰 C.装点②A.恭维 B.奉承 C.恭维(2)病句修改:请修改下列病句。
①原句:这个公园里的花,有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
②原句:我们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阅读理解(1)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①短文:小明的家乡在一个美丽的山村里。
那里的风景如画,山清水秀。
春天,山上的桃花、梨花争相开放,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夏天,绿树成荫,山泉清澈见底;秋天,硕果累累,农民们喜笑颜开;冬天,白雪皑皑,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
小明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他立志要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小明为什么喜欢自己的家乡?②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写作请以“家乡的变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三、考试要求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要求。
2.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3.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
四、评分标准1.基础知识(20分)(1)字词辨析(每空1分,共2分)(2)病句修改(每句1分,共2分)2.阅读理解(40分)(1)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4分)(2)诗歌理解(每题2分,共4分)3.写作(40分)(1)内容(20分)(2)结构(10分)(3)语言(10分)总分:100分五、注意事项1.考试期间,考生应保持安静,不得交头接耳。
2.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上交。
3.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老师的安排。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复习,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整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练习题及答案(1)
2.“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1)【描春】请联系全诗,仿照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 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 洁白的头巾上 闪烁着纯真与无邪 湛蓝的眼眸里 透露出憧憬和希望
翠绿的衣裙间 展现出青春与美丽 (2)【赏春】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并拍摄了两张照片,想各用 一个成语给照片取名字,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序号填入C.春回大地
(3)【护春】因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如今,朱自清笔下的春已失去了昔日的美丽。为了 让人类重新拥有美丽的春天,请你拟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 【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根据前面给出的句子,可见此句应描写的是“春姑 娘”的美丽外貌,然后根据前两个句子的结构仿写即可。如: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 的气息。 (2)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观察图画内容,再根据成语的理解,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第 一幅图中是出土的嫩芽,应是“春回大地”合适;第二幅图中是盛开的花,选择“春暖花 开”。 (3)本题考查拟写广告语。为某个活动拟写广告语,所拟写的广告语一定要主题突出,语 意简洁明了,有号召性和鼓动性,一般多采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据此可拟写为:树木拥 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解答】答案: (1)示例:翠绿的衣裙间 展现出青春与美丽 (2)C A (3)示例: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点评】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
一、综合实践题
1.学完课文《济南的冬天》后,班级开展了以“感悟冬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 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补填诗句】请结合你的知识积累,将下面描写冬天的诗句补充完整。(任选两句) ①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② 燕山雪花大如席 ,纷纷吹落轩辕台。 ③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 ④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 (2)【提取信息】“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从中提取关于 “冬至”的三条信息。
语文综合实践题库
一、基础知识部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窃窃私语(qiè)B. 精卫填海(fēng)C. 指点江山(zhǐ)D. 挥毫泼墨(b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B.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我看了很多遍。
C.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D. 他每天晚上都加班,很辛苦。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zì)B. 稳如磐石(pán)C. 道貌岸然(àn)D. 恣意放肆(zì)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很奇怪。
”他问。
B. “这句话很奇怪?”他问。
C. “这句话很奇怪!”他问。
D. “这句话很奇怪。
”他问。
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高兴欢喜B. 坚强坚定C. 美丽美观D. 知识学识二、阅读理解部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我国,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吃粽子。
关于粽子的起源,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忧国忧民,被贬至汨罗江。
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然而,在他被贬后,楚国的政治日益腐败,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屈原在绝望中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为了纪念屈原,当地人民纷纷划船到江中寻找屈原的身体。
然而,由于江水湍急,屈原的身体被冲得无影无踪。
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人们纷纷拿出饭团、鸡蛋投入江中。
后来,人们又将饭团用竹叶包裹,形成了粽子。
从此,端午节吃粽子便成为了一种习俗。
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请简要说明粽子的起源传说。
3. 请谈谈你对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60题 经典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综合实践60题经典文学作品一、《朝花夕拾》1.(2018·连云港)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
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2.(2018·杭州节选)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3.(2018·衡阳)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阿长(长妈妈)。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4.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五猖会》中,记叙了这样的情节:父亲在“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让“我”背书,背不出就不许去看,等“我”背完书再去看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兴致。
(√)(2)《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篇一:综合实践活动练习题【综合性学习】一、请从下列活动形式中选一个,写一下它的活动步骤。
1、举行作文竞赛2、巧对对联3、生活中的语文拾趣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二、奇妙的语文魅力无限。
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满目苍翠。
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
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方便、快捷、高效率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热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
显然,这里的“绿色”不带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的“绿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
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
示例:阳光工程阳光:指公平、公正、透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3)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令人痴迷、神往。
中考语文综合实践题
一、题目:家乡的文化遗产【题目要求】1. 选取家乡的一种文化遗产(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特色美食等),进行深入研究。
2. 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
3. 提出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的建议。
4. 字数不少于1500字。
【参考提纲】一、引言1. 简要介绍家乡及所选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2. 阐述研究这一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正文1. 历史背景a. 该文化遗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b. 历史上对该文化遗产的记载与评价。
2. 文化内涵a. 该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
b. 该文化遗产与家乡人民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的关系。
3. 传承现状a. 该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
b. 该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三、建议1.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2. 深化文化研究,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
3. 创新传承方式,拓宽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
4. 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提高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四、结语1. 总结全文,强调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2. 表达对家乡文化遗产的热爱与传承的期望。
【写作指导】1.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结合实际,用具体事例来支撑观点。
2. 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
3. 结构安排要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 注意字数要求,确保文章不少于1500字。
以下为部分示例:【引言】家乡,这片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我最钟情的便是家乡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研究端午节,有助于我们了解家乡的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正文】一、历史背景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相传,屈原在楚国被奸臣陷害,投汨罗江自尽。
为了纪念屈原,百姓们纷纷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驱邪避灾。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端午节逐渐成为我国民间传统节日。
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作业
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作业
一、阅读理解题(每题2分,共10分)
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大家好,我是小明。
我最近读了一本有关动物的书,
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信息。
我发现,动物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
其中,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狮子。
狮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非常
强壮的。
它们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喜欢一群一群地狩猎食物。
问题:小明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
答案:狮子
2. 阅读下面的短文,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短文)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它们用鳃呼吸,通过鳃片吸
取水中的氧气。
所有的鱼都有鳞片,有的鱼的鳞片很小,有的鱼的
鳞片很大。
鱼的身体是圆滑的,有些鱼体形长而且弯曲。
句子1:鱼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句子2:鱼的身体是圆滑的。
句子3:所有的鱼都没有鳞片。
答案:
句子1:错
句子2:对
句子3:错
二、创意组合题(20分)
小明喜欢写诗,他请你帮助他完成下面的诗歌创作。
花儿吐露芬芳香,
蝴蝶在花间翩跹舞,
小鸟歌声悠扬,
大地美丽得像天堂。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继续写下去。
(请在下面继续写下一句或一段,完成这首诗)答案:太阳将光照大地,让一切更加灿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节日习俗:2、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
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就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看法: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3、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鹏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
(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3分)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4、主题辩论。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请针对下面的反方观点,为正方写出辩论词。
反方: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书写已经普及,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我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不如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提高计算机的操作上。
正方:5、“汉字书写”和我们密切相关,为此请参加以下综合实践活动。
(1)材料探究。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2007年起,北京市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类似“与食(时)俱进”等不规范的谐音成语将禁止出现在北京户外广告中。
凡使用编造的谐音成语等不规范用语用字作为企业或广告名称者,今后将一律不予登记或备案。
北京市有关部门今年将联手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从企业名称登记、广告宣传审批、交通指示牌、景区说明牌、公交线路站牌等方面,排查并消除用语用字不规范现象。
材料二从2008年起,全国高考大纲在细微方面进行了调整,其中语文学科的变化是:语文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加了一个注解,即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
材料三2008年,海南省教育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指导意见》。
要求小学阶段安排“天天练”,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安排10分钟的写字课,中、高年级可将钢笔字和毛笔字练习交替安排;初中阶段写字课以毛笔字为主,保证每周写字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并且隔天在下午安排15分钟的写字时间。
①请任选其中一则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
(20字以内)②假如你作为学校派出的小记者,根据材料三作采访,说说你的主要采访对象和话题。
③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结合以上材料和社会实际及你的采访设计,谈谈你的主要感受。
6、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酒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
让我们一起走进“酒文化专题”实践活动中去吧!(1)书法中的酒书法,又称“中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下面是几个“酒”字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
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上书法字体的感受。
示例:我从“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的酒香。
(2)古诗中的酒如果你读读唐诗宋词,一定会为诗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陶醉,或同诗人一起举杯,或醉饮高歌,或把盏低吟,或为朋友的离别远行而感伤,或为与旧友的重逢而千杯不醉。
诗词组的同学搜集了不少与“酒”有关的诗句,请你探究以下几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宋•范仲淹)B.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宋•苏轼)D.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西乡心。
(唐•卢纶)E.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宋•范仲淹)(3)名著中的酒下面是名著中与酒有关的故事情节:【甲】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乙】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①【甲】文段说的故事是,选自名著《》。
【乙】文段说的故事是,选自名著《》。
②【甲】【乙】文段中(填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7、三月春风吹拂,我校全面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外国语学校团委决定面向全体同学招募一批“爱心天使”到敬老院去帮助孤寡老人。
(1)请你为这次学雷锋活动拟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
(2)如你打算响应校团委的号召去作“爱心天使”,你将怎样自荐?8、请阅读下面材料,这是一位护士与病人的对话,说说交谈失败、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一位新入院的病人问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什么病?”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难治的病。
”病人又问:“像我这样的脑病大约多长时间能治好?”护士不耐烦了,回答:“唉,你只管好好养病得了,问这么多干啥。
没听说嘛,神经科神经科,活的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使他感到求生无望,当夜就跳楼自杀了。
原因:如果你是这位护士,你会说:9、初三(1)班开展了盐城与全国市民图书阅读情况的对比研究,获得了以下数据:请认真研读统计表,你得到了那些信息?10、你如何看待网络热词?2011年8月9日,台湾一档综艺节目《大学生了没》中,表演者“miss lin”以夸张另类的造型、一口做作的英语、扭捏妖娆的姿态和极度夸张搞笑的表演震撼了所有观众,其口头禅“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在网络疯传,“hold住”一词随即走红网络,成为2011年度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热词,并引发网民的造句热潮。
此外“神马”、“浮云”、“囧”、“围脖”、“卖萌”、“悲催”……也风行网络。
你的态度:11、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主题活动(11分)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将于2010年7月15日至26日在中国古城绍兴举行。
欢迎你参加下面的活动。
(1)世合赛组委会公开征集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宣传用语,在大量来稿中经过反复筛选最后把评为一、二等奖的范围聚集到以下三条宣传语上。
现在请你来参与评选,你认为哪一条可以评为一等奖,说出你的理由。
(3分)备选用语:A我们参与,我们歌唱,我们快乐B“合”聚绍兴,“唱”响天下C歌声沟通世界,绍兴成就梦想我投()的票,理由:(2)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将参加本届合唱比赛,其中一个曲目是中化名曲《好一朵茉莉花》。
请结合语境,根据下面歌词,为主持人拟写一段60字左右的“介绍词”。
(4分)欢迎您来到美丽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绍兴。
接下来将由我们绍兴市教师爱乐合唱团为您演唱中华名曲《好一朵茉莉花》。
请欣赏。
附:《好一朵茉莉花》歌词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综合实践》答案1、.屈原投江;吃粽子、插艾叶(艾叶也叫青艾、艾草)2、看法示例:我们不仅要过“物质的节”,而且要过“精神的节”。
传统文化需要发扬光大,传统节日不能仅是“小吃节”。
(观点正确,能自圆其说即可)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弘扬中华民族文化3、示例:爱憎分明;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
4、①ADCB②国司楚岭(3)示例:虽然现在计算机书写汉字已经普及,这种方式确实快而好,但是从客观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汉字书写都能用计算机操作,更重要的是汉字和汉字书法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那更是计算机不能代替的。
因此在掌握现代汉字书写技术的同时,我们决不能放松汉字规范书写训练。
学习汉字书法,既可以提高我们的汉字书写能力,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5、(1)①示例:(材料一)北京规定户外广告禁用“谐音成语”;(材料二)2008年高考调整为每错一个字扣一分;(材料三)海南省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和训练。
②示例:到海南部分中学,了解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对此的不同观点,了解其社会反响等。
③示例:主要说明社会上汉字书写和成语运用不规范的问题确实存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规范书写和使用语言文字,不但是学校的大事,也是社会的大事。
6、(1)示例:我从“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2)酒是诗人寄托忧国、思乡或壮志难酬等情感的载体。
(或:诗人借酒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愁绪,抒发忧国或思乡的情感。
)(3)①曹操煮酒论英雄三国演义武松醉打蒋门神水浒传②示例:曹操;他豪气冲天,指点群雄,有咄咄逼人之势,雄才大略显露无遗。
刘备;他深藏不露,谨慎,机智灵活,善于忍耐,大智若愚。
武松;他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
7、从小事做起,与文明握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助人一刻,快乐一生。
(语言简练、切合题旨,可以与广告专题结合学习)尊敬的团委,我是来自xx班的xx,我认为学雷锋是服务他人,弘扬友爱精神,锻炼自己的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愿意加入“爱心天使”组织,请允许我加入。
8、没有注意说话的对象,说话的内容不恰当。
这位病友,你不要担心,我们是专业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只要你好好配合,很快就会好的。
(说话要又称谓,要注意场合,说话内容为人接受)9、(1)2011年盐城人均阅读量略高于(或基本持平)全国人均阅读量;(2)盐城阅读率2011年较2010年有大幅度增大;(3)全国阅读率2011年与2010年基本保持不变;(4)2010年与2011年相比,盐城阅读率由原来的低于全国水平到高于全国水平。
10、赞:时代进步的一种表现,活跃我们平时的网络交流,有时代感。
否:颠覆了传统语言的语法结构,不适宜公告正规场合的应用,可能会影响青少年语言学习。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说明自己的理由,表述要完整、清楚)11、(1)开放题,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