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某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沅陵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2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结合实际,把茶叶开发作为特色产业打造,通过几年努力,目前来势喜人。

20**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未来五年突出发展“两茶一鱼”产业,必将使茶叶产业再上新台阶。

为切实抓好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今年5月6日至17日,县政协组成由政协办、县农办、县茶叶办等部门参加的茶叶产业调研小组,在县政协副主席周高兴的带领下,就我县茶叶生产基地、产量产值、龙头企业、技术力量、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情况,先后对马底驿乡、官庄镇、北溶乡、清浪乡、五强溪镇、太常乡、沅陵镇、借母溪乡等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

通过与茶园开发大户、生产户、产业经营户等不同层面人员的座谈,调研小组发现,县委政府把茶叶作为我县未来五年突出发展的优势产业的举措深得民心,普遍认为抓住了沅陵农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只要不走过场,真抓实干,再过三到五年,就一定能够大见成效。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逐步加以解决。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沅陵山多田少,自古以来就地瘠民贫,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丘陵、山地面积占92%。

特别是五强溪水电站建设,致使全县50%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淹没,丧失耕地42600多亩,有81000多人失去家园和土地,近10万人移民搬迁。

虽然省委 __和历届县委政府一直努力帮助沅陵移民群众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由
于造血功能不足,沅陵山区贫困状况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

xx 年以来,在 __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县委、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茶叶
产业,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开发茶叶的积极性,一些企业老板、返乡务工人员、以及外来投资商,都积极参加到茶叶产业发展中来。

截止目前,我县共有300亩以上茶叶基地41个,500-1000亩的茶叶基地30个,1000亩以上基地5个,茶园总面积达到72062.15亩。

其中xx
年到xx年新开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2062.15亩,老茶园3万亩,主要品种有槠叶齐、碧香早、福鼎大白,大叶茶、迎霜等,都是国优省优良种。

为进一步扩大发展茶园种植面积,我县目前已经建立100亩以上茶叶育苗基地2个。

全县7万多亩茶园中,现在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有3万亩,年产量1500吨,产值1.5亿元,其中名优茶220吨,产值1亿元。

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厂,全县共有31家,其中获得qs 认证的企业15家;年产值500万的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

这些茶叶加工厂和企业的产品以春季名优绿茶为主,大众茶生产为辅,有少量的红茶和黑茶生产。

红茶和黑茶在目前还没有精深加工产品。

名优茶以礼品茶市场为主,多为部门采购,过来较为畅销,今年以来礼品茶市场萎缩,前景 __。

我县各茶叶生产厂家和企业已经注册的
茶叶商标多达16个,五花八门,有的商标欠缺文化内涵,难以形成
品牌。

目前我县茶叶主要品牌有凤姣牌碣滩茶、辰州碣滩茶,干发牌碣滩茶、银峰牌碣滩茶等。

调查发现,我县茶叶资源浪费现象到了惊人地步。

据调查统计,我县目前茶园总面积达72062.15亩,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只有3万余亩,低产老茶园近3万亩,大部分放荒,约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2%。

对茶叶产地来说,名优茶只是名气,大众茶才是基础。

但是从我县茶叶生产情况来看,无论是家庭作坊还是品牌企业,大家几乎都放弃了大众茶的需求。

一年四季,只在清明谷雨前后一个月左右采摘名优绿茶,放弃了其他可用于大众茶生产的叶子。

调查中,全县众多茶场,除马底驿乡天湖茶场四季采摘加工,自认为资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其余茶园均只采春茶,而春茶只占茶园总资源的30%,有的茶园因技术、用工不足等各种原因,春茶也没能全部采回来。

以北溶乡碣滩茶场为例,全场500多亩可采茶园,主要只采摘毛尖,每年大众茶采摘量不到10吨,今年更是锐减到不足2吨。

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季节性用工不足。

所有茶场中,除官庄银峰茶场采用公司+农户,太常茶场因毗邻县城(无业市民较多)又只按辰州碣滩有机茶公司订单任务生产(激励机制缺乏,无超产积极性),不缺采摘用工,其余各个茶场在采摘用工上都存在严重短缺。

通常而言,一亩茶园要一个人才能满足采摘用工需求(仅名优茶),以此而推,全县3万亩可采面积,每年仅春季名优茶就需3万多的采工,劳动力缺口相当大。

由于茶园采摘用工短缺现象普遍存在,每年采摘新茶时,各茶场尽管调动了本村、周边及邻近乡镇的劳动力,还是无法满足对采茶工的需求。

北溶麻埠琪茶场,面积650亩,近300亩可采面积,每年只能请到30-40个采工,大部分鲜叶采不回来,另350多亩只好任
其荒废。

大部分种植户担心,如果全县茶园都进入采摘期,会因为用工紧张使大户变成荒户。

另一方面是市场不健全。

全县虽然茶叶种
植面积得到快速发展,但茶叶市场建立相对滞后,部分茶叶种植区(户)与市场距离较远,无法产生效益。

官庄种植大户刘辉,目前可采茶园近300亩,建了加工厂,但茶叶无品牌,无法直接进入市场,所产茶叶被迫以520元/公斤售予经销商,除去培管投入和工资支出,所剩
无几。

太常乡截止xx年底,全乡已陆续开发茶园2775亩,其中1800多亩大叶茶因为技术所限,不能自制干茶,附近又无规模加工厂收购鲜叶,差不多全部浪费了。

白羊坪一个村干部,种植8亩大叶茶,今年卖了20公斤鲜叶,得到800元工钱,而其他更多大叶茶种植户,
硬是一片叶子也没有采下。

直接影响了他们种茶产茶的积极性,大部分大叶茶种植户要求毁茶种菜。

主要表现在茶叶多为初级产品,结构单一,茶叶深加工产品如速溶茶、茶饮料、袋泡茶和茶叶天然产物的提取等几乎是空白,严重影响着茶叶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茶叶(茶园)资源效益没得到充分挖掘。

沅陵是产茶大县,但是茶叶人才严重缺乏,全县现在仅有茶叶推
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3人,茶叶专业技术人员5人,长年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茶农只有100多人,无论是在茶园种植、茶叶制作还是茶叶销售方面,都远远满足不了众多茶叶基地和生产厂家技术服务上的需要。

我县茶叶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我县目前学茶叶专业并从事茶叶工作的专业技术干部
极少,县茶叶办的主要工作还侧重在茶叶开发上,科技人员无法延伸到乡镇网络,承担全县的茶叶科技推广和市场引导工作,导致一些乡镇开发户在需要技术指导时得不到及时服务,造成损失和浪费。

最突出的是在茶树栽种和补苗上,浪费最大。

以马底驿乡为例,乡政府虽然也设有茶叶办,但是办公室没有一名学茶的技术干部,全乡大大小小近10个茶场的培育和管理,基本上都靠开发户们自己摸索,茶树
栽种和补苗的成活率都极为低下。

该乡小榨村舒序华开发茶园450亩,两次补苗,每次成活率不到50%,有50亩的成活率居然为零。

他说
没有技术指导,自己就是“瞎子摸鱼”,不晓得该哪么搞。

我县xx
年以后开始从事茶叶开发的人员中,除了马底驿乡天湖茶场的周桂清原来一直在XX县从事茶业开发,有茶叶种植、生产和营销经验外,
其他人员全部是半路出家,而且大部分是冲着县委政府扶持茶叶开发的优惠政策来的,有几个开发户,原来在外务工,了解到XX县委政
府扶持开发茶叶产业信息后,也积极回乡参与创业。

这些人积极性很高,但是在茶叶生产、培管、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一点准备,给他们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问题。

五强溪镇开发户杨红军,从事茶叶开发四年,年年存在茶叶卖不出去的困窘,主要是采摘、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都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困难。

想退出不做了,但是向农民租来的300多亩地,租期不到,退不回去。

为减少损失,他现在每年只好利用亲戚关系,把茶园鲜叶买到安化去。

太常乡小叶种植户基本上延续家庭作坊式加工,自采自制,提篮小卖,难以形成乡镇的特色农业。

因为沅陵经济条件落后,茶叶基地及企业规
模不大,很难招聘到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就是招来也养不起。

几家本土企业,目前都呈现家族式继承管理方式,严重缺乏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茶企老板里里外外一把手,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科技含量都落后于周边县市,市场抗风险能力远不及古丈、安化、桃源等毗邻县份。

沅陵位于北纬25°—30°茶叶优势产业带的中心区域和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的交汇处,千里沅江穿境而过,境内山峦重叠,溪河众多,
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海拔420米,平均气温16.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加之五强溪库区影响,形成了多雾的小气候,是得天独厚的宜茶区域。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19%,茶叶主产区山青水秀,工厂较少,环境无污染,空气清新,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茶叶,内含物丰富,品质超群,从唐代到清朝,都承担着为宫廷生产贡茶的任务。

沅陵茶叶被许多茶商作为主要拼茶原料用去拼配他们的品牌茶叶,所以沅陵茶叶也被业内人士称为“掺茶的茶”。

然而沅陵茶叶虽然质量上乘,获奖颇丰,但是销售渠道不通畅,市场竞争没有优势可言。

分析原因,沅陵一直以来都是走的名优绿茶,高端销售的路子,低档的大众茶生产较少。

名优茶生产量小,销量少,仅仅停留在“礼品茶”、“参评茶”的规模,对消费者影响极为有限,造不起声势,形成不了对外地客商的吸引力,使得沅陵的茶叶市场多年来发展缓慢。

干发公司张勇介绍说,干发公司每年生产的名优绿茶,50%以上是政府部门签单购买。

而北溶、清
浪、五强溪等乡镇绝大多数茶场生产的名优绿茶,基本上销给本县的政府部门。

严格意义上说,沅陵茶叶现在还游离于市场的边缘,距离真正的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目前茶叶市场来看,沅陵每公斤茶叶价格,比市场同类茶叶要高出2到3倍。

昂贵的价格,使外地客商和茶叶消费群体不敢问津,沅陵茶叶被无形地拒于市场门槛之外。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造成沅陵茶叶价格昂贵的原因一是因为大部分茶场只做名优茶,茶叶资源利用不足,产量少,茶园建设、管理摊销成本高;二是茶叶价格在公款消费刺激下背离了价值规律;三是用工短缺,采摘工价高。

今年我县春季采茶工基本上为60岁以上人员,45岁以下基本没有,春茶鲜叶最高收到60元/斤;四是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聘请技术人员成本高,请一个制茶师傅,月工资最少都在1万元以上。

全县现有大大小小茶厂31家,已经注册各种牌子的茶叶商标16个,还有的茶厂正在积极注册中。

茶叶品牌杂,而产量有限,难以形成品牌规模效应。

目前,县内茶叶品牌主要有“碣滩有机茶”、“干发”、“碣滩凤娇”、“官庄银峰”、“齐眉翠峰”、“军农翡翠”等。

“碣滩茶”、“官庄毛尖”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品牌影响力远不如“君山银针”和“古丈毛尖”等。

湖南十大名茶, “碣滩”和“官庄”均榜上无名。

同时,不同品牌之间很难避免恶性竞争,内耗严重,更加降低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难以得到市场对“沅陵碣滩茶”的认可,这是其一。

其二,在整体营销策划上,县委、县政府虽然加大了力度,但节会过后跟进不够,销售市场尚未真正建立。

县茶叶办的主要工作精力,都还集中在开发上,对我县茶叶如何打进大
中城市市场,进入寻常百姓家,缺乏研究和服务。

而实际情况是,如何进入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已经成为众多茶叶开发户最为担心的问题。

官庄银峰茶业公司曾立亿说,现在银峰茶业公司基地有了,加工能力有了,销售难是公司面临最急迫解决的问题。

中远集团在借母溪乡定点扶贫村鼓励农户开发茶叶,农民开发基本上不要自己投入太多资金,但是农民担心茶叶种出来卖不出去,尽管他们花费不多,也还是不愿意开垦茶园。

太常茶农因为茶叶卖不出去,更是极端提出毁茶种菜的要求。

调查走访中,茶叶开发户们纷纷提出发展中低档茶,开发红茶和黑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茶叶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愿望,要求政府帮助他们瞄准市场,建立全县统一的价格指导系统和茶叶销售平台。

由于投入有限,我县茶园开发虽然发展较快,但基地规模相对仍然不大。

据县茶叶办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72062.15亩,现在实际可供采摘的茶园有3万亩(实际可能低于3万亩),本次调研中座谈的开发大户开发面积基本上没超过500亩。

这一规模与我省其它茶叶优势区域县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如,XX县现有茶叶面积12.5万亩、XX县9.1万亩、XX县20.1万亩,县域面积只有1279平方公里的XX县也有茶园面积11.8万亩。

我县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厂共有31家,其中获得qs认证的企业15家;年产值500万的企业只有5家,省级龙头企业只有2家。

大多数企业由原集体茶场发展而来或新建, 各个茶场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般是一场一厂,只管几百亩。


业管理水平、经营模式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多数茶场都还是作坊式生产,茶叶产品五花八门,生产加工标准是多种多样,他们不注重市场研究,忽视产品质量管理,不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品牌保护,市场开拓和营销手段落后,但大都打着碣滩茶的名号,导致碣滩茶美誉度不断下降,沅陵哪里都是碣滩茶,弄得外地客商是一头雾水。

我县最大的茶叶精加工企业——湖南沅陵碣滩有机茶公司,年生产能力2000吨, 虽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绩,但去年仅实现产值3700万元(据部分人
员反映鲜叶还不一定产于沅陵),无法担当起全县茶叶发展重任,充其量还停留在自我发展壮大阶段,产业链还十分薄弱,龙头带动效应还没有真正“舞”起来。

在调研中,不少茶企和乡镇也反映出有的政府部门对企业服务意
识差,管理就是罚款和收费。

服务 __,收费乱作为,罚款硬作为,
对沅陵发展实际以及企业的客观情况不调查不研究,硬搬部门的条条框框,对企业严格照章办事,态度蛮横而粗暴,捆住了企业的发展手脚。

一些企业老板反映,因为企业规模小,企业内部机构不健全,满足各项指标要求只能靠经验,缺乏懂得各种管理部门规定的专门人才,难免对一些部门的规定和要求不熟悉,比如对各项税种具体科目和税率标准,大部分企业老板都不了解,每次完税,他们只认一次交多少钱了事,即使漏交,自己也不清楚,而税务部门当时又不提出,老板若是主动请教,得到的回答多数是:“电脑上都有,你自己去查”。

有时过了一两年检查,发现漏交,二话不说,就是罚款。

有家企业老
板反映说,税务检查人员到企业必定要罚款,绝不会让空手回去。

企业老板们普遍希望部门要做到政策透明,宣传到位,服务规范。

有关部门对沅陵茶叶生产管理上的失控,也让企业老板担心,是捆住他们发展手脚的一个主要原因。

有少数茶叶销售企业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沅陵碣滩茶的旗号,大量销售从广西、贵州、云南、湖北低价采购来的茶叶,从中谋取暴利,严重损害了沅陵茶叶的名声和广大茶农的利益。

他们担心有关部门长期袖手旁观,任由这样继续下去,一旦引起社会公愤,将导致整个沅陵茶业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重蹈上世纪末沅陵麻辣牛肉产业由辉煌而寂灭的覆辙。

按照今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制定3-5年的实施方案并细化到年,全县上下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茶叶协会要围绕“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这一称号,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综合各方力量,不仅要做好茶产业领域的文章,还要在旅游、文化、休闲、市场等诸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充分营造“茶乡”氛围;在首先要全面执行规划,茶乡的打造,不仅涉及茶产业的发展,还包含茶工业、茶旅游、茶文化等诸多方面,农业、供销、旅游、城建、发改、经贸、宣传等多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茶叶指挥部要整合各方力量扶持,合理划分茶园基地、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的重点区域,对产茶自然环境优越、生产基础扎实的区域实施重点扶持,在城镇、旅游设施建设进程中,应充分考虑茶馆、茶休闲购物等茶叶休闲区的布局,同时,利用我县一流的生态旅游环境和茶文化遗存,科学规划好1到
2条茶业旅游线路;强化规划的强制性、严肃性和一贯性;县茶叶办要做好服务及协调,重点乡镇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茶叶开发,帮助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茶叶虽然在政府的协调下,各茶厂在各自的商标前都冠以“碣滩”名,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工艺标准,制作出来的茶叶,在质量上良莠不齐,茶叶品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整合统一,仍然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

我们建议茶叶品牌整合要逐步按照“平等、自愿”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企业授权许可使用“碣滩茶”商标,对不符合条件者,严禁使用,逐步整合我县茶叶品牌。

对“碣滩茶”和“官庄茶”地理标志商标,应交由“县茶叶办”统一管理,许可使用,最终把我县茶叶整合成1到2个大品牌。

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博会、茶文化节、龙舟节等节会活动以及各种新闻媒体重点推介。

要充分挖掘本县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做好茶与旅游结合文章,开展富有特色的茶文化活动,扩大“碣滩茶”品牌的影响,要在“湖南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增加销量,扩大影响,积极争创全国驰名商标,力争在3年内使“碣滩茶”挤身“全省十大名茶”之列。

基地大小决定产业规模的大小。

加快发展我县茶叶产业,必须突出壮大基地规模。

一是要加快老茶园改造。

据测算,对老茶园实行“低改”或“品改”,每亩大约只需投入资金2000元,且2至3年即可产茶,投入少,见效快。

因此,壮大我县茶园基地规模最快捷而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对现有3万多亩老茶园的改造。

按照分期分批的
原则,完成对老茶园的“低改”或“品改”任务。

二是要加快新茶园
开发。

按照“优化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重点在太常、北溶、肖家桥、陈家滩、清浪、五强溪、借母溪、官庄、马底驿、楠木铺等宜茶乡镇,继续扶持种茶专业村和种茶大户,集中连片开发优质茶园基地。

三是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重点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

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企业采取联合、租赁、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新茶园开发和老茶园改造。

加大
县级财政投入,疏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茶叶基地建设。


是要重点扶持现有规模企业。

采取税费减免、帮助争取项目资金、政府贴息贷款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式,重点扶持现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
企业上档次、上水平。

当前,要重点发挥湖南沅陵碣滩有机茶公司对
县域内茶叶产业开发的带动作用。

二是要加快整合现有散小企业。

通过资产并购、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要积极引导县内散小的茶
叶加工企业联合重组,壮大实力,扩大规模,真正打造茶业的“龙头”。

积极引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
茶用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拉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园及茶叶原料的利用率,解决茶农工稳定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茶叶经济的增长;依托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积淀,全面加强与国家级茶叶科研、学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茶叶研发中心,力争在茶叶生产、深加工利用等方面走在前列;我县茶叶在这几年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全县茶叶科技推广队伍为提高全县茶叶生
产技术水平所做的努力。

县财政要设立茶叶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加工新工艺研究、无公害技术示范等方面,确保茶叶科技推广的顺利实施,使茶农、经营者能有效地将先进科技应用于生产;配备相应的生产、教学设备,为全县茶叶科技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提供支持。

推广茶园机械化修剪、机械化采摘技术、茶叶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的普及应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茶叶经济效益。

我县的茶产业是市场主导型的产业,要进一步激活茶叶贸易,强化市场开拓。

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建议在县城或官庄规划修建一座集茶批零销售、茶历史文化展示、茶风俗表演于一体的茶叶专业市场,努力将之建设成为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集茶叶交易、茶叶休闲于一体的省内一流茶叶市场,全面提升市场的档次和品位,恢复沅陵中国西南茶叶集散地的历史地位。

同时以此为基础,扶持乡镇产地市场、茶叶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基地+
农户”、“市场+订单+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搞活茶叶流通;利用本次茶文化节签订的茶叶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加强与县外茶叶经营者和外地茶叶市场的联系,收集市场信息和营销经验。

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并在互联网上设立沅陵碣滩茶的网站,加强 __络体系建设,掌握可靠、及时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指导茶叶生产;对在大中城市开设茶庄、门店,销售碣滩茶的经营户进行奖励扶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推销我县的茶叶,提高沅陵茶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