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精心备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3
2.我国三大自然区内种植业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提示】 不同自然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种植业的分 布有不同的特点。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较多、地势较低, 农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于气候 干旱、降水少,种植业分布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如沙 漠中的绿洲。青藏高寒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温度较高、降水较多的河谷地区。
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类型及耕作方式的影响。 ①北方: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 一年两熟 ; 耕地以 旱地 为主。 ②南方: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和 一年三熟 ,耕地 以 水田 为主。 (2)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南北方民居在 外在形态 上有明 显差异。
(3)对交通的影响:如南方地区由于河流众多, 内河运输
第 2 课时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课标要求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
异。
●课标解读
1.了解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理解自然环境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
2.理解并识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其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为什么青藏地区的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提示】 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 不利于人类活动的开展;而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 对较高,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开展生产活动和居住。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划分界线:大致以 秦岭—淮河 为界。 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1)气候差异:北方地区属于 温带 季风区,冬季寒冷干 燥,河湖 结冰 ;南方地区属于 热带 、 亚热带 季风区,气 候温暖湿润,冬季河湖一般 不结冰 。 (2)地形差异:北方地形以 平原 和 高原 为主;南方地 形以平原、 低山 和 丘陵 为主。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共20张PPT)-经典通用课件资料
B.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因夏季雨热同
期,故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降水相对较多,也可发展
水田农业
D.青藏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2021/10/10
16
6.读下面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畜牧业
西北 干旱
荒漠化
种植业
北方 温带季风气候
旱地
2021/1河0/谷10
常用字列表 Thanks
作图元素
小区、业务平台等的表示图标,上面放终端或产品示意图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类、组织结构之 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M
AGW
G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6
2021/10/10
7
1.关于英国和日本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日本地形以D平原和丘陵为主
B.日本和英国均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日本和英国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英国气候深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中年
温和多雨
2.关于英国和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国均是岛国,工业均呈“临海型”布局
温带大陆性气候 难利用土地
干旱地区 一年一熟 棉花、水果、枸杞等
人口和城市较少 19
小结 一、区域差异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2021/10/10
20
图库用法指导
1、此图标库在色彩方面大致分为鲜亮色(符号及元素)和沉稳色(各终端及实物场景),使 用时,注意鲜亮色和沉稳色要平衡,画面不要全是鲜亮色或者全是沉稳色。
第三节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及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ppt
5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 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 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 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秦岭—淮河线是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和8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 带与亚热带、旱地与 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
湿润地区 北
呈马蹄形 风气候
草甸草原
品粮、林业基地
方 界 线 日均温≥10℃积温3200 ℃等值线
地 区
华北暖温 带湿润半
平原、高原 地势西高东
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冬小麦、
湿润地区 低
旱作、棉产区
界 线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物 北方
南方
13
饮食 工 语 身 武 运动项 业言 高 术 目
南
米
北
面
轻繁
矮
拳
游泳、 龙舟
竞赛
重 齐 高 腿 冬季 滑冰
14
华中亚热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带湿润地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重要的商品 红壤
区 盆地为主
棉产区
南
方 界 线 邻近日均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一年两到三熟、水
田、水稻、柑橘、 商品粮、棉产区
地
多低山、
区 华南热带 丘陵
湿润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季相变 土壤淋溶 一年三熟、橡胶、
活动 有水源处灌溉农业
线 发展绿洲农业
10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 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 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 方”和“北方”两个亚区。
秦岭—淮河线是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 0℃等温线和8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 带与亚热带、旱地与 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
湿润地区 北
呈马蹄形 风气候
草甸草原
品粮、林业基地
方 界 线 日均温≥10℃积温3200 ℃等值线
地 区
华北暖温 带湿润半
平原、高原 地势西高东
暖温带大陆 性季风气候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两年三熟或一年 两熟、冬小麦、
湿润地区 低
旱作、棉产区
界 线 秦岭-淮河一线、最冷月0 ℃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 ℃等值线
物 北方
南方
13
饮食 工 语 身 武 运动项 业言 高 术 目
南
米
北
面
轻繁
矮
拳
游泳、 龙舟
竞赛
重 齐 高 腿 冬季 滑冰
14
华中亚热 复杂、以山 湿热的亚热 常绿阔叶林、 肥力低、
带湿润地 地、丘陵、 带季风气候 重要的商品 红壤
区 盆地为主
棉产区
南
方 界 线 邻近日均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一年两到三熟、水
田、水稻、柑橘、 商品粮、棉产区
地
多低山、
区 华南热带 丘陵
湿润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常绿、季相变 土壤淋溶 一年三熟、橡胶、
活动 有水源处灌溉农业
线 发展绿洲农业
10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2课时) (共38张PPT)
地形、气候两要素,分成三个自然区。第一阶梯为高寒
区,4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完成1~2题。
1 2 3
1.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B )
A.地形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解析
B.水热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地理分界线P是秦岭—淮河一线,南侧主要种植水
1 2 3
3.阅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代号 1月平均 7月平均 年平均降 气温(℃) 气温(℃) 水量(mm)
①
②
-4.0
-4.7
14.6
26
500
641
③
④
3.3
-12
27.9
20
1 220
81
1 2 3
1 2 3
(1)图中C、D区的交界线上有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 和________山脉。 (2)A 与 C 相邻处的温度带为 ________ 带,B 与 C 相邻处的干 湿地区属于________地区。
温度较高、降水较多的河谷地区。
合作探究 读“我国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 中 A 、 B 所 在 区 域 为 东部季风 ____________ 区 , C 为 西北干旱半干旱 区,E为_________ 青藏高寒 区。 ________________ 秦岭—淮河 一线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2)A、B间以____________
安全受到威胁(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江苏省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
767人,甘肃省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千米58人。
(3)分别说明江苏省和甘肃省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解析 两地气候、地形、土地、水源因素差异大,人口密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课件中图版必修3
2.区域的特征
2.区域差异 (1)概念:区域差异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这是 客观存在的。 (2)研究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意义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 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 特点。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 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不同。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 致自然环境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指标
类型
举例说明
自然
自然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经济
经济区
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社会 文化区、行政区等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等
综合性指标
综合区
—
(3)区域的等级 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大的、等级高的区域往 往包括一些小的、等级低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应用提示——查盲点 补遗漏 点拨技巧 1.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区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全球陆地、 全球海洋或北美洲、西欧、中东地区等。若把我国看作一个空间 单元,大尺度的区域可以包括几个甚至十几个省区,如东部沿海 经济带、长江沿岸经济带等;中等尺度的区域可以包括一两个省 及相邻省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等;小尺度的 区域可以是一个省内的部分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也可以是城 市内部的某个区域,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等。 区域有时与地区或地方同义,如“西北地区”“黄淮海地 区”“我们那个地方”等,实际上都指某一个特定的区域。
2.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 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分 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位置差异:经纬度、海陆位置的差异是区域差异形成的基 本原因。 ②气候差异的形成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PPT演示课件
教育文化
差 异 历史/开放
最重要农业区 (种植业)
密集
发达 发达 经济重心移入 /开放早
畜牧业、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较稀疏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很稀疏
水平居中
不便
较滞后 经济重心移出 /开放晚
很滞后 经济欠发达 /开放更晚
影响程度: 2020/5/24经济文化:
深刻 发达
微弱
落后
25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项目
地形
1月均温
气
热量带
候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水量
水 水文变化
文 含沙量
结冰期
植被
土壤
2020/5/24
北方地区
平原、高原为主
0℃以下 暖温带、中温带
800毫米以下 半湿润区 小 大 大
有,自南向北结冰期渐长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黄绵土、黑土
南方地区
平原、丘陵为主
0℃以上 热带、亚热带 800毫米以上
湿润区 大 小
地形
——高、寒
气候
高原山 地气候
河流与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 (三江源、中华水 塔)②高原湖泊星 罗棋布。
2020/5/24
17
高原农牧业
-耐寒
• 有利条件
– 日照强 – 温差大 – 晴天多 – 大气洁净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2020/5/24
思考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分别是什么?
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高寒气候,气温低,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风力强
地 理水 文
特
征 植被土壤
差
差 异 历史/开放
最重要农业区 (种植业)
密集
发达 发达 经济重心移入 /开放早
畜牧业、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较稀疏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很稀疏
水平居中
不便
较滞后 经济重心移出 /开放晚
很滞后 经济欠发达 /开放更晚
影响程度: 2020/5/24经济文化:
深刻 发达
微弱
落后
25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项目
地形
1月均温
气
热量带
候 年降水量
干湿地区
水量
水 水文变化
文 含沙量
结冰期
植被
土壤
2020/5/24
北方地区
平原、高原为主
0℃以下 暖温带、中温带
800毫米以下 半湿润区 小 大 大
有,自南向北结冰期渐长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黄绵土、黑土
南方地区
平原、丘陵为主
0℃以上 热带、亚热带 800毫米以上
湿润区 大 小
地形
——高、寒
气候
高原山 地气候
河流与湖泊
①大江大河发源地; (三江源、中华水 塔)②高原湖泊星 罗棋布。
2020/5/24
17
高原农牧业
-耐寒
• 有利条件
– 日照强 – 温差大 – 晴天多 – 大气洁净
• 不利条件 – 气温低 – 降水少
2020/5/24
思考
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分别是什么?
候 季风气候,雨热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干 高寒气候,气温低,
期,气候湿润
旱半干旱,风力较强 风力强
地 理水 文
特
征 植被土壤
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区域与区域差异的涵义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课件 中图版必修3
➢ 区域和区域差异 ➢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 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 课堂小结 ➢ 课堂检测
自主预习
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① 地理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②
,
是一地个理可位度置量的实体。
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③ 过渡 的特性
内在联系:表现出④ 相对一致 的特性
(1)区域特点 范围:⑤
其划分体现了主观 是人们按照某种指标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 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的反映
练习巩固
我国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 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布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 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 此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划分是按________划分的( C 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据 材料分析,指标有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 所以是综合指标。
(1)你了解什么是区域吗?你是如何理解“区域差异”这个概念的? 答案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描述不同地区时,常用到区域这个概 念,这些习惯性的称谓反映了区域差异。“区域”是地理学最常 用的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 个特定指标,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 空间单位,即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 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而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
(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B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解析 区域差异是指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3)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B ) A.黄淮海平原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长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解析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保护湿地,现在 已禁止开发。
地理必修3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自然和人文差异(精心备课)
吐鲁番盆地
内蒙古高原
珠穆朗玛峰
H
11
思考: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荒漠
H
荒漠草原
12
草原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项目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地形
为主,海拔较低,较高,但差异明显,
多水成地貌
多风成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雨热同期, 干旱半干旱,风力
气候湿润
中国最主要农 畜牧业(温带 业区(种植业)草原牧场)、
畜牧业(高寒 草原牧场)、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面临的主 人多地少、 要问题或 环境问题突 不利条件 出
H
水源不足, 土地荒漠化 和盐22 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 风力大、水分不足、 地势崎岖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聚落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 旱区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C 4.关于青藏高寒地区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南部是喜马拉雅山,北部是昆仑山,西北是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有南北向
的高山峡谷
B.南部边缘谷地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C.东南森林草原,西北荒漠广布 D.东H 南农业较发达,西北放牧耗牛、绵24羊
(3)图中C、D为 _大__、___小__兴__安___岭_ 林区,E为 __长__白___山___林区。
7.读“中国三大自然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三大自然区的名称填入团中适当位置。 (2)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等地貌单元的自然区是_西___北__干___旱__、__半_。干旱区 这个自然区的植被大部分为荒___漠___,一部分为 _草__原___。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1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必修3
水文: 外流河
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 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 出相应的差异性。
4、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人类活 动对自 然的影 响
影响程度 具体表现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交通 经济和文化
东部季风区
人类对自然 界的影响广泛而 深刻,天然植被 已不复存在,是 我国主要的农耕 区。是中国人口 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 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
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 土壤贫瘠
种类少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河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外流河。黑龙江、 内流河。塔里木河、(额 内流区,有很多冰川、湖
松花江、辽河、 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
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海拔较低,大部分 海拔较高,但差别
海拔在1000米以下, 显著,主要是山脉
其中东不大部分在 和盆地
500米以下。
青藏高寒区 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部分地区终年 积雪。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气候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干燥, 降水 海拔高、空气稀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2、区域差异 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3、研究区域的意义:
为区域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服务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青藏高寒区
西北地区
东部季风区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高中地理 第1章 第1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1课时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同步备课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重点难点
1.区域和区域差 异。(重难点) 2.中国三大自然 区自然环境的差 异。(重难点)
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1)含义:指一定范围的 地理空间
,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一
定的 地理位置 ,是一个 可度量 的实体。
(2)特点
过渡
等级
相对一致
2.区域划分 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 自然 、经济 和 社会 等某一 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3.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 (1)研究方法: 比较 法。
3.识记我国三大自然区位置,范围及特征;掌握分析自 然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标解读
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知道区域和区域差异的主要 内容及研究目的。
2.识记自然环境的五大要素, 理解产生自然区域差异的原因 及划分自然区域的依据。
3.识记我国三大自然区位置、 范围及特征。掌握分析自然区 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②主要特征
(3)青藏高寒区
①位置和范围:西南青藏高原。
②主要特征
太阳辐射强
发 育成熟
风力大 高寒荒漠
冰川
外流区和内流区
③区域内部分异的主导因素:随海拔而变化的 水热组合 状况。
2.导致山东与新疆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主要受海陆位置的影响。山东距海近,为季 风气候区,降水多,气候较为湿润;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 气候干旱。
【思路点拨】 根据区域的特点及其划分依据,逐项进行 分析对照。
【解析】 区域有一定的边界,但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 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区域划分既可以按自然要素也可以采用综合指标,例如 我国的南方和北方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大自然区是依据什么划分的?
请你找出三大自然区的界线和范围。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哪几个
方面西?北地区
东部季风区
地形 气候
决定 植被
形成
土壤
区域差异
划分
三大自然区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要素
地形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气候
水文
植被 土壤
内部差异的 主导因素
准噶尔盆地
吐鲁番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珠穆朗玛峰
思考:区域内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项目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地形
为主,海拔较低,较高,但差异明显,
多水成地貌
多风成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雨热同期, 干旱半干旱,风力
气候湿润
较强
水文
江湖多,雨水补 给,主要为外流 河、淡水湖,大 部分属外流区
青藏高原
珠穆朗玛峰 四川盆地
云贵 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 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针阔叶混交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区域特征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项目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地形
水源不足, 土地荒漠化 和盐碱化
气温低、空气稀薄、 风力大、水分不足、 地势崎岖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密集
较稀疏
很稀疏
发达
水平居中
不便
发达
较滞后
很滞后
经济重心移 经济重心移 经济欠发达/ 入/开放早 出/开放晚 开放更晚
6.读右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1)①是__阴__山____山脉,②是__贺__兰__山__山脉,④是_鄂__尔__多__斯_高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以中国三大自然区为具体案例)
学习目标: 分别描述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
水文特征、土壤特征以及植被特征,从而分析中国 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分析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农业活动、交通及经济和 文化等人类活动的差异。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青藏高寒区
1.为什么会产生自然环境的差异?
C 叶林为主的地区是: ( )
A.东南地区 B.华中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深刻而广泛 较东部微弱
最微弱
中国最主要农 畜牧业(温带 畜牧业(高寒
业区(种植业)草原牧场)、 草原牧场)、
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人多地少、 环境问题突 出
渠主要分布在___黄__河_左__侧_一
侧(面向下游)。
原因是:_________。
因右侧黄河大拐湾内是鄂尔多斯 高原,地势高,不能自流引水灌溉
A.800mm等降水量线
B.1000m等高线
C、4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m等降水量线
D.3000m等高线
3.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
阶梯的是( B)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要素
地形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气候
水文
植被 土壤
大部分属外流 区,年径流量 大,汛期长, 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小,结 冰期(自南向 北变长)
原,⑤是____黄____河。
(2)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3)简述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的位置和成因。
河套平原位于阴山和鄂尔多斯高原之间,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与
鄂尔多斯高原之间,两平原均为断裂下陷,黄河泥沙冲积而成 (4)上述两平原灌溉农业发达,
有“塞外江南”之称。灌溉水
大部分属内流 区,年径流量 小,汛期短, 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有 结冰期。
多湖泊、冰川,多 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外流区兼备。
内部差异的 主导因素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读图回答 4~5题。 4、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地表温度较乙区低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热量条件比甲区高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与丙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5、丙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
内部差异的 气温(纬度地 水分(经度地带性) 水热状况(垂直地
主导因素 带性)
带性)
当堂训练:
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
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B 1.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是(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植被
C.水文和气候
D.生物和水文
D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
河湖少,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多内流 河、咸水湖,多属 内流区
多湖泊、冰川,多 大江大河发源地, 内外流区兼备。
植被 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 植被有草原、荒漠 广泛分布荒漠、草原
原为主,多农作 草原和荒漠。土壤 和高山草甸,南部河
物和人工林,多 为森林土壤
多为荒漠土和草原 土。
谷有森林。土壤发育 差,少成熟土壤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平原和低山丘陵 高原和盆地,海拔 高原、山地为主,
地形
为主,海拔较低,较高,但差异明显,海拔高,多寒冻风
多水成地貌
多风成地貌
化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气温低,
夏季雨热同期, 干旱半干旱,风力 阳光强,风力大
气候湿润
较强
水文
江湖多,雨水补 给,主要为外流 河、淡水湖,大 部分属外流区
为主,海拔较低, 多水成地貌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 夏季雨热同期, 气候湿润
水文
江湖多,雨水补 给,主要为外流 河、淡水湖,大 部分属外流区
以森林和森林草
植被 原为主,多农作 土壤 物和人工林,多
为森林土壤 内部差异的 气温(纬度地 主导因素 带性)
青藏高寒区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吐鲁番盆地
内蒙古高原
河湖少,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多内流 河、咸水湖,多属 内流区
植被
以森林和森林草 植被有草原、荒漠 原为主,多农作 草原和荒漠。土壤
土壤 物和人工林,多 多为荒漠土和草原
为森林土壤
土。
内部差异的 气温(纬度地 水分(经度地带性)
主导因素 带性)
青藏高寒区
青藏高原 珠穆朗玛峰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