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方向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生产高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国内外农业技术和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农业机械化现状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2018年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9%。
其中,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率已经超过80%,果蔬、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率也在逐年提高。
农业机械化的高效率和快速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力发展。
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将会有以下几个方向:(1)智能化的机械化系统,即利用机器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农机的精准性和通用性;(2)更加适应特色农业产业的需求,例如:多样化、小型化、模块化的设备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3)整合力度加大,强调一体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农业生产中的需求和问题;(4)人性化设计,更加注重农民的生产需求和体验,在保障农业生产效益的前提下降低对人体的消耗和伤害;(5)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社等组织机构的合作,满足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同时为青壮年返乡创业提供机会。
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机械化推广方面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欧美等地,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粮食、蔬菜、水果、畜牧业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智能化和高效性。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国外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注重多方面的应用,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土耕、肥料投入、作物保护、收获等一系列环节。
未来,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将会趋向以下方面:(1)加强智能化的技术应用,解决一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
(2)发展一体化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模式,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和效率。
简述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1 电子 监 控 技 术 在 农 业 机 械 上 的应 用 及 农 用 传 感 器技 术 的 应用 为实 时 监 测农 业机 械 工 作 情 况 提 供手 段 。 目前 也 是 是 今 后农 业 机 械 化 发展 的热 点 。
为 了有效 地实 现农 业机 械 自动 化 控 制 . 须 对 农 产 品 的 必 生 物 学性 状 和 活 动 进 行 迅速 、 确 地 评 价 和准 确 地 监 测 机 器 准 的 工 作状 态 并 及 时 地 对其 进 行 调 整 。 就 使 得 自然 环 境 下 准 这
、
国外 农 业 机械 化 的 现 状 与发 展 趋 势
西 方 发 达 国家 已经 实 现 了农 业 生产 的 机 械 化 作业 . 成 形 了 比 较 稳 定 的生 产 体 系 与配 套 机 具 。 大 约 在 2 0世 纪 7 O年 代 , 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 德 根据 农 业 发 展 的 需 要 和 当 代 科 技 发 展 的 水 平 , 动 力 机 械 进 一 步 向 大 功 率 、 型 化方 向 发 其 大 展, 以适 应 农 场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的需 要 : 国 、 拿 大 、 大 利 美 加 澳 亚 等 国人 均 耕 地 较 多 。美 国是 农 业 机 械 程 度 最 高 的 国 家 之
步 增 强 , 必会 进 一 步 扩 大 对 农 机 化 的需 求 , 势 因此 中 国 的农 业 机 械化 定 会 得 到 快速 发展 , 主要 体 现 在 如下 几 个 方 面 。 随着 科 学 技 术 的 发 展 , 多 高新 技 术将 逐 步 应 用 农 业 机 许 械 领 域 中 , 业 机 械 将 向 智 能 化 和 自动 化 方 向发 展 。 农
。
不但 大 田作 物 生产 及 收 获 已 全 部 机 械 化 , 些 难 度 大 的 一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1. 引言1.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机械设备和技术来完成农业生产的一种现代化生产方式。
它通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还能保护农作物和土壤,改善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化包括种植、耕作、施肥、喷药、收割等各个环节,涵盖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是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的。
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使用机械设备,更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革新。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农业机械化在当今世界各国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引言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机械设备和技术装备,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在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种类日益丰富,机械化作业覆盖面积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粮食生产、种植作物和畜禽养殖方面,机械化作业已经普遍应用。
国内农业机械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机械化水平不够高等。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机械化作业率较高。
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达国家还注重农机装备的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推动了农业机械化不断向智能化、节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探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完整版)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只有农业发展了, 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1. 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中国用占世界7 %的耕地, 却为世界22 %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
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1 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 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
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
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万台。
(4)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
浅谈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浅谈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农机化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农机化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理论探讨和实践力度,努力做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机装备水平较低,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体现在:小农机制农机化发展我省的多数农村家庭都采用小型农机操作,不仅暴露出大机械和小地块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成为我省农机化水平提高和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同时大农机数量少,配套率低,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状态差这种现状亟待更新。
在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呈现出了三多的显著特点,即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多,插秧机、收割机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多,农机装备结构日益优化。
但从总体看,仍存在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项目单一,缺少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程度较低。
2.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制能力落后于市场需求现有的农机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机工业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
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而引进农业机械的地区适应性问题矛盾突出。
少量农机工业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存在质量和性能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性障碍多,“瓶颈”环节的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较差。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机农田作业组织发展较快,但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散乱,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管理模式的经营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机大户联合形成的合作组织还比较少。
造成上诉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认识不高,投入力不足。
由于更新大型农机具投入很大,农民家庭的购买力不足。
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杂粮是我国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杂粮机械化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对策两个方面浅谈杂粮机械化生产的问题。
1. 迅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杂粮机械化生产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农机化程度的提高,使得杂粮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收割、加工环节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特别是农机具的推广和农民的认可,杂粮机械化生产的速度更加加快。
2. 存在问题:目前,杂粮机械化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
农机具多样性不足,适应性差。
农民在购买农机具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农田条件来选择,但市场上的农机具品种和规格有限,不能满足不同需求。
机械化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农民对农机具操作不熟悉,机械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农机具的效益。
由于农民的机械化设备维修和维护意识不强,造成农机具寿命缩短。
1. 加强农机具研发:要推动杂粮机械化生产的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农机具的研发工作。
政府可以建立农机具研发专项资金,支持农机具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
政府还可以鼓励农机具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科研力量提高农机具的性能和品质。
2. 加强农机具推广服务:为了提高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水平,需要加强农机具的推广服务。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设立农机具展示中心,举行农机具展销会等,将农机具的性能和使用价值充分展示给农民。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农机具操作的熟练程度,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使用农机具。
3.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为了提高杂粮机械化生产的效益,还需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组织农民参加农机具操作培训班和技术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维修能力。
还可以鼓励农民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学习农机具操作和维修知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4. 建立农机具维修服务体系:为了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寿命,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机具维修服务体系。
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 农 业机 械 化 发 展 现 状
、
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 , 是农业现代化 的重要 内容
之一 。
二、 农业 机械 化对农 业 发展 的作 用 农 业 机械 化是 先进农 业 生产 力 的代表 , 是 农 业现 代 化 的先行 因素 , 对农 业 发展具 有 十分 可观 的作 用 。具 体 表现 如下 : 1 . 增 加 农 民收入 可 以说 , 农 业 机械化 最 直接 的作 用就 是增 加 农 民 的 收入 , 给 农 民带 来 收益 。这 也是衡 量 我 国农 业 现 代化 程 度 的重要 标 准之一 。农 业机 械化 及相 关产 业 的 发展 , 提 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 , 降低 了农 民的生产成本 , 解放 了 大批劳动力 , 从而增加 了农 民的收入, 提高 了农 民的生 活水 平 。 2 . 促 进 我 国经济 增 长方 式的 多样 化 农业 机 械化 促 进 我 国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 多 样 化 。这 是 因为 近些 年来 , 我 国农 业 技 术 水 平不 断 提 高 , 机 械 化 生产 规模 不 断扩 大 , 这 在一 定程 度上 打破 了限制 增 加农 作物的年产值。而且随着我 国市场对农产 品的需求增 加, 再加 上新 的农 业机 械化 的改 良技 术 和农业 生 产 的规 模迅 速 扩 大 , 极 大 地 促 进 了 我 国 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 多 样化 。
2 0 1 3年 第 8期
农 机 使 用 与 维 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中 国农 业 机 械 化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黑龙 江省 建三 江管理 局二 道 河农场 关振 亮
近 些 年来 , 随着 我 国经 济 的快 速 发展 , 农 业 机 械 化 也得 到 了前所 未有 的发 展 。可 以说 , 农 业 机械 化是 先 进 农业 生产 力 的代表 , 是农 业 现代化 的先 行 因 素 。实践 经 验证 明 , 只有 实现农 业 机械 化 , 才 能实 现农 业 现代 化 , 才 能建 设现 代农 业 。本文 主要 从农业 机 械化 着 手 , 对 农 业 机械 化 的概念 , 农 业 机 械 化对 农 业 发 展 的作 用 , 农 业 机 械化 发展 历程 , 发 展现状 与存 在 的问题 以及 发 展趋 势 进 行浅 谈 。 农业 机械 化 的概 述 所 谓 的农 业机 械化 指 的是农业 从 使用 手工 工 具 、 畜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花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花生的收获环节对于整个花生产业链的顺利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花生收获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花生产业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花生收获机械应运而生,并且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现状(一)发展历程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早期,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花生收获机械,但由于价格昂贵、适应性差等问题,难以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推广。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国农机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自主研发花生收获机械。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在技术水平、性能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二)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花生收获机械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不断增加,花生收获机械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另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花生收获机械的购置补贴也在逐步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我国花生收获机械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数十亿元,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三)产品类型目前,我国市场上的花生收获机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挖掘式花生收获机:这种机械通过挖掘铲将花生植株从土壤中挖掘出来,然后进行抖土、摘果等作业。
挖掘式花生收获机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多种土壤条件下的花生收获。
2. 摘果式花生收获机:摘果式花生收获机主要通过摘果机构将花生果从植株上摘下,然后进行清选等作业。
摘果式花生收获机具有收获效率高、损失率低等优点,是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花生收获机械。
3. 联合式花生收获机:联合式花生收获机集挖掘、摘果、清选等功能于一体,具有作业效率高、一次性完成收获作业等特点。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使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机械化。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农业机械化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农业机械化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化操作已成为大部分农业作业的主要方式。
据统计,我国水稻机械化率已达到73%,小麦、玉米等谷物的机械化率也超过60%。
在果蔬生产中,由于种植方法和要求等因素较复杂,农产品的机械化率较低,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操作的全面推广已成为趋势。
同时,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也在加快。
从农机具的工作效率、智能化程度以及能耗等方面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品质显著增强。
各种作业机具的使用已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提高了效率和品质,并减少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一) 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正在致力于农业机械化的智能化改造,力图使农业机械能贴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操作习惯。
农业智能化的核心就是自动化,农田的环境监测和灌溉、植株的病虫害检测和防治、作物信息的智能分析和决策等都可以实现自动化。
(二) 数据化建设不断深入随着大数据的日渐流行,卫星导航等技术的成熟,农业数据化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基于数据化的智慧农业,通过传感器、信号处理、农机联网等手段,将大数据处理技术与现代农业业务有机结合,实现准确施肥、精确制种、实现自动化的高效化生产。
(三) 绿色化、环保化趋势明显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广使用高效、环保的农机具成为机械化绿色化的关键。
绿色化和环保化的指标不仅包括废气、废水、废渣,也包括声音、异味等方面。
此外,高科技生产的机械设备更易于发生故障,清洗、检修等方面也应该配合无污染环保要求。
三、结论目前,国内农业机械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对农业机械的研发不足,部分设备的安全性、品质不尽如人意等。
浅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32 增强作业功能 .
提高配套 比
要求配套机具性 能稳定 , 工作可靠 , 操作方便 , 更换便 捷, 能分别进行旋耕 、 犁耕 、 开沟 、 做畦 、 起垄 、 筑埂 、 中耕 、 培土 、 铺膜 、 打孔 、 播种 、 植保 、 灌溉和施肥等多种作业 , 操
型 温室 和 大 型温 室 。前者 反 映 现 阶段 设 施农 业 的技 术 水
但是 由于产品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均未能很好地推广 : 外
型尺寸及结构质量大 , 操作不灵便 , 特别是从露地 简单转 移到大棚内的机械 ,在设施 内转向和转移都十分困难 , 而 且边角地带无法工作 , 漏耕严重 ; 生产率低 , 适应性较差 ,
露地用小型耕作机械, 其适应性差 , 生产效率低 , 而且作业
质量不稳定。 近几年针对温室 、 大棚等特殊耕作环境 , 国内 研制生产 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 , 有的微耕机还设计有多种 作业功能, 考虑 了兼顾露地作业 , 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 。
栽培 , 是以设施农业 的主体各 自不 同来区分的, 如设施栽 培的主体就是种植业的各作物。 设施栽培可充分发挥作物 的增产潜力 , 增加产量 , 改善品质 , 并能使作物反 季节生 长, 在有限的空问中生产出高品质的作物 。 设施农业包含塑料大棚 、 温室和工厂化栽培等 3 种不 同的技术层次。目前发展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塑料大棚 、 温室大棚和连栋温室, 也有少量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
服务 跟 不上 。国 内有 些 机械 的研 究 刚刚 起 步 , 些 则 属空 有
白, 如筑埂机 , 山东工程学院和 中国农业大学分别研制生 产了 自己的产品 , 但前者与东方红一7 5型拖拉机配套 , 后 者与 l.k 四轮拖拉机配套 , 8 W 4 都不能进入大棚作业。 目 前国内还没有适合大棚的小型筑埂机。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

、
我 国农 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农 民受到传统思 想文化 影响比较严重 , 思想观念 比较 落后 ,
对于农业机械化 的耕 作认识不清 ,对于高科技含量设备还不 能 完全接受 , 同时 , 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 , 购买能力 比较有 限。 面对不 规范的市场竞争 , 有多伪劣产 品被投入市场 , 由于这类产 品价格普遍较低 , 许多农 民就 价格 因素 , 选择购 买这些机械 , 而
值土地贫瘠化比较严重 , 导致粮食 的产量很难得到提高。如何 提 高农业技术发展 水平 , 增 加粮食的产量 , 是当前急需要解决 的问 题。 在农机化起主导作 用的农业发展今天 , 只有提高农机技术 的
水平 , 才能有效的提高农 业生产效 率 , 保证农 民减少 劳作时 问 , 实现农业利益最大化。
科学作为理论指导 , 树立 “ 服务农民 , 发展经济” 的理念 。对于 实 际工作 中出现的问题 , 采取有效 的措施 , 提高农业机 械化水 平 , 以满足新时期 农业经 济发展 的需要 。 二、 农 业 机 械 化 的 发 展 趋 势 农业机械在实际工作 中课题提 高农 业生产率 , 节省劳动 力 , 对于农业生产方式 的转变发 挥着 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农业机 械化发展起步 比较 晚 , 与发达国家想比较还有一定 的差距 , 农机 产 品的质量也有待于提高。随着经济 的发展 , 国 民综合实力的增 强, 农机 设备也 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同时 , 农 民想挣 脱体 力 劳动愿望也随之增强 , 对于农机化的认识 和需求量必将增加 。 传 统农业 生产方 式的转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也是一个必 然的发 展趋势 , 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 1 . 节能型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将会较. 决发展 节能对于世界经济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因此 ,节能型农业机械符合发展的需要 , 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 景。 所谓农业机械化节能技术就是在保证产品寿命、 功能及质量等 硬性指标下 , 依据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达到降低污染 、 提高能 源利 用率的 目的。 农业机械 化在技能设计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 是人类生 21 8 l l 农 民致 富之 友 No n g Mi n Zh i F u Z h i Yo u
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与对策随着新形势的到来,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形势,必须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推动农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1. 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农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大力发展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农村劳动力短缺随着农民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为了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
农机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机技术标准落后,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4. 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一定困难目前,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一些困难,如技术推广渠道不畅、农民对农机化技术认知程度不高等问题。
1.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鼓励各地积极推广农机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加强对农机化技术的科研技术支撑,提高农机技术水平,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3. 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需要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技术推广的覆盖面和效率。
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推广农民参观学习,提高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4. 增加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农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机化技术的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增强农民的技术创新和应对能力。
5. 拓宽技术推广渠道三、结语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面对新形势,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推动农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希望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加强科研技术支撑、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增加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拓宽技术推广渠道等一系列对策,可以推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但是,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继续努力进行改进和创新。
因此,本文将就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
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日益提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非常高,甚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在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主要起步阶段以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伴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挑战尽管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已经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1. 机械化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仍然比较落后。
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保养和维修成本高。
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成本较高,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3. 机械化设备配套服务不足。
一些地区的农机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不高。
4. 农机化后促进农村流动人口。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土地流转、平衡城乡发展等。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以及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速和发展,下面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机械化技术创新和研发。
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广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2. 支持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机设备的补贴力度,减少农机设备的购买成本。
3. 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率。
加强对农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加强农机设备的租赁服务,增加机械化设备的使用率。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生产中利用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作业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成本的上升,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就国内农业机械化现状而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在机械化率方面,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使用面积和农机总动力稳步增长。
农机服务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泛的服务。
农机产品的品种也在不断丰富,适用于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农机设备不断涌现。
国内农业机械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不高,与农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机械化程度和效益仍然比较低。
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还有一些地区和农民对农机设备的认可度和使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相比之下,国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
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机使用广泛且效益显著。
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产品技术先进,设备性能优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
发达国家还注重农机设备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农机产品,适应不同的农业需求。
针对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农业机械化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趋势明显。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农业机械设备的多功能化和模块化趋势明显。
未来的农机产品将更加多功能化,能够适应不同农业生产环境和需求,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科技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与农业科技紧密结合,共同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升。
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农业机械化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浅谈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但是在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农机化设施落后,中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依然存在着设备不足、落后的问题,重点集中在中小农户,有部分地区农机占地率低,且大多数为老旧设备。
此时,农业机械化生产发展不平衡,机械化程度也是在相对低水平上的。
建议:加强在设备方面的投入,鼓励贷款、奖励优秀生产,从大力维修设备同时不断推出新型农业机械,降低普及的成本,为中小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机械产品和技术支持等财政措施的支持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二、农机化产品单一,多元化开发不足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机器设备的种类比较单一,往往集中在大型农机,而在小型化、多功能化等方面,一些新型较为高科技的机器设备还缺乏市场推广,增强了农机化产品的单一性,没有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建议:积极推进多元化农机开发,在现有基础上,多样化,多功能的生产机器将会更符合不同种植作物和不同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推广和使用技术难度较大农业机械化推广涉及了技术、管理、机械、设备等众多领域,需要全面推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制定规划标准,全面推广农业机械化的使用和维护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需要完备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建议: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培养专业服务队伍,加快培养技术与管理人员,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操作能力。
同时,加强宣传推广,使农民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信息,提高操作技能,促进全民农机化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足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在逐渐提高的同时,部分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足。
一批对农业、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缺乏深入了解和认识的农民,对新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以及维修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建议: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认识,扶持机械化操作技能的专业培训和家庭维修维护等措施,以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机械化使用的技能。
新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新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业正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与传统农业相比,新型农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新型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现状分析新型农业是指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逐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新型农业种植方式逐渐普及,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农民采用先进技术和模式进行种植和养殖。
比如,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给予政策支持等。
这些政策为新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新型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农业也在加快向智能化、数字化等方向转变。
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动了新型农业的发展。
四、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农业强调绿色生产、生态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采取生物控制等环保技术手段,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这也是新型农业与传统农业的重要区别所在。
五、农产品品质新型农业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推动农产品升级。
通过科技手段,如选育抗病虫害品种、优化农业生产流程等,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这也是新型农业赢得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
六、农民收入新型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通过科技创新、合作社经营等方式,让农民参与到新型农业发展中来,分享发展成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这也是新型农业受到广泛支持的原因之一。
浅谈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新常态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新常态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技术装备落后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上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高端农机装备领域技术和研发实力不足,主要依靠进口。
这使得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2. 机械化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农田类型之间,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地区由于受制于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3. 农机作业效率低下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机机械使用者是农民,他们在农机使用方面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水平相对较低,农机的作业效率和选用农机的合理性不足。
4. 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配套服务不到位,农机维修、配件更换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机械的使用效率。
二、建议1. 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农业机械化研发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升我国农机装备的核心技术水平,加强对农业机械化高端装备的科技创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2. 提升农机技术水平,推广现代农机装备加强对农机技术水平的培训和提升,加大对农机研究和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机企业开展产品改造和创新,适时推广应用新型农业装备。
3. 开展农机作业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及农机操作人员,加强对农机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确保农机作业效率。
4. 健全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建立健全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为农机使用者提供及时、高效的维修服务,提升农机使用效率。
5. 加强区域农机化建设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田类型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农机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机化在不同地区的普及和推广。
6. 加强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现代化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国内,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升,但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而在国外,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技术先进。
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节能化。
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因素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农民素质等。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可观,建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培养专业人才,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定义、意义、发展前景、建议、影响因素。
1. 引言1.1 国内外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引言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各种机械设备与技术手段,替代传统的人力、畜力和自然力,实现农业生产的自动化与机械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内,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瓶颈。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解决劳动力短缺、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机械化作业率、农机化服务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生产主要依赖机械化设备进行作业,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发达国家还不断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强研究与技术创新,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政府支持政策、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因素也将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 正文2.1 农业机械化的定义与意义农业机械化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和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劳动条件和保护农业环境的技术革命。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化 素质较低 ,不能科 学地使用农 机 ,造成故 障多 、效 率低 ,
同时农 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 ,农机具 闲置 与非 田间作业 时间多 ,经济效益不高 ,直接影 响 了农 民购买 和使用农机 的
积极 性 。
件 、不 同经济发展水平 等条件下 ,将 体现 出不 同区域的发展 特点 。据统计资料 显示 ,我 国东部 地区耕地 占全 国耕 地总面
存 发 展 所 面 临 的严 肃课 题 。 () 发 展 策 略 。① 继 续 发 展 适 合 我 闰 农 业 生 产 特 点 的 农 1 业 技 术 装 备 。根 据 农 业 生 产 规 模 、经 济 实 力 、农 艺 制 度 、农
业资源 等现 状 ,发展适 合 我 国农业 生 产特 点 的农业 技 术装 备 。② 注重高新科技 的应 用。农 业机械 装备技术 融合 现代液 压技术 、仪器与控制技术 、现代微 电子技术 和信 息技术 ,并 向智 能化 、机 电一体化方 向快 速发展 。③ 重视农业装 备产 晶 质量 ,提高竞 争力 。为确保产 品质量 ,企业 应建立完 善的质
¥ 3 0 文献 标 识 码 A 2—
D 1 . 6 0. S 17 — 3X. 1.2 5 中 图分 类 号 OI 0 9 9 I N.63 6 2 2 1 , 3 S 0 00
农 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 和农村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标 志。近年来 ,电子技术与计算 机技术结合形成 的智能控 制技 术的发展 ,以及先进 的机械制造 技术新材料 的涌现 ,为农业 机械带来了新的技术变革 ,推动 了农业机械 向智 能化 、自动 化 方向发展 ,极大地促进 了农机 产品性能 的提 高。但是 ,由
在农 业机械装 备中的应用 ,代表着农业 机械技术 发展踏上 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方向摘要:围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环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日渐发生变化,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更美味、更具营养价值、更高品质的产品。
生产者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经济的全球化,我国面临农产品开放进口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现代农业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才能生存。
从这些新的需求出发,农业生产向着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2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快,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加速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主要依靠国家、集体投资兴办农业机械化的模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调动了广大农民购置、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到1999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4.89亿千瓦,拖拉机保有
量1 293.5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2.7万台。
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65%、25.6%、16.3%,其中小麦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已分别达到68.7%和61.8%。
全农机行业能生产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畜牧机械、农业运输机械、渔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小农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16大类103类4 000个品种(规格)的农机产品,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中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小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小型碾米和制粉加工机组等农机产品出口北美、南美、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
有学者指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跨入中级阶段。
这一阶段,农业机械已在大多数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应用,从总体上看,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已开始占主导地位,常被称为农业基本机械化阶段。
[2]目前,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3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3.1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
从政策方面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
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
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
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机达到环保要求和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
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同时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
我国农机企业将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
3.2加强生物性技术进步模式的利用
我国很多地区尽管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可是并没有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
但是我国总体上人多地少,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生产水平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要适当地采取生物技术进步。
因而应采取先机械技术措施、后生物化学措施,并以前者为主的技术发展路线。
3.3生产技术高科技化
采用高新技术跟踪世界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动向,采用高新技术、逐步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精确化、高效化与自动化;重点研究机电液一体化、微电脑技术、航空航天技术(gps、gis、rs)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发展精细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监控水平以及舒适性与安全性。
加强农业机械共性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技术创新,如降低动力排放、噪音与振动;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配套件可靠性研究;人机工程及安全性、舒适性;农业机械工作部件与物料相互作用机理如地面机械脱附减粘理论与技术;农业机械
现代设计方法与试验技术、仪器、设备研究等。
适度规模经营所需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
如水稻工厂化育秧、栽植、收获机械;玉米育苗移栽,收获机械,大田作物间作套种成套机械,棉花、油料、甘蔗、甜菜、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收获与运输机械。
[3]
3.4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将更好
2004 年6 月25 日颁布新的机械化促进法。
该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职责,明确了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该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将极大地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3.5关键机械化技术要求提高
主要是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
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粮食机械化技术需求将主要表现在: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
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
3.6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
必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和尢为重要。
以1996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收小麦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1996年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一个多月,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既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
1994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仅有6万多台,而2003年达到36万台。
小麦机收率由1995年的47提高到2004年的82。
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
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不断涌现。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快速发展,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国内农机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发展策略,使农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促使我国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启高,毛罕平.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0(2):245-248
[2]杨敏丽. 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态势分析[j]. 中国农
机化,2008(1):12-17
[3]李岳峰,刘汶. 论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5):51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