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铁成矿规律
山东苍山县兰陵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山东苍山县兰陵铁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山东苍山兰陵铁矿为新发现的超大型隐伏沉积变质型铁矿,共查明铁矿石资源量62228.9万吨,矿石为需选磁铁矿石,平均品位全铁32.91%,磁性铁23.34%。
综合以往勘查工作,对地质物探资料分析研究并探讨重磁电综合物探方法的找矿效果,总结兰陵铁矿带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其找矿预测模型。
标签:兰陵铁矿超大型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成矿预测0引言兰陵铁矿位于山东省苍山县西南方向兰陵镇,苍峄铁矿成矿带的南侧,矿石特征与苍峄铁矿基本一致,在矿床成因和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5万航磁异常图上,表现为平稳正负磁场背景之上的北西西向条带状磁异常,长约15km,宽约2~3 km,峰值达500nT,磁异常强度相对高、宽度相对大,形态较规则。
20万重力异常图显示:铁矿体位于重力梯度带上,重力等值线呈明显同步弯曲,铁矿带具有明显剩余重力高值异常。
反映了矿区内铁矿体具有明显的高密度特征。
近几年,通过勘查工作,兰陵铁矿已查明为一超大型铁矿床。
该矿床具有资源量规模较大(共查明铁矿石资源量62228.9万吨),成矿地质条件好、施工钻孔较多(65个钻孔)、控制延伸较大(最大斜深1252.64m)、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平均品位磁性铁23.34%)、矿石易选、等特点。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不足。
本文意在对区内地质物探资料综合研究基础上,总结其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探讨区内铁矿的综合勘查手段,建立找矿预测模型。
1成矿地质背景矿区位于华北板块鲁西地块鲁中隆起区尼山隆起尼山凸起南缘[1]。
区内地层结构较复杂,受太古代泰山岩群老变质基底古地形或区域成矿期后构造作用的影响,基底地层埋藏较深,其上部经历了多次规模较大的海侵海退过程,接受了厚大的新元古代至古生代寒武系地层沉积及第四系覆盖[2](见图1)。
出露地层为新生代第四系,隐伏地层分别为古生代寒武系、新元古代震旦系、南华系及青白口系,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其中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为赋矿层位。
铁矿成矿类型

铁矿的时空分布、成矿规律及矿床类型矿床,成矿,时空,铁矿,规律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不同的地质时期,在类似的地质条件下,可以形成同类型的铁矿床;但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和构造运动期,占主导地位的铁矿床类型则是不同的,显示了铁矿床形成与地壳演化密切有关的特点。
由老到新,各地质时期的主要铁矿床类型及其成矿规律如下:(一)太古宙铁矿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的吉林东南部、鞍山—本溪、冀东—北京、内蒙古南部和地台南缘的许昌—霍丘、鲁中地区。
以受变质沉积型铁硅质建造矿床为主,常称“鞍山式”铁矿。
多为大型矿床,铁矿床主要赋存于鞍山群、迁西群、密云群、乌拉山群、泰山群、登封群、霍丘群等。
其岩石变质程度多属角闪岩相,部分属麻粒岩相或绿片岩相,并受混合岩化。
矿石以条纹状、条带状、片麻状构造为特征,被称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型铁矿。
该时代储量占41.4%。
(二)古元古代铁矿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台中部北东向五台燕辽地槽区。
矿床仍以受变质沉积型铁硅质建造为主,赋存于五台群、吕梁群变质岩中,矿石以条纹状、条带状构造为主。
在南方地区有伴随海相火山岩、碳酸盐岩的火山岩型矿床,以云南大红山铁铜矿床为代表,矿体产于大红山群钠质凝灰岩、凝灰质白云质大理岩中。
(三)新元古代(含震旦纪)铁矿床类型较多。
在北方地区,有产于浅海-海滨相以泥砂质为主沉积型赤铁矿床,分布于河北龙关—宣化一带和产于斜长岩体中的承德大庙一带的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在内蒙古地轴北缘有产于白云鄂博群白云岩中的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综合矿床;还有赋存细碎屑岩-泥灰岩-碳酸盐建造中的酒泉镜铁山沉积变质型铁矿(铜、重晶石)。
在南方地区,除分布于湘、赣两省的板溪群、松山群浅变质岩系中的沉积变质型铁矿,还有产于新元古界澜沧群中基性火山岩中的云南惠民大型火山-沉积型铁矿。
元古宙形成的铁矿,储量占22.8%。
(四)古生代除志留纪铁矿较少外,其他各时代都有铁矿。
以沉积型和岩浆型矿床为主,也有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
山东省羊山地区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

山东省羊山地区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鲁西南潜隆起区(Ⅲ)菏泽-兖州潜断隆(Ⅳ)之嘉祥凸起(Ⅴ)的西南部,紧临金乡凹陷(Ⅴ)。
铁矿床类型属”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矿石类型为条纹-条带状铁矿石;含矿层位为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其沉积建造主要为含铁砂质建造;矿床赋存于山草峪组中下部层位,具层控特性。
铁质建造为铁质矿物的主要来源,经海水搬运迁移,铁质初步富集;在铁矿体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期变质作用,使铁质逐步活化富集,形成层状、似层状含铁变质岩组合。
标签:羊山铁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1引言羊山地区位于金乡县西北约13km处,行政区划隶属金乡县羊山镇管辖,区内交通便利。
该区航磁异常为长轴近南北向的椭圆,异常带长约16km,宽约8km,峰值高达250nT以上,异常具规模大、变化梯度较大特点。
前人曾在本区施工钻探,但未发现铁矿体。
本文就此次在该区发现的铁矿床的分布情况与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区内铁矿床成矿规律,为研究区寻找铁矿床提供理论依据。
2区域地质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鲁西南潜隆起区(Ⅲ)菏泽-兖州潜断隆(Ⅳ)之嘉祥凸起(Ⅴ)的西南部,紧临金乡凹陷(Ⅴ)。
东以南北向嘉祥断裂为界、与济宁凹陷接壤,西以南北向巨野断裂为界、与巨野凹陷接壤,北以东西向郓城断裂为界、与汶泗凹陷相邻,南有凫山断裂展布。
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个别钻孔中见少量的花岗伟晶岩岩、闪长岩,为新元古代侵入岩。
本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济宁地层小区。
区域地层主要由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古生代寒武纪长清群、寒武—奥陶纪九龙群、奥陶纪马家沟群、石炭系—二叠纪以及广泛分布的第四系地层组成。
3地球物理特征3.1岩(矿)石的物性特征磁性参数资料是磁测结果解释推断中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对普查区内及其外围相关类岩(矿)石标本的磁参数测定统计结果的分析,可归纳以下几点认识:3.1.1岩浆岩类强磁性,磁化率平均值大约为2000~3000×10-5(SI),其中辉绿岩类磁性较强,一般反映为明显的强磁场特征,闪长岩类磁性较辉长岩低,其磁场一般为中强磁场特征,本区花岗岩类磁性较弱,磁化率平均值为506×10-5(SI),剩磁平均值为214×10-3A/㎡,相对较大,一般产生升高波动磁场特征。
山东典型BIF型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 华北克拉通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分布规律 在前寒武纪,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大多在此年代成矿。在空间
上的分部规律同该地区地壳演化的时间规律紧密相关,矿床由 于不同的时空间因素导致不同的成矿模式差异性明显。
太古代(> 2.5Ga)是华北克拉通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要的成 矿期,大约 80% 的此类型铁矿资源在这个时期形成 [10]。其特点 是矿床规模较大,类型单一,主要是与海相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 阿尔戈马型。古太古代(3.6Ga ~ 3.2Ga),冀东迁安杏山、黄柏 峪等矿床位于华北古陆核北缘中段,与火山—沉积盆地影响息 息相关。中太古代(3.2Ga ~ 2.8Ga),火山—沉积盆地再一次经 历了大规模的铁矿化。在新太古代(2.8Ga ~ 2.5Ga),中国条带 状铁矿床形成的鼎盛时期 [4],在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南缘、鲁西、 五台均有分布,几乎遍及整个华北陆块。通过陆陆碰撞和俯冲, 各个陆核(微陆块)聚集成古陆,初始克拉通化。此期间广泛分 布着新太古代绿岩带,赋存着大规模的阿尔戈马型铁矿床 [6]。古 元古代,以及之后的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 矿作用经历了增长期 - 消亡期的全过程。
长角闪岩建造以及黑云变粒岩建造所构成,另磁铁石英岩建造则主要存在于在斜长角闪岩建造中。王埝沟铁矿床含矿地层为泰
山岩群山草峪组,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
关键词 :山东,前寒武纪,华北克拉通,条带状铁建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5004(2021)21-0039-2
条带状硅铁建造—BIF 型铁矿床是国内外最重要的铁矿床 类型,资源量和开采量均居世界首位,该类铁矿形成的富矿占世 界富铁矿储量的 70% 左右,占全球铁矿产量的 90% 以上 [1]。
浅析山东省莱芜市牛泉矿区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表生成矿 阶段 : 处于地下水循环 带中的矿石遭受氧 化 . 使部分原 生磁铁矿变为假象 赤铁矿 .并使部分金 属硫化物分解 而生成褐铁矿 等。 本次工作将矿石 自然 类型分为致密块状磁铁矿矿石 、 浸染状磁铁 矿矿石 、 条带状磁铁矿 矿石和角砾状磁铁 矿矿石 四种类 型. 分别与矿 石所具有的的构造相对应 致密块状磁铁矿矿石为本 矿床 的主要矿石 类型 。 本矿床 T F e 平均品位 为 4 0 . 4 9 %. m F e 平均品位为 3 6 _ 8 1 %. 主矿体 ( I 1 1 矿体 ) T F e 与m F e 品位分别为 4 O . 6 0 %、 3 7 . 1 0 %, 无可综合利用的伴 生有用组分 。根据 《 铁、 锰、 铬矿地质勘查规范》 ( D Z / T 0 2 0 0 - - 2 0 0 2 ) . 其 工业类 型确定 为需选磁铁 矿石 矿床与 主矿体 m F e / T F e 的值分别为 9 0 . 9 1 %、 9 1 . 3 8 %, 根据 m F e 对T F e 的占有率 , 属磁性铁矿石 矿体的顶板围岩主要为大理岩 、 其次是矽卡岩 , 闪长岩 、 蚀变闪长 岩少量 , 偶见泥质 白云质 灰岩 、 角砾岩 ; 底板 围岩绝大多数 为矽 卡岩 . 蚀变闪长岩少量 . 偶见大理岩 。 矿体与围岩产状 基本一致 . 界 限一般较 清晰 , 野外肉眼可以划定 。 局部矽卡岩中含铁较高 , 矿体与 围岩呈渐变 关系 . 靠样品基本分析结果确定其界限
1 . 1 矿区地质 成 矿 阶段
1 地 质 概 况
矿 区地层 由老至新依次 为奥陶纪马家沟组 、 石炭纪本 溪组 、 古近 纪大 汶 口组及第 四系 ; 工作 区构 造较简单 , 仅见 F 4 ( 前 人称茂 盛堂断 裂) 、 F 5 ( 前 人称杜官庄 一南宫 断裂 ) 两 条断裂构造 . 均形成 于成 矿期 后, 对矿体 的完整性起破坏作用 褶皱构造不 明显 : 区内无大 面积岩浆 岩 出露 , 仅 在矿区东南部 出露 有少量燕 山晚期 闪长岩 . 根据钻 孔揭露 资料 . 本 区有 大量闪长岩大致顺 层浸入于奥 陶纪 灰岩中 . 是燕 山晚期 矿山岩体的西南延部分 . 属矿山岩体边缘相岩石 . 在 控制深度范围内 . 闪长岩的分布总体表现为东部与南部厚 . 西部与北部 薄 这 一特征大 致与矿体 的厚 度规 律变化相 同: 矿区围岩蚀变 主要 有磁铁矿化 、 金云 母化 、 蛇纹石化 、 绿泥石化 、 黄铁矿化 、 碳酸盐化 、 钠长石化等。它们一 般是在矽卡岩化作用晚期或矽卡岩化作用之后 . 在较 高温或 中低温条 件下发生的交代作用 . 而钠长石化是岩浆 期后早期 的高温热液蚀变现 象 上述蚀变现象的发生 . 反映了含矿溶 液对 围岩的交代作用是一个 统一的连续变化过程。晚期蚀变作用常迭加在早期蚀变作 用之上 . 致 使形成 的岩石类型及矿物组合极为复杂 1 . 2 矿区磁异常特征 本 区老地层 中的滑石 片岩及火成 岩 中的橄榄辉 绿岩 、 辉石 闪长 岩属 较强磁性 .其磁 化 K值在 1 0 0 0 2 0 0 0 x l 0 4 S I . J r 值在 2 0 0 0 ~ 5 0 0 0 X 1 0 — 3 A / m 2 :其余 变质岩如 片麻状花 岗岩 属弱磁 性 ,其磁 化率在 几 百x 1 0 - s S I . 沉积岩类 均无磁性 . 利用其岩性 间的磁性 差异 . 可以较容易 将其 区分开来 另外矽卡岩及磁铁矿的磁性更强 . 磁 化率在 5 0 0 0 0 ~ 2 0 0 0 0 0 x 1 0 I 甚至 以上 . 与无磁性或弱磁性岩性 相 比. 会形成 局部的 磁异常 , 根 据异常的强弱 、 规模 、 形态 , 可 以判 断地下磁性体 的含矿性 及形态 、 赋存空间状态等 . 最终寻找磁铁矿体 , 所 以在该 区利用高精度 磁法测量的手段寻找磁铁矿体 . 具备 良 好 的地球 物理前提 。 由于岩体被覆盖 . 并具有一定的埋深 . 加之矿体 异常干扰 , 岩体 自 身的异 常形态 没有明显地反 映出来 . 从 区域异 常上可 以看 出 . 本区存 在南北两条异常 . 这一磁场特征客观地反映了矿山岩体向本区延伸并 倾没 于鹿毛埠一带 的地质现象 . 其南北两条异常正是隐伏岩体两翼接
山东省莱州安丘铁成矿带成矿规律探析

山东省莱州安丘铁成矿带成矿规律探析董银峰;徐金欣;赵金;李明波;杜振明【摘要】成矿带内主要赋矿层位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和荆山群变质地层,铁矿成因可归纳3种成因类型,即层控沉积变质型、受断裂构造控制的高中温热液型和岩浆熔离型。
沉积变质铁矿层控特征明显,其赋存层位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热液型铁矿严格受断裂构造、层间构造所控制,不论在垂向或水平方向上与蛇纹岩或磁铁蛇纹岩均呈过渡关系,矿体多呈形态复杂的透镜状产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和荆山群野头组祥山段;岩浆熔离型铁矿位于昌邑大店断裂与平度断裂相接部位,成矿母岩为古元古代莱州岩套西水夼细粒变辉长岩,矿体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野头组中。
%Major ore bearing layers in metallogenic belt is Paleoproterozoic Fezishan and Jingshan Group metamorphic stratigraphy.the causes of iron deposit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kinds of types,they are strata bound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type iron deposit,high mesothermal type and magma dif-ferentiation by liquation type controlled by the faults.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bound in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 is obvious.Its occurrence layers are Xiaosong formation in Paleoproterozoic Fenzishan group.Hydrothermal deposit is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ault structures and interlayer structures.Whether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direction,it has the transition relationship with serpentinite or magnet serpentine. Ore bodies often occurred in Xiaosong formation of Paleoproterozoic Jingshan group and Xiangshan section in Yetou formation of Fenzishan group with a plex form of lenticularform.Magmatic differentiation by li-quation type iron deposit locates inthe connection part of Changyi Dadian fault and Pingdu fault.Ore forming parent rocks are Xishuikuang fine grained rock of Paleoproterozoic Laizhou rock suite.Ore bodies occur in Yetou formation of Palaeoproterozoic Jingshan group.【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6页(P7-12)【关键词】莱州;安丘铁成矿带;沉积变质;成矿规律;山东省【作者】董银峰;徐金欣;赵金;李明波;杜振明【作者单位】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潍坊 26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引文格式:董银峰.山东省莱州-安丘铁成矿带成矿规律探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5,31(5):7-12.DONG Yinfeng.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Laizhou-Anqiu Iron Ore-forming Belt in Shandong Province[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2015,31(5):7-12.成矿带位于胶东半岛西北侧,包括潍坊昌邑市和安丘市、烟台莱州市、青岛平度市。
莱芜地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莱芜地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发布时间:2021-07-02T14:16:05.36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8月作者:张峰周锴谢飞[导读] 矽卡岩型铁矿属于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矿床,一般认为与矽卡岩铁矿关系密切的侵入岩都发育强烈的蚀变,其蚀变程度与成矿规模成正比,铁质的来源主要是受高温富挥发性流体影响而使得围岩中暗色矿物等分解后析出大量铁质。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山东地质勘查院地质调查分院工程师山东济南张峰周锴谢飞 250013摘要:矽卡岩型铁矿属于热液接触交代成因矿床,一般认为与矽卡岩铁矿关系密切的侵入岩都发育强烈的蚀变,其蚀变程度与成矿规模成正比,铁质的来源主要是受高温富挥发性流体影响而使得围岩中暗色矿物等分解后析出大量铁质。
莱芜地区铁矿是一个较为典型的“邯邢式”矽卡岩铁矿,初步判断其形成于早白垩世,与华北克拉通破坏峰期时间基本一致,属于克拉通破坏的产物。
本文在前人勘查工作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莱芜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并对其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铁矿;矿床特征;成矿期次;矿床成因;莱芜地区在华北克拉通范围内的鲁中、冀西南、豫东北、晋东南等地区,广泛分布着矽卡岩型铁矿床,如河北白涧、山西狐堰山、河南大王庄、山东淄博、莱芜、济南、齐河禹城等。
铁矿主要赋存于燕山期闪长岩、二长岩和奥陶纪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内部及其附近。
因这类铁矿在河北邯郸邢台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又称为邯邢式铁矿。
本文在前人勘查工作基础上介绍了莱芜地区铁矿成矿地质背景,从地层、岩浆岩、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划分了成矿期次、初步探讨了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
研究区域铁矿形成于早白垩世,与中生代侵入岩矿山岩体关系密切,属于克拉通破坏的产物。
1、矿石特征1.1矿物成分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黄铁矿,少量黄铜矿、硫铜钴矿、辉铜矿、自然铜等。
磁铁矿多为半自形粒状,次为自形或他形粒状,晶体大小多在0.05-0.30mm间,最大可达1mm,最小0.004mm,主要呈块状或条带状集合体产出,其次呈颗粒状与脉石矿物相间产出,少量呈包体状分布于蛇纹石、金云母内,为主要矿石矿物。
浅析山东省某矿区铁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

多、 品位富, 并伴 生有多种元素可综合利用, 为重要的开采对象之一 。该矿 区也是 山东比较大的一个
典 型 矽卡 岩铁 矿床 的分 布地 之 一 。浅析 该矿 区铁矿 成 矿规 律 与找 矿 标 志对 山 东省 的钢铁 行 业 和 经
济等 具有 一定 的推动 作 用。 关键 词 : 矽 卡岩铁 矿 ; 找矿 标 志 ; 成矿 规律 中图分类 号 : P 6 1 8 . 3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5 ) 0 6 — 0 0 9 8 — 0 3 矽 卡 岩铁 矿 床是 内生金 属矿 床 中的一个 重 要成 因 类型 , 这 种类 型 矿床 在 我 国分 布广 、 盲 矿多 、 品位 富 , 并 ( 6 ) 第 四系 : 黄色 亚粘 土 、 亚砂土 , 局部 有古 河 道 的
西部 探矿 工程
9 9
质交代作用 主要发育 闪长岩体浅部与碳酸盐岩接触带 周边 , 至深部 渐趋 消 失 。 热 液变 质 作用 : 主要 表 现 为黄 铁矿 化 以及 黄 铜 矿 、 辉铜 矿化 等 。 1 . 5 磁 异 常特 征
( 4 ) 二 叠 系月 门沟 群 山西 组 、 上统 石 盒子 组 。钻 孔
内揭露 较少 , 主要 分 布在矿 区西 部 、 东部 。
( 5 ) 古近系官庄群常路组 : 主要为红色粘土质粉砂 岩、 砂岩 , 灰 绿 色砂 岩 ; 上部 夹 页岩 、 泥灰 岩 。个 别 钻孔
中见 有 数 公 分 厚 的 石 膏 , 底 部 为 含 砾 石 砂 岩 和 底 砾 岩 。砾 岩 的砾 石 成 分 主 要 为 灰 岩 、 闪长 岩 , 次 为 砂 页
化、 绿泥石化。其中透辉石矽卡岩 、 绿泥石蛇纹石岩常为
山东省东平—汶上地区泰山岩群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

山东省东平—汶上地区泰山岩群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规律摘要:区内发育地层有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古生代寒武纪长清群馒头组石店段、朱砂洞组丁家庄段、九龙群张夏组下灰岩段,及新生代古近系、第四系。
汶上一东平铁成矿带内的铁矿床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下部含铁岩系中,属鞍山式铁矿,赋矿层位具有专属性。
铁矿床矿体形态一般呈层状、似层状,矿体形态较规整,矿床均赋存于山草峪组下部含铁岩系中,夹于黑云变粒岩中,含矿建造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含矿建造为隐伏矿床,铁矿层之下为一套变质基性一中酸性双模式火山岩,铁矿层主要赋存在这套火山岩系上部的角闪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中。
关键词:东平;泰山岩群;鞍山式铁矿;隐伏矿床;1研究区地质概况1.1地层区内发育地层有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古生代寒武纪长清群馒头组石店段、朱砂洞组丁家庄段、九龙群张夏组下灰岩段,及新生代古近系、第四系,区内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为区内主要的隐伏地质体;寒武纪长清群、九龙群仅在研究区东北部有残留。
1.2构造1.2.1.褶皱构造研究区结晶基底为一单斜构造,表现为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岩石片理走向北西、北北西,倾向南西、南西西,倾角70~80°。
1.2.2.断裂构造(1)汶泗断裂分布在研究区南部,为区域性断裂,其生成时代为燕山运动早期,活动时期为晚侏罗世一白垩纪。
控制了中生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而对新生代古近纪官庄群地层的沉积无明显影响。
断面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60~70,落差大于900m。
力学性质属压扭性,北盘为上升盘,主要由新太古代结晶基底、古生界组成,南盘是下降盘,是一个中、新代盆地。
(2)NW向-NNW向断裂(F1)以黄庄-前水河断裂为代表。
其规模大,贯穿全区。
南西盘磁异常峰值大都较北东盘高,形态也较北东盘规整,南西盘无盖层,而北东盘局部有盖层。
倾向南西,推测属正断层。
1.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主区内岩浆岩主要有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侵入岩和中生代侵入岩三大系列。
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铁矿成矿规律研究

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铁矿成矿规律研究作者:谭延斌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8期【摘要】本次研究依托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山东省莱芜市张家洼矿区深部及外围铁矿普查项目成果,该项目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16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通过普查工作,在矿区深部新增(333)铁矿石资源量1.065亿吨,提交一处大型接触—交代成因铁矿床,为矿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接替资源。
【关键词】张家洼铁矿;找矿模型;成矿规律普查区位于莱芜市区北约8km,东距莱芜火车东站约10km,距G205国道约5km,交通便利。
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17°36′30″,北纬36°15′00″。
一、项目概况张家洼矿区位于泰莱凹陷东北部,是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
本次勘查工作投入钻探27955.60米/26孔及相应测试、研究工作。
二、矿区地质特征(一)地层矿区地层主要有奥陶纪马家沟群、石炭纪月门沟群本溪组、石炭—二叠纪月门沟群太原组、二叠纪月门沟群山西组、二叠纪石盒子群、白垩—古近纪官庄群常路组和第四系。
马家沟群为白云质灰岩、石灰岩、薄层泥质白云质灰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厚度300m左右。
(二)构造张家洼矿区内构造较发育,断裂有冶庄山头断裂、F1断层、双泉官庄—小洛庄断裂和王家楼断裂。
褶皱构造为矿山弧形背斜,背斜的核部为闪长岩体,背斜轴向北段为北北西,中部转为北东。
东翼为Ⅰ矿床,西翼为Ⅱ矿床,北部倾没端为Ⅲ矿床。
(三)岩浆岩矿区内岩浆岩为燕山期沂南序列东明生单元中细粒辉石闪长岩(矿山岩体)的北延部分,主要岩性为辉石闪长岩、正长闪长岩、似斑状闪长岩等。
(四)围岩蚀变接触变质及热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大理岩化、角岩化。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形成各类矽卡岩。
在接触带处矽卡岩化作用明显,绿泥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蛇纹石岩岩发育。
(五)地球物理特征根据矿体与围岩的物性差异,有一定强度磁异常、低电阻率异常、重力异常是最具有找矿意义的物探异常。
鲁西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规律初探

鲁西潘店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规律初探郝兴中;刘伟;臧凯;张学松【摘要】近年来,在鲁中隆起区西北部潘店地区的铁矿勘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该区发育有明显的航磁异常及航空重力异常,且具有“重磁同源性”特征;通过对航磁异常的分析,可分为李屯、潘店、大张和薛官屯4个次级磁异常.勘查工作表明,区内巨厚新生界覆盖层下发育有矽卡岩型铁矿床,总体表现为“地层、岩体和构造”联合控矿的特征,即铁矿体受控于奥陶纪马家沟群碳酸盐地层、中生代燕山晚期闪长岩体、以及地层与岩体接触处形成的各种类型(构造)接触带.区内铁矿体赋存位置多样,主要为接触带赋存式、断裂充填式、层间充填式、裂隙贯入式、捕虏体构造式等;其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130~131Ma),与济南、莱芜、金岭地区矽卡岩型铁矿形成时代基本一致;铁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基性侵入岩体.在整体表现为具有(剩余)重力异常高值处、(化极)磁异常明显部位,以及高—低电阻率转换带的地段进行铁矿勘查工作较为有利.【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年(卷),期】2018(034)007【总页数】7页(P27-33)【关键词】矽卡岩;铁矿;成矿规律;鲁西潘店地区【作者】郝兴中;刘伟;臧凯;张学松【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济南 2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10 引言鲁西地区是我国矽卡岩型铁矿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与中—基性侵入岩相关的矽卡岩型铁矿在区内占主导地位,该类型铁矿主要分布于济南、淄博、莱芜地区,并具有“规模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山东省深部找矿工作的逐步推进,在齐河-禹城深覆盖区的铁矿勘查和科研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11年,山东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认为该区具有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条件*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铁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2011年。
山东铁矿时空分布与成矿规律研究

灵 山一 四海 山岩浆岩 带 。鲁 东地 区侵入 岩主要有太 古
宙 、新元 古代及 中生 代三 个形成 期 ,元古 宙 以来岩
浆活 动 比鲁西地 区强烈 的多 。大 致可 分为栖 霞 、玲 珑. 平度 及鹊 山. 昆嵛 山、临沭一 胶 南及海 阳所 一 威海 、
两 大部 分组 成 ,但 以沂沭 断裂 带为 界又 将 山东分 成
鲁 东 、鲁 西两 个截 然不 同地 块 ,鲁 西地 块 区整体 上
属 于华 北 陆块 , 鲁 东 区又分 为胶 北地 块和 秦岭 . 大 别 造 山带 东沿 部分 两大块 。
断裂带 属于 中国东部郯 ( 城 )一 庐 ( 江 )断裂带 的山 东部分 ,是鲁 东、鲁西 两大地块 的分界 断裂 。
注 :本 文为 中 国地质 调查 局二 级项 目 “ 中 国矿产 地质 与成 矿规 律综 合集 成和 服务 ”( 编 号 :1 2 1 2 0 1 1 0 3 0 0 0 1 5 0 0 2 0 )的 外协 项 目 “ 山东省矿 产资 源调 查成 果综 合集 成与 服务 产 品开发 ” I 编 号 :1 2 1 2 O 1 1 4 0 5 8 O 0 1 ) 资助 的成果 。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 1 0 ;改 回 日期 :2 0 1 6 — 0 9 - 2 0 ;责任 编辑 :刘 恋 。 Do i :1 0 . 1 6 5 0 9 8 . g e o r e v i e w . 2 0 1 6 . s 1 . 1 1 8 作 者简 介 :张 增奇 ,男 ,1 9 5 6 年 生 。教授 级高 工 ( 二级 ) ,长期从 事 区域地 质 与成矿 作 用紧密 结 合的研 究 。E ma i l :2 0 1 7 0 6 7 3 8 1 @q q . c o m。通 讯作者 程 伟 ,女 ,1 9 7 8 年 生 。硕士 研究 生 ,高级 工程 师 ,主要 从事 地质 矿产 的研 究 。E ma i l :2 9 0 2 3 1 1 9 5 @q q . t o m。
山东省莱州市东季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山东省莱州市东季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作者:刘玉琪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6期摘要:莱州市东季矿区位于焦家断裂中段浅部,矿区经过多年开采,已经详细查明矿体地质特征,本次通过系统描述矿体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对焦家带深部及邻区勘查提供指导。
关键词:东季矿区、焦家断裂带、成矿规律1前言矿区位于莱州市北东29km,行政区划属莱州市金城镇。
工作区位于华北板块(Ⅰ级)、鲁东隆起Ⅲ(Ⅱ级)、胶北隆起区Ⅲa(Ⅲ级)、胶北凸起Ⅲa 2(Ⅴ级)构造单元的西南部。
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的中段,区内第四纪地层广泛分布,以主裂面为界,东侧为玲珑序列二长花岗岩,西侧为马连庄序列变辉长岩。
2 矿床地质2.1 地层第四纪地层,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由灰褐色亚粘土、砂质亚粘土和含砾砂组成的残坡积、冲洪积物组成,地层厚度0.5~22m,一般3~10m。
2.2 构造控矿构造:矿区以脆性断裂构造发育为特征,控制矿体的主体构造是焦家主干断裂构造。
纵贯全区,区内出露长20km,宽100~500m,工程控制最大斜深2740m,最大垂深1130m,总体走向30°,倾向北西,倾角16~40°近地表较陡60~70°。
沿走向及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展布,膨胀夹缩、分支复合特征极为明显。
中部的新城—大塚坡地段沿新太古代五台—阜平期马连庄序列与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珑序列接触带展布;新城以北及大塚坡以南地段主要展布于玲珑序列内。
该断裂控制了焦家、纱岭、新城、寺庄、马塘特大型,东季、红布等中型金矿床。
矿后断裂构造:矿后构造主要迭加于北东向成矿断裂及北西向张扭性断裂之上。
北东向矿后断裂以白色断层泥为显著标志,位于二长花岗岩与变辉长岩接触带中、早期灰色断层泥的上部,厚0.2~0.5m,厚度连续而稳定。
该断裂沿倾向切割矿体,而使矿体局部受到破坏,但错距不大,对矿体影响较小。
北西向断裂:北西向矿后断裂是北东向矿后断裂的配套构造,主要控制了煌斑岩脉,对矿体有错移,错距小、破坏作用较小。
山东省沂水宿山钛铁矿矿床特征及成矿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山东省沂水宿山钛铁矿矿床特征及成矿分析赵 飞,管仁君,魏鸿飞摘要:山东省沂水宿山钛铁矿矿床赋存于红门岩套三官寨单元中粗粒角闪辉长岩中,矿体大都裸露于地表,总体呈正地形,且中间高两侧低,平面上呈不规则带状,立体形态呈不规则的楔体状,受岩体的严格控制,其矿体出露地表,矿体特征、分布规律、赋存位置较明显,矿体形态简单,矿化组分均匀,为中型矿床,同时矿石属易选矿石,矿床开采难度小,加工选矿技术条件相对简单。
关键词:钛铁矿;矿床特征;组分;成矿理论1 区域地质背景宿山钛铁矿位于沂水县城北偏西约30km,地处诸葛镇东部、宿山北部一带,行政区划属沂水县诸葛镇,属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麓地形特征明显,地势南西高北东低,海拔+481.8m~+215.2m,相对高差266.6m。
区内基岩裸露良好,局部低洼处有第四系覆盖,植被发育。
该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区内以农业为主,工副业不发达。
1.1 区域地质特征沂水宿山地处华北陆块(Ⅰ)、鲁西隆起Ⅱ(Ⅱ)、鲁中隆起区Ⅱa(Ⅲ)、泰山—沂山断隆Ⅱa1(Ⅳ)、沂山凸起Ⅱ(Ⅴ)南部。
1.1.1 地层区域内地层出露较齐全,由老到新发育新太古代、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地层。
新太古代地层发育泰山岩群柳杭岩组,仅在区域北部的程家官庄附近出露,以小包体的形式赋存于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中,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夹黑云阳起片岩、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等。
新元古代地层发育土门群佟家庄组和浮来山组,佟家庄组呈角度不整合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之上,在区域西部广泛分布。
古生代地层发育寒武纪长清群和九龙群。
长清群发育李官组、朱砂洞组和馒头组,广泛分布于区域西部。
(1)李官庄组。
土黄色、紫红色薄层含砂质铁质泥岩,底部紫红色含泥质砾岩、砂砾岩。
(2)朱砂洞组。
主要为微晶灰岩、泥晶灰岩和白云岩,局部夹砂质页岩、钙质粉砂岩。
(3)馒头组。
紫红色、砖红色页岩为主,夹云泥岩、泥云岩、白云岩、灰岩和砂岩。
山东省韩旺条带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中铁 含 量 达 到 矿 床 工 业 品 位 时 就 构 成 了 B I F铁 矿
床 。世 界上 条带 状铁 矿床 主要 形成 于新 太古 代一 古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条带状铁建造 ( B a n d e d I r o n F o r ma t i o n s , 简 称
B I F s ) , 是 形成 于前 寒 武 纪 的海 相化 学 沉 积 岩 , 当其
在华 北地 区的辽北 、 鞍山、 本溪、 密云 、 冀东 、 大青 山、 固阳 、 五台、 吕梁 、 登封 、 霍邱 、 鲁 西和胶 东 等地 。 韩 旺铁矿是 我 国鲁 西 地 区 ( 指 的是 沂沭 断裂 带 之安 丘一 莒县 断裂 以西 地 区l 3 ) 一 处重 要 的条 带状 铁 矿床 , 探 明矿石 储量 达 1 . 6亿 t , 属 于大 型磁铁 矿 床 。 矿 床位 于 山东省 沂 源 县 东南 部 , 矿 区北 起 沂 源 县 东
止, 沈 其 韩 等_ 4 曾做 过 矿 区上 河 矿 段 4件 矿 石 样 品 的稀土 和微 量元 素 地球 化 学 研 究 , 还 未 见 关 于 该 矿 床其 他 方面研 究 的报 道 , 该 文 在 区域 地 质 背 景 和矿 床地 质 特征研 究 的基 础 上 , 结合 B I F铁 矿 的研 究 成
3 . 山 东科 技 大 学地 质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山 东 青 岛 2 6 6 5 1 0 ; 4 . 中 国地 质 科 学 院矿 产 资 源研 究 所 , 北 京
山东省成矿区带及铁矿类型划分 ppt课件

(二)成矿区带具体划分
Ⅰ级:成矿域 ❖ 我省处于滨太平洋成矿域(Ⅰ-4)和秦祁昆成矿域(Ⅰ-2)两个成矿域内。 ❖ Ⅱ级:成矿省 ❖ 按地质构造的演化过程出现的成矿地质环境标定的,主要根据构造旋回及与之对应
的成矿期进行划定,我省处于华北(陆块)成矿省(Ⅱ-14)、秦岭-大别成矿省 (Ⅱ-7)内,海域部分处于中国海区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成矿省(Ⅱ-17) 内
山东省成矿区带及铁矿类型划分
山东省成矿区带及铁矿矿床 类型划分
汇报人:倪振平 二O一五年一月
❖汇报提纲
❖一、成矿区带划分
❖ (一) 成矿区带划分依据及原则 ❖ (二)成矿区带具体划分 ❖ (三)成矿区带划分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铁矿类型划分
❖ (一)铁矿类型划分依据及原则 ❖ (二)铁矿类型划分 ❖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 Ⅳ级成矿区(亚带)划分方案如下:
❖ Ⅴ级成矿区(带) ❖ 将具有同一成因联系或基本由同一成矿作用的单一
矿种或矿种组划分为同一单元。相当于矿集区或矿 田分布区。
❖ 在前期潜力评价工作过程中,以全省23重要矿种辅 以其它矿种进行了划分,全省划分了48个Ⅴ级成矿 区,根据本次工作的具体工作目标及任务,再进行 具体补充和修正。
二、山东铁矿类型划分
❖ (一)铁矿类型划分依据及原则
❖ 以往山东铁矿一般按照成因类型进行划分,《山 东铁矿地质》(曾广湘等)、《山东矿床》(孔庆 友等)专著中,将山东铁矿类型划分为四大成因类 型八大成因亚类,四大成因类型:与区域变质作用 有关的变质沉积型铁矿床(包含2个亚类)、与岩 浆活动有关的铁矿床(包含4个亚类)、与岩浆期 后热液及风化淋滤作用有关的铁矿床(包含1个亚 类)、沉积型铁矿床(包含1个亚类)
山东安丘锁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

山东安丘锁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山东安丘锁头山铁矿床位于山东省北部,是一处大型的中低品位磁铁矿床。
锁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构造特征锁头山铁矿床地处山东半岛中央的胶东地区,该地区构造复杂、变化多样,主要有南北向、东北向和东西向三个方向的构造体系。
其中,南北向构造是藏矿构造,也是本矿床的主要运动方向,同时还有多个次要的构造走向,如东北向和东西向构造。
矿区内最明显的地质构造是一系列弧形和展布式的断裂和褶皱,这些断裂和褶皱对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岩石特征锁头山铁矿床主要分布于韩城组寒武系变质杂岩中,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片岩、云母片岩、硅卡岩等。
其中,石英片岩为矿床围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等矿物组成的,岩性较硬,破碎性小。
矿床和锅岩则是该地区的特色岩石,是一种灰黑色的包角闪石和矿物的黑云母岩,是矿床的较大部分;硅卡岩是一种块状的、具有高硅含量的岩石,或者是硅质黑云母岩。
矿脉的岩体分为硬质矿体和碎质矿体,硬质矿体为板状或带状,碎质矿体为破碎的、伴有黏土矿物的矿体。
三、矿体特征锁头山铁矿床主要矿体为层状或带状磁性矿脉,矿脉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一定的成矿规律性。
矿脉的宽度和厚度较大,矿脉形态多样,有直线状、弯曲状、环状、漏斗状、断层状等。
矿脉与围岩交界处有一定的变形和矿化现象。
矿脉中主要的矿物有磁铁矿、黄铁矿、赤铁矿、白云石、石英等,其中以磁铁矿占矿脉成分的主要部分。
四、控矿构造特征锁头山铁矿床的控矿构造具有明显的矿化特征,主要包括两类矿化构造,即剪切和断层。
剪切性矿化结构主要是与地表断裂活动有关的,呈现为一些较细的、具有强磁性的条带状物质。
断层状矿化结构多呈坠向断层的形态,矿脉一般平行于断层面,断层面宽度较细,但矿脉会随着断层的倾角增大而逐渐变宽。
以上就是山东安丘锁头山铁矿床地质特征的简要介绍。
研究这些地质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矿床的成因演化规律,优化选矿工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莱州安丘铁成矿带成矿规律探析

轴部 侵位 , 呈 连续 似层 状或 透镜 体产 出 , 与古元 古代 荆 山群 、 粉 子 山群 大 理 岩 接 触 时有 热交 代 现 象 。岩
体 中 含 有 很 多 的粗 晶 磁 铁 矿 颗 粒 和 磁 铁 矿 团 块 , 以
该 区 已 经查 明的 岩浆 熔 离 型 铁矿 床 , 有 昌 邑高
戈 庄铁 矿 、 平 度 于 埠 铁 矿 和 平 度 周 戈 庄 铁 矿 。 它 们
所 处 的构造 位置 , 位 于 昌邑一 大店 断裂 与平 度 断裂 相 交 部位 。矿床 赋存在 古元 古代 荆 山群 野头组 和 粉子
山群 张格庄 组 中 。 矿 体形 态 多呈扁 豆体 , 少 数呈 似层 状 , 与 围 岩 产 状基 本 一 致 , 倾 角一 般较小 ( 2 3 。 ~3 0 。 ) ; 矿 体 个 数 多, 规 模小 , 从纵 剖 面 图上 看 , 其 在 岩 体 中 犹 如 多 个 ( 最多 2 2个 ) 小 悬 垂 体 。矿 体 长 度 为 5 O ~8 0 m, 宽
滨 海 火 山一 沉 积 环 境 。初 步 认 为 该 区 沉 积 变 质 主 要 为海 相陆 源沉 积经 区域 变质 而成 ; 铁 矿 规模小 , 品 位
状、 条 带状 构造 , 巨晶状 结构 、 海棉 陨铁 状结 构 、 固溶
结构 。
低, 各 矿体 在 空 间不 连 续 。矿 体 规 模 和形 态 受 古 海 盆控 制 。据 区域磁 性 异 常 分 析 , 矿 异 常形 态 和 规模 基本 和矿 体规 模 吻合 。
古代 粉子 山群 小宋 组 和荆 山群 野 头组 祥 山段 , 不 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报人:倪振平 2015年1月
汇报提纲
一、铁矿矿床类型 二、重要矿床式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三、铁矿成矿规律
四、铁矿等矿种区域成矿规律图件编制想法
序号 1
一、铁矿矿床类型:共划分4个矿床类型,11个矿床式
矿床类型 大庙式岩浆型铁矿 岩浆型 肖家沟式岩浆熔离型铁矿 莱芜式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接触交代型 矿床式 大庙式 肖家沟式 莱芜式 典型矿床 祥山铁矿床 肖家沟铁(钛)矿 床 张家洼、金岭、张 马屯铁矿床 成矿时 代 Pt1 Ar3 K1
(三)济宁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1.空间分布及大地构造位置特征 目前发现的济宁式铁矿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济宁市北部。根据 钻探揭露,埋深在1200~2000m之间,分布面积约100km2, 其它地区目前尚未发现有该类型铁矿。其含矿建造倾向SSW, 倾角大致在25°~30°。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 (Ⅰ)鲁西隆起区(Ⅱ)的西部边缘。 2.成矿地质体特征 铁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变质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为千枚岩— 粉砂岩—磁铁石英岩组合,原岩为火山碎屑岩,砂岩组合。 对济宁群变质碎屑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年龄测定,含砾绿泥绢云千枚岩的碎屑锆石 年龄主要集中在2700~2610Ma,变质长英质火山岩的岩浆锆 石年龄为2561±15Ma[5]。作为济宁群的形成年龄,确定其 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而不是以往认为的古元古代。
2.中—新元古代裂解事件 新太古代晚期—新元古代,受全球裂解事件影响,鲁西地区 沿蒙阴裂谷发生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肖家沟式铁 (钛)矿床,鲁东地区在夏邱古岩浆弧侵入的层状基性侵入 体形成了大庙式岩浆型铁矿。 3.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岩浆事件 中生代受太平洋板块NW向运动的影响,沂沭断裂带发生大规 模左行平移,导致鲁西地区NW向裂谷发育,沿断裂发生大规 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岩浆侵入具有自北向南、自基性—中基 性—中酸性演化趋势,在侵入岩体与寒武、奥陶纪灰岩接触 带附近形成了莱芜式、铜井式(铜、金、铁)、莲子旺式铁 矿。岩浆期后热液活动,在深大断裂及岩体附近形成了低温 热液—风化淋滤型的朱崖式铁矿以及鲁东地区的马陵式铁矿。
3.矿体特征 该类型铁矿形成的矿床规模一般较大, 矿带宽度一般在数十米—百米之间,矿带内 矿体数目众多,一般在数个—数十个矿体不 等。矿体长度十几米至数千米,厚度1~10m不 等,最厚可达20~30m,一般厚度在5~30m之间。 矿体呈层状、透镜状顺层分布于含矿建造内。 矿石品位:MFe:18%~35%不等,一般在 25%~28%之间。
万家口、卧龙粗中粒、斑 状二长花岗岩,控矿 128±2① 围岩荆山群野头组祥 山段蛇纹石化大理岩、 透辉岩及斜长角闪岩 莲子旺黑云花岗闪长岩, 早中寒武世灰岩、白 云岩 沂南铜汉庄石英闪长玢岩, 中奥陶世灰岩、白云 岩 靳家庄角闪闪长玢岩, 济南— 莱芜辉长岩-闪长岩, 中奥陶世灰岩、白云 岩 121.1~125.31④
莲子旺铁矿床
店子铁矿床 马陵铁矿床 高旺铁矿床 莲花山铁矿床 颜店铁矿床 东平彭集、苍峄铁 矿床 韩旺铁矿床
K1
K1 K1 Pt3 Pt1 Ar3 Ar3 Ar3
二、重要矿床式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一)苍峄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1.空间分布特征及大地构造位置 主要分布于鲁南峄城—苍山、鲁西南单县南部、东 平—汶上等地。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板块 (Ⅰ)、鲁西隆起区(Ⅱ)南部及西部边缘。 2.成矿地质体特征 铁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变质岩 中 ,以变粒岩—磁铁石英岩组合为特征,含矿建 造主要为条带状磁铁石英岩,成矿年龄为 (2572±16)Ma和(2544±6)Ma
2 3
4
5 6 7 8 9 10 11 热液型
莲子旺式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朱崖式热液交代充填-风化淋滤型铁矿 马陵式中-高温热液交代型铁矿 高旺式中-高温热液交代型铁矿 莲花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济宁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沉积变质型 苍峄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韩旺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莲子旺式
朱崖式 马陵式 高旺式 莲花山式 济宁式 苍峄式 韩旺式
3.矿体特征
矿体走向一般为NW,倾向SW,倾角在
50°~70°之间。但位于沂水北部的高桥预测 工作区,由于受沂沭断裂带影响,产状多变。 矿体呈似层状产出,长约7000m,两端薄,中 间最厚。矿层在4-11层,单矿层厚度一般在 1~25m,总厚度达100m以上,总 TFe一般变化在30%~39%之间,平均为36%; SFe一般在25%~37%之间,平均29%。氧化 带较原生带矿石品位略高。 4.矿床成矿模式:与苍峄式基本相同。
莱芜式Fe
金岭铁矿床
张家洼铁矿床
Pt3-1胶南—威海造山构造活动 带南部与晋宁期侵入岩岩 浆期后热液活动有关的Fe 矿床成矿亚系列
高旺庄式Fe
高旺铁矿床
老爷顶碱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岗片麻岩
Pt2-1胶辽陆块南缘与中元古代 基性岩浆作用有关钛磁铁 矿床成矿亚系列
(二)铁矿时空分布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 山东铁矿在空间上分布特征明显,每个类型
受不同时代成矿地质体分布范围影响 2.时间分布特征 山东铁矿在成矿时间上具有2个集中时间段, 其一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其二为中生代 早白垩纪。 (1)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 (2)早白垩世与侵入岩体有关的铁矿床(接 触交代型铁矿)
Mz3-1鲁中地区与中生代燕山晚 期中、基性岩浆侵入有关 的Fe矿床成矿亚系列 苏鲁-大别造山构造活动 带(山东部分) 与新元古代构造 -岩浆作用有关 的Fe矿床成矿系 列(Pt3-1) 胶辽陆块(山东部分) 与中元古代构造 旋回岩浆作用有 关的Fe矿床成矿 系列(Pt2-1) 胶辽陆块南部(山东部 分)与古元古代 火山-沉积变质 改造作用有关的 Fe矿床成矿系列 (Pt1-2)
(四)莱芜式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 1.空间分布及大地构造位置特征 该类型铁矿主要分布于济南—淄博一带和莱芜附近, 在空间上主要受一系列中生代燕山晚期辉长岩、辉 石闪长岩侵入体及中奥陶世灰岩、白云岩的控制。 矿体分布于侵入体与灰岩、白云岩接触形成的矽卡 岩带附近,形态极不规则。所属大地构造位置:华 北板块(Ⅰ)鲁西隆起区(Ⅱ)的中北部。 2.成矿地质体特征 与铁矿床具有成因联系的地质体主要有中生代燕山 晚期辉长岩、辉长闪长岩等中基性侵入岩,以及奥 陶纪中厚层灰岩、白云岩。前者是铁矿形成的主要 物质来源,后者是是控矿围岩。
3.矿体特征 区内共圈出5个铁矿体,5个矿体总厚度
74.04m,单矿体厚度2.62~27.73m,全铁平 均品位28.17%~33.48%,磁性铁平均品位 15.89%~25.19%。根据重磁反演模拟计算磁 铁矿体的分布特征:磁铁矿体总体为中部厚 并向上隆起,东西两侧稍薄、渐深,呈多层 板状体;深度范围1270~2700m; 4.成矿模式
4.成矿模式
二、成矿规律研究
(二)韩旺式沉积变质型铁矿
1.空间分布及大地构造位置特征 主要分布于鲁中地区沂源—沂水一带。受元 古代侵入岩影响,含矿建造呈捕虏体、包体 状残存于古元古代侵入岩内。区域上主要分 布于沂源东南部的韩旺及沂水北部的高桥一 带。所属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板块(Ⅰ)、 鲁西隆起区(Ⅱ)中部。
表3 矿床成矿系列
山东省铁矿床成矿系列表 矿床成矿亚系列 矿床式 矿床 矿床成矿作用相关地质体 (侵入岩)成 矿时代 (Ma)
鲁东地区与燕山晚期中 酸性岩浆有关的 Fe矿床成矿系列 (Mz6)
Mz6-1鲁东地区与燕山期早期 末—燕山晚期早花岗岩浆 侵入有关的Fe矿床成矿亚 系列
马陵式Fe(?)
乳山马陵铁矿床
莲子旺式Fe-Cu Mz3-2鲁中地区与燕山晚期中酸 性岩浆侵入有关的Fe矿床 成矿亚系列
莲子旺铁矿床
鲁中地区与中生代燕山 晚期中、基性岩 浆侵入有关的Fe、 矿床成矿系列 (Mz3)
铜井式铜(金)、 铁 朱崖式铁矿
铜井铜(金)、 铁矿床 青州店子铁矿床 张马屯铁矿床
121.6④ 124~182④ 127±2、 130.8±1 .5① 818±66,(诸 城磊石 山) 605±30 ② 1719±18、 1868±1 1、 1852±9 ②
2.成矿地质体 铁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变质岩 中 ,变质岩石构造组合类型为变质砾岩—斜长角 闪岩、变粒岩—磁铁石英岩组合,成矿地质体年龄: 雁翎关组下伏地层孟家屯岩组锆石内核年龄 (SHRIMPU-Pb):石榴石英岩年龄值2717±33Ma、 根据王世进等研究,韩旺式铁矿赋存于新太古代山 草峪组地层内,与苍峄式铁矿属于同时代产物;但 根据现场观察,该类型矿床内部矿体、夹层特征, 与苍峄式(包括东平、单县)铁矿还有较大差别, 两者不属于同层位矿床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该矿 床式暂时保留。
3.矿体特征 该类型铁矿矿体长度一般80~500m。延深
20~2000m,厚度一般4~30m。矿体形态较为 复杂,主要为透镜状、似层状、扁豆状等。 矿石呈块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成份主要有 磁铁矿、镁磁铁矿及赤铁矿、褐铁矿等。TFe 的含量一般在30%~50%,伴生组份中的Cu含 量一般为0.008%~0.05%。Co可供综合利用 (一般0.007%~0.020%)。 4.成矿模式
三、铁矿成矿规律 (一)地质构造演化对铁矿成矿作用控制 1.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事件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地壳很薄,来自地幔的基 性—超基性岩浆大面积喷发,提供了大量的铁质来 源,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二价铁,随着新太古代大 气氧快速增加,溶解于水中的二价铁变为三价铁大 量沉淀形成条带状赤铁矿[7]。后经过区域变质改 造作用,形成了沉积变质型磁铁矿床。该类型铁矿 有新太古代的韩旺式、苍峄式、济宁式,古元古代 的莲花山式。铁矿床主要形成于古陆核及其边缘, 大地构造相属于古弧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