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神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神话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似乎人人都可以讲出,追本溯源,这些故事在史册书籍上也确有记载。至于是否真的存在这些神话,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
先秦时期便有《山海经》,记载了各种神话故事的细节片段,许多人质疑其真实性,认为这只是古人的瞎想揣测,但在我看来,无风不起浪,莫不是真的存在这些神话又怎会有如此详细的内容记载。
至今为止,尚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在我看来,这些神话确是存在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以及不断发展的社会使其丧失了真实性,变得逐渐模糊起来。
究其根本,中国古代神话之所以慢慢湮没在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儒者的改造。孔子乃是首要人物,比如说关于皇帝四面的解说,孔子的一位弟子询问他对古代传说的“黄帝四面”的看法时,孔子说:所谓的黄帝四面,只是说当时中原地区的首领黄帝已经对四周的其他部落构成了威胁,也就是威震四方的意思吧,完全否认了神话传说中黄帝具有四张脸孔的故事。又问他关于“燮一足”的问题,孔子解释说,这是你读了破句,应该读成“燮一,足。”他便将原本神话的神秘进行了改造,使得故事本身带有了儒家的观点,丧失了其神话的意义。
第二,便是史家的史话。也就是把神话看成是历史传说,通常的做法是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了一些虚幻的始祖以及它的发展谱系。像司马迁一类的史学者都将神话进行了改编。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触犯了理性化原则的神话,也都遭到删削。如司马迁所说:“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史记·五帝本纪》)相当一部分神话因此得不到史家的认可,因而没有进入载籍。有些有幸被文人笔录,但在此后的流传过程中,又被无情地删削。如《列女传》古本所录舜的神话中,有二女教舜服鸟工龙裳而从井廪之难中逃脱的情节,今本《列女传》中就荡然无存了。再如《淮南子》古本载嫦娥奔月神话时说嫦娥“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今本《淮南子》亦不存。其原因可能都是“不雅驯”。
第三,神话的仙话化,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西王母的例子。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历经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玉山(又称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另外,山上有长着牛角、满身豹纹、声音如犬吠的怪兽——狡,还有长着红色羽毛、喜好食鱼的三青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二个阶段。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神话传说的西王母形象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并且与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山海经》中,她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物。在《穆天子传》中,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人。在《汉武帝故事》中,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寿,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有精彩描写。
再进一步研究,会发现,神话的流失不只是因为其被儒者的改造被史家的史化,更多的是在民族部落的进化中慢慢流失淡化。
不同的部落民族之间存在的不同的神话,但不管民族传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他们随着时代的变迁,部落进行了合并,他们会依靠彼此记忆里的先祖姓氏进行认亲,这也是为什
么在后来同一人物可以有着不同的称号,所以皇帝炎帝既是天神,又是始祖神。各个部族在史前时代的杀伐中,终于冲出了一支强劲的夏部族,建立起了中国大地上第一个“国家”,以同一血统的代代相传,维系了几百年的“家天下”。
第四,中国古代的神多为无位格神。即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因此中国的神都非常的抽象,不易理解。
第五,中国人民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而对于神灵的想象力则是非常的匮乏,以至于,中国神话的流传渐渐消失。
神话通常体现着一种民族文化的原始意象,而不是一种单纯想象的虚构物,一些或有趣或荒谬的故事。在功能上,上古神话在先民文化中有三种作用:1.它是一个解释系统;2.它是一个礼仪系统;3.它是一个操作系统。也就是说,神话是先民的“哲学”和“科学”;是先民的礼仪规范和价值规范;同时又是一种巫术的实践力量。总之,它是一种独立的实体性文化。基于以上几点原因,使得本应完整保存的神话经典慢慢流失,至今现存版份少之又少,但依旧可以说明,中国古代确实是有神话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