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载人航天器
军事理论各章节详细目录复习大纲
上编中国国防与历代军事思想第一章中国国防 (9)第一节中国国防概述 (9)(一)中国古代的国防 (10)兵制建设(10),边防海防(11)(二)中国近代的国防 (13)(三)主要启示 (15)经济,政治昌明,民族团结第二节国防法规 (17)(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18)(二)《兵役法》 (20)(三)《预备役军官法》 (23)第三节国防建设 (24)(一)国防体制 (25)(二)中国国防建设成就 (29)(三)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政策 (31)三步走,积极防御(四)我国武装力量 (34)第二章中国古近代军事思想第一节产生形成发展(一)产生——夏商(42)(二)形成——西周(44)(三)成熟——春秋战国(46)(四)发展——秦至清(48)第二节军事著作第三节《孙子兵法》的研究应用(一)国内(62)(二)国外(64)第四节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一)洋务运动(69)(二)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统治时期(71)第三章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一节概述(一)概念 (73)(二)形成发展 (74)(三)主要内容 (81)第二节毛泽东军事辩证法(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86)(二)无产阶级战争方法论(89)战争规律,客观实际和主观,研究和指导战争,全局与局部第三节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一)人民战争概念(95)(二)该思想的地位(96)(三)思想的理论基础(96)武器(四)主要内容(100)动员群众,三结合,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战略战术第四节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第四章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第一节概述定义(115)主要特色(116)地位作用(118)第二节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理论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一)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127)(二)常备军与后备力量与精兵(128)第四节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第五章江泽民关于军队与国防建设的论述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重视军事科学研究,创立现代化作战理论体系第三节发展高技术,坚持科技强军科学技术(144)动员体制(146)快速反应部队(147)中编现代军事高技术第六章精确制导技术第一节概述(156)(一)概念(二)特点第二节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系统自主式(159)<惯性,地形景象匹配,GPS>遥控式(163)<指令制导,波束制导>自动寻的式(166)<雷达,红外,电视,毫米波>复合制导第三节精确指导武器的分类(168)第四节导弹制导方法(181)<飞航式导弹,弹道式导弹,制导导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第七章隐身伪装技术第一节隐形技术的定义(191)第二节隐形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191)<雷达,红外,声,视频>第三节隐身材料(196)第四节隐身技术和材料的未来发展(203)第五节反隐身技术(210)第八章侦察监视技术(213)第一节侦察系统(214)第二节主要军用遥感设备(218)<照相侦察技术(218),多光谱侦察(221),夜间侦察(223)>第三节地面传感器侦察(237)第四节我军反侦察与反监视对策(243)第九章电子对抗技术第一节概述(245)第二节无线电通信对抗(247)(一)无线电通信侦察(248)(二)…………通信干扰(251)第三节雷达对抗(259)第四节外层空间的电子对抗(278)第十章军用航天技术第一节概述(282)第二节运载火箭(285)第三节军用卫星(290)(一)侦察卫星<成像~,电子~,导弹预警卫星(296),国防支援计划DSP,核爆炸监视卫星(298),海洋监视卫星(289),应对方法(299)>(二)通信卫星(301)(三)导航卫星(302)<GPS>(四)测地卫星(304)(五)气象卫星(305)第四节天基武器系统(306)第五节载人航天器(307)第十一章指挥自动化技术第一节概述(315)<发展(315),我军对指挥自动化的定义(317)>第二节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318)(一)分类(318)(二)一般构成(320)(三)主要功能(322)第三节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技术(327)(一)计算机和网路(二)情报侦察和预警探测技术(三)<通信技术(329)>(四)综合集成技术第四节美军的指挥自动化现状(335)——C4ISR(一)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335)(二)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339)<陆军,海军,空军>(三)美军战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重建(341)<武士,整体战略,地平线,哥白尼,海龙>下编世界军事与高技术战争第十二章外国军事思想第一节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一)产生形成发展(347)(二)重要人物(350)(三)当代西方国家军事思想的几个主要观点(356)<和十三十四章区分>1核威慑和常规威慑2部队精简,质量建军3多国联盟4应急反应第二节马恩列斯军事思想第十三章国际战略格局第一节~格局的现状和特点(367)(一)一超多强,多极化美国国家战略核心内容:领导世界(二)国际安全问题和新的安全观念(371)合作安全,综合安全(三)多样化安全机制联合国维和机制,等等第二节~形式发展趋势(379)(一)多极制衡,区稳球稳(379)(二)局部战争是主要威胁(381)(三)强权政治有所发展,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382)(四)综合国力与质量建军(五)裁军与军控(387)(六)恐怖活动、难民潮等跨国问题第三节~核力量的发展趋势(391)第十四章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第一节中国周边地区军事形势(397)(一)东北亚(398)(二)东南亚(402)(东盟)安内—>御外,多边军事合作(防务关系网),精兵(三)南亚(406)(印度,克什米尔)(四)中亚(410)第二节中国周边大国的军情概况(413)(一)美国(413)(二)俄罗斯(419)(三)日本(423)(四)印度(428)第十五章现代高技术战争第一节概述(433)<海湾战争(438)>第二节特点,发展趋势(439)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数字化战争,网电一体化,非对称作战,第三节对中国国防建设的要求(460)第四节典型战例(464)(一)英阿马岛战争(464)(二)海湾战争(467)(三)科索沃战争(473)(四)伊拉克战争(477)。
载人航天知识讲解
载人航天知识讲解载人航天是指人类乘坐飞船或航天器进入太空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活动。
它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也是人类科技和智慧的结晶。
在载人航天领域,人类不仅仅是观察者,更是参与者和创造者。
本文将从载人航天的历史发展、载人航天的意义和挑战以及未来载人航天的前景等方面进行讲解。
载人航天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当时,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太空竞赛,争夺航天技术的领先地位。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标志着载人航天时代的开启。
随后,美国也陆续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最终成功登月,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此后,载人航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仅是美国和苏联,其他国家也纷纷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中。
载人航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科技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它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探索和发展空间。
通过载人航天,人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地外生命的可能性,还可以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研发。
此外,载人航天还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和互信,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然而,载人航天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
载人航天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航天器和设备,同时还需要解决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长时间太空生活的问题。
其次是经济和资源的挑战。
载人航天是一项高成本的活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同时还需要解决太空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问题。
再次是心理和生理的挑战。
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对宇航员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未来载人航天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载人航天技术将变得更加成熟和可靠。
新一代的载人航天器将具备更高的载荷能力和更先进的科学仪器,可以进行更多样化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此外,太空旅游也将成为载人航天的一个重要方向,普通人也有机会亲身体验太空之旅。
载人航天知识点总结
载人航天知识点总结一、载人航天的历史载人航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苏联和美国开始进行太空探索和飞行器的发射。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太空时代。
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进行了地球轨道飞行,成为了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人类。
同年,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也成功进行了地球轨道飞行。
此后,苏联和美国相继发射了一系列载人飞行任务,包括月球登陆、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载人航天计划。
二、载人航天器的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器是指能够搭载宇航员进行太空飞行的飞行器,它必须具备适应太空环境的封闭式生命保障系统、高精度的导航控制系统、较大的燃料储备和动力系统等。
典型的载人航天器包括太空舱、推进器、太阳能电池板、通讯设备、仪器设备等。
在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器时,需要考虑飞行器的重量、结构强度、热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等众多因素,以确保宇航员的安全和航天器的可靠性。
三、载人航天的生命保障系统生命保障系统是载人航天器最为重要的部分,它主要包括提供空气、水和食物的生命支持系统、航天器的舱内环境控制系统、宇航员的太空服和逃生系统等。
在太空中,宇航员需要在封闭的舱内生存多个小时甚至数天,因此载人航天器必须具备高效的空气循环系统,以及合理的水和食物供应系统。
此外,宇航员的太空服必须能够抵御宇宙射线、宇宙微尘、极端温度等各种外界危险,以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
四、载人航天的发射载人航天的发射是整个任务的第一步,它涉及到火箭的组装、燃料注入、导航计算、动力系统检测等多个环节。
在发射之前,必须确保火箭的各项系统完好无损,所有的参数都符合设计要求。
一旦发射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发射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载人航天的安全。
五、载人航天的返回载人航天的返回是整个任务的最后一步,它涉及到飞行器的再入大气层、减速降落、着陆等一系列流程。
中国装备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
第一章测试1.中国名义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间是在()。
A:2020年B:2005年C:2015年D:2010年答案:D2.中国的GDP总量在2020年突破()。
A:90万亿元B:110万亿元C:80万亿元D:100万亿元答案:D3.孙中山先生曾经详细地描绘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设想,这部著作的名称是()。
A:《三民主义》B:《建国方略》C:《建国大纲》D:《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答案:B4.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
A:2025年B:2020年C:2035年D:2030年答案:C5.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
A:2035年B:本世纪中叶C:2040年D:2045年答案:B第二章测试1.电力的作用()A: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B: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C: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答案:ABC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行业成就的主要标志是()A:2015年“户户通电”B:特高压装备等C:超超临界等火电机组答案:ABC3.电力行业的挑战是()A:火电市场出现相对过剩局面B:电力行业还面临着关键技术的挑战。
C:电力行业要保持环保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微妙的平衡D:我国电力行业面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答案:ABCD4.发电技术和装备不断向()方向发展。
A:低排放B:高效C:大容量D:高参数答案:ABCD5.我国火电领域标准更加关注()。
A:新设备B:新材料C:新技术D:新产品E:新工艺答案:ABCDE第三章测试1.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为()。
A:太阳能B:水能C:潮汐能D:风能答案:ABCD2.风电机组包括以下()两个组成部分。
A:电动机B:发电机C:搅拌机D:风力机答案:BD3.在21世纪最初十年,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困境包括()。
中国装备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
中国装备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上海电机学院第一章测试1.中国名义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间是在()。
参考答案:2010年2.中国的GDP总量在2020年突破()。
参考答案:100万亿元3.孙中山先生曾经详细地描绘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设想,这部著作的名称是()。
参考答案:《建国方略》4.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
参考答案:2035年5.我国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
参考答案:本世纪中叶第二章测试1.电力的作用()参考答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行业成就的主要标志是()参考答案:2015年“户户通电”;特高压装备等;超超临界等火电机组3.电力行业的挑战是()参考答案:火电市场出现相对过剩局面;电力行业还面临着关键技术的挑战。
;电力行业要保持环保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微妙的平衡;我国电力行业面不仅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4.发电技术和装备不断向()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低排放;高效;大容量;高参数5.我国火电领域标准更加关注()。
参考答案: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第三章测试1.以下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为()。
参考答案:太阳能;水能;潮汐能;风能2.风电机组包括以下()两个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发电机;风力机3.在21世纪最初十年,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困境包括()。
参考答案:弃风限电现象严重;并网难和消纳难;恶性竞争加剧;设备质量问题频发4.以下属于中国风机制造商的为()。
参考答案:东方风电;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远景能源5.完整的风电产业链包括()。
参考答案:技术研发;开发建设;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以及市场运维;整机制造第四章测试1.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的年份和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的年份分别是()。
神舟载人飞船各大子系统及其工作原理
神舟号载人飞船神舟10号载人飞船- - - 1 -第1章 神舟号简介神舟十号是我国的第十艘神舟系列飞船,与前两艘神州八号和神州九号相比,它是我国一艘载人空间对接飞船,按计划它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对接,如果对接成功,则表明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将对后续的天宫二号即第二代空间实验室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射时间】预计在2012年【任务实施】预计会有三名宇航员同时升空,任务时间5~20天。
【飞行器名称】神舟十号【飞行器生产国家】中国【计划发射时间】2012年【发射项目】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完成对接任务。
【发射成功意义】表明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
神舟10号载人飞船第2章神舟号的结构系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总长9530mm,总重8470kg。
飞船的手动控制功能和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为航天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神州十号的结构系统,如图2-1所示。
图2-1 神舟号结构系统示意图2.1轨道舱轨道舱是飞船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
舱内储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睡袋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
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
- 2 -神舟10号载人飞船- - - 3 -2.2 返回舱图2-2 在着陆场 飞船的返回舱呈钟形,有舱门与轨道舱相通。
放回舱式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内设供3名航天员斜躺的座椅,共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
座椅前下方是仪表板、手控操纵手柄和光学瞄准镜等,显示飞船上个系统机器设备的状况。
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进行监视,并在必要时控制飞船上系统机器设备的工作。
返回舱均是密闭的舱段,内有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确保舱内充满一个大气压力的氧氮混合气体,并将温度和湿度调节到人体合适的范围,确保航天员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另外,舱内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
航天技术概论复习提纲
航天技术概论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19世纪末,⽕箭运动的基本数学⽅程,并且从理论上证明,⽤多级⽕箭可以推动⼀定的载荷进⼊空间的是前苏联⽕箭之⽗——齐奥尔科夫斯基。
2、开展了⼈类第⼀次液体⽕箭飞⾏试验的是美国的⼽达德博⼠。
3、领导设计了世界上最⼤的⽕箭——⼟星五号⽕箭是冯·布劳恩4、1957年10⽉4⽇,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颗⼈造卫星。
5、前苏联的尤⾥·加加林是第⼀位进⼊太空并成功返回地球的航天员6、1965年,前苏联的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号”载⼈飞船,第⼀次进⾏了⼈类太空⾏⾛。
7、1969年,美国开展了“阿波罗”登⽉计划。
7⽉份,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球——静海。
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成为⼈类第⼀个踏上⽉球。
8、1971,前苏联发射了“礼炮⼀号”空间站,“礼炮⼀号”空间站是⼈类第⼀个空间站9、1981年4⽉,美国⼈开创了另外⼀种新型的航天器——航天飞机。
10、1970年4⽉24⽇发射了我国⾸颗卫星——东⽅红⼀号11、2003年10⽉15号,我国神⾈五号飞船第⼀次把宇航员杨利伟送⼊太空。
第⼆章近地空间环境1、深空探测主要包括⼏个⽅⾯?答:深空探测是指脱离地球引⼒场,进⼊太阳系空间和宇宙空间的探测。
主要有两⽅⾯的内容:⼀是对太阳系的各个⾏星进⾏深⼊探测,⼆是天⽂观测。
2、什么是近地空间?近地空间环境包括哪些?答:⼀般指距离地⾯90~65000km(约为10个地球半径)的地球外围空间。
近地空间环境由多种环境要素组成,其中对航天活动存在较⼤影响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地球辐射带、地⽓辐射、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地球引⼒场、地球反照、银河宇宙线、太阳宇宙线、磁层等离⼦体、空间碎⽚、流星体、⾼层⼤⽓、原⼦氧。
(14)第三章航天飞⾏⼒学1、简述卫星有哪些轨道要素及其物理意义,并在下图中标⽰出轨道要素。
卫星轨道6要素:①轨道长半轴(a):轨道长半轴②轨道偏⼼率(e):椭圆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与长轴的⽐值③轨道倾⾓(i):轨道平⾯与地球⾚道平⾯的夹⾓④升交点⾚经(Ω):从春分点到升交点的⾓距⑤近地点⾓距():在轨道平⾯上,升交点和近地点⽮径的夹⾓⑥真近点⾓(f):近地点和卫星所在位置⽮径之间的夹⾓升交点是卫星由南向北运⾏时其轨道⾯与地球⾚道⾯的交点。
我叫“神舟号”教案
我叫“神舟号”教案第一章:神舟号的起源与发展1.1 神舟号的命名起源介绍“神舟”一词的由来和含义讲解“神舟号”在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地位1.2 神舟号的发展历程回顾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的发射历程分析每次发射的技术突破和意义第二章:神舟号的基本构造与设计2.1 载人飞船的组成部分介绍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总体构造讲解飞船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2.2 神舟号的关键技术探讨神舟号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特点分析神舟号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创新第三章:神舟号的发射与返回3.1 神舟号的发射过程讲解神舟号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分析发射过程中的关键技术3.2 神舟号的返回过程介绍神舟号返回舱的返回策略讲解返回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第四章:神舟号的载人航天任务4.1 神舟号的载人航天历程回顾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的载人航天任务讲解每次任务的目标和成果4.2 神舟号航天员的训练与选拔介绍航天员训练的内容和过程讲解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和程序第五章:神舟号的意义与影响5.1 神舟号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分析神舟号对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作用讲述神舟号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5.2 神舟号对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探讨神舟号对我国科技、经济、国防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分析神舟号对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第六章:神舟号的飞行控制系统6.1 飞行控制系统的概述介绍神舟号飞行控制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讲解飞行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6.2 飞行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探讨神舟号飞行控制系统的创新点和技术优势分析飞行控制系统在航天任务中的关键作用第七章:神舟号的通信与导航系统7.1 通信与导航系统的作用讲解通信与导航系统在神舟号任务中的重要性介绍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原理7.2 通信与导航系统的技术特点探讨神舟号通信与导航系统的技术创新和优势分析系统在确保航天器安全返回中的关键作用第八章:神舟号的生命保障系统8.1 生命保障系统的基本功能介绍神舟号生命保障系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讲解系统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的技术措施8.2 生命保障系统的技术特点与创新探讨神舟号生命保障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创新成果分析系统在航天任务中的关键作用第九章:神舟号的任务与应用9.1 神舟号的任务领域介绍神舟号在航天科学实验、空间技术试验等方面的任务分析神舟号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任务中的应用9.2 神舟号的任务成果与展望回顾神舟号任务取得的成果和突破探讨神舟号未来在航天领域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第十章:神舟号的教育意义与普及10.1 神舟号在航天教育中的作用分析神舟号在航天科普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讲解神舟号对提高国民航天科技素养的贡献10.2 神舟号的航天普及活动介绍神舟号相关的航天科普讲座、展览等活动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神舟号资源开展航天科普教育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神舟号的起源与发展2. 第二章:神舟号的基本构造与设计3. 第三章:神舟号的发射与返回4. 第四章:神舟号的载人航天任务5. 第五章:神舟号的意义与影响6. 第六章:神舟号的飞行控制系统7. 第七章:神舟号的通信与导航系统8. 第八章:神舟号的生命保障系统9. 第九章:神舟号的任务与应用10. 第十章:神舟号的教育意义与普及本教案主要介绍了神舟号的起源与发展、基本构造与设计、发射与返回、载人航天任务、意义与影响、飞行控制系统、通信与导航系统、生命保障系统、任务与应用以及教育意义与普及等内容。
理论力学第八章
?
几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偏心转子 为什么要 固定,如 果不固定 会怎样
几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偏心转子 电动机工作 时为什么会 左右运动;
这种运动有 什么规律; 会不会上 下跳动; 利弊得失。
?
几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偏心转子 没有跳起 时,质心 运动情况
几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
偏心转子 有跳起时, 质心运动 情况
工程实际中的动力学问题
v1
F
v2
棒球在被球棒 击打后,其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发 生了变化。如果 已知这种变化即 可确定球与棒的 相互作用力。
工程实际中的动力学问题
载人飞船的交会与对接
v2 v1
B A
工程实际中的动力学问题
航空航天器 的姿态控制
工程实际中的动力学问题
高速列车的振动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程实际中的动力学问题
1. 直角坐标系投影式
z
ma F
O x
M
r z y
a
y
x
v
F
d r m 2 dt
2
F
直角坐标形式
d2x m 2 Fx ma x m x dt d2y m 2 Fy ma y m y dt d 2z m 2 Fz ma z m z dt
牛顿及其在力学发展中的贡献
牛顿出生于林肯郡伍尔索朴城的一个中等农户家中。 在他出生之前父亲即去世,他不到三岁时母亲改嫁了, 他不得不靠他的外祖母养大。
1661年牛顿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1665年获文 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全面掌握了当时的数学和光 学。1665-1666的两年期间,剑桥流行黑热病,学校暂 时停办,他回到老家。这段时间中他发现了二项式定律, 开始了光学中的颜色实验,即白光由7种色光构成的实 验,而且由于一次躺在树下看到苹果落地开始思索地心 引力问题。在30岁时,牛顿被选为皇家学会的会员,这 是当时英国最高科学荣誉。
中国载人航天知识点总结
中国载人航天知识点总结一、历史发展中国载人航天项目的起步可以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1992年,中国国务院批准了载人航天计划,标志着中国正式启动了载人航天项目。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试验。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完成了中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此后,中国陆续推出了“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等一系列载人航天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基础。
二、载人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中国的载人航天器主要包括神舟飞船系列和天宫空间实验室。
神舟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主要飞行器,具有载人飞行和货运飞行两大功能。
天宫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的空间实验室模块,用于进行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技术验证等任务。
神舟飞船和天宫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和发射,需要使用中国的运载火箭进行发射。
中国的运载火箭主要包括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五号等系列火箭。
三、飞船发射地点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地点主要有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文昌航天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甘肃省酒泉市,是中国的主要卫星发射基地,也是神舟飞船的主要发射地点。
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海南省文昌市,是中国的新建航天发射场,用于发射具有向地名义载人飞行特点的飞船。
四、航天员选拔和培训中国的航天员选拔和培训工作是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的。
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主要包括身体检查、心理测试、飞行技能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航天员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太空生活适应训练、太空科学实验训练、太空站建设和维护训练等内容。
中国的航天员选拔和培训工作注重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目的是确保航天员具备高超的飞行技能和专业素养。
五、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发展载人登月和建设载人火星基地等内容。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任务,推进航天器技术和航天器载人飞行技术的发展。
航天运载工具课件
“神舟”五号飞船实现了中国的载人 航天梦,它于2003年10月15日在中国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2号F型火 箭运载升空。中国宇航员杨利伟在此次 活动中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 与“神舟”五号一起在太空中度过了22 个小时。“神舟”五号是中国自行研发 的载人飞船,飞船上特别设置了“手动 挡”,防止自动挡因意外失灵、另外,人们 还给这架飞船做了简单的装潢。
航天运载工具
第三节 俄罗斯宇宙飞船
俄罗斯的宇宙飞船与美国的 不相上下,俄罗斯最早的载人宇宙 飞船为“东方”号宇宙飞船。此后 经过“上升”号飞船,到现在使用最 多的要算是“联盟”号系列宇宙飞 船了。
航天运载工具
1961年4月12日,“东方”号宇宙飞船承载着第一位 宇航员飞入太空。它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 度为301千米飞行超过3小时,这是一艘能够自动驾驶的 宇宙飞船。它的“乘客”就是著名的前苏联太空人加加 林。
航天运载工具
“”
神 舟 五 号 飞 船
航天运载工具
费 俊 龙 与 聂 海 胜 正 在 实 验
航发 射 时 间 表
航天运载工具
“”
神 舟
六 号 的 发 射 与 回 收
航天运载工具
“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共分三个舱段,可满 足生活、返航、动力三大基本功能,可分别独立工作。 “神舟”七号飞船还具有“留轨利用”功能。在返回舱返 回后,轨道舱在地面的控制下,继续在轨道上运行,像卫 星一样工作,继续进行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 加段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返回 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 地面。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地 面提供能源和动力。附加段先用于安装专用的空间科 学和技术试验设备,后期则作为交会对接机构的安装 部位。
载人航天知识讲解
载人航天知识讲解载人航天是指将人类送入太空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或探索的一项技术和活动。
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载人航天在人类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和进展。
本文将从载人航天的历史、技术和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解,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载人航天知识。
让我们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
载人航天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61年,当时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随后,美国也在1969年成功地实现了登月计划,阿波罗11号登陆了月球。
这些里程碑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
为了实现载人航天,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技术和设备。
例如,航天器是载人航天的核心组成部分。
航天器是一种用于在地球轨道或深空中运输宇航员的船只。
它通常由舱段、推进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航天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太空环境下的特殊要求,如重力、辐射和真空等。
此外,宇航服也是载人航天的关键装备。
宇航服可以保护宇航员免受太空中的极端温度、压力和辐射的影响。
载人航天对人类社会的意义重大。
首先,载人航天为人类提供了探索宇宙的机会。
通过载人航天,人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其他星球和行星的可能性。
其次,载人航天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平台。
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进行各种实验,以增进对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理解。
此外,载人航天还促进了技术和工程领域的发展。
航天技术的进步不仅有助于提高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通信、导航和地球观测等。
尽管载人航天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载人航天的成本非常高昂。
从设计、制造到发射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
其次,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是载人航天的首要任务。
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是复杂而严峻的,科学家们仍在努力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长时间的太空探索也对宇航员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战,如孤独、压力和适应性等问题。
在未来,载人航天将继续发展和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人类有望实现更远的太空探索,如登陆火星和探测外太空等。
第八章 外层空间法
一,外层空间和外层空间法 二,外层空间法的原则和制度 三,外层空间活动的法律问题
一,外层空间和外层空间法
(一)外层空间的概念和法律地位 外层空间是指国家主权范围以外的整 个空间. 个空间.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是: 第一,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是 : 第一 , 外层 空间供各国自由探索和使用; 第二, 空间供各国自由探索和使用 ; 第二 , 外层空间不得为任何国家所占有. 第 外层空间不得为任何国家所占有 . 三 , 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利用应为所 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 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
飞行器分为"航空器" 飞行器分为"航空器"和"航天器"两类, 航天器"两类, 航空器的活动适用航空法. 航空器的活动适用航空法.航天器亦称 空间物体"的活动, "空间物体"的活动,指外空物体从发射到 返回地面或在外层空间消失的全过程, 返回地面或在外层空间消失的全过程,适用 外层空间法.只要飞行器登记为航天器, 外层空间法.只要飞行器登记为航天器,其 活动即为航天活动, 活动即为航天活动,不受相应地面国主权的 管辖, 管辖,不论空间物体位于何处都应适用外层 空间法规范解决有关问题. 空间法规范解决有关问题.
(一)登记制度
1974年 登记公约》规定: 1974年《登记公约》规定:登记国将 其发射的空间物体的有关情报向秘书 长报告以便登记入册. 长报告以便登记入册.目的是为了确 立发射国对空间物体的管辖和控制, 立发射国对空间物体的管辖和控制, 并对该物体所造成的损害承担国际责 任.
(二)责任制度
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所造成的损害承担国际责任. 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所造成的损害承担国际责任. 有三种情况: 有三种情况: 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对地面的损害负绝对责任. 1. 发射国对其空间物体对地面的损害负绝对责任. 2. 发射国对空间物体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对另一 国或对第三国的空间物体的损害, 国或对第三国的空间物体的损害,由发生过失的 实体的发射国单独或共同负损害责任. 实体的发射国单独或共同负损害责任. 3.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发射的空间实体所 造成的损害, 造成的损害,应由这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国共同 或单独负责 .
神舟飞船初中物理知识
神舟飞船初中物理知识神舟飞船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器,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舟飞船的研制与发展,离不开初中物理知识的支持和应用。
神舟飞船的发射与轨道运行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飞船在宇宙空间中保持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会改变运动状态。
而飞船的发射则依靠火箭发动机产生巨大的推力,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将飞船推进太空。
神舟飞船在轨道运行过程中需要应对重力和离心力的影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在轨道运行中,飞船需要克服地球的重力,使得自身产生向心加速度,以保持在轨道上运行。
同时,在返回过程中,飞船需要减小速度,以克服离心力,确保安全着陆。
神舟飞船的太空舱内部环境也涉及到初中物理中的一些概念。
例如,舱内的气压和温度需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保障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
同时,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行为也需要考虑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影响,比如在太空中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神舟飞船的返回与着陆也需要运用到初中物理中的知识。
在返回过程中,飞船需要减速并进入大气层,以便进行着陆。
这个过程涉及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以及空气阻力对飞船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飞船可以安全着陆,并让宇航员平安返回地面。
神舟飞船的研制与发展离不开初中物理知识的支持和应用。
初中物理知识为神舟飞船的发射、轨道运行、内部环境控制以及返回着陆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通过运用这些知识,神舟飞船得以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神舟飞船的成功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载人航天知识讲解
载人航天知识讲解以载人航天知识讲解为题,我们将带您一起探索人类载人航天的奇妙世界。
人类载人航天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载人航天的目标是将人类送往太空,实现人类在宇宙中的探索和发展。
这一领域涵盖了航天器的设计、发射、飞行和返回等多个环节。
载人航天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
航天器必须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发射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和振动。
同时,航天器还需要提供宇航员所需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供氧、供水、食物和废物处理等设施。
航天器的设计还必须考虑到宇宙空间的极端环境,如太阳辐射、宇宙尘埃和极低温等。
航天器的发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
发射过程需要借助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将航天器送入太空。
发射过程中需要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并在大气层中穿行,避免与大气摩擦产生过大的热量。
为了确保发射的成功,发射过程需要进行详尽的计划和准备,包括计算发射轨道、调整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参数等。
进入太空后,航天器需要进行飞行和任务执行。
在太空中,航天器会遇到微重力环境、真空和宇宙射线等特殊条件。
宇航员需要适应这些特殊环境,并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和任务。
在飞行过程中,航天器还需要进行轨道调整、姿态控制和能源管理等操作,以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
航天器的返回是载人航天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宇航员需要安全地返回地球,并将航天器准确地降落在指定地点。
返回过程中需要进行大气再入,这是一个高温、高速的过程,需要航天器具备良好的热防护和降落系统。
返回任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航天器的完好性。
人类载人航天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庞大的科技团队和严密的计划。
然而,载人航天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展示了人类科技的巅峰成果。
载人航天也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合作与交流。
同时,载人航天也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为人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人类载人航天是一项伟大而挑战性的事业。
第八章航天器自主导航与案例分析
第八章航天器自主导航与案例分析本章首先对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概念和方法、航天器自主导航技术与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结合国外几个典型的先进航天器技术在轨飞行演示验证计划(项目),对其自主导航、指导与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了分析。
8.1 航天器自主导航的方法航天器导航技术是航天器制导、导航与控制(GNC)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天器GNC 技术是使航天器到达或保持在预定轨道,或到达预定状态所需的航天器运动状态参数的测量与确定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和姿态控制技术的集成,是航天器工程的一项核心技术。
测量与确定技术是采用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并对测量信息进行处理,得到航天器运动状态参数的技术,包括导航技术和姿态确定技术等。
航天器导航是指采用某种测量方式,对导航敏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计算,确定航天器在当前时刻相对于给定参考系的导航参数或轨道参数。
航天器导航也称为轨道确定。
按照轨道控制或制导的要求不同,导航系统给出不同形式的导航参数。
轨道确定利用地面站的测量数据,或导航卫星数据,或其他星载导航敏感器的测量数据,确定航天器的6个轨道要素,或它在地心惯性坐标系中的3个位置分量和3个速度分量。
航天器交会对接、编队飞行等的控制需要相对导航,即利用(相对)导航敏感器的测量信息,确定航天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它们可以是在航天器轨道坐标系中的位置分量和速度分量,也可以是在视线坐标系中的距离、方位角和俯仰角及它们的变化率,有时还包括相对姿态和它们的变化率。
按获取测量信息的方式,航天器的导航有惯性导航、无线电导航、光学导航(包括大多数天文导航)、地磁导航和组合导航等多种。
目前,国内外航天器的导航大多是依靠地面设备完成的。
通过光学测量系统和无线电测量系统对航天器进行跟踪测量,地面计算机确定航天器的轨道和位置,经上行遥控发射设备将运动参数注入航天器并发出控制指令。
随着航天任务的发展,对航天器运行提出了自主性和自动化要求。
而航天器要实现自主、自动,首先要求实现自主导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人飞船: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间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 天任务并能返回地面的航天器; 空间站: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居住的载人航天 器; 航天飞机: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面和高度在1000km以 下的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的航天器。 载人航天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
载人飞船的结构组成
1、载人飞船是一种载人的小型航天器,它的构造要比人造卫星的 构造复杂得多。 2、载人飞船除了具有类似人造卫星的结构系统、姿态控制等设备之 外,为了保证航天员在飞行过程中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还有许多特 殊的设施。如飞船的座舱要很好的密封,使座舱里保持足够的氧 气、一定的压力和适当的温度,还要为航天员准备足够的水和食 物。 3、此外,飞船上还需要安装类似飞机驾驶员用的那种手控装置、各 种飞行显示仪表以及航天员跟地面联络的通信设备等等。
载人飞船的结构特点
载人飞船的结构采用分舱段布置的原则。 从功能上分,可分为座舱和服务舱; 从再入与否分,载人飞船是由再入舱(也称返回舱)和其他舱段组 成。再入舱是需要再人大气层的飞船舱段,它具有再入时的防热结 构。座舱是再入舱的核心部分,是航天员工作与生活的地方,也是 飞船的指挥中心。有些飞船的整个再入舱就是座舱。座舱结构一般 包括外部防热层与内部密封压力舱等结构部分。密封压力舱必须满 足最小泄漏量的要求。
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是航天飞机系统的第 三个部件
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平行地安装在外储箱的两侧,航天飞机的 下 方 。 两 台 固 体 火 箭 助 推 器 的 结 构 完 全 相 同 , 每 台 助推器 长 约 45.46m,直径3.7m,自重83t,可以装503t的固体推进剂,推力 13MN,可以重复使用20次。
3、轨道机动飞行器(OMV):它是从空间站到空间平台或自由飞 行器等之间的交通工具。它能把航天员带到离空间站几百公里远 处,维修、更换、检测、回收自由飞行的卫星和空间平台。 4、轨道转移飞行器(OTV):能够将大型的卫星和空间平台进一 步送往深空轨道。 这些种类繁多的航天器能够飞向并接近空间站基地(简称空间 站),而空间站则成为这些航天器的工作、供给和服务基地,为 它们提供消费品、备件、有效载荷和其他设备。此外,所有这些 货物、航天员以及空间站、空间平台的全部构件均由航天飞机和 飞船利用运载火箭运送到空间站,或直接运送到空间平台。所以 运载火箭、飞船和航天飞机等天地运载工具也成为空间站系统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空间站大系统
(概念)空间站发射、在轨执行任务所需要的所有系统组成空间站 管 理 测 量 通 信
飞 船
运 载 器 航 天 飞 机 火 箭
同 轨 道 平 台
极 轨 道 平 台
轨 道 间 运 载 飞 船
数 据 中 继 卫 星
轨 道 作 业 飞 船
空间站大系统
“阿波罗”载人飞船:
“阿波罗”载人飞船是美国的第三代载人飞船,从1968年到1972 年期间进行了11次载人飞行,其中6次登上月球。首次登月是在1969 年7月20日实现的。当时,“阿波罗”把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 德林送上月球。
除救生塔系统和飞船与运载 火箭过渡舱外,“阿波罗”飞 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指 挥舱、服务舱及登月舱(见 图),总质量约为45t。
由于航天员的存在,就必须考虑他们的不同活动方式及其安全。
1、返回地球的特点 载人飞船返回地球时必须有气动加热防护系统和着陆系统。 飞船再入舱的外形很简单,都是无翼的大钝头体。 2、保证乘员生活及活动条件的特点 密封舱 生活条件 3、飞行安全的特点 飞行安全在保证其高可靠性和制造载人飞船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空间站系统的组成
空间站是在载人飞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除了地面支持 系统以外,主要是在空间设置的空间站系统。虽然迄今对空 间站系统还没有为人们普遍能接受的简单明了的定义,但是 人们能够明确的是,空间站系统是由空间飞行结构和地面支 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一个大系统,如图所示。它们同时协 调工作,完成各种飞行任务,包括商业任务,科学实验及其 应用,以及空间技术开发等任务。
第一部件是轨道器,即航天飞机,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部分。
航天飞机系统的第二个部件是外储箱
外储箱的作用就是为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储存入轨前所用的全 部推进剂。外储箱装在航天飞机的下方,夹在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 的中间。它是航天飞机系统上惟一不可回收的部件。全长47m,直径 8.64m,净质量33t,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尖头圆柱体,由铝合金制 成。内有前、后两个储箱,前储箱装600t多液氧,后储箱装102t 液氢,外储箱总共可装700t多的推进剂。
美国的载人飞船
美国的载人飞船有三种,分别是“水星”、“双子星座”和“阿波罗”飞 船。 1、“水星”载人飞船: “水星”飞船是美国的第一代载人飞船,从1961~1963年间进行了6次 飞行。“水星”飞船呈钟形,最大直径1.86m,高2.9m,总质量1.6t, 只能乘坐一名航天员。 飞船的球面形底部外壳有烧蚀防热层,底部上面的锥形部分是座舱。 座舱外表面有辐射防热结构,内部有一个载人密封压力舱。座舱内安 装有环境控制系统,电源系统及其他有关系统和设备,此外还有必要 的仪表显示及操纵装置。座舱上面的圆柱部分是回收舱,舱内主要包 含有降落伞系统,外表面为金属铍。顶部截锥是天线舱,除天线外还 有稳定伞及红外地平仪。两个供航天员出入的舱口,一个在飞船的侧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一种有人驾驶的、主要部分可以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 工具。它可以像火箭那样垂直起飞,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动, 像飞机那样滑翔,在地面上水平着陆。它把飞机、火、箭、卫星三者 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航天史上这是继“阿波罗”登月成功后又一 次划时代的技术突破,同时也标志着空间科学技术已经从研制阶段成 功地走向广泛应用时代。 航天飞机除了运载和部署卫星以外,还可以检修、回收卫星,或 进行空间营救。后者在航天史上是一个突破,它的技术意义和经济效 益是非常巨大的。如1997年2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对“哈勃”太 空望远镜的检修就是成功的一例。 在军事方面,航天飞机还可以执行载人近地轨道实时侦察、拦截 卫星、战略轰炸等任务。在空间科学技术的应用方面也非常广泛,如 发射空间实验室和建立永久性国际空间站等。
“自由号”空间站
80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成功航天飞机以后,就开 始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的概念研究。1984年美国政府批准“自由号”永久 性载人空间站的计划。这个计划现在已发展成为目前由美国、俄罗 斯、欧洲空间局、加拿大和日本共同参加的国际合作计划,即目前正 在建造和在轨组装的国际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简称为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采用桁架式结构,难度很大,空间站的大部件由美国 航天飞机多次发射入轨,然后由航天员在轨道上组装完成。 在目前的国际空间站中,美国负责研制一个4人乘员舱、一个多用 途实验舱、空间桁架结构、太阳能电站、推进系统和气闸舱等;俄罗 斯提供服务舱、一个实验舱、太阳帆板、生命保障系统、能源平台、 大型运载工具及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技术和经验;欧洲空间局提供一个 哥伦布对接轨道舱,加拿大提供一个移动遥控服务器和一个专用空间 机械臂组成的移动服务中心,日本提供一个实验舱。总之,受到了世 界许多航天大国的支持和参与。
“双子星座”载人飞船:
“双子星座”载人飞船是简单的“水星”飞船和复杂的“阿波罗”飞船之间 的桥梁。在1965年和1966年中进行了10次载人飞行,作了多次轨道交 会和对接试验,为“阿波罗”飞船载人登月飞行作了准备。飞船由座舱 和设备舱组成,其形状像“水星”飞船,最大直径3.05m,高5.74m,总 重量3.3~3.8t,可乘坐两名航天员,
航天飞机的飞行控制
航天飞机每次飞行所执行的任务是各不相同的,所携带的有 效载荷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执行什么任务,携带哪些有 效载荷,航天飞机的基本飞行过程都是相同的,可分为5个主要阶 段,即上升段、入轨段、轨道段、离轨段和再入着陆段。
1、上升阶段
2、入轨阶段 3、轨道运行阶段 4、离轨阶段 5、再入与着陆阶段
空间站技术
前苏联和美国所走的空间发展道路是不相同的,20世纪60年 代,两国以月球为目标,美国以载人飞船“阿波罗”登月,而前苏联 以无人月球自动站,展开了激烈的空间竞争。以后,美国以航天飞 机为主发展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运输系统,而前苏联则以建立载人空 间站为首先发展目标,这两者都取得很好的成果。进入80年代以 后,美国在发展航天飞机的基础上,积极准备发射永久性空间站, 而前苏联则在发展空间站的基础上,积极研制并成功发射了航天飞 机。 1984年1月,美国宇航局提出了发展永久性空间站“自由号”的建 议。永久性空间站分两期实现,第一期永久性空间站上的6名航天 员以及所需的补给物资由航天飞机运送。第二期工程准备容纳18名 航天员。
航天飞机的结构组成
航天飞机系统整体外形结构如图所示。轨道器驮在外储箱 上,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则平行地挂在外储箱的两侧。当航天飞机 竖立在发射台上时,整个系统依靠助推器的尾裙支撑。整个系统全 长56.14m,高23.34m,起飞总质量2000t多,海平面的起飞总推力 为31400KN。 航天飞机系统的整体几何尺寸也如图所示。下面分别针对航天 飞机系统的三大部件:轨道器,外储箱和助推器进行介绍。
和平号空间站
和平号是苏联/俄罗斯的第3代空间站,亦为世界上第一个长久性 空间站(设计成在轨多模块组装,站上长期有人工作)。和平号空间 站的轨道倾角为51.6度,轨道高度300~400千米。自发射后除3次 短期无人外,站上一直有航天员生活和工作。 和平号核心舱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它提供基本的服务、航 天员居住、生保、电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联盟-TM载人飞船为和平 号接送航天员,进步-M货运飞船则为和平号运货。6个对接口,可 同时与多个舱段对接。到1990年,苏联只为和平号核心舱增加了3 个对接舱:即1987年与核心舱对接的量子-1(载有望远镜和姿态控 制及生命保障设备)、1989年对接的量子-2(载有用于舱外活动的气 闸舱、2个太阳电池翼、科学和生命保障设备等)、1990年对接的 晶体舱(载有2个太阳电池翼、科学技术设备和一个特别的对接装 置,它可与美国航天飞机对接)。俄罗斯自1995年起发射了3个 舱,先后与和平号对接,这3个舱是:1995年发射的光谱号(载有 太阳电池翼和科学设备)和一个对接舱(停靠在晶体号特别对接口 上,用于与航天飞机对接)以及1996年4月26日发射的和平号的最 后一个舱体--自然号(载有对地观测和微重力研究设备)。自此和平 号在轨组装完毕。全部装成的和平号空间站全长87米,质量达123 吨(如与航天飞机对接则达223吨),有效容积47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