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4: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1)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2)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3)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4)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能力目标』(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及态度目标』(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教学难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相互关系三、教学设计『知识体系』『知识要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经济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政治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相互影响)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对个人(国内):人们为了参加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对国家(国际):世界范围内的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1)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高中政治 1.1.2 文化与经济 政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神十飞天视频:问题:神十飞天带来哪些影响?(文化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引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二)讲授新课材料一:采集-狩猎文化“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韩非子《五蠹》)游牧文化逐水草而居。
“蒙古包,勒勒车,马镫一踩走四方。
”农耕文化农业神——神农氏。
工业文化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先进的通讯工具和传播手段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探究一:采集-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一定类型和阶段的文化形式,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形成各自相应的文化活动。
可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密不可分。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二:古代的皇帝虽然可以每天载歌载舞,但却无法欣赏到今天的快乐女声,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论是法国还是德国,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
这说明了什么?(1)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探究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明程度自然就提高了。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与相对独立性(2)文化的反作用①不同的民族的文化——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②不同性质的文化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探究三:随着“做人要做懒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流传开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开始在更广的领域里大赚特赚。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1.情景创设法:通过电影《阿甘正传》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将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还将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首先,我以一部电影《阿甘正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接着,我引入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数据等,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对我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认同。学生将通过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探讨,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环节,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必修3)
5.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精心设计了一堂课,以实际案例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案例中,我选择了我国近年来的一些实际例子,如文化产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以及经济、政治对文化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我还通过设置小组讨论、课堂发言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二政治(人教必修3)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二年级的政治课堂上,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正教授着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内容。我国的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影响着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亮点
1.实际案例引入: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2.问题导向教学:设计了一系列与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共享彼此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指出:“在下一个世纪,采取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因素。”
材料四: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失去控制》一书中指出:“削弱民族国家主权,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的‘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经济、政治的关系
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教学策略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新
课
巩固练习
同步练习
课后反思
这个框题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比较枯燥,但在课堂中我尽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举了大量的例子特别是时政结合以及学生身边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内容。通过探究调动学生和主体性的发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课题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过程与
方法
通过幻灯片及基本教具展示情景材料,让学生回归生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适时加以引导,采用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本框教材分析】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情景导析,并要求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合作探究。
综合运用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论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四、教学建议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提出“文化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从最常见的文化现象去发现、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化生活的兴趣;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文化及其特色的理解。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探究导入2008年9月27日-29日,2008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隆重举行。
本届文博会与孔子文化节相结合,以“文化、创意、财富”为主题,努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
文博会设立济南和济宁两个会场,安排了博览交易、项目招商、文化节会、重要赛事、论坛讲座和宣传推广等项重要活动,文博会期间,济南和济宁两个会场参观各项展览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达 158万人次,参加签约仪式的 36个文化项目投资总额276.33亿元。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3: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学习目标: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思前想后 温故知新: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上海世博会部分国家场馆“东方之冠”的中国馆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罗马尼亚馆国家馆青苹果沙特经济实力强大,花12亿巨资,成为除中国馆之外的第二个吸引人气的国家馆:月亮船1、文化现象的特征?2、什么是文化?3、文化的特征是什么?4、文化的实质是什么?5、文化的力量是什么?探究一、下列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一:1893年,郑观应最早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博会的设想。
1910年,南阳劝业会召开时,更有人提出中国应在不久的将来举办“全球大博览会”。
对于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而言,这些设想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充分体现。
没有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中国无法举办如此规模的盛会。
上海世博会被称为“史上最贵的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支出可达3000亿-4000亿元。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材料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在筹办和举办的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发挥体制优势,统筹协调,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做好各项工作 。
文化是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所决定。
材料三:世博会不仅是一次展示各国、各地区科技、文化特色的盛会,其背后更是一场“暗潮涌动”的经济盛宴。
据专家估算,上海世博“产出影响”794.77亿元、“增量消费”468.64亿元其经济产出效益抵得上3个北京奥运会 。
材料四:世博会还是一个外交盛会 ,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平台。
“和谐世界,从邻开始”。
我们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大力促进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取一个文化产业案例,分析其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2.引导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引导,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为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明确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2.设置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注重小组合作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3.通过课堂总结,使学生明确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本案例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名师公开课精品教案
1.2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提高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难点: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入境:老师赠言:再牛的想法也抵不过最傻的坚持 旧知回顾:1、文化的内涵 2、文化的特点3、文化的实质及作用4、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 P10页教师活动:检查旧知,导入新知: (二)课堂导入:温故知新:连连看教师活动:①让学生自己思考一分钟,考虑如何连线②就其中的③⑤为例进行分析,从而师生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都有密切的关系,导入本节课。
(三)课堂探究: 重点突破: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变形金刚”启示录 启示一:材料一:《变形金刚4》总投资2.63亿美元 。
为了在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拍摄两天的①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 ②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③某女生购买“大白”作为生日礼物 ④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⑤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⑥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文化现象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戏份,剧组支付了100万美元。
美国国防部借出了白沙导弹试验场,并动用8架战机,10辆军车,“金骑士”军方跳伞队。
无数最尖端的武器在片中亮相。
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只有美国能制作出了如《变形金刚》这样投资巨大、规模宏大、科技含量非常之高的电影?学生自主探究一: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阐述观点和理由。
从而得出结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材料二:《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6月27日在中国及北美同步上映,2014年的中国内地票房排行榜冠军变形金刚4拿下了19.79亿元人民币,也以10.87亿美元问鼎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
人教版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学案
1.1.2 文化与经济、政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3、通过学习分析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学习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学习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预习导航】(一)预习提纲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二)基础知识梳理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社会的发展。
(3)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
文化有其自身的。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1)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和的重要源泉,成为的重要支撑,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
(2)必须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的,提高国家,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不竭的和强大的。
【合作探究】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课后达标】1.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选用雨花石作为吉祥物可以向世界展示南京作为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亲近自然、绿色发展”的独特魅力。
不少商家及时推出的体现江苏文化特色的青奥会吉祥物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这说明A.文化创造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当前,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基层民主要求农民具有相应的科学文化水平。
在行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时,村民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发表意见;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批评与建议;要审查账目、审核问题、阅读讨论材料等,文盲是无法做到这些的。
名校高中政治必修三人教版:1.2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课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二)主要学习内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1(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2()1(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础知识,并在第三模块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在生活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 (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四、学习目标1、通过回味生活中有关现象,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通过对国际国内有关现象的分析与讨论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反思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及自身,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 1.2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高中政治必修3教学设计13: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探究2: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成天载歌载舞,却无法欣赏到我们今天的超级女声,为什么?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给经济和政治以重大影响。
材料三: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四:200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
统计表明,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探究3: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人才、教育、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材料五: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
这是一种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
”春秋时期的老子也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探究4: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从国内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来说,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
材料六:“袖珍超级大国”——以色列发展之谜探究5:以色列成为“袖珍超级大国”的原因何在?这说明了什么?从中我国可以得到何种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以色列重视文化的力量,注重提高文化竞争力,从而使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这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我国,必须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教材分析
《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
1、材料搜集与整理
2、导学案的印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
(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
(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
探究提示:
(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政治活动包括: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考虑。
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文化活动包括: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2)旁听一次“听证会”、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两项活动不易归类,因为听证会包括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等;而到市场购物,也可能是到文化市场选购书籍、艺术品等。
(3)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陶,感受到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参加军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我们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2)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注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
那种认
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盖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点拨:教材此处的“专家点评”阐述了如下道理:不同的社会形态(如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如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等),这些不同的社会文化,都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探究活动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是如何相互交融的?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点拨:教材此处的“相关链接”旨在让我们体会和感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发展前景。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民主政治相互交融.影响政治文明的发展。
(2)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点拨:教材此处的“专家点评”主要说明人才和知识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
引导同学们明确我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竞争形势,从而增强危机感,树立竞争意识。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增强综合国力
探究活动三:根据上面的材料(见课本,此略),从科技水平和精神状态两方面,你能看出文化与综合国力有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综合国力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文化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
材料正表明,我国在科技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民族的精神力起到了较好地弥补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么关系,文化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课。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竞争力的表现和意义
3、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机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难点、疑点、探究点、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已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