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

合集下载

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摘要)

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摘要)

特 的农 牧业 资源 优势 , 加快发 展现代 农业 , 培育 和
壮大特 色农 牧业 , 推进农 牧业 产品深 加工 , 提高增
地 区重点 成矿带 内国家重点 矿种 的前期 勘查 给予
重 点支持 。 加强 西部矿 产 资源集 中 区的调查评 价 、 勘查 与 开发利用 。西部 地 区各级 政府也 要加 大资 金投 入力 度支持特 色优 势产业 发展 。 ( )n 3 a 大金融 服务力 度 。 金融 机构要 做好 支 各 持 西部 地 区特 色优 势 产业 发 展 的金 融服 务 工 作 ,
备 基本 条 件 , 资 源 、 市 场 、 效 益 的资 源就 地 有 有 有 加 工转 化 。中央管 理的 国有大企 业应 当积极参 与
西部 地 区特色 优势产 业发 展 。
( ) 善发展 环境 。继续 加强 西部 地 区交 通 、 5改 水利 、 通信 等基础设 施建 设 。 特色 优势 产业集 聚 对 地, 要加 强供 电、 排水 、 气 、 供 供 道路 以及 污 水 、 垃 圾处 理等城 市基础设 施 建设 。 强市 场体 系建设 , 加 依托重 庆 、 都 、 成 西安 、 兰州 、 鲁木 齐等交 通枢纽 乌 和 中心城市 , 整合物 流资 源 , 促进 现代 物 流业加 快 发展 。 规范 和整顿市 场秩 序 , 各种所 有制 经济 主 为
() 2 坚持政 府投入 倾斜 。 中央预算 内资金 和 从 长期 建 设 国债 资 金 中安 排一 定 额度 , 持 西部 地 支 区特 色优势 产业发 展 。 重大装 备制 造 、 技术产业 高
化 、 副产 品加 工等方 面投 资补助 和贴息 , 农 对西 部 地 区给予倾 斜 。 对西部 地 区老工业 基地 改造 、 资源 枯竭 矿 山治理 在资金 投入 上给予适 当照 顾 。对 棉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4号――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4号――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4号――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法规类别】企业所得税
【发文字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4号
【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
【发布日期】2015.03.10
【实施日期】2014.10.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
(2015年第14号)
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发展改革委发布了《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现就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新增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
1 / 1。

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发

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发

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发[2000]33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一、政策措施的适用范围(一)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和本实施意见的适用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单列)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上述地区以下统称:西部地区)。

其他地区的民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实际工作中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

二、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二)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包括中央基本建设投资资金、建设国债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

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坚持贷款原则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争取提高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

(三)对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投资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以及企业自筹资金解决,不留资金缺口,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收费减免等方面积极配合。

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公路国道主干线、水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等。

(四)中央将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的专项资金,支持西部开发的重点项目。

铁道、交通、水利、农业、林业、信息产业等部门在安排建设资金时,要继续提高用于西部地区重点项目的比重。

三、优先安排建设项目(五)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在西部地区优先布局一些建设项目,包括:水利、公路、铁路、机场、管道、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特色农业发展,水电、优质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钾、磷等优势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

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政策取向】国家有关部门2006年发布了《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在西部地区要积极发展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几年来,西部地区这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继续给予政策支持。

一、发展现状(一)能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加快向产业优势转化2005年以来,西部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和发电量占全国的比重均保持上升态势,其中原煤和天然气占全国比重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前者由2005年的36.9%上升为2010年的49.1%,后者由2005年的70.6%上升为2010年的81.0%。

从产值看,煤炭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提高幅度较大,分别为13.1、8.3和5.5个百分点。

在西部地区工业中,能化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和加工业占有半壁江山,2010年,产值合计占西部地区工业的58.4%。

在新能源领域,内蒙古、宁夏、甘肃是我国新兴的风能和太阳能能源基地,广西、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的生物质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特色农牧业产品加工业带动了就业增长农牧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5—2010年,西部地区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0%下降为17.2%,但农牧产品加工业就业占西部地区全部工业就业的比重则由17.6%提升为19.6%,提升了2个百分点。

2010年农牧产品加工业产值就业弹性系数为0.51,高于西部地区工业0.44的平均水平。

(三)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在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速和占西部地区工业比重升幅最大。

从产业集中度看,装备制造业在四川、重庆、陕西和广西集中度达到84.5%。

这些省区在特定行业的优势较为明显,如广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庆的交通运输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四川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陕西的专用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

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促进主导产业长足发展临夏州以工代赈办公室杨映伟产业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主体。

面向“十一五”今后一个时期,充分认识我州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于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我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推动全州建设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州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我们本着对州情再认识、再分析、再研究,实实在在寻找出我州适时适势发展,具有经济支柱能力的主导产业,并就其成因和发展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分析。

一、全州产业发展现状我州八县(市)中除临夏市外,其余七个县都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

历经各届州委、政府的努力,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基本培育和建立起了加快经济发展的框架体系,全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趋于合理。

2007年全州完成农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增加5.8%;农业增加值19.4亿元,占GDP26.6%;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完成产值17.05亿元,比上年增长4.24%,畜牧业完成产值10.68亿元,增长7.15%。

粮食生产形势稳定,农作物区域布局、品种品质结构取得新进展,区域优势产业更加集中,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日趋明显,马铃薯、双低杂交油菜、玉米、设施蔬菜、豆类、百合、中药材7个产业基地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一批“农”字牌龙头企业竞相发展,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企业活力增强。

作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工业化是我州经济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十五”以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工业的发展,不断营造工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工业发展的力度,提出了工业强州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州的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13219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与经济增长的策略与方法

13219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与经济增长的策略与方法

中国西部地区开发与经济增长的策略与方法导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

如何促进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持续增长,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笔者将探讨中国西部地区开发与经济增长的策略与方法。

西部地区现状分析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然而,发展面临的问题依然较多。

首先,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综合实力相对较低。

其次,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运输不便,信息化水平不高,人才引进难度大,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西部地区发展思路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其内在优势来推进。

以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等为重要内容,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发展。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地区是重要的支撑平台。

西部地区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速推进铁路、公路、航空和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拓宽外贸市场。

推进西部大开发推进西部大开发,可以为西部地区带来增长动力。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西部大开发,要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创新驱动,健全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化人口分布,打造区域品牌。

发挥区域优势西部地区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

因此,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优势,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发展农业和养殖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有很多,比如能源、矿产、林业、畜牧业等。

发展特色产业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

因此,西部地区要立足于自身特点,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总结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与经济增长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的现状和发展思路,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多个方面的建议。

西部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增长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选择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选择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选择作者:姚荣锦来源:《理论导刊》2014年第07期摘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地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自然资源、政策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资金不足、人力资本欠缺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制约因素。

为此,应因地制宜,多方举措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园区增长极战略、人才集聚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生态文明战略,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支持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关键词:区域核心竞争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科学发展;战略选择中图分类号:F26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7-0074-03作者简介:姚荣锦(1968-),女,西安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其著作《繁荣的求索》中认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要素禀赋可以决定它的相对要素价格和最优产业结构,并由此决定企业规模的分配和企业风险的水平和属性。

按照经济学原理,在特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内生于其给定的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相对充裕程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速度取于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速度和所需的相应基础设施的改善。

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要素的比较成本优势,选择和发展适合本地实际的优势特色产业。

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西部地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意义特色优势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区域要素禀赋特征,通过产品的自身品质或产业的规模优势而反映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地域根植性和市场的适应性上。

《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

《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

❖ 新办独立核算的咨询业(包括经济、规划、工程、 管理、勘探、设计、会计、审计、税务、法律、 环保、证券、担保等咨询服务)、信息业以及物 业管理、社区服务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经营之 日起,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第3 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 主要是为了鼓励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第三 产业比重的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自经营之日 起”的判定标准与“自生产经营之日”的判定相 同。其“信息业”、“物业管理”、“社区服务” 等的判定按国家相关的规定执行。
❖ (3)新办属于国家鼓励类的工业企业,自生产 经营之日起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第4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 新办的不属于国家鼓励类的项目,但投资、生产 规模较大,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资产总额 超过法定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工业企业,从其取 得第一笔收入的纳税年度起,3年内免征企业所 得税地方分享部分。
201066四几个主要文件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意见青发201027号青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意见的实施细则试行青办发201066号青海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发改委经委科技厅关于贯彻落实青海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青财税2011318号五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和项目的资格认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我省鼓励类产业项目优惠目录和鼓励额类产业企业的资格认定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技术及电厂机组资格认定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资格认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国税局我省鼓励类产业项目优惠目录和鼓励额类产业企业的资格认定二几个关键词鼓励类产业目前在实务中执行的是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本国务院40号令鼓励类的产业

对西部计划工作的建议

对西部计划工作的建议

对西部计划工作的建议1. 简介西部计划是中国政府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旨在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对西部计划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进一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 加大投资力度为了有效推进西部计划工作,首先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和引导外资等方式,对西部地区进行资金注入。

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3. 优化区域规划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在实施西部计划工作时,应该根据地区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发展规划。

政府可以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鼓励各省市自主实施区域规划,推动其发展方向的多样性,以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和优势。

4. 发展特色产业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政府应该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效应。

例如,可以发展农业、旅游、能源等方面的特色产业,使其成为西部地区的经济支柱。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提升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5.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需求。

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交通运输和能源等方面的建设。

同时,政府还可以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私合作,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

6.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教育和人才是任何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也不例外。

政府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资源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引进优秀教师和学者,培养人才,提高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其宝贵的资源和优势之一,应该加强保护工作,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政府应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保护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

8.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西部地区需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6.08.16•【文号】发改地区[2016]1771号•【施行日期】2016.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域经济开发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177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8月16日附件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工作。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指引下,我国区域发展空间布局逐步优化,区域良性互动格局加快形成,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区域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区域无序开发情况比较突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协调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工作部署,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创新完善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

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

优 势产 业 集群 。要 延 长 产 业链 条 ,拓展 资 源 利 用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 打 破 条 块 分 割 局 面 ,推 进 军民 融合 ;加 强 招 商 引资 的 甄 别 选择 ,促 进 分 工 协 作 网络 的 形 成 。 同时要 打 破 垄 断 ,积极 发展 民营 经 济 ,鼓励 各种 市场主体参 与特 色优 势 产 业 的发 展 ;大 力发展 中介 组 织 ,壮 大
的高新区大多通过依 靠提供土地和优惠政 策来吸引企 业进 区的手段来形成企业 的空
龙 头企业。
和 “ 三线”期 间在西部布局的国防科技工 业( 王威 、郭立宏 , 0 4) 2 0 。由于该产业是 在国家大规模投资推动下从外部而形成的 , 大 多实行垂直管理体制 ,其产 品的 7 %一 0
9 %销往 区外 ,生产协作链条也部分甩在 0
情况 ,发现 西部 特色优 势产业 主要分布在
资源开发往往是产业价值链 中非关键 的作 业 ,附加价值低 。再 加上 目前我 国矿产 资
源开发主要由国有大中型企业 垄断,地 方
基金 项 目:教 育部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基金 资助 《 西部 产业竞争力 提 升 战略研 究 》( 9 j 9 0 7) 0 x A7 0 0 ;陕 西省普 通 高校 哲 学社会 科 学特
业之 间 缺 少发 达 的 分 工协 作 网 络
中图分 类号 :F 6 02
文献标识码 :A
优势产业集群却未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更 为显著的作用。本文拟分析我 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展 中存在的问
内容摘 要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我 国 西 0 0 部 各 地 利 用 自身 资 源优 势 、发 展 具 有 地 域 特 色的 优 势 产 业 , 取 得 了显 著 成 绩 。但 由 于体 制 和 技 术 等 多 方 面 的 原 因 , 西 部 特 色优 势 产 业 仍 集 中 于 资 源 开 发环 节 ,产 业 链 条短 , 附加 价值 低 ; 企 业 之 间 未 形 成 联 系 紧 密 的 分 工 协 作 网 络 , 运 行 成 本 高 ;产 业 组 织 方 式 落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产业发展政策的不断充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尤其是国家针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制定西部产业发展的指导原则,通过倾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重点推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西部产业竞争力,促进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工作重点之一。

2000年10月,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通知》指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强调了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

该《通知》详细说明了如何具体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涉及到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包括: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在农业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优势产业、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旅游等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25%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等。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为体现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点支持国务院制定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制定政策的原则和支持的重点一制定政策的原则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充分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防止一哄而起反对铺张浪费不搞大呼隆要加快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同搞好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把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同各方面支持结合起来二重点任务和战略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力争用到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到世纪中叶要将西部地区建成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西部三重点区域西部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包括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阳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二增加资金投入的政策一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提高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在按贷款原则投放的条件下尽可能多安排西部地区的项目对国家新安排的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投资主要由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解决不留资金缺口中央将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的专项资金中央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安排专项资金时要充分体现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鼓励企业资金投入西部地区重大建设项目二优先安排建设项目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优势资源开发与利用有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军转民技术产业化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加强西部地区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等制度的建设和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三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随着中央财力的增加逐步加大中央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卫生计划生育文化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安排重点用于西部贫困地区对国家批准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工程所需的粮食种苗补助资金及现金补助主要由中央财政支付对因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而受影响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适当给予补助四加大金融信贷支持银行根据商业信贷的自主原则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建设的信贷投入重点支持铁路主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大中型能源项目建设加快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根据建设进度保证贷款及早到位对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和还贷能力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国家开发银行新增贷款逐年提高用于西部地区的比重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费权或收益权为质押发放贷款的范围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优势产业小城镇建设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在西部地区积极发放助学贷款及学生公寓贷款农村电网改造贷款和优势产业贷款中金额较大的重点项目由农业银行总行专项安排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直贷解决有步骤地引入股份制银行到西部设立分支机构三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一大力改善投资的软环境深化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大对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减负脱困改组改造的支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建设积极引导西部地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凡对外商开放的投资领域原则上允许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除国家重大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以外凡是企业用自有资金或利用银行贷款投资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并一道按规定程序报批初步设计开工报告不再报政府审批相应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消除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保护加强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盲目重复建设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企业二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对为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生态林草产出的农业特产品收入在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比照铁路民航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其他公路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先进技术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实行土地和矿产资源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行谁退耕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的政策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使用国有荒山荒地进行恢复林草植被等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在建设投资和绿化工作到位的条件下可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减免出让金实行土地使用权年不变期满后可申请续期可以继承和有偿转让国家建设需要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依法给予补偿对于享受国家粮食补贴的退耕地种植的生态林不能砍伐对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简化程序及时提供并保障建设用地现有城镇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开发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促进探矿权采矿权依法出让和转让的政策办法培育矿业权市场四运用价格和收费机制进行调节深化价格改革进一步提高市场调节价格的比重合理制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价格建立天然气电力石油煤炭产销环节的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水价改革步伐根据节水的要求逐步将水价提高到合理水平完善水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计划用水和水量分配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普遍实行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费专项用于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强江河上游和源头地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和保护工作西部省际间及省区内航空支线票价实行经营者自主定价对西部地区新建铁路可实行特殊运价加强西部地区邮政电信的普遍服务四扩大对外对内开放的政策一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于西部地区的农业水利生态交通能源市政环保矿产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以及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扩大西部地区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将外商对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试点扩大到直辖市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城市允许西部地区外资银行逐步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外商在西部地区依照有关规定投资电信保险旅游业兴办中外合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程设计公司铁路和公路货运企业市政公用企业和其他已承诺开放领域的企业一些领域的对外开放允许在西部地区先行试点二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在西部地区进行以方式利用外资的试点开展以方式利用外资的试点允许外商投资项目开展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项目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市支持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和允许类产业的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兼并重组等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探索以中外合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方式引入外资鼓励在华外商合资企业到西部地区再投资其再投资项目外资比例超过的享受外商投资企业待遇对外商投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优势产业项目适当放宽外商投资的股比限制适当放宽国内银行提供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贷款的比例允许西部地区的某些项目适当提高总投资中国外优惠贷款的比例对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及出口创汇项目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国家在国外商业贷款指标安排上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多边双边赠款优先安排西部地区项目三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生产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自主权鼓励发展优势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投资办厂放宽人员出入境限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急需的技术设备在进口管理上给予适当照顾对从西部地区重要旅游城市入境的海外旅游者根据条件实行落地签证和其他便利入境签证政策实行更加优惠的边境贸易政策在出口退税进出口商品经营范围进出口商品配额许可证管理人员往来等方面放宽限制推动我国西部地区同毗邻国家地区相互开放市场促进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健康发展四推进地区协作与对口支援在防止重复建设和禁止转移落后技术与导致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在投资财政税收信贷经贸工商劳动统计等方面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部中部地区企业到西部地区以投资设厂参股入股收购兼并技术转让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指导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东西对口支援进一步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五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的政策一吸引和用好人才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的政策随着工资改革建立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提高西部地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水平逐步使其达到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依托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重大建设项目及重要研究课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国内外专门人才投身于西部开发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到西部地区投资经营和参加开发的其他地区居民保留原籍户口凡在西部地区地级以下城市含地级市和小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鼓励农业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跨地区人口合理流动扩大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中央有关部门东部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强对西部地区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加强西部地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依托中央有关部门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加强对西部地区领导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二发挥科技主导作用加大各类科技计划经费向西部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科技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数额围绕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加强科技能力建设组织对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加快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步伐支持军转民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支持西部地区科研机构高校加强有特色的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机构向企业转化加强产学研联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允许并提高西部地区企业在销售额中提取开发经费的比例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对西部地区具备条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对科技人员在西部地区兴办科技型企业简化工商登记提高股权期权和知识产权入股比例的上限三增加教育投入继续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努力加快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对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建设予以支持扩大东中部地区高校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加大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以及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的力度建设西部地区远程教育体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培训四加强文化卫生建设国家安排的补助地方文化设施建设广播电视建设投资和文物经费向西部地区倾斜进一步落实国家文化宣传单位经济政策繁荣文艺创作推进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建设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促进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支持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卫生计划生育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以上政策措施在今年内抓紧研究制定有关政策细则或实施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后发布实施西部地区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统一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以上政策措施主要适用于当前和今后年━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作进一步完善所规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其细则自年月日起开始实施。

论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思路

论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思路
( ) 神 文化 产品消 费 不 断 增加 二 精
应 紧 跟 市 场需 求 变 化 , 分 认 识 新 形 势 下 的 区域 充
人 类 发 展 需 求 层 次 的 提 升 成 为 消 费 发 展 的
资 源 环 境 优 势 , 取 错 位竞 争 的 战略 , 力 发 展 区 动力 , 物 质 消 费需 要 满 足后 , 高 层 次 的精 神 文 采 大 当 更
对蔬菜 、 果、 、 瓜 肉 蛋
伤雅奎食 品 的 肖舅
越 也 动 物 性 食 物 、 色 食 品 、 高 , 来越 注 重 精 神 享受 和 体 验 ; 使 旅 游 业有 了 特
求增 办 , Ⅱ 二堤 “ 色 消 费 ” 念 旺 盛 的 市 场 需 求 。 近 年 来 , 国 旅 游 收 入 增 长 远 绿 观 我
术 和 工艺 , 区域 内特 色 资 源 或 特 色 产 品 进 行 产 消 费 层次 不 断 提 高 , 活 性 、 展 性 和享 受 性 消 费 对 生 发
业 化 开 发 而形 成 的 , 有 地 方 特 色 和 技 术 特 色 的 并 行 发 展 。 在 我 国 消 费 重 点 开 始 由 物 质 消 费 向 具
摘 要: 随着我国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和消 费观念的转变, 消费需求结构不断变化。在物质消费发展 的 同时, 精神文化消费和旅游消费等 需求快速增 长, 对食 品消 费的质量要 求提 高, 更加 重视 特 色、 优质、 健 康食品的消费。为此 , 西部应紧抓 市场机遇 , 充分发挥 区域地理环境、 色产品、 特 民俗文化等优势, 大力发 展特 色产业, 把特 色农业、 餐饮业、 食品工业、 游业、 旅 民俗文化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方向, 高产业竞争 提
力 , 化 产业 结构 , 优 推动 西部 地 区经 济快速 发展 。 关键词 : 西部地区; 消费结构 ; 区域优势 ; 色产业 特 中图分 类号 :0 15 文 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 7 - 3 (0 10 -14D F6. A 1 41 0 2 1 )3 1一4 6 7 0 收稿 日期 :0 1 22 2 1- - 0 6 基金 项 目: 东学 院科研 基金 项 目( Y K 7 3 陇 X S0 1)

加快西部重点地带开发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西部重点地带开发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开发的长远战略目标和有限的国力、 资金投向的开发建设, 应重点逐步分段 红水河及桂西北地区。红水河是全 国大型水电基地之一. 从鲁布革 进行。各省区要有侧重点, 对资源丰富、 投资环境较好、 开发条件较优的重 大藤峡河段可分 1 级开发, 1 装机容量为 19 12万千瓦. 此外在黔西南兴 点地带, 应集中较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优先实施。重点地带的开发应与周 仁、 兴义等煤矿形成火电建设与水电配套开发, 桂西北又是铝铅锌锡和金的 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配合 , 以点带面, 促进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富集地。铝基地建设 、 锡矿冶炼, 可与电煤能协调发展。在本地形成以水 以能源矿产工业原材料资源优势为主的重点地 带开发 电、 有色金属工业为特色的能源、 原材料工业基地. 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在 1西北地区的重点地带开发。这一地带是黄河上游的青、 宁、 . 甘、 蒙四 开发中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省区, 经青海龙羊峡至内蒙古托克托的黄河干流沿岸 , 8 个县市旗, 性。 涉及 2 土 二、 以交通、 市、 城 工业区位资源优势为辐射进行重点地带综合开发 地总面积 2 .万平方公里。除原有的工业基础外, 88 有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和沿新亚欧大陆桥西去东来的区位优势, 是西北地区人口稠密、 经济较发达 1陕西关中地区的综合地带重点开发。该区域是西北的东部通道和战 . 略开发的支撑点, 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环节。在全国生产力布局中也占 的精华地带。 在黄河干流的青铜峡至龙羊峡河段, 可建 1 5个水电站坝址, 装机容量 有重要的地位, 这里陇海线铁路横穿东西, 宝成线南接巴蜀. 中线北接宁 宝 为 10 30多万千瓦, 有煤炭储量为2o 亿吨以上, 14 邻近地带有石油与大量的 蒙, 西安至日 照线穿秦晋与豫鲁直接出海, 公路交通也较发达, 这是联系华 天然气, 矿产有有色金属、 非金属矿、 稀土、 锌、 钾盐、 镁盐丰富, 北、 铅、 铜、 硼、 并 华东、 华中、 西北、 西南的重要纽带, 区位的战略优势开发起着承东启西 在全国占有优势, 是矿产工业原材料的重要基地, 加上充足的能源相配套, 的重要作用。这里原有的工业基地主要有能源、 化工、 建材、 机械、 电子、 军 特色与优势更为突出。本 区有陇 海线 、 中、 尔木 、 同、 宝 格 大 西安 、 包头等铁 工、 航天、 纺织等。应加快调整, 产业升级, 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生产基地。 路相通, 公路交通也较发达, 承东启西区位优势明显, 区内有 20多家大中 这里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0 旅游资源高度聚集。关中地区科技实力相对雄j , _ 【 型骨干企 业组成 的能 源、 有色 金属 、 石油炼 制、 石化 、 机械 、 织、 材等工 各类科研机构 34 科研人员达 68 纺 建 7 个、 _ 万人以上。而高等院校仅次北京、 上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5.17•【文号】•【施行日期】2020.05.17•【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西部开发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也扩展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

但同时,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任务依然繁重,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范化解推进改革中的重大风险挑战。

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确保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依旧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面临着重大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文将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总结分析其发展战略,探讨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现状的概述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发展不均的典型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发展步伐相对较慢。

与此相对的是,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中西部地区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力都较弱。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市场规模小、资源禀赋不足、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企业实力不够强大,缺乏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业也有待加强,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思维,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一)资源开发与环保并重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目前许多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随意开采又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把资源开发与环保并重,将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高技术产业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应该尽快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科研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发展高技术产业据此加快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将成为提高中西部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应该立足资源独特性、人才优势、品牌效应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竞争力的产业,加速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为中国经济普及推动作出重要贡献。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道路、铁路、水利、电力、通讯等,以确保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与东部地区持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88号(经济发展类367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88号(经济发展类367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88号(经济发展类36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26•【文号】•【施行日期】2021.09.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西部开发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888号(经济发展类367号)提案答复的函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产业与就业互动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商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就业增长互动机制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优势明显,具备一定发展基础,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不仅能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也能有效拓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空间、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着力深化区域合作,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我委和有关部门积极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先后在西部地区批复设立了广西桂东、重庆沿江、甘肃兰白经济区、四川广安、宁夏银川—石嘴山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二是组织召开2次承接产业转移精准对接现场会,推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区市与东部省市建立结对合作机制,推进包括农业在内的产业转移项目合作。

三是设立中西部和东北重点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重点支持示范区内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

四是组织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印发《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意见》,持续加大对返乡入乡创业的支持力度。

下一步,我委和有关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促进西部地区更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就业增长统筹互动,结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导适宜产业转向农村牧区,在推动西部地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就业。

【最新】推进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

【最新】推进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

【最新】推进西部大开发若干意见国发[2___]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科技教育加快发展,人才开发力度加大,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取得新的突破,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东西互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巩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和重点任务是符合实际的.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薄弱环节,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严重滞后,人才不足.流失严重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有紧迫感,又要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 党的__大和__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各级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举措.统筹区域发展,加快西部地区发展至关重要.没有西部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能说实现了全国的现代化.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西部大开发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认真研究并深刻把握西部开发工作的规律性,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西部大开发的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__大和__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方针政策和重点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探索西部大开发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协调推进,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关系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把西部地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家政策支持结合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推动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切入点.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农民当前重整旗鼓和长远利益,关系全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统筹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已是草原退耕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要搞好规划,完善政策,突出重点,加强协调,稳步推进,近期要重点做好巩固成果的工作.优先治理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特别是江河源头及两岸.湖泊水库周围的陡坡耕地.重点放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土地沙化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南方岩溶石漠化集中区.长江中上游大江大湖周边区.青藏高原江河源头区和京津风沙源区等区域.要加强天然草原的恢复.治理和基本草场建设,把退牧还草工程和逐步转变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完善配套措施,创造条件,逐步从放牧.游牧转为舍饲和轮牧相结合,大力开发后续加工产业,不断提高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已垦草原要加快实施退耕还草.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认真搞好〝五个结合〞,即把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与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继续坚持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统筹安排各项任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农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保证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从规划入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任务,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市污水.垃圾.大气等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矿区环境保护与整治的力度. 二.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事关西部开发全局.要从战略高度着眼,注重科学布局.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条件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工程质量,重大工程要干一项,成一项.继续集中力量建设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 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行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加强各类节水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科学调配.水源涵养地保护.因地制宜地建设大中小型水利工程.有效防治水污染,促进污水资源化,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和监测.以水资源的承受能力为前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禁止在缺水地区上高耗水项目.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继续做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加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发挥综合效益.5年内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到__年建成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加快跨区域铁路通道建设.逐步完善以干线机场为中心.干线机场与支线机场相协调的航空网络.加强内河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内河通航条件.加强综合能源体系建设,发挥西部地区作为全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的作用,建设一批大型高产.高效.低排污煤炭生产基地.大力开发水电,合理配置火电,建立合理的西电东送电价机制,对水电的实际税赋进行合理调整,支持西部地区水电发展.加强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加快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和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农村普及电信和邮政服务.继续实施〝西新〞工程,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加强城市交通.供电.通信.给排水.环保.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程管理,建立重大项目的后评估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小康的重大举措.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发挥西部地区气候多样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优势,积极发展棉花.糖料.水果.肉类.奶类.毛绒类.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一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成通县油路,推进县际公路建设,逐步建设县乡公路.在国家给予适当资金补助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农民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小型公共工程建设.拓宽农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外出打工等增收渠道.继续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办好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书本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一些经济发展明显落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国防或生态位置重要的贫困地区,国家给予重点支持,进行集中连片开发.继续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四.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要密切结合西部地区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能源.矿业.机械.旅游.特色农业.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促进西部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一条适合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优势产业和调整改造西部老工业化道路.把发展优势产业和调整改造西部老工业基地结合起来,提高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加强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勘探,增加公益性调查评价的资金投入.严格整顿矿业秩序,对重要矿产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有序推进矿业市场改革和开放,逐步将西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能源.矿产资源主要接替区.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因地制宜,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保护环境为前提,切实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被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转移到西部地区.合理调整全国产业分工格局,支持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的地方发展资源深加工项目,由国家投资或需要国家批准的重点项目,只要西部地区有优势资源.有市场,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强跨省区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五.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指导方针,依托水陆交通干线,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积极培育并形成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域.制订区域规划,加大交通.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建成通江达海的骨干交通网络.快速便捷的通信网络和生产要素集聚的城镇体系.支持重点地带优势产业及企业加快发展,在项目布局.市场体系建设.信贷投入.利用国内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和帮助.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性的经济.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和人才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广大农村发展.对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继续提供财政贴息支持. 六.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要加强科普工作,加大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力度.加强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及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西部开发重点任务的技术支撑水平.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到___年,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要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新增财政收入用于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部分向西部地区农村倾斜,支持中小学校建设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继续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国家继续在资金投入和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支持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贫困农民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重点支持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的农村医疗设施建设.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采取经济措施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鼓励贫困地区农民家庭〝少生快富〞,降低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继续加强西部地区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文化设施建设,加强西部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西部开发,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根本性措施.要增强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大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依法规范行政和执法行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等经济欺诈行为,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积极推行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准入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参股.兼并和重组国有企业.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各项政策措施向西部地区倾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加强西部与东部.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建立市场化的跨地区企业协作机制,把东部.中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与西部地区的资源.市场和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加大东部地区和中央单位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工作力度.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快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对外招商引资新机制,提高招商引资实效,依托优势产业.重点工程.重点地带,吸引外来投资.逐步放宽西部地区保险.旅游.运输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西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全方位.多形式地扩大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努力开拓国际贸易和边境贸易. 八.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是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要继续保持用长期建设国债等中央建设性资金支持西部开发的投资力度,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颂斜.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拓宽西部开发间接和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混合贷款.委托理财.融资租赁.股权信托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加快商业银行对西部地区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评估审贷速度,提高贷款审核效率.支持国家政策性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大农村信用社改革力度,继续扩大农户小额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有生产能力.守信用的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加强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增加对西部地区信贷投入.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发行企业债券,支持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股票.修改.完善并适时出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优先在西部地区组织试点,支持西部地区以股权投资方式吸引内外资.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赠款及国外优惠贷款的比例. 九.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特别是领导干部和高层次专业人才.要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认真实施>.落实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任务,促进西部地区党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加大干部的交流力度,通过调动任职.挂职锻炼.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每年选派相当数量和相应级别的干部到西部地区县级以上领导班子中工作,适当延长西部地区县级以上干部到东部地区.中央和和国家机关单位挂职锻炼期限.逐步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建立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专业人才定期到西部地区农村支援工作的制度.加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西部地区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及大中专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发展.创业.把组织选派与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结合起来,尽快建立起人才开发新机制.以就业和再就业为导向,依托西部地区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利用东部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西部地区各类适用人才和劳务输出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组织和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多渠道地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智力服务和人才支持.对于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给予资金补助,加强西部地区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 十.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西部大开发的法制建设和组织领导,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本保障.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国西部开发的实践,本着注重实效.突出重点.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西部开发法制建设步伐,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法律保障.抓紧起草>和>等法律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西部开发法律法规体系.西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公务人员要提高法制意识,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树立诚信政府形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打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要建立专家咨询制度,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和稳定西部开发工作机构和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领导,把实施西部大开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突出位置,加大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工作力度,研究制定推进西部开发的具体政策措施.西部地区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指导方针和各项重点任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东部和中部地区要继续积极支持和参与西部大开发.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健全西部开发工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对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协调解决西部开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坚持不懈地把西部大开发扎实向前推进.。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5号令——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5号令——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5号令——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8.20•【文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5号令•【施行日期】2014.10.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西部开发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5号《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以发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任徐绍史2014年8月20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制订本目录。

本目录共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

本目录原则上适用于在西部地区生产经营的各类企业。

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执行。

一、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修正)》(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13年第21号)中的鼓励类产业。

(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令2011年第12号)中的鼓励类产业。

(三)《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令2013年第1号)中的西部地区产业。

以上目录如修订,按新修订版本执行。

二、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列,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一)重庆市1、黑色、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家电、信息产业用材料;汽车用高强度/高精度宽板、铸锻轻合金材料;镁合金深加工产品;金属基粉体及表面处理新材料;锰基等新材料2、工程塑料、化工新材料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3、天青石等非金属矿精深加工4、新型节能、隔音、防火门窗及配件的开发与生产5、节能环保材料预制装配式建筑构部件生产6、核设备、高精密核仪器、仪表的开发制造7、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站成套设备及装置(汽车储气钢瓶、压缩机、储气罐、深度脱水装置、脱硫罐、冷凝管、油水分离器等)研发及制造8、高压输变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及制造9、达到一级能效的压缩机、电机、变频器、磁控管等家用电器关键零部件制造10、淡水源、土壤源、污水源等热泵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11、钟表计时、珠宝加工等精密加工产业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12、大型游乐设施制造13、汽车整车、专用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14、摩托车整车及重要零部件制造15、船用齿轮箱和船用油泵油嘴、增压器、连杆、薄壁轴瓦、喷射控制单元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铸锻一体化工艺大抓力船锚生产16、氧化铁(Fe2O3)含量不超过0.02%的高档玻璃器皿生产17、教具教学仪器开发及生产18、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19、公路旅客运输20、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1、笔记本电脑、通信产品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制造22、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服务23、三网融合类业务平台、通信、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及设备制造24、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25、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体化服务26、服务“三农”、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金融服务27、金融外包服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28、医疗机构经营29、艺术及技能培训(音乐、演艺、美术、设计和传统手工艺)30、工业企业场址污染治理及修复技术研发及应用31、工业余热、余压、压差、发生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32、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二)四川省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发、应用及设备制造2、农产品产地贮存、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建设与运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3、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开发及生产4、核级石墨开发及生产5、高品质钛原料先进制造技术及应用(CaO+MgO≤1.5%);6万吨/年以上钛渣生产技术(电炉容量≥25000kVA)6、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分离提取技术开发及应用(钒钛磁铁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需符合国家有关标准)7、钛材深加工8、4万吨/年以上炭黑新工艺开发及应用9、3000吨/年以上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废水、废渣零排放);钒制品先进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钒基合金、钒基功能材料、钒精细化工产品)10、 1万吨/年以上专用钛白先进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化纤、造纸、油墨、塑料专用,限于对现有装置改造)11、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细结构石墨、生物炭、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材料的开发及生产12、生物乙醇制乙烯(以粮食为原料的除外)13、高精密核仪器、仪表开发制造14、压缩天然气(CNG)汽车加气站成套设备及装置(CNG汽车储气钢瓶、压缩机、高压地下储气井、储气罐、深度脱水装置、脱硫罐、冷凝管、油水分离器等)制造与应用,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加气站成套设备及装置制造与应用15、无线电测试仪器开发制造16、火力发电、水泥、钢铁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催化剂及SCR烟气脱硝设备生产17、大型游乐设施制造18、种子生产加工机械、烘干设备制造19、城市轨道和地铁车辆修理组装20、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21、教具教学仪器开发及生产22、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23、公路旅客运输24、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5、三网融合类业务平台、通信、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及设备制造26、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27、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服务28、中药溯源电子码技术开发及应用29、金融外包服务30、服务“三农”、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金融服务31、金融现代化技术开发及应用(移动支付、电子票据、金融IC卡等)32、医疗机构经营33、飞行员培训34、工业余热、余压、压差、发生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35、核、化学、生物等领域的侦察、防护、消洗等防化应急装备开发制造36、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三)贵州省1、大功率液压台车用凿岩钎具及钎具用钢生产2、优碳钢钢丝(强度≥1670N/m㎡)及其制品生产3、锰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及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4、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开发及生产5、钛金属冶炼新工艺技术开发(直接用高钛渣、金红石电解生产金属钛)6、钛材深加工及含钛精细化学品新产品开发及生产7、钒深加工的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及新产品开发8、高性能镁合金开发及生产9、“磷-电-化”一体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10、重晶石精深加工新产品开发及生产11、白云石精细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12、己二酸与尼龙66生产13、天然植物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香精、香料、化学药、化工产品中间体)14、动植物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15、高压柱塞式液压泵、液压马达等液压基础件研发及制造16、4MW以上燃气轮机研发及制造17、液力变速器研发及制造18、大型萃取装置(容器容积50-3500L,压力等级9.8-35Mpa,温度等级10-85℃)研发及制造19、适用于山区的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种收机械研发及制造20、粉煤灰储运及利用成套设备制造21、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22、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23、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24、公路旅客运输25、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6、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27、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服务28、服务“三农”、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金融服务29、金融外包服务30、医疗机构经营31、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四)云南省1、花卉和观赏苗木培育2、依托分布式电源的智能微电网技术开发及应用3、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开发及制造4、强度大于500MPa的抗震钢筋(HRB500E)生产5、工业硅生产中生物质炭替代传统还原剂的技术优化研究及应用6、铅基合金、锌基合金新产品的开发及深加工7、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及深加工8、海绵钛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及深加工9、钛材、钛合金新产品开发及生产10、石油精细化工产品开发及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11、水溶性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的开发及生产12、生物乙醇制乙烯(以粮食为原料的除外)13、高掺量粉煤灰建材制品生产:粉煤灰70%及以上掺量生产烧结砖、85%及以上掺量生产陶粒制品、25%及以上掺量生产混凝土、30%及以上掺量生产其他建材产品(水泥除外)14、新型保温隔热技术和材料(蒸汽蓄热技术、蓄热式调温空气燃烧技术、微纳米高温远红外节能涂料、供热管网保温等)开发及生产15、特殊环境(高原、湿热、高寒、重污染等环境)用发输变电、供配电及控制设备、高原型电工电器产品、中小水电成套设备研发及制造16、先进适用的制药及生物制剂成套设备制造17、适用于高原山区的拖拉机、中耕机、微耕机以及水稻、玉米、马铃薯、甘蔗收割机等现代农机具的开发及制造18、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19、蔗糖精深加工及废糖蜜、蔗渣、蔗叶、滤泥、酒精废液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20、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21、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22、公路旅客运输23、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4、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发及应用服务25、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26、口岸物流设施(物流仓库、堆场、装卸搬运工具、多式联运转运设施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及经营27、服务“三农”、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服务28、艺术及技能培训(音乐、演艺、美术、设计、珠宝玉石鉴定和传统手工艺)29、医疗机构经营30、轧钢氧化皮生产磁性材料31、高原湖泊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发及应用32、工业余热、余压、压差、发生气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33、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五)西藏自治区1、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2、高寒冻土地带可燃冰勘探和开发利用研究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检测、建设及运营4、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5、西藏特色食品加工、饮品加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6、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7、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8、公路旅客运输9、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10、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11、口岸物流设施(物流仓库、堆场、装卸搬运工具、多式联运转运设施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及经营12、医疗机构经营13、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六)陕西省1、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及运营2、多元素共生矿资源综合利用3、高性能镁合金开发及生产4、钛材深加工5、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就地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6、新型、环保型油田化学品(二氧化碳及新型试剂驱油驱气)技术开发及生产7、6万吨/年及以上聚甲醛、6万吨/年及以上二甲基甲酰胺、6万吨/年及以上聚乙烯醇等精细化工产品生产8、新型混凝土(纤维混凝土、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废橡胶粉混凝土)的开发及生产9、高效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技术,佐剂、悬浮培养、发酵培养等生物制品开发及生产10、生物芯片及相关数据获取、处理设备和软件的开发及制造11、利用生物质生产聚乳酸、聚羟基烷酸、聚氨基酸和聚有机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与淀粉共混的环境友好材料,新型炭质吸附材料,生物化学品(包括生物乙烯,乳酸、1,3-丙二醇、丁醇系列产品,丁二酸、琥珀酸以及各种具有特定性能的有机酸产品,各种溶剂和医药中间体等)12、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千万吨级大型炼油等重大煤化工、石油化工、电站用装备关键用泵、控制阀、调节阀的研发及制造13、液力缓速器研发及制造14、透平机械装置转子用叶片辊模锻技术和叶轮真空处理技术开发及应用15、高精密核仪器、仪表的开发制造16、工业流程节能环保能效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制造及系统服务:大型等温型高效节能成套设备及系统服务、大型硝酸装置能效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及系统服务、大型高效轴流压缩机成套装置技术开发制造、工业驱动高效节能成套设备及系统服务、高效节能能量回收成套设备及系统服务17、高效微排放燃煤锅炉制造(优于国家标准)18、淡水源、土壤源、污水源等热泵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19、专为农村市场研制、超越一级能效的微耗电冷暖空调系统20、大型游乐设施制造21、城市轨道和地铁车辆修理及来件组装22、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23、清水模板、塑钢模板、复合式组合模板等新型模板开发及生产24、教具教学仪器开发及生产25、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26、公路旅客运输27、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8、三网融合类业务平台、通信、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及设备制造29、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30、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31、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体化服务32、服务“三农”、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金融服务33、医疗机构经营34、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展示平台研发及应用35、艺术及技能培训(音乐、演艺、美术、设计和传统手工艺)36、地质灾害勘查、监测、治理技术开发及应用37、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七)甘肃省1、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2、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及运营3、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及运营4、风力发电场建设及运营5、利用天然气替代化工及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中使用的重油、柴油、煤技术开发及应用(天然气产业政策限制、禁止类项目除外)6、高温气冷堆炭堆内构件及涉核炭-石墨材料开发及生产7、节能环保大型矿热炉用炭材料开发及生产8、高性能镁、钛合金开发及生产9、镍铜钴及贵金属粉体材料开发及生产10、镍钴二次电池材料开发及生产11、羰基冶金技术及羰基镍开发及生产12、电子级氟化氢(HF)生产13、石棉湿法浮选改性工艺应用14、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细结构石墨、生物炭、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材料的开发及生产15、高掺量粉煤灰建材制品生产:粉煤灰70%及以上掺量生产烧结砖、85%及以上掺量生产陶粒制品、25%及以上掺量生产混凝土、30%及以上掺量生产其他建材产品(水泥除外)16、种子生产加工机械、烘干设备制造17、高性能真空设备制造:真空获得类、真空材料表面改性类、真空炉类、低温贮运容器类、真空专用设备18、重离子治癌设备研发及制造19、余热余能利用锅炉、生物质锅炉、垃圾焚烧处理锅炉及高参数大容量高效节能锅炉(窑炉)制造20、绿色镀膜成套装备研发及制造:真空离子镀膜、磁控溅射镀膜、蒸镀膜、离子注入、离子清洁等装备21、高效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制造(额定功率0.55KW-355KW,额定电压690V及以下的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额定功率355KW-25000KW,额定电压6KV或10KV的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高效永磁伺服电机)22、电网系统节电设备制造(比同类产品空载损耗下降10-20%,负载损耗下降5%)23、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24、清真食品加工25、太阳能多热源蔬菜低温联合干燥技术开发及应用26、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27、公路旅客运输28、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9、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30、服务“三农”、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小额贷款金融服务31、医疗机构经营32、文化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展示平台研发及应用33、粉煤灰生产新型油田固井减轻剂34、高炉解毒铬浸出残渣技术开发及应用35、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八)青海省1、沙生植物种植与加工2、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及运营3、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及运营4、风力发电场建设及运营5、钾、钠、镁、锂、硼、锶、溴、碘、铷、铯等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系列产品开发及副产物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6、单线年产5万吨以上氢氧化钾生产7、稀盐酸脱析制氯化氢8、六水氯化镁(MgCl2·6H2O)连续脱水制无水氯化镁9、高性能镁合金开发及生产10、石棉湿法浮选改性工艺应用11、以各类无机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副产物为主的循环利用12、地下深层承压卤水资源勘探、研究及开发13、道路安全维护、养护设备研发及制造14、城镇地下大口径管道(共同沟)清淤设备研发及制造15、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16、清真食品加工17、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18、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19、公路旅客运输20、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1、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22、医疗机构经营23、飞行员培训24、工业余热发电技术应用改造25、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九)宁夏回族自治区1、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2、安全高产高效采煤技术开发利用及煤田火灾防治新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3、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及运营4、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及运营5、风力发电场建设及运营6、依托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微电网技术开发及应用7、微合金钢炉料和特殊硅合金等新产品开发及生产8、符合国家重要用途钢丝绳标准(GB8918-2006)、直径在20-60mm的钢丝绳制品开发及生产9、钽、铌、铍、钛等稀有金属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技术开发及生产10、多层陶瓷电容器用镍粉、高性能靶材开发及生产11、高性能镁合金开发及生产12、20万吨/年及以上醋酸乙烯、6万吨/年以上聚乙烯醇、3万吨以上石灰氮、氰胺系列产品生产13、高掺量粉煤灰建材制品生产:粉煤灰70%及以上掺量生产烧结砖、85%及以上掺量生产陶粒制品、25%及以上掺量生产混凝土、30%及以上掺量生产其他建材产品(水泥除外)14、30/52(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以上大型化肥、百万吨级大型乙烯、千万吨级大型炼油等重大煤化工、石油化工、电站装备关键用泵、控制阀、调节阀的研发及制造15、电气化铁路牵引变压器制造16、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不包括普通挂车、自卸车、罐式车、厢式车和仓栅式汽车)制造17、煤炭气化、液化等洁净煤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18、枸杞制品(枸杞汁、枸杞果酒、枸杞油胶囊及其他枸杞保健食品)加工与生产19、清真食品加工20、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21、牛乳蛋白、干酪素等高端乳制品深加工22、熔体直纺及切片纺彩色涤纶的开发及生产23、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24、公路旅客运输25、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26、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27、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28、医疗机构经营29、针对穆斯林地区和阿拉伯国家的软件外包及文化创意产业30、矿热炉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余热发电回收利用31、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粪便处理等环保技术开发及应用(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荒漠地带500亩以上生物质能源植物栽培及利用2、优质酿酒葡萄种植与酿造3、单层厚度50米以上巨厚煤层开采技术开发及应用4、背压式热电联产机组建设及运营5、风力发电场建设及运营6、太阳能发电系统建设及运营7、依托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微电网技术开发及应用8、铀矿采冶设备研发与制造、原地浸出采铀技术开发及应用9、稀有金属矿山勘探、有序开采及加工新技术开发及应用10、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11、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就地深加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12、无汞催化剂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开发及应用13、6万吨/年及以上聚甲醛、10万吨/年及以上天然气制合成油(GTL)14、3000万标砖/年及以上的煤矸石、页岩等非粘土烧结多孔砖和空心砖生产15、配套有节能环保设施的石灰气烧竖窑、双燃料竖窑,带煤粉制备系统、以煤粉为燃料的竖窑,直径2.5米及以上石灰回转窑以及规模为10万吨/年及以上的碳石混烧机械化立窑建设及运营16、风电机组控制系统,风电机组用新型发电机、高速叶片、全功率变流器、变浆控制器、增速齿轮箱、主轴、轴承等关键部件,海上风电工程施工机械研发及制造17、干空气能应用装备研发及制造18、铸造、锻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基础工艺专业化服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项目除外)19、棉花、小麦、豆类、番茄、辣椒、甜菜、红枣等农作物种植、采收机械化技术开发及应用20、棉杆采收专用设备研发及制造21、大型游乐设施制造22、汽车整车制造、专用汽车制造23、膨润土、蛭石等特色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开采、深加工及其技术装备研发及制造24、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片开发及生产25、日处理甜菜3000吨以上食糖生产线26、氧化铁(Fe2O3)含量不超过0.02%的高档玻璃器皿生产27、教具教学仪器研发生产28、民族工艺品加工生产29、民族演艺服饰、乐器设计、生产和销售30、农村居民供水工程(包括城市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建设及经营31、公路旅客运输32、民用机场运营(与机场运行直接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33、宽带网络建设及运营34、口岸物流设施(物流仓库、堆场、装卸搬运工具、多式联运转运设施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及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国西办经[2006]15号加快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全国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总体思路(一)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立足比较优势,促进结构调整,完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着力自主创新,提升竞争能力,突出重点区域,保护生态环境,走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道路。

(二)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

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外引内联,推进强强结合,发展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根据支撑条件,考虑约束因素,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尽量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产业。

三是促进合理布局。

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依托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区,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培育增长极。

四是转变增长方式。

坚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目标。

通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西部地区能源及化工、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产业6类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长江上游和关中地区等重点经济带、省会城市及周边地区、资源富集地区和重要口岸城镇4类增长极初步形成。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超过百家。

二、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四)能源及化学工业。

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有序开发水电,集约开发煤炭,加快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大力发展新能源。

因地制宜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

建设黄河上游、金沙江、澜沧江、红睡河、怒江等流域大型水电基地。

加大新疆、川渝、陕甘宁、青海、内蒙古等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设石油天然气开发及相关产业基地。

建设广西沿海地区炼油及相关产业基地。

建设陕北、宁东、内蒙古西部、贵州毕节、新疆哈密等地煤炭生产、煤电一体化基地,择点建设煤制油等煤化工基地。

大力发展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风能、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

(五)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业。

集约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积极利用境外矿产资源,建设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加工基地。

加大铝土矿开发力度,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扩大广西、贵州等地氧化铝生产能力,优化电解铝结构,延长铝加工产业链,建设广西、贵州、重庆、兰州、西宁、包头等铝加工基地。

建设云南铜、铅、锌,四川钒、钛,甘肃镍等有色金属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加快推进内蒙古、四川稀土开发、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

继续发展磷钾肥工业,建设青海柴达木、新疆罗布泊等大型钾肥基地和云南、贵州大型磷复肥基地。

建设四川、新疆、青海等地氯碱化工基地。

增强攀钢、包钢、酒钢等钢铁基地的竞争力,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重轨、大口径优质无缝钢管、优质合金钢材和精密合金钢材等特殊钢材。

(六)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独特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和壮大特色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品深加工,提高增值能力。

提高西部地区重点商品粮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双低”油菜、啤酒大麦、小杂粮、马铃薯等生产基地及玉米、油菜、球茎花卉等制种基地。

继续建设新疆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提升新疆、陕西棉纺织加工水平。

以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的羊绒、驼绒、牦牛绒及毛纺加工为依托,建设有特色的毛纺织生产基地。

进一步增强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烟草、酒类、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的品牌竞争力。

云南、广西、四川、重庆等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林(竹)浆纸一体化工业。

建设内蒙古、新疆等地乳品和四川、重庆、云南、内蒙古、广西、陕西等地肉类生产加工基地。

建设陕西、四川、重庆、新疆等地果蔬加工和广西、云南糖业生产基地。

提高中药材和藏、蒙等民族药材栽培、养殖和加工水平,发展特色药品和新产品。

(七)重大装备制造业。

利用西部地区现有产业基础,依托重点工程,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西部地区重大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

重点发展核电装备制造、重型燃机、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设备、重型机械和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汽车、摩托车、内燃机、环保成套装备、输变电成套装备、大型数控机床、数字智能型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水利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等,形成重庆、成都、西安、兰州、贵阳、包头、柳州、宝鸡、德阳等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

(八)高技术产业。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培育和形成若干聚集效应突出、在全国具有技术优势和特色高技术产业基地。

加强重庆、四川成都和绵阳、陕西关中等地的集成电路、软件、网络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大力促进云南生物资源、四川成都与陕西西安医药产业、陕西杨陵现代农业、重庆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推动陕西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四川成都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力促进支线飞机、大型干线飞机、航空发动机、民用飞机零部件生产、民用飞机维修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鼓励陕西、贵州、广西、新疆、云南等地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航天、能源、信息、交通等领域急需的铝、钛、超导、复合、稀土等高性能材料。

要充分发挥陕西西安、四川成都、重庆等地的科技优势。

(九)旅游产业。

发挥西部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

重点开发长征之旅红色旅游区、香格里拉民俗风情——高原风光旅游区、长江三峡高峡平湖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区、黔东南——湘鄂西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区、川渝黔“金三角”生态旅游区、珠三角——桂东——桂北黄金旅游区、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民族风情热带风光跨国旅游区、西北大漠草原旅游区和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

在继续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边境旅游、科普旅游、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等专题旅游,形成协调配套、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重视发展红色旅游。

大力开发有西部特色的文化旅游,通过影视作品、媒体宣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展示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多民族特色文化,开发系列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三、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十)重大项目布局实行同等条件西部地区优先。

合理调整全国产业分工格局,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点产业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在西部地区。

按照统一规划和产业政策,支持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资源就地加工转化。

中央管理的国有大企业应当积极参与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十一)坚持政府投入倾斜。

从中央预算内资金和长期建设国债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重大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化、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投资补助和贴息,对西部地区给予倾斜。

对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资源枯竭矿山治理在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照顾。

对棉花等基地建设继续给予投资补助。

对经国家认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给予贴息。

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扶持。

加强西部矿产资源集中区的调查评价、勘查与开发利用。

西部地区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十二)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各金融机构要做好支持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政策性银行要进一步加强对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应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西部地区符合信贷条件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的有效信贷投入。

鼓励保险机构在西部地区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试点,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提供保障。

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支持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在西部地区组织产业投资基金试点。

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处置国有企业不良资产。

支持西部地区以股权投资方式吸引外资。

鼓励民间投资参股、兼并和重组国有企业。

(十三)支持合理的用地需要。

对西部地区重点支持的6大特色优势产业在4类增长极地区布局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在土地供给方面国家依法保证。

鼓励利用山地、荒地进行项目建设。

(十四)改善发展环境。

继续加强西部地区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对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地,要加强供电、供排水、供气、道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依托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整合物流资源,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

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为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研究制定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

继续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对企业的服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十五)推进东中西互动。

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协作形式,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促进东中部地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十六)扩大对外开放。

加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特色优势产品出口,支持边境口岸和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把口岸城镇建成重要的来料加工区和出口加工区。

加快发展边境贸易,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能源、科技、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等领域的合作。

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事关全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好落实,推动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