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二轮) 小说讲评之情节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是以 塑造人物形象 为中心, 通过 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 和 环境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情节
定义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 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一般包括: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合作探究
评价区
1组 探究一
疑问区
前黑板
2组 探究二
学习目标
温馨提示: 1、点评人:迅速到位,语言简洁,做好交接。 2、其他同学:目标明确,快速走动,代表点 赞。 3、疑难全部解决后马上回座位完善导学案。
3组 探究三
4组 探究一
5组 探究二 9组 探究三
8组 探究二
后 黑 板
7组 探究一
6组 探究 三
•
第一课时(情节)
《枪口下的人格》 3:基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被俘——脱险——赴死。 《会明》 3.文中多次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用。 (1)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 (2)会明对插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捡烂纸的老头》 4.开头两段不避其繁,结尾两段不避其简,作者为什么做这样的结 构安排? ①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 “的出场作了铺垫。②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 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③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 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 令人惊奇。
分析情节安排特色(技巧)
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 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 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 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 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 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 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 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 照应得体。
【方法点拨】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这些人物在 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
《会明》 1.战争让他重温三十三连的荣耀,体现他作为一名士兵的价值; 战事如拖到六月,死伤士兵的腐烂会让他不忍直视;打了,无论 胜败,对他而言都是一种解决。 3.这个细节贯穿全篇,前后呼应,体现小说的整体性;会明对插 军旗由渴望到不抱希望,形成一种反差的艺术效果。 4.这个六月没有士兵因战事而伤亡、腐烂,会明对此感到欣慰; 在喂鸡的行为中,会明体验到幸福感; 从热衷于战争转变到“非战主义”,会明感到思想提升的快乐; 心灵世界由单一走向丰富,会明的生命变得更加立体。
• )
第五课时(理解、赏析句子
• 《枪口下的人格》
• 1:(1)贝尔蒂高尚的人格震慑了霍夫曼的灵 魂,使之感到羞愧和敬畏。 • (2)表现了霍夫曼复杂的人性。 《会明》 2.(1)向别人吹嘘过去的荣耀,满足虚荣心 ,体现内心的空虚 (2)会明夸赞鸡,表现了他从喂鸡的成就中 获得满足,体现内心的充盈。
• 《锄》 3、3.(1)六安爷层面(4分):①六安爷用这句话 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而又固执 的性格特征;(2分)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 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 瘾”,由此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2分) (2)小说主旨层面(4分):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 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2分)②随着 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精神的意义只 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2分)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 ——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 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 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 动情节发展。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对人物形 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 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
《捡烂纸的老头》 5.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 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 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 互换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 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母亲》 5.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 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 倾向。 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 的自觉和勇气。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 • 情节上:揭示了是贝尔曼给了苏珊重新活下去的希望和 信念。 • 人物上:使贝尔曼形象得以升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挽救他人的生命。 • 主题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展现出了底层人物身上具 有的人性光辉。 • 结构上:照应了小说开头“贝尔曼要画一幅杰作”,是 小说结构严谨。 • 效果上: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留给读者 无穷的想象空间,韵味无穷。
•
第四课时(探究性题目)
• • • • • •
探究文本——文本五问: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文章说了什么事? 3.文章是以怎么样的顺序写这件事的? 4.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意思? 5.作者想透过这件事表达什么?
《枪口下的人格》
4:(1)作者赞扬了贝尔蒂高尚的品格,但并未将其简单化;贬斥了 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但并未将其脸谱化,也暗示了霍夫曼人格 的复杂性。 (2) ①贝尔蒂的风度显示为对战俘人格的尊重与维护,他的尊严 则体现为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人格的捍卫。 ②霍夫曼所谓的风度不过是在虚伪的礼貌言行中包藏着的对 法国人的傲慢与鄙视;所谓的尊严其实是占领者的居高临下和泄 愤杀人。 5:(1)贝尔蒂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他善待俘虏既是对国际公约 的遵守,也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2)贝尔蒂应该救迈尔。在贝尔蒂看来,让迈尔替自己去死有 辱自己人格,因此他用生命捍卫了人格的尊严。
这鸟笼根本不用养鸟,只要在树上一挂,它自己就会叫起来。” 请赏析划线这段人物语言。 运用夸张、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鸟笼的精美,表达了老大夫对鸟笼的赞 赏之意。
答题要点:1、先点出手法
2、结合手法进行分析 3、点出效果和感情
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总结
• 1.人物描写的方法: ⑴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 描写等。(注意概括介绍) ⑵侧面描写: 侧面烘托(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对比、衬托、环境描写 、景物描写 • 2.常见题型 ⑴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枪口下的人格》2); 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马裤先生》2); 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包括次要人物(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 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马裤先生》3,《枪口下的人格》4、 5)。
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 型意义。 形象的典型意义往往要根据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来思 考,而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所、人物之间的关系等, 往往也与其典型意义有关。 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 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不 要忽略人物的生平、经历)
《回忆陈寅恪先生》季羡林 19. 简要概括陈寅恪先生的形象特点。 外表朴素;学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爱护提 携后辈;有骨气;宽容有胸襟。(共4分, 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高桩柿”的形象特点。 21.①认真仔细,谨慎小心;②机警灵活,懂得变通; ③正直善良,有同情心;④两次被下放,经历坎坷。 (4分,每点1分)
•
第三课时(人物特点)
《捡烂纸的老头》 1.①老丑; ②邋遢; 《母亲》 1.①忙碌 ②辛苦
③怪异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的人物形象
• 外在: • 外貌: ①老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 牢骚满腹 • 他人转述:②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 • 内在: • 语言: ③他善良、富有同情心。 • 情节发展中:④他具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挽救他人 生命的高尚品德。
第二课时(技巧)
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与技巧
《枪口下的人格》 2、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 ⑴对比。 ⑵ ①贝尔蒂与霍夫曼之间的对比,即霍夫曼的虚伪、卑劣与贝尔蒂的真诚、 高尚相对比; ②贝尔蒂与迈尔之间的对比,即迈尔对待俘虏时的冲动与贝尔蒂的理性 相对比,迈尔在死亡面前的恐惧与贝尔蒂的视死如归相对比; ③在霍夫曼狼一样的眼光下,人们的惊慌失措与贝尔蒂的镇定自若相对 比。
小说的结局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 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 心的力量。如《项链》。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 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以作了埋伏。 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 是不值钱的。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 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 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 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 死的原因。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这样的结尾 有什么作用?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 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 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小说专题之小说情节分析
文章因情节而生动,古人说“文似看山 不喜平”,说的就是情节的重要影响,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说中的情节。
1.了解有关小说情节的几种题型,能够 结合具体语境进wenku.baidu.com分析。 2.灵活运用赏析小说情节的方法。
梳理小说阅读常考题型
1、概括人物主要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句段作用。 3、赏析人物或是句子。 4、次要人物的作用。 5、标题的好处。 6、结尾的好处
《捡烂纸的老头》 3.①运用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多种描写手法,揭示 了“老头”从愠怒失意到自我宽慰的情绪变化,描 写细腻生动,富有戏剧效果。 ②交代“打架”事件的结局;“老头“的行为、情绪 、言语恢复故态,与之前的叫阵形成对照,也与前 文的惯常言行呼应,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母亲》 4.①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 火车的痴迷。②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 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③叙事上有过渡 、舒缓节奏等作用。
3.“人物性格特征分析题”解题思路 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情节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 映得最充分最深刻。 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 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
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 答疑问。作用是: ①造成悬念,引出下文情节; ②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阅读;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或暗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渲染环境氛围,交代主人公活动背景,烘托人 物性格。暗示小说主人公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