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介绍)

合集下载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作者: ————————————————————————————————日期:ﻩ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马建彬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 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ppt

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ppt

四、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在这次大萧条中,最使人沮丧的是,瞻望前 途,似乎将无止境地持续下去,没有转机,没 有解除痛苦的希望。 1930年,政府果敢地
号召,好日子来了,但事与愿违,国民 收入从870亿降至750亿。1931年,流行 的歌曲是:我赢得了5元钱。这时国民收 入则继续降低到590亿。1932年的歌声就 更加凄凉了:兄弟,你能不能施舍1毛钱。 这时的国民收入则惨落到420亿。” (P.239)
二、主要著作



1、《合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华 夏出版社,2008年。 2、《货币论》(1930年),商务印书馆, 1986年。 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年),商务印书馆,高鸿业译,1999年。
三、《通论》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编 引论 何谓通论;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有 效需求原理 第二编 定义与观念 单位的选择;预期决定产量与就业的作 用;收入、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对储蓄 和投资的意义的进一步考察
对中国的影响

本次经济危机,对中国也产生严重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的危机与此 有关。
五、凯恩斯革命的基本内容


(一)对“凯恩斯革命”的评价: 1、“凯恩斯的《通论》犹如哥白尼在天文学 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和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 的划时代贡献一样。”(转引胡代光:《西方 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1998年, P.109); 2、可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 《资本论》相提并论。“亚当.斯密的著作是 对重商主义的声讨,马克思的著作是对资本主 义的尖锐批评,凯恩斯的著作是摒弃自由放任 的基础。”(同上)。
人物简介——孩提时代

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的基本特征

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的基本特征

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的基本特征一、概述1. 凯恩斯收入支出模型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创立的一种宏观经济学模型,主要用来分析和预测国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

该模型以收入和支出的关系为核心,奠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二、收入支出之间的关系2. 凯恩斯认为,一个国家的总收入与总支出是相互关联的,国民总支出决定国民总收入。

这种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表示:Y=C+I+G+(X-M)。

其中,Y表示国民总收入,C表示消费支出,I表示投资支出,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3. 凯恩斯将国民总收入分为四个部分,即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他认为,这四个部分的总和决定了国民总收入的大小。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4. 凯恩斯提出了两个关键的经济函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描述了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储蓄函数描述了储蓄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5.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a+bY,其中a为消费的固定部分,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

储蓄函数可以表示为S=Y-C,即储蓄等于收入减去消费。

四、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6. 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他的收入支出模型中起着重要作用。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的比率,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随收入变化的比率。

7. 凯恩斯认为,当国民总收入增加时,消费支出会增加,但边际消费倾向会逐渐下降,即边际消费倾向<1。

相应地,储蓄会增加,但边际储蓄倾向会逐渐上升,即边际储蓄倾向>0。

五、投资支出8. 凯恩斯将投资视为一个独立的决定,与国民总收入无关。

他认为,投资决策是由利润预期和利率决定的。

当企业预期利润增加时,投资会增加;当利率下降时,投资也会增加。

9. 凯恩斯的收入支出模型中,投资被视为一个外生变量,或者说是由其他因素决定的,不受国民总收入变化的影响。

凯恩斯原理

凯恩斯原理

凯恩斯原理
凯恩斯原理,又称为凯恩斯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
纳德·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理论。


理论主张在经济衰退和失业的时期,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凯恩斯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可能出现供给不足、经济衰退和大规模失业的问题。

他认为,市场经济不具备自回复到充分就业状态的能力,因此需要政府干预。

凯恩斯主张,政府应在经济低迷时增加公共支出,通过增加需求来刺激企业的生产和雇佣劳动力。

此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货币政策的刺激措施,如降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和消费。

凯恩斯原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求”,即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低迷时,消费者会减少支出,企业降低生产,导致失业率上升。

此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提高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同时,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鼓励投资和消费,增加有效需求。

凯恩斯原理的实践表明,在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政府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然而,凯恩斯原理也存在一些争议,如过度干预市场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通货膨胀等问题。

因此,在实施凯恩斯主义政策时,需要权衡各种因素,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思想2007-12-30 16:27凯恩斯理论是当代最流行的垄断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之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形成。

创始人是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贝弗里奇、哈罗德、罗宾逊和美国的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克莱因等。

他们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与货币量所决定。

认为只要国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除危机,解决失业问题。

主张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如实施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实行捐税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鼓励剥削阶级奢侈浪费,加紧对外经济扩张等。

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对现代改良主义的理论和现代庸俗经济学,都有很大影响。

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通论》涉及的理论范畴很多,较为重要的理论有:有效需求原则,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或者叫投资引诱,就业与工资,总体分析,乘数原理,赤字的财政政策等等.。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由上可见,凯恩斯的经济纲领或者说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千方百计增加消费以刺激生产,维持较低的失业率;⑵实行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⑶以扩大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认为,政府即使雇佣劳力在地上挖坑再填上也会增加国民收入,因为付给劳力的钱会有一部分转为初次消费付给生产者,生产者又会将其中的一部分转为二次消费,由此循环往复不止,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赤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可取的。

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建立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

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指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观点上。

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指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同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凯恩斯经济学是凯恩斯及其门徒发展而成的一整套经济思想。

它主要分析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因果关系。

认为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投资。

如果储蓄的每一增加不被新的投资所抵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

凯恩斯在经济理论上第一次提出不充分就业的平衡的可解性。

他认为:消费水平要看个人的消费倾向如何而定,后者是收入的函数。

企业的投资总量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资本投资将带来的赢利。

利率与其说是使储蓄供给和投资需求趋于相等的因素,不如说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流动偏好)的程度的独立要素。

因此储蓄和投资并不一定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每每高于投资,结果使失业现象和经济停滞常常存在。

为了防止经济周期萧条阶段出现大量失业,他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开支,创造投资,补充总需求的不足。

这样借助于投资乘数的作用,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理论认为,消费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根本的要素。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学界的一种主流思想体系,它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当代宏观经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需求决定经济活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的决定因素是总需求。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经济衰退。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

二、政府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活动,以解决市场失灵和经济波动问题。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总需求,通过减税来提高消费者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利率来影响投资借贷条件等。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通过增加总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

三、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了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常常存在着自发性的失业,这是由于需求不足导致企业减少生产和雇佣。

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凯恩斯主张通过扩大总需求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实现充分就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利率和投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利率是影响投资的关键因素。

凯恩斯认为,降低利率可以提高投资水平,因为较低的利率可以减少企业借款成本,从而鼓励更多的投资。

因此,货币政策应该通过调整利率来刺激投资活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五、经济周期和波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经济周期和波动的解释也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的波动引起的,而非自我调节的市场力量。

因此,政府应该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来刺激需求,以平衡经济波动。

六、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强调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政府可以实现更加平等和公正的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总结起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需求决定经济活动为核心原理,主张政府积极干预经济,关注失业问题,通过调节利率和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解决经济波动和促进经济增长。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及其影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经济学思想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并探讨其对经济政策和理论的影响。

一、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简介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凯恩斯主义,他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地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繁荣与衰退交替出现,并且在衰退期间会存在失业问题。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时期,市场无法自动实现复苏,因为企业和个人会缩减支出,导致需求不足。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刺激需求,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凯恩斯提出了“有效需求”的概念,即总需求中货币支出部分对于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二、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政策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政府干预方面。

首先,凯恩斯主义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并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支出,以提高总需求。

而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通过减少公共支出和增加税收,以控制通货膨胀。

其次,凯恩斯主义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凯恩斯认为,通过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支出,从而提高总需求。

因此,中央银行应该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措施,以确保经济稳定和就业增长。

此外,凯恩斯主义也对经济增长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凯恩斯批评了传统的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供给决定需求,即“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

他指出,需求不足是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供给不足。

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率增加”的概念,强调了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理论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对经济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宏观经济学和经济政策制定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容

宏观经济学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内容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的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宏观经济学,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做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

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

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方面.涉及国民收入及全社会消费、储蓄、投资及国民收入的比率,货币流通量和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利息率,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国家预算和赤字,出入口贸易和国际收入差额等。

凯恩斯 简明介绍

凯恩斯  简明介绍

Definition of Depression
Depression is recession that had fallen into a “liquidity trap”(流动性陷阱).A liquidity trap is when people hoard (save) money and refuse to spend no matter how much the government tries to expand the money supply.
Statistics
“We are all Keynesians now.”
Before World War II, eight U.S. recessions worsened into depressions (1807-1937). Since World War II, under Keynesian policies, there have been nine recessions (1945-1992), and not one has turned into a depression.
Influence to the U.S.
Keynes' adv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e on end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was rejected at first. President Roosevelt tried countless other approaches, all of which failed.
Profound Influences
Keynesianism, both as a theoretical doctrine(学说)and as actual economic policy, had greatest influence (in the nonCommunist world) after 1945, follow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remained the dominant influence until the late 1960s.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

简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要思想,并对其评价食品科学学院 3115818020 马建彬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

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

在微观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

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

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社会的消费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1)所得数量。

(2)客观环境因素。

1、工资单位之改变; 2、所得与净所得之差别; 3、资产的货币价值的变动; 4、时间贴现率; 5 、财政政策之改变;6、个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以上除工资单位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对消费也不会有重大影响。

因此,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

它还有三大假设: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宏观经济学鼻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宏观经济学鼻祖: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经济学的“四大名旦”之一。

凯恩斯1905年以优异的数学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6年后发表著作《印度的通货与金融》,该著作被认为是论述金融汇兑本位制的代表作。

1919年出版《论凡尔赛条约的经济后界》一书,该著作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风行一时,使年仅36岁的凯恩斯一跃成为国际知名人物。

1936年,他出版了最有影响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他对于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具有突破性的新观点。

1.突破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2.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认为总就业量和总生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3.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4.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

凯恩斯将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

用这种方法分析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

5.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以《通论》为标志,凯恩斯完成了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史称“凯恩斯革命”。

他在思想上推翻了传统的自由市场理念,他的主要贡献是首创了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方法,并且在理论上使用的需求理论代替就业均衡理论。

【专题3-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

【专题3-3】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

凯恩斯的著作
• • • • • • 《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年); 印度的通货和财政》 年 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 《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 年 货币改革论》 《货币改革论》(1923年); 年 自由放任的终结》 《自由放任的终结》(1926年); 年 货币论》 《货币论》(1930年); 年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最有影响的《就业、利息与货 年 凯恩斯出版了他最有影响的《就业、 币通论》 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币通论》,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专题3-3】 专题 】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 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 凯恩斯 约翰 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梅纳德 凯恩斯( )
• • • • • • • 从1908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 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 年起在剑桥大学任教 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 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 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 1911年起出任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期刊《经济杂志》的编 年起出任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期刊《 年起出任英国最具影响力的期刊 经济杂志》 共任职33年 辑,共任职 年; 他还多次担任英国政府的要职: 他还多次担任英国政府的要职:曾先后任财政部高级官 巴黎和会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 员,巴黎和会英国财政部首席代表,主持英国财政经济 顾问委员会,英格兰银行董事; 顾问委员会,英格兰银行董事; 率领英国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 率领英国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积极策划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成为这两个国际组织的董事; 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成为这两个国际组织的董事; 凯恩斯还从事过金融投资活动, 凯恩斯还从事过金融投资活动,曾任全国互助人寿保险 公司董事长,创办过几家投资公司; 公司董事长,创办过几家投资公司; 1942年,凯恩斯被晋封为勋爵。 年 凯恩斯被晋封为勋爵。

完整凯恩斯模型的构成

完整凯恩斯模型的构成

完整凯恩斯模型的构成引言:凯恩斯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

凯恩斯模型是凯恩斯经济学的核心,它主要用于解释经济活动中的总需求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完整凯恩斯模型的构成,包括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思想、模型的核心要素以及模型的应用。

一、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思想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需求决定产出”。

凯恩斯认为,市场经济中,总需求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而不是供给的变动。

他认为,如果总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总需求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为了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种政府干预的思想,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实现经济稳定和充分就业。

二、凯恩斯模型的核心要素1. 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凯恩斯认为,消费支出是总需求的最大组成部分,它受到个人收入、利率、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2. 投资支出(I):投资支出是指企业和政府用于购买资本货物和设备的支出。

凯恩斯认为,投资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它受到利率、预期、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3. 政府支出(G):政府支出是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实施公共项目的支出。

凯恩斯认为,政府支出可以通过增加总需求来刺激经济增长。

4. 净出口(X-M):净出口是指出口减去进口的差额。

凯恩斯认为,净出口受到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它可以通过影响总需求来影响经济增长。

三、凯恩斯模型的应用凯恩斯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经济的宏观表现,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以下是凯恩斯模型的几个典型应用:1. 经济增长分析:凯恩斯模型可以帮助分析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 货币政策分析:凯恩斯模型可以帮助分析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和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参考。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理论,被称为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对于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于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上。

他认为,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是导致经济衰退和失业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恩斯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经济调控手段。

首先,凯恩斯主张通过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他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来提高经济的总需求水平。

当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自身的支出,来填补这个需求缺口,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其次,凯恩斯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可以对经济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当经济不景气时,凯恩斯主张降低利率,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来提高经济总需求。

相反,当经济过热时,他主张提高利率,以抑制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

此外,凯恩斯还关注就业问题。

他认为,稳定的就业是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在他的理论中,政府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增加公共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来减少失业率。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国家开始采取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措施,以应对经济危机。

这些政策往往包括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实施就业计划等。

然而,凯恩斯主义理论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一些学者认为,凯恩斯主义夸大了政府干预的作用,过分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

此外,凯恩斯主义并未提出有效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经济结构的变革和技术创新等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如此,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经济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仍然受到凯恩斯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在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上。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要点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要点

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要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下降。

192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在英国更是出现了失业剧增、购买力极度下降的经济问题。

英国政府通过各种尝试,试图挽救英国市场,但都没有成功。

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创新性的提出自己的经济观点,拯救了英国市场。

下面我们分条阐释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要点。

首先,针对失业人口剧增的问题,凯恩斯强调政府应该放弃之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消费者的购买力。

同时,凯恩斯强调,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作用:在经济过度紧缩时,政府实行赤字预算,实行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在经济过度膨胀时,政府实行结余预算,实行紧缩的经济政策。

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根据经济状况来制定预算。

其次,凯恩斯对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和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行研究。

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在二部门经济中,只有消费者和企业。

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即Y=C+I。

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c=a + by 。

其中a 是不会因为收入减少而减少的维持生活的消费,也就是说a是自发消费支出。

By表示,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会以一定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即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又分为边际消费倾向(MPC)和平均消费倾向(APC)。

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就是平均消费倾向。

但是因为消费倾向比较稳定,所以我们在计算时往往将消费倾向取常数。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I=e – d r 。

e表示,在利率为零时也有的投资量,称自主投资。

d是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系数。

即,当利率增加时,投资会以一定的比例下降。

这是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当筹资的成本增加时,投资的回报要求就高,所以投资越少。

当储蓄等于消费时,产品市场达到均衡。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所以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货币的供应量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

宏观经济学模型总结宏观经济学模型是用来描述和分析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工具,通过对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在宏观经济学中,常用的模型有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等。

以下是对这些模型的详细总结:1.凯恩斯主义模型: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基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和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总需求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起着关键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有效需求”,即总支出等于总产出。

该模型着重分析储蓄、投资、消费、国内生产总值(GDP)、失业率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2.新古典主义模型:新古典主义模型是基于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建立的。

该模型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节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供求关系,即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决定价格。

该模型着重分析劳动力供给、资本投资、产出和价格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古典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和扩大市场开放等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

3.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对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改进和扩展。

该模型认为,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存在摩擦和不完全信息,因此市场机制可能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和资源有效配置。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该模型着重分析工资和价格粘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短期经济波动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政策推导是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整总需求,以实现经济稳定和最大化就业。

总的来说,凯恩斯主义模型注重总需求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新古典主义模型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而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则将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考虑进去。

这些模型在不同的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下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试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内容

试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内容

试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内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研究了经济体系的总体行为和性质。

它基于理性、有序的行为假设和分析,并以宏观方式描述经济系统的运行。

它旨在帮助政府决策机构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和对其有影响的因素。

1920年代,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首先发展出宏观经济学,以解释宏观经济活动和行为。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念是市场机制可以协调“应用的资源”的分配。

凯恩斯的理论多次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达到“自由市场均衡”,这意味着政府不应该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或调控。

经济系统将自我调节,使市场中的资源总是根据实际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进行有效的分配。

这意味着,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中,经济体系的表现有望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潜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还关注三种内核经济活动:存款、消费和投资。

存款是指个人和企业存放在银行的现金流动资金。

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包括家庭购买商品或服务,以及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

投资指企业投资新机器、新设备或新建筑物,以及政府投资公共设施。

凯恩斯将消费、投资和存款称为经济的三要素,他认为,这三种经济活动是经济系统的核心,共同决定经济发展的状态。

他认为,要达到经济均衡,政府和个人应该看到三要素的重要性,以有效地分配社会资源。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还关注总需求、总供给和全球产品结构。

总需求是指消费者体系中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

总供给指经济环境中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最后,全球产品结构分析了不同产品类型的数量和分配,以及消费者对这些类别的偏好。

总的来说,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一种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理论,旨在帮助政府决策机构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

它认为,要达到经济均衡,政府和个人应该遵循“自由市场”的原则,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经济表现,帮助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受到充分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他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巨匠,以他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西方经济思潮中最大的一个流派,不论是对西方经济学说,还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都有重大影响。

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严重,传统的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大萧条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更不能为摆脱危机提供“有效的”对策。

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凯恩斯为了医治资本主义经济病症、寻求摆脱危机的措施,潜心于经济理论的研究,并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出版就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有人把他的理论誉为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它的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完成了从传统的古典经济学理论向自己创立的新经济体系的过渡,标志着凯恩斯学说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其主要观点:一、凯恩斯重新解释了充分就业概念。

凯恩斯认为:在大萧条的环境下,政府应该追求充分就业,这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大萧条也使他意识到:经济现实中还往往存在着第三种失业——非自愿失业。

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理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乘数原理和有效需求原理。

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认为决定收入和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三大心理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和货币供应量。

四、凯恩斯提出三大心理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3.流动性偏好。

五、乘数理论。

凯恩斯认为,初始的投资增加可以引发诱致性投资增加,通过连锁式效应,最终可以带来数倍于初始投资的社会有效需求扩张;同样,初始投资的减少也最终会造成数倍于它的社会有效需求的缩减。

投资需求所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乘数效应”或“乘数理论”。

六、经济周期理论。

凯恩斯认为,经济周期主要包括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四个阶段,这是由于投资率波动引起的,而投资率的波动又主要在于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动。

七、物价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一般物价水平由工资单位和就业量决定,货币数量变动是通过影响它们才对物价发生作用的;,在长期中,国民收入和货币数量的关系取决于流动性偏好,价格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则取决于工资单位上涨速度与生产率增加速度的对比。

八、工资理论。

凯恩斯认为,在短期中应当用伸缩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工资稳定、物价上升,通过物价上升来降低实际工资,以此促进就业。

另一方面,凯恩斯认为,在长期内仍有两种政策选择,但他本人更偏向于允许工资缓慢上升,同时保持物价稳定的这种政策选择。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

此后,凯思斯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并将凯恩斯的理论及建议作为制订政府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某些经济学家将从《通论》出版开始直到60 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称作“凯恩斯时代”。

如果说《国富论》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圣经的话,那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便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宝典。

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新阶段之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理论对自由资本主义的缺陷给予解释和弥补,此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现了,并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使得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制,从而翻开了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崭新一页。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掀起了一场经济理论的革命,史称“凯恩斯革命”。

国家干预的手段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这才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政策主张方面革命的最主要特色。

这一转变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以及对整个经济理论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

毫无疑问,凯恩斯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的束缚,承认有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整个宏观经济学学的贡献是极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