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
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尺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简介地球系统科学是从传统的地球科学脱胎而来的。
人类的生活要从环境中获取食物、能源,故必然关心所居住的环境,对所立足的地球产生求知欲,于是逐渐形成了地球科学的各分支,如气象学、海洋学、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等。
然而,它们是对地球的某一组成部分的分门别类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和目的。
但是,由于地球的空间广域性,形成它的时间悠久性和组成其要素的复杂性,分门别类的研究尽管有的学科已达定量、半定量化的研究水平,但仍不能完整地认识地球,传统地学面临着挑战。
用系统的、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观点去研究、认识地球,越来越为有识之士所倡导。
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以美国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arth System Science Committee)在1988年出版的《地球系统科学》一书为标志的“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和概念被明确提出。
事实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兴起的对自然地理各要素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的萌芽。
只是后者涉及的范围、领域更广,时间更长,系统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更加先进完善而已。
起源地球系统科学是应人类面临的根本生存环境危机——全球变化的严峻挑战而兴起,在近年诸多高新技术在地学上的应用研究而促进其发展,它反映了现代人类对人-自然界关系的哲学理念。
但是,概念尽管已提出,行动却尚有不少困难。
首先就是面对这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如何能适时地、多周期地获取系统多参数的海量数据?同时,又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集成以及选取合适的参数进行数学建模?模型又如何能适时地检验?如何对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地学实验室、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学研究和获取的宝贵数据能进行共享、交换?这些问题均有待解决。
地球系统科学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地球系统科学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上,地球系统科学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默默地为可持续发展施展着魔法。
话说我之前有一次带着一群小朋友去郊外游玩,那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美景让大家兴奋不已。
可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一条干涸的小溪,旁边的土地也干裂得厉害。
小朋友们都很疑惑,这好好的小溪怎么就没水了呢?这时候我就跟他们讲起了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呀,可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
它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网,把地球上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等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比如说大气圈吧,那变幻莫测的天气,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又乌云密布,其实都有着它的规律。
而水圈呢,从奔腾的江河到浩瀚的海洋,再到地下的暗流,它们之间的流动和变化可不是随便乱来的。
咱们再看看那些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对大气和水造成了多大的污染啊!这就打破了地球系统的平衡。
地球系统科学告诉我们,这些行为会产生一连串的不良反应。
就像扔一块石头到平静的湖面,会激起一圈圈的涟漪。
还有啊,过度砍伐森林也是个大问题。
森林可是地球的“肺”,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当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就升高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那地球系统科学怎么促进可持续发展呢?就拿能源来说吧,我们都知道传统的化石能源,像煤炭、石油,用一点就少一点。
但是通过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我们发现了太阳能、风能、水能这些清洁能源。
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对环境的影响小。
在农业方面,根据地球系统科学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合理地利用土地和水资源。
不再是盲目地开垦和灌溉,而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种植方式。
这样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能保护土地资源。
再说说城市规划。
以前的城市建设可能没有考虑太多环境因素,导致交通拥堵、垃圾处理困难等问题。
现在有了地球系统科学的指导,城市规划得更加合理了。
有更多的绿地和公园,让城市能够“呼吸”;有更完善的排水系统,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
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认识
对地球系统科学的几点认识
地球系统科学将是21世纪地球科学的主旋律,它被定义为:“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来伯全部知识;对地球的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中的各种作用及各层圈间相互作用时间进行的研究”。
此种学术思想可追溯到100多年前,见於文字也有近二十年。
它对当代地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四个特点:地球现象的远距离相互联系、影响;内动力和外动力研究一体化;地质作用和生物作用研究一体化;一类活动作为地球系统的一部分。
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主要的是:在学术思路上对与岩石圈有关的地质作用有所忽视;观察研究系统不全面;还未深人到资源形成和小环境的研究中。
近年来的观测试验表明,发生在岩石圈的各种地质作用正积极参与垒球各圈层间的物质能量交换。
对它们的忽视,可能正是目前一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无法平衡的原因。
地球系统科学~知识整理
第一章、地球系统科学1、如何认识一个系统:1物质组成2系统各部分中的过程3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2、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地球系统科学:将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它们之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过程,并与人类生活和活动结合起来,借以了解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
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3、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冰雪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是作为相互作用过程的集合,而不是单个部分的组合。
4、水体:天然或人工聚集的水成为水体。
5、水圈: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
(水圈中的水以三相存在,分布于地表、地下和大气中。
)6、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有机体及其活动空间的总称。
生物圈占据了包括大气圈对流层下部、几乎整个水圈以及岩石圈表层的薄层范围。
其核心部分,即地表面以上100米至水面200以下米之间,集中了绝大部分生物。
7、冰雪圈。
冰雪圈的5个组成部分:海冰、大陆冰原、季节性雪盖、永动土和高山冰川。
前两者是最重要部分。
相对于液态和气态的水而言,冰和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冰雪圈覆盖全球海洋的7%,多年冰覆盖陆地表面的11%,但其覆盖范围可变。
冰雪圈的分布范围对地球表面温度非常敏感。
水的冰点恰好位于地球表面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约一半之处。
冰、雪和冻土分为常年(多年)性和季节性。
季节性冰、雪和冻土产生的季节影响和年际影响非常显著。
因常年性冰、雪和冻土的分布稳定少变,在十到百年尺度以上,可以产生比较固定的影响过程和影响趋势。
冰雪圈的重要性:(1)稳定的对太阳辐射的高反射率,影响地表能量收支。
(2)极地大气-冰-开放海洋的能量交换过程。
(3)约占总水量的2%,占有地球上近80%的淡水资源。
(海平面)补充:岩石圈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023地球系统科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
2023地球系统科学专业介绍及就业方向地球系统科学专业介绍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
地球系统科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地球系统科学就业方向地球系统科学考研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关、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国防、信息产业、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工作。
增设21种新专业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备案专业1641个、审批专业176个(含15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21种、26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62个。
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
另对部分高校申请撤销的925个专业点予以备案。
教育部积极引导高校开设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此次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乡村治理、家庭教育、无障碍管理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为支持高校积极探索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
截至目前,本科专业目录共包含93个专业类、792种专业。
据统计,此次专业增设、撤销、调整共涉及2800余个专业布点,占目前专业布点总数的4.5%。
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有1074个;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有1503个,占比超过50%。
本科专业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怎么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1.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也不能只依靠兴趣。
地理科学导论的名词解释
地理科学导论的名词解释地理科学导论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课程,介绍和解释了地理学中的常用概念、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对地理科学导论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及其变化所组成的学科体系。
它主要关注地球的自然属性、人类活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主要分支,涵盖了地球表面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球的形状、地貌、气候、水文、生态、资源等。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系统。
通过将地理数据与地图相结合,GIS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问题。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农业管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是一种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球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以及生物圈,而地球系统科学通过研究和模拟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探索地球系统的动态变化和变化过程。
四、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地球表面的物理特征。
它通常由地壳的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
地形地貌可以是山脉、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等地貌类型的总称,它们反映着地球的演化历程以及各种地质和气候作用。
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长期变化过程。
气候变化可以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引起,对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大影响。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措施,以减缓全球变暖、保护环境。
六、环境灾害环境灾害是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作用下,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和威胁的事件。
例如,龙卷风、地震、洪水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以及工业事故、放射性污染和水污染等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
七、资源管理资源管理是指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它涵盖了水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资源保护、利用效率以及生态平衡等因素。
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ESS)是研究地球上各种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科学领域。
它涵盖了地球的气候、大气、水文、地质、生物等多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地球系统科学的目标是深入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预测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等重大问题。
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许多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大气圈由空气组成,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圈包括地球上的水体,如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等。
岩石圈则指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以及其中的岩石和土壤。
生物圈则包括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了地球系统。
例如,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大气层,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剩下的到达地面。
这些能量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和气温。
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储能库,它吸收和释放大量热量和湿气,对气候和天气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地球的地壳活动,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则影响着岩石圈的构成和地貌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通过观测和模拟,科学家们发现,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对地球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无法完全散发回太空,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变暖不仅影响气候,还对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增加。
同时,气候变化也对农作物产量、水资源供应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和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对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测、实验和模拟。
通过观测地球上的气候、大气成分、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等变量,可以了解地球系统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实验则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地球系统的某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
地球系统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地球表层及其内部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地球环境、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已经成为揭示地球演化规律、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指导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学科。
本报告旨在总结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二、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 研究对象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圈层:(1)大气圈: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空间。
(2)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和大气水。
(3)岩石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4)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5)人类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
2. 研究内容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2)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3)地球环境变化的原因、过程和预测。
(4)地球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三、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观测与实验方法通过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地下探测、实验室模拟等手段,获取地球系统各圈层的信息。
2.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预测未来环境变化。
3. 统计分析方法对地球系统各圈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地球系统演化的规律。
4. 综合分析法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地球系统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四、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1. 地球系统演化规律地球系统科学揭示了地球系统演化的规律,如板块构造、气候变化、生物进化等。
2. 地球环境变化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了地球环境变化的原因、过程和预测,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地球资源与生态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了地球资源与生态的关系,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地球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从最初的物理气候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出发, 经过全球变化的研究实践,将科学问题细化,并归纳为分析、方法、标准和战略四大问题(1GBPScience4, 2001)。
1.分析方面的问题:地球系统的临界阈值、瓶颈和转换开关是什么?主要动力学格局、遥相关、反馈链是什 么?地球自然变率的特征状态与时间尺度是什么?在地球系统层次,有哪些重要的人为干扰?它们与突发的极端事 件如何相互作用?哪些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脆弱的地区?
地球系统
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目录
01 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03 科学的内涵
02
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 展过程
04 研究目标
目录
05 研究对象
07 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06 研究方法
08
科学联盟联合研究计 划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岩石圈、地幔、地核)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球系统科 学就是研究组成地球系统的这些子系统之间相互、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 机理,从而为全球环境变化预测建立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空间范围 从地心到地球外层空间,时间尺度从几百年到几百万年。
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解读及就业前景(精选5篇)
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解读及就业前景(精选5篇)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解读及就业前景(篇1)地球系统科学考研的毕业生可以在政府机关、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国防、信息产业、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管理、交通、电力、能源、环境保护、气象等部门和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及管理工作。
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解读及就业前景(篇2)排名比较靠前的都是一些计算机类、土木类、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等属于理工科类的专业。
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一般从事财务管理或者外贸这些方面的工作也是不错的,毕竟在打交道方面或者处理事情的细心上。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如果不感兴趣的专业,即使我们选择了,那么,对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地球系统科学专业解读及就业前景(篇3)1、软件工程专业:¥18.5K / 月平均工资“软件工程”是唯一一个连续11年入围高薪前10的专业,排名一直位列前3名。
软件工程是当下热门专业之一!目前我国软件行业缺口比较大,毕业生就业率非常高。
从统计数据来看,连续三年的软件工程专业都被称为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之一,不仅就业率高,薪资待遇水平也不错,自然是值得报考的。
就业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计算机软件专业公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金融等其它独资、合资企业从事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等工作;2、信息安全专业:¥21.7K/月平均工资“信息安全”自届开始,连续八年成为本科主要专业中月收入最高的专业,薪资也一路上涨,从届的5026元,升到届的7439元,起薪涨幅达48%,也是近7年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把信息安全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位置。
因此,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掌握信息安全知识的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孙九林院士_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1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与实践●孙九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100000)随着人类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意愿不断加强,地球科学的研究需要回答诸如地球资源还能支持人类社会发展多久,人类生存环境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极限承载力,全球环境在人类活动干预下的变化趋势,以及如何规范人类活动以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的等问题。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把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含冰雪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以及近地空间视作密切联系的整体,并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它们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
一、地球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1.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地球系统科学(EarthSystemScience)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科学界为迎接全球环境变化的挑战而提出的一门全新的集成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运转的机制、地球系统变化的规律和控制这些变化的机理,从而奠定全球环境变化预测的科学基础,并为地球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以理解地球系统整体运行与变化为目的的地球系统科学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复杂性科学研究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2.地球系统科学产生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地球系统科学,是人类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规律所驱动,基于资源、环境、生态、灾害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活动在导致地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从局部范围步入到全球影响时代,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等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密切联系而相互作用着的整体,是一个所有的组成要素处在相互作用之中的动态系统。
任一圈层过程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其它圈层不同时空尺度过程存在着相互影响和制约,任一圈层的结构、功能和行为都是地球系统在局部的反映;其中某一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成分的响应,往往又是其它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传统学科自身的成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依赖。
地球系统科学的课程设计
地球系统科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地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2. 掌握地球内部和外部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地球历史演化中的作用;3. 掌握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如能量流、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4.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及环境问题的形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如气候变化、地震等;2. 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操作能力和空间数据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2.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意识到个人行为对地球系统的影响;4. 激发学生对地球科学研究的兴趣,鼓励他们为解决环境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程设计旨在结合地球系统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地球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讲解大气、水、岩石和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大气圈:气候系统、大气层结构;- 水圈:水循环、水资源分布;- 岩石圈:地壳结构、地质作用;- 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2. 地球系统科学原理:阐述能量流、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等基本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能量流:太阳辐射、地球能量平衡;- 物质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生态平衡:物种相互作用、生态位。
3.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探讨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途径,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气候;- 资源枯竭: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
关于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一、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各种自然现象和地球内、外部分相互作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侧重于地球系统整体性质和规律性的研究。
地球系统科学的出现,标志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转变,即由过去的单一学科分析逐步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态势发展。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大气、海洋、陆地、生物圈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了解地球的动态变化和相互通联,以期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原理1. 系统性原理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等多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而这些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系统。
“系统思维”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原理,即以整体的观念看待地球,探寻各个要素在系统之中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从而揭示地球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演化规律。
2. 动力学原理地球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包括气候变化、天气系统、海洋循环、地球物质循环等。
研究这些动力学过程,并将其纳入到地球系统的整体框架之中,有助于揭示地球系统内在的规律性和演化机制。
3. 平衡与失衡原理地球系统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但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出现失衡的情况。
通过研究平衡与失衡的原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系统的紊乱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可持续性原理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即要在满足人类需求的保证未来世代的生存和发展。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确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以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等,实现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5. 多学科交叉原理地球系统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和方法涉及到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气象学、海洋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多学科交叉原理要求地球系统科学家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从多个方面深入研究地球系统的结构、动态和演化规律。
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全球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中的全球变化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不断对地球系统产生影响。
通过对地球系统的全面观察和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系统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引发了地球系统的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指地球系统在各个方面发生的长期、持续的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了地球的气候、水文、生态、地质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又相互联系、影响,构成了地球系统的整体运行。
全球变化的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环境灾害,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最为人所知,并且最为关注的方面。
气候变化的本质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的增加导致太阳热量在地球上不断积累的结果。
随着地球上的温度不断升高,全球范围内气温、降雨量、海平面等都会发生变化,影响了全球的生态系统、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单是眼前的短期效应,而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转的过程,需要采取积极的、长远的应对措施。
水文变化指的是水循环中各环节的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导致的降雨量改变、蒸发量改变等,地球上的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数量也发生变化。
水文变化不仅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而且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尤其是水资源的匮乏和恶化将严重限制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地表系统的变化也在不断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
人类的活动导致了物种的灭绝、生态系统的崩溃、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进而影响到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地球的其他地球化学演化也在不断变化:从地球磁场的状况,到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从地壳构造的改变,到海洋扩张等。
这些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同作用,需要科学界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便推进更科学、更可持续的社会发展。
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地球为基础的统一科学研究框架。
通过对地球系统内各个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地球系统的本质和运行规律,推进综合科学的发展。
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地球系统的变化,但通过系统科学知识的发展和应用,能够更好的预测全球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以更优秀的方案应对挑战。
第十二章 地球系统科学
第六节 均变与灾变
• 均变论: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初叶,地质学 的奠基人,郝顿(Hutton)和莱伊尔(Lyell, C)认 为:许多大变化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变动逐渐 积累而形成的。这是 “均变论”的主要观点。 • 灾变论:以居维叶(Cuvier,G)为代表的“灾变 论” 认为:生物演化过程中,“没有一种缓 慢进行的原因能产生突然的效果”,“所以 地球上的生命进程曾多次被可怕事件所打 断”,“地球表面曾经历过相继的革命及各 种灾变”。
• 五、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步骤 1. 观测数据的采集; 2. 观测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3. 概念和数值模式的建立(和实 验); 4. 模式的验证,并用它作未来变 化趋势的统计预报。
第二节
地球动力系统
• 地球是一个动力系统,地球上所有物质都 在不断地运动 ,而且都具有一定的速度、 一定的演化过程并有一定的动力学机制。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空气的流动;大 气的温度、湿度与成分的变化;水体的流 动、化学成分的变化;生物的繁衍、死亡、 进化与变异;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物质 的转化;地幔物质的分异、混杂与热对流; 地核的转动和物质成分的变化。
• 二、从整体论角度研究 强调地球系统,把地球的各组成部分作 为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加以评述。 将岩石圈、地幔、地核、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包括人类自身)等视为一个整体, 探讨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联系起来的复杂 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地球系统的运行 机制,以及地球系统的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 产生什么因果关系;
• 灾变事件的滞后现象 首先,以一次巨大的陨击作用作为诱发 因素,引起全球电磁场剧变和地磁极的翻转, 陨石撞击岩石圈表层引起大爆炸,粉尘升到 大气圈上部,遮蔽了太阳幅射能,造成全球 气温骤降;或可引起海平面的剧烈变化,发 生海啸;陨击作用后几年到数万年的时间内, 大气与海洋环境的巨大变化,使不能适应环 境的生物大量灭绝。
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
8
日本米糠油事件:1968年日本九州爱知县一个食 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管理不善,操作失误, 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 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因食用被多氯联苯 污染的食物而得病的人,初期症状是皮疹、指甲 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后期症状转 为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等,重者会发生急 性肝坏死、肝昏迷,以至死亡。1978年,确诊患 者人数累计达1684人。
三门具有密切 的内在联系而 又不能互相替 代的姊妹科学
4
8.1 地球系统科学
从研究包括人类在内的地球系统角度研 究人类和地球表层关系产生地球系统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的创立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趋势
5
8.1.1 地球系统科学的创立
地球系统科学最早由美国国家航空与宇航管理局 (NASA)1983年提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地 球科学发展迅猛,科学家明确提出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 相互作用的观点,进而形成了“地球系统”思想。90年 代,这一观点成为地学界共识,美、英、日等国纷纷制 定相关计划,这一学科得以确立并蓬勃发展起来。 1992年美国22所大学将地球系统科学教育纳入课程之 内; 与此同时,联合国《21世纪议程》将地球科学作为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基础之一。
17
生态学的发展特征:
1、多学科跨部门的综合研究:国际性研究计划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 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因素计划(HDP) 国际岩石圈计划(ILP) 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DSDP/ODP)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GLOBEC) 世界大洋环流实验计划(WOCE)
森林生态学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历程和成绩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中国湿地利用
地球系统科学:演变、方法、新理论和未来挑战
地球系统科学:演变、⽅法、新理论和未来挑战在2020年的全国地质调查⼯作会议上,钟⾃然局长再⼀次强调,地质调查⼯作的指导理论由传统地质科学向地球系统科学转变。
本期推送⽂章为⼤家介绍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演化、⽅法⼿段、新的理论和⾯临的挑战。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地球系统科学(ESS)经历了1970年代前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的学科建⽴、21世纪初的⾛向全球和2015年后的当代发展四个阶段;形成了观测与实验、地球系统模拟和评估与综合研究三⼤研究⽅法;催⽣了⼈类世、翻转成员和⾏星边界框架三⼤新的理论;⽬前⾯临两⼤挑战:研究地球系统的稳定性和认识⼈类社会对地圈-⽣物圈-⼈类圈的影响。
⼀、ESS的发展历史:四个阶段阶段⼀:萌芽期(1970年代以前)ESS的诞⽣有如下三个⽅⾯背景:⼀是20世纪中叶地球科学开始国际化。
以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IGY)活动为标志,这项前所未有的研究整合了67个国家的研究⼯作,提⾼了对地球圈层系统的综合认识。
⼆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科学界和⼀般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认知不断加强。
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以及阿波罗17号飞船拍摄的“蓝⾊星球”图像为代表,突出了应将地球视为⼀个整体进⾏研究,并且强调了地球系统的脆弱性。
三是地球科学研究受到了极⼤的重视。
20世纪下半叶,在冷战背景下,地球和环境科学发⽣了重要变化,地球物理学由于军事领域经费的⽀持(⾮地球科学传统资⾦来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全球环境调查和监测成为⼀项战略要务,也为之后当代ESS提供了有⽤的信息。
该阶段的重要成果是1972年洛夫洛克提出的盖亚假说,产⽣了⼀种思考地球的新⽅式:认识到⽣物群对全球环境的重要影响,以及地球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反馈的重要性。
图1 20世纪中期以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脉络阶段⼆:学科的建⽴(1980年代)由于逐渐认识到⼈类活动导致了臭氧层损耗和⽓候变化等全球变化,20世纪80年代,科学界呼吁建⽴⼀门新的“地球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地球系统科学进入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到“地球系统”的新阶段,强调地球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视野,对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进行研究。
当前更多的对地观测体系(卫星、地表台站等),更细的时空分辨率以及更强的数据处理(超级计算机),正逐渐促进人类对地球的科学认知,增强人类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并服务于可持续发展!一,地球系统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地球是一个物质与能量不断相互作用下的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基本的圈层,各圈层之间彼此交错相互影响,圈层之间及内部随时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的演化。
地球系统指由大气圈、水圈(含冰冻圈)、地圈(含地壳、地幔和地核)、土壤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组成的有机整体。
地球系统科学主要研究各圈层的物质组成、结构分布、各圈层内部及之间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和形成演变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全球变化,为人类认知地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以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地球系统的演化主要受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共同驱动,其主要有两个能量输入体系。
一个是太阳在核聚变过程中向太阳系释放的太阳辐射能量,直接影响着地球气候变化、生物光合作用和岩石风化剥蚀等地球表层系统过程,是外动力地质作用最主要的能量供给;另外一个是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物质向地球深部迁移释放的重力势能和矿物结晶等释放的热量,对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和构造运动等过程产生影响,是内动力地质作用最主要的能量供给。
地球作为一个由多时、空尺度过程构成的复杂巨系统,在空间上表现为多圈层体系。
地球各圈层(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各过程(生物过程、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各要素(如:山水林田湖草海)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连锁响应。
地球系统科学将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地幔/地核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大跨度的学科交叉,构建地球的演变框架,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过程和机制,预测未来几百年的变化。
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在空间尺度上可以从分子结构到全球尺度,在时间尺度上可以从数亿年的演化过程到瞬间的破裂变形。
地球演化的不同阶段,地质作用特征也不相同。
在地球形成之初,由于小星体加积,星体之间的引力势能及其动能由于碰撞转化为热能,再加上放射性物质含量高,衰变速率快,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内动力地质作用十分发育,表层地球被岩浆海所覆盖,逐渐分异出地壳,地幔和地核。
相比较而言太阳的较为昏暗,外动力地质作用较弱。
现今地球在板块构造体制下,内动力地质作用依然很活跃,同时太阳光度增强,外动力地质作用也非常活跃。
同时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在空间上又可以分为许多子过程,各个过程彼此交错,相互影响。
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历史1, 萌芽时期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的创始人,前苏联著名地球化学家维尔纳茨基(1863-1945),指出生物是地质营力的一部分,地圈与生物圈协同演化。
他写到:“生命并非地表上偶然发生的外部演化。
相反,它与地壳构造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生命,地球的脸面就会失去表情,变得像月球般木然。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气象学家洛夫洛克认为生物与地球组成了一个类似生物的有机体,其拥有一个全球规模的自我调节系统,是一个“超级有机体”,强调生物圈对全球环境的调节作用,认为地球表面的气候和化学成分,由生物圈维持在一个最适宜生物圈的动态平衡中,并用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Gaia盖娅”命名这个控制系统。
2, 从全球变化到地球系统科学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Charles David Keeling于1958年,在夏威夷Mauna Loa 火山顶部持续采样,检测大气CO2浓度,发现CO2浓度已经由1958年的318ppm上升到目前的411ppm,是近80万年以来CO2浓度最高值,在冰期时CO2浓度最低只有185ppm,因此这条著名的大气CO2浓度变化曲线又名“Keeling 曲线”。
CO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an等人总结他们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自1975年来的观测结果,发现从1975年以来,南极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总臭氧浓度的减少超过30%,在科学界引起震惊,从而使得南极臭氧层空洞问题广受关注。
1987年世界多个国家签署《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6年,氯氟烃被正式禁止生产,截至目前臭氧层已经稳定下来并逐步开始恢复。
将地球作为整体、从圈层相互作用着眼的“地球系统科学”,源自“全球变化”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威胁,首先由大气科学界发起,在全球范围内对碳循环等进行跨越圈层的追踪。
1983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1986年NASA首次将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作为一个名词提出;1988年NASA出版了“Earth System Science: A Closer View",提出著名的“Bretherton图”,展示了大气、海洋、生物圈之间,在物理过程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相互作用,标志着“地球系统科学”的起步。
3, 发展中的地球系统科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际科学界先后发起并组织实施了以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为研究对象,由四大研究计划组成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即: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gramme)、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
进入新世纪,四大全球环境变化计划又联手建立了“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
2014年,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给各区域、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研究手段和方法,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大学(UNU)、Belmont Forum和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资助机构(IGFA)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了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
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不但明确了重整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组织的时间表和新的组织机构,更是为现有的国际全球变化四大计划和ESSP确定了消亡路线图和时间表。
该计划旨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关键知识,打破目前的学科壁垒,重组现有的国际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同时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和人类应对策略,1988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IPCC负责评审和评估全世界产生的有关认知气候变化方面的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文献,目前IPCC有三个工作组和一个专题组。
第一工作组的主题是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是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是减缓气候变化。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专题组的主要目标是制订和细化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计算和报告方法。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逐渐成为主要的地质营力。
农业耕作、城镇化以及道路交通等建设大大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改变大气圈的化学组成,对气候系统造成了显著影响。
自1970年来,世界人口从37亿人增长到76亿人;全球CO2排放量从149亿吨增长到368亿吨;由大气CO2升高导致的海洋酸化,导致了近海生态系统发生了退化,尤其是造礁珊瑚;全球地表温度增加了约0.97度;海表面温度增加了约0.6度;每十年,北极海冰消融约13.2%;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4.4cm。
我们比1970年,多生产了约15倍的塑料制品,海洋中共累积了约1.5亿吨的塑料垃圾。
地球已逐渐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Anthropocene)。
2015年12月,全球197个国家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决定共同减少全球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此时地球系统科学已经牢牢地扎根在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地球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基础之上。
2001年,英、美两国的地质学会在爱丁堡联合举办了“地球系统过程(Earth System Process)”国际大会,将“全球变化”的概念上推了几十亿年,从太古代光合作用的起源,一直到近代暖池演变的气候效应。
与“全球变化”不同,这里说的“地球系统科学”不但穿越圈层,而且横跨时空,将“全球变化”的概念应用于地质演变,在探索圈层相互作用的同时,研究时间和空间不同尺度的变化过程,揭示不同尺度过程的驱动机制和相互关系。
地球系统概念进入地质科学,不但是全球变化研究圈层相互作用在时间上的延伸,更标志着地质科学进入集成研究的新时期。
三,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举例1, 生物圈与大气圈及地圈相互作用大约在24亿年前,大气中的游离氧含量(以相当于现代大气圈的分压表示,PAL=Present Atmosphere Level)突然增加,由一个极低的水平急剧增至现在浓度的10%,随后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直至8.5亿年前,被称为“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GOE),8.5亿年前,氧气含量再次增加,被称为“新远古代氧化事件”(Neoproterozoic Oxygenation Event,NOE)直至达到约当前的水平。
目前传统观点认为,海洋中的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使之前还原性的地表环境逐渐变为氧化环境。
GOE是前寒武时期的一次重大地质事件,导致大量厌氧生物的灭绝,真核生物渐渐繁盛,多细胞生物逐渐出现并发展,改变了海洋化学环境,使得大量条带状铁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s,BIFs)形成(BIFs是全世界储量最大、分布最广的铁矿类型),是地球表层系统的一次全面变革。
2, 地圈与大气圈及水圈等相互作用地球气候系统不仅受太阳辐射纬度分布等的外部影响,同时也受海陆分布及地形等下垫面因素的影响。
1912年,德国天文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发表论文提出大陆漂移假说,之后随着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人们发现地球的大陆和海洋面貌也可以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