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成因”的另外一种说法

合集下载

生油理论的发展

生油理论的发展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油气成因的认识基本上分为无机成油和有机成油学说两大学派。

(一)无机成因说1、碳化说: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石油是地下深处的金属碳化物与下渗的水相互作用所生成。

生成的石油蒸气在冲向地壳的过程中冷凝形成油气藏。

3FemCn+4mH2O——mFe3O4+C3nH3m 2、宇宙说:1889年俄国索柯洛夫:碳氢化合物是宇宙所固有的,在地球处于熔融阶段时即已存在于气圈之中了,以后地球冷却被吸附凝结在地壳上部形成油气藏。

3、岩浆说:苏联库德梁采夫(1949,10),在纪念宇宙说六十周年时突然由有机说的观点转变为无机说,认为地球深处的岩浆中,含有C、H,还有O、N、S及石油中其他灰分元素。

在6000℃—12000℃下,C、H可形成甲基,到3000—4000℃可形成次甲基,随着温度降低,可形成甲基,最后形成甲烷,甲炔基可聚合形成各种烃,在温度、压力适合时形成石油。

其证据是:岩浆岩、变质岩中相继发现油气藏,二)有机成因说1、十八世纪中叶,罗蒙诺夫提出“石油是煤在地下高温蒸馏的产物——蒸馏说2、二十世纪初,发现石油中有卟啉化合物,石油有旋光性——有机说盛行“植物说”、“动物说”、混合说、脂肪说、碳水化合物说、蛋白质说3、“混成说”(1932年古勃金):含有各种类型的分散有机质的淤泥,在成岩早期产生分散状态的石油,在压实过程中和水一起进入储层形成油气藏。

——早期有机成因说4、早期有机论(P.V.Smith,1952—1954):石油是有机质在沉积(埋藏成岩)早期生成的,是许多海相生物遗传下来的天然烃的混合物。

5、晚期成油说(P.H.Abelson,1963):石油是由沉积岩中占有机质70-90%的不溶部分(干酪根)经过一定的埋藏演化,在成岩作用晚期,经热解产生的。

——干酪根热解成油说6、液态窗(Pusey,1973):液态烃分布规律,主要分布66.5~148.9℃地温间,高于此温度大部分为凝析气田、气田、干气田;低于此温度则为生物成因气。

石油地质学-2

石油地质学-2

• 碳循环
–烃类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一个过渡阶段,碳在自然 界是不稳定的,除非是石墨或无机的碳酸盐岩。 –地壳中总含碳量:91019kg 火成岩中:1.3 1019kg –水圈、生物圈:5 1019kg –沉积物、沉积岩中: 2.7 1019kg,其中80%是碳酸 盐岩中的C –总的有机C:1.2 1019kg,其中 –沉积岩中: 1.1 1019kg –煤+泥岩:15 1015kg –储集层中的石油:1 1015kg
气体水合物的结构
水-水:氢键 (hydrogen bond) 水分子“笼子 (cavity)”
外观为类冰晶体 非化学计量的 包合物 (clathrate)
气体分子:CH4, C2H4, C2H6, C3H8, Ne, Ar, Kr, Xe, N2, H2S, CO2,
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赋存状态
干酪根的类型
• 有机质的分类: 腐泥质:脂肪族有机质在乏氧条件下分解和聚合作 用的产物,来自海洋或湖泊环境水下淤泥中的孢子及浮游 类生物,可以形成石油、油页岩、藻煤和烛煤。腐泥质干 酪根是生油的主要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
腐殖质:泥炭形成的产物,来自有氧条件下沼泽环境 下的陆生植物,可以形成天然气和腐质煤。腐殖质干酪根 是生气的主要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I型。如:煤成气
二、生物化学气
生物化学气大量形成的条件可归纳如下: 1.拥有丰富的原始有机质,这是产生大量甲烷的物质基础。 2.严格的缺游离氧、缺硫酸盐环境,这是厌氧的甲烷菌群繁 殖的必要条件。 3.地温低于75℃,甲烷菌才能大量繁殖,且随温度升高甲烷 产率增多;但当温度超过75℃时,甲烷菌大量死亡,不利 于甲烷气的生成。 4. 最适合甲烷菌繁殖的PH值为6.5-7.5,中性为宜;否则甲烷 菌难以繁殖乃至中毒,停止发酵。 生物化学气的化学成分是以甲烷为主,如:沼气。

石油资源产生的地质条件

石油资源产生的地质条件

石油资源产生的地质条件石油是储存在岩石的孔隙、洞穴和裂缝之中。

凡是具有孔、洞、缝,液体又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岩石,就叫做储集层。

石油就是在储集层中储集和流动的。

专业人员主要用孔隙度和渗透率两个因素来衡量储集层的优劣。

孔隙度的数值大,表明储藏油的空间大、可以容纳较多的石油。

渗透率的数值高,则表示孔隙、缝洞之间的连通性好,石油容易流动,容易采出来,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石油成因,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有机成因,一种是无机成因说。

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所科普的都是有机成因中的晚期成因说。

大量生物有机沉积物富集,经过沉积、成岩的作用,一部分转化为干酪根,在温度、时间、压力、催化剂、微生物等的作用下地下的环境中,大量转化成为石油。

其中,温度和时间比较关键。

温度在促使有机质发生热降解并生成石油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关温度的几个概念:门限温度:生油数量开始显著增长时的温度叫做门限温度。

门限深度:与门限温度对应的深度叫做门限深度。

主要生油阶段的起始温度(门限温度)不低于50℃,而终止温度很少高于175℃。

也就是说地壳中的生油过程只出现于有限的温度和深度范围。

门限温度高低主要与有机质受热持续时间或地质时代有关,此外还与有机质类型和催化作用有关。

时间本身不能单独起作用,但在有机质的热降解演化过程中,时间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与温度相比,时间居于次要地位;温度与时间可以互补(温度不足可以用时间来补偿)。

大量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不仅是烃类的富集过程,更主要的是烃类的新生过程。

在有机质改造过程中,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或埋藏深度,有机质才能大量转化成石油。

石油专业术语

石油专业术语

1.石油石油是一种液态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矿产品。

原油是从地下采出的石油,或称天然石油。

人造石油是从煤或油页岩中提炼出的液态碳氢化合物。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

2.石油成因的学说主要有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学说。

多数学者认为石油主要是有机成因的。

3.生油岩按照有机成因学说,大量的微体生物遗骸与泥砂或碳酸质沉淀物埋藏在地下,经过长时期的物理化学作用,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其中的生物遗骸转化为石油。

这种岩石称为生油岩。

4.储集层是指能够储存和渗滤油气的岩层,它必须具有储存空间(孔隙性)和储存空间一定的连通性(渗透性)。

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其中贮存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称为圈闭或储油气圈闭。

5.油气藏圈闭内储集了相当多的油气,就称为油气藏。

6.油气田在地质意义上,油气田是一定(连续)的产油面积内各油气藏的总称。

该产油面积是受单一的或多种的地质因素控制的地质单位。

7.油气聚集带油气聚集带是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位置邻近的一系列油气藏或油气田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地质边界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

8.含油气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某一时期的沉降区,接受同一时期的沉积物,有统一边界,其中可形成并储集油气的地质单元,称做含油气盆地。

9.生油门限生油岩在地质历史中随着埋藏在地下的深度加大,受到的压力和温度增加,其中的有机质逐步转变成油或气。

当生油岩的埋藏到达大量生成石油的深度(也是与深度相应温度)时,叫进入生油门限。

10.油气地质储量及其分级油气地质储量就是油气在地下油藏或油田中的蕴藏量,油以重量(吨 )为计量单位,气以体积(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地质储量按控制程度及精确性由低到高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三级。

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

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石油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 到底是怎么形成 产生的呢

石油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 到底是怎么形成 产生的呢

石油作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那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目前还剩下多少石油?
其实石油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科学界一直存有争议,普遍有两个观点,分别为无机形成和有机形成,前苏联专家门捷列夫认为石油是无机形成的,所以在1876年提出了碳化物说,主要内容是说地球在形成时期,温度很高,液态的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碳化铁,经过长时间的地壳运动,和地表水发生了作用,形成碳氢化合物,经过冷却形成石油。

这种说法在19世纪期间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不过随着科学的发展,再加上科学家对不同的石油进行分析,如今无机形成学说基本已经站不住脚了。

并很快就被另一种有机成因学说所取代,他们认为油气是地质下的动植物有机体转化而成,所以一直坚信石油的化学成分中包含有机物,然而这些有机物只蕴藏在生物体内,所以科学家们推断石油是通过远古生物深埋在海底数千万年,经过高温高压转化而来。

目前国际上也比较认同由远古生物而形成的说法,这又被称为生物成油理论。

两种成因学说理论的支持者各有理由,不过现如今讨论石油是如何形成并不是最主要的,目前最重要的是,地球上到底还剩下多少石油呢?石油作为地球上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之一,尽管经过几万年的时间,可能会出现很多有机物
演变成石油的现象,但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石油形成的速度根本赶不上人类开采的速度。

虽然地球上的石油用到现在还没有枯竭,但并不代表是永远用不完的,毕竟还有很多未开采的石油都是覆盖在很深的地层中,而地球上有70%都是海洋,因此在海洋中开采石油是非常困难的,这样一来,石油枯竭论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了。

石油成因之我见

石油成因之我见

石油成因之我见摘要:石油是宝贵的矿产资源,对于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观点:一是沉积说(又叫有机成因说),二是岩心说(又叫无机成因说)。

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

我在这里不但支持岩心说,还大胆的提出新的理论——油煤同源说,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石油岩心说埋藏深度油煤同源石油是一种深藏于地下的宝贵的矿产资源,其加工产物更是极其重要的能源。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尤其重要。

那么,石油究竟是怎么样生成的呢?现行高校教科书和一些专业书中,对于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观点:一是沉积说(又叫有机成因说),二是岩心说(又叫无机成因说)。

长期以来,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都不断用一些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沉积说理论的要点是,石油是由地面是的动植物遗体,被大水冲到很深的湖泊中去,沉积到湖底。

当这种沉积达到一定厚度时,就会产生无氧的高温高压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动植物就会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后成为石油的初级产物——干酪根,再经过千百年的熟化过程,干酪根就会转化为石油。

这一说法起码在目前来讲是最权威的、占主流的说法。

在学术界始终没有停止的一个争议,就是石油的产生之第二个原因——岩心说。

尽管这种说法在教科书上只是淡淡的一提,最多不超过100字,但其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在学术界争论了几十年。

岩心说的要点是:石油是存在于地心深处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会向地面转移,终点是地面和大气。

这一观点之所以没有被教科书认可,是因为它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而前面说的沉积说,我们可以从几乎所有的油田都发现于盆地来解释它。

如果不是沉积的,为什么在高山地区找不到石油?这似乎告诉人们:石油就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转化而来的!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深井(10000米)和超深井的出现,人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了,就算当年的湖泊很深,但内陆的或沿海的湖泊还能比太平洋海沟深吗?我们知道,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中最深的了,其深度为11034米。

我们还知道,石油的储藏地要比生成地浅,就是说石油要向地表运移。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
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是指石油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成熟程度不同,导致石油中的有机酸盐含量存在差异。

石油的成因主要分为两种理论,即生物地球化学理论和地热理论。

生物地球化学理论认为,石油主要是由地下植物和动物残骸随着地壳运动沉积形成的,这些有机物在地壳深处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经历了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最终形成了石油。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成熟程度不同,导致石油中的有机酸盐含量存在差异。

地热理论认为,石油是地幔中的碳源通过大洋底部的裂隙和断层进入地壳,并在地壳中进行分解和成熟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地壳中的热源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高温和高压作用下的化学反应,地幔中的碳源转变为石油。

同样,由于石油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和物理变化的不同,石油中的有机酸盐含量也会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二元论有机酸盐石油成因是指石油形成过程中,由于有机物的分解和成熟程度不同所导致的石油中有机酸盐含量的差异。

这一成因理论与石油的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热理论密切相关,揭示了石油形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

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围绕着石油成因,有机说与无机说的争论已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证据,谁也说服不了谁,关于石油的形成问题,至今难以定论。

石油有机说理论认为:石油是由埋藏在地下的动植物遗体变来的。

石油一般生成在古代的沉积盆地或浅海和湖泊中,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这里堆积了几百米至几千米厚的沉积物,其中埋有许多动植物的遗体;这些生物有机物质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变化及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转变为无数细小的油珠;油珠再汇成油流,油流则集中迁移到地壳中具有封闭构造的地层中储藏起来,最终形成规模较大的油田。

尽管有机成因说日臻完善,但随着石油地质工作研究的深入,一些不利于有机成因说的证据渐渐显现出来。

人们注意到,在世界上已发现的3万多个油田中,有8个特大油田占了全部储量的一半左右。

如果说石油是由动植物演变而成的,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虽然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绝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别。

人们还注意到,有些油田在垂直方向上分布很深,而且越往深处成油条件越好,油气的产量高、压力大,似乎在它的深部有源源不断的油气供给。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高尔德,站在无机说的角度批驳有机说时说,世界上油矿的规模比其他任何沉积矿体大得多,已查明的油气储量也比原先根据生物生成说估计的高出数百倍之多。

那么石油是如何形成的呢?地球膨裂说认为石油是由海洋微生物的遗骸形成的。

人们为什么对石油的产生会产生这么多的疑问呢?这主要是因为对地球的演化史没搞清楚。

我根据地球膨裂说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内部核聚变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39亿年前,由于地球的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

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平均1.2万米深。

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出现。

6亿年前,由于气温和海洋的温度逐渐升高,产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5.2亿年前,由于地球的膨裂,部分陆地逐渐露出了海面,4.8亿年前一些陆生生物开始出现了。

石油无机成因说

石油无机成因说

⽯油⽆机成因说1.⽯油⽆机成因的两种假说⽯油⽆机成因说认为⽯油是由⾃然界的⽆机碳和氢经过化学作⽤⽽形成的。

这⼀观点⼜⼤致分为两个学派:①.地深成因说,认为烃类起源于地球深处。

其依据是:在⽕⼭喷出的⽓体及熔岩流中含烃,来⾃地下深处的岩浆岩中发现有 C1~C2的烷烃及可供⽣成烃类的化学元素;变质岩、岩浆岩及穿⼊前寒武系结晶岩的伟晶岩中也见到含油显⽰,甚⾄在结晶基岩中发现可供开采的⼯业油⽓流。

②.宇宙成因说,认为烃类在宇宙形成阶段即已⽣成。

其依据是:在天体中常有碳、氢、氧诸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存在。

例如,彗星头部的⽓圈中含有⼀氧化碳、⼆氧化碳和甲烷等;在太阳系⾏星的⼤⽓圈中也存在⼀定浓度的甲烷;在陨⽯中也已鉴定出烃类化合物。

此外,经实验室试验证明下列化学反应成⽴,它⽀持了⽯油⽆机成因说。

基于上述假说,⼀些学者提出了⽯油⽆机成因的各种成油模式。

1876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碳化物说”,认为地球上分布最⼴的碳和铁在地球形成时有可能形成⾦属碳化物──碳化铁。

当它与沿着裂缝渗⼊到地壳深处的炽热的⽔相遇时,就可以⽣成碳氢化合物。

因此,“碳化物说”认为⽣成⽯油的主要原始物质是⾦属碳化物。

20世纪50年代,苏联学者Н.А.库德⾥扬采夫提出“岩浆起源说”,他认为岩浆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随地球深度不同的⾼温变化,碳元素和氢元素可形成甲基、甲烷及其它烃类化合物。

2.⽯油⽆机成因说的主要缺陷⽯油⽆机成因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单纯从化学反应出发来考虑⽯油的⽣成,脱离了⽯油⽣成的地质条件。

多数⽯油地质学家并不排除在⾃然界也有⾮⽣物起源的烃类,特别是⽓态烃。

但是,具有⼯业价值的⽯油应当是有机成因的。

⽯油勘探的⼤量实践表明,世界上99%以上的油⽓⽥分布在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区,⽽含有⼯业油流的⽕成岩、变质岩⼀般都与沉积岩毗邻。

油源对⽐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岩或变质岩中储存的⽯油,都是由附近沉积岩中⽣成的⽯油运移⽽来。

因此,⽯油⽆机成因说未能得到⽯油地质学界的普遍赞同和⽀持。

石油的无机成因

石油的无机成因

石油的无机成因
石油的无机成因主要有两种理论:
1. 石油地球化学理论:石油是由古代有机物质经过地球化学作用形成的。

根据这一理论,石油是由古代海洋中大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遗体经过埋藏和压力作用,与地下水和岩石中的矿物质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油和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这一理论认为,石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包括充足的有机质来源、适宜的沉积环境、适度的地层压力和温度等。

2. 外生石油理论:石油是地球深部岩石物质的热解产物。

根据这一理论,石油是由深部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物质,如煤、沥青岩和石墨等,在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发生热解反应而形成的。

这个过程称为岩石裂解作用。

此理论认为,无机石油的形成与地球的热力活动和岩石的成分有关。

以上两种理论中,石油的形成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和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机质的存在和热解是两个关键因素。

无论是有机质还是热解作用,都涉及到地球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过程。

石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适宜的地质条件和时间尺度。

石油与石油炼制 - 知识点

石油与石油炼制 - 知识点


仅约1%~5%,但非烃化合物的含量都相当高,可高达20%以上。
组 非烃化合物在石油各馏分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大部分集中在重质馏分 和残渣油中。
成 非烃化合物的存在对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使用性能影响很大,石油加工 中绝大多数精制过程都是为了除去这类非烃化合物。
10
石油
❖ 从石油中可生产出千余种产品,根据石油产品特征和用途,可以分为 六大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和有关产品、蜡、沥青和石

低,以满足炼油工艺的要求。


在炼油厂用以输送液体的机械主要是泵,体的机械

主要有压缩机、鼓风机、真空泵等。常用的有离心 泵、往复泵、旋涡泵等。输送气除此之外,流体输

送设备还包括各类管线、阀门等。
28
石油炼制
换热设备


把热量从高温流体传给低温流体的设备,叫做热交

换器或换热器。炼油厂使用换热器的目的是加热原 料、冷凝、冷却油品,并从中回收热量、节约燃料。
概 ❖ 尽管原油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可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但是不同的 原油适合于生产不同的石油产品,即不同的原油应选择不同的加工方
案。原油加工方案除决定于原油的组成和性质之外,还决定于市场需
求这一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情况下,组成和性质相同的原油,其加

工方案和加工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很相似。
18
石油炼制

这些设备也叫冷换设备。


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可将换热设备分为换热器、
成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相互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烃 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7石油ຫໍສະໝຸດ ❖烃类组成石 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

石油基本知识

石油基本知识

石油基本知识石油基本知识一、石油简介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目前就石油的成因有两种说法:①无机论即石油是在基性岩浆中形成的;②有机论既各种有机物如动物、植物、特别是低等的动植物像藻类、细菌、蚌壳、鱼类等死后埋藏在不断下沉缺氧的海湾、泻湖、三角洲、湖泊等地经过许多物理化学作用,最后逐渐形成为石油。

原油的颜色非常丰富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原油的颜色是它本身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含的越高颜色越深。

原油的颜色越浅其油质越好!透明的原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天然气是以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无色的易燃性混合气体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为0.8 ~ 1.0 克/厘米3,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容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83% ~ 87%)、氢(11% ~ 14%),其余为硫(0.06% ~ 0.8%)、氮(0.02% ~ 1.7%)、氧(0.08% ~ 1.82%)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

由碳和氢化合形成的烃类构成石油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95% ~ 99%,含硫、氧、氮的化合物对石油产品有害,在石油加工中应尽量除去。

不同产地的石油中,各种烃类的结构和所占比例相差很大,但主要属于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

通常以烷烃为主的石油称为石蜡基石油;以环烷烃、芳香烃为主的称环烃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基石油。

我国主要原油的特点是含蜡较多,凝固点高,硫含量低,镍、氮含量中等,钒含量极少。

除个别油田外,原油中汽油馏分较少,渣油占1/3。

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石油的颜色与成分

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石油的颜色与成分

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石油的颜色与成分石油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形成石油的原因有哪些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石油是什么形成的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石油形成的原因石油是当今世界使用最普遍的能源和最重要的化工原料。

然而关于石油的起源,自从100—200年前,俄国两位有名的科学家分别提出了石油的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以来,学者们也就分成旗帜鲜明的两大学派,各持一说,至今仍争论不休,难分胜负。

世界上第一个试图探索石油成因的是俄国的罗蒙诺索夫。

早在1763年,他就提出了以下观点:“地下肥沃的物质,如油页岩、碳、沥青、石油和琥珀……都起源于植物。

因为油页岩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古代从结果实的地方和从树林里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烂草和烂叶变成的黑土,它像淤泥般沉在湖底……树脂和石油以它们的(重量)轻和树脂的可燃性表明它们的成因也是同样的。

”1876年,俄国另一位著名人物、元素周期表的创始人门捷列夫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地球上有丰富的铁和碳,在地球形成初期可能化合成大量碳化铁,以后又与过热的地下水作用,遂生成碳氢化合物,而碳氢化合物类似于石油。

已生成的碳氢化合物沿地壳裂缝上升到适当部位储存冷凝,形成石油矿藏。

“碳化说”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流行一时,但不久因为在地球深处并没有发现大量碳化铁的迹象,而且地球深处也不可能有地下水存在,此说渐渐被人们所否定。

这一期间,天文学家利用光谱分析,发现太阳系某些行星大气层和彗星核部都有碳氢化合物存在。

它们显然与生物作用无关。

俄国的索柯洛夫即于1889年推出石油成因“宇宙说”,认为地球在诞生伊始尚处于熔融的火球状态时,吸收了原始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随着地球不断冷却,被吸收的碳氢化合物也逐渐冷凝埋藏在地壳中形成石油。

反对者则指出,地球形成的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差不多,不可能存在大量碳氢化合物;即使有的话,遇到高温有熔融状的地球也早就分解了。

人们把“碳化说”、“宇宙说”称为无机成因说。

石油形成原理

石油形成原理

一是生物化油,这种说法认为现在的石油主要是由远古时期海洋或湖泊中生物残骸沉积最终变成石油。

二是石化油,这种说法是中东地区可能因为地球板块的碰撞,早期的海洋逐渐变成陆地。

在特定的环境物质之下,形成了现如今的石油。

石油是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

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有两种学说。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有两种学说。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有两种学说。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工业最重要的能源,它的来源一直众说纷纭,石油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大图模式
关于石油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有两种学说。

前者生物成油理论,是由美国科学家提出的,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石油跟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大图模式
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而陆上的植物则一般会形成煤。

但实际上,这个假说存在比较大的漏洞,因为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也太大了。

大图模式
另一个理论由俄罗斯科学家提出,非生物成油理论。

假说认为,石油是地球深处涌出的太初物质,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就已经形成了,并且是可再生的。

大图模式
地球上的石油总量,只与地层深处碳氢有机物的数量有关。

而人类能够获得石油的数量,只与钻井的深度有关。

大图模式
这说法也有说不通的地方,因为现在发现新油田的数量越来越少,而且规模和存储量也不能和以前那些大油田相比。

大图模式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各有各的理论和说不通的地方。

总的来说,目前国际上主流还是生物成油理论,非生物成油理论只是用来解释某些现象。

这两种石油形成假说,小伙伴们更偏向哪个呢?。

油气成因理论

油气成因理论

油气成因理论油气成因理论一、油气无机成因说(一)泛宇宙说认为包含烃类在内的有机化合物是宇宙天体的无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

1.宇宙说:认为地球呈熔融状态时,碳氢化合物就包含在气圈中,随着地球的冷却被冷凝岩浆吸收,最后凝结于地壳形成石油。

2.地幔脱气说:认为地球深部存在大量的甲烷和其他非烃资源,在地球分异演化的早期从地球深部被加热而释放出来,有的被释放到大气圈,一小部分形成天然气藏。

(二)地球深部的无机合成说1.门捷列夫的碳化合物说:认为地球内部的水与重金属碳化物相互作用,形成碳氢化合物。

2.高温生成说:认为深度在150km,温度超过1500k、压力达5000Mpa,由于FeO及Fe3O4的参与,水与二氧化碳被还原形成烃类。

3.蛇纹石化生油说:提出橄榄石的蛇纹石化可以产生烃类。

4.费—托地质合成说:认为地球上原始石油是在20×108 年前通过费—托反应生成。

二、有机成因说基本观点: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有机质形成的。

分为:早期生油理论和晚期生油理论。

目前晚期生油理论占主导,晚期生油理论是指石油是在有机物质被埋藏到一定深度、温度条件,在热力作用和催化作用由有机物转化而来。

(一)生油的原始物质生物有机质:包括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木质素和丹宁(二)生油环境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有利于生物的大量繁殖和发育,总而具备了丰富的生油原始物质。

海洋、湖泊、三角洲等古地理区域不仅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还因水体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阻止了有机质的腐烂分解,是生油的有利地区。

(三)油气生成的一般模式: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名词解释油田 --- 由单一构造控制下的同一面积范围内的一组油藏的组合。

.气田 -- 单一构造控制几个或十几个气藏的总和。

石油 --- 具有不同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物为主要成份的一种褐色。

暗绿色或黑色液体。

天燃气 - 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各种气体组成的可燃混和气体。

生油层 - 在古代曾经生成过石油的岩层。

油气运移--在压力差和浓度差存在的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在地壳内任意移动的过程。

垂直运移--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垂直的上下移动。

侧向运移--- 即油气运移的方向与地层层面近于平行的横向移动。

储集层能使石油和天然气在其孔隙和裂缝中流动,聚集和储存的岩层。

含油层含有油气的储集层。

圈闭-- 凡是能够阻止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中流动并将其聚集起来的场所。

盖层-- 紧邻储集层上下阻止油气扩散的不渗透岩层。

隔层-- 夹在两个相邻储集层之间阻隔二者串通的不渗透岩层。

遮挡-- 阻止油气运移的条件或物体。

含油面积-- 由含油内边界所圈闭的面积。

油水边界-- 石油和水的接触边界。

储油面积-- 储油构造中,含油边界以内的平面面积。

工业油气藏--- 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构造油气藏--- 由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移位而形成的圈闭。

地层油气藏--- 由地层因素造成的遮挡条件的圈闭。

岩性油气藏--- 由于储集层岩性改变而造成圈闭。

储油构造-- 凡是能够聚集油,气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沉积相 - 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特征的总和。

沉积环境 -- 指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要条件。

单纯介质-- 只存在一种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单纯介质。

如孔隙介质、裂缝介质等。

多重介质-- 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孔隙结构的介质称为多重介质。

均质油藏-- 整个油藏具有相同的性质。

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对油气形成原因,学术界有三种不同观点:油气无机成因说、油气有机成因说和油气成因多元论。

不同的观点在不同的时期占有不同的地位和起了不同的作用。

一、油气是由无机物变来的--油气无机成因说无机物就是与生命活动无关的东西。

无机成因说出现于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这一类假说认为石油的生成是由宇宙天体中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或地下深处岩浆中所含的碳和氢以无机方式合成的。

地球形成初期,这些简单的碳氢化合物被岩浆或岩石吸收,然后转入地壳深处,经高温高压和复杂的化学作用,逐渐使分散的、少量的碳氢化合物集合起来,当岩浆上升冷凝时,分离出石油,这些石油沿裂缝、断裂运移到地下各处形成油藏。

油气无机成因说可以大致被归纳为两类:一是地球深处无机合成说。

这类成因说认为油气是在地球深处,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由水、二氧化碳、氢等简单无机物反应形成的。

该学说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1876年提出。

他认为在地球内部水与重金属碳化物相互作用,可以产生碳氢化合物。

由于无法证实地球的深部存在金属碳化物,所以,这种学说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但这是最早提出的有关油气形成的无机假说。

二是泛宇宙说。

该派学说认为包含烃类在内的有机化合物是在宇宙天体的无机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也不例外,在其形成时就包含有有机物。

陨石和行星中普遍发现了有机化合物,地球火山喷发和幔源岩浆岩中存在有机包裹体等,是这一类成因说的主要证据。

该学说由俄国化学家索可洛夫于1889年首次提出。

他认为碳氢化合物在地球形成的早期阶段就已形成了,后来被岩浆所吸收,当岩浆进一步冷却和体积收缩时,包含在其中的碳氢化合物就沿裂缝分离出来,即人们见到的石油、天然气。

地球深处合成说和泛宇宙说的共同点是:石油、天然气都是由无机物形成的,从地球深处而来的。

所不同的在于,地球深处合成说认为,地幔深处并没有现成的有机烃,而是由无机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合成为有机烃的。

而泛宇宙论认为早在地球形成的宇宙年代中,有机烃已经形成,缩入在地幔深处。

石油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石油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石油的形成原因有哪些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沉积变油和石化油两种学说,你对石油的形成好奇吗?下面就让店铺来给你科普一下石油是怎样形成的。

石油的形成生物成油理论(罗蒙诺索夫假说)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达5亿年之久。

但一些石油是在侏罗纪生成。

在地球不断演化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时期,如古生代和中生代,大量的植物和动物死亡后,构成其身体的有机物质不断分解,与泥沙或碳酸质沉淀物等物质混合组成沉积层。

由于沉积物不断地堆积加厚,导致温度和压力上升,随着这种过程的不断进行,沉积层变为沉积岩,进而形成沉积盆地,这就为石油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的地质环境。

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石油像煤和天然气一样,是古代有机物通过漫长的压缩和加热后逐渐形成的。

按照这个理论石油是由史前的海洋动物和藻类尸体变化形成的。

(陆上的植物则一般形成煤。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这些有机物与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

在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下它们逐渐转化,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多空的岩层中。

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通过钻井和泵取人们可以从油田中获得石油。

地质学家将石油形成的温度范围称为“油窗”。

温度太低石油无法形成,温度太高则会形成天然气。

实际上,这个假说并不成立,原因是即使把地球所有的生物都转化为石油的话,成油量与地球上探明的储量相差过大。

非生物成油理论非生物成油的理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在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Nikolai Kudryavtsev)的理论基础上发展的。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有些碳自然地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

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成因”的另一种说法
○众所周知,石油成因的权威说法是古代生物生成石油,教科书上也是一直这么写的
○实际上在地质界有关石油的成因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有科学根据的不同学说的争论,体现着科学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化石燃料”来称呼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经过千百万年才形成的,埋藏在地层中的能源。

在煤层中,人们早已发现了树木的性状和由树木的脂类物质形成的琥珀等直接证据,表明煤炭确是由死去的植物变成的;对于天然气,石油地质工作者们也已证明,它们可以由石油、甲烷细菌的生物化学作用、煤炭的分解作用而形成,还可以从地下深处的岩浆中释放出来富含甲烷的“无机成因天然气”。

石油是由古代生物(包括动物与植物,尤以浮游生物为主)生成的,既有机成因,这一点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同。

然而,随着全球范围内石油勘探难度的增加和人们对油田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现象用“石油有机成因”的理论无法解释,长期失宠的无机成油理论又重新受到世界石油地质家的普遍重视。

与传统石油有机成因理论相悖的现象
近年来,传统石油地质理论和长期从事油气勘探的专家学者们遇到的许多问题,难以用传统的石油“有机成因理论”圆满地解释:
一、一些地区为什么找到了大约15亿年前形成的石油?而按照传统的石油地质与生物学理论,当时的生物量似乎并不足以形成石油。

为什么在不含生物的地层中也能找到石油?比如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阿塔巴斯河区和美国堪萨斯的克拉富特———普鲁斯油田,都是在没有富含生物的沉积岩层。

二、为什么许多大型油气田都分布在地壳的大型线状断裂带上?
它们的分布显然受地球板块的边界控制,比如美国在洛杉矶的逆掩断裂带上就发现了19个油田。

为什么一些油气田都与大山脉相邻——那里大多是板块或者地块的结合带。

我国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著名的“克——乌大断裂带”附近就找到了十余个油气田,而离开这条断裂带就很难发现油气田。

三、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型、超大型油气田大多集中分布?比如中东地区,这仅仅用“那里的海相地层可以更多地富集有机质”的观点解释恐怕难以令人信服。

四、为什么大型油气田的分布区内,往往地热值都较高?而且大油田的地层深部大多存在着一个地幔柱—那是油藏与地下深处相通的证据。

五、为什么世界上许多油田的汞含量都很高?其含量高于大气中含量的几十到几百倍。

为什么一些油气区中的的氦含量也高得惊人(比如我国四川南部天然气田中的氦的比例相当高,经过提纯后可以生产工业性氦)?为什么在世界许多大型铅锌矿中都发现了大量碳质沥
青?而铅锌矿富集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壳深部的热液上涌。

六、1973年辽宁省大地震后,辽河油田的石油勘探形势突然好转,1986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一跃成为继大庆、胜利油田之后我国第三大油田。

而且,辽河盆地内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原油近一万吨;山东胜利油田的面积仅为3000平方公里,但采出的原油已达3000万吨;玉门老君庙油田经过60年的开采以后,已经采出了几倍于原来探明的地质储量,这些都是用常规的石油地质理论难以解释的。

七、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认为,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数百万年以上的时间,但是,最新的实验室内热模拟试验表明,石油的生成并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和压力,人们对美国黄石公园内热泉的有机质研究也表明,生成石油的时间有几千年足矣!更有甚者,墨西哥湾水域漂浮的藻类经太阳暴晒数周后,竟有液态的油滴生成。

面对这些向传统石油地质理论挑战的现象,人们似乎有理由认为:世界上有些油田的石油似乎正在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一些油气可能来自地壳深处;石油的生成、运移、聚集可能与地震有关,而地震恰恰是地壳运动的表征,它能把地下深处的油气“送”上来吗?
由来已久的“石油无机生成理论”
油气生成可能是20世纪地质科学中争论得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而且是一个古老而敏感的问题,从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算起,油气无机成因的假说提出已有100多年了。

从20世纪初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俄罗斯科学家不断地提出“石油无机生成”的理论和生成机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库德良采夫、克鲁泡特金、萨尔基索夫、波尔菲里也夫和波实卡雷夫等;西方则有罗宾逊、古德、阿布拉加诺、萨特马里等。

尽管持“石油无机生成”观点的学者也不少,但他们提出的“原理”归纳起来就是:石油来源于地幔,是地幔沿着地壳裂隙上涌过程中的衍生物。

任何物体都是在特定的内力和外力作用下,处于力的动态平衡而显现的一种物质形态。

在超高压和高温的条件下,地幔的原子、原子核、直至基本粒子等层次上的物质都是地壳中的任何物质无与伦比的,而且都是与地壳中的元素呈现出的性状不同的。

所以地壳中不存在什么构成原油的碳氢化合物。

但是在地壳裂开以后,那里地幔的超高压状态被打破,原来的稳定结构被破坏,使之发生热膨胀,不断地释放内能而蜕变为岩浆。

沿着裂缝上涌的岩浆由于发生热膨胀而不断耗散内能,在特定的压强和温度下,重新达到内和外力平衡,进而演化出100多种元素。

石油就是地幔发生热膨胀时,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新物质形态。

在石油的形成过程中,率先上涌的岩浆,由于在地壳裂缝中所受的压强极小而大幅度地发生热膨胀,形成大量的岩浆气,按照一定的组分组成气体分子,比如乙炔、水等。

岩浆中不断地析出的气体,不仅使裂隙中的压强和温度不断升高,而且使裂隙中形成的烃类分子的密度连续增大,它们的内聚力不断加强,导致烃类分子趋向于形成复杂的结构。

即乙炔→乙烯→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当裂隙中碳氢化合物气体浓度以及裂隙中的压强进一步升高时,就会使低碳类烃聚合为高碳烃烷,进而发生相态变化,也就是说,气体的烃类变成了液体的烃类——石油。

(这种)石油在形成的初期,因为颗粒极小,可以随着热而向
上运动,它们到裂隙的上方大量聚合,就可以融合成更大的油珠。

当密度大的油珠进一步融合,其重量将大于岩浆气体热膨胀时的所产生的推力,于是纷纷坠落或沿着裂隙壁面流向裂隙的底部并溢出岩浆。

由于裂隙中的压强、温度和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浓度达到相当高的标准后,才会形成石油,所以,石油淹没的岩浆析出的气体刚刚脱离岩浆就会遇到很高的压强,不仅在原子的层次上形成稳定的结构,而且迅速化合为碳氢化合物。

于是,岩浆气体的一部分在石油里上浮的过程中,就化合为石油,而且会不断地增加,渐渐地就可能形成油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