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站锅炉最新技术研究进展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研究和应用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研究和应用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境意识的提高,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日益受到关注和研究。
超超临界锅炉以其高效、低排放、节能的特点,成为未来发电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研究和应用两个方面探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煤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喷煤技术的研究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喷煤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燃烧器设计、煤粉粒度控制、煤粉燃烧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首先,在燃烧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燃烧效率和NOx排放之间的平衡。
研究人员通常采用CFD模拟等手段,优化燃烧器的结构和燃烧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燃烧产物的排放。
其次,在煤粉粒度控制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颗粒大小和煤粉含氧量,以达到最佳燃烧效果。
研究表明,当煤粉颗粒大小在15-30um时,燃烧效率最高。
此外,合理控制煤粉的含氧量也是关键,过高或过低的含氧量都会影响燃烧效果。
最后,在煤粉燃烧特性方面,研究人员通常关注煤粉颗粒燃烧速率、煤粉的燃尽度等参数。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可以研究煤粉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燃烧特性,为锅炉喷煤技术的优化提供依据。
2. 喷煤技术的应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煤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燃烧效率的提高和排放物的减少。
首先,喷煤技术的应用使得燃烧动力学过程更加充分,燃煤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其次,喷煤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较于传统的锅炉燃烧方式,超超临界锅炉喷煤技术的应用可以将NOx排放降低约80%。
此外,喷煤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颗粒物和SOx等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未来,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喷煤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煤炭的可再生利用和资源化。
研究人员将从改进锅炉燃烧器和优化煤粉喷射系统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和碳排放量。
同时,研究人员还将进一步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煤粉喷煤技术,在保持燃烧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除了喷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还有其他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难题需要攻克。
煤化工企业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

煤化工企业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近几年,随着我国煤化工项目的异军突起,煤化工电厂以其非常规和工艺系统复杂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证向化工区提供连续而稳定的蒸汽和电源,与常规机组相比,煤化工自备电厂是煤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辅助工程.。
由于大多数煤化工企业的电厂锅炉是以燃煤方式运行的,造成锅炉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粉尘、汞及其化合物以及碳排放等物质的排放.。
为了大幅度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目标,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地环保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减排政策,如每年冬季和夏季进行“错峰生产”对排放量及产量作出限制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企业自身也采取相关措施控制排放量,保障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同时尽量降低排放浓度和烟气流量.。
关键词:电厂锅炉;煤化工;减排引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改变十分巨大,是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推动力,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加剧、资源浪费严重等也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
而电厂作为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单位之一,必须采取可行措施与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才能确保电厂发展符合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促进电厂稳定可持续发展.。
1煤化工电厂锅炉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1相关技术体系不健全目前,对于煤化工自备电厂锅炉没有明确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规范,这就造成了在锅炉选型上只会考虑生产量,从而选择大功率的锅炉,造成了“大材小用”的现象,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负荷的锅炉运行同时也会加重污染物的排放.。
1.2没有做到完全燃烧煤化工企业的自备电厂大多数为燃煤电厂,而对于煤炭的燃烧效率就决定了能源利用率的高低.。
所以,燃煤锅炉的使用效率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受到燃料煤的种类的品质的影响.。
不同的工业需求选取的煤种也存在差距.。
如目前工业领域较为常见的层燃锅炉,这种燃烧方式能够很大幅度的提高燃烧效率.。
锅炉燃煤系统的改装与优化技术研究

锅炉燃煤系统的改装与优化技术研究锅炉燃煤系统的改装与优化技术研究在当前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紧缺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装和优化燃煤系统,既可以提高其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物排放,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就锅炉燃煤系统的改装和优化技术进行探讨。
首先,改装燃煤锅炉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煤粉燃烧技术来提高其燃烧效率。
传统燃煤锅炉中,煤粉的燃烧效率较低,易产生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而采用先进的干法喷嘴煤粉燃烧技术,可以将煤粉直接喷入锅炉燃烧室,在高温瞬间燃烧,热效率明显提高。
同时,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控制燃烧过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这种改装技术可以通过调整喷煤速率、煤粉颗粒大小和空气配比等参数,使锅炉的燃烧更加充分和稳定。
其次,改装锅炉的燃煤系统可以加装热能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传统的锅炉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而这部分热能通常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资源浪费。
而通过加装热能回收装置,可以将锅炉烟气中的热能回收利用,供给其他工艺或加热设备,从而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
常见的热能回收技术包括余热锅炉、烟气加热器和燃烧烟气直接加热锅炉等。
这些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烟气中的热能,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另外,改装锅炉燃煤系统可以引入先进的燃料预处理技术,提高煤炭的燃烧性能。
煤炭中常含有灰分、硫分和水分等不利于燃烧的成分,这些成分会影响煤炭的燃烧效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通过采用煤炭湿法预处理、煤炭干法预处理、煤炭气化预处理等技术,可以降低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含量,提高其可燃性和燃烧效率。
此外,燃料预处理技术还可以减少灰渣的生成并改善锅炉的稳定运行。
最后,改装锅炉燃煤系统还可以优化锅炉的运行控制策略,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锅炉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进行自动调节和优化。
优化的控制策略可以确保锅炉在不同负荷下的运行稳定性和燃烧效果,并根据电网负荷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

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形势。
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燃煤锅炉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
为应对这一情况,锅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介绍几种应对新型电力形势的锅炉新技术。
1. 高效低排放锅炉技术高效低排放锅炉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净化技术,实现锅炉燃烧过程中热能的高效利用,同时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这种技术通过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浓度,实现了对新型电力形势的适应。
2. 低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低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是一种采用低温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锅炉。
它利用石灰石等多种低质燃料,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燃烧和烟气脱硫,不仅能够减少燃料消耗,还能够有效降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3. 超临界锅炉技术超临界锅炉技术是指锅炉工作在超临界状态下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提高水/蒸汽的压力和温度,使燃料在锅炉内的燃烧更为完全,并且能够有效抑制氮氧化物的形成。
超临界锅炉技术具有高效性和低排放的特点,是适应新型电力形势的一种重要技术。
4.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燃气轮机和蒸汽锅炉相结合,实现对燃气和蒸汽的高效利用。
这种技术以燃气轮机为主,通过余热锅炉收集燃气轮机排放的废热,再次进行发电。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发电效率,还能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新型电力形势的要求。
5. 生物质锅炉技术生物质锅炉技术是利用农林废弃物、能源农作物和粉煤等生物质颗粒作为燃料进行燃烧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
生物质锅炉技术在新型电力形势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新型电力形势下锅炉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实现高效利用和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高效低排放锅炉技术、低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超临界锅炉技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生物质锅炉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为电力行业迈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研究

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研究燃煤电厂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要装备之一,由于其运行系统复杂、调试难度大,所以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排放。
本文针对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调试与优化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1.锅炉烟气成分监测优化锅炉的烟气成分对于电厂的效率和环保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烟气成分监测的方法可以了解锅炉的燃烧状态和热效率,优化锅炉的运行方式,降低烟气排放,同时提高发电效率。
监测的成份包括:NOx、SO2、CO、氧含量、烟尘等。
2.煤粉燃烧优化煤粉燃烧过程,不仅对锅炉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污染颗粒和气态氧化物排放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煤粉的燃烧按照燃烧速率、燃烧温度等方式进行优化控制,能够降低NOx等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燃煤转化效率,改善烟气质量。
3.烟气脱硝通过烟气脱硝可以有效减少锅炉排放的氧化物,提高环保性能。
烟气脱硝可分成SCR 和SNCR。
SCR是选择性催化还原,需要配合高温催化剂,利用尿素或氨水将NOx还原成N2和H2O。
SNCR的反应不依靠催化剂,利用较高温度,将氨水或氨碱与NO反应生成氮UN和H2O。
4.锅炉水位监测锅炉水位是锅炉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过低或过高的水位都会导致锅炉停机。
同时,水位过高还有爆管的风险,会严重影响电厂的安全性。
因此,在锅炉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煤粉的给料速度、风量大小等参数的控制,以维持锅炉的正常水位。
5.减少电厂供电能耗为了优化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应当尽量减少电厂的供电能耗。
具体可以通过开发节能设备,例如引入热泵技术、采用高压缩机和备用空调、减少蒸发负荷等方式降低供电能耗。
同时,对于锅炉管路的热损失也可以采取包覆保温的方式进行优化。
综上所述,优化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调试,能够提高环保性能,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使得电厂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因此,研究优化策略、提高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改善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对于电厂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研究

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的发电过程中。
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但由于燃煤电厂使用燃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大量灰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为了减少燃煤电厂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燃煤电厂的能效,降低运行成本,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调试与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的废气和废渣,延长设备寿命,节约能源资源,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而燃煤电厂的环保问题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如何有效减少燃烧过程中的排放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各大燃煤电厂需共同面对并尽快解决的挑战。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研究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以期为燃煤电厂的环保发展提供参考,推动我国燃煤电厂行业的发展,并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将通过探讨煤炭锅炉运行调试、锅炉优化措施、燃煤电厂环保问题、燃煤电厂未来发展、燃煤电厂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为燃煤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的相关问题,深入分析现有的煤炭锅炉运行状态,寻求提高燃煤电厂效率、降低排放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燃煤电厂环保问题,探讨燃煤电厂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借鉴国内外燃煤电厂技术创新经验,为我国燃煤电厂的技术升级和转型提供参考。
本研究旨在为改善燃煤电厂运行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燃煤电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短的情况,请继续补充内容。
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燃煤锅炉作为燃煤电厂的核心设备,其运行调试与优化对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可以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研究燃煤电厂的环保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高效利用燃煤资源提供参考和借鉴。
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趋势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工业领域中。
然而,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过程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趋势。
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过程主要依靠经验和常规方法进行调控,需要人工干预。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效率低、易产生污染物等问题。
为了改进燃烧过程,燃烧学、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于燃煤工业锅炉控制系统中。
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燃煤工业锅炉的燃烧过程实现了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控制精度,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在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煤粉喷射燃烧技术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煤粉喷射燃烧技术通过将煤粉与空气混合喷射到炉膛中,实现了燃烧过程的全燃烧、高效燃烧和低污染排放。
煤粉喷射燃烧技术的发展为燃煤工业锅炉的节能和减排提供了有效途径。
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
燃烧过程涉及到复杂的热物理、化学和流体力学过程。
传统的试验方法在燃烧过程中面临成本高、周期长等问题。
而数值模拟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模拟燃烧过程,实现对燃烧过程的深入理解和优化。
数值模拟技术在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中的应用,提高了燃烧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近年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带来了新的机遇。
智能化技术能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手段实现对燃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自动化技术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人为干预、提高控制精度。
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的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燃煤工业锅炉燃烧控制技术也在面临新的趋势。
首先,低氮燃烧技术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低氮燃烧技术能够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锅炉燃烧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气 同时得到 了满 足,实现了燃尽 。
( 新技术燃烧特点 三)
火焰 强 ,均匀 度 、充 满度 高 。火焰 中数量 众 多的火 星 、飞灰大 大减 少 ;煤层 减 薄 ,煤 层厚度 在 同样负 荷 、
同样 出力 下只有 改造前 的6 % 7 % 0 ~ 0 ,节煤 效果 明显;燃 煤掺水增 加,含水量增 加到 1% 8 ( 5 ~1 % 原来8 ~ l% % O ): 炉 渣含碳 量低于 1 % 0 ,炉前燃 料厚度 减薄 ,炉后 各项排放
一
煤 的 热解 , 改变 可 燃 物 的 形 态 , 使碳 黑粒 子 、 甲烷 、
、
燃 煤 链 条 锅 炉 高效 燃 烧 新 技 术 的 应 用
( ) 效燃 烧机 理 一 高
高效燃 烧机 理技 术核 心 是使用 复合 功 能材料 : 功能
氢 、 一 氧 化 碳 等 与 助 燃 氧 的 活 性 得 到 提 高 , 使 得 燃 烧 的 化 学 反 应加 快 。 第 三 ,实现燃 尽 。功 能材 料 的表面 吸 附作用及 孔道 呼 吸 作 用 , 可 吸 入 可 燃 颗 粒 物 和 可 燃 气 体 , 从 而 实 现 二 次 燃 烧 。 功 能 孔 道 变 成 众 多 的 小 燃 烧 器 ,在 侧 墙 的 横 向 功 能 风 作 用 下 , 优 化 了 炉 膛 内 的 风 力 , 延 长 了 可 燃 物 在
点进 行 简要 分 析 。 阐述 了锅 炉 燃烧 新技 术 的应 用研 究。
关键 词 : 炉 燃烧 ; 滤燃 烧技 术 ; 锅 过 燃煤 链 条 分层 燃 烧 ; 滤燃 煤 清 洁燃 烧 ; 可再 生能 源 过 不
中 图分 类 号 : 2 7 TK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 2 7 2 1 ) - 0 0 0 1 0 - 3 4( 0 1 0 4 — 2 1 0
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研究

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研究摘要: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创新,旨在改善煤炭燃烧过程,减少碳排放。
通过注入氨气,它降低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了燃煤锅炉的效率,同时增加了燃料灵活性。
这一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巨大潜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更高效、经济的氨注入技术和设备,以及更严格的环保法规,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将推动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将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研究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升温,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燃煤锅炉一直以来是能源生产中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同时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一直在寻求创新的方法,以减少燃煤锅炉的碳排放。
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原理、优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的原理(一)燃烧原理燃煤锅炉是一种常见的能源生产设备,通过将煤炭燃烧来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然而,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重大损害。
燃煤锅炉掺氨低碳清洁燃烧技术的原理在于改善煤炭的燃烧过程。
通过向燃烧室注入氨气,氨气能与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进行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了燃煤锅炉的环保性能。
这一技术对于煤炭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氨的应用氨(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具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能力。
在燃煤锅炉中,氨气可以被注入燃烧室,与燃烧产生的气体混合,从而减少SO2和NOx的排放。
这种低碳清洁燃烧技术有助于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环境压力,提升煤炭利用效率,符合环保政策要求,推动可持续发展及绿色能源转型。
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研究与应用燃煤锅炉作为一种常见的供热设备,在我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由于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和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的研究进展1. 燃烧技术改进燃煤锅炉的燃烧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改善燃烧技术是实现低排放的关键。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优化燃烧工艺、改进燃烧设备和调整燃烧参数等手段,实现了燃煤锅炉的高效低排放。
例如,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和燃料预处理技术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同时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
2. 脱硫技术改进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之一。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研究者开发出了多种脱硫技术,如石膏浆液脱硫法、湿法烟气脱硫法和干法烟气脱硫法等。
这些脱硫技术在提高脱硫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燃煤锅炉的低能耗运行。
3. 脱硝技术改进燃煤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分。
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者不断改进脱硝技术。
选择适当的脱硝方法和催化剂,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可以将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到极低水平。
二、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的应用优势1. 节能减排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燃煤锅炉的能耗。
通过降低排放的污染物量,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物的生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 促进可持续发展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促进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同时,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还可以为煤炭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高效低排放燃煤锅炉技术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题燃煤锅炉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
例如,在保持燃烧效率的同时,如何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智能控制的燃煤锅炉灵活调峰技术分析

基于智能控制的燃煤锅炉灵活调峰技术分析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燃煤锅炉作为一种传统的能源转换设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迅猛发展和电网负荷的日益复杂化,燃煤锅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实现其灵活调峰,以适应新能源并网和电网负荷波动的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智能控制的燃煤锅炉灵活调峰技术,分析其原理、优势及应用前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燃煤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
燃煤锅炉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进而加热水形成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或提供热能。
在这一过程中,锅炉的燃烧效率、蒸汽产量和排放水平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
传统上,燃煤锅炉的运行模式相对固定,难以快速响应外部负荷的变化。
然而,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燃煤锅炉的灵活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实时监测锅炉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结合先进的算法模型,对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精确调控。
这就好比给燃煤锅炉装上了一双“慧眼”,使其能够根据电网负荷和可再生能源出力的实时变化,灵活调整自身的运行状态。
这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调峰技术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它提高了燃煤锅炉的响应速度。
就像一位敏捷的舞者,在音乐节奏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舞步,燃煤锅炉也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低负荷状态迅速切换到高负荷状态,满足电网的紧急需求。
其次,智能控制技术优化了燃烧过程,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这就好比给燃煤锅炉戴上了一副“环保口罩”,使其在高效发电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担。
此外,基于智能控制的调峰技术还提升了燃煤锅炉的经济性。
通过精确调控燃烧过程,锅炉能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降低了煤炭消耗和运维成本。
这就好比为燃煤锅炉装上了一台“节能引擎”,使其在满足调峰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当然,任何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燃煤电站成功实施了基于智能控制的调峰技术。
这些案例表明,该技术不仅可行而且有效,为燃煤锅炉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电厂燃气锅炉燃烧控制优化的研究_2

新形势下电厂燃气锅炉燃烧控制优化的研究发布时间:2023-03-23T07:40:51.65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第1期作者:隋云鹏[导读] 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燃气锅炉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运转设备,它通过借助锅炉的燃烧实现能量的转化。
隋云鹏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5711摘要: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燃气锅炉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运转设备,它通过借助锅炉的燃烧实现能量的转化。
但随着我国电厂发展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的问题也会逐渐的体现出来。
特别是当前锅炉燃烧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与国家节能环保的理念相违背。
很多的电厂企业为了能够提高锅炉的整体运行效率,已经实现了燃料的转换,它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也可以减少各种外在环境因素,对于锅炉设备带来的影响,提高锅炉设备的整体燃烧效率。
关键词:新形势;电厂燃气;锅炉燃烧;控制措施引言新形势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就需要在燃气锅炉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燃烧的控制优化,减少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时,通过燃气锅炉燃烧控制优化措施,可以降低资源使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并且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实现我国电力行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1电厂燃气锅炉燃烧控制优化的作用针对于电厂企业的燃气锅炉应用是整个电力能源生产的重要基础设备,燃气锅炉燃烧工作的优化处理,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运转效率,保证电力能源生产工作的全面开展。
同时,我国近些年对于绿色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的提出,在很多的电力企业中锅炉燃烧工作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保证锅炉自身的运行效率。
在具体的燃烧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燃烧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将会导致燃烧过程中大量的能量浪费以及外在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所以,需要加强对燃气锅炉燃烧工作的全面控制,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工作的优化效率。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燃煤技术研究与发展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燃煤技术研究与发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一种廉价且丰富的能源资源,仍然是许多国家的首要能源选择。
因此,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燃煤技术应运而生。
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是一种利用超超临界蒸汽参数进行燃煤发电的先进技术。
超超临界条件下的锅炉工作压力高达300至350巴,蒸汽温度超过600摄氏度,使蒸汽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相比于传统的亚临界锅炉,超超临界锅炉能够提高热效率,降低煤炭消耗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超超临界技术通过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相对于传统的亚临界锅炉,超超临界锅炉具有更高的工作参数,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煤炭的能量。
通过升高的工作压力和温度,煤炭中的能量利用率显著提高,煤炭消耗量大幅减少。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发电成本,也可以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而节约能源。
其次,超超临界技术还能够降低煤炭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超超临界锅炉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污染物控制装置,在燃烧过程中有效地回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该技术还能减少其他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通过降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超超临界锅炉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再次,超超临界技术还具备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通过不断开展燃煤技术研究与发展,超超临界锅炉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将进一步减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与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相比,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成本相对较低。
在许多国家依然面临能源转型和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超超临界技术是可行的替代选择之一。
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的燃煤技术研究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挑战需要克服。
首先,超超临界锅炉的高工作参数对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1. 引言工业锅炉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尤其是煤粉工业锅炉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燃烧系统存在效率低、排放高等问题,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和应用高效煤粉工业锅炉先进燃烧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2. 先进燃烧系统的研究进展2.1 高效煤粉燃烧技术高效煤粉燃烧技术是提高燃烧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和扩散过程,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烧效率。
其中,一种典型的高效煤粉燃烧技术是对锅炉燃烧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增加预混燃料气、调整燃烧温度和降低氧含量等手段,提高燃烧效率。
2.2 先进燃烧控制技术先进燃烧控制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锅炉燃烧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燃烧控制,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这些技术包括先进的控制算法、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等,能够优化燃烧过程中的温度、氧含量和气流等参数,以实现燃烧系统的最优调节。
3. 高效煤粉燃烧系统的应用案例3.1 辅助燃烧技术的应用辅助燃烧技术是提高工业锅炉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的重要手段。
其中,喷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辅助燃烧技术,通过添加可燃物料来提高燃烧效率。
例如,将煤粉与其他可燃废料混合燃烧,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2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应用氮氧化物是一种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在高效煤粉工业锅炉中,通过应用先进的氮氧化物控制技术,可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例如,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和氨水脱硝技术,能够将氮氧化物的排放降至较低水平。
4. 高效煤粉燃烧系统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高效煤粉燃烧系统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它可以减少燃料消耗,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先进燃烧系统还能提高锅炉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4.2 挑战在研究和应用高效煤粉燃烧系统时,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投资。
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调试与优化措施研究

2.4 余热利用技术研究
余热利用技术是指在燃煤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对产生的余热进行有效利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余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余热锅炉、余热发电和余热利用设备。
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不仅影响发电效率,还关系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当前,国内外许多燃煤电厂存在锅炉运行不稳定、热效率低、污染物排放超标等问题,亟需研究优化调节技术,提高锅炉的整体运行水平。
针对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问题,本研究将从煤粉供给系统、燃烧系统、余热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展开调查和研究,以期通过优化调节措施,提高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如PID控制器等,实现煤粉供给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还可以结合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如红外线测温仪、振动传感器等,及时监测煤粉输送过程中的温度、振动等参数变化,及时调整运行状态,避免发生故障。综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煤粉供给系统与其他部件的智能互联,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1.2 研究意义
燃煤电厂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对于我国能源结构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燃煤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锅炉的运行调试与优化是关键环节之一。
燃煤电厂锅炉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电厂的发电效率、节能减排、设备寿命和安全稳定。对锅炉进行科学合理的运行调试与优化,既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也可以减少排放物的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关于电站锅炉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

赵永强 Z HA O Yo n g - q i a n g
( 辽 宁华 电铁 岭 发 电有 限公 司 , 铁岭 1 1 2 0 0 0 ) ( L i a o n i n g H u a d i a n T i e l i n g E l e c t r i c i t y G e n e r a t i n g C O . , L t d . , T i e l i n g 1 1 2 0 0 0 , C h i n a )
c o mbu s t i o n o p t i mi z a t i o n t e c hn i q u e s .
关键 词 :电站锅 炉 ; 燃烧; 优化 技 术
Ke y wo r d s :p o we r p l a n t b o i l e r ; b u r n i n g ; o p t i mi z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主 要 进煤炭燃烧效率的提高。 氧化锆氧量计大大提高了锅炉燃 点 分析 了锅 炉 燃 烧 器 的运 行 方 式 来 实现 燃 烧 的优 化 , 有燃烧器 的运行 以及锅炉燃烧器的射流存在的偏转问题 , 烧后释放的烟 气内氧 气含量检测 的准确性 , 在我 国各个 电 这都 有效 促 进 了锅 炉 燃 烧 技 术 的 提 高 。 站 得 到 普遍 应 用 , 另 外风 速 监 测 技 术 也 是 诞 生 在 二十 世 纪 我国在 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 电站锅炉燃 烧技术得 到更 七 十 年 代 的优 化 技 术 。 好地提 高 , 降低 了污 染 , 主 要 是 因为 浓 淡燃 烧 器 引 发 了煤 粉 分 离 形 式 的稳 燃 器 。 这 个 时 期 各 大火 力 发 电站 使 用 的机 作者简介 : 赵永强( 1 9 7 5 一) , 男, 辽宁铁岭人 , 工程 师, 主要从事发
燃煤电站锅炉最新技术研究进展

19
2.3、东方锅炉厂——日立技术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0
2.3、东方锅炉厂——日立技术
锅炉炉膛设计对积灰结焦影响比较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1
2.3、东方锅炉厂——日立技术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2
2.4、三大生产基地技术比较
上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Π型布置/塔式布置 单炉膛双切圆/单切圆燃烧方式 平衡通风 固态排渣 螺旋管水冷壁/垂直管水冷壁
东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П型炉 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 内螺纹管螺旋管圈水冷壁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П型布置单炉膛 反向双切园燃烧方式 低NOx分级送风燃烧系统 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入口装设节流孔圈)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7
2、三大电力设备制造集团百万超超临界技术来源 名称
基地
汽轮机
汽轮发电机
锅炉
上海
哈尔滨 东方
西门子
三菱 日立
西门子
三菱 日立
阿尔斯通
三菱 日立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8
2、超超临界机组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能源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创新进展

能源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创新进展摘要:能源动力工程作为关键的领域之一,在锅炉和能源方面一直在不断追求创新,以应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本文对近年来能源动力工程中锅炉与能源创新的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涵盖了新型锅炉技术、可再生能源整合以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关键词:能源动力工程;锅炉;能源;创新进展;引言:能源动力工程是能源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创新直接关系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锅炉作为能源动力工程的核心设备之一,在不断变革的能源格局下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首先介绍新型锅炉技术的创新进展。
一、新型锅炉技术的创新1.1 超临界锅炉技术超临界锅炉技术是近年来锅炉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传统的锅炉系统通常在水的饱和蒸汽状态下运行,而超临界锅炉则推动运行参数超过水的临界点,实现高温高压的工作状态。
首先,超临界锅炉的运行参数明显提高,其中包括更高的蒸汽温度和更高的压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煤炭等传统燃料的使用量。
通过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超临界锅炉有望推动能源动力工程向更为清洁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其次,超临界锅炉的运行参数调整灵活,具有更高的适应性。
这使得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负载波动和变化的工况,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调度性。
这对于应对电力系统中的需求变化和应急情况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外,通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超临界锅炉技术也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适应全球能源转型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1.2 微型锅炉技术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微型锅炉技术崭露头角,成为能源动力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
微型锅炉系统相对于传统大型锅炉而言,具有小型化、高度集成和灵活性等特点,为分布式能源系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首先,微型锅炉技术的小型化设计使其占地面积相对较小,适用于城市等空间有限的环境。
这为在城市中建设小型能源站提供了可能,有效减少了能源输送的损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先进大容量锅炉 标准型式
垂直管圈水冷壁
MHI供货业绩 (日本≥600MW锅炉) 垂直型水冷壁(SV) 11台(首台为1989年) 螺旋管水冷壁 10台(首台为1981年)
特 点 1、结构简单 2、对负荷变化、启动与停炉的高 耐久性(热应力较小) 3、易于制造与安装 4、易于维修
2018/6/25
燃煤电站锅炉最 新技术研究进展
现有办公和实验条件
1)办公及实验室条件 办公室、实验室1500M2,配套设施齐全,购买ANSYS、
FLUENT 等大型商业计算固体和流体传热的软件,建有相应 的冷态和热态试验台架,并配备相应的测试仪器。
2)主要测试仪器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LDA 、粒子图像流体速度场仪 PIV 、超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7
2、三大电力设备制造集团百万超超临界技术来源 名称
基地
汽轮机
汽轮发电机
锅炉
上海
哈尔滨 东方
西门子
三菱 日立
西门子
三菱 日立
阿尔斯通
三菱 日立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8
2、超超临界机组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9
2.1、上海锅炉厂——Alstom技术
IGCC 燃煤电站CO2捕集
燃后捕集 燃前捕集 富氧燃烧
结论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
1、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2,600 2,400 2,200 2,000 1,800 1,600
百万公吨
世界主要耗煤国家煤炭消耗量 (百万吨 )
CAN SOA MEX AUS USA CHN FRA IND GER POL UK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3
2.4、不同炉型布置用钢对照
1000MW超超临界煤粉锅炉用钢对照(相对值) 炉型 塔式炉 П 型炉(A) П 型炉(B) 炉膛截面m2 21.48×21.48 32.08×15.56 33.97×15.56 燃烧方式 四角切圆 双四角切圆 前后墙对冲 屏底温度 1232℃ 1290℃ 1378℃ 省煤器 0.259 0.162 0.207 水冷壁 0.207 0.365 0.246 过热器 0.324 0.444 0.443 再热器 0.21 0.234 0.217 承压受热面总重 1 1.205 1.113 空预器 0.212 0.212 0.35 钢结构 1.786 1.238 1.191 金属总重 3.564 3.359 3.191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14
2.1、上海锅炉厂——P型布置
根据循环负荷 设计分离器 大量采用高 档次材料
锅 炉 总 体 布 置 图
螺旋管圈 水冷壁
挡板调节
采用低NOx燃 烧系统
再循环泵启 动系统
P型布置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15
2.2、哈锅MHI超超临界锅炉的技术特点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1 2 3 4 5 6 7 8 9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4
2.4、东方锅炉厂——300/600MWCFB
锅炉整体布置特点
亚临界参数变压自然循环锅炉,一次中间再热, M型布置,总体上分为主回路、尾部、空预器 三部份 单炉膛,两侧进风 炉内布置水冷屏和屏过、屏再 前墙给煤 床上床下联合点火 后墙排渣,采用滚筒冷渣器 三台汽冷分离器 尾部双烟道挡板调温 管式空气预热器
第四个亿,用3年时间;
第五个亿,用2年时间, 最近三年,一年1个亿
1949年 185万千瓦
1978年 5712万千瓦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006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12
2.1、上海锅炉厂——1000MW塔式布置
1000MW塔式布置
外高桥三期
台数:2 流量:2955t/h
压力:28.0 MPa
温度:605/603 ℃ 国华浙江宁海电厂 台数:2 流量:3093t/h 压力:27.46 MPa 温度:605/603 ℃
声波流量计、烟气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 X 射线能谱仪 1 台、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分析仪、毛细管流变仪、红外热像 仪(在购),另有工作站、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等。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1
报告主要内容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超(超)临界锅炉在中国发展
上锅 哈锅 东锅
4
1、发电效率的发展历史
热电联产项目分析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5
2、锅炉分类及发展
锅炉按其燃烧室、对流烟道间的相互布置方式分为:
Π型锅炉 塔式锅炉 T 型锅炉
锅炉技术派系分类
B&W 派系 CE 派系 FW 派系
按照循环方式可分为自然循环锅炉、控制循环锅炉和直流 锅炉 超(超)临界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11
2.1、上海锅炉厂——Alstom技术
纵切面
外高桥三期 2 x 1,000 MW
主蒸汽 297 bar (设计压力) 605 ℃ 820.8 kg/s (2,955 t/h) 再热蒸汽 70 bar (设计压力) 603 ℃ 678.6 kg/s (2,443 t/h) 给水 297 ℃ 煤种 烟煤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018/6/25
6
2、超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
传热与水动力特性研究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总体设计集成技术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设计
п型螺旋管圈锅炉 п型垂直管圈锅炉 塔式螺旋管圈锅炉
耐热新钢种材料性能和应用研究 耐热钢管的加工、焊接及热处理工艺
2018/6/25
3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3
1、自1996年起,中国装机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0
第一个亿,用了100年; 第二个亿,用8年时间; 第三个亿,用5年时间;
2007年 7.2亿千瓦 2006年 6.2亿千瓦 2005年 5.2亿千瓦 2000年 3亿千瓦 1995年 2亿千瓦 1987年 1亿千瓦
容量:800MW~1000MW 压力:25.4MPa~30.0MPa 温度:540~605 ℃ /569~615 ℃ 炉型: π型炉 燃烧方式:四角切圆燃烧(单炉膛单切圆,双切圆) 水冷壁形式:垂直管、螺旋管 启动系统:简单疏水系统、带再循环泵、热交换器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10
USC(FGD+SCR):近期 CFBC:近期 USC 的重要补充 IGCC + COPRODUCTIONS:中期 IGCC+ H2 +FC+FUELS+CO2:中远期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8
3、GE——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9
3、GE——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Π型布置/塔式布置 单炉膛双切圆/单切圆燃烧方式 平衡通风 固态排渣 螺旋管水冷壁/垂直管水冷壁
东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П型炉 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 内螺纹管螺旋管圈水冷壁
哈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П型布置单炉膛 反向双切园燃烧方式 低NOx分级送风燃烧系统 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入口装设节流孔圈)
19
2.3、东方锅炉厂——日立技术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0
2.3、东方锅炉厂——日立技术
锅炉炉膛设计对积灰结焦影响比较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1
2.3、东方锅炉厂——日立技术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2
2.4、三大生产基地技术比较
上锅1000MW超超临界锅炉
1000MW超超临界抽汽供热机组 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 CFB超临界锅炉
到2010年,中国超超临界机组将占全世界超超临界机组的 半壁江山; 预计到2020年,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新增火电市 场的份额可达70%(装机容量240GW——400台600MW机 组或240台1000MW机组);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在发电领域未来30年伴演 主要角色。
烟台 浙江半山
2018/6/25 曹玉春博士,郑州大学 27
2、IGCC 是未来重要的技术选择
IGCC是能够较好地解决提高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 放的先进的洁净煤发电技术 IGCC更是未来先进的煤基能源(电力、H2和液体 燃料)多联产系统的重要基础 中国的能源格局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决定了中国更 需要IGCC。 IGCC展望:
2.1、上海锅炉厂——Alstom技术
外高桥2 x 900 MW
主蒸汽 279 bar (设计压力) 542 ℃ 774.4 kg/s (2,788 t/h) 再热蒸汽 69 bar (设计压力) 568 ℃ 687.6 kg/s (2,475 t/h) 给水 273 ℃ 煤种 烟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