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安岩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5期
摘要:系统总结了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科学分析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决定力量,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科技进步,同时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农业科技产也化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战略、创新条件与平台提升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5—0007—0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面对人多地少水缺的多重压力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重约束,我国农业科技必须创新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农业科技进步是我国农业
发展的决定力量
世界农业发展历程表明,农业科技的革命性突破是支撑和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政策措施,有力地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达52%。
(一)先进适用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
我国共育成1500多个作物新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2-3次,每次平均增产10%-20%。至2010年底我国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猪、牛、羊、蛋鸡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87%、33%、60%和40%。杂交水稻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亩产700公斤超级稻已经培育成功,推广面积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0%。优质小麦、水稻、苹果种植比例分别提高到55%、69%、75%。“郑麦9023”成为郑州期货挂牌交易品种,改变了我国优质强筋小麦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水稻旱育稀植、小麦和玉米超高产栽培、地膜覆盖、设施农业、规模化养殖技术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普及推广,耕地复种指数从1949年的128%提高到目前的158%,农业生产水平整体提高。
(二)生物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农业抗灾减损能力大幅提升
以Bt杀虫蛋白为主要类型的各类微生物杀虫剂、杀菌剂快速发展,环境友好型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小麦黄矮病、褐飞虱预测与控制技术成功研制,大幅著提升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采用重组DNA技术和反向基因操作技术。成功研制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亚型禽流感重组禽痘病毒载体疫苗,在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的研发成功,为迅速控制疫情、恢复生猪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发了禽流感病毒H5、H7和H9亚型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时间由20天缩短为4小时,成为目前最快速和特异性最灵敏的检测方法。牛瘟、猪瘟、牛肺炎基本上消灭,猪、牛的死亡率已从1980年的26%和30%下降到目前的10%和12%。
(三)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自主研制的兽药残留蛋白质免疫检测芯片,一次可对5种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成功开发面粉增白剂化学发光快速检测方法、水产品甲醛快速检测仪、低温流通食品时间温度记录仪,通过尿液快速检测瘦肉精的样机已经研制成功。已研制出农兽药、生物毒素、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等各种检测试剂盒29个,相关检测设备25项,各类快速检测方法94项。食品中亚硝酸盐和氰化物快速检测系统已应用到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中。在国际上首次牵头参与了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的制定,改变了我国只有遵守国际标准的历史。
(四)农业设施装备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
根据作物需水信号控制分根的原理,研究出基于“3S”技术的精量控制灌溉设备,示范区灌溉水利用率提高20%-30%。自主研发的6毫米滴灌管生产线,突破了美国和以色列公司的市场垄断和技术封锁。攻克大豆蛋白、大豆磷脂萃取分离关键技术,开发出大豆专用产品24种。浓缩苹果汁加工技术全面突破,浓缩苹果汁出口量提高到世界贸易量的70%以上。贮藏保鲜、肉制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研发成功,荔枝贮藏保鲜期达45天,樱桃贮藏保鲜期达4个月左右,冷却肉初始菌数控制在每克103—104cfu、汁液流失率控制在1%以内。小麦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植水平达9%,玉米机播水平达58.7%,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5.4%、32%和2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3%,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五)高新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前沿领域国际竞争能力大幅提升
成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提高饲料中磷60%的利用率,减少粪便40%磷排出量,生物反应器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转Bt基因抗虫水稻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显著,可减少农药施用量80%。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实现产业化应用,有效解决了环斑病毒对木瓜产业的毁灭性破环。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占棉花种植面积由5%提高到80%以上,彻底扭转了国外抗虫棉垄断我国棉花种子市场的局面。成功获得转基因克隆鱼、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水牛,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生产总体效率达到10%,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此技术的国家。成功研制高分辨率雷达成像系统,分辨率达0.3米×0.5米,加快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六)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迅速,农业的多功能性进一步显现
石油供需矛盾突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逐年加大废弃物生产生物质能源技术的研发。目前,以谷壳、木屑、稻草等多种生物质为原料,研发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质中小型气化发电及余热发电系统。以纤维素废弃物为原料,制取乙醇示范工艺已通过验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高粱茎秆制取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研究成功,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废渣可制成草食动物饲料等优势。建成了生物柴油中试生产装置,以植物油及废油等原料生产生物柴油转化率可达95%以上,产品达到0号柴油标准。这些技术的研究成功,为我国未来生物质能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业科技成果的创新、推广和应用,显著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仅成功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更是创造了粮食单产和总产连续五年稳定增长的好成绩。但与国外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相比,与农业发展对科技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集成配套不够,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二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加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不高。三是科技人才队伍比较薄弱,评价导向过于强调论文、评奖,激励机制有待改进。四是科研、教育、推广相对独立运行,农业科技投入重复分散,很难形成研究积累和重大突破,农业科技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二、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
农业科技进步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主导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向依靠科技、知识和人才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面对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农业科技面临着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挑战
尽管我国粮食连续5年增产,食物供给日益丰富,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但随着城镇消费居民数量的增加,粮食需求总量刚性增加,消费结构升级,食用油消费持续增加。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指出,到2020年人均粮食消费需求为395公斤,需求总量为5725亿公斤,粮食单产必须要由2007年的316.2提高到2020年的350公斤。其中口粮消费总量247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43%;饲料用粮2355亿公斤,占粮食消费需求总量41%;食用油人均消费量20公斤,消费总量继续增加。在耕地面积难以扩大的情况下,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优化结构、改善品质的道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二)农业科技面临着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