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与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结构与汉字演变

一.汉字的结构

1.汉字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

按照表达形式的不同,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两大类:拼音文字(表音文字)和构意文字(表意文字)。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属于前者,后者主要包括古埃及圣书体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和汉字,而汉字是目前唯一被广泛使用表意文字。

2.汉字的产生:

据典籍记载,汉字是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双瞳四目)所造。《说文解字·序》:“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古人非常看重文字的识读书写,汉朝律令规定,能背诵、读写九千个汉字的人才能做书史小吏;官吏的公文、奏章,文字写得不正确,尚书史可检举、弹劾他们。古人十分看重文字的作用,甚至上升为治国层面:“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可以视为是“上帝的秘符”。

3.汉字的结构:

传统文字学用“六书”来解释汉字的构造。“六书”的名称最早载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最早对“六书”进行明确定义并举例说明的是东汉的许慎(字圣)的《说文解字·序》。他先对“文”和“字”进行区分:“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即,“文”是独体结构,“字”是合体结构,“字”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六书”中,根据“象形”“指事”造出的属于“文”,都是独体结构,根据“会意”“形声”造出的属于“字”,都是合体结构;而“转注”“假借”属于“用字法”,专门给汉字做减法。“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转注、假借”

(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图画甲骨文图画甲骨文

人体

动物

器物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和象形字的关系:①共同点是,都是独体结构。②区别在于,象形字重在象原物之形,是具体形象的描写;指事字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包含了抽象的指示事物的符号,甚至全是由抽象的符号组成。

(3)会意:比类合宜,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臭、寇、息、灋、解、品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形符,“以事为名”)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声符,“取譬相成”)。如“江”“河”,“氵”表示它们和河流有关系,所以是形符;而“工”

“可”表示和它们的读音有关,所以是声符。注:读音相关,是就古音而言的,非今音。如“工”和“江”,中古时,工属一东韵,江属四江韵;上古时,同属东部,即意味着韵母相同。再如:

叚:瑕(玉+叚,无瑕)、暇(日+叚,空暇)、遐(辶+叚,名闻遐迩)、葭(艸+叚,蒹葭)、假(亻+叚,狐假虎威)贵:馈(饣+贵,馈赠)、溃(氵+贵,溃散)、匮(匚+贵,匮乏)、篑(竹+贵,功亏一篑)

请将下面的形声字按照不同的类别填入表格中

徙材偏架铜凳证崖裁骑秧贡攻颈庭削裹载瓢问放雌闻故管露疆爸芳宵界字醛案慈旗斧膏冻赏固病阀园匾破衷闷辫闽栽颖鹉修渠徒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二.汉字的演变(可参读余秋雨《中国文脉》中《笔墨历史》一文)

1.古文字阶段:

(1)殷商甲骨文:以书写载体而命名的字体称谓,是指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文字。

(2)西周金文:根据文字书写的载体而命名,指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铭文

等之称。

(3)战国文字:根据文字通行的时代而命名,是战国时代周王室和各诸侯国所有品类的统称。两大载体系统:①典籍文献记载的战国文字,包括《说文》中所载古文和籀文、三体石经中的古文和郭忠恕《汗简》中的古文;②出土文献记载的战国文字,包括竹简、简帛、盟书、石刻文、古玺文和古陶文。两大类别派系:秦系文字(石鼓文)和六国文字。

(4)小篆:根据文字的形体特点而命名。“引书”,线条均匀细长。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2.今文字阶段:

(1)东汉隶书:根据文字的最初用途而命名。有秦隶和汉隶之分。

(2)魏晋楷书:因为结构严谨,堪为楷模。一般将今草和行书视为楷书的变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