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之一便是自由与平等观念。
在马克思主义中,自由与平等作为理论基础和社会目标,对于塑造社会形态和发展人类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由观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认为自由是人的天赋权利。
在马克思主义里,自由被理解为摆脱各种束缚和压迫,实现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
这种自由观念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不同,后者更多强调经济和政治权利,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念强调的是人的全面解放。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私有制成为了束缚个人自由的根源。
因此,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所有制,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不再受到资本的压迫和剥削。
二、马克思主义中的平等观念平等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以实现社会各个成员的平等为目标,而不是只满足富裕阶层的利益。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为了实现平等,马克思主义主张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制度。
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财富的公平分配是平等观念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平等,促进社会各个成员的公平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实践意义可从多个方面呈现。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为人们提供了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使得资源分配不均,限制了人们的个体发展。
而在马克思主义自由与平等观念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社会更加注重公平,鼓励个体的积极参与,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推动个人能力和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与平等观念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
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马克思眼中的自由,那可真是一个相当深邃又迷人的概念。
马克思觉得自由可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想干啥就干啥。
比如说,有些人觉得自由就是每天能睡懒觉,想玩就玩,这其实是很浅显的理解。
马克思所讲的自由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深刻理解之上的。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社会的人。
一个人的自由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
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要是一个人自顾自地自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影响到其他人,那这就不是真正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大家都能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发展自己。
打个比方,一群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大家都想种花,但是如果有人为了自己种花的自由,把公共的地方全占了,那其他人就没法自由种花了。
所以,自由得是在考虑到其他人的权益基础上的。
马克思还关注到经济基础对自由的影响。
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广大的劳动者被压迫在生产线上,每天累得要死要活,他们哪有什么自由可言。
就好比是一群被困在笼子里的鸟,虽然长着翅膀,但是却飞不出去。
资本家占有了生产资料,劳动者只能听从资本家的指挥,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自由被严重地限制了。
马克思认为自由是要通过对社会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的。
他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再被物质匮乏所束缚。
比如说,人们不会因为没钱看病而只能忍受病痛,不会因为没钱上学而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
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这就像是把鸟儿从笼子里放出来,让它们可以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每只鸟儿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树枝栖息,都能自由地寻找食物。
马克思的自由观里,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
不是说只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身体、智力、情感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
这就像种一棵树,不能只让它往一个方向长,而是要让它的枝干、树叶全方位地舒展。
一个人既能懂得艺术的美,又能掌握科学知识,还能有强壮的体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马克思的角度看自由,这是一种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本质的东西。
它不是个体的任性,而是在社会关系和谐、经济平等、人类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一种状态。
马克思的自由观
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是19世纪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和思想,其中包括自由观。
在马克思看来,自由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马克思的自由观。
一、自由与人类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自由意志和创造性。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中发展和生存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自由。
他认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劳动需要自由。
“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因此,自由是实现劳动和创造力的前提。
二、资本主义下的虚假自由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体所享受到的“自由”往往是虚假的。
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巨额利润,而工人则被迫接受低廉工资和恶劣工作条件。
这种不平等关系导致了工人阶级无法真正地享受到自由。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所谓的自由只是一种假象,它实际上是对人类自由的压制。
三、共产主义下的真正自由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自由。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所有生产资料都归全体人民所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从事劳动和享受劳动成果。
这样,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创造力去发展”,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四、国家与自由马克思认为,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的自由。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家服务于资本家阶级利益而存在。
因此,在过渡时期中,“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推翻旧统治阶级,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无产阶级对国家机器的掌控,并逐步消除国家本身。
五、结语总之,马克思的自由观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虚假自由和阶级压迫。
他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马克思的自由观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生存方式 ,如 果离开 了实 践谈 自由, 自由就变得没 有根基 。 虚无缥缈 了。人的实践 活动是人 与 自然 界中其他存 在物的根
马克 思主 义 自由论 说 包 涵 的内容 对 于我 国构建 和谐 社 本区别 。人 的 自由说 到底 就是人 的实践 活动中 的 自由。马克 会具有重 大的指导意 义 ,因此我们 只有 深人细致 的理解 、研 思说 , “ 当他通 过这种运 动作用 于他身外 的 自然并 改变 自然 究 、消化并 吸收其 中所包涵 的 自由精神 ,才能显示 出马克思
这种对立 中找 到了解决 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 。 “ 我们 看到 ,主 由度不 断扩大 。也 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 自由论从本质 上就是实
观主义和客观 主义 ,唯灵 主义 和唯物主 义 ,活动和 受动 ,只 践 的,是与时俱进的 。 是 在社会状态 中才 失去它们 彼此 问的对立 ,并从而失去 它们 其次 ,马克思 主义 自由论蕴含着构 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 作为这样的对立 面的存在 ;我们看 到 ,理论 的对立本身 的解 的思想 。2 0 年2 1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 05 月 9
决 ,只有通过实践 方式 ,只有借助 于人 的实践 力量 ,才是 可 部提高构 建社 会主义 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 讨班上的讲话 中明
能的 ;因此 ,这种 对立 的解 决绝不 只是认识 的任务 ,而是 一 确指出 :我们 所要建设 的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 民主法 个 现实生活的任务 ,而哲学 未能解决 这个任 务 ,正 因为哲学 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 活力 、安定 有序 、人 与 自 然 仅仅把 这看作理论 的任务 。”通过上 面论述可 以看 出, 自由
实 社会丰富多彩 ,变化无 常 ,现 实问题也是 在随时变化 ,人
马克思主 义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跟您聊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咱先从一个小事儿说起,就说前段时间我带着一群孩子去郊外踏青。
那蓝天白云、绿草茵茵的,孩子们兴奋得像脱缰的小马驹,在草地上又跑又跳。
有个叫小明的孩子,跑得满脸通红,突然停下来问我:“老师,这算不算是自由?”这一下可把我问住了,不过也让我想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不是想干啥就干啥。
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之上的。
就好比咱们在马路上开车,得遵守交通规则,不然横冲直撞,看似“自由”了,实则危险重重。
在社会生活中也是这样。
比如,一个人要是想不劳而获,通过偷抢来获取财富,这能叫自由吗?显然不能,因为这违背了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最终会受到惩罚。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还强调,自由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孤立地存在。
就像在学校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大家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每个人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咱们再回到踏青的事儿。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他们觉得自由,那是因为他们在安全的环境下,遵循着自然的规律。
他们知道不能随意践踏花草,不能乱丢垃圾,这种对规则的自觉遵守,让他们的自由更加有意义。
再想想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当我们努力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成果,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一种自由。
而不是整天偷懒耍滑,无所事事。
而且,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告诉我们,自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社会在进步,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过去,能吃饱穿暖可能就是很多人的愿望;现在,人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丰富。
总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让我们明白,自由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
我们要在遵循规律、尊重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去实现真正的自由。
就像那次踏青,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懂得了如何在规则中享受自由,这或许就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对自由的一次小小领悟吧。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咱中国人啊,都向往自由,那马克思主义对自由又是咋理解的呢?嘿,这可有意思了!你看啊,马克思主义觉得自由可不是啥想干啥就干啥的任性,那是有深度、有内涵的呢!就好比咱走路,得有个方向,有个目标,不能瞎走一气吧。
自由也是这样,不是毫无头绪地乱闯。
马克思主义说的自由啊,就像是在广阔天地里尽情翱翔的鸟儿。
但这鸟儿也不是瞎飞,它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找啥。
咱人也一样,不能光说要自由,得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啥样的自由。
想想看,要是没有规矩,没有目标,那自由不就乱套啦?那不就成了无头苍蝇到处乱撞了嘛!马克思主义的自由,是在一定的框架内,让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咱平时生活里不也这样嘛,上班得遵守公司的规定,上学得听老师的话,这看似不自由,其实啊,正是这些规矩给咱指明了方向,让咱能更有效地去追求自由。
就好像划船,没有船桨和方向,那船能划到想去的地方吗?再打个比方,咱盖房子,得有个设计图吧,不能瞎盖一通。
自由也是,马克思主义告诉咱,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咱中国人一直都在追求自由,从古代到现在,一直都没停过。
以前咱为了不受压迫,努力抗争,现在咱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奋斗。
这都是在追求自由啊!马克思主义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咱追求自由的路。
你说,要是没有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深刻理解,咱能这么清楚地知道该咋追求自由吗?咱能这么有方向、有目标地去努力吗?那肯定不行啊!所以啊,咱得好好理解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解释,把它运用到咱的生活中去。
让咱的自由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能让咱真正幸福快乐的自由。
咱可不能把自由想得太简单了,也不能想得太复杂了。
就按照马克思主义说的,在规矩里找自由,在自由里守规矩。
这样,咱的生活才能越来越好,咱的自由才能越来越有意义。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别瞎追求啥不切实际的自由,得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争取属于咱自己的自由。
浅谈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马克 思起 初对 自由一 词有 了认识 是 在 《 莱 茵报 》 与 《 博士 论 文 》 中 阐释 的 。马克思 指 出 “ 自由主义肩 上 的华 丽 斗篷 掉 下来 了, 极其 可恶 的专 制 制度 已赤 裸 裸地 呈 现 在 全 世界 面前 ”… ,马 克 思 在这里 对 自由有 了认 识 ,他认 识 到 资 本 主 义 的专 制 制 度 无 情 地 剥 夺 着人 们 的 自 由 ,自 由社 会 需 要 人 们 的努 力 ,需 要 人 们 去创 造 。 因此 ,马克 思猛 烈抨 击 了唯 心 主义 对 自 由的认 知 ,指 出 了唯 心 主 义 的虚 幻 的 自由认 知 。而后 马 克 思 开始 从 唯 物 辩 证 法 的角 度 探 究
何简 单方便 地完 成建 造巢 穴 这 项 任 务 。人 们 可 以 自由 的支 配 自 己 的任 务 ,这 也就 是 获得 了真 正 的 自由。 马克 思 在 这 里也 指 出 了 自 由观 的真正 含义 ,马 克思 的 自 由观 要 求 人 们 不 仅仅 满 足 于 单 一 的 自然 世界 , 鼓 励 人们 要 用 发 展 的 眼光 看 问 题 ,要 用 实践 的观 念 看 待 发展 的世 界 。人 们 只有 在 实 践 中才 能 得 到 自由。人 们 要 学 会 摆 脱 物质 世界 的束缚 ,获得真 正 的 自由。
自由世 界 。
《 资本论 》 可 以说是 研究 资本 主义社 会生 产力 与 生 产关 系 的矛 盾 的著 作 ,然 而我们 可 以从 中找 出基 于 实践 角 度 阐释 自由 的含 义 。
马克思 谈 到了 “ 最 蹩脚 的建筑 师 从 一 开 始就 比最 灵 巧 的蜜 蜂 高 明 的地方 ,是他 在用 蜂 蜡 建 筑 蜂 房之 前 ,已经 在 自己 的头 脑 中把 它 建 成 了。劳 动过程 结 束 时 得 到 的结 果 ,在 这 个过 程 开 始 时 就 已 经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
自由与非自由—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解读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理解是“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突出强调了人类的社会实践在通向自由的道路上的革命作用。
人是认识与实践的主体,自然和人类社会被极大地客体化为人类主体意识的物质形态。
本文试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通过对什么是“自由”、是什么使人不得“自由”、如何实现“自由”等三个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大致梳理。
标签:自由;非自由;马克思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1]。
因此,作为人所欲求的现实存在方式的“自由”,对它的考察和追求应该放到社会关系当中,而不应做纯粹抽象思辨的探讨。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正是从人所处于其中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考察自由并提出自己的自由观以及实现自由的方案的。
而以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由的认识为中心则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思想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什么是“自由”?人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追求的最高理想。
但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自由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不同的,其内涵是“联合体”中的自由。
在联合体中,“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2]“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
”[3]这也就是说,人们与自己生活的世界实现了统一,外在世界不再是压迫人的力量,原先外在于人的自发积累的物质生活条件在联合体中由共同力量同时也由个人力量支配,个人在这种支配的基础上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美国思想家麦克米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对这种处于新的交往形式中的人有一段恰切的描述,他认为“他的意识由一个属于‘他的’世界塑造,他透过一个已经是他的世界为中介,自行形成他本身的意识。
”[4]总之,联合体中的自由就是人的自主,人成为自身的现实存在的主人。
而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是一种消极自由,从形式上来说,它是一种封闭的自由,强调自身与外界的对立,从而要求避免外界的干涉;而从实质上来说,它由于脱离了对人的现实生活条件的考量而成为一种抽象的自由。
浅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
浅论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自由”一词就已经被人们不断地提及,而真正赋予“自由”以科学含义的却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
本文将从人的本质根源出发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自由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自由思想;人的解放;自由观一、人的本质自由思想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可见,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
传统哲学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人的本质作过科学而严密的规定,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P. 60),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
概括来说,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为:第一,人的本质的历史性。
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着的,人的本质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着的。
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抽象物,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代随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展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
第二,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并不在于人具有饮食、男女等自然属性,而在于人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人的产生离不开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也离不开社会。
人生下来就会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不仅要受到父母、亲属的影响,而且还深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内容影响。
第三,人的本质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人,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不同的阶级、甚至同一阶级不同阶层中的人都有不同的本质。
此外,还表现为人的本质的实践性。
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则是使主体服从于客体,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
唯心主义哲学的自由观是赋予主体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观与人权保障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观与人权保障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和理论框架,包含了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性思考。
其中,自由平等观与人权保障是其核心价值观之一。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对自由平等观的理解以及其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观自由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并不是简单地个体为所欲为,而是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
个体的自由需要社会的制度和结构来保障,而这种保障决定了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同等的自由。
自由平等观有两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自由意味着个体的独立性和选择权。
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来生活,追求个人发展和幸福。
其次,平等意味着肯定每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和尊严。
不论是贫穷还是富有、阶级还是民族,每个个体都应该受到平等和尊重的对待。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自由和平等需要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财富和资源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剥夺了广大劳动者的自由和平等机会。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方式,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公正的待遇,不再受到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限制。
二、马克思主义与人权保障马克思主义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性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权不仅限于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更包括了社会、经济和政治权益的全面保障。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有尊严的生活。
人权保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人权的保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人们的基本权益不应受到侵犯,而是得到保障和尊重。
其次,人权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如果人们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和满足,社会将无法实现长期的和谐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对人权保障制度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其中,包括建立公正的法律体系、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消除贫困等。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的追求与定义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的追求与定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解放的理论体系,对人类自由的追求和定义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的定义展开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的追求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自由的追求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人类自由的追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经济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消除剥削和压迫的经济体制下,人们才能真正获得经济自由。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和利益私有化,剥夺了绝大多数人的经济自由。
因此,马克思主义追求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消除阶级差异,实现人人平等的经济自由。
2. 政治自由:在马克思主义中,政治自由不仅仅是选举和自由表达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参与和决策权。
只有人民能够真正掌握政权,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自由。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民的政治权利,强调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3. 文化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领域中的自由与解放同样重要。
资本主义社会中,媒体、教育等文化领域被私人部门或者资本掌控,受到利益驱动的束缚。
因此,马克思主义倡导民主、自由和多元化的文化,使人们不受外部力量的操控,思想自由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定义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定义立足于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斗争的分析,对自由的理解与传统的自由观念有所不同。
1. 阶级斗争与自由: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不能脱离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来理解。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的、表面的自由,只有在消灭剥削和阶级差异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2. 社会化的自由:马克思主义强调自由不是个体的孤立行为,而是社会化的行为。
个体的自由依赖于社会的集体行动和社会条件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的自由强调集体的、社会的自由,强调个体在社会环境下的自由发展。
3. 解放与自由:马克思主义将自由与解放联系在一起,认为真正的自由离不开对压迫的解放。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摘要: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
而在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哲学思想上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的阐述,力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质点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自由观;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历史发展中是一个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
但马克思并没因此回避以往的哲学问题,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立场上对它们作了非常科学的解答。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视角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因此,实事求是的展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就显的尤为必要。
一、两种哲学观的对立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自由与束缚是相对立的。
只有摆脱外在力量对自身的束缚,人才会感到不受约束,自由自在。
所以,自由其实就是摆脱外在束缚。
对自由的这种通俗解释,哲学界是没有异议的。
但是,在怎样理解束缚自由的外在力量以及如何消解这种外在力量方面却存在很大分歧,而这种分歧直接体现着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根本对立。
在哲学史上,传统的唯物论(旧唯物论)从主体(精神)从属客体(自然界),即主体通过服从客体进而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出发,把自由定义成人对必然的认知与服从。
他们认为,因果必然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时时刻刻都在这种因果必然性的制约下从事着生产活动。
但是人不是被动的接受必然的约束,为了消除必然对人的外在限制,人往往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必然,获得自由。
这种自由观虽然认识到必然对人的客观制约性,也明确了认识必然对于获取自身自由的意义,但却没有抓住自由的实质,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认识必然上,更在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支配和驾驭必然。
而只有把对必然的理解纳入到为主体的需要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其成为行动自由的前提条件时,它才能成为自由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
马克思对自由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自由”,源出拉丁文,原意是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
在政治上,自由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
政治上的自由是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和明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阶级对自由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自从阶级产生以来,自由是有阶级性的。
古罗马奴隶起义提出的自由,是要求从残酷的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
在封建社会末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的政治口号,要求“个性自由”、“政治自由”、“贸易自由”等,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掌握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广大劳动群众则处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因而在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自由可言。
有剥削阶级的自由,就没有被剥削阶级不受剥削的自由。
剥削阶级的自由,是建立在被剥削阶级不自由的基础之上的。
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念,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
它表面上要求一切人都有自由,但实际上要求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它无非是要求“自由地”出卖劳动力。
只有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这个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才可能获得广泛的、真实的自由。
在我国,公民享有人身、言论、通讯、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等自由,并得到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还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的自由。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自由和纪律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
人民享受着广泛的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纪律约束自己。
自由不仅是政治学范畴,也是哲学范畴。
在哲学上,自由体现着客观必然性和人的主观活动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主张,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自由”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自由”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自由”的摘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探讨“自由”的概念,旨在发现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解释。
文章将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以及其他想法对“自由”的相关理论研究。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自由”可以解释为一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体,权利与责任必须在一起回应,以达到一切社会变迁的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力,责任正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
它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呈现当前社会现象,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角度探索我们生活的来源和未来可能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自由”是一种以不同形式表达的概念。
它既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也是一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自由”是一种追求有效的社会政治变迁的工具。
它是社会变迁的动力,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更广泛的解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涉及到个人权利和平等,它要求自由而不是奴役,并要求创造一个可以使个人灵活发展的政治环境。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表达的“自由”,必须涉及权利与责任的平衡。
权利表示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表达自己,不受外部影响;责任表示每个人都有责任践行道德义务和礼节。
这种平衡意味着,一切行动必须以以社会为中心的概念进行判断,以确保社会进步。
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是一种通过社会变迁实现真正解放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解决当前社会问题,使人们有可能重新定义权利和责任,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权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可以给我们一些实用的启示,以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首先,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人权和自由,这样他们才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力。
其次,应该加强法治,营造一个有效的社会环境,以解决存在的内部和外部威胁。
此外,社会应该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使经济受益于社会最脆弱的群体,从而推动社会的经济公平。
另外,要消除社会问题的根源,必须实行政策,以解决存在的社会不平等和不公。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现实意义
人 类 历 史 的 进 步 是 人 类 追 求 自由并 一 步 步 实 现 这 种 追 求 的过 程 。 2 马 克 思 主 义 自 由观 的 现 实 意 义 : 和 谐 社 会 提 供 价 值 共 识 为 自由 问题 与 人 自身 的生 存 发 展 、 社 会 经 济 进 步 和 制 度 安 排 有 着 最 为 和 价 值 目标 与 直 接 和最 为 密 切 的关 系 。 马 克 思 主 义 是 关 于 人 类 彻 底 解 放 的 科 学 学 当 前 , 国正 处 于 社 会 主义 改 革 开 放 , 力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我 大 说。 马克 思 学 说 的 理 论 视 角 在 于 人 类 社 会 历 史如 何 由必 然 王 国 向 自 由 努 党 坚 王 国迈 进 , 于 人 的 自 由问 题 的 深 切关 注 贯 穿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形 成 发 展 济 , 力 构 建 和谐 社 会 的 关 键 时 期 , 的 十 七 大 提 出 . 持 科 学 发 展 对 全 促 这 的 全 过 程 。 因此 , 克 思 主 义 的 自 由观 在 整 个 马 克 思 主义 理 论 体 系 中 观 , 面 实 现小 康 社 会 , 进 人 的全 面 发 展 , 是 实 践 马克 思 主 义 自由 马 占有 极 为 重 要 的 地 位 。
在本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过程 中。 如何使 人的 自由个性与社 会 政 治 、 济 、 化 乃 至 道 德 的进 步协 调 一 致 共 同发 展 . 成 了 中 国特 问题 。在 这 样 一个 背 景 下 。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自由 观 进行 深 入 学 习 和研 究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立 的消 失 , 劳动 异 化 被 积 极 扬 弃 , 人 终 将 获 得 自 由而 全 面 的发 展 , 个 而
马克思的自由观内涵浅析
马克思的自由观内涵浅析自由赋予生命以价值,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价值目标。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以往自由观的超越对自由进行了新的阐述。
主要从认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包括客观、历史和实践三个主要方面,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立足于客观必然之上,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标签:马克思;自由观;历史;必然实践自由,一个人们永恒谈论的主题,在岁月的长河中亘古常新。
著名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自由这个字眼是如此的美妙动听,即使它带来的是错误,我们也离不开它”。
人人谈论自由,人人追求自由。
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自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裴多菲曾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帕特里克·亨利也说过:“我不知道别人走什么样的道路,但对我来说,不自由,毋宁死!”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究竟如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为我们追求自由实现人生价值树立了伟大的旗帜。
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一直在探寻着自由的问题。
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并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前人关于自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独具建树的自由观。
马克思将自由与能动的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第一次真正地把自由建立在了现实的基础之上,给自由以科学全面真实的解释,从而实现自由观上的革命与变革,在哲学史上确立了科学的自由观。
马克思的自由观之所以能够超越以往一切自由观,实现自由观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本,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的自由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石,把人的现实生活作为考察对象,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构中探究人的自由,唯物辩证地肯定了人类对自由的本体论追问和价值论追求,科学地论证了自由从价值理想、理论形态转变为现实存在、生活事实的历史过程性及其内在的逻辑性,揭示了自由的社会生活的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基本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资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作者】王北生/刘隽华/张琼【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广阔而全面: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达到有机的统一;不仅包括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实现自由需要考虑人自身的主观条件、从社会出发的客观条件和从行动出发的实践条件。
【关键词】哲学/自由/含义/条件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自由观,其含义是广阔和全面的,不是指个体的一时一事的自由获得,也并非局部范围的自由获得,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同他们哲学上讲的人类的彻底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哲学抑或教育学上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人类最终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最终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各种束缚而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反映了人之主体的最高理想和完美的价值追求——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自由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它不是指单一的发展人的身心的某一种能力,而是指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真正成为自然界,成为社会和自身的主人,从而达到自由的境地。
自由的广阔性与全面性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一)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终要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
(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5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出版。
)获取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地发展。
否则,只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发展,而不能使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有机、和谐地自由发展,那只能叫“片面化发展”,片面化是与马克思主义讲得自由无缘的。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之本质与视角
。
,
无 限 制 的绝 井 不仅仅是
, 、
自由 问题 也 是马 克 思 主 义哲 学 中 的一 个 中 心 问题 因 为 马克 思 历 史观 的 最 高 视 角 是 实现 共 产 主 义 社 会 而 共 产 主 义
,
那 种 认 为 自由 就是无拘无 束 甚 至 无法无天 理 论上是错误 的 在 实 践上是有害 的 一 个 人 一 个 阶级
,
最终
步 相 联系 的
。
人 们 每 次 都 不 是 在他 们 关 于 人 的理 想所决定
而 是 在现 有 的生 产 力所决定 和 所 容许
。
确立 了 马克 思 的历 史 主 义 自由观 马 克 思 自 由观 的形成 和 发 展
的批 判
。
。
和 所 容许 的 范 围之 内
,
离 不 开 对种种 错 误 自由 观
。
深入 用 以 们 时 并 解 答我 这个 代 的
,
”
。
限 制 的
、 ,
,
在任何制度完 善 的 国家中 自由 都 不 能笼 统地 不加 分析地 认 为 自由 就是 不
、
。
重 大 问题 指 导 我 们 争 取 更 大 自由 与 解放 的斗 争 重要 的 意义
具 有极 为
要法律 纪 律 或 者 就有 了 法 律 纪律 就 没 有人 的 自由 真 正 的法律 是 以 自由 为基 础 的 是对 自 由 的确 认 和 保 证 在这 点上
, ,
实际 上
相连
、
自 由 问题本 质 上就是人 的 问题 自 由和 人 紧 密 不 可分 离 自由 的 实现 是 一 个具体 的历 史 的过 程 马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教育 学院学报
Ju a o el gagCl g f dct n or l f i nj n oeeo uai n H o i l E o
De . 01 c2 1
V0. O No 1 13 . 2
di1 .9 9ji n 10 — 8 62 1 .2 0 3 o:0 3 6/.s .0 1 7 3 .0 1 .0 s 1
19 . 9 5
上述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Hale Waihona Puke 系 , 又是建立在人 的社 会
实践基础之上 的。换言之 , 造客 观世 界 的实 践 , 由必 然 改 是
[] 4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 态 [ . M] 北京 : 民出版 社 ,9 1 人 16 :
3 . 31
转化为 自由的桥梁 。总之 , 马克 思看来 , 有脱 离必然 的 在 没
样 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 只能在 观念 中而 不能在 现实 中
得现实的 自由。马克 思在谈 到康德哲学 时指 出, 德“ 康 只谈 善 良意志 , 哪怕这个善 良意志毫无 效果他 也心安理得 , 他把
这个善 良意志的实现以及它 与个人 的需要 和欲 望之间 的协 调都推到彼岸世 界” ] - 3 D2 2 。他 又批评青 年黑格 尔派是把 n 1
浅 谈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自 由 观
金 秋 池
( 渤海大学 , 辽宁 锦州 1 10 ) 20 0
摘
要: 追求人与社会的 自由全 面发展 ,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 高宗 旨。 自由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既是人的主
体性存在 的集中体现 , 也是人类 实践 活动 的最 高价值 目的。马克 思主 义哲 学的 自由范畴在 于强调人 的主体 性的物 化 、 象化 , 对 即人 的 自我 实现 , 这是从 最根本 、 最始源的意义上对 自由范畴 的界定 。只有进入 到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 自
第一种是称之为“ 唯理智 论 的 自由观 ” 。这种 观点强调 人的理智 是唯一的 自由因, 自由就是人 在理 智 的指 导下 , 克
第四种是“ 非决定论 的 自由观 ” 。它是 与决定论 的 自由
观相反的一种观点 。这种 观点仍 然是从 人与必 然性 的关 系
上来理解 自由的 , 但它得 出的结论不 是必然性对人 的绝 对支 配, 而是人如何可 以超越必然而进行 自由选择 。持这一 观点 的代 表人 物是伊壁鸠鲁 。在他看来 , 物质世界 的运动不存 在
黑格 尔那里 同辩证 法结合 起来从 而达 到其顶 峰。这种 自由
观主要是在人与客观对象 的认识论关 系上来说 明 自由的。
第三 , 笛卡尔 、 康德进一 步发 展了唯意 志论 的 自由观 , 主
作者简介 : 金秋池 (9 5一) 女 , 肃天水人 ,0 0级马克思主义 学院马克思 主义基本 原理专业 硕士研 究生 , 事马克思 18 , 甘 21 从 主义经济与社 会发展理 论研究。
由范畴 , 才能把 握住人的 自由的 完整本质 。
关键词 : 自由; 自由观 ; 唯理智论 ; 决定论 ; 宿命论
中图分 类号 :8 A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0 1 7 3 (0 1 1 0o 0 10 — 86 2 1 )2— 0 6— 2
一
、
自由范畴的历史沿革
第三种是“ 决定论 的 自由观 ” 。这是在人 与必然性 的关 系问题上来理解 自由概念的。这种 自由观的要 旨所在 , 是 就 强调外部必然性 、命 运” 人 的支 配 、 定作用 。这种 观点 “ 对 决
Ab ta t P r uto u n f e o a d s c a e eo me t s te h g e t i o ritp i s p y r e o i h r i h ・ s r c : u s i f ma e d m o ild v lp n i h s a m fMax s h l o h .F e d m t e Ma xs p i h r n i h o n t
二、 马克思主义对 自由及其与必然关 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 自由观是在 克服机 械决 定论 和唯 意志论 的
自由观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自由及其与必然关 系的问题 , 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 问题 。 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 》 中写道 : “自由不在于 幻想摆脱 自
不能简单地化约为理性这 一个 方面, 尽管理性确实是人 之为
范 围来谈 自由最终都只 能走 向一种主 观的臆想 , 虚 幻的 即“ 自由”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 强调 的是 自由的这种 实在性 、
现实性。
是 以不知为基础的 , 它看来好像是在许 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 的可能的决定 中任 意进行 选择 , 但恰 好 由此 证 明它 的不 自
由, 明它被正好应该 由它 支配 的对象 所支 配。因此 , 证 自由 就在于根据对 自然界的必 然性 的认 识来 支配 我们 自己和外 部 自然 ……”35 [4 ] 恤恩格斯 的这 段话 , 以视为马克思 主义 可
因而偶然性是大量存 在的。 2 近现代人对 自由观的论述 . 进入 近现代 以后 , 人们对 自由问题 的理解与认识有 了新
的发展 , 主要表现在 :
第一 , 自愿行动论 的 自由观被运用 于社会 实践领域 , 成 为近代 自由主义思 潮 的核心概 念。 自由概 念在近代 自由主
义思 潮中所取得 的发展 主要在 于 : 方面 , 一 行动论 的 自由概
定 ”2。根据这个 界定 , 的 道德 意志 是绝对 自由 的, - 人 因为
三、 马克思主义的 自由观及其特 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从人的主体性上来理解 自由 , 但它
又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哲学 中的积极 自由观。这主要表现在 :
第一 , 以往西方哲学史 上 的积极 自由观 , 大多数是 同唯 理智 主义结合在一起 的 , 马克思 主义 的 自由范畴 , 然有 而 显 着更为广阔的主体性视 野。在西 方哲学 中 , 自苏格拉底起 ,
人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 , 历史上 的积极 自由观大多只是从精神领 域来谈 自 由, 他们谈的主要是一种精 神 自由 ; 而马克思 主义则强调将 精神变为物质 , 将人 的主体性物 化到他 的对象上 去 , 而获 从
然规律而独立 , 而在 于认 识这 些规 律 , 而能 够有计 划地使 从 自然规律为一定的 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 自然 的规律 , 或 对支配人本身 的肉体存在的和精神存在 的规律来 说 , 都是 一
一
6 一
张人的心灵 、 道德意 志的绝对 自由。笛卡 尔从 二元论 出发 ,
制约 转化 为 自己的 自由 自为 的活动 。
认为心灵是相对于物质 实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 以自 它
己的意志支 配行 动。在 他看来 , 的 意志 自由是 自明 的, 人 人 之所 以能借意 志 自由而活动 , 乃是一种高度 的完 美性质 。这 实际上是 一种绝对 的意志 自由观 。他 把心 灵看做 完全独 立 自存 的东西 , 因此它是绝对 的 意志 自由观 。首 先 , 把 自由 他 界定为“ 不着原因 的因果 性 , 用 即用不 着任何别 的理 由来规
制 肉欲 , 择善而从 。其代 表人 物是 苏格拉 底 。在他 看来 , 自 由就是遵从理智行事 , 离理智 、 肉体 欲望的 支配 而行 事 背 受
普遍有效的因果规律 , 因为物质世界 是由最基本 的原子 组成 的, 这些原子在活 动中相互碰 撞就会 发生偏 离轨道 的运动 ,
就是不 自由的。由此可见 , 唯理智 论的 自由观具有两 个基本 的特点 : 一个是精神的特点 , 调的是精 神 自由; 它强 一个是主
为斯多葛学派 所倡 导。
1 古希腊哲学家对 自由观 的论 述 .
自由观念始 于古希腊 , 那时候人们对 自由的看法 大致可 分为唯理智论 的 自由观 、 自愿行 动论 的 自由观 、 决定论 的 自 由观和非决定论 的 自由观。根据 古希腊哲学家们 的论 述 , 古 希腊人所 理解 的 自由 , 具体含义如下 :
体性 特点 , 它强调的是 自由的主体性依据 。 第二 种是 “自愿行 动论 的 自由观” 。这 种观 点认 为 , 自 由是人对来 自外部 的障碍或强迫 的摆脱 , 而人能够按 照 自 从
己的意愿行动或不行动 。柏拉 图说 , 自由这个概念 主要指的 是, 在一个人 面前有 多种 可能的选 择存在 , 而他 能够按 自 从
关于 自由与必然关系思想的经典表述 。
总之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自由范畴就在于强调人 的主体
性的物化、 对象化 , 即人 的 自我实现 , 这是从 最根本 、 最始源 的意义上对 自由范畴的界定。
参考文献 :
第一 , 恩格斯强调 了规律 的客观存 在 , 强调 自由不是 “ 幻 想摆脱 自然规律而独立 ” 。第二 , 自由并不排斥必然 , 而是立 足于必然 , 以必然为依 据 。第 三 , 对 客观规 律 的认 识总 是 人 具体 的、 相对 的 , 因而人在 任何 时候所 获得 的 自由都 是有 条 件 的、 相对 的 , 没有绝对的 自由。也就是说 , 自由与必然 的区
己的意愿决定 自己的行 动 。亚 里士多 德进 一步分 析 了对 自 由的行动构成 障碍 的因素 。在他看来 , 我们 说一个人 不是 自 由的, 通常有两种情 况 : 种情况 是他 受到来 自外力 和心 理 一 上 的强迫 , 一种是他 对事 实情 况无知 。这 就是 说 , 自由的障 碍来 自于强迫和无知 , 在这两 种情 况下 , 的行动就 是不 自 人 愿 的或不 自由的。相反 , 一个人如果既没有 受到外力强迫 又 了解事实情况 , 的选择 和行 为就 是 出 自他 自己的 意愿 , 他 他 就是 自由的… 。 收稿 日期 :0 1— 7~2 2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