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构建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

抛商
所、 企业环境相结合. 学生 、 教师 、 技术人员相结合。 教学 、 科
研、 食业项 目 相结合的 个结合. 以物流岗位技能要求指导蛮
践教学 , 开展物 流师职业 资格 考试 、 采蚴员考试 、 员弩 试、 仓管
践性人才培养模式 , 如表所示 。 表 1 高职物流专业 的实践性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学 习和实践 主要 通过 项 目教 学 , 在实践 教 学过 程 中, 按物流功能模 块 的要求 , 分模 块打包 , 储 、 仓 运输 、 配送 和 国际货代 等每一 个模 块 , 学生 到专业 实训 室进行 专项 实践
、 H 戟 … 『 ” , 校外 . 坫地逊{ I J . I J l 1 】 k、 典
介f , 彳效 进学 ,的 川 沦实践 的 1能 j J e
i ;1 养物 流 0、J f能 力。 ,I n… 1I ; fJ
l 业环境 q. 0 I I 摔成驯
融合; 促使教! = J5多地接触. 。 …世新知 l收进教材、 l} l! i 实践 从 l. i
Hi h r v n lP a t a a h n g e o a i n lLo it sM n g me tP o e so a r c c lTe c i g i i i
Sy t m nsr c i n ac ie Ex o ato s e Co t u to Pr tc pl r i n
的动态系统 , 从五年制 高职 的物 流管 理专业 实践 性教 学体 系
的实践情况来看 , 还不完善 , 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 1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经过校企双方 的不 断努力 , 照人 才培养 递进 规律 将 五 按
新形势下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要】 本文阐述 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重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 学模式对培养高等物流
管理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本文认为可以 从加强物流专业课程研究和教材建设、建立校内 物流实验
本范型。
二 、建立物 流管理 专业 实践教 学模式 的必 要性分 析
物 流管 理专 业是 一 个 实践性 很 强 的专业 ,要 求 学生 具有 较
通与交流 , 更无 法提 高工作 效率 。因此 ,作为 高校秘 书人员 应注 重培养 和锻炼如 下能力 :
l 写 作 能 力 ’
的情 绪 ,保 持克 制的态 度 。 5 .表 达 能力
一
所 谓 实践 教 学 模 式 , 根 据实 践 教 学 的需 要 , 索 并 建立 是 探
起来 的一 种优 化教 学 的 方法 论 对 策 系统 , 它是 在 一定 教 育 思想 的 指 导下 , 丰 富的 教学 经 验 的基 础 上 , 在 为完 成 特定 的实 践 教
、
学任 务 , 由逻 辑 归纳 概 括 而 成 的 比较 稳定 、简 明 、 有 可操 经 具 作 性 、 以 控制 的结 构性 流 程 。 是 实践 教 学 理 论运 用 于 教学 可 它 实 训 的 中介 性环 节 , 介 于 实 践理 论 和 实践 行 为 之 间 的一 种衔 是 接 、 通 、 壤 的 中 间地 带 , 教 学 方 法 的上 位 概念 , 言之 , 贯 接 是 换 实 践教 学 模 式 是对 实 践 教学 方 法 的 概括 化 和 理性 化 的 提升 , 是 教 学程 序 的 “ 策略 体 系 ” ,是指 导 教 师 进行 实 践 教学 活动 的基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增长,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1.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2.专业能力:培养具有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工具,解决物流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3.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适应国际化的物流管理需求。
三、培养过程1.知识学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学习物流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包括物流运作、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
2.实践锻炼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参与实践项目,如企业实习、物流项目策划和实施等,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研究深造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将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研究物流管理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实践问题,并进行独立研究。
四、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统计学、物流运作原理等,为学生打下学科基础。
2.核心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等,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专业能力。
3.选修课程:包括物流战略管理、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等,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选择,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五、实践教学1.企业实习:为学生提供走进企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并参与企业物流运作实际。
2.项目实训: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物流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实验教学:通过模拟实验和案例分析,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
六、师资队伍建设1.学术带头人:聘请国内外物流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2.实践经验丰富者:聘请具有丰富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士授课,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中。
3.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支持和指导。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主要介绍了我在某物流企业进行的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过程,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等方面。
二、实践目的1. 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了解物流企业运营模式,为今后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三、实践内容1. 物流企业参观在实践初期,我们参观了某物流企业,了解了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范围、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物流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
2. 物流管理流程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订单处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物流管理各个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物流信息化系统操作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采用了信息化系统。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包括订单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4. 物流项目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参与了某物流项目的管理工作,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监控和项目验收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水平。
5. 物流企业实习在实践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物流企业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别担任了物流企业的不同岗位,如订单处理员、仓储管理员、运输调度员等,亲身参与了物流企业的日常运营。
四、实践过程1. 实践初期,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等方式,对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学习。
2. 在参观物流企业期间,我们认真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介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
3. 在学习物流管理流程和操作信息化系统过程中,我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4. 在参与物流项目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构建“1+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背景我国物流产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到2003年我国物流市场的规模已达到2400亿元,预计在今后几年仍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物流业的迅速起步和崛起,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据中国交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国内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为600万。
到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预计约为30万至40万人,物流人才成为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系于2006年开设了两年制的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是我系的年轻专业,学制两年,目前在校学生147人。
在两年多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和实训教学体系,建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专业教学团队,明确了专业责任人。
随着物流产业成为唐山市重要产业之一和滨海新城建设的兴起,我系物流管理专业必将得到较快发展,规模会逐渐扩大.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成功与否主要看人才需求企业的反映,虽然我系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只有一届毕业生,但我们从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看,很多企业对我们学生的表现是比较满意的。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等教育应“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综合考虑本地区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现状、专业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生源特点等各种因素,我们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1+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方向:服务市场需求;2个强化:强化实践能力,强化职业素质;1条道路: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的表现(一)服务市场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物流管理的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本实践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物流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概念、分类及特点(2)物流系统及要素(3)物流法律法规2. 物流运作管理(1)仓储管理(2)运输管理(3)配送管理(4)供应链管理3. 物流信息技术(1)物流信息处理技术(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3)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运作中的应用4. 物流企业案例分析(1)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案例分析(2)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案例分析5. 实践操作(1)仓储操作实训(2)运输操作实训(3)配送操作实训(4)供应链管理实训四、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系统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实际运作。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仓储、运输、配送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现场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
五、实践教学安排1. 实践教学课时:共计4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24课时,实践教学24课时。
2. 实践教学时间:分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阶段:物流基础知识(8课时)(2)第二阶段:物流运作管理(16课时)(3)第三阶段:物流信息技术(8课时)(4)第四阶段:物流企业案例分析(8课时)(5)第五阶段:实践操作(8课时)六、实践教学考核1.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2.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10%)、实践操作(20%)、小组讨论(10%)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物流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引言现代物流管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而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领域。
为了培养适应这个领域需求的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
2.课程设置2.1基础课程:包括运输经济学、供应链管理、运输与物流管理等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基础。
2.2实践课程:包括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仓储与配送管理等实践课程,通过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2.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如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特定领域,并提供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课程的机会。
3.实践教学3.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在物流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学生接触实际操作和管理工作,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2实践项目:引入实际物流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解决实际物流问题,并与企业合作,提供实施方案。
3.3实验教学:设置物流模拟实验室,让学生通过模拟操作进行物流管理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学生能力培养4.1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实践项目和合作实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包括项目管理、沟通协调和决策能力。
4.2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4.3跨学科能力:物流管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要求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跨学科合作能力,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培养环境提升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4.4社会责任感: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他们将物流管理与社会和环境问题相结合。
5.实施措施5.1教师培训: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提升他们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确保课程的质量。
5.2企业合作: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践项目和实习实训机会,并邀请企业专业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和指导。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
口 崔 媛
吉林 1 3 2 0 1 3 ) ( 吉 林 工业 职业 技术 学 院 商 学 院 , 吉林
摘
要: 本文逐层递进地分析 了高职物流 管理专业就业 岗位群 、 应 掌握 的物流 专业技能 、 应开设的 实训项 目和专业课程 , 从而
计; 配 送 中心 作 业 效率 评 价 。 运输 、 配送 、 包装 、 加工 、 连锁服务等物流职能 , 集教学、 培训 、 职
以企业 化的硬件设施为运作管 ( 4 ) 国际物流 岗位群 : 报关; 报检 ; 货运 代理 ; 单证 处理 ; 信 业技能鉴 定和技术 服务为一体 ,
息管理 。
通 过 对 物 流 管理 岗 位 群 专 业 技 能 的分 析 , 进 一 步 进 行 了 实 应 商 模 拟 设 备 、 制造商模拟设备 、 第 三 方 物 流 平 台设 备 、 快 递 业
训项 目和专业课程 的分析 。核心课程包括物流 整体规划 、 仓 储 务模拟操作设备、 零售商终端设备。 作业操作及管理 、 运输作业操作及 管理、 货运代 理作 业操作、 报 关报检作业操作 、 配送作业 管理技能 、 物流信 息系统操作 、 物流
三、 物流管理专 业实践教 学改进策略 为构建 与完善物流管理专业“ 三维 一体 , 三阶递进 , 二元 并
调 研 人 才 需 求 等 方 式 开 展 了专 业 调研 分 析 , 结 合 专 业 人 才 需 求 重 ” 的实践教学体系 , 培 养 物 流 管 理 一 线 高素 质 技 术技 能人 才 ,
( 3 ) 配 送 管 理 岗位 群 ; 客 户 订单处 理 ; 订货; 货物 拣 货 ; 配 申报 , 资金总额为 2 5 2 . 6万 元 。该 基 地 目前 准 备 在 2 0 1 6  ̄2 0 1 7 货; 装卸、 配装 与送 货 : 配送 线路优 化 ; 信 息处 理 ; 配 送 中 心 设 年 建 设 完 成 。 该物 流 综 合 实 训 中 心 重 点 强 调 物 流 中心 的仓 储 、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等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导论、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领域的专业能力。
(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毕业实践和科研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2.实践教学(1)实习:为学生提供从事相关物流管理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2)毕业实践:为学生提供以实际项目为基础的实践机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科研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学术研讨会、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论文写作和专业实践(1)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通过对其中一具体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论文写作能力。
(2)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物流管理项目,通过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岗位适配(1)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实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与相关物流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适配。
(2)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就业。
三、培养环节1.入学阶段:开设物流管理导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职业发展前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专业学习阶段:根据课程设置,教授相关的物流管理理论、技术和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阶段:在学生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物流管理实习,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物流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物流管理人才的一门学科,其培养方案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在物流管理领域的知识和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物流管理工作。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探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物流管理领域的需求,包括物流基础知识、物流运作流程、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在基础课程方面,应包括物流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相关知识。
在专业课程方面,应包括物流规划与设计、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内容。
此外,还应加强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学科,如供应链管理、运筹学等。
二、实践教学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可以包括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形式。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在实际物流企业中接触到真实的物流管理工作,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法。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物流管理流程,培养物流管理的操作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情况下的物流管理策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物流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备扎实的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够熟练掌握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2.具备物流规划和设计能力,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物流管理方案。
3.具备物流成本管理能力,能够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4.具备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5.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供应商、客户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实现物流管理的协同效应。
6.具备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物流管理问题时,能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7.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国际物流管理的需求,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析

展兴趣等 ),以有利于学生 自我设计 、自主学习为 目标的跨
学科立体化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
流毕业生“ 找工作难” 与企业“ 招人才难” 的矛盾局面 ,物流管
理本科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
相成 ,专业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但是理论
准,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其中专业
体系包括基本素质学习领域 、专业基础学 习领域、专业学 习 领域、专业扩展学习领域等四个部分。 1 . 3专业综合 实践 专业综合实践是在专业课程有一定积累基础上,通过综 合性或设计性实验来巩固所学知识 , 并进行模拟操作 , 如E R P
教 学质 量提 供 帮助 。 [ 关键 词] 物 流管 理 实践 教 学 体系建 设
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现代物流业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物流得到前所 未有的重视。我 国高校物流专业发展起步较晚 ,常常出现物
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 ( 培养 目标、专业需求 、知识积累、发
模拟实验室、供应链管理系统、电子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管 理模拟仿真等。其根本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发现分析问题 , 并能解决问题 , 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操作技能 ,
生团队合作意识 ,使其具备从事物流管理工作 的专业能力 ,
如物流流程设计能力 、 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 决策判断能力 、 社交能力 ,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理论知识 ,分析和
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的状况 ,使学生能主动学习理论知识 ,同 H - , J  ̄ n 深对理论知识 的认知。纵观现有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通 常是将具有 内在关联性的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整合起来 ,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鬈霍 专质 业 素
生理 素质
魏目
籀露豳圈■ 黧髓曩r ■霸 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
目 — — 。。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 构 建 基 础
蠢耋 蓬
霉
专 门知 识
能核 心 是
喾鹜羹 鑫 羹羹
。
高 职 教 育应 满 足 区 域 性 、 方 性 人 才 需 求 , 才 培 养 目标 地 人 应具 有 区域 特 征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的定 位 应 符 合 地 区经 . 济宏 观 发展 规 划 . 其 是 在 金 融 风 暴 持 续 肆 虐 全 球 并 已影 响 到 尤 实体 经济 的形 势下 . 才 培 养 目标 是 决 定 一 个 专 业 是 否 能 真 正 人 适应 社会 需 要 . 否 能 真 止 满 足 丰 会 需 求 的 关 键 结 合 广 东 省 是 十 区 域 经 济 发展 特征 .我 院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人 才 的 培 养 目标 是 : 适 应 国 家 扩 大 内 需 的 宏 观 经 济 政 策 . 广 东 省 外 向型 经 济 发 展 服 为 务 . 养 在 生 产 一 线 技 术 操 作 和 基层 管 理 岗 位 掌 握 现 代 物 流 管 培 理 基 本 理 论 和 专 门 知 识 的 . 在 国 内生 产 、 通 和 外 向 型 服 务 能 流 企业 中从 事 物 流各 作 业 岗位 操 作 、流 程 管 理 和 信 息 管 理 的 , 具 有 良好职 业 道 德 与 创 新 精 神 、 操 作 、 管 理 、 经 营 的 高 素 质 会 能 懂 技能 型人 才 作 为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教 学 体 系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践 教 学 体 实 系 的 构建 应 为 实现 专业 人才 培 养 目标 服 务 .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为 以 构 建 基础 . 足国 内生 产 和 流 通 企 业 物 流 部 门 相 关 岗位 进 销 存 满 管 理 、 三 方 物 流 企 业 尤 其 是 仓 储 、 输 、 运 装 卸 及 信 息 管 理 第 运 搬 等 岗 位 的 作 业 要 求 , 过 专 门 化 训 练 , 足 货 代 、 关 、 检 等 通 满 报 报 国 际物 流 服 务 企 业 相 关 岗位 的 作业 要 求 . 实践 教 学 体 系的 构 建 要 素 知 识 是 客 观 事 物 的 固 有 属 性 或 内 在 联 系 在 人 们 头 脑 中 的 主观 反 映 . 形 成 人 的 素 质 和 能 力 的 阶梯 或 载 体 . 有 知 识 . 是 没 人 的素 质 和 能 力 就 没 有 形 成 的 基础 按 照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要 求 . 学 生通 过 学 习应 获 得 自然 科 学 、 会 科 学 和 思 维 科 学 三 个 方 面 的 社 基本 知识 . 得 物 流 管 理 一 般 性 专 业 知 识 和 物 流 岗位 操 作 要 求 获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安庆师范学院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综 合 性体 现在 教 师类 型 的综 合 上 , 由于 物 流 学 科 的综 合 性 很 强 ,要 对 物 流 活 动有 一个 整体 的把 控 ,就必 须具 备 从 生 产 到 销 售 以及 在 这 个 过 程 中的 成 本 控 制 等一 套 完 整 的知 识 体 系 ,这 对 于 任何 一位 具 有 专 业 背 景 的 教 师 来说 都 有 一定 的难 度 。 而 安 庆 师 范 学 院的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隶 属 于 经 济 管 理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的 教 师 专业 类 型较 多 ,涵 盖 了 经 济 学 、管理 学两 大 类 学 科 的 全 部 专
2 物 流 管 理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的构 建方 案
21 构 建 原 则 .
根 据 专业 特 点 、学 科 发 展 趋 势 及 市 场 需求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在 构 建 物 流 管 理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时 主要 遵 循 以下 原 则 。
2 1 系统 性 原 则 .. 1
物 流 管理 专 业 具 有 很 强 的实 践 性 ,因 此 对 学 生 的 培 养必 须 在 厚 基 础 、宽 E 径 的基 础 上 ,加 大对 学 生 基 本 技 能 的培 养 ,使 其 l
毕 业 后 能 够 适 应 社 会 上 现有 的各 种 岗位 ,能 够 做 到 先 就 业 再 择业 。 由 于物 流 行 业 的 进 入 门 坎相 对 较 低 ,因此 对 学 生创 业 能 力 的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实践 教 学 体 系 构 建 ( )加 深 学 生对 物 流 概念 的理 解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的 积极 性 和 主动 性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业人 才培养 目标 、 符合企业需求的 实践教 学体 系进行 了初 步探讨。 关键词 : 高职 院校 ; 物 流 管理 ; 实践教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G 7 1 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1 — 0 0 1 6 — 0 2
【 教师建设 】
高职物流 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初探
张卓远
( 黑 龙江 职业学 院 , 黑 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8 0 )
摘要 : 加 强 实践教 学环 节是 高职 院校 培养 高端技 能 型人 才 的 重要 保 证 。 本 文 结合 高职 物 流 专 业 实践 教 学 的 现状 及 存 在 的 问题 , 就 如何 强化 校 内 实训 环 节 , 加 强校 企合 作 共 建 互 利 互 惠 、 合 作 共 赢 的校 外 实训 基 地 , 构 建 符合 物 流 管理 专
教师指导项 目实训 ,由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工作 岗位实践 , 实现资源共享 、 优势互补 、 互利双赢 , 既能破解物流管理专
业学 生 实训 难 、 顶 岗实 习难 、 就业 难 的 问题 , 又 能 给物 流企 业培养大批“ 精操作 、 懂流程 、 会管理” 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 物 流 管理 专 业实 践教 学 的现 状及 存在 的 问题
当前 ,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 的实践教学环节 比较薄 弱, 其主要表现一是校内实训条件有限。物流管理专业实 训基地占地面积较大 , 所需设备 昂贵, 加之涉及行业面广 , 建设起来难度很大。 一所学校很难投入巨资购置大片土地 和全套设备 , 建立集配送 、 仓储 、 运输 、 信息于一体的物流 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面积小 、 工位不够 、 设备不足 , 难以 满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的需要 。 二是校企合作建立以企业 为主体的校外实训基地还缺乏激励企业积极性 的机制 。 目 前虽多数高职院校都与相关企业建立 了校企合作关系 , 但 这种关系缺乏机制的保障和政策 的支持 。 企业担心生产效 率和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 往往仅 以接待学生参观性 、 演示 性实习为主, 很少让学生在实训期内参与生产实际的全过 程。而多数企业只以接收顶岗实习的学生为主 , 这样既可 以节省企业工资支出, 又缓解了企业用工紧张状况 。三是 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院 校都 明确规定和要求高职专业教师至少要有半年 以上企 业实践锻炼的经历 , 但多数院校 由于扩招等原因 , 专业教 师紧缺 、 教学压力大 , 难 以按规定要求安排专业教师下厂 实践。 由于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 对生产实践环节不熟悉 , 实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如何构建实践性教学体系

同 时 为 毕 业 设 计 或 毕 业 论 文 写 作 收 集 素 材 , 高 发 现 问题 、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题 提 分 增 高 职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如 何 构 建 实 践 性 的能 力 , 强 学 生 的 就 业 竞 争 能 力 和 创 新 能力 。 与 以 上 三 种 层 次 能 力 培 养 相 对 应 的 教学体 系 是实践教学四个阶段 的内容完善 。
育特色和 人才培 养定位 的实践 性教 学体
系 。该 体 系 构 造 经 提 炼 可 以归 纳 为 下 图 : 从 下 图不 难 看 出经 过 几年 的探索 和 发 展 ,我 们业 已形 成校 内实 训 与校 外实 训 相 结 合 的 , 含 认 知 实 习 、 业 见 习 、 业 社 包 企 毕 会 实 习 、 项训 练 、 合 训 练和 理 实 一 体化 单 综 相 结 合 的综合 性 的 实践 性教 学新 体 系 。
需 求 的 人 才 。为 了满 足 这 种 需 求 , 践 教 实 学 体 系 的 内容 在 与 理 论 教 学 相 一 致 的 前 提 下 , 以按 三 种 层 次 四 个 阶 段来 完善 。 可 第 一 层 次 是 初 步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要求为 中心 的实践教学体 系 , 将学生 的职业技能 和管理 能力 有机 结合 在一起 , 强调学 生实践能力 的培养 , 重点对学 生的社会适应
能力 、 行业 通用分析 能力 、 专 业核心竞争 能力 和岗位工作能 力等 能力 进行培养 。教学 中以学生 的实践 能力培养 为实践教学 的 中
2 . 3 校企合作深入化 物流企业 的人 才流动性很 大 , 在 校企合作 的过 程 中, 教师可 以深入到企业 , 对企业 经营 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分 析 , 为企 业 的发 展 出谋划策 , 教师在 对企业进行调研 的过程 中 , 能够 丰富一线教 师的经验 , 拓展教师 的视野 ,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完善 多元化 的校 内实训设备的建设
由于物流管理专业社会适应性较强 , 学生在企业 中不 可能将 所有的专业 知识 进行实践 , 对 于一些实践 时间 比较长 的岗位 , 学 生的专业轮 换的机会并不 多 , 需 要学校根据学 生发展 的要 求 , 建
设和完善实 训设备 , 以弥补学 生实践实 习的不足 , 学生到企业 实 践很难完成所有业务 岗位 的实习 , 特别是 涉及 工作周 期较长的 岗 位, 学生轮 岗实习的机会不 多。 因此 , 建立相配套 的校 内实训 室 或校 内实训基地 , 可 以及 时弥补企业 实习 的不 足 。如 “ E R P沙盘 模拟实训” 课程 的建设 , 主要是对企业 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模拟 ,
!
NO. 7 T I ME E D U C A T I O N d u1 v
.
高职物流管理 专业实践教 学体 系的构 建
钟惟 钰
摘要: 高职物流专业的 实践教 学与社会 岗位 需求存在 着较 大的差距 , 本文通过探 究造成这种的现 象的原 因 , 在对物流 专业人 才培 养的 目标和基础上 , 分析 了高职物流 专业在 实践教 学存 在的 问题 , 提 出创 建 多元化 实践教 学体 系的策略 。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一套实践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础理论课程实践(1)物流管理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案例,分析其物流运作模式、管理模式等,使学生了解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
(2)物流管理沙盘模拟:通过沙盘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物流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物流技术课程实践(1)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利用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物流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物流设施设备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操作物流设施设备,如叉车、输送带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物流运作管理课程实践(1)仓储管理实践:让学生参与仓储管理活动,了解仓储作业流程、仓储设备操作、仓储安全管理等。
(2)运输管理实践: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了解运输企业运作流程,掌握运输组织、运输成本控制等知识。
4. 物流项目管理课程实践(1)物流项目策划与实施:让学生参与物流项目的策划与实施,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
(2)物流项目风险管理:让学生了解物流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风险管理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物流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2. 沙盘模拟法:通过沙盘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物流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决策能力。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物流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专业。
然而,由于物流教育办学时间短,实践教学发展尤为滞后,成为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薄弱环节。
本文基于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提出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定位、内容及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logistics management major is a highly practical and applicative professional. however, due to the short running time of logistics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is lagging behind, and it has already been a weak link that affect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bjective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ased on the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n sets up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explores the location, content and supporting measure.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实践教学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logistics management;practice teaching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12-02————————————基金项目: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1210088。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一、概述 (2)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2)1. 专业培养目标 (3)2. 人才培养要求 (4)2.1 素质要求 (5)2.2 知识要求 (6)2.3 能力要求 (7)三、课程体系构建 (8)1. 课程设置原则 (9)2. 课程体系结构 (10)2.1 公共基础课程 (10)2.2 专业核心课程 (12)2.3 实践环节课程 (14)2.4 拓展课程 (15)四、核心课程内容与要求 (17)1. 物流管理基础 (18)2. 仓储与库存管理 (19)3. 运输管理实务 (21)4.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 (23)5. 物流信息系统应用 (24)6. 物流服务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 (25)7. 国际物流规则与操作实务等核心课程的要求及实施策略等具体阐述27五、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27)1. 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 (29)2. 实践教学内容及安排计划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30)一、概述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现代化物流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和工学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能在工商企业、交通运输、货代公司、物流中心等单位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熟悉物流管理的业务流程,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专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以适应未来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紧密围绕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构建摘要:珠三角经济发展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对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也给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应在满足珠三角地区企业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普遍存在的实践能力欠缺的问题,重新设计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采用必要的措施保证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珠三角;物流管理;实践教学随着近年来珠三角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现代物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据预测,广东省对专业物流人才需求量至少在20万以上。
但目前广东省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与企业难以形成对接,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一致。
物流运作与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学中应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重点放在对各种物流管理决策问题的解决以及物流原理的实际应用上。
目前,广东省已有30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或方向,但教学大多仍采取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导致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理论课程和理论课时安排过多,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安排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而且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实践教学多为具体的理论课程服务而没有形成体系且优化程度低、部分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或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脱节、设计性的实践教学大多停留在理论上而结合企业实际少、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1、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高职院校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
应用型高校区别于研究型高校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其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实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推进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整合与改革,注重各个教学环节的联系和融合,打破原有的以课程设置实验的做法,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和整合,既注意到各门课程的独立性,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及专业的系统性,进行分层次教学;并把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实验内容抽出来,按照不同层次的总体方案进行建设。
实践教学的安排可分为4个阶段,从专业认知实习了解企业基本状况,到课程仿真实训模拟企业物流各环节运作流程、分析企业物流各子系统运营状况,再到综合运用物流专业课程知识以系统方法初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课程设计,最后到以毕业实习(到企业顶岗实际操作)与毕业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综合实训,形成由浅入深、由部分到综合的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结合,精训:课内,加强课外,将培养和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原则具体落实在每门课程和每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的个性设计充分的发挥,特别是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实际工作能力(见图1)。
第一阶段,基础实践教学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物流认知实习,可安排在专业基础课的开始阶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
通过校内实训室物流相关模型展示与仿真,或者到物流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听取企业相关知识讲座,让学生开拓视野,使其对物流活动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物流行业的现状,了解其发展趋势,使其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便对物流专业知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单项专业技能训练,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该层次的课程需要教师根据各理论课程教学重点模拟现场实际,设置相关实验背景,向学生提供可以进行分析与决策的实验环境,加深学生对相应原理的理解,让学生掌握加工、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和配送等物流环节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应注意整合、优化已有的实训项目和实训内容,尽量按照物流流程以及教学的逻辑性与层次性来确定具体的实训项目,避免实训内容的重复。
第三阶段,综合实践教学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包括角色虚拟、角色实训、课外研学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进行。
每个综合型实验课程应涵盖若干门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经过综合型实验课程的训练,可使学生对分属于各门理论课程中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深刻的了解,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的职业适应能力。
同时,还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等。
如利用ERP 实训,采用情景教学模式,为每个学生设定企业角色,模拟企业运行,然后进行角色轮换,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了解整个企业运营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与职业素养。
再如运用物流企业管理模拟沙盘,让学生进行备货、运输、仓储、物料搬运、配送、订单履行、物流网络设计、存货管理、供应/需求计划、外包管理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确定等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的决策与实施,并通过讲演、小组研讨、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活动练习等多元化教学,让学生理解及掌握专业知识。
在该阶段,还应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内容,针对一个实际问题,设计总体解决方案,实施其全过程。
或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3~5人组成研究团队,配备导师,自选题目或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选题,这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人际关系、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等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教育部高校物流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通过对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的研究分析,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动手能力,学习企业经营的思维,激发创造能力。
同时,通过大赛的现场答辩,对学生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应变能力、说服力、自信心等的培养和训练将有很大帮助。
物流设计大赛尽可能要求大多数学生参加初赛,对初赛或复赛被淘汰的队伍,组织他们继续进行研究,可以作为课外研学获取学分。
第四阶段,毕业实习和毕业没计阶段。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物流相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做毕业设计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科研等较为全面综合的训练。
这个阶段是在校外的实习就业基地直接参与物流企业的工作。
此时实习的内容安排主要是将专业理论知识同物流企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要求掌握物流企业实习岗位的职责、了解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熟悉工作流程及操作要领、学会独立操作。
目的是熟悉从业环境,学习如何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来正确处理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提供素材。
开展面向企业的毕业设计,使学生做毕业设计时处在真实的环境下实习,针对企业运作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或是学生今后工作相关的实际工程问题,促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水平,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用“双导师制”,由企业派专门技术人员对学生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对毕业设计环节和设计质量把关以及教学常规管理。
2、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保障2.1实验室建设。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以必备的硬件作为支撑,相对于其他管理类专业而言,物流管理专业更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物流实验室建设要把握4个方面:实验室建设方向的确定,物流实训层次的设计,实训课程的设定,实验室物流设备和技术的选择、物流软件的选择。
应建设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室,可以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物流管理理论与模拟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了解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提升认知水平和专业素质。
2.2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物流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物流教学中。
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物流方案,让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物流方案的设计需要运用综合物流知识,物流方案设计的好坏很能体现学生物流综合理论学习的程度。
2.3实践基地建设。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和企业保持经常的联系,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校企间的密切联系,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
企业既可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平台,也可使企业借此了解学生,选择学生。
学校可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对企业的改造与再造提供解决方案,并可以考虑适当介入企业物流管理的决策过程,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应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各自的特长,形成教学、科研、企业三者之间的稳定的联系,借助区域地理优势实现资源分享,实现“双赢”。
2.4师资队伍建设。
要打造出一支既具有很强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管理经验的教师队伍,必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
学校可以分批分期委派物流专业的教师去各物流公司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并及时轮岗,以更新教师的知识,保持最优良的师资。
另外,学校可以聘请国内外的物流专家作为客座教授进行讲座或合作研究,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新动态和新进展。
此外,教师的科研要与教学结合起来,并把研究成果拿到企业去推广应用,并不断地充实到教学中去。
3、结束语基于上述探讨,笔者认为,只有遵循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规律,秉承“重实践、强能力”的理念,以实践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校内外实训环境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改革与创新,构建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规律的、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