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辐射环境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辐射环境质量
第一节辐射源管理
一、概况
2014年度,伴随着镇江市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污染源增幅的继续加大,辐射污染问题仍尤为突出。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人居辐射环境要求也相对提高。我市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和监测工作,严格开展“三同时”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本底调查、污染源单位监督监测、辐射信访监测等项目。确保我市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二、放射源射线装置应用现状
截至2014年12月,我市核与辐射单位共计221家,较去年增幅23.1%。其中医疗单位109家,企业单位100家,科研院校3家、机关事业单位9家。我市共有放射源单位41家,密封放射源264枚,占全省比重2.7%,其中Ⅰ类源1枚,Ⅱ类源73枚,Ⅲ类源6枚,Ⅳ类源66枚,Ⅴ类源118枚。射线装置单位180家,全市共有射线装置528台。其中,Ⅱ类射线装置共计140台,占全省比重3.3%,Ⅲ类射线装置388台,占全省比重4.2%。
2014年,我市核与辐射产业结构未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使用核与辐射装置的医疗行业依然占据最大比例,达到53.81%,其次为机械制造14.3%,其他9.42%,冶金6.73%,建材4.04%,探伤检测3.14%,造纸2.24%。2014年,我市使用核与辐射装置单位与2013年相比,机械制造、探伤检测、建材等行业核设施使用率不断增大,医疗、造纸行业比例持续减少。
各行业比例见图8-1-1;
图8-1-1 镇江市核与辐射行业比例分析图
我市目前放射源主要集中使用钴-60、镅-241、铯-137和氪-85四种放射源,这四者占全市使用放射源数量的91.7%。射线装置方面主要以使用Ⅲ类射线装置为主,该类射线装置全市共计373台,占全市射线装置数量的75.2%。
我市放射源使用种类分布见图8-1-2;
图8-1-2 镇江市放射源种类分布图
第二章 核与辐射环境监测 一、电离辐射环境质量
公路与桥梁建设
0.45%
科研0.4%木材0.45%未知0.45%饲料加工0.90%造船0.90%电力1.35%教育1.35%造纸2.24%探伤检测3.14%建材4.04%冶金6.73%
其他9.42%
机械制造与安装14.3%
医疗53.81%
Pm-1470.38%Sr-900.38%
Sr-90(Y-90)0.38%
Cf-2520.76%Pu-2380.76%Se-751.14%Ir-1921.52%Ni-631.52%Fe-551.89%
Kr-8512.5%
Cs-13718.6%
Am-24118.9%
Co-6041.3%
5.1.1 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5.1.1.1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瞬时监测)
表8-1 镇江市原野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nGy/h)
5.1.1.2 γ辐射空气吸收累积剂量率
5.1.2空气中氡浓度
表8-3 镇江市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监测结果(单位:Bq/m3)
5.1.3 水
5.1.3.1 长江水系
表8-4 镇江市长江辐射水平监测结果(单位:mBq/L)
5.1.3.2 饮用水
监测结果见表8-5。饮用水中总α和总β的含量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要求。
表8-5 江苏省饮用水中辐射水平监测结果(单位:Bq/L)
5.1.4 土壤
监测结果见表8-6。各个监测点的环境土壤中核素的含量水平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涨落范围内。
表8-6 镇江市土壤放射性核素含量(单位:Bq/kg)
5.1.4 气溶胶
监测结果见表8-7。各个监测点的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水平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涨落范围内。
表8-7 镇江市气溶胶放射性核素含量(单位:mBq/m3)
二、电磁辐射环境质量
监测结果见表8-8。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均低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中公众成员的导出限值40 W/cm2要求。
第三章、小结
2014年镇江市辐射环境的监测结果表明:镇江市的辐射环境质量属天然本底水平,环境水、环境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及原野、道路、建筑物γ辐射水平和电磁辐射水平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整体环境尚未受到放射性污染,辐射环境质量仍保持在天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