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二政治高二政治国家的本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高二政治国家的本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高二政治国家的本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国家的本质教案xx政治国家的本质

(人教K)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环顾世界,在形形色色的国家中,你能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吗?恐怕很难。要解释这种现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你才能说明:国家性质是怎样划分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不同国家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差异和意义?从各具特色的国家中能够归结出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不仅仅是主权国家,还有众多国际组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和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

(人教K)1国家的本质

(人教K)国家与国家性质

在中国先秦典籍中,“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或“国家”,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

在古代西方,国家有各种称谓,如“城邦”、“共和国”、“王国”等。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把国家与社会等同看待。

近代中国学者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法律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不利的契约。

在现代国际法中,主权国家必须具备人口、领土和主权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参考上述材料,你能对国家的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吗?

●你认为梁启超和卢梭对国家的看法能否说明国家的本质?

●在你看来,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国家的本质。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人教K)相关链接

关于国家的认识与解释,迄今最全面、最科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它透

2

过形形色色的国家现象,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1884年的著作,副标题为《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马克思曾在1881~1882年对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作详细摘要,打算联系唯物史观,评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但由于马克思1883年不幸病逝而未能如愿。恩格斯写作此书,在某种程度上是完成马克思的遗愿。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根据国家性质划分的。在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甚至奴隶的人身,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在封建制国家,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基础是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制度的基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中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碍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xx

(人教K)专政与民主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是任何国家必不可少的专政工具。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人教K)相关链接

“专政”(dictatorship)原意为无限的权力,来源于拉丁文dictature,为古罗马最高执政官的称谓。古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享有同等权力的、任期一年的两名执政官担任首脑。当国家处于危急状态时,往往从两名执政官中选出一人,全权处理国家的一切事务,称作独裁官(dictature)。

“民主”(democracy)一词出自古希腊文demokratia,由demos(意为“人民”、“地区”)与kratos(意为“权力”、“统治”)合成,其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力”、“人民的政权”、“人民进行统治”。

3

xx的投票用具

从国家的本质看,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因此,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当今世界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人教K)相关链接

美国号称“自由者的乐土”,但被剥夺自由的人数比例名列世界前茅。1995~,美国监狱的关押人数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平均142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铁窗之中。如果加上假释、缓刑者,美国的犯人总数高达六百多万。

有色人种被判刑和在监狱中被关押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根据美国司法部11月公布的报告,美国在押囚犯的70%以上属有色人种。

◇中国古代有所谓“民贵君轻”的“重民”思想,还有所谓“体察民情”、“广开言路”的“明君”作风。

◇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往往有“民有”、“民治”、“民享”的规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你能否对上述材料进行辨析,进而对民主的确切含义作出说明?国体与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

4

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各个国家的政体可能多种多样,但不外是统治阶级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国家政权机关,终归是其国体的表现形式。因此,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人教K)观点一

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国家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而国家性质只体现为几种历史类型。所以,不能说国体决定政体。

(人教K)观点二

所谓国体决定政体,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什么样的政体。所以,只能有一种政体适合特定的国体。

(人教K)观点三

国体不是决定政体的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请你评述上述观点,并对国体决定政体这一论断的确切含义,谈谈自己的见解。所谓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国体意义上讲,都是专政与民主的统一体;从政体意义上讲,则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

古代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大都实行专制政体,而现代国家大都采用民主政体。

民主政体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历程,在实行民主政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较完备和成熟,但其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它终究不可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体,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不到百年的历史,还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经历不断探索、改革、自我完善的过程,以更加充分地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人教K)相关链接

不同性质的国家,享有民主的阶级不同,但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民主政体中又存在共性,如在统治阶级内部,少数服从多数;民主程序化,依法办事;对权力实行制约和监督等。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26 国家本质与现代国家的管理、结构形式

专题训练26 国家本质与现代国家的管理、结构形式 1.因“亲信干政”事件持续发酵,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了针对前总统朴槿惠的弹劾动议案,朴槿惠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名被弹劾罢免的总统。据此对韩国权力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宪法法院作为立法机关有权解释宪法 B.韩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三权分立原则 C.国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有权弹劾总统 D.宪法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和国会的权力 2.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发表讲话,宣布修宪公投获得通过。修宪公投的主要内容为土耳其由现行的议会制改为总统制。这意味着,在土耳其( ) ①议会的控制权必将被削弱②执政实权从总理手中落入总统手中③总统由议会获得多数席位政党产生 ④颁布法令的权力由总统落入内阁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举行修宪公投,宪法修正案以51.41%的支持率获得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意味着土耳其将从议会制改为总统制,从宪法上赋予总统实权。下列属于议会制和总统制的区别的是( ) ①前者的国家元首是议长,后者的国家元首是总统②前者的政府对议会负责,后者的政府对总统负责③前者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后者的国家元首拥有实权④前者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后者的立法权在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日前,某国总统选举结果正式揭晓,但当选总统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还不能马上任命总理和组建政府,这些工作必须在议会选举的基础上进行,否则政府履行职能将举步维艰。由此可知,该国( ) ①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能影响政府的组建和运转②国家元首与议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③国家元首和议会都能够一定程度影响政府的组建④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总统无法影响政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某国由总统作为国家元首,但只拥有形式上的权力;政府首脑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但任。符合这一政体的国家可能是(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美国 6.2017年8月28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签署英国启动“脱欧”程序的通知信函;2017年1月特朗普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2017年5月,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比较现代英美法三国政权组织形式,其共同点是( ) A.都始终坚持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 B.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C.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 D.实行民主共和制政体 7.(2017台州六校期中)某国地方居民依法自主组织地方公共机关,在中央监督下依法自主处理本地事务,中央不得干涉地方具体事务。该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议会制 B.单一制 C.联邦制 D.总统制 8.2016年12月11日,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宣布,外交部长保罗·真蒂洛尼将接任辞职的总理伦齐,领导过渡政府,直到举行大选为止。12月9日,韩国总理黄教安发表对国民讲话,将代替被国会弹劾的总统朴槿惠主政。据此判断,意韩( ) ①两国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②两国的政府首脑都是总理③两国权力中心都在议会④两国的

高中政治选考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高中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第一课、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本质: (1)从国家的本质属性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2)国家本质: 国家性质也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 按照国家性质划分,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2、专政与民主: (1)专政的含义: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2)民主的含义: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3)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只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二者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3)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即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二课、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4、现代国家管理形式(政体)的基本类型 --- 三种政体的比较: 基本类型: (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2)民主共和制(议会制与总统制) 内容: ①国家元首产生的方式及职权: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世袭、象征性、无实权。 议会制:选举,虚位、无实权。 总统制:选举,有实权。 ②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 议会制:议会。 总统制:总统。 ③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政府)。 议会制:监督与被监督(议会产生政府)。 总统制: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④议会产生的方式及职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议会制:选举,立法、组织、监督权、财产决定权。 总统制:选举,立法、监督权。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三1.1《国家的本质》word练习题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1.1国家的本质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健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对恩格斯的论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C.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D.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的说法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故选D。 【答案】D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例外②专政的对象例外③它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④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国家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阶级性例外,①②③④都属于两者的区别。 【答案】D 3.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农民工代表提出了不少关于社会保险、工资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在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听到了农民工的声音。这体现了()

①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②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物质保障④我国民主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农民工代表参与国家管理,说明我国民主制度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①②正确。 ③材料没有体现,④说法错误。【答案】A 4.“没有合适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B.合适的健康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有着严重作用 C.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政体 D.政权组织形式例外,但它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C项否认了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D项观点错误,抹杀了政体的阶级性。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5.围绕“美国民主”和“中国民主”哪种民主是更高类型的民主,有两位同学各持己见。 甲:在美国,人们可以解放地演说、游行、集会,发表例外政见;每届总统大选,更是热热闹闹,民主气氛深刻。这一切,在中国远远不及。因此,美国民主才是最高民主。 乙:中国的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中国的民主具有空前广泛性、真实性。这一切,美国民主远远不及。因此,中国民主才是最高民主。

高一政治必修2第八课《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优质教案

第八课《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优质教案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理解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 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 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在国际关系中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的,它们之间必然发生广泛而复杂的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以什么为原则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呢?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7页材料,并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图片材料说明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之间的交往频繁而广泛,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也有文化、军事方面的,决定它们之间关系状况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1、国际关系

(1)含义: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内容:国际关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3)形式:国际关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8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讨论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2、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国家之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各个方面。在各种因素中,国家利益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各国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可能使国家间发生分歧或引起摩擦乃至冲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99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讨论中美关系的状况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总结:中美关系既有合作又有冲突,这是由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由于各国的国家性质与追求的国家利益不同,执行的对外政策不同,国家间矛盾和利益交织,使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因此,国际社会需要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从根本的、长远的观点看,这样的行为也会损害本国和本国人民的利益。 (2)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又称国家实力、综合国力。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从国际法角度看,国际社会的每一个主权国家应该是一律平等的,但是,在现实的国际关系中,每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国际影响力,历来都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力量发生变化,也会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经济、科技落后,军力不强,国内政局不安,它的国际影响力、参与力就不强。正因为如此,某些发达国家往往以其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二、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知识点

2019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国家的基本知识 1、国家本质: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阶级统治工具) 2、国家属性:阶级性(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即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表现: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日益得到充分的实现。 三、我国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四、公民的 1、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1)公民的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或被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言论、岀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一一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童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自由必须在法律范围内)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一一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②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一一是公民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③建守宪法和法律一一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一一是公民光荣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原则(三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平等地适用法律(合法权利受保护;违法受到制裁,反对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3、公民的政治生活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一一这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浙江地区高中政治5.2《中国与联合国》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一、课程标准: 5.13评析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阐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课教学: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课堂探究: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即旧金山制宪会议)在美国召开。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为中共和解放区的代表随中国代表团出席这次会议,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与会期间,董必武欣然赋诗,记述此行感受:“世界安全要共谋,橡林建议早绸缪。主盟坛坫推三国,荟集衣冠合五洲。争论中心为委托(英文vet0的译音,否决权之意),商量大事不糊涂。宪章签字施行日,庶使劳民得小休。” 请你解读这首诗,并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说一说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渊源。 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参与了酝酿、筹建联合国的过程。中国是旧金山制宪会议发起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1949—1971年中国因美国的无理阻挠而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复杂曲折的过程。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经根本不能代表中国的旧政府,参加联合国工作。苏联、印度等国也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但是,在美国的无理阻挠下,这一正义要求遭到拒绝。美国采用“延期审议”等手段,为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设置重重障碍,导致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大国长期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 专家点评: 联合国有不少会员国因革命或政变而更迭政权、改变国名,但是新政府顺利继承旧政府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未受到影响。按照国际惯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以后取代国民党政权在联合国的席位,是顺理成章、不应有任何争议的事情。美国的无理阻挠致使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进程被拖延22年之久。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暴露了联合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局限性。 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经过长期斗争,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著名的第2758号决议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把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组织上彻底地解决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这是中国与广大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的国家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联合国舞台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步入正轨,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 相关链接: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是联合国技术援助计划的管理机构,其宗旨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它们提供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援助。197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启动了中国与联合国驻华机构的合作。经过双方多年的共同努力,合作形式不断创新,合作内容日益扩大。 到2004年底,联合国系统驻华机构多达15个,对华援助资金与项目覆盖农业、工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众多领域,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高中政治《国家的本质》教案3(人教版选修3)

我国的国家职能 教学内容:1、我国的对内职能。2我国的对外职能。 基本要求:理解:从国家行使国家职能的具体事实,判断其属于何种职能。 运用:运用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原理,阐明我国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的国家职能及其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决定了我国具有特定的对内对外职能。 一、我国的对内职能 1、政治职能。即国家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的职能。它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第一,依法打击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原因: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目的: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犯,保卫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国家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原因:民主和社会主义不可分。目的: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2、经济职能。即国家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职能。原因:现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具体管理措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即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原因: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内容:一方面,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理论,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在全体人民中进行“四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 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主要包括: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搞好社会治安,保护公共财物;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兴办各种公共工程,完善各种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 二、我国的外对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主要内容。 2、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原因、方式。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时特别强调:一个前提、两个背景 一个前提是: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它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又反映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两个背景是:(1)应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背景下去理解我国的国家对内职能。 (2)应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变数增加)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认识我国的对外职能。 基本练习: 选择题: (01—33、34、35)200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了吴文俊、袁隆平院士。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杂交水稻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这说明政府应当履行(A )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整理

高一政治必修二-知识要点整理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框题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真实、广泛的民主 (1)国家: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民主的优点:广泛性(表现在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新型的专政: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P7)(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改革开放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新内容(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综合检测题(含答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课题综合检测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一、选择题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明确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表明中国( ) ①致力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提高 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 ④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推动全球化发展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选D 题干只是表明了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理念,并未涉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提高,②不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我国理念不仅仅是开展睦邻友好合作;①④符合题意。 2.2018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指出: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保持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界人民共同利益,为国际社会所期待。积极发展中美经贸合作、巩固中美关系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愿望。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表明( ) ①国家间利益的一致性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基础 ②中美两国求同存异,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 ③美国完全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④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 ①错误,国家间合作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③中“美国完全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双方保持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说明中美两国求同存异,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说明只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故②④入选。 3.“乱云飞渡仍从容”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始终保持着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成为乱局中的稳定器、变局中的正能量。无论应对乱象纷呈的国际形势和激烈复杂的博弈,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创新、发展,中国都更主动、更成熟稳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并发挥正能量,是因为( )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②在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下,各国在利益上的追求更具有一致性

高中政治人教版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专题1.1 国家的本质 教案

国家的本质 【教学目标】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从国家的历史性、阶级性和构成要素方面理解国家。 2.什么是国家性质?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是什么?简要说明四种类型的国家及其统治阶级、经济基础? 二、专政与民主 1.什么是国家,国家有哪些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什么? 2.什么是专政?什么是民主? 3.有没有超阶级的民主、全民的民主,为什么?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5.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国体与政体 1.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 2.政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什么是国家制度? 5.分别从国体、政体两个方面看民主制国家? 6.从民主的发展程度和民主的阶级性质两个方面,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与社会主义民主政体。 【教学重难点】 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 【教学导入】 教师:展示不同的国家论点

非王臣。者,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一生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又译《国家篇》)成书于柏氏壮年之时,是柏拉图最重要的那篇对话”。在这篇对话中,他设计了一个以哲学家为中心的理想—— 卢梭在名著中论及:国 家是订立在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 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 的最高意志……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无利的 契约。 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7世纪英国哲学家 在自然状 《论自然和政治法则的基础》 以上这些理论能说明国家的本质吗? 按照你的理解,国家是什么? 问题:国家是什么?以上不同的论点能够说明国家的本质吗?(板书国家的本质) 【教学新知识】 【展示学习目标】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从国家的历史性、阶级性和构成要素方面理解国家。 2.什么是国家性质?国家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是什么?简要说明四种类型的国家及其统治阶级、经济基础? 二、专政与民主 1.什么是国家,国家有哪些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什么? 2.什么是专政?什么是民主? 3.有没有超阶级的民主、全民的民主,为什么? 4.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5.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三、国体与政体 1.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 2.政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什么是国家制度? 5.分别从国体、政体两个方面看民主制国家? 6.从民主的发展程度和民主的阶级性质两个方面,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与社会主义民主政体。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问题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合作交流 【课堂探讨】 1、国家的产生

高二政治《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教案

第三课国家机关以民为本 第二节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第一框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通过政府的活动,认识到政府的的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政府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政府网站的浏览、用通俗的实例说明政府的职能。从政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所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明确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交流,培养学生整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从而自觉接受政府的领导,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二、课前准备 1.结合教材分小组以收集资料的方式举具体的实例说明①中央政府在近几年中出台了哪些关系民生的政策和措施②教材p71操作平台 分四组同学进行资料查找并整理。 2.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①新一届政府诞生记 ②我国政府在“非典”肆虐期间采取的措施 三、教学过程 热点问题讨论、讲评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演示】:新一届政府诞生记 2003年3月17日16时20分许,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名,2900多名代表在这里表决通过了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人员。 热烈的掌声又一次回响在人民大会堂…… 以温家宝为总理的新一届政府在热烈的掌声中正式“亮相”: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以及国务院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长、秘书长,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人员共36人。国务院领导成员10人,平均年龄比上届政府

成立时降低了0.6岁,有两名女性。新一届国务院组成部门负责人平均年龄58.7岁,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只有49岁。这29人是一个知识化的群体,2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1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育部部长周济既是工学博士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是博士,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师:你了解政府这个国家机关吗?请你用最简单易懂的一句话概括 学生:是国家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办事的机关,实权的机关等等 教师:我国的政府就是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它是为民办事的机关 【阅读与思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0国务院在我国国家机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人大和政府的关系。 学生:突出一个是决策机关,一个是执行机关 教师:既然同学们说政府是一个执行机关,那它就是办实事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政府究竟干了哪些实事。 【板书】我国的中央政府 【教师多媒体演示】我国政府在“非典”肆虐期间采取的措施: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实行非典疫情一日一报制度,政府采取措施,稳定市场秩序,中央政府设立20亿元防治非典基金(略) 【学生讨论】 ①这里的政府是哪级政府?为什么由它出面采取措施? (中央政府即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②我国政府在非典肆虐期间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它履行了哪些职能? (p72教材的内容)领导和管理卫生工作,体现公共服务 ③政府履行职能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生命和财产安全有保障,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教师:可见,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同学们还有没有实例来反映我们的政府为广大人民服务? 【学生多媒体演示】 课前准备内容: ①中央政府在近几年中出台了哪些关系民生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埋单”保障“免费”义务教育

高二政治知识点:实现人生价值

高二政治知识点: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与评价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人的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了什么,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5.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2、4.5.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

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5.4、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 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6.1、价值的实现方式 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标志是为他人、为社会多作贡献、多尽责任。 ◎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社会中才能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拥有幸福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社会所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

新人教版政治选修3《中国与联合国》word教案

《中国与联合国》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明确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认识中国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相信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提纲 第二框:中国与联合国 第一目: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 联合国恢复我国的合法地位 第二目: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联合国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1、讨论、交流引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回忆联合国的有关常识重点回答联合国的作用 引入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一、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大屏幕展示)

探究:董必武的诗作,说一说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渊源。 观看视频:中国重返联合国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屏幕展示) 讨论:学生展示成果,分享收集到的资料每组派代表回答 师进行总结并展示视频和事例,学生加强认识 1、中国在联合国的重要地位 (1)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在联合国的巨大作用 (1)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解释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观看视频:中国维和部队、图片展示、事例分享(2)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观看视频: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与中国、事例分享 (3)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的主张 【课堂小结】 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国在联合 国中的地位 和作用 地位 作用 (1)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当代世界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 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 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1)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2)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3)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 有力支持者之一

2019政治题型练习: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2019政治题型练习: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观察漫画《就这个看得很清楚》,回答问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准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理解。 (3)国家利益处在位置,我们理应怎样做到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答案 (1)准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2)①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3)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试题分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水平。认真观察漫画的标题、文字和人物行为,漫画中只看到个人利益,看不到国家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从准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回答。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准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所学,从国家利益反映人民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使用,根据所学,从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方面回答即可。

1.1国家的本质教案选修三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综述 第一框题国家的本质 一、课程标准: 第一框题国家的本质 1.1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的区别,说明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1.2比较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区别,理解国家形式既包括政权组织形式,又包括国家结构形式。 1.3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专题导语: 环顾世界,在形形色色的国家中,你能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吗?恐怕很难。要解释这种现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你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你才能说明:国家性质是怎样划分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不同国家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差异和意义?从各具特色的国家中能够归结出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不仅仅是主权国家,还有众多国际组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和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三、新课教学: 第一框题国家的本质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板书) 1、国家是什么(板书) (1)、国家的产生(板书)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补充: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国家的本质属性(板书)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板书) 作为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补充: 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是国家存在的自然基础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是国家存在的社会基础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

国家的起源及本质

国家理论(终极) 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 国家起源问题是各类国家学说分歧的焦点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有两个基本论断: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国家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论断是:氏族制度的解体是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内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起源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的运动。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出现。在经历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特别是商业的独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分工和交换已经达到相当普遍的程度,经济活动一跃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经济利益也上升为决定人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分工、交换、利益分化这些因素的出现,使经济因素逐渐取代血缘因素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随着群婚制度向“一夫一妻制”的被迫过渡,个体家庭逐渐取代氏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原始的氏族组织和道德力量已经无力应付这一变化,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第三种力量,它似乎站在相互斗争的各阶级之上,压制它

们的公开冲突,至多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内以合法的形式进行。于是,氏族制度 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阶级所炸毁,被新的机关——国家所代替了。 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 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 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 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恩格斯关于国家的论断,表明了三点: 第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这表明了国家产生的时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 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私有制和阶级的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二,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因此国 家绝非公正地代表社会的每一个阶级,而是特定阶级的统治。 第三,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统治阶级允许的“秩序”的范围之内。 这种秩序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种:神权论、暴力论和契约论。 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