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问题及对策构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问题及对策构想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使得原本生活在农村的儿童随父母进城成为了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不同原因的障碍与困难,出现了许多社会融入困境,在分析社会融入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工作角度阐述了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构想。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城市
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078-04
引言
(一)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伴随着城乡壁垒的逐渐被打破,我国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涌向城市就业,流动人口的迁移模式逐渐由“原子化”向“家庭化”转变,其中,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1]。

当前,流动农民工子女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后由父母带入城市,他们往往会在城市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尤其是同辈群体的排挤与孤立使得幼小的心灵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农村,他们向往城市优越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但是现实却给了他们极大的失落感与被剥夺感,由于无法得到城市人的认同,而使他们无法更好地融入城市环境。

另一种是介于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之间的团体,他们在户籍上是农村,但是生活上却是“编外”的城市儿童,他们从小出生于城市,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与价
值观念,却无法像正常的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平等的权利,比如,在城市的公立中小学就学,要缴纳数量不菲的赞助费等额外费用。

这些由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所造成的政策性歧视,使城市流动儿童产生一种被剥夺感,他们往往会感到心理上的委屈与失衡,对周围城市同辈群体产生自卑感与不信任感,从而在心理上排斥城市中的生活以及群体,这种极其不利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孤僻和自卑的人格障碍,他们的爱与归属感,很难得到满足。

由此可知,城市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极大的障碍,久而久之,这使得他们常常备感无助、孤独、自卑,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与周围城市中的主流文化出现了偏离,非常容易出现反社会行为。

根据深圳公安部门资料显示:居住在外来打工人员集中的出租屋、工棚或临时住所里的流动儿童占深圳青少年犯罪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2]。

因此,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试图以社会融入为切入点,讨论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间的关系,最后从社会工作社会融入角度提出改进流动人口子女生活状态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建议。

(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社区的排斥
大部分的流动民工收入较低,流动儿童跟随父母居住在脏、乱、差、犯罪率极高的城乡结合部。

近年来,屡屡发生流动人口子女身体、精神受到伤害的案件。

公安局公布的信息显示,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工作掌握的总体数据中,流动儿童是被拐卖儿童中最多的群体,其次是留守儿童[3]。

流动儿童的安全正在接受强大的考验。

其次,城乡结合部不良的生活环境阻碍了流动民工子女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不利于其健康的发展。

城乡结合部大多为同乡人员聚集处,虽然这有利于刚刚进城打工的民工整合资源与寻找归属感,但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正处于个人行为模仿学习的关键时期,而周围环境如出现赌博、色情影像、扑克等不良社会现象,极易使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染上社会不良之风,而城市主流社区的这种不接纳也进一步歪曲了流动儿童对城市环境的认同感,从而产生与主流文化的偏离,极易产生反社会行为,而受害的群体,大部分是这些被城市边缘化的流动儿童,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

2.社会认同的困境
长久以来,农民被贴上“二等公民”的标签,于城市居民享受不同等待遇,老一辈的想法,间接地传递给了下一代,一些城市儿童会给流动儿童贴上如“外来人口”、“乡下人”,等带有歧视性的标签,在北京市的一所公办学校中,有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58.3%)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理由主要是他们欺负人(26.2%),看不起人(37.1%),同在一个城市中,有些孩子甚至从来没有和北京孩子接触过(3.1%),城乡之间的孩子很少沟通,有的甚至表现为孤立与谩骂,这种或有意,或无意的疏远和冷淡既是城市居民无法认同外来务工子女的表现,也终将会导致流动儿童对城市生活存在严重的认同危机。

无论是最近发生的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问题还是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歧视问题,都反映了社会认同的危机,
社会认同是一个互相接纳与认可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持续的稳定的互惠互利的过程,从社会剥夺的角度来看,当弱势群体的利益被剥夺时,他们会对剥夺他们利益的其他群体产生仇视心理,并且会把产生在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归咎于自身利益的剥夺,那么,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与摩擦就会越来越大,同样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3.户籍身份的差异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份认同危机其根源就是我国城乡户籍的差异制度。

在这种二元的户籍制度下,人一出生就被打上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烙印,这实际上是一种变向的身份歧视,社会融合,并不单单只是指普通的同化,而是一种比同化更具有积极意义的再社会化的过程。

而这种户籍差异身份,并没有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甚至还限制其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举例说明,流动人口子女需要缴纳高额的赞助费等才能进入公办学校进行学习,在班级中,由于成绩与升学率往往与老师工资相关,因此也很难得到老师的关心与帮助,他们始终处于一个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角落。

从而导致其内向、孤僻、不自信的性格,不利于其成长与发展。

如果说,制度排斥导致了教育的边缘化,那么,制度排斥所伴生的经济排斥与社会文化排斥就导致了社会心态的边缘化与情感归属的边缘化。

(三)研究意义
基于目前流动人口状况的分析,笔者认为具备以下特点,从数
量上看,规模宏大,而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从年龄层次上看,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儿童大多停留在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性很大,正是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

但是,纵观目前学术界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仅仅是停留在义务教育问题上,在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人们要具备更强大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一个正在发展阶段的孩子,健康的成长并不是仅仅意味着学习与智力的发展还包括人格的健全与塑造、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

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一个人的早期社会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融入已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社会融入有利于孩子的社会化发展,不良的社会融入将会给他们的社会化带来失败。

如果作为孩提时代的儿童,没有很好地进行社会化,那么就极有可能造成性格上的缺陷,这样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成年之后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这样对个人、家庭、社会甚至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与危害。

所以本文基于社会融入角度从同辈群体、教育、社区等方面来解释与解决外来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

一、关于研究所涉及概念的澄清
(一)适应行为
《社会学词典》中,对“适应行为”一词的解释是:“指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

个人通过社会化,明了自己的社会权利
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

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

人的一生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

”[4]
(二)社会融入
社会融合是在1966年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研究自杀率时提出的,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社会融入界定为,是个体和个体、不同群体之间或者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并以共同构建社会为宗旨。

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的研究是将社会融合作为重要的解释变量,主要考察其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作用。

第二类是考察社会融合的本身,关注的群体五花八门,包括不同的地区、种族之间的社会融合,也包括国内、国际移民与当地社会的社会融合。

本文的研究视角主要是第二种视角。

社会融合有两个重要的维度:情感融合和行为融合。

本文将结合这两个维度重点研究流动家庭子女在从同辈群体、教育、社区等方面的社会融入问题。

(三)流动人口子女
基于本文研究需要,本文将流动人口定义为:首先,他们指的是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其次,由于本文研究界定,此处流动人口特指来自农村,属于农业户籍,在城市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工业领域、商业服务以
及第三产业活动等。

最后,流动人口还包括进城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农村人口,他们在职业上被划分为自雇者,其中称为企业老板的农村流动人口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流动人口子女包括两个类型,第一种是从小出生于农村,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

第二种是在城市中出生的流动人口子女,本文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界定在0~18岁从小出生于农村并且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和在城市中出生的流动人口子女。

综上所述,根据青少年城市生活的特点将其操作化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同辈群体的关系与其社会融入情况。

二是社区文化与其社会融入情况。

本文主要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内容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将上述几点进行操作与作为研究重点。

二、基于社会工作学科角度提出的解决构想
目前,国内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研究寥寥无几,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和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一些国内学者提出了社会融入不是单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在考虑到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兼顾国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成果及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特殊社会问题,有学者认为,融入至少包含四个维度: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5]。

四个维度之间既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也相互交融,互为依存。

理论上,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社会融入首先源自于父母的经济整合,然后才能经过文化接纳、行为适应、最后才能达到身份认同的地步,四个维度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一个维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下个维度
的进行,甚至导致整个社会融入环节的失败。

然而,在事实上,这四个维度的先后并没有定论,相互之间会有所重叠,甚至会出现序次的颠倒,维度与维度之间的渗透十分普遍,但是,终将还是以身份认同为其社会融入的最终目标。

本文试图以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四个维度重点研究流动家庭子女在同辈群体、教育、社区等方面的社会融入问题,从社会工作视角提出解决的构想与对策。

城市流动儿童是新一代城市移民,也将会是未来城市建设的中流砥柱,针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根据不同的社会工作方法,采取不同介入策略,有的放矢地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增强其城市归属感,促进其城市融合。

本文结合经济整合、文化接纳、行为适应、身份认同四个维度,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理论方法,分析流动家庭子女在同辈群体、教育、社区三个方面的社会融入情况,提出理论解决构想。

(一)基于个案社会工作方法提出的理论对策
个案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促进其与周围环境良性互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3]。

无论是从普遍的社会歧视上来看还是从近期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异地高考改革上的层层阻力来看,可见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根深蒂固,即使有如苏州这样城市开始试点鼓励流动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政策,但是,全国大多数地区,由于父母没有强有力
的经济整合能力,导致无法缴纳高昂的赞助费,流动人口子女依然无法在公办学校中就读,不能和城市学生沟通与交流,这样就导致了一些流动人口子女产生孤独无助的情绪,与人交往互动上也会产生自卑心理,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对城市的归属感。

文化接纳维度上的失败,导致了流动人口家庭子女行为上的不适应,最终致使在身份认同上的失。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在流动人口居住的社区建立专业机构,比如儿童心理干预机构等,对其进行个案辅导,应对流动人口子女发生的一些个别化问题。

1.运用人本主义疗法,对社区内流动人口子女社区适应问题进行处理
人本主义疗法也称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向上的趋势,治疗者只要对病人关心,给予温暖和鼓励,发挥他们内在的潜力,完全有能力做出合理的选择。

针对流动儿童无法适应城市社区这一问题,采用人本治疗模式,发挥其潜能,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信。

通过运用倾听、接纳与理解的技巧,减轻流动儿童内心冲突,从文化上得到接纳,达到行为上的适应,调整自己人格,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促进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城市。

2.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方法,帮助流动人口家庭中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家庭结构指的是一组隐形的功能性需要,家庭成员借此以组建他们的互动方式,代表家中实现重要规则的综
合表现,说明成员间如何、何时,对谁产生何种互动的重复模式。

流动人口子女有很多是对农村生活没有记忆或者是对城市人口缺
乏了解,因此,对城市的一切看法,更多的是依赖于父辈的影响,父母的教育方式与处事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下一代的交往。

因此,父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对城市市民的态度等都会通过日常的言谈举止传递给孩子,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融入过程是他们早期社会化过程,因此,父母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走向极端。

通过介入流动儿童个人和家庭,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方法和技巧,对流动人口家庭中的父母进行再社会化、人际交往、自助和自立等方面的专业辅导,培养其沟通交流和学习生活技巧,树立理性和客观的自我评价与身份认同,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同时也能更好地影响子女。

(二)基于小组社会工作方法提出的理论对策
小组工作是在两个或者更多的人中间开展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以人际间的互动为基础,通过专业小组活动来恢复和增强个人的、团体的社会功能[4]。

通过有关文献研究发现,社区、学校在满足流动儿童成长需要方面还存在的许多弊端和不足,如学校功能缺失、同辈群体排斥等不良状况,根据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构想:
1.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理论,在社区开展公益型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心理调适和行为能力建设服务
针对社区与学校功能缺失的问题,社会工作这应当努力争取社
会资金、物质、人力等为本社区流动儿童服务,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实施计划,弥补和改善社区、学校功能的缺失,社会工作者通过扮演联系者与协调者的角色,整合与邀请儿童心理学专家、心理治疗者等专业人员的参与,积极开展各类社区公益活动来培养和提高解决社区当中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组织者、策划者与实施者的功能与作用,让这些孩子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关怀,形成积极的身份认同感,从而更积极地融入城市社区和社会。

2.开办兴趣小组,促进城乡儿童的接触与了解
流动儿童在异地的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方面的冲击往往是最直接的,由于在同城市同辈群体的接触交往中缺乏默契,往往会显得没有共同语言与格格不入,如果这种不适应能够得到有效地化解,并形成正确的行为适应,那么,这样的社会化将会是成功的,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城乡儿童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校内校外,社区社会各界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促进城乡儿童相互合作与了解,增进彼此的接触,不断提高彼此双方的认同感。

通过互助小组的建立,城市儿童可以教授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城市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达到行为上的适应,城市的儿童也可以通过此类小组活动与流动儿童的接触与互动,改变对其的不良印象,以便达到互相欣赏、互相帮助、互相进步。

从而缩小与城市同龄孩子之间的差异,改变城乡同辈群体之间不健康的发展状况。

最终达到互相接纳,进一步深化动儿童的城市认同感。

(三)基于社区社会工作方法提出的理论对策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手段和方法,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生活环境。

在参与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的精神[5]。

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组织不同社区之间的活动交流与节日互动,使流动儿童走出相对封闭的小社区,打破居住环境对流动儿童造成的社区排斥,为他们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创造前提条件。

1.加强关于社会融入的法律与政策、文化理念等在社区的落实
社区工作者应致力于将社会融入相关法律与政策转化为实际的介入行动,使宏观系统的力量在应对流动人员子女上发挥正向作用,如:保障儿童权利的法律法规等,应努力将儿童政策、改善社区自身环境与为社区儿童提供个案辅导三者结合起来,齐头并进。

2.改善社区环境,优化精神环境
目前,流动人口居住区,存在许多问题:其一,居住地缺乏适合儿童游戏与娱乐的设施与场地。

其二,对居住环境物质条件的改良,操作过程十分困难。

因此社区工作者应当着眼于“精神环境”的创设,如开展各种帮助儿童成长、促进儿童融入城市的小组活动。

利用娱乐、游戏、教育等小组开展表演、绘画等各类活动,能为这些儿童提供成长的多种条件与机会,从而提高外来人口儿童融入城市的基础与起点。

在社区增设和改善外来工随迁子女课外阅读、娱乐休闲、开阔视野、拓展技能的场所、设施与条件。

这些具体的介入手段不仅能
够帮助外来工随迁儿童获得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良好条件,而且也能够增强社区与外来人口家庭子女的互动与交流,真正促进该群体对城市社会的融入。

同等对待外来人口子女,让其分享社区的资源、参与社区的活动,社区内的各项服务设施要向其开放,社区中开展得各类儿童社会活动要吸纳他们参加,以便增加其融入社区的机会并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社区工作者还要努力引导外来人口家庭积极参与到社区共建活动之中,为其子女创造了解城市社区环境、接触城市儿童的机会,促进其子女对城市社区的融入。

参考文献:
[1]王毅杰,史晓浩.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2]周卢萍,余长秀.城市青年教育问题与青少年违法犯罪[j].青少年导刊,2002,(2).
[3]姚云.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及教育应对.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5,(4).
[4][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m].候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北京: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杨菊华,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人口研究,200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