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上册期末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114 B.61 C.175 D.289
2.下列图像对应的关系正确的是
A.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B.表示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C.表示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D.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产生氧气的质量m
与时间t的关系
3.往12g铝和铁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产生1g氢气,则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62.3% B.63.2% C.36.8% D.37.7%
4.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
5.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
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
C.水的电解
D.向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氧气
7.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
A.2∶1 B.1∶2 C.22∶3 D.22∶7
8.用“”和“”分别代表A2和B2两种物质,二者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C.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3:1
9.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Zn和Fe B.Cu和Au C.Zn和Cu D.Mg和Al
10.木炭与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不含铜、氧、碳、氢元素)的混合物26.2g,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只有铜和杂质)质量为15.6g,混合物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提示: Cu2(OH)2CO3Δ
2CuO +CO2↑+H2O]
A.4.8% B.9.6% C.50% D.51.2%
1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 的值为22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
12.取一定质量的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那么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化钙的质量比为 A .7:25 B .50:21
C .21:50
D .25:14
13.相同质量的C 、CH 4、CO 和C 2H 5OH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对于这些反应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C 2H 5OH 生成的CO 2质量最少
B .
C 消耗O 2质量最多 C .CH 4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
D .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
14.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 9H 11O 2N )。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
B .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C .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
D .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
2
MnO Δ
2KCl +3O 2↑现对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
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 .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7.在硫酸亚铁()4FeSO 和硫酸铁()243Fe SO ⎡⎤⎣⎦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46% B .31%
C .66%
D .无法确定
18.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
是( )
A .
B.
C.
D.
19.甲、乙、丙、丁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单质B.乙一定是化合物
C.丙可能是水D.丁可能是铜
2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2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CaCO3中滴加稀盐酸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22.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纯净物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反应前质量/g 2.34000
反应后质量/g00 2.2 2.7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1.5g B.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C.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D.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1
23.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装置。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氧气无须提前制备和收集
B.用塑料瓶代替集气瓶,实验更安全
C.该装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制备、干燥和检验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24.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在一定条件下
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B.纳米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
C.纳米与普通的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D.制备纳米的反应:
25.工业上使用一种国产低温催化剂生产氢气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二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水与一氧化碳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该反应中水起了催化作用
D.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的同时还生成了二种氧化物
2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四种物质中只有丙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
D.若有17g 物质甲参加反应,生成物丁的质量为18g
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28.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水的通电分解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
D.电解水
29.下列说法合理的有
①凡是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都会引起爆炸
②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③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
④向100g双氧水(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5gMnO2,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滤出MnO2固体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97.2g,则该双氧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8% A.1个B.2个C.3个D.4个
30.如图所示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
D.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
31.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甲同学的探究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
计)
作出猜想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
学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
应(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
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
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
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
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
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
制。
32.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采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__________。
若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作的改动是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一瓶二氧
化碳,可采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溶液
不变浑浊,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使反应停止可采取的
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
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采用下图
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
装置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
①装置Ⅱ中生成Na2S2O5晶体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②Na2S2O5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 。
③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___ (填序号)。
33.下面图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三个实验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_____,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是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在反应的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反应都是_______反应。
(2)甲中产生_______色的火焰,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
(3)乙中产生浓厚的白_______,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4)丙中的反应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_,生成_____色固体。
(5)三个集气瓶里都放有少量的水,其中甲中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5.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数字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物质的种类③原子的种类④分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数目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______C2H4+______O2点燃
______CO2+______H2O
(3)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四位同学又设计了如下A、B、C、D四个实验,并按下图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中观察到B、C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______ (填“是”或“否”)正确;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 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提出一种改进D装置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
36.某兴趣小组做如下实验探究粒子的运动。
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已知:浓氨水极易挥发,产生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
(1) 如图1所示,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说明_________。
(2) 如图2所示,烧杯C装入浓氨水,A、B盛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烧杯A液体变红,说明分子_________,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
(3) 图3实验中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填“ba”或“bc”)段纱布条先变成红色。
(4)图3实验与图2实验对比,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114,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175-114=61,故选B。
2.D
解析:D
【解析】
A、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错误;
B、双氧水放出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无关,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错误;
C、硫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密闭容器内物质总质量不会改变,错误;
D、氯酸钾加热一段时间才会有氧气,且随着时间的不断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反应完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正确。
故选D。
3.B
解析:B
【解析】设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分数为x,铝的质量为12xg,铁的质量为12g-12xg
2Al+3H2SO4 = Al2(SO4)3+3H2↑
54 6
12xg m1 m1=6×12xg÷54
Fe+ H2SO4 == FeSO4 + H2↑
56 2
12g-12xg m2 m2=2×(12g-12xg)÷56
6×12xg÷54+2×(12g-12xg)÷56=1g x=63.2%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A、取样品,加水,试管发热的是生石灰,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熟石灰,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正确;B、取样品,加入MnO2,产生气泡的是双氧水,不产生气泡的是蒸馏水,可以鉴别,正确;C、氢气和甲烷燃烧都是淡蓝色火焰,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错误;D、把CO和CO2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现象的是一氧化碳,能鉴别,正确。
故选C。
5.A
解析:A
【解析】
A、塑料瓶变瘪,只能证明瓶内气体减少,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能反应,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瓶内气体减少;B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能使点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B、纸片和乒乓球片都是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情况相同,乒乓球片先燃烧,所以燃烧需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水中加入NaOH,看到U形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导致U形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选A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铁锈的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会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然后过量的盐酸会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反应一段时间之后会有氢气生成,当铁反应完之后不再产生氢气,正确;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粉、锌粉,应该产生相同的氢气,错误;
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是质量比是1:8,错误;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水的质量会逐渐增加,当反应停止之后不再增加,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水的质量不是零,错误。
故选A。
7.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碳元素质量分数已知,且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而氧气不含,所以假设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分别为x,y,依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列出比例式,进行解答.此时需要求算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进而求算混合物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2/44×100%×X/(X+Y)=24%,则X :Y=22:3.故选C.
考点:元素质量的计算
8.B
解析:B
【解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
A. 该反应
属于化合反应,正确;B. 反应时,B2没有完全反应,生成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C.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故反应后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正确;D. 参加反应的A2与B2的分子个数比为6:2=3:1,正确。
故选B。
9.A
解析:A
【解析】
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中的原子质量是56,根据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锌的质量是6.5g,单独消耗铁的质量是5.6g,如果铁和锌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6g时,生成的氢气可能是0.2g.故选项正确;
B、铜和金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错误;
C、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假设合金6g中全部是锌,生成的氢气质量也小于0.2g.故选项错误;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由Mg+H2SO4═Mg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镁的质量是2.4g,单独消耗铝的质量是1.8g,镁和铝不管以怎样的比例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都是大于0.2g 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孔雀石加热分解反应原理:Cu2(OH)2CO3Δ
2CuO+H2O+CO2↑-----①
碳高温还原氧化铜反应原理:C+2CuO 高温
2Cu+CO2↑-----②
①+②整理得:Cu2(OH)2CO3+C 高温
2Cu+H2O↑+2CO2↑-----③,(注:高温条件下,液
态水变为水蒸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总质量=26.2g-15.6g=10.6g。
由③式可知: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18:(244
⨯)=9:44;
则水的质量为10.6g×
9
944
=
+
1.8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6g-1.8g=8.8g;
通过水的质量1.8g结合①式和②式,
设:Cu2(OH)2CO3的质量为x,氧化铜的质量为y,碳粉的质量为z,铜的质量为m;
2322
Cu(OH)CO=2CuO+H O+CO
22216018
x y 1.8g
↑
22218 1.8x g = 16018
1.8y g
= x=22.2g y=16g
2C +2CuO =
2Cu +CO 12160128z
16g
m
↑
高温
1216016z g = 160128
16g
m = z =1.2g m =12.8g
则孔雀石中杂质质量=26.2g -22.2g -1.2g =2.8g 孔雀石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12.8100%51.2%22.2 2.8g
g g
⨯=+。
故选:D 。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利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物质量会减小,生成物质量会增多,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书写出反应的表达式,判断反应的类型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详解】
A 、x =8g +4g +2g +36g−4g−22g =24g ,故A 错误;
B 、二氧化碳增加了22g ,水增加了18g ,W 减少了,氧气减少了,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 错误;
C 、增加了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g ,增加了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g ,所以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C 正确;
D 、W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故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反应后质量和反应前进行比较,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质量减少了是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碳元素全部存在于碳酸钙中,碳酸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3:12,假设碳元素的质量为3份质量,则由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5=3:15可知,氧化钙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份质量,因此碳酸钙的质量为:3÷
12100=25,氧化钙的质量为:3÷1656=21
2
,故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氧
化钙的质量比为:25:
21
2
=50:21;故选:B 。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别写出C 、CH 4、CO 和C 2H 5OH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相关物质的质量
比:
22
C +O CO 1232
44
点燃
,
4222CH +2O CO +2H O
166444
点燃
,
222CO +O 2CO 5632
88点燃
25222C H OH +3O 2CO +3H O
4696
88
点燃
【详解】
A 、设等质量的四种物质的质量为M ,则C 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M 12
,CH 4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M 16
,CO 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M 56,C 2H 5OH 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M 46。
变式子可得88M 24>88M 32>88M 46>88
M 56,由此可知,CO 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最小,不符合题意;
B 、设等质量的四种物质的质量为M ,
C 消耗O 2质量为32
M 12
,CH 4消耗O 2质量为
64M 16,CO 消耗O 2质量为32M 56,C 2H 5OH 消耗O 2质量为96
M 46。
由此可知,64M 16>32M 12>96M 46>32
M 56
,CH 4消耗O 2质量最多,不符合题意; C 、根据C 选项的分析可知,CH 4消耗O 2质量最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越大,生成物的质量就越大,所以CH 4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符合题意; D 、CH 4和C 2H 5OH 的燃烧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
则一个苯丙氨酸分子由23个原子构成的,故A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故B选项说法错误;
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11):(16×2):
14≠9:11:2:1,故C选项说法错误;
D、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和除以相对对分子质量。
原子苯丙氨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9=108,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8=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2=32,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
故错误;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不会减少到0,当氯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出氧气,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但二氧化锰中含有锰元素,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从0开始,故错误;
故选:C。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观察4FeSO 和()243Fe SO 的化学式,发现其中都有硫酸根,4FeSO 和()243Fe SO 不论按怎样的比例混合,S 与O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是1∶4,质量比一定是1∶2,则混合物中的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质量分数比.设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 ,则32:16=23%:x ,解得x=46%.所以铁的质量分数为1﹣23%﹣46%=31%。
故选
B 。
【点睛】
本题还可运用平均值法求解。
因4FeSO 中Fe 与S 元素的质量比为6∶32,()243Fe SO 中的Fe 与S 元素的质量比为56×2∶32×3=56∶48,故混合物中Fe 与S 元素的质量比介于二者之间.设混合物中Fe 元素创质量分数为x ,则有
56x 56>>3223%48
,解得40.3%>x>26.8%,只有B 选项正确。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详解】
A 、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发生改变,氧元素质量不改变,符合题意;
B 、反应前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为一定数值,起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会增大,不符合题意;
D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后固体质量不等于0,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不一定是单质,如甲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符合题意;
B 、丁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乙一定是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C 、丙可能是水,甲可能是氢气,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D 、由A 、B 的分析可知,丁可能是铜,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加热高锰酸钾时有氧气生成,故固体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刚开始时没有氧气生成,故错误;
C、刚开始反应时,固体中含有锰元素,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0,故错误;
D、由于氧气的生成,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当反应停止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故选D。
2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量CaCO3中滴加稀盐酸,随着稀盐酸质量的增加,碳酸钙的质量不断减少,最终碳酸钙会反应完,故选项A不正确;
B、随着通电时间的增加,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而不是气体的质量之比,故选项B不正确;
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镁条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的,故选项C正确;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生成氧气的质量会不断增加,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反应时的图像变化,首先分清楚横坐标、纵坐标各是表示什么量,再看题目中量的变化规律,找出正确的选项。
2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在该反应中乙醇及氧气的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且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等于2.3g+4g=6.3g,而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是2.2g+2.7g=4.9g,所以X是生成物,且质量是6.3g﹣4.9g=1.4g,其反应的表达式为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
【详解】
A、由以上分析知X等于1.4g;
B、2.3g乙醇中含有的碳元素质量是2.3g×=1.2g,反应后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