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DLT664-2008_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664-2008_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4fc6d83b84ae45c3a358cdd.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Application rules of infrared diagnosis for live electrical equipment2008-11—01实施代替DL/T664—1999目次前言 (2)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3。
1 温升 temperature rise (3)3.2 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3)3。
3 相对温差 re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3)3。
4环境温度参照体 reference body of ambient temperature (4)3。
5一般检测 normal measurement (4)3.6精确监测 precise measurement (4)3。
7电压致热型设备 heating of equipment caused by voltage (4)3.8电流致热型设备 heating of equipment caused by current (4)3。
9综合致热型设备 heating of equipment caused by multiple effect . 43.10噪声等效温差(NETD) noise equivale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4)3。
11准确度 accuracy (4)4现场检测要求 (5)4。
1人员要求 (5)4.2安全要求 (5)4.3检测环境条件要求 (5)4。
4检测仪器要求 (6)5 现场操作方法 (6)5.1 一般检测 (6)5。
2 精确检测 (7)6 仪器管理和校验 (7)6。
1 仪器配置 (7)6。
2 仪器管理 (7)6.3 红外热像仪的校验 (7)7红外检测周期 (9)7。
1 变(配)电设备的检测 (9)7。
2 输电线路的检测 (10)7.3 旋转电机的检测 (10)8判断方法 (10)8.1 表面温度判断法 (1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最新)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d97cc8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e.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最新)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带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在带电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导则旨在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带电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缆、母线等)的红外诊断技术应用。
内容包括红外诊断技术的原理、设备选型、检测方法、数据分析、故障诊断及预防措施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845.9200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第9部分:红外热像检测》其他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红外诊断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带电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通过分析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潜在故障的技术。
3.2 热像图由红外热像仪采集的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通常以伪彩色显示。
3.3 热异常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异常,可能指示设备存在故障或潜在问题。
3.4 热像仪用于采集物体表面红外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可视图像的仪器。
4. 红外诊断技术原理4.1 红外辐射原理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发射红外辐射,辐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强度,可以推算出物体的表面温度。
4.2 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红外热像仪通过光学系统收集物体表面的红外辐射,经过红外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最终生成热像图。
4.3 温度分布与故障关系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反映了设备的运行状态。
正常情况下,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应均匀分布;若出现局部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指示设备存在故障,如接触不良、绝缘老化、过载等。
5. 红外诊断设备选型5.1 红外热像仪选型5.1.1 分辨率选择高分辨率的热像仪,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提高诊断准确性。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6642008)(3篇)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6642008)(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816a5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35.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6642008)(3篇)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解析与应用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检测,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本文主要针对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进行解析,并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遵循规范进行带电设备红外诊断。
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带电设备的维护和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不停电、安全、快速、有效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设备检测中。
为了保证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质量和准确性,我国制定了相关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 6642008)。
二、规范解析1. 适用范围DL/T 6642008规定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适用范围,包括:高压开关设备、变压器、电力线路、电缆、母线、绝缘子、发电机、电动机等设备的红外诊断。
2. 诊断设备要求规范对带电设备红外诊断设备的要求如下:(1)设备应具有温度测量、图像采集、数据处理等功能;(2)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3)设备应具有数据存储、输出、远程传输等功能;(4)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 诊断方法DL/T 6642008规定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两种方法:定性诊断和定量诊断。
(1)定性诊断:通过红外热像图分析设备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2)定量诊断:通过测量设备温度、计算温度梯度等参数,对设备故障进行定量分析。
4. 诊断流程规范明确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流程,包括:(1)设备准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清洁设备表面,排除干扰因素;(2)红外检测: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设备进行红外检测;(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温度校正、图像处理等;(4)诊断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对设备进行诊断分析;(5)报告编制:编写红外诊断报告,包括检测结果、诊断分析、处理建议等。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0bf621b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3.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1)一、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红外诊断技术在电力设备中的应用要求、诊断方法、诊断周期、数据处理与分析、诊断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 10kV 及以上、频率 50Hz 及以上的各类发、输、变电设备的红外诊断应用。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1. 红外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其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都在不停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送能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
2. 红外热像仪: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
3. 温度场:温度的空间分布。
4. 温升:被测设备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5. 相对温差: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
6. 热图像:利用热成像仪对设备进行拍摄所得到的图像。
7. 正常状态:设备状态良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8. 异常状态:设备存在局部过热、温度分布不均匀等异常现象。
9. 缺陷状态:设备存在过热、放电、接触不良等缺陷。
四、诊断要求1. 进行红外诊断时,应尽量选择在设备负荷高峰期进行。
2. 进行红外诊断时,应选择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避免在雨雪、雾天等恶劣天气下进行。
3. 进行红外诊断时,应注意避开电磁干扰源,避免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4. 进行红外诊断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触电等事故。
五、诊断方法1. 表面温度判断法:根据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判断设备表面温度是否正常。
2. 温差判断法:比较同一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差异,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3. 图像特征判断法:根据设备的红外热图像特征,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02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b38e9a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3.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0241. 引言1.1 背景与目的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带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带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护。
本规范旨在统一和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带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断路器、电缆接头、绝缘子等)的红外诊断工作。
适用于电力企业、检测机构及相关从业人员。
2. 术语与定义2.1 红外诊断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带电设备进行温度检测,通过分析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内部或外部的异常状态。
2.2 热像图由红外热像仪生成的反映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分布的图像。
2.3 热斑热像图中温度明显高于周围区域的局部区域,通常指示设备存在异常。
2.4 温差设备某一区域与参考区域(通常为环境温度或设备其他正常区域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
3. 红外诊断设备与仪器3.1 设备选型3.1.1 红外热像仪应具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宽温度范围等特性。
3.1.2 根据被测设备的类型和检测距离,选择合适的热像仪型号。
3.1.3 热像仪应具备数据存储、图像处理和分析功能。
3.2 设备校准3.2.1 红外热像仪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3.2.2 校准应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校准程序进行,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
3.2.3 校准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3 设备维护3.3.1 红外热像仪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灰尘污染。
3.3.2 使用前后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3.3.3 定期进行设备保养,更换易损件。
4. 红外诊断流程4.1 前期准备4.1.1 收集被测设备的资料,包括设备型号、运行参数、历史故障记录等。
4.1.2 制定详细的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人员分工等。
4.1.3 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和防护装备,确保安全。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_T(最新)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_T(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5b2cd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b.png)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_T(最新)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带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高效、安全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带电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中。
为了规范和指导红外诊断技术在带电设备中的应用,特制定本导则。
1. 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原则、设备要求、检测方法、数据分析、诊断标准及安全管理等内容。
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带电设备的红外检测与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0212014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分级GB/T 121132003 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方法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红外诊断技术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带电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通过分析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潜在故障的技术。
3.2 热像图由红外热像仪生成的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
3.3 热异常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异常,可能指示设备存在故障或潜在问题。
4. 应用原则4.1 安全性红外检测应在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严格遵守电力安全操作规程。
4.2 准确性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及时性定期进行红外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潜在故障,防止事故发生。
4.4 全面性对关键设备和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无遗漏。
5. 设备要求5.1 红外热像仪5.1.1 性能要求分辨率:不低于320×240像素热灵敏度:≤0.05℃测温范围:20℃至+500℃波长范围:8μm至14μm5.1.2 功能要求具备自动调焦功能支持温度实时显示和记录具备图像存储和传输功能支持多种温度分析工具5.2 辅助设备三脚架:用于固定热像仪,确保图像稳定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等,确保操作人员安全计算机及分析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6. 检测方法6.1 检测准备6.1.1 环境条件检测应在无雨、无雾、风速小于2m/s的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应在10℃至+40℃之间6.1.2 设备准备检查红外热像仪是否正常工作校准热像仪,确保测量精度准备好辅助设备和防护装备6.2 检测步骤6.2.1 设备选择根据检测任务选择合适的带电设备,重点关注高压开关、变压器、电缆接头等关键部位。
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31e95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d.png)
DLT 664-2016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电气设备中的异常热点。
该技术在电力系统维护与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有效应用,本规范旨在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应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安装了带电设备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厂、变电站和配电系统等。
1.2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和分析设备表面的红外热图来评估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热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1.3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应由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的人员进行操作。
二、设备选择与准备2.1 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进行诊断,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分辨率不低于320 x 240像素;(2)测温范围适应所需测量温度;(3)测量误差不超过2%;(4)记录和存储红外热图功能;(5)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防护等级;(6)便于操作和携带。
2.2 设备的使用前应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设备的清洁与维护应按照厂商要求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延长使用寿命。
三、诊断操作3.1 确保设备带电状态下进行红外诊断,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安全规定和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佩戴防护装备。
3.2 在测量过程中应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气温、湿度、风速等,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必要时应进行修正。
3.3 按照设备的具体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和角度,保证测量精度。
测量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遮挡物的影响。
3.4 对于不同类型的带电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红外诊断,及时发现异常热点,并记录和分析异常情况。
3.5 当发现异常热点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修复后应重新进行红外诊断,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四、报告与记录4.1 在进行红外诊断后,应及时编制红外诊断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设备信息、测量日期、表面温度测量结果和异常情况的描述等内容。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b0dae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6.png)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日益扩大,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检测手段,具有快速、准确、直观等优点,在带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规范旨在为带电设备的红外诊断提供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二、术语和定义1. 红外诊断:利用红外辐射原理,通过检测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来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潜在故障的技术。
2. 带电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3. 热像图:通过红外热像仪等设备采集到的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
4. 温差:设备不同部位或同一部位不同时刻的温度差异。
5. 温升:设备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三、诊断依据1. 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范围:根据设备的设计参数、制造标准和运行经验,确定设备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温度范围。
2. 温度分布规律: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其表面温度分布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例如,变压器的绕组和铁芯温度分布应均匀,电缆接头的温度分布应对称等。
3. 温差和温升的限值:根据设备的类型、容量和运行条件,确定温差和温升的限值。
超过限值的部位可能存在故障或异常。
4. 历史数据对比:将当前的红外热像图与设备的历史热像图进行对比,分析温度变化趋势,判断设备是否存在逐渐恶化的故障。
四、诊断方法1. 红外热像仪的选择:根据被测设备的类型、电压等级、尺寸和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红外热像仪。
热像仪的分辨率、测温精度、探测波段等性能参数应满足诊断要求。
2. 检测时机的选择:应选择设备负荷较大、环境温度较高或设备运行异常时进行检测。
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设备重载运行时或设备出现异常报警时进行检测。
3.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对被测设备进行停电检查,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清除被测设备表面的污垢、灰尘和积雪等杂物,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调整红外热像仪的参数,如测温范围、分辨率、帧频等,以适应被测设备的特点和检测要求。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最新)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aaf766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f.png)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最新)1. 引言1.1 背景与目的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带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红外诊断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带电设备的故障诊断中。
本规范旨在统一和规范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的应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带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断路器、母线、电缆等)的红外诊断应用,涵盖设备的选择、检测方法、数据分析、故障诊断及报告编制等方面。
2. 术语与定义2.1 红外诊断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带电设备进行温度检测,通过分析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判断设备内部或外部的缺陷和故障。
2.2 热像图由红外热像仪采集的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图像,通常以伪彩色显示。
2.3 温差设备某一部位与其周围环境或同一设备其他部位的温度差值。
2.4 热点设备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区域。
3. 设备与仪器3.1 红外热像仪3.1.1 选择标准分辨率:应选择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的热像仪,以确保检测精度。
测温范围:应根据被检测设备的温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热像仪。
环境适应性:应选择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的热像仪。
3.1.2 校准与维护定期校准:热像仪应定期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日常维护:应定期检查热像仪的镜头、电池等部件,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2 辅助设备计算机:用于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存储设备:用于存储热像图和检测数据。
环境监测设备:用于记录检测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
4. 检测方法4.1 检测前的准备4.1.1 设备信息收集设备台账:收集被检测设备的型号、规格、运行年限等信息。
历史检测记录:查阅以往的检测记录,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历史。
4.1.2 环境条件确认天气状况:选择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检测。
环境温度:记录环境温度,确保其在设备正常运行范围内。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e1b96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6.png)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1. 概述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是电力行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检测电力设备是否带电,以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2. 原理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基于电磁场感应原理。
当电力设备带有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电磁场。
利用传感器可以检测电磁场的存在和强度,从而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带电。
3.1 传感器检测法传感器检测法是目前常用的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方法之一。
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电力设备附近,通过感应电磁场来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带电。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电磁感应传感器、磁阻传感器等。
3.2 热成像检测法热成像检测法是一种常用且非接触式的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方法。
通过红外热像仪可以捕获电力设备发出的红外辐射,根据红外辐射的强度和分布来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带电。
3.3 声音检测法声音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检测电力设备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其是否带电的方法。
利用微弱的电流在电力设备中产生的声音,通过声音传感器来捕捉并分析声音的特征,从而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带电。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在电力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4.1 电力设备维护与检修在电力设备的维护与检修过程中,带电检测技术可以用来判断设备是否带电,从而确保技术人员的安全。
4.2 安全生产监管带电检测技术可以用来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进行监控,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设备带电引发火灾、电击等安全事故。
4.3 线路巡检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线路巡检中,检测线路上是否存在带电情况,为线路维护和修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4.4 新能源发电设备检测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的快速发展,带电检测技术对新能源设备的检测和监测起到重要作用,保证新能源设备的安全运行。
5. 总结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是电力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传感器检测、热成像检测和声音检测等方法,可以判断电力设备是否带电,并在维护、巡检和安全生产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新能源设备的发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二)
![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二)](https://img.taocdn.com/s3/m/c55a5e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b.png)
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_T(二)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的基本要求、诊断方法、诊断程序、诊断结果分析及处理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系统、工矿企业、科研院所等领域的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DL/T 6642016 电气设备带电红外诊断技术导则(2)GB/T 184422013 高压交流断路器(3)GB/T 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通用技术条件(4)GB/T 76742008 电力系统用绝缘油(5)GB/T 5072002 高压交流断路器运行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 带电红外诊断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其表面温度分布进行实时监测,分析设备的热状态,发现潜在缺陷,判断设备健康状况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3.2 红外热像仪一种非接触式测温设备,通过检测被测物体发射的红外辐射,将温度分布转换成可视化的热像图。
3.3 温度梯度物体在空间不同位置的温度差。
3.4 热像图红外热像仪输出的温度分布图像,以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温度。
4. 基本要求4.1 诊断人员(1)应具备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试验等相关知识。
(2)应熟悉红外热像仪的操作方法及诊断技巧。
(3)应具备一定的红外热像图分析能力。
4.2 诊断设备(1)红外热像仪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分辨率等特点。
(2)红外热像仪应具备以下功能:a) 实时显示热像图,具有温度测量、温度梯度分析等功能;b) 具备数据存储、回放、分析、输出等功能;c) 具备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
(3)诊断设备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检定,确保其性能稳定可靠。
4.3 诊断环境(1)诊断现场应具备良好的光照条件,避免强光直射。
(2)诊断现场应保持清洁、干燥、无尘,避免潮湿、腐蚀性气体等影响诊断效果。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篇)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e7497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4.png)
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2篇)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第一篇)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是电力行业进行带电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重要技术标准。
该规范详细规定了红外诊断技术在带电设备中的应用方法、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数据分析等内容。
一、红外诊断技术概述1. 技术原理红外诊断技术基于物体热辐射原理,通过红外热像仪捕捉设备表面的温度分布信息,进而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
任何物体在绝对零度以上都会发出红外辐射,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
2. 应用优势非接触测量:无需接触设备,安全可靠。
实时监测:能够实时获取设备温度分布,及时发现异常。
直观性强:通过热像图直观展示温度分布,便于分析和判断。
二、红外诊断设备要求1. 红外热像仪分辨率:应选择高分辨率的热像仪,以确保图像清晰。
测温精度:测温精度应达到±2℃或更高。
响应波长:适用于电力设备的热像仪一般响应波长在814μm范围内。
2. 辅助设备计算机:用于数据存储和分析。
图像处理软件:用于热像图的后期处理和分析。
三、红外诊断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设备检查:确保红外热像仪及其他辅助设备工作正常。
环境评估:评估现场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影响因素。
2. 数据采集设备定位:根据设备类型和检测要求,确定最佳检测位置。
参数设置:调整热像仪的参数,如温度范围、发射率等。
图像拍摄:按照规范要求,多角度、多位置拍摄设备热像图。
3. 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热像图进行预处理,如去噪、增强等。
温度分析:识别热像图中的高温区域,计算温差和温升。
故障判断:根据温度分布和设备特性,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及其类型。
四、常见故障类型及诊断方法1. 接触不良特征:接触点温度异常升高。
诊断方法:对比同一设备不同接触点的温度,若温差较大,则可能存在接触不良。
2. 绝缘老化特征:绝缘表面温度分布不均匀。
诊断方法:观察绝缘表面的温度分布,若出现局部高温区,则可能存在绝缘老化。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5部分: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140731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5部分: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140731](https://img.taocdn.com/s3/m/211af9e8910ef12d2af9e7aa.png)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GDW企业标准Q/GDW XXXXX—XXXX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5部分: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ized test devi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Part 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frequency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or(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检测原理 (2)5 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结构组成 (2)6 产品分类与型号 (2)7 技术要求 (3)8 试验项目及要求 (4)9 检验规则 (7)10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前言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一般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高频带电检测。
为了规范此类仪器的相关技术指标,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所使用的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的技术条件、试验项目以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调试、验收、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试验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高频法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仪器的设计、生产、采购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GB/T 7354 局部放电测量DL/T 417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Q/GDW XXXX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1部分:带电检测仪器通用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一)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一)](https://img.taocdn.com/s3/m/cdb4034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e.png)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一)一、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状态检修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隐患,提高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
本规范旨在对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为电力系统红外诊断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2. 红外诊断技术概述2.1 红外诊断原理红外诊断技术是利用红外辐射特性,对带电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检测。
任何物体在绝对温度以上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通过检测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可以判断设备内部是否存在故障。
2.2 红外诊断设备红外诊断设备主要包括红外热像仪、红外测温仪、红外热电视等。
红外热像仪可以实时显示设备表面温度分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红外测温仪主要用于测量设备表面温度,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红外热电视则适用于远距离、大范围的红外检测。
3. 红外诊断技术在DLT664带电设备中的应用3.1 DLT664带电设备概述DLT664带电设备主要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套管等。
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期承受电压、电流等负荷,容易产生局部过热现象,导致设备故障。
3.2 红外诊断在DLT664带电设备中的应用3.2.1 变压器红外诊断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红外诊断技术在变压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检测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度,判断绕组是否存在局部过热现象;(2)检测变压器油枕、散热器等部件的温度,判断油温是否正常;(3)检测变压器套管、引线等部件的温度,判断是否存在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问题。
3.2.2 断路器红外诊断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保护线路和设备的开关设备。
红外诊断技术在断路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检测断路器触头温度,判断触头接触是否良好;(2)检测断路器灭弧室温度,判断灭弧室是否存在局部过热现象;(3)检测断路器本体温度,判断本体是否存在故障。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第7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b87551976c66137ee06198f.png)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XXXXX—XXXX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ve-testing devi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7: 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ulation charged monitoring device of capacitive equipment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1
Q/GDW XXXXX—XXXX 采用绝对测量法时,应注意电压互感器角差及环境等因素影响。 4.2 相对测量法 选择与被试设备 CX 同相的另一台电容型设备作为参考设备 CN,通过设备末屏接地线上的信号取样 单元分别测量被试设备电流信号 Ix 和参考设备电流信号 IN(测试原理图如图 2 所示),计算出电流基 波信号的相位差值和幅值比值,从而获得被试设备和参考设备间的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相对电容量比 值。 相对测量法的测试结果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部分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门。
II
Q/GDW XXXXX—XXXX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 7 部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 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及要求、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贮存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电容型设备绝缘带电检测仪器的设计、生产、采购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
2010年1月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范围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定义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变压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套管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7电流互感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8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9避雷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0本体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开关柜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敞开式6断路器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高压电缆带电检测项目、周期和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A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标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B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C 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D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典型图谱...........................................................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录E 编制说明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前言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运行隐患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规范和有效开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工作,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规范。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庆时、张国强、丁屹峰、韩晓昆、黄鹤鸣、杨清华、赵颖、闫春雨、毛光辉、彭江、牛进仓、孙白、王承玉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主要电力设备带电检测的项目、周期和判断标准,用以判断在运设备是否
存在缺陷,从而预防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本规范适用于10及以上交流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7354 局部放电测量
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标准
7674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
8905六氟化硫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验导则
5654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66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419电力用油名词术语
429.9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16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169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
170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检修导则
171 6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
172 6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导则
3 定义
3.1带电检测
一般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其检测方式为带电短时间内检测,有别于长期连续的在线监测。
3.2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330区间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
3.3红外热像检测
利用红外热像技术,对电力系统中具有电流、电压致热效应或其他致热效应的带电设备进行检测和诊断。
3.4超声波信号检测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20200区间的声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
3.5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
超高频检测技术是指对频率介于3003000区间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的一种检测方法。
3.6暂态地电压检测
局部放电发生时,在接地的金属表面将产生瞬时地电压,这个地电压将沿金属的表面向各个方向传播。
通过检测地电压实现对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判别和定位。
3.7接地电流测量
通过电流互感器或钳形电流表对设备接地回路的接地电流进行检测。
3.8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
两个电容型设备在并联情况下或异相相同电压下在电容末端测得两个电流矢量差,对该差值进行正切换算,换算所得数值叫做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
3.96气体分解物检测
在电弧、局部放电或其他不正常工作条件作用下,6气体将生成2、H2S等分解产物。
通过对6气体分解物的检测,达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的目的。
3.106气体泄漏成像法检测
通过利用成像法技术(如:激光成像法、红外成像法),可实现6设备的带电检漏和泄漏点的精确定位。
3.11金属护套接地系统
为限制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将电缆金属护套通过不同方式与地电位连接构成的完整系统。
4 总则
4.1对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是判断运行设备是否存在缺陷,预防设备损坏并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4.2带电检测实施原则
带电检测的实施,应以保证人员、设备安全、电网可靠性为前提,安排设备的带电检测工作。
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电磁环境、检测仪器设备等),依据本规范,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