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含反思)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今古对的教案(3篇)

今古对的教案(3篇)

第1篇年级:一年级教材:《识字6 古对今》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书写“古、凉”等7个生字,正确读准“圆、严、寒”等12个生字。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并能背诵对韵歌。

3. 通过观察图画、对对韵歌识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4. 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5. 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 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

2. 词语理解重点在“严寒、酷暑”。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

2. 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一起板书课题:“识字6 古对今”。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 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 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4. 开火车读,齐读。

三、识记生字1. 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如:观察字形、比较字音、组词等,帮助学生认识生字。

2.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写。

四、朗读对韵歌1. 学生自由朗读对韵歌,注意停顿、重音。

2.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 学生齐读对韵歌。

五、背诵对韵歌1. 学生尝试背诵对韵歌。

2.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对韵的美。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和对韵歌。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对韵的现象?二、观察图画,识字1. 出示与对韵歌相关的图画,让学生观察。

2.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找出对应的生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读懂《古对今》这篇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归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对今》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够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 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播放器,图片素材。

2.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课件PPT、生词卡片。

3.其他: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学生复印好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呈现“古对今”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播放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古对今》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发音。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3. 认读生字词•布置学生认读《古对今》中出现的生字词任务,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正确的发音。

4. 词语拼音与书写•练习《古对今》相关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巩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书写习惯。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总结,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如下问题: 1. 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词义的解释和示范。

2. 学生在书写时有些马虎,下次要加强细致性,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②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①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②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②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②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③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3、背诵课文①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②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6古对今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分析“识字6 古对今”是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内容主要围绕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事物进行对比,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对比能力。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认识到一些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差异和联系。

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文化的一些区别和联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比思维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

二、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标题:《识字6 古对今》•主题词:古对今•目标:了解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对比•关键词:传统、现代、变化、联系三、教学过程及反思1.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古代和现代的一些事物,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2.学习内容呈现:–共同阅读课文,并进行重点解析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对比部分。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与今的不同之处,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

4.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古代和现代文化差异的小短文。

2.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重点是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文化,让学生了解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但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互动。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到古代和现代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培养了对比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为他们打开了解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以上是针对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的优质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识字6《《古对今》中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古今生活差异。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这里列出具体生字词)。

•理解古今生活对比。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古今生活对比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粉笔、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1.逐个教授生字词,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2.请学生读课文《古对今》,并进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古今对比之处。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将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对比写成小段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自对古今生活对比的理解。

第四部分:总结
1.整理学生的发言,总结古今生活对比的要点。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堂作业。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生活的认识是否有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手段?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古对今》是⼀⾸对韵歌,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长的⾃然规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古对今》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古对今》原⽂ 古对今, 圆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 朝霞对⼣阳。

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

 【篇⼆】⼩学⼀年级语⽂《古对今》教案 【教学⽬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字,会写“古、细”等7个⽣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朝霞、⼣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感受⾃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 ⼀、游戏导⼊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 粗——细 ⾼——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对韵歌吗?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对韵歌,题⽬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初读课⽂,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读两遍这⾸对⼦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多读⼏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

2、谁来读第⼀⼩节,(我读书,我倾听)第⼆⼩节,第三⼩节(评⼀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合作读。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 名师教案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古对今 名师教案

精品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识字6 古对今【课前解析】《古对今》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关注韵文的结构特点:课文有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以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的基础上,反复诵读韵文,达到熟读成诵。

关注插图:课文中的插图对应了对韵歌中的部分景物,并采用了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在学生诵读理解韵文的辅助其感受自然之美。

关注识字:本课12个生字。

“暑、晨、朝”是翘舌音,“圆、严、寒”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带有后鼻韵母ang,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互查正音;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关注写字:本课要求书写7个生字,1个独体字,3个上下结构的字,3个左右结构的字,教学时归类书写,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关注词语:引导学生运用借助图片、结合生活实际、定位联想等方法,认读词语“严寒、酷暑、杨柳、和风、细雨、朝霞、夕阳、鸟语、花香”。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词语理解重点在“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古对今》教案(精选8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8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8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图片上的景色。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2)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请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初读韵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巩固生字。

2、小组比赛读。

3、指导学生发现对子歌中的特点。

(1)字数相同。

(2)意思相反或相近。

(3)动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天气与天气对。

四、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

(古今)(2)铜钱。

(外圆内方)(3)四季对比图。

(严寒,酷暑,春暖,秋凉)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识别古代与现代同名事物的异同。

2.能够在文言文鉴赏中形成初步自己的文化素养。

3.能够通过比较古今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古今对比中的词语。

2.理解文言文中的精神内涵。

3.比较古今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今物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古今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学习古今对比(15分钟)1.课本上展示古代物品的插图,辅助学生认识文言词汇。

2.解释古今对比中涉及的文学典故和历史背景。

3.分组讨论古今对比的异同点。

第三步:文言文阅读(20分钟)1.课堂朗读文言文,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朗读氛围。

3.解读文言文中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

第四步:情景描述和比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描述,展示古今之间的差异,加深对比理解。

2.引导学生总结古今对比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变迁。

第五步:讨论交流(10分钟)1.整合各组的比较成果,展开全班讨论。

2.引导学生就古今对比中所反映的教育意义和思考展开探讨。

四、教学方式1.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共同学习成果。

2.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增强学习氛围。

3.提问引导:教师巧妙引导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古今对比的理解能力,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文化素养。

六、作业布置1.撰写感想:要求学生写出对古今对比的感想和思考。

2.词语梳理:整理本课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加深记忆。

以上是本课的教案内容,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古今对比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阅读和思辨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6《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6《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以读促学,发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对子、对对子、用对子的兴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本课通过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使用ppt课件,帮助学生更准确的定位学习重点,并有助于理解。写字环节使用范写视频,有助于学生写好字。
六、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技术融合应用
揭示课题,学写“古”字
1.出示一年级上册《对韵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2.教师出示课题。提醒:“古”是今天要写的生字(横要写得 长一些,下面的“口”应注意上宽下窄)。
课题
识字6《古对今》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字源识字法
课件
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多种形式读韵文,自己读一读,要求不漏字、添字。并找一找每一句最后一个字都有什么特点。
课件
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说说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2、示范书写“古”、“夕”,讲解书写要点,“古”:横要长,“口”要上大下小。“凉、细、语”: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识字6《古对今》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识字6《古对今》教案(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写作背景】《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

课文共有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1. 会认“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3.通过观察图画、对对韵歌识字。

4.通过朗读、认识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词语。

5.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字音教学的重点为“圆、严、寒”;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夕、语”。

【教学难点】词语理解重点在“严寒、酷暑”。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6古对今)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1.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古一今圆一方严寒一酷暑春暖一秋凉晨一暮雪一霜和风一细雨朝霞一夕阳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注意“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开火车读,齐读。

4.识记生字: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定位联想:“暑、酷、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作字形分析。

熟字加减: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如“圆、凉、细”可以采用熟字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夕”采用减一减的方法识记:“多”减一半。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字词:“古”、“对”、“今”。

2.理解词语“古对今”的意义。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古”与“今”字词的认读。

2.体会“古对今”的意义和核心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玩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纸笔,或草稿本。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向学生展示“古”和“今”字,并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两个字。

2.解释“古对今”这个词语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通过书本或课件展示“古对今”字词,帮助学生认读字词。

2.操练“古”、“对”、“今”字词的写法。

第三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或草稿本上写“古对今”,并能够朗读出来。

2.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第四步:拓展活动1.讨论“古对今”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2.利用故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体会“古对今”这个概念。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古对今”字词的意义。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词语记忆。

五、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代与古代物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对今”概念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古对今”这个词语,增强记忆。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古对今”这个词语?七、教学评估1.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古对今”字词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八、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

2.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以上是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识字6 古对今》是小学一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识字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事物进行认知,帮助学生扩展识字和语言能力。

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情况,拓展视野。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事物认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古代事物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1.2 教学重点•了解古代与现代事物的对比差异。

•掌握关键词汇,提高识字水平。

1.3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与现代文化差异。

•运用对比思维进行词汇理解。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古代和现代对比,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2.2 学习主体•步骤一: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重点解释关键词汇。

•步骤二: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古代和现代事物的看法。

•步骤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古代和现代事物的特点。

2.3 拓展延伸通过教学视频或互动游戏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可以呈现“古代与现代”对比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图像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古代:…•现代:…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事物,引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对事物认知能力。

但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不偏废现代文化。

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可以结合实物或亲身体验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课文带来的乐趣和启发。

以上是《识字6 古对今》优质课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1)识字6 古对今(含反思)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1)识字6 古对今(含反思)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设计说明]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

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ǔ暑l凉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3)猜字游戏。

讠+吾=木+子=禾+日=三、学习第1节对子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
•培养学生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和兴趣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基本认知
二、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基本理解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生活的特点以及与现代生活的对比
四、教学准备
•教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具: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生活的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
•让学生听读课文,重点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第四步:课文朗读(10分钟)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练习与巩固(15分钟)
•老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
•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有关古代生活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六、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和差异。

七、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通过阅读有关古代生活的书籍或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本教案设计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为教材依据,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差异,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代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读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

–能够通过学习识字和古对今的方式,提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学习和掌握一些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

–能够听、说、读、写一些生字词和句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理解。

难点: 1. 结合古代与当下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对当代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3.辅助工具:生字词卡片、故事图片、故事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幅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有何不同?是否存在相似之处?”2. 学习和讨论1.引导学生认读新的生字词,并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以故事《识字6 古对今》为例,讲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引导学生探讨古代的文化如何影响到现代生活。

3. 拓展活动让学生分组,自行寻找古代与现代对比的资料、图片或故事,并在班级分享交流。

4. 总结总结古代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的生字词,学习了《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培养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6.古对今》中的文字。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古对今”这一主题。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短的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古对今”主题。

•难点:理解“古对今”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情境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6.古对今》的教材及课件。

2.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

3.板书及彩色粉笔。

4.情景教学的小道具和模型。

5.MP3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古对今”是什么意思。

2. 学习新课•在师生互动中,一起读课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读。

3. 生字识记•教师精讲生词注解,学生课外拓展词语。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古对今”在生活中的体现。

5. 课文活动•进行小组活动或者情景模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绘画。

6. 归纳总结•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体会“古对今”。

五、课后拓展1.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展示他们对“古对今”这一主题的理解。

2.带着问题去实践,观察生活中的古与今之间的对比。

六、教学反思•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亮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拓展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古对今”的理解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八、家校联系•发放家长通知,让家长了解本次课程内容,鼓励家长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讨论“古对今”情景。

以上就是本次《6.古对今》识字教学设计的范例,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指导,请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优秀6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一一、说教材:《古对今》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字课文。

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

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

读着课文就如自己身处大自然里,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

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文章的语言优美,如“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会写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有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凭着对教材的理解,再从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考虑,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难点是对“对子”的理解。

为了突出重难点,在设计思路时,努力以读为主线,在读通、读好课文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字的音、形、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说学法在整堂课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早读中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老师您参考使用!
识字6 古对今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

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ǔ暑l凉
ch晨āo朝x霞
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
(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

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

(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3.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
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

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

(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语()()()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

8.我会说。

桃对,柳对。

莺歌对,
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5.填一填。

(1)“夕”是结构,共画。

(2)“李”的第五笔是,可以组词为。

[教学板书]
古圆严寒春暖
| | | |
今方酷暑秋凉
晨雪和风朝霞
| | | |
暮霜细雨夕阳
桃柳莺歌鸟语
| | | |
李杨燕舞花香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的识字课,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孩子们在诵读对子的过程中,感知对子的语言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对子和收集对子的兴趣。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对对子就是把字数相同、内容相关联的词对起来。

这节课学生们收集来了很多对子,一起交流,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引起了教学共振的效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