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
《甲方乙方》商界与人性的讽刺之作
![《甲方乙方》商界与人性的讽刺之作](https://img.taocdn.com/s3/m/859101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9.png)
《甲方乙方》商界与人性的讽刺之作电影《甲方乙方》以商界为背景,通过对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的讽刺,展现了商业竞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
这部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商战剧,更是对商界人性的深度剖析,引发观众对商业道德和人性的反思。
影片以两个截然不同的公司为背景,甲方代表了商业世界中的成功者,拥有权势和财富;而乙方则代表了那些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人,他们为生计挣扎,为了生存不得不屈从于甲方的压迫。
这种强弱对比的设定,使得影片的冲突更加明显,也更加突出了商业世界中的不公平现象。
影片中,甲方和乙方之间的斗争不仅仅是商业上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于人性的较量。
甲方代表了商界中的成功者,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顾道德和伦理,甚至不惜伤害他人。
而乙方则代表了那些一直被剥削和压迫的弱势群体,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妥协,但内心却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这种商业世界中的对立和冲突,既展现了商业竞争的残酷性,也反映了商业世界中人性的扭曲。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对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弱点的揭示,让观众深刻地认识到商业世界中的人性扭曲。
商业世界中的成功者往往以利益为先,他们追逐金钱和权力,不择手段地争夺利益。
而弱势群体则往往被迫选择妥协和屈服,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这种商业世界中的人性扭曲,让观众对商业道德和人性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也非常丰满,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甲方的老板代表了商界中的成功者,他冷酷无情,只追求利益最大化;乙方的代表则是一个善良而坚强的人,他们在商业世界中受尽压迫和剥削,却依然保持着对正义的追求。
这些角色形象的塑造,使得影片更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影片的剧情紧凑,节奏明快,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斗争和人性的较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紧张和悬疑的世界。
影片中的情节和台词也非常精彩,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商业世界中的问题。
总的来说,《甲方乙方》是一部商界与人性的讽刺之作,通过对商业世界中的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揭示,让观众对商业道德和人性产生了深深的反思。
影片分析《甲方乙方》
![影片分析《甲方乙方》](https://img.taocdn.com/s3/m/bec7664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0.png)
影片分析《甲方乙方》《甲方乙方》是一部中国电影,讲述了一个常见但十分现实的问题——究竟能否跨越社会地位的鸿沟,让两个人走到一起。
影片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一位富家子弟的恋爱故事展开,他们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而遭遇了重重挫折和困难。
影片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中国社会的阶层,人性和爱情。
第一,阶层和经济背景在中国社会中是十分重要的。
影片中的甲方是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富家子弟,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社交经历。
而乙方则是一个普通工薪族,出生于普通家庭,没有太多的社交资源和经济支持。
他们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他们面临了很多问题,无论是面对自己的朋友还是家人。
其次,爱情的道路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爱情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挫折。
在这部电影中,甲方和乙方的爱情之路十分崎岖,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艰巨。
他们面临着被家人和朋友的反对,以及公众舆论的指责,这需要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而甲方因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家庭背景,时刻面对着舆论束缚,必须考虑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形象。
最后,人性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甲方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差异,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深入了解乙方。
乙方也展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像坚韧不拔和乐观向上。
他们之间的爱情才是最重要和最终的。
这种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和对感情的真诚才是影片的最大亮点。
总体来说,《甲方乙方》是一部做工精细的电影,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影片的主题让观众反思中国社会的现状,同时也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影片的情感,对现实的思考和表现方式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电影的叙事艺术探究(上)
![电影的叙事艺术探究(上)](https://img.taocdn.com/s3/m/430da4f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5.png)
电影的叙事艺术探究(上)一、叙事结构电影的叙事结构是电影策划和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电影的叙事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元素:起始点、发展点和高潮。
起始点是电影所要展示的问题或主题的起点,也是电影故事情节的开始之处。
发展点是电影情节发展的过程,其中包含各种困难、矛盾和挑战。
高潮是电影情节的高潮部分,在这一阶段,电影的情节随着主人公和其他角色的行动而进一步发展。
在叙事结构中,电影的情节是通过场景、动作和对话来表达的。
场景是电影叙事中的基本成分,它们为观众提供了思考出发点。
动作表达了情节中人物的积极行动,加强了本质上已经存在的场景。
对话则是电影叙事的一种自然形式,通过对话人物交流观众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情节。
二、人物建构人物是电影情节主题的核心。
要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故事的内在意义,必须通过人物来表达。
为了成功地建立电影人物,必须发掘其性格特征、态度和行为,并为他或她的决策和行为添加一些信仰系统和动机。
通过培养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共鸣,人物可以变得更加可信和有说服力。
电影人物的成功要求观众能够在人物事件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共同点。
如果在一个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中,观众可以看到自己或者其他人的经历,这样做才能挑战观众,并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三、视觉表达视觉表达是时尚传媒中最重要的一环,通过画面颜色、主题、角度和动作来表达情感。
电影的视觉表达是一种比较生动的手段,它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情节。
画面颜色是电影传达其主题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通过某种颜色和其上下文的配合,可以发展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来表达您的情感和思想。
摄影师的角度在电影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和视野来表达情感。
低角度拍摄可以使某个人物显得更加有权威感和势利,而高角度拍摄则可以将某个人物的影响力减小。
电影中,人物交互的动作也是视觉表达的重要一环。
动作可以加强情节,使观众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为和态度。
结论电影叙事是电影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通过叙事结构、人物建构和视觉表达这三个方面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故事的本质,并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制作的细节。
兰晓龙军旅三部曲剧作技巧研究
![兰晓龙军旅三部曲剧作技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51ff96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d.png)
兰晓龙军旅三部曲剧作技巧研究《兰晓龙军旅三部曲》是中国导演冯小刚执导的三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士兵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故事。
本文将从角色塑造、情节安排、视觉呈现等方面分析其剧作技巧。
一、角色塑造在《甲方乙方》中,冯小刚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和动作,巧妙塑造了三位主角的性格特点。
如甲方的老板身穿名牌,言辞傲慢,追求利益最大化;乙方的老板则为了公司存活,不得不默默吃亏;而二人的秘书阿康则是一个朴实的普通人,用自己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
在《解放了》中,冯小刚更加注重人物形象深度塑造,通过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向观众展示了几代人的命运。
其中,老兵段家勇经历了长达25年的抗战,与军校同学薛瑞元多次上战场,经受了风雨浸润的锤炼,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特点;而薛瑞元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坚定地相信革命与共产主义的伟大,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政治人物。
在《让子弹飞》中,冯小刚继承了以往的优秀人物刻画风格,并将主角分为三个层次。
如寨主韦小宝外表滑稽,实则足智多谋,是一位滑头又有智慧的中流砥柱;而张学良则是另一种类型的英雄,他机智过人,善于改变自己的处境,既取得了财富,又不失尊严;另一位主角马邦德则是一个冷酷的反派人物,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惹人厌恶。
二、情节安排在《甲方乙方》中,冯小刚通过杂糅喜剧元素和人性描写,使剧情更加丰富多彩。
如甲方和乙方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山区进行油田争夺战,利用废弃的娱乐设施或各种奇招来攻击对方,透露出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在《解放了》中,冯小刚没有使用大场面和铺天盖地的特效,而是竭力保持真实性,通过巧妙的叙事手法,使影片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
如影片结合了抗战时期和新中国成立的关键节点,让情节更具有时代感和戏剧性。
在《让子弹飞》中,冯小刚将情节设置在民国初年的西南山区,通过跨区域、跨民族、跨阶级的故事,使剧情更加生动。
如韦小宝和马邦德之间的对决,不仅揭示了利益和权力之争,还展示了民族英雄的气概和决绝。
三、视觉呈现在《甲方乙方》中,影片的画面处理有些生硬,让人感觉欠缺柔性。
电影甲方乙方观后感
![电影甲方乙方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18c795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c.png)
电影甲方乙方观后感电影《甲方乙方》观后感《甲方乙方》是一部2013年上映的中国电影,由饶晓志执导,梁朝伟、王丽坤等主演。
这部电影以商业竞争为背景,通过展现两个对立立场的主角,深入剖析了如何在商业世界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电影以甲方和乙方两个公司的竞争为主线,以商业街的发展和拆迁为背景,展现了商业世界中存在的勾心斗角、利益纷争和道义困境。
影片中的甲方公司代表商业利益与政府合作,以达到拆迁商业街的目的;而乙方公司则代表商户的利益,坚守家园,不愿迁离。
电影以两个对立的立场,分别讲述了甲方和乙方的故事,深入剖析了商业世界的道德困境和价值观念。
首先,电影通过不同角度的刻画展现了商业世界中的道德纠葛。
甲方公司代表了强大的商业实力,通过与政府勾结,利用权势手段迫使乙方商户搬离商业街。
这一手段虽然合法,但隐含着对弱势群体的欺压和剥夺。
乙方商户不甘心被迫离开自己辛苦经营的店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抵抗,试图保留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电影通过两方的对立和斗争,引发观众对商业利益与道义准则之间的矛盾和思考。
其次,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情节曲折。
甲方公司的代表人物王阳拥有强大的商业背景和资源,他在商业竞争中信心满满,不择手段地谋取利益。
而乙方公司的代表人物李防以及其他商户则在面临强大压力的情况下,坚决捍卫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这些角色在电影中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印象,并引发了对商业世界中个人行为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此外,电影还通过展现商业世界的黑暗面,反映了社会中的普遍问题。
商业世界中的勾心斗角、权谋诡计、人际关系纠葛等问题在电影中得到了体现。
观众可以从中看到商业竞争中的残酷和冷漠,同时也能看到努力拼搏、奋发向上的乙方商户们的坚持和勇气。
电影以商业街的拆迁为背景,通过这一细节,暗示了商业发展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关系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总体而言,《甲方乙方》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商业伦理电影。
通过对商业竞争中不同角色的生动刻画,以及对商业发展和道德困境的揭示,影片给观众带来了对商业利益、道义准则以及个体选择的思考。
甲方乙方影评
![甲方乙方影评](https://img.taocdn.com/s3/m/6a808bd276eeaeaad1f3307b.png)
1、作品选材。
影片选材很有特点。
选择了一个关于商业化的题材,即营业者与消费者。
但又不同于一般商业化题材的影片,此部影片十分贴近百姓生活,以“好梦一日游”(第三产业)为营业目的,可以说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80年代我国开始发展第三产业,97年左右在党的中共十五大的号召下,我国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而“梦游”是一个有创意、新颖的第三产业,选在97年,是为了宣传和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影片通过“梦游”这一职业给消费者带来的诸多利益,从而反映了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影片风格和情感色彩。
中国电影导演们一直在追求故事片的真实性方面作出努力。
然而,影片并没有满足于纪实性的竞赛,而是独具特色地将喜剧性与纪实性完美地揉和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寓庄于谐、庄谐相映成趣的剧作风格。
无论是“公交车上抓小偷”、“解决婚姻矛盾”、“圆癌症患者一个梦”还是“体验贫困地区生活”等等,无处不体现影片的纪实性,但又不缺乏影片喜剧性色彩。
整部影片也很感人,通过实现不同阶层的不同梦想,总结出一道道人生感悟和哲理,教育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世界充满爱,世界真奇妙,这也是此部影片的一大风格。
影片的另一风格在于反映的是第三产业,但又不随波逐流,属于第三行业中的典型。
3、环境选择。
本部影片可谓戏中有戏,由许多的片段结合而成,所以环境也不固定。
本部影片的环境特点就是环境跟随情节走,换句话说,如果影片把所有不同的情景都集中到一个规定情境当中,比如“好梦一日游”招待所,那么很难体现影片的内涵。
环境选择广泛,意味接触不同层次的人多,接触的人复杂了,则更能体现影片中的人物性格,从而突出了“甲方乙方”的深刻含义。
4、主题内涵。
从表层上看,影片就是在描述“拿钱给人干事”这样一些场面,体现了“消费者”与“营业者”之间的关系。
而影片真正表达的是人与人接触时产生的情感色彩,“消费者”与“营业者”也不例外,同样存在着感情,比如,影片中姚远和周北雁为了帮助一个危在旦夕的癌症患者,实现最后的梦想,俩人宁愿将刚买的新房无条件的借给对方住;最后钱康决定将以营业为目的的“好梦一日游”改为慈善机构,无偿的为顾客实现梦想,表现出当今这样一个人与人的情感愈加冷淡,以金钱为目的的社会,还有这样一批善良的青年,从而教育和感悟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才是影片的主题内涵。
冯小刚电影艺术
![冯小刚电影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ad253d728ea81c758f5785c.png)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冯小刚贺岁片的电影叙事风格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2006级汉语言文学班学号20063034031姓名匡娟指导教师许涛山东财政学院教务处制二OO年月论冯小刚贺岁片的电影叙事风格匡娟内容提要:冯小刚因导演电影《甲方乙方》一炮走红后,在各路电影逐鹿中国影坛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异军突起,短短几年便确立了中国贺岁电影的霸主地位。
如今,冯小刚的贺岁片已形成了家喻户晓的“冯氏品牌”,他的崛起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
本文通过对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叙事视角、叙事情节和叙事语言的初步探讨,揭示其电影大众化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冯小刚叙事平民化游戏化幽默化“贺岁片”一词,最初出现在内地,当时为刺激萧条低迷的内地电影市场,国内开始逐步开放电影市场,引进外片。
在这些进口大片中,已经有了一些“贺岁片”。
它们的制作手段和市场反响引起了中国电影业内人士,尤其是市场经营人士对于“贺岁片”概念的浓厚兴趣。
加之中国电影领域的逐渐开放以及电影业经营自主权的不断强化,“贺岁片”这种借助节日前后特殊的新年时段来制作经营电影产品,以期获得良好票房的电影市场操作理念,开始对国内电影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贺岁片”在中国内地真正作为一个市场档期和某种具有特定意味的片种引起受众的关注,始于1997年冯小刚执导的电影《甲方乙方》,当时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凭借贺岁片《甲方乙方》,一举夺得3000万人民币的票房,在业界轰动一时,这样一个票房就连冯小刚本人也颇感意外,从此,冯氏贺岁系列电影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之后的12年时间里,冯小刚陆续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八部贺岁片,战绩不俗,票房步步攀升,尤其是2009年的《非诚勿扰》,票房飙升过3亿元,此时,其电影总票房累计达到10.32亿。
由此,冯小刚超越张艺谋、陈凯歌,成为目前中国票房最高的电影导演。
毛主席说过: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的叙事结构转变
![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的叙事结构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7ccfcb4c2b160b4e767fcf97.png)
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的叙事结构转变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就是完成故事叙述所依托的文本结构,主要是指情节发展的结构。
叙事结构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躯干,是其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
电影是叙事艺术,是通过造型手段来进行叙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影片的叙事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叙事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讲故事,这偏重于故事的种类:二是如何讲故事,这涉及到一个导演的风格问题,即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设想。
如果要对一个导演的艺术水准及其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系列作品中体现出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手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首先应注意影片所采用的“叙事结构”,以对故事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才能基本把握一部影片可能的主题追求。
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电影一直以来都以“亲民路线”著称,喜欢以比较零散的方式去讲述小人物的生活,从平平淡淡的嘻骂怒笑中揭示出人生的感悟。
从最早《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我们可以看到,冯氏喜剧在叙事结构上有一些新的变化,下面将从这两部作品上浅析冯导在叙事结构上的变化。
《甲方乙方》由六个小故事构成,整个电影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故事情节来启、承、转、合,六个小故事不过是“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六项业务,每一个故事自成系统,各自的叙事结构又大致相同。
如“巴顿将军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书贩想成为一名像巴顿一样的将军,“好梦一日游”公司给他安排了一场“将军戏”,让他过足了将军瘾,最后还是回到了现实。
同“巴顿将军梦”类似,“大腕忆苦梦”“明星凡人梦”等,都是按照:做梦(企图超越现实),圆梦(暂时超越现实),梦醒(以满足或者失败回到现实)这个思路进行创作。
无论喜剧人物的失败还是成功,观众都能获得“喜”的快感,因为观众正需要从这些失败和成功中领略到“喜”的精神。
《非诚勿扰》的前半段密集展现了男性主人公的八次相亲历程,其相亲对象依次是:同性恋、借机推销者、第三者、母系社会的少数民族女性、健忘症患者、性冷淡者、未婚怀孕的少女、性自由者。
浅析《甲方乙方》
![浅析《甲方乙方》](https://img.taocdn.com/s3/m/1eab51c16bec0975f565e23b.png)
浅析《甲方乙方》作者:李晨哲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2期摘要: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了商业化的转型,《甲方乙方》则开创了中国内地贺岁电影的先河,在发行过程中进行了一整套的运营策略,特别是档期概念的引入。
然而在这些商业化的特征之外,我们还能从影片中看见一份质朴的真诚,可贵的用心,以及对生命和社会的反思。
关键词:贺岁片;商业化;市场营销;大众化路线;前瞻性作者简介:李晨哲,女,1988年4月7日,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3--01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开始了商业化的转型,各大制片厂出现争拍娱乐片的热潮,并且这股热潮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极大影响。
而冯小刚的贺岁喜剧和情节剧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具有市场消费特性的国产电影。
《甲方乙方》拍摄于1997年,它的出现标志着国产电影商业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部电影从制作到发行都引入了国外商业化的模式,创造了很高的票房,这对当时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讲,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给疲软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导演协会为《甲方乙方》举行庆功会时,滕文骥就曾说“这不是为你个人,是为了鼓励大家为中国电影救市。
”《甲方乙方》是冯小刚与葛优合作的第一部贺岁影片,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贺岁片,投资约600万人民币,但票房却达到了3600万,创下了当时的票房新高,是一部低投入高回报的影片。
这部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创下了两个“第一”:1949年以来第一部为特定档期所拍摄的影片;第一部采取导演不领取片酬、而于影片利润中提成的“风险共担”形式。
并就此掀起了中国贺岁片的风潮。
《甲方乙方》在发行过程中进行了一整套的运营策略,特别是档期概念的引入。
在港产电影和好莱坞电影里,档期是很重要的一种营销手段,什么档期上映什么电影都是有固定模式的。
在《甲方乙方》之前,中国没有这种模式,大部分都是电影摄制完成,通过电影局的放映许可上映。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熊燕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熊燕](https://img.taocdn.com/s3/m/7b96c14ca8956bec0975e37b.png)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秀山电大分校2013春汉语言文学专业熊燕【内容摘要】:随着电影类型多样化的世界浪潮,华语电影势头强劲,其中不能不提到冯小刚的贺岁电影,其贺岁作品虽不特意安排宏大的场面,不刻意运用绚丽的色彩,不注重苦大仇深曲折的情节,但却历来被观众所称道。
冯氏电影深受观众的喜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电影中那些生动幽默的台词。
本篇文章将从语言形态层面上讨论冯小刚电影的语言艺术,从冯氏电影的台词语言来分析其电影魅力所在。
【关键词】:冯小刚语言艺术叙事方言修辞作为中国当代的著名导演之一的冯小刚,作品风格以喜剧见长。
从《甲方乙方》到《非诚勿扰》,冯小刚给沉寂已久的中国喜剧电影带来了新的气象。
不谈思想主题是否深刻,但观众们的笑声是实实在在的,每一部影片的票房可以为证。
于是这就诞生了具有标签性质的“冯氏电影”。
所谓“冯氏电影”,顾名思义,指的是冯小刚所导演的电影。
但又不是冯小刚导演的所有电影,而是指他那些以“‘冯氏幽默’为主要特征,以贺岁片为特定档期,以时髦和流行为主要内容,以游戏和娱乐为目的的‘品牌效应’”的电影。
比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以及即将上映的《非诚勿扰2》等。
在这一层面上,《一声叹息》、《夜宴》、《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不属于这个范畴。
冯小刚电影受观众喜爱,究其原因莫过于电影中幽默生动的台词。
他打破了当时中国喜剧市场多动作喜剧的局面,而仅用语言达到幽默效果。
而他的电影台词也成为当下最时髦的流行语。
本文从语言本体层面和社会原因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本体层面(一)北京话与其他方言带来的喜剧效果冯氏喜剧是台词的出色带来故事和演员的精彩。
人物对话充满调侃、反讽,给人一种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的痛快感。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变体,这里所定义的北京话也是方言,而不是汉民族的标准音。
同样一句话,不同人用不同的方言可以说出不同的韵味。
冯小刚的一部部贺岁电影正是一次次地证明了方言的魅力。
[喜剧,国产,策略]国产喜剧影片的叙事策略解读
![[喜剧,国产,策略]国产喜剧影片的叙事策略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33337cafc4ffe473268ab2b.png)
国产喜剧影片的叙事策略解读[摘要]从1996年周星驰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喜剧片完全可以存在一种带有纯娱乐倾向和游戏态度的形式。
此后,冯小刚、陈佩斯、宁浩等人的喜剧片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
国产喜剧影片的迅速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喜剧的价值,同时也促使电影人以理论建设的严肃态度关注、挖掘其在叙事上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文章从单线索历时叙事、拼贴与半拼贴式叙事、多线索多角度的交叉叙事三方面,分析国产喜剧片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喜剧电影;国产;叙事策略喜剧关系着人们是否能够立足于现实却又能够满怀理想精神超越现实,关系到人们心灵的自由。
在话剧之后,电影成为人们搬演喜剧、弘扬幽默精神的一个最好的大众文化平台。
然而中国的喜剧影片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发展历程。
多年以来,我国电影受意识形态限制,电影必须承载一定的道德教化或政治宣传作用,大众群体和电影工作者们往往认为喜剧是一门比正剧和悲剧要低级的艺术形式。
即使喜剧电影一直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野,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喜剧要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必须以两种形态出现,一是充满对社会黑暗面的讥讽,如《新局长到来之前》等;二是要带有对时事的歌颂,如《五朵金花》等。
[1]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逐步解放,国产喜剧影片才在观众的热切呼唤中经历了彻底的转型,从意识形态话语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开始拥有自己的叙事立场和叙事语言。
从1996年周星驰令观众津津乐道的《大内密探零零发》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喜剧影片完全可以存在一种带有纯娱乐倾向和游戏态度的形式,并且在叙事上抛弃了陈旧的教化包袱后,能够更好地适应90年代以来的电影消费市场。
[2]在此之后,内地的冯小刚、陈佩斯、赵本山、潘长江、宁浩等人的喜剧影片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次又一次地创下票房以及电影批评上的佳绩。
国产喜剧影片的迅速发展让人们重新审视喜剧的价值,同时也促使电影人以理论建设的严肃态度关注、挖掘其在叙事上所走过的道路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甲方乙方影评 (3)
![甲方乙方影评 (3)](https://img.taocdn.com/s3/m/6a9007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1.png)
甲方乙方影评一、简介《甲方乙方》是由中国大陆导演韩寒执导的一部爱情喜剧电影。
电影于2013年上映,由汤唯、韩庚等主演。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小白领苏步云和一个成功商业精英丁小雨之间的爱情故事。
二、剧情概述故事发生在现代都市,苏步云毕业后进入一家小型IT公司工作,平凡而单调的生活让他感到疲惫。
丁小雨则是一位企业高管,事业有成并且对自己的生活充满自信。
两人因为一份合同而相识,他们彼此并不了解。
在相处的过程中,互相斗智斗勇,产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的笑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发现彼此的优点,并逐渐坠入爱河。
虽然两人来自不同的世界,但他们共同经历的挑战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对彼此的感情。
最终,他们克服了困难,赢得了爱情的胜利。
三、影片亮点1. 剧情幽默《甲方乙方》以爱情喜剧的形式展示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主人公之间的互动。
电影中充满了大量令人捧腹大笑的场景,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
2. 角色塑造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鲜明,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主演汤唯和韩庚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影片的故事中。
3. 爱情主题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电影中的爱情故事让观众在欢笑和泪水中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在角色们的互动中,观众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真实且动人的情感。
4. 人生态度《甲方乙方》在讲述爱情的同时,也探讨了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态度。
影片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奋斗和努力,向观众展示了积极向上、勇敢面对生活的精神。
四、总结《甲方乙方》是一部兼具搞笑和温暖的爱情喜剧电影,故事情节紧凑,笑料频出,给观众带来了愉快的观影体验。
影片通过独特的人物塑造、幽默的剧情以及真实感人的爱情故事,向观众传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部轻松愉快的影片,同时也希望能够感受到爱情的魅力和人生的希望,那么《甲方乙方》绝对是你值得一看的电影。
不论是在影院还是在家中,本影片都能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些喜悦和温暖。
注:本文以Markdown格式输出,可以直接复制到Markdown编辑器中进行编辑和使用。
甲方乙方观后感唐丽君
![甲方乙方观后感唐丽君](https://img.taocdn.com/s3/m/b6cd7d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0.png)
甲方乙方观后感唐丽君电影《甲方乙方》是由中国导演唐丽君执导的一部励志片。
这部电影以商业合作为背景,通过揭示甲方和乙方之间的矛盾和艰辛,展现了现代商务社会中的职场困境和人性的复杂性。
观影后,我深受触动,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该片在描述职场人际关系时非常真实和细腻。
在现实生活中,与同事、上司和合作伙伴的关系是任何一个职场人都无法回避的。
而在《甲方乙方》中,甲方和乙方代表了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群,他们之间的磨擦和分歧也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的难题。
导演通过刻画两个团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如何在商业合作中寻找共赢的策略。
其次,电影对商业纷争的揭示让我对商业道德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现代商业社会,利益是最大的诱惑和驱动力。
而在《甲方乙方》中,甲方代表了权力和利益的追求,而乙方则代表了努力和奋斗。
这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给人们提供了反思,让观众反思商业活动中的道德底线何在。
例如,当甲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做出违法甚至危害他人的行为时,观众会对这种行为感到愤慨。
电影呼吁商业人士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要坚守道德底线,做出努力和付出。
除了职场关系和商业道德的探讨,该片还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他们都是由真实的人构成。
他们有各自的梦想、思维方式、情感和追求。
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坚强,让观众深切感受到每个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此外,《甲方乙方》还通过对家庭关系的刻画,展现了现代职场人的家庭困境。
许多职场人士在追求事业的同时也要面对婚姻和家庭的协调问题。
电影中的主人公们也不例外,他们面临着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这种压力必然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
观众们可以在电影中感受到和理解这种困境,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甲方乙方》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的情节和人物刻画展现了现代职场人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浅谈《甲方乙方》中的电影美术技巧
![浅谈《甲方乙方》中的电影美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de784ca81c758f5f61f6756.png)
浅谈《甲方乙方》中的电影美术技巧作者:李鹏飞来源:《大观》2016年第11期摘要:美术一进入电影就改变了它原来的创作特点,电影美术是为影片造型设计和制作的美术。
它是影片的创造部门,更为影片创造环境氛围。
电影美术首先是从造型开始的,当美术师拿到剧本之后,查阅资料勾画出来的设计图往往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它是呈现一个美术师的自身素质和内在修养的体现。
我们通过影片《甲方乙方》来了解电影美术的创作流程和运用的艺术手段。
关键词:素养;内景;外景一、电影美术师的基本素养我国电影的创造大多是都以导演为中心,导演、摄影、美术集中起来为一体进行创造的。
美术是主要的部门之一,它需要和各方面进行配合协调。
既要保证在艺术上的创新性,又要考虑到生产制作上的费用问题,它还要和制片人进行协调。
我国的拍摄组通常分为三条线进行,导演组:导演、副导演、场记、演员、录音、剪辑、效果、拟音等;摄影:摄影、照明、洗印、特技等;美术:置景、绘景、化妆、服装、道具、特技等;制片:剧务、场务、会计等。
这样的创作三方面都要统筹进行合作。
以导演为核心,相互配合,各方面都要为整个团队进行努力。
所以,一个好的美术师都应该有导演的基本功,美术的创作应该是从导演的创作方法去进行塑造人物和创造环境的。
美术师要运用绘画的手段为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为影片提供造型样式和效果。
分析剧本是美术师的基本素养之一,美术师应该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不仅要理解主题思想,还要弄清时代背景,寻找对影片的景物造型和人物造型的依据。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影片《甲方乙方》的主题思想。
《甲方乙方》中的主人公,一个演员,没戏演,一个副导演,一个道具,一个编剧,是电影厂的下岗工人,全部在家没事干。
其实从时代背景上中国90年代末的电影业发展的状况就是这样的,中影公司的社会现状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是这四个人在拥有“造梦“的技能下,成功的推动了这部影片的发展,也将为中国的贺岁片打下了基础。
冯小刚作为电影的主创,他成功的踏出商业电影,为市场化的推行向前进一步。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7217912e87101f69e31957f.png)
浅析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摘要:冯小刚作为我国银幕上一位异军突起的导演,曾致力于对意识形态下所形成的电影模式的反叛,致力于电影艺术潜力的感性挖掘。
1997年他开创了内地贺岁片的风潮,并始终把注意力集中于喧闹的当代都市生活和市井平民的精神状态,他的电影继承了王朔小说中的戏谑、反讽等特点,对人生的调侃和对大众文化的嘲弄推向了极致。
本文试图归纳出冯小刚电影的叙事规律,以期从中折射出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为今后对冯小刚电影的艺术特色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冯小刚,贺岁电影,艺术特色,传播策略Analy sis the Art of Feng Xiaogang’s moviesAbstract: As an outstanding director in China’s movie industry, Feng used to be a rebellion of the old forms which were established with ideology and devoted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of art. In 1997 he set the starting of new year’s film in mainland, focusing on the city life and civilian’s psychosis. Meanwhile his movies inherits Wang Shuo’s novels characteristics-Irony and Banter, and enlarged the “game” to the entertainment of life in the movies. He has created his rules of his commercial movies and used the proper ways to promote the movies. And in this way could Feng becomes the benchmarking in China’s movie industry.Key words: Feng Xiaogang, New Year’s movie, Art characteristics, spreading methods引言90年代以来,一方面我国电影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为电影的发展扫清了诸多障碍,创造了电影发展的良好契机,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开放,好莱坞电影始终笼罩着中国电影,本土国产电影的创作数量逐渐下滑,电影票房市场也一蹶不振,电影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甲方乙方》的叙事艺术研究《甲方乙方》是着名导演冯小刚的一部重要电影作品. 该片制作时间为1997年,该片以情节化叙事取胜,用一个又一个圆梦游戏情节将影片的叙事性发挥到极致,用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对平常人的审美世界用喜剧的手法演绎出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并用喜气洋洋的团圆式结局,赋予了影片具有传统伦理思维的精神理念,这不仅仅是影片主题的呈现,更是影片叙事的内在逻辑.正是这部电影,为冯小刚的导演生涯带来了春天,开启了冯氏贺岁片之路.
该部电影为冯小刚贺岁电影奠定了风格,融平民化, 娱乐化,写实主义于一体,为电影带来了极高的票房.因此研究该电影的叙事艺术,对认识冯小刚电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甲方乙方》叙事的文本分析
1.叙事视角的平民化2O世纪80年代到9O年代,可以说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发展的分水岭,并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平民生活逐渐走进了影视文化关注的视野.这既是中国整体社会的一个价值取向变化,也是影视产业发展对市场化的一种努力.冯小刚正是在这样的影视文化转型中出现的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故事讲述的是几个人专营一家帮助别人圆梦的公司, 并为前来的人们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梦想,情节虽然有些离奇,但表现风格却是极其朴素真实的,采用了变形"纪实" 手法.通过这些梦想和"纪实"手法的表现,来表达普通人对生活和人生的追求及向往.而主演葛优,则有着"平民影帝"之称.这些表现元素,成为《甲方乙方》叙事视角和方式的基本构成.从而能够引起普通观众的共鸣,认同与满足.
2.叙事形态的情节化
在叙事上,《甲方乙方》采用的是观众普遍容易接受的情节化,故事化的叙事形态.通过冲突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营造悬念,形成对观众的控制. 《甲方乙方》主情节线是圆梦,一群极具创意的年轻人开办了一家"好梦一日游"圆梦公司,到底是怎样帮人圆梦的?来圆梦公司圆梦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书摊老板的
将军梦,,嘴巴不严的四川厨子"打死我也不说的"的英雄梦,大款不想吃荤的"吃苦梦",大男子主义的人想做的受苦梦",明星想回归普通人生活的"普通人梦",这些梦都怎样去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呢?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设置让观众目不暇接,在猜想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的跟着情节走,跟着主人公一起笑一起思考.最让人
叫绝的是大款的吃苦梦,应该是圆梦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一幕,观众肯定都忍不
住在猜想,这个物质上相当富有的大款会怎样在穷山沟里度日呢?他就真的能够过惯粗茶淡饭的生活?悬念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当然片中同时也不乏冲突,姚远和周北雁的房子是否真的就那样借给了那对无房夫妇?让他们得以圆"团圆梦",如果病重的妻子好起来那房子又该怎么收回来?都成了观众猜测的对象.《甲方乙方》的整个叙事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小故事连接在一起的,采取的是单线叙事,而小故事的架构,又是小品式的结构,通过叙事冲突和悬念来推动电影的情节发展. 这给以后冯小刚的贺岁片提供了一个可供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二,《甲方乙方》叙事的喜剧风格解析
《甲方乙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引领冯小刚国产贺岁片的长盛,不仅因为其叙事视角的平民化和叙事形态的情节化,还因为其叙事风格的幽默性,能够让人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其中平民生活的色彩与滋味.
1.情节的游戏性
游戏性是冯小刚电影的一大特点,这一形式在《甲方乙方》这部电影更多地体现在对经典影视剧的戏仿上.比如英达扮演的巴顿将军,就是对电影《巴顿将军》的戏仿,而刘蓓为了圆傅彪的"受苦梦"装扮的地主婆,则是电影《白毛女》的翻版,通过虚拟场景,加上幽默风趣的台词,用虚拟与现实的对比,达到了戏剧的效果,充满了游戏的情趣.游戏化是电影获得人之本性的最佳途径.运用游戏性的表演形式和风格,演员可以摆脱现实化的束缚,自由表达人的本真面目,从而达到审美化的人之主体性,获得自由的,完善的人本体.而影片故事也借此获得升华,让
观众在游戏的体验中感受到自我的本真释放. 《甲方乙方》就是运用了游戏的态度,让剧中人一一过足美梦成真的瘾, 书摊老板圆了一天巴顿将军的梦,嘴巴
不严的厨子体验到了英雄的梦,大款圆了吃苦的梦,明星圆了普通人的梦.这种
情节预定的游戏化,既让观众能够以一种游戏的心态去欣赏——内心是自由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悬念——情绪是跌宕的,加之故事本身具有的人情味和平民化——贴近观众内心.让观众在游戏之后,获得一种自我生活的娱乐.游戏不仅带来了快乐,还带来了对自我生活的美化和提升.
2.语言的诙谐
《甲方乙方》作为冯小刚开辟冯氏幽默喜剧电影开山之作,并在此后的电影中一贯延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独具京味特色的调侃式的语言风格.语言作为视听艺术的电影一个重要的成元素,其表现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整体风格. 《甲方乙方》中的演员,多是使用北京话,而北京话中的调侃,反讽,不把事儿当事儿的京腔京韵,与游戏化的情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勾勒诙谐风趣的搞笑场景.比如, 影片中傅彪圆"受苦梦"的一场戏,葛优扮演地主与刘蓓装扮的地主婆坐在八仙桌旁,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一向以幽默搞笑现的葛优一本正经地打扮成地主老财,再加上其装腔后说出的那句经典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这种情景的预设和效果的反差,获得了很好的搞笑效果. 正是这句台词,成为此后人们相互调侃的流行语.而厨子的那句"打死也不说",更是让观众印象深刻. 冯小刚电影的语言幽默,主要是将原本不同语境的语言互换场景,加之说话者与语言内容风格上的反差,来获得喜剧效果的.比如"地主家也没有粮啊"这句话,原本是在十分悲苦的情景当中,由横行霸道的地主老财说出的话语,但是经过情景的游戏化处理,再由葛优这一喜剧演员说出,就显得十分诙谐.而让胆小的厨子不断重复着由英雄人物所说的"打死也不说",自然让人们有了笑意.
三,《甲方乙方》叙事价值分析
《甲方乙方》的叙事模式,照顾了中国人观看电影方式巾同有的情景化和故事化习惯,符合中国人固有的思辨方式和叙事意向,从而迎合了尽可能多的观众,让观众更加轻松地融人影片,体验内容.这既是导演冯小刚对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的一个认知结果,同时也是走向商业化的需求.
1.思辨模式上对"度"的把握
《甲方乙方》既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尖刻的批判,也不是原生态的模仿,
而是经过了导演的加工处理.这一加工处理的方式,是冯小刚贺岁片之所以成功的根本所在, 那就是对内容某种呈现上采取了一种"中庸"式的思辨态度. 在这里,没有刻意的反主流,反传统的东西,采取的
是一种不温不火的调侃与诙谐,既有若隐若现的伦理说教, 又不失幽默搞笑,既教又乐,没有丝毫的教化痕迹.可以说冯小刚找到了一条反传统与主旋律之间的缝隙,从而游刃有余,去掉了反主流的辛辣与尖刻,同时也加人了反思. 同时,冯小刚电影诠释的是一种传统的中庸式的叙事哲学,在喜剧与悲剧之间寻找观众心理上的平衡点,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效果.比如,影片中以赚钱为目的开设"好梦一日游"的四个自由职业者,原来为了把钱赚到手,往往急功近利, 想尽怪招,但是在为人网梦的过程中渐渐感悟到情义才是比金钱更为重要的无价之宝,姚远把父母留给自己结婚用的房子不计报酬地让给身患绝症的一对夫妇居住,后来, 借用姚远住房的中年人来还房子钥匙,告诉姚远他的妻子已经不在了,但是她妻子的团圆心愿已了.而姚远和周北雁也众望所归地喜结良缘.在这一叙事过程中,既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也照顾了观众的内在情绪. 在电影的价值诉求上,既追求商业性,又不放弃艺术阵地.冯小刚电影展示出了许多"加工过"的原生态,模糊了生活和影像之间的界限,更易于使观影者将自己与影像混为一体,尽享体验的乐趣. 无论是叙事技巧还是叙事内容上,《甲方乙方》都将自身放置在了反主流,反传统和主旋律之间的中庸之道上, 把握着过"与"不及"的界限,遵循着传统的艺术审美标准.让平民获得了一场狂欢,并在狂欢之后,内心还留有情感的温暖.
2.叙事意象的传统回归
在冯小刚电影的叙事意象当中,对普通人的关注,对日常生活的画面呈现,对传统文化的符号表现,可以看出冯小刚作为第五代导演,在经过突围,反叛,抗争之后的某种回归,回归传统叙事模式,回归传统的叙事意象当巾. 这既是作为导演的一种文化自觉,也是第五代导演在回归
传统叙事和市场化的一种反射. 相对于西方文化对真理的诉求,中国文化传统更多地追求义理与情理.在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中,将中国文化语境作为
其影片意象构建的基础,展现了和谐温馨, 祥和的中国文化意向.表现的是中国式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哲学,伦理思维模式.如影片末尾处大红的喜气背景和葛优的喜笑颜开,中同式的婚礼,新娘的红嫁衣,红盖头, 新郎的衣服,婚礼的仪式,交杯酒,咬苹果等等.而姚远将自己的新房借给素不相识的中年人,来满足其病重妻子的一个心愿,抱着的正是中国式的"好人有好报"伦理思维,而周北雁之所以嫁给姚远,恰恰是因为姚远的这句话. 这就让这一理想成为现实,是中国式理想境遇的一个写照.
既照亮了影片中姚远的人生,也照亮了观众内心的期望.
四,结语
《甲方乙方》作为冯小刚的经典影片,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其贯熟的平民化叙事视角,游戏化的叙事形态以及贯穿其中的中国式的伦理思维与生活价值观的融合,加上平民影星的精彩演绎,从而掀起了冯小刚贺岁片的精彩序幕. 在此后的众多影片中,冯小刚将这些叙事手法和技巧一路延续,不仅创造了内地电影票房奇迹,也给中国商业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