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论文环境审计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论⽂ 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错报风险,⽽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关于风险导向审计论⽂的范⽂,欢迎⼤家阅读参考! 风险导向审计论⽂篇1 风险导向审计浅析 摘要: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提出了“风险导向审计”⼀词。
2007年1⽉1⽇,该准则体系的实施,标志着中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的审计准则体系的确⽴。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制度的实施对中国注册会计师⾏业的发展起到了很⼤的推动作⽤,但也存在⼀些问题,在⼀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优势的发挥。
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问题;建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临的审计风险骤然增⼤。
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审计技术模式经历了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转变的过程。
风险导向审计是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种审计模式。
⼀、审计技术模式的发展 (⼀)账项基础审计 这是审计⽅法模式发展的第⼀阶段,在审计⽅法史上占据着⼗分重要的地位。
本阶段以凭单核对为中⼼,以审查账⽬有⽆舞弊为⽬标,注重凭证、账簿、报表的详细审查,⽐较费时费⼒。
在企业规模不⼤,经济业务⽐较简单的情况下,这种审计⽅法基本能适应需要。
但随着经济业务规模扩⼤,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可靠的、更为有效的审计⽅法,这就产⽣了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断出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的是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真实性,即使是未揭露的差错和舞弊,只要不会对财务报表构成重⼤的影响,并不是审计的主要⽬标。
⽽且,实际上企业为了管理的需要,建⽴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严密有效,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员也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靠性对于审计⼯作具有⾮常重要的意义。
审计毕业论文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与具体运用论文
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与具体运用论文一绪论风险导向审计指的是在审计过程当中,审计工作人员自始至终将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析评估作为导向,按照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的优先次序,并依照风险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对一个企业的治理程序。
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实施评价,从而提出有价值可参考的建议与意见,帮助企业来管理企业风险,最终促成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的咨询与鉴证活动。
风险导向审计这一手段的应用可以说是审计手段的一次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一是提升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减少了过多的人为因素的影响;二是极大地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时效;三是能够更好的防控审计风险;四是审计报告更加容易被人们理解与接受。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特征一是前移了审计的,由以往的以审计测试为重心转向为以风险评估作为重心。
因为以往的审计方法存在不足,导致对风险评估的不到位,导致不可全面有效的发现风险审计的死角。
审计重心的前移强化了对风险评估程序的重视,能够更加符合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内在要求。
二是风险评估中心从以往的控制风险转到以综合风险为中心。
以往控制风险的高低大致和工作人员的舞弊以及重大错报有紧密关系,而且重大错报主要和管理层的舞弊有重大关系,审计人员的工作更多是关注在发现管理层的舞弊,导致工作不全面。
风险评估转向以综合风险为中心后,更加有利于全面。
有效的控制风险。
三是风险评估从以往的直接评估转向如今的间接评估。
以往的风险评估主要是直接评估重大错报有可能发生的概率,而现今的风险评估则以经营风险评估作为切入点,全面综合考虑如下情况:一是是否持续的经营。
二是经营风险影响着审计风险的哪些方面。
三是在经营风险当中到底能够有效发现财务报表潜在的重大错报的范围有多大。
四是从经营风险作为切入点对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是否更易于把审计拓展为咨询。
四是风险评估从以往的零散转为现今的结构化。
风险评估的结构化的优点在于全面地考量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而能够为获得科学。
[现代,风险,导向,其他论文文档]现代风险导向观下的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观下的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审计准则体系中体现现代风险导向观和环境审计理念,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面临的困难,并在基于风险导向观的基础上就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环境审计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审计准则;风险导向观;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在我国新颁布实施的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 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专门对注册会计师如何开展环境审计进行了规范。
该准则为注册会计师进行环境审计创新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创造了更多的实施条件。
同时,新审计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全面渗透着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新审计准则更加强调对风险的充分关注。
因此,如何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观的指导下开展环境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现代风险导向观和环境审计理念在新审计准则中的体现(一)新审计准则中体现的现代风险导向观(二)新审计准则中体现的环境审计理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专门对环境审计进行了规范,即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考虑可能引起财务报表重大错报、漏报的环境事项。
该准则对环境事项和影响财务报表的环境事项进行了界定,同时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评估程序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和出具审计报告时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三个层面,对注册会计师对环境事项的关注予以了规范。
新审计准则中的这些规定,对于提高环境审计质量,增强公众对已审财务报表的信心,促进环境保护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阶段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面临的困难(一)缺乏完善的环境审计依据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展环境审计尚缺乏完善的环境审计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统一、权威的法律依据2. 环境会计尚未建立目前,环境会计在荷兰、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操作阶段,环境污染损失、资源价格等都已列入会计核算科目。
[风险,导向,审计,其他论文文档]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讨
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讨[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讨,通过分析比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利弊,并对审计的环境,法律氛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从而得出提高审计质量所应考虑的因素。
阐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减少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经济人自利行为的导向。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法律风险;管理当局舞弊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受到行业内外新的关注。
一种意见认为,安然事件中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和方法的失败,因此要求反思甚至停止使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没有采用风险导向审计。
以上这些意见都表明,我们对风险导向审计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一、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是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受到主体、客体和环境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
1.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在评价审计风险时以控制风险为评价风险的核心,是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是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所推动的审计方法的新发展。
毕马威的BMP审计模式揭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内容。
这一审计方法首先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理解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然后,以5个原则(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风险评估、业绩计量和持续提高)来分析企业的经营风险,得出关于剩余风险的结论及其对审计的影响;最后,用剩余风险来指导实质性测试,从而自下而上地完成审计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的战略核心是将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各自对“风险”的理解,得出审计风险的大小。
论文范文—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
审计环境与审计假设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受到行业内外新的关注。
作为从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它适应了新的审计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同时,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兴起,也反映了当前审计环境的变化。
审计环境的变化发展不仅仅影响着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而且对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审计理论框架向导和前提条件的审计假设,也必然受到审计环境发展变化的挑战。
一、当前审计环境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当前的审计环境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发展变化,对审计实践,以及构建审计理论的前提——审计假设,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其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1、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及其扩大化。
审计期望差距,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的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审计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的看法之间的差异。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破产企业的增多,社会对审计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也不断提高。
问题的焦点在于审计人员是否对未发现的舞弊和非法行为负更多的责任?审计方法是否足以有效察觉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表述?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应能毫无遗漏地发现受审企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舞弊行为。
但审计人员却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察觉任何舞弊行为。
即使是最勤勉的审计人员,也极易为管理人员的舞弊或包括第三方在内的欺诈所蒙蔽。
审计职业界强调,现代审计主要是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是否按公认的会计准则发表意见。
由此,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并且扩大对审计职业界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也引发了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的思考。
2、审计目标的新变化。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的科恩委员会调查表明:社会公众认为,审计人员应对舞弊行为的揭露以及关于受审企业管理人员欺诈和违法行为的报告,负有更大的责任;审计人员应增进审计的有效性,即提高对影响会计报表真实性的觉察能力;审计人员应向有关利害各方详尽报告审计过程的发现;为使已审会计报表更具有实用价值,审计人员应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信息。
农业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农业银行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经营的风险也日益提升。
如何完善银行内部经营,降低银行业务风险也是我们急需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便以中国农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的规避行业风险进行现代审计的转向进行较为细致的思考。
主要将从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越性,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有利条件,推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面临的问题,以及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思考关键词:农业银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银行信息农业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拓展,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以往的业务经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却越来越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实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成为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
一、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越性(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利于全面认识被审计单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着眼于全面的控制测试,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价,将审计的范围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由表及里、由浅至深,逐步深入的了解被审计单位,从而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利于控制因片面审计带来的风险。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战略系统观,从各个层面上对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克服了传统审计缺乏全面性分析而导致审计风险的不足,对风险的评估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更加科学,能够准确的判断重大风险点和风险领域,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模式下产生的审计风险。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
银行业务量大、资金往来频繁,审计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审计资源短缺。
在信息系统日渐完善的条件下,使用详查法是不经济的。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全面评估风险为基础,从重大风险点入手,将风险排序,有针对性的确立审计重点,对风险程度高的业务部位和环节进行审计,节省了审计资源,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2021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的研究毕业论文百多年来,虽然审计的根本目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审计环境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方法。
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现代审计实际上始终是围绕着会计师提高效益与降低风险两方而的考虑来发展的。
早期的审计所而对的公司账务比较简单,会计师还可以负担详细审计的成木。
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张、业务种类的增加、业务性质的日趋复杂,详细审计的时间成木己经变得让会计师无法承担,会计师必须寻找一种在时间成本可以承担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控制风险的审计手段。
而对控制时间成木和控制审计风险这对看似矛盾的要求,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找到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厦门大学吴水澎教授认为,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以企业风险分析评估为导向,根据量化的分析水平排定审计项目优先次序,依据风险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对企业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审计活动。
由此看来,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其内在思想是:任何审计业务都必须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内。
或者,通过内部控制测试等方法,确定风险最高的环节与部门,以便重点审计。
(一)与传统审计方法相比,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更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对审计的要求(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更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风险导向审计具有以下特点:1.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新思路。
2.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双重披露模式的特点,不仅要确定公允性,还要证实可信性,即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分析和决策的重大舞弊和错报。
课题研究论文:浅析企业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9067 审计论文浅析企业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本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目的是降低审计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风险为出发点,通过为风险管理提供建议而增加企业价值。
是与企业战略目标直接相关的。
内部审计必须紧紧围绕增值目标,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通过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理的对策,全面考虑可能影响企业达成战略目标的风险因素,将事后的反馈延伸到事前和事中,提高审计效率。
有效降低所在组织的风险,防止审计失败事项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企业的价值。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有效发挥全员的积极性,从下至上主动发现风险因素或潜在机遇,在企业风险偏好范围内减少风险或利用机遇,为企业增值。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是企业风险,控制及治理程序。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经营效率并增加企业价值。
企业风险与企业目标与战略直接相关,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增值。
首要工作目的是评估组织的整体风险,提供与被审计活动有关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等的信息。
从而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在审计风险评估基础上建立内部审计,协助企业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建立企业范围风险管理措施。
使用管理层的风险评估结果,促进风险管理政策和战略的实施。
二、我国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既受控于管理层,又监控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导致了审计人员不会揭示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企业管理层的舞弊事件,阻碍内部审计人员履行其职责。
影响了审计作用的正常发挥。
内审人员要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在执行审计工作中保持客观性,就必须有充足和不受被审计对象控制的经济来源。
因此,内审机构设置不合理会影响内审人员的客观性,会导致内部受托责任履行不到位,进而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风险导向审计论文.doc
风险导向审计论文随着社会上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的不断增多,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以下是风险导向审计论文,欢迎阅读。
风险导向审计论文1 自2007年新审计准则实施以来,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理念逐步深入,审计方法日趋科学,审计质量不断提高。
但是,审计实务中如何准确理解风险导向实质,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关注重点,并贯穿于审计工作底稿,仍然有待改善和加强。
笔者认为,从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视角,风险导向审计应当强化顶层意识,准确把握八个关系,以防范和化解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一、经营风险与审计风险企业的经营风险通常包括政策变化、市场萎缩、关键客户流失、重要供应短缺、技术落后、资金周转困难、关键管理人员离职等不利影响,反映到财务报表中,收入、利润下滑,资产质量下降,现金流量不畅。
但是,财务报表并非都会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一旦经营业务与财务反映结果脱节,意味着经营风险将转化为审计风险。
舞弊的三角理论认为,“压力”是管理层舞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舞弊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应当关注的特别风险。
以上市公司为例,经营风险或经营失败导致的业绩压力可能包括:维持再融资财务条件、过度依赖信贷支持、避免暂停上市、兑现盈利承诺、满足股权激励行权条件、保护管理层报酬、隐瞒决策失误、高价减持股票套现、保持市场形象、控股股东压力等,上市公司通过粉饰财务报表,掩盖经营困难,获取巨大利益。
虽然经营风险并不必然导致审计风险,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普遍缺乏诚信意识,违规成本低的现实环境中,管理层舞弊动机强烈,从而加大了经营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的机率。
202X年1月至202*年4月期间,44家上市公司涉嫌财务信息披露等违规被证券监管部门立案调查,这些公司不少处于经营困难,业绩压力较大的窘况。
注册会计师为规避审计风险,对其中1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保留或强调事项段审计意见,而绿大地、万福生科、天能科技等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导致了审计失败。
审计风险导向运用论文(全文)
审计风险导向运用论文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产生以来,已在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推广使用。
近年来,随着审计风险的日益增加,我国审计职业界和学术界对它的探讨越来越多,采纳风险导向审计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新审计准则的出台使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和推广势在必行。
一、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的现状1.审计理论方面首先,在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上,学者们各抒己见:秦荣生(20XX)将“风险”理解为操纵风险;谢荣、吴建友(20XX)认为,会计报表风险说到底实际上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副产品;胡春元(20XX)指出审计风险为诉讼风险。
其次,还有许多学者对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如:吴向阳(20XX)、王会金(20XX)等都对其运用的可行性及存在的困难做了全面分析,并就此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
此外,GJ会计学院正在同世界银行合作开发风险导向审计的课题;GJ会计学院也专门成了一个实验室研究风险导向审计问题。
2.审计实践方面目前,我国的审计模式仍处于制度基础审计的阶段,多数审计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具体交易事项或期末余额的细节测试上,这也是导致目前审计市场舞弊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而对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我国尚处于了解和认识阶段,但已有少部分事务所在对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尝试着运用这种模式。
相信随着我国审计环境的改善和注册会计师(CP)执业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事务所选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3.审计准则方面自1994年至1999年,中注协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三批共35个准则项目,其中有些条款已经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如:独立审计准则第8号《错误与舞弊》、第9号《内部操纵与审计风险》、第17号《持续经营》等。
20XX年2月15日,财政部公布了48项CP审计准则,新准则充分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为CP的实务操作提供了依据。
以上可以看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审计实务中运用还很少,但在理论上和准则制定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基础,尤其新准则的公布更将推动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审计逐步迈八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审计,审计风险随着审计环境日趋复杂而日渐增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审计风险的论文范文一:内部审计风险及对策摘要: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市场需求不断减少,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资金链时常出现断裂,使得许多企业面临严重的务危机和生存困境。
在这种条件下,如何控制企业自身的务风险,保持对企业内部各项事务的全面控制,是企业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大部份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使得内部审计面临较大的风险,我们通过对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完善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自身务状况和生产经营状况的自查自改,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务风险和生产经营风险,帮助企业及时改正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式,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多的企业意识到了内部审计对于把控企业风险,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且在各种务丑闻发生的情况下,更加凸显出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如,2016年4月发生的东虹桥金融在线公司的延期支付事件,是由于其资金链断裂造成了务危机,而务危机的造成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其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造成的。
然而自从内部审计制度从国外引入我国以后,总是会出现一些与我国企业以及我国市场环境不相符的情况发生,导致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频发,难以达到发现企业问题的目的,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全和发展。
所以我们接下来就通过对造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原因一一的进行深入的剖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保证企业健康的发展。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论文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论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论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适应企业风险复杂化趋势而产生的内部审计形式,文章从梳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入手,结合当前内部审计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审计发展新模式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文章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产生背景和相关文献、概念、发展模式等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产生的必然性及重要性,并通过万向集团公司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度分析,探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以期能够在我国企业中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取得实质进展。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问题建议一、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回顾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从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演进过程。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出发点是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将风险考虑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同时着眼于全面的控制测试审计模式。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摒弃了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基础的“无利害关系假设”,以“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为基础,根据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捕捉潜在的风险点,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
2005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标志着我国的内部审计已开始向风险导向发展。
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个部委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2011年10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至此,以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在我国已初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夏敏玲1朱 燕2收稿日期:2010-09-11作者简介:夏敏玲(1963-),女,九江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1九江职业大学;2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九江 332000)摘要: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强调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在我国付诸实施无疑是审计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以审计风险理论作为基础,在审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各种审计风险进行全面的、动态的分析与控制,并以此为基础恰当地计划和指导审计工作,从而高质量、低风险地完成审计任务,达到设定的审计目标。
本文从分析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入手,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风险 适用性分析中图分类号:F 239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80(2010)04-0060-(03)20世纪60年代以来,审计技术和方法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审计职业界也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准则,审计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却急剧增加,审计人员面临!诉讼爆炸∀时代。
在美国,1960#1972年发生了181起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1973#1985年发生了291起。
1985年以后,针对审计人员的诉讼越来越多,标的越来越大。
另据2002年10月美国 会计杂志 报道,审计人员正处于诉讼爆炸的时代,每年诉讼赔偿金额加私下了结的赔偿达8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审计职业界国内收入的10%。
面对世界范围内诉讼浪潮,风险导向审计不失为一种全新有效的思路。
风险导向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风险的评价,有利于回避高风险的委托业务,寻找高风险的审计事项,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重点分配到风险较高的被测试事项上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检查风险,使重大的差错和弊端能被揭露出来,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一)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审计期望差距,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应发挥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审计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看法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的存在,无论是对审计职业界还是对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都是无益的。
实际上,自审计产生至今,审计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始终在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努力,但也始终无法达到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
社会公众期望审计人员应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严重舞弊行为。
但审计人员却认为,他们无法保证能够察觉所有舞弊行为。
即使是最勤勉的审计人员,也极易被管理人员的舞弊或包括第三方在内的欺诈所蒙蔽。
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是审计生存的基础。
若不迎合这种需求,审计要么被淘汰出社会经济权责结构,要么继续生存但面临大量诉讼。
显然,审计职业界积极和主动的选择应是寻找解决审计期望差距的途径。
这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在于,通过对审计单位风险的评价,有利于寻找高风险的审计项目,从而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的检查风险,揭露重大的差错和舞弊,使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二)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经济因素(总第159期)(Au tN 0159)2010年第4期N o ,4,2010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 u jiang U n i ve 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审计领域面临着与其他经济领域同样的问题。
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边际收益不断下降。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在审计市场上保持自已的一席之地,维持期望的边际收益,其出路要么是增加审计收费,要么是努力提高效率降低审计成本。
显然,在一定的有序经济条件下,增加审计收费是困难。
为了生存和发展,审计人员就把目光转向降低审计成本方面。
由于决定审计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在于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就不得不去寻找效率更高的审计方法。
这就是说,审计人员为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而收集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时,必须按照最小成本支出的原则确定所需的审计程序。
即在保持各项具体审计活动必要效果的同时,努力追求最高的审计效率。
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一种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提高审计效率的全新思路。
(三)系统导向审计的内在缺陷及解决方法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技术因素一项有效的审计计划应能使审计人员掌握财务报表中可能发生的重大错报,并鉴别可能发生的重大错报表述类型,查明潜在风险。
但仅对内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尚不足以制定完善的、符合审计目标的审计计划,审计人员的责任范围有必要扩大至整个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评价。
而风险导向审计评价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含义要比内部控制系统更广泛,它包括对控制环境的评估,因而能够更妥善地计划并据以确定将实施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另一方面,现代财务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抽样审计。
抽样审计就不可避免地会有风险。
即使是全面审查,由于审计人员的技能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审计风险也是存在的。
审计职业界早就意识到了审计风险,但仅限于泛泛而谈,对于如何将其应用到具体的审计实践中,显得束手无策,特别是没有把风险和样本量的确定联系起来。
系统导向审计虽然提供了一种有用的方法体系,但不直接处理审计风险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则通过审计风险模型,把风险量化,最终来决定抽样的样本量。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一)审计重心前移风险导向审计最大的特点是将审计重心放在事前的风险评估上,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围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了审计人员需要关注的高风险审计领域和重点审计项目、审计资源的分配、审计证据的数量和质量。
在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更注重宏观因素分析,如: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和战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
传统审计不能适应现代报表审计需要就在于其原有的风险评估不到位,未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造成审计过量或审计不足,现在大大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真正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
(二)更加注重外部审计证据审计重心向风险评估转移导致风险评估程序显得至关重要,风险评估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
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必要的是审计证据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更加客观、真实的外部证据。
仅仅依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内部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所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完全可靠的。
所以,审计人员在搜集审计证据时不应只采用内部证据,而应更努力地获得相关的外部审计证据来对风险进行评估。
(三)在各个阶段都利用审计风险模型作出决策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各个审计阶段,都分别以审计风险模型为主,分析评价各自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各项决策,从而能够全面控制审计风险。
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模型是一维的,它只有一个决策目标#确定实质性测试所需的证据量,所涉及的风险层次和范围比较狭窄,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的审计风险模型是二维的,它既包含了不同的风险要素,而且在不同审计阶段给各风险要素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三、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效益问题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前提是成本能得到补偿。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过渡到收费的同步增加。
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投∃61∃2010年第4期 九江学院学报入来培训注册会计师,使他们掌握业务流程和行业知识等有关方面的知识。
如果这些成本得不到补偿,就会使一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无法生存。
(二)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客户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以便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管理、业绩衡量等。
而目前国内很多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不够充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
因此,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仅限于老客户,对新客户还是将大量时间用于实质性测试。
(三)审计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经验,还要具备必需的管理学知识和经济学知识,能够运用系统的、战略的观点充分了解、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对有可能导致企业会计报表错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与评价,将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从较高层面上评估风险,而不是仅仅注重企业会计处理的细节。
(四)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与完善问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中分析性程序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辅助审计软件的使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大量运用分析性程序的条件是辅助审计程序的开发和运用,它可以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分析,依据软件模型自行处理数据,使运用分析性测试程序成为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另外,采用审计软件使统计抽样的样本更具代表性,审计抽样风险可控,为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在审计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上不够理想,还有待提高,而且大部分注册会计师缺少相应的技术准备,在现阶段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能是一种愿望。
(五)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问题风险评估所依靠的外部证据没有专门、固定的搜集途径,同时风险评估程序的主观性较强,没有一个客观和定量的标准,这使得风险评估程序具有不确定性的特性。
从法律角度无法判定注册会计师在执行风险评估程序过程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具备欺诈动机。
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隐瞒重要的外部证据,将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评估为低风险,减少该领域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特别是在我国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规定还缺乏可操作性、民事赔偿制度不够完善的国情下,实施现代审计风险导向模型可能导致出一系列的审计道德风险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又要求审计环境必须要与其适应,否则也不会达到好的审计效果。
目前在我国全面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受到许多制约,尽管它有很多优越之处,但在我国还不能够普遍推行。
当前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主要是以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为基础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从事小规模企业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基本上仍然在运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