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问题附标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论脊椎动物形态和机能、行为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脊椎动物任
何类群都行)。
1、如何呼吸?
2、介质的改变了,声波如何传导?
3、比重变了,如何进行更加复杂的运动?
4、机体如何保持水分?
5、生殖方式如何适应?
•肺呼吸,但还要皮肤呼吸予以辅助;
•有了肺循环,不完全的双循环(两心房一心室);
•五趾型附肢,更加灵活;
•脊柱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颈椎只有一个,体现了其原始性的一面。
•脑进一步发达。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顶部出现了神经细胞(皮层)。
•繁殖还需回到水中。在水中受精、孵化、发育。幼体经过变态成为成体。幼体鳃呼吸。
两栖纲
形态:分蝾螈型(水栖生活)、蛙型(陆栖生活)和蠕虫型(穴居生活)
机能:1.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皮肤具呼吸功能,对某些水生种类以及冬眠期间的两栖类有重要意义。
2.粘液腺发达,保持皮肤湿润和空气及水的可渗透性,皮肤角质层仅有轻微角质化,皮肤疏松,能防止水分蒸发,但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只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
3.为适应跳跃生活方式,肢骨延长、愈合和变形。荐椎和腰带相连,使后肢承重能力增强;出现了五趾型附肢,肩带借肌肉间接地与头骨和脊柱联结使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腰带直接与脊柱联结,构成对躯体重力的主要支撑和推进,初步解决了在陆上运动的矛盾。四足动物的四肢肌环绕带骨及肢骨四周分布,运动机能大为增强。
4.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防止干燥,保护眼球。
5.膀胱可存储尿量大,是两栖类对陆生极端条件的特殊适应。
行为:休眠(代谢水平低,缺乏调温与保温机制),是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
未能完全摆脱水的束缚,卵须在水内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为适应水中生活,幼体用鳃呼吸
2.脊椎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主要有哪些?
不同的特征
1.脊索
2.背神经管
3.具有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鳃裂终生存在,陆栖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具鳃裂
4.如果具有尾,总是位于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
5.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不包括尾索动物)。大多数脊索动物血液中具有红细胞。
相同特征
都由细胞组成
3.脊索的结构和功能,与脊椎的区别?
结构:典型的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分泌形成的结缔组织鞘,即脊索鞘。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
功能:它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提高了定向、快速运动的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也使躯体的大型化成为可能,是脊椎动物头部以及上下颌出现的前提条件。
区别:脊索存在于低等脊索动物中,或终生存在,如头索动物和脊椎动物中的圆口类,或仅见于幼体时期,如尾索动物,其它脊椎动物成体脊索完全退化或保留残余。而脊柱由单个的脊椎骨连接组成,存在于脊椎动物(除圆口类),代替了脊索,成为身体的支柱并保护脊髓。
4.为什么说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是低等的脊索动物?
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脊索为主要支持结构,不具分节的脊柱;尾索动物的脊索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头索动物终生具发达脊索,但无真正的脑和头部。
5.试比较“鱼形”脊索动物文昌鱼和低等脊椎动物七鳃鳗的生活方式、外表和结构。
生活方式:文昌鱼:常把身体半埋于沙中,前端露出沙外,或者左侧贴卧沙面,借水流
携带矽藻等浮游生物进入口内。七鳃鳗:半寄生生活方式,生活在江河或海洋中,成鳗常聚集成群,溯河而上或由海入江进行繁殖。沙隐虫生活方式与文昌鱼相似。
外表:文昌鱼:两头尖,呈柳叶刀状,无明显的头部,左右侧扁,一般体长约50mm,肛门
位于尾鳍和臀鳍交界处偏左侧,口位于前端腹面口笠内。(半透明,可隐约见到皮下的肌节和腹侧块状的生殖腺,肌节两侧交错排列;无偶鳍,仅有奇鳍。身体前部的腹面两侧各有一条由皮肤下垂形成的纵褶,即腹褶。)
七鳃鳗:体呈鳗形,分头、躯体和尾3部分,尾部侧扁。体长约30cm,肛门位于尾的前腹面,口位于头部腹面
结构:文昌鱼:1.肌肉保持原始分节现象。
2.纵贯全身的脊索为主要支持结构,终生保留
3.无偶鳍,只有奇鳍,奇鳍的鳍条和鳃裂间的鳃棒由结缔组织支持。
4.消化系统结构包括口(缘膜、缘膜触手、轮器、触须、前庭和口笠)、肝盲囊、回肠结、肛门、咽鳃(鳃裂、鳃隔、背板和内柱)、肠。
5.闭管式循环,没有心脏分化
6.有按体节分布的肾管,无肾
7.背神经管几乎无脑和脊髓的分化,有两对“脑神经”,背根无神经节,感觉器官不发达,散布零星的感觉细胞感觉水流的化学性质
8.雌雄异体,有26对生殖腺,无生殖管道。
七鳃鳗:
1.肌肉保持原始分节现象。
2.终生保留脊索,出现雏形的脊椎骨。
3.鳃部出现支持鳃囊的软骨鳃篮;无成对偶鳍,支持奇鳍的是不分节的辐鳍软骨
4.消化系统结构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管和肛门。具吸附性的口漏斗、角质舌和特殊的口腺。
5.闭管式循环;开始出现心脏的分化
6.有一对长条形的肾取代肾管
7.已有脑的分化,有脑神经十对,背根上有神经节,感觉器官初步发展,头部腹面和身体两侧有侧线感觉水流
8.雌雄异体,生殖腺单个,无生殖导管
6.脊椎动物亚门相比原索动物有什么进步性特征?
1.神经系统发达,出现头部
2.脊柱代替了脊索,提高了运动的灵活性和支持、保护强度
3.水生脊椎动物用鳃呼吸,鳃裂终生存在;陆生脊椎动物只在胚胎期间出现鳃裂,成体用肺呼吸
4.除圆口类,均出现了能动的上、下颌,极大地加强了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食物的能力
5.循环系统完善,出现了位于身体腹面的能收缩的心脏,有效促进血液循环。血液中具有红细胞,其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能高效率携带氧气。
6.排泄系统出现构造复杂的肾,代替了简单的分节排列的肾管,提高了排泄系统的机能,使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更有效地排出体外
7.除圆口类,出现了成对的附肢作为运动器官
7.鱼类是适应水生生活的低级有颌类动物,试从它们的结构特点上加以说明。
1.身体大多呈纺锤形,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没有颈椎,头部转动不灵活;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2.体表被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皮肤与肌肉连接紧密,减少水的阻力,加快游泳速度
3.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大多具侧线系统,可感知水波及水流
4.心脏具有一心室、一心房,血液循环为单循环
鱼类开始具备上、下颌,进入颌口类的行列。
8.硬骨鱼和软骨鱼的形态和结构区别?
软骨鱼类:外形:口在腹面,鼻孔在口前方;鳍的末端附生皮质鳍条,常为歪型尾结构:1.内骨骼为软骨,肩带不与头骨或脊柱直接关连,腰带为一横列的坐耻骨,鳍骨由基鳍骨、辐鳍骨和鳍条组成。
2.体被盾鳞
3.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和泄殖腔,肠内具螺旋瓣,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