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

米汤沟的来历

三门峡北岸的平陆县,有一个三门村,村的东边有一条米汤沟。沟里有三件怪事都和大禹治水有密切的联系:第一是下雨沟里流红水,那水稠糊糊的,就像红豆熬的米汤;第二是酸枣树的枣刺不带钩;第三是官牛(屎壳螂)不推蛋蛋。为什么这条沟和旁处不一样呢?这些还得从大禹娘娘送饭说起。

传说大禹治水的时候,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的母亲十分想念儿子,到处打听儿子的消息。她打听到大禹在三门峡治水,就把大禹娘娘(即妻子)叫到跟前说:“我听说禹儿在三门峡治水,日夜操劳,你也去吧,到那里要好好照顾他。”

大禹娘娘点头答应,第二天就拜别婆母,就到到三门峡去了。

大禹把三门峡的河道疏通以后,看到南北两岸的百姓来往很不方便,决定在这里造一座桥。他日夜在水中打桥基,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这时候,正好娘娘赶来了,她看到大禹这样劳累,很是心疼,天天做好饭送到河边上。

娘娘住在北岸山上,天天跑远路送饭,大禹也心疼她。自己回家吃饭,又太耽误时间。他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在半山腰凿了一个挂鼓石,在石上挂了一面鼓。约好娘娘每天把饭送到这里把鼓敲响,他听到鼓声,就上来吃饭。

山顶上有一条干沟,一直通到半山腰里,是娘娘送饭的必经之路。一天,成群的屎壳郎正在沟边上推屎蛋蛋,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屎

蛋蛋刮下山坡,正好落在那面鼓上,发出了一阵咚咚咚的响声。

这时,大禹正在峡谷里造桥,已造好了三个桥腿,单等铺好桥面就南北畅通了。正干得正起劲,忽然听到半山坡上鼓声乱响,他想,还不到吃饭时间,一定是娘娘有急事来找,便赶紧往山上跑。

此时,娘娘正在屋里做饭,刚熬好一锅稠糊糊的红豆米汤,还想做几个鸡蛋烙饼,忽然听到鼓声敲得急,觉得奇怪,她想:“每天都是把饭送到哪里后再敲鼓,今天还不到时候,他怎么就跑上来敲鼓呢?一定是饿极了,催我快送饭”。

想到这里,娘娘顾不得再做鸡蛋烙饼,急忙把红豆米汤倒进饭罐,掂起来就往山下走。娘娘走到那条沟时,一不小心,裙子被枣刺挂住了,身子一晃,一罐红豆米汤全洒了。便很生气地捋了捋枣刺说:“长这些钩干啥!把我的裙子挂破了,米汤也弄洒了。”

说也奇怪,那些枣刺听了娘娘的话,上面的钩都变直了。从此以后,这里的枣刺都不带钩。

娘娘送的米汤虽说是全洒了,还是想到半山腰看看大禹。娘娘走到半山坡,大禹也正好赶到。见娘娘空着手,还以为她把饭藏了,责备娘娘说:“你快把饭拿出来,我还忙着造桥呢!”

娘娘生气地说:“你是治水的,怎么还造桥?造桥这事不是你干的,你造不成!快跟我回家吃饭吧”!

娘娘的话是灵验的,她这“造不成”三个字一出口,大禹的桥再也造不起来了,在三门峡谷只留下三个桥眼,后来人们把这三个桥腿叫作“人门岛”、“神门岛”、“鬼门岛”。

屎壳螂见自己推蛋蛋闯下了这么大的祸,害的大禹桥也没有造成,非常后悔。从此以后,这条沟里的屎壳螂再也不推屎蛋蛋了。红豆米汤洒在沟里以后,每逢下雨,山顶上流下来的水,流到这一段,就变成了稠糊糊的红水,这就是“米汤沟”的来历。

禹开三门

相传在很早的时候,三门峡一带是个很大的湖泊,名叫“马沟”没有出口。如果站在高山往下看,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当时弄船的人常说:“张店塬开船,魏德岭下船。”张店塬在山西省平陆县,魏德岭在河南省陕县的张茅乡。这是黄河两岸最高的两座大塬,也是当时的两个码头,可见当时的水位真够高了。

北山的深潭里有一条老龙,看到马沟水深湖大,就挪到这里来住了。这条老龙来了以后,经常喷云吐水,兴风作浪,马沟的水越涨越高,淹没了不少村庄和土地。老百姓今天搬这里,明天挪那里,过不上安生日子。有时候洪水突然涨上来,家家户户被冲得妻离子散,不知道淹死多少人。

尧王看到老百姓受难,心里不好受,就派大禹去治水。大禹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有两件宝物:一把划水剑和一柄开山斧。剑划到那里,水就流到那里,斧劈到那里,那里就开出河道。

大禹来到马沟登上高山察看地势,看到整个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他想: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的,我应该把水从西北引到东南。

想罢,他就跑到湖边,用剑向东南划了两下,水就顺着剑划的道向东南流去。当水流到马沟时,一座大山拦住了去路,水又聚住了。禹抡起开山斧,“啪、啪、啪”三斧子,把大山劈开了三个豁口,水就分为三股向下流去。三个豁口把大山分成了四座石岛:和南岸相连的一座半岛,临水的一端,象一只张着嘴的狮子,大家叫它“狮子头”,中间两座石岛叫“鬼门岛”和“神门岛”,和北岸相连的半岛叫“人们岛”。大禹开完三门,又抡起斧子,开出一座砥柱岛,用它来定波镇澜。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三门峡”。

水道疏通以后,马沟的水一天比一天浅,眼前一片湖泊慢慢变成了河谷,这可急坏了水底的老龙。老龙一生气,把天上的云雾都吸进肚里,接着又兴风作浪发起大水。没多大一会儿,水又涨得很高,淹没了许多村庄和田地。

大禹看到这情景,心里也很气恼,他怒冲冲地说:“孽龙呀孽龙,不把你除掉,老百姓就不得安生!”

大禹拔出利剑,“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老龙搏斗起来。老龙嘴里喷着水,张牙舞爪地向大禹扑过来。大禹举起宝剑,用力向老龙的心窝刺去,老龙急忙向水底一沉,躲过了大禹的宝剑……他们就这样斗了三天三夜,只斗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大禹和老龙都乏了,谁也占不了上风。老龙喘着粗气,张开利爪,拼着最后一股劲,恶狠狠地向大禹扑过来,大禹一闪身,躲过了老龙的利爪,趁老龙没有摆稳身子,使出全身的力气,用剑刺进老龙的胸口。这时候,鲜红的血象泉水一样从老龙的心窝里喷出来。血喷到两岸的山上,把山石都染

成了红色。直到现在三门峡两岸的山壁上,还有红色的山石和泥土。

老龙死了以后,马沟湖变成了黄河河道。原来的湖底都露出了水面,高处成了塬,低平处成了地。

水患平息了以后,老百姓都回到三门峡,修房建屋,垦荒种地,日子过得安稳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在黄河两岸建起了两座禹王庙。

三门峡大坝开工以后,民工在河滩刨出了一盘龙骨,有头、有爪、有尾,据说这就是当年被大禹杀死老龙的尸骨。

大禹庙

大禹庙修建在黄河三门峡北岸三门村南频临黄河的高山上。大禹凿石山、疏河道、治水患,造福人类,建立了不朽功绩,深得人们敬仰。此庙正是纪念大禹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而建。

大禹庙建于唐代天宝年间修建,占地二十亩,坐北向南,包括正殿、后殿、供殿,整个庙宇雕梁画栋,壁画彩绘,非常精致美观。据当地老乡说,当年大禹庙盛况空前,每天经过三门峡的船只多达二、三百条之多,艄公们都要先把船停泊在大禹庙的山下,然后上山进庙敬香,此外,还要给庙里二百文钱,也有多给的。据说,单是这笔香火钱,把大禹庙的正梁都压弯了。因此,人们称这座山为“富山”,“金银山”。

最引人注目的当推分立在正殿前面的那一对“铁鹅子”,有一人

多高。每天,等到进殿敬香的人聚齐以后,道士就要请敬香的客人们推选出个代表来,用铜钱丢进其中一个铁鹅背上的小圆洞里,如果铁鹅子不叫,这预示着河水平安无事,船只可以立刻起锚,顺水东下;反之,就有翻船人亡的危险。

大禹庙周围的台地上,开凿有七口石井,据说是大禹在这儿开凿三门时,专作供水用的,“七井三门”之说就来源于此。禹庙旁边过去有钟鼓楼一座,游人来到三门峡,这山上便成为必经之地,而且在上山之后,钟鼓楼便成为观景的楼台子。宋代司马光有《谒三门禹庙》诗云: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地天久,民无鱼鳖忧。

谁能报圣德,空尔荐醪羞。

星转物换,时过境迁,可惜的是这座大禹庙早已为日寇所毁,所有建筑现已成为残垣断壁,一片瓦砾。

梳妆台的来历

在黄河三门峡谷的中流砥柱东侧,一座石峰屹立河水之中,这就是名传大河上下的梳妆台。

说起梳妆台,还有一则动人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三门峡畔有个天生美丽而有志气姑娘叫英姑。她目睹壁立千仞,水深流急,

舟船难行的三门峡谷,总想有一天会圣人出,黄河清,桥架南北舟船畅通。一天,她听说皇帝来三门峡畔选妃,便主动应选,希望到皇帝身边,劝皇帝疏浚黄河,开发三门,平息水患,造福百姓。她入皇宫以后,朝暮相劝,泣血奏章,可是昏庸腐败的皇帝,只管自己淫乐,那管百姓死活。英姑一气之下逃出深宫,历尽艰辛奔回三门峡,立于千仞之上,凝视着奔腾咆哮的河水,悲切呼喊:“我英姑生不能劝皇帝治理三门峡,死也双目不闭。”说罢,扑河而死。英姑壮志未酬,死不瞑目,变为神女。每当晨曦初放,神女便侧身坐在砥柱东侧的一座石峰上梳妆理发。石峰翘首望天,好像在盼着圣人降临。后来,人们便把这座石峰叫作梳妆台,以寄托对英姑的怀念和盼望后人治理黄河三门天险的夙愿。

当代诗人贺敬之曾作《三门峡——梳妆台》诗一首,以抒发今昔之感慨。

禹王马蹄留双印

在三门峡鬼门岛南面临水的地方,有两个磨盘大的圆坑,形状很像马蹄,当地百姓把这两个坑叫“马蹄窝”。据说这是大禹过三门时留下的马蹄印。

相传大禹骑的马是一匹神马。它的力气大,跑得快,能翻山,会过水,大禹靠他度过了许多难关。在三门峡治水时候,大禹把南岸的事情料理完毕,要到北岸去巡查。可是那么宽的水面,怎么过的去呢?

大禹摸摸神马的头,问道:“你能驮我过去吗?”

神马点了点头,表示可以。

这里本来是一个大湖,水很深,湖底有一条老龙。自从大禹到三门峡治水后,开山挖河,疏通了水路,这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小,已经变成了一条河。如果水再往下流,老龙就不能在这里呆下去了,所以老龙恨大禹,总想寻机会报复报复他。

大禹骑着神马来到了南岸的半岛狮子头上,要从这里跨过河中的神门岛,跳上北岸。正当神马腾起四个蹄子要上鬼门岛的时候,那条龙喷云吐雾,作起法来,把好端端的峡谷搞得乌烟瘴气,辨不清南北东西,看不见石岛的位置。大禹见情况不妙,急忙勒转马头,退出了峡谷。

云雾消散后,大禹又催马过河。神马竖起身子,正要过河,老龙又刮起了大风,峡谷里黄沙漫天,迷住了神马的眼睛。大禹只得再次退出了峡谷。

风停后,大禹拍了拍马头说:“再加一把劲,这次一定要过去!”

神马点了点头,仔细瞅了瞅河中石岛的位置,然后使出浑身的劲,腾空跃起。老龙见两次作法都没有吓退大禹,就使出了最后一招。他在河底打了一个滚,嘴里喷出了大水。刹那间,河面上白浪滔天,洪水高涨。这一次,神马记清了河中几个石岛的位置,使劲朝鬼门岛上跳去。当神马的一对前蹄刚刚踏上鬼门岛的时候,大水漫到了岛上,一个大浪打在神马的前心,神马失了前蹄,在鬼门岛的南端打滑卧了坡。这时,大禹高喊了一声:“使劲!”

神马屏住了气,一纵身,跳过三门,平安到达了北岸。

因为神马使劲太大,一对前蹄在鬼门岛上瞪出两个马蹄窝,马脖子在岩石坡上打下了一道深坑。这就是禹王马蹄窝的来历。

神火炼山保栈道

在三门峡人门河北岸,三门镇寨后村的山壁上,有两条运粮栈道,一条靠上,一条靠下,这是船夫们拉纤走的栈道。河水上涨时船夫们走上边那条,河水落时用下边那条。据传说,开凿这两条栈道时,太上老君把整个山壁都练了一遍。开凿栈道的石匠来到三门峡后,身上系着绳子,整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栈道,头顶上老鹰在盘旋,脚底下黄河在咆哮,一不小心,掉进黄河,马上就被波浪吞没,连尸首也找不着。尽管开栈道这样难,可官府催逼,限期完工,石匠们只得从清早一直干到天黑才能回去,天天如此。一天,官府又来催工,工匠们一会儿也不敢休息,只凿得地动山摇,天快黑时,石匠们都收工回去了。其中有一个石匠晚走一步,当他收拾好工具,正要走时,只觉得天昏地暗,黄河倒流,山摇晃起来,凿开的缝裂开大嘴,好像要把他吞进去。石匠害怕,想快点走,但他颤得走不成,想躲也没处躲,正在着急,忽见一团红红的火球从山顶上沿着山壁石道,曲里拐弯地往下滚动,最后落到黄河里去了。这时候山不动了,地也不摇了,石匠觉得耳目清亮,浑身舒适,回家后越想越觉得奇怪。第二天清早跑到山上,只见大火球滚过的地方,岩石都变黑了,草木也烧焦了,

整个一道山壁黑油油的,好象在火炉里炼过一样,比以前结实多了。据说,那天晚上,老君正在人门岛下游的炼丹炉边炼仙丹,忽然看到北边山在摇,这座山要是倒下来,两岸的百姓就要遭大难。所以,老君急忙从炼丹炉里夹出一块烧红的炭,扔到山顶上,把整个山壁炼了一遍,这座山就牢固多了。《平陆县志》载:老君炉“在砥柱北侧黄河中,世传老聃常炼丹于此。”明杨文卿有《炼丹炉》诗云:

相传炼丹炉,云是老聃子。

一自丹药成,鼎沸黄河水。

老贾潭的传说

平陆县东的下涧村,有条西沟河,发源于中条山深处,自西北向东南流去。西沟河源头有个老龙潭,小龙潭,还有个老贾潭。老贾潭位于大瀑布下,潭大水深,身临潭池有入险境之感。

相传老龙潭住个老龙王,小龙潭住着老龙王的儿子,老龙潭的龙宫内珍藏着百宝。一天来了个盗宝人,身壮有力,并通水性,便钻进龙宫盗宝,龙王奋力抵抗,与他战了个平手,盗宝人未能得逞,便不甘心而去。

这里有个姓贾的老汉经常进山来垦荒种地,生怕有狼虫虎豹危害,随身携带一口护身大刀,盗宝人知道后,便前往借用。并说:“我再次战不过龙王,把手伸出水面,我手上有白色的毛,你把刀递给我,战胜龙王,夺取百宝,平分财宝。”

龙王首战盗宝人,见其来势凶恶,不易取胜,心想没有武器是难以对付盗贼的,也去向老贾借大刀,龙王说:“我战不过盗宝人时,手伸出水面,我手光滑无毛,你把大刀递我手上,用后重酬。”

果然有一天,盗宝人又进入龙宫行抢,龙王与其相战不下,潭水四溅,腾空万丈,响声如山洪一样。老贾站在潭边注视着,由于双方势均力敌,胜负难分,龙王和盗宝人同时把手伸出水面,老贾把大刀递到龙王手上,刹那间潭水变红色,盗宝人被杀身亡,血水沿涧河流了三天三夜。龙王为酬谢老贾,端出一盘金,一盘银,老贾连摇头说:“不要!不要!借给你大刀,不是为金,不是为银,我是来山里种地过日子的,只是见难相助。”

龙王见老贾如此恳切,不要金,不要银,便又把祖传珍宝拿了两件出来,一件是一包土,说:“这撒到哪里长在哪里,就是撒在石板上也能长出庄稼。”第二件是一把伞,是给老贾炎热天防旱用的。老贾一听心头大喜,正是庄稼人所需之物。春去夏来,老贾把龙王送的那包土撒在山上,到处垦荒播种,庄稼越种越好。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干旱无雨,玉米叶半截都枯黄了。老贾在地里干活热得喘不过气来,想起老龙王送的那把伞,他便撑起来乘凉。谁知这伞一撑便腾空而起,变幻成云雾,缭绕于中条山的锥子山、峨罗山上空,接着一场好雨从天而降。从此以后中条山变成风调雨顺、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后来,老贾年老病死在水潭边,人们为铭记他造福一方的大恩大德,把老龙潭南边的大水潭叫老贾潭,流传至今。

娘娘河的传说

唐朝的时候,在三门峡北岸的人门岛上,开凿了一条两里长,两丈宽,一丈多深的运河,谓之开元新河,又叫“娘娘河”。

他为什么叫“娘娘河”?这位娘娘是谁呢?说起来话就长了。

传说,在黄河北岸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妇女两人,父亲是个纤夫,女儿很漂亮,会织网打鱼。妇女二人整天辛勤劳动,但生活却非常穷苦。夏天,年老的纤夫光着身子,背着粗大的纤绳,拉着重船,缓缓上行。日头再毒,风雨再猛,也不能休息一会儿。冬天,纤夫的一双脚泡在冰冷刺骨的水里,雪再大,风再猛,也得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生活虽然很困,但父女俩过得倒也很愉快,女儿操劳家务,家里没粮了,就到坡地里挖些野菜,掺点谷糠做窝窝。就这样,糠菜也能顶上半年粮。虽然是吃糠咽菜,闺女的脸总是红艳艳的,一双大眼睛又黑又亮,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纤夫精疲力尽从外边回来,看到闺女高高兴兴的样子,就忘记了劳累。

这时候,朝里出了个荒淫的皇帝。他虽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宫娥美女数不清,但还不满足,又派许多臣子到各地大选美女。那些大臣为了巴结皇上,从城里到乡下,四处搜寻美女。有一个大臣来到黄河岸边这个小村庄,看到这个美丽的姑娘。他觉得这个闺女比皇宫里所有的美女都强的多。如果把它她选进宫,皇帝一定会给她加官晋爵。于是,他命纤夫好好的给闺女收拾收拾,三天以后就带进京城。

纤夫听到这个消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脸上的皱纹更深了,背更驼了。闺女听到这个消息,红润的脸蛋变得苍白了,一双大眼睛

失去了光彩。她自己也悲痛难忍,还得安慰年迈的爹。在进宫的前一天晚上,她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强装着笑脸对她爹说:“爹,我走后,你要保重身体,说不定那天皇上开恩,我就回来看你”。

老纤夫没有答话,一声不响的躺在床上,伤心落泪。闺女见爹不说话,也就睡下了。睡到半夜,闺女悄悄起床,轻轻开门,跑到黄河边上。姑娘对着黄河说道:“黄河啊,你不要这样凶!爹年纪大了,稳一点儿,不要让他摔到了!我没有什么东西报答你,你把我带走吧!”

姑娘说罢,把眼一闭,就要往河里跳。这时,一双粗壮的胳膊把姑娘拦腰抱住,姑娘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爹爹。父女两人禁不住抱头痛哭起来。

好一会,纤夫忍住了悲痛,对姑娘说:“闺女,原来我也想走这条路,现在我的想法变了。我想咱们死了也是白死,你不如进宫去,也许能瞅个机会给咱们村里的穷人办点好事,我在这里也算有个盼头。”

闺女记住了纤夫的话,含着眼泪,离开了家乡,告别了黄河。

姑娘一进宫,园中盛开的花朵马上就谢了,满墙鲜艳壁画也褪了颜色。皇帝见了她,高兴的手舞足蹈,忘记了自己身份,马上就封她为娘娘,并且重赏了选她进宫的大臣。

皇帝的宠爱,娘娘并不高兴,皇帝的冷落,娘娘也不悲伤。她只是想念她爹,想念家乡。没过多久,皇帝由于荒淫无度,得暴病死了。但是,宫廷深似海,别说回家,就是出宫门也办不到。她几次想逃跑,但都没跑成。生活空虚无聊,她又想到了死,一想到死,纤夫的话又

在她耳边想起:“咱们死也是白死,你不如进宫去,也许能瞅个机会给咱村里的穷人办点好事......”想到这里,娘娘觉得没给村里穷人办一点好事,对不起爹爹,也对不起大家,死了也不能合眼。

从此以后,娘娘就注意攒钱,自己一个钱也不花。过了好些年,娘娘攒不少钱,再加上以前皇帝赏给她的金银首饰,数目很大。这笔钱怎么花呢?娘娘想了好几天。一想起家乡、想起黄河。在它眼前出现了老父亲和许多纤夫、船工在黄河里和风浪搏斗的情景。在三门峡一带,河床陡,水流急,礁石多,船只上行十分困难,下放非常危险。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船只在礁石上撞碎,不知道有多少船工被黄河吞没。想到这里,娘娘决定拿这笔钱,在北岸人门岛上开凿一条运河,船在运河里航行,定要比在黄河里安全得多。

娘娘的主意一定,就把自己全部的钱拿出来开运河。老百姓拿起大锤、钎子和铁镐,在人门岛上一锤一锤地开出一条两里多长运河,船工纤夫都很高兴。

但是,大家都没想到,运河开成以后,却不能通航,功夫全都白费了。在洪水季节,这条运河中的水也很急,况且河水浅,礁石多,船不能过。枯水季节,这条运河就干了。船工纤夫们仍然是顶着风,踏着浪,舍命过三门。

这个消息传到娘娘耳朵里,她更加闷闷不乐,忧愁成病。不久便死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不知姓名的好心肠的娘娘,就把这条运河叫“娘娘河”。

傅说的传说

傅说(音悦),是殷商时期平陆傅岩(圣人涧)一代从事版筑的奴隶。当时,傅岩这个地方,两山突起,曲岸回恋。中间一条溪水,由北向南,嵌石潆洄,绕过傅岩山,流入大河,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溪水猛涨,狂奔泛滥,冲毁田亩,造成灾难。为了治理洪水,保护农田,造福于民。奴隶出身的傅说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以版筑墙,阻拦洪水,取得很好的效益,后人传为佳话。

版筑,就是用土筑墙。即用两块木板相夹,中间装满泥土,以杵捣土,使之粘结坚实,层层加高,即成一睹厚实的土墙。这个历史传说为后来的文人学士多次引用。《孟子.告子下》有:“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汉书.英布传》有:“项王伐齐,身负版筑。”杜甫《泥功山》诗有:“泥泞非一时,版筑老人功”等。这些史乘引此传说,都在不同程度上赞扬了傅说的这一功绩。

傅说版筑这个办法,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个创举。但由于傅说是奴隶出身,虽然才华出众,远见卓识,怀有政治抱负,但他身卑微无名,不为时人所知,只好隐居于茅田草舍之中。

殷商宗武丁,是个很有作为的国君。他继承王位之后,对国势日渐衰败,贵族互相倾轧,王室奢靡现象甚为不满。“恭默思道”,力图扭转这种局面,再行汤王之政,使国家重新复兴起来。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就在群众中访贤求士,广泛征询有德政的贤能人才,辅弼政治,治理国家。在出访中得知从事版筑的奴隶--傅说,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他就想召用此人来参与政治,管理国家大事。但由于傅说出身“卑

贱”,怕引起贵族们的反对,为排除非议,他继位之后,三年不理朝政。自称梦见圣人名叫傅说,并画出傅说的面貌,令百官到处寻找,终于在傅岩版筑的奴隶中找到了傅说。殷商时期,多信神鬼,武丁以梦求说,并举说为宰相,似乎天赐圣人辅弼政治,贵族阶级当然不敢反对了。

傅说当了宰相后,高宗武丁授命他及其部下,“要同心救政,使循先王之道,踏成汤之迹,以安天下之民。”傅说当即接受任务,并提出他的政治主张,即要“建邦设都、政事要醇、治乱罚恶,”“辅治开化,畏民保民,成始成终。”遂作《说命三篇》,政治上有所改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殷商因而复兴起来。史称傅说为“商中兴贤相”,并在傅岩之地筑寺修庙,立碑刻石,以昭其功。屈原在《离骚》中说:“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就是对武丁进贤举能,破格提拔傅说为相的赞语。《史记》上说:“武丁继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语,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说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这段简短的文字就是武丁发现人才,提拔傅说为相的记载。

现在的平陆县城就座落在傅岩山的西南处,在傅说版筑的地方,有傅岩碑一块,上书“傅岩”两个大字。两山之峡有涧水,因武丁梦见圣人傅说并举为相,所以这条涧水也因人得名,称之为“圣人涧”。起初,“圣人涧”这个名称专指这条涧水而言,后来把这一名称又用

来指称这个地方。所以现在的“圣人涧”并非专指这条涧水,而成为这个地方的地理名称。

圣人涧的故事

在平陆县城的东北方有一条沟叫“圣人涧”,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商朝的中兴贤相傅说,是平陆县太臣人。他辅佐商王治理好天下后就告老还乡了。平陆这个地方是个穷乡僻壤。正如人们所说:“平陆不平沟三千,沟底流水塬上干,十年就有九年旱,人畜吃水比油难。”当时,被人们称为“圣人”的傅说下定决心要帮助穷苦相邻寻找出一股水来。他不避严寒酷暑,不怕风吹雨淋,每天和他的老伴合骑一匹白马,跑遍全县所有的沟沟岔岔找水。有一天,他们跋涉了半日来到一个大山沟里,这时天气炎热,人困马乏,口渴得很。可是,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毛之地,到那里找水喝呢?傅说独自念叨:“这里若有一口泉水多好啊。”话刚说完,那白马是通人性的立即用前蹄趵了起来。刹时,一汪清澈的泉水流出地面,人马遂得泉水解渴。傅说亦感神奇,便用龙头拐杖在东边沟岔里一剁,又一股泉水应声而出。他的老伴见状,则在西边沟岔用银簪一划也划出一股泉水。这三股泉水唯有马趵的最大,后人便称“马趵泉”。马趵泉汇三股细流而成一涧,昼夜不息地向南流去,直入黄河。沿途十几个村庄从此都得了利,人们为纪念傅说的功劳,便把这个地方叫做“圣人涧”。

通天柱与巡河大王

相传很久以前,三门峡是一片汪洋大湖,北至山西的清凉山,南至河南的魏德岭,全都是水。那时,水里的妖怪很多,常常兴风作浪,闹得大水四溢,百川横流,沿岸村庄田地大片大片被淹没,来往船只,也常常被妖精推翻水中,不知吞嚼了多少人的生命。

一天,有条渡船行到湖中心,突然一阵大风把船刮翻了,一船人翻到大水里再没上来。有个老船工有钻水逐浪的本事,从湖心游上岸,到岸上扭头一看,看见湖心漂个黑黝黝的大鏊子,足有两顷地那么大。仔细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一只大乌龟浮在水面上晒盖哩。他慌忙跑回去转告众乡邻,人们吓得惶惶不安就祷告起大禹来。

大禹知道了这件事就很快来到三门峡。举起大斧,在三门峡山上砍了三下劈开了三道门,就是鬼门、神门、人门。一湖大水被分成三股顺着三道门流走了,湖水慢慢落下去。那只大乌龟可受不了在湖里翻腾起来,有时也爬到岸上伤害人畜,百姓们四处逃难。大禹一见,怒不可遏,抽出宝剑向乌龟砍去。乌龟一见大禹手中的宝剑原来是条虬龙便害怕了,战不到三回合就被大禹刺伤,伤口的血溅到两岸的石崖上。至今三门峡河谷两边的峭壁上,还残留着一片红土石块的痕迹。

大乌龟被刺伤后企图挟大水南逃,便顺着水的流势一头向南山撞去。眼看那奔腾而下的大水就要随着大乌龟向南边漫去,河南那边当时还躲着成群逃难的老百姓就要遭难。在这紧要关头,大禹当机立断,举起宝剑向空中一挥,大喝道:“哪里逃!”一道白光就向大乌龟逃窜的方向飞去。那宝剑一出手,刹那之间剑柄化作一头雄狮,怒吼一声,

从天而降,张着大口蹲在鬼门河口的一边,那虬龙的剑体,化成了一根巨大的苍柱,在天上转了几圈,轰隆一声倒插在鬼门河下口。大乌龟这一下可吓呆了。往前去,闪闪发光、隆隆作响的通天柱挡住了去路;欲横行,一头雄狮在身旁张着大嘴;想后退,身后大禹抡起大斧向自己砍来,吓得它魂不附体,马上现了原型,原是一个六臂黑面大汉。它扑通一声跪倒地下向大禹求饶:“禹王呀别杀我,我愿意听从你调遣,叫干什么都行!”大禹看它一片诚意便封它为“巡河大王”,令他监督河上的其他妖怪,不得再兴妖作怪。从此以后洪水流走了,河妖平息了,人们才得以安居乐业。所以后人在三门峡的禹王庙下专门盖了一座七尺高的小庙,群众叫它“大王庙”,祭祀禹王的时候也给它烧点香,龛里的六臂黑面塑像就是那位巡河大王。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屹立在中流的通天柱——砥柱峰和那鬼门河口上的狮子头石岛奉为震摄黄水淫威的神物。

民间传说故事(精选10个)

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一):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 牛郎只有一头老牛、一张犁,他每一天刚亮就下地耕田,回家后还要自己做饭洗衣,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牛郎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牛郎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样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此后,一连几天,天天如此,牛郎耐不住性子了,他必须要弄个水落石出。这天,牛郎象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出了门,其实,他走了几步就转身回来了,没进家门,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偷偷地观察着。果然,没过多久,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一进门就忙着收拾屋子、做饭,甭提多勤劳了!牛郎实在忍不住了,站了出来道:“姑娘,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帮我做家务呢?”那姑娘吃了一惊,脸红了,小声说道:“我叫织女,看你日子过得辛苦,就来帮帮你。”牛郎听得心花怒放,赶忙之后说:“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们同甘共苦,一齐用双手建设幸福的生活!”织女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们就此结为夫妻,男耕女织,生活得很美满。 过了几年,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过得开心极了。一天,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织女不见了,两个孩子哭个不停,牛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正着急时,乌云又突然全散了,天气又变得风和日丽,织女也回到了家中,但她的脸上却满是愁云。只见她轻轻地拉住牛郎,又把两个孩子揽入怀中,说道:“其实我不是凡人,而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此刻,天宫来人要把我接回去了,你们自己多多保重!”说罢,泪如雨下,腾云而去。 牛郎搂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欲哭无泪,呆呆地站了半天。不行,我不能让妻子就这样离我而去,我不能让孩子就这样失去母亲,我要去找她,我必须要把织女找回来!这时,那头老牛突然开口了:“别难过!你把我杀了,把我的皮披上,再编两个箩筐装着两个孩子,就能够上天宫去找织女了。”牛郎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样对待这个陪伴了自己数十年的伙伴,但拗但是它,又没有别的办法,只得忍着痛、含着泪照它的话去做了。 到了天宫,王母娘娘不愿认牛郎这个人间的外孙女婿,不让织女出来见他,而是找来七个蒙着面、高矮胖瘦一模一样的女子,对牛郎说:“你认吧,认对了就让你们见面。”牛郎一看傻了眼,怀中两个孩子却欢蹦乱跳地奔向自己的妈妈,原先,母子之间的血亲是什么也无法阻隔的! 王母娘娘没办法了,但她还是不甘心织女再回到人间,于是就下令把织女带走。牛郎急了,牵着两个孩子赶紧追上去。他们跑着跑着,累了也不肯停歇,跌倒了再爬起来,眼看着就快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出头上的金簪一划,在他们中间划出了一道宽宽的银河。从此,牛郎和织女只能站在银河的两端,遥遥相望。而到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回有成千上万的喜鹊飞来,在银河上架起一座长长的鹊桥,让牛郎织女一家再次团聚。 民间传说故事(二):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仅美丽大方,而且十分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 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 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 的灵魂安静。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虽然在欧美奇幻中很少出现,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神 话传奇中,它们却以尊贵无比的四圣兽身份出现。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 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

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 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奇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 是长翅膀的蜥蜴。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 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许多以 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相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 上的白虎像。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 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所以在游戏中经常以凤凰的形状出现。但其实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而朱雀却是 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在日本的漫画和游戏里,朱雀都是作为强力呼唤兽或者妖兽出现的,比如漫画《幽游白书》和依据漫画改编的同名游戏。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相 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 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以前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 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正是以 此暗寓玄武。另外玄武又叫玄冥,故又称北冥,听到这个名字估计许 多读者又联想起北冥归海,还有金庸老先生笔下人物逍遥子的《北冥 归海》。 【神女峰的神话故事】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的山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可是 你知道吗?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是一片浩瀚的大海,终年四季如春, 是一片富足漂亮的乐土。

民间故事传说(精选10则)

民间故事传说 民间故事传说(一): 关于月老、月下老人的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的过去问他说:“老伯伯,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 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说:“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必须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还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这时韦固以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没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十分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此刻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但是,你怎样会明白呢?” 韦固证实了这各式时候,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盘说出。 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妇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事传到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南店改为“订婚店”。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民间故事传说(二): “观音”的由来 观世音菩萨的得名由来,诸经有三种记载: 一、由宿世悲愿得名。《悲华经·受记品》谓菩萨在远古因地修行时期,因发大悲誓愿而蒙宝藏如来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精编经典故事5篇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精编经典故事5篇 “耕读世家,勤俭立业”,在位于崆峒岛和芝罘岛之间的扁担岛上,春节人们很喜欢张贴这样的对联。据说,这背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年七夕之夜,牛郎都用一条扁担,挑着一双儿女,来到天河畔与织女相会,这种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痴情男女,在七月初七之夜,仰望星空,为他俩祝福。太白金星知道后,驾云前去考察,在乡间草房,见老实巴交的牛郎,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十分不易,很是同情,便让牛郎到天宫学府读书深造,待取得文凭,安排工作,将他和孩子,调到天宫和织女团圆。 牛郎到学堂后,看见学友你邀我请,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初时很不习惯。久之,心生羡慕,渐渐起了花心,对那条随身携带的扁担也越看越不顺眼:“比比人家,看看自己,咱以前过的那叫什么日子!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吗?等我金榜题名,戴上乌纱帽后,金钱有了,地位有了,天上仙女可着我娶,织女也该休了,这扁担还有啥用……”他随手把那条扁担扔出窗外。于是,伴他十余年的扁担,忽悠悠直落在崆峒岛和芝罘岛中间,派上新用场,担起了这两座岛屿。牛郎丢了扁担后,这年的七月初七,他自然没有挑着一双儿女,到鹊桥上与织女相会。 牛郎毕竟年岁大了,读书实在不行。但是,一辈子做个牛倌,他又于心不甘。为过一把官瘾,他把书撕了,折叠成一个精致纸制的乌纱帽。又找来剪子,用硬纸板剪成两根长长的乌纱帽翎子,插在帽子两侧,

戴在头上,对着镜子,自我欣赏。 太白金星得知牛郎当年七月初七之夜未按期赴约,织女悲痛欲绝的信息,便来找牛郎责问。正巧,看见牛郎头戴纸制乌纱帽子,踱着方步,口中还念念有词:“当官好,当官好,天上仙女任我挑……”他怒不可遏,上前狠狠地扇了牛郎一巴掌,打落了乌纱帽左边那根翎子。只见那官翎飘飘悠悠地往下掉,落进大海,刚好与牛郎的扁担叠在一起,成了一座扁担状的岛屿。 后来,扁担岛上人家春节张贴对联,多用“耕读世家,勤俭立业”,就是告诫子孙读书识字,考取了功名,也不要忘了耕种人家的本分。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篇2 杜康,有人说他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保管方法,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

古老的民间传说小故事

古老的民间传说小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樟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它叶子清甜,树干柔软,毛毛虫、大青虫 都爱吃它,蛾子、蚊子、飞蝇都爱咬它。 有一天,樟树上来了一只花喜鹊,樟树求它说:“花喜鹊,花喜鹊,听说你能飞上天,见神仙,你就做件好事,帮我想个办法,教虫子不要咬我吃我吧!” “好呀,好呀,没问题呀!” 花喜鹊心地很好,它飞到天上,去到太上老君的炼丹房,问老君要了一粒仙丹。 “樟树,你吃了这颗仙丹,树身就会长结实了,不用再怕虫子了。” 果然,樟树吃了仙丹,身上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味,树干变结实了,就连树叶也变得 干爽、硬朗了。 风一吹,樟树叶片上的虫子一个个掉下来了,蛾子、蚊子、飞蝇也都飞走了。 现在呀,人们都喜欢用樟树做家具。因为樟树吃过太上老君的仙丹,不长虫子,又有 天然的香味。 孙思邈年幼时体弱多病,深受病痛之苦,他立志学医识药,于是到深山去,向一位有 名的药师学习。 出师的时候,师父嘱咐他说:“要做个好大夫,可绝不能贪图安逸。你须要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云游四方,广采众长,学习医药之道。等到脚下的鞋子七斤重时,你才可以定 居行医。” 孙思邈听从师傅的教诲,背上药囊云游天下,年复一年,不知道翻过多少山,走过多 少路,采了多少药,医了多少人。 有一天,他回到故乡耀州,天下起大雨,那会儿孙思邈正走在山路上,路上满是泥泞。孙思邈步履艰难,沾在鞋子上的泥越来越多。他走进路旁的龙王庙避雨,庙里正好有个菜 贩子,孙思邈脱下鞋子,对菜贩子说:“麻烦你帮我称一下这双鞋子,看它有多重。” 菜贩子一称,笑着说:“大夫,你这鞋子呀,连泥带水,不多不少,正正好七斤哩。” “七斤就对了,我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从此立地生根吧!” 于是乎,孙思邈在山脚住下来,定居行医。他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很快誉满耀州, 人人称他为“药王”。那座山呢,因为有药王居住,也变得灵验了,从那时起被唤作“药 王山”。

短篇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短篇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李老歪蹲在自家门前的歪脖树下,挖空心思想发财的主意。 这些年为发家致富,李老歪可没少折腾,无奈他头上一直罩着霉气星,到头来还是穷光蛋一个。如今他老了,折腾不动了。李老歪决定想一个好主意,一个不用出力就能让票子滚滚而来的主意。 他的目光落在身边的歪脖树上。这是棵老榆树,应该有上百年历史了。它的主干已长到两人合抱那么粗,可惜主干太短,不到一人高就分叉歪向一边。也许正因为它不能成材,所以它才能长命百岁。现在李老歪看着它,突然眼前一亮,有了! 第二天一早,村人被一阵激烈的鞭炮声惊醒。出来一看,只见李老歪家门口的那棵歪脖树披红挂彩,树下摆张桌子,桌上摆着供品,插着香烛,李老歪一家人正跪在树下,极其虔诚地顶礼膜拜。 越来越多的人围拢来看热闹,不知道李老歪这是唱的哪一出戏。 李老歪看看能来的人差不多都来了,就站起身说:“乡亲们,这些天这棵树一直给我托梦。说它得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已经成了仙树。它不但可保一方平安,而且能够为人驱魔看病,并要我当它的替身。乡亲们若有大灾小病,就来求仙啊!” 大家听李老歪说完,一起笑着走开,都说这李老歪的脑子不是让驴踢了就是进水了。不错,这年头人们越来越迷信了,但这不等于说你李老歪说什么成仙什么就成了仙啊。青天白日的,胡说八道呢! 不过没过几天,就有几个城里人前来拜树。拜完以后,一个说自己的头疼病马上好了,另一个说他在这边一拜树仙,他在医院难产的老婆立马就生了个大胖小子。他们欢呼雀跃,给了李老歪很多钱。 村人不屑一顾,说这个定是李老歪雇来的托儿。

又过几天,吴二娃家的牛丢了,上天入地寻不着。有病乱求医, 最后他将信将疑前来拜树仙,就见李老歪净手焚香,然后把耳朵贴到 树上,嘴里嘟嘟哝哝了一阵,说:“此牛在西南方向的一条沟里,赶 紧去找吧。”吴二娃撒腿就跑,果然在一条沟里找到了牛。 这件事一时轰动开了,都说树仙真的灵验哩。不过村人李虎却说:“扯吧,纯粹是瞎猫碰上个死耗子。”他还指着李老歪说,“既然你 家有树仙,你怎么不让它运些票子来给你花哩?省得你穷得掉渣儿!” 李老歪恨恨地看着李虎说:“李虎,你不要张狂,10天以内,必有大 灾降到你的头上!”李虎笑道:“好,我等着!” 说来也怪,第五天,李虎赶辆马车去拉庄稼,路过南沟时,马莫 名其妙地惊了,马车翻进沟里,压断了李虎一条腿。 此事一出,人们不得不重新打量那棵歪脖树,重新打量李老歪。 看着看着,就看出了神秘,看出了威严。他们将自己的体会、猜测和 想象加以综合,再添油加醋,以讹传讹,一时间李老歪和他的歪脖树 声名大噪,传遍了十里八乡。很快,四面八方都有朝拜者赶来。 李老歪当然没那么神,城里人的确是他请来的托,吴二娃的牛是 他藏在那沟里的,李虎翻车是他故意藏在沟里惊了马。他更看不了什 么病,很多病人都被他给耽误了,但在“神迹”辉映下,他没搞掂的事,都被忽略不计了。而他偶尔蒙对了的事情却被无限放大,歪脖树 的神仙地位竟然逐步不可动摇了。 李老歪造神成功,每天只消坐在歪脖树下摇唇鼓舌,就有钞票进账。这年春节,他得意忘形地请村人喝酒,宴席在院里摆了十几桌。 来的当然都是信树仙的人。每人到来都会给树仙点上一炷香,放上一 挂鞭,树下一时烟雾腾腾,响声不绝。也合该有事,那榆树因年代久远,树心早已空虚,加上常年烟熏火燎,其中一枝已经干裂,现在人 们在树下这么一闹腾,加上一阵风吹过,就听咔嚓一声,树冠兜头落下。不但砸塌了院墙,还砸伤了十几个人。现场一片混乱。李老歪和 家人呼天抢地,忙着把伤者一一送往医院。

【民间传说(十二)】传说故事

水口塔的传说 水口塔,又名镇妖塔,坐落在宁都县城南郊梅江河畔山包上。这座宝塔是宁都客家人的风水塔。 明朝万历年间,农夫叶伯,在梅江河里洗锄头,上游漂来一只烂木盆,他拾起带回家当鸡食盆用。每天晚上倒在盆子里的剩饭残粥,第二天却是满盆。叶伯奇怪,又试着放了一勺食盐,隔了一夜,又是一盆盐,再放上一枚铜钱,第二天也是一盆满满。原来是只“聚宝盆”。从此,叶伯生活越来越丰盈。 一年初夏,梅江河水暴涨,这时有一白发高髻道人路过此地,指点叶伯道:“此洪水乃梅江孽龙所兴,宁都城南郊梅江湾里有个深潭,即是孽龙巢穴,若能在潭上建一座宝塔,便能镇妖除患。” 叶伯得了指点,立即筹资备料建塔。可是,一船船大石倒入深潭,即无影无踪。怎么办呢?叶伯想起了家中那只“聚宝盆”,于是带着盆子来到工地,往盆里放了些泥土石块,猛地往深潭一掷,只听得一声巨响,一道金光耀目,霎时,深潭填满了,一座小山拔地而起,叶伯就在小山上建塔。 又有人传说,叶伯失去了聚宝盆,耗尽了全部资财,才兴建了塔的底下三层,上面六层是由曾、彭两姓捐资建成的,至今仍流传着“曾彭压叶”一说。 美人献花的传说 在城西蔚村背岭,曾建有状元獬祖辈的冢坟,地肖美人献花形。 相传某富户请一地理先生择坟地,连续三年,均未选中。这天,稳先生在河东岭脑上持罗盘遥测,发现城西蔚背岭有块美女形风水宝地,蕴蓄大贵之兆。富户闻言甚喜,欲即刻点龙破土定穴。谁知远眺形若真,走近虚无迹。任凭先生施展技法,经半载,仍徙劳。晚上,先生宿山上,梦见一如花似玉女子,执扇咏歌而行:“他家福禄已全无,苦苦何须逼嫁奴。直待三年五载后,妾身情愿嫁樵夫。”次日先生为富户另择坟地。数年后,椎夫郑十四郎,斫柴歇肩蔚背岭,伏身饮泉解渴,忽然土崩塌被压身亡。时家贫子弱,无能入殓,遂葬于此。地理先生得知,将夜之情披露,断言:郑姓后裔必出能人。数十年后果然应验。十四郎曾孙郑獬于北宋皇祜五年,高中状元。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9e15682137.html,/ebook/fac07be026fff705cd170a16.html 冠石的传说 冠石,在宁都县城正西面八华里,状如皇冠,故名。俗称“沙帽石”。 相传王莽篡位,刘秀落难。王莽在中原把刘秀追赶得团团转,追到这里时,刘秀回头一看,只见王莽的人马已尾追在后,不禁大惊失色,于是将皇冠摘下,放在石头上,披头散发,另寻小路折回中原去了。王莽看到皇冠,急欲戴在头上。可是,使尽了平生气力,也拿不起来,原来皇冠见石生根,竟变成了一块岩石。王莽无奈,只得走了。这块岩石后来逐渐变大为现在的冠石。

森林里的传说(故事)

森林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片茂盛森林,里面的大小动物不计其数,本来大家相处融洽,与森林外的村民也一直都相安无事,但是近一段时间却传出兔子吃庄稼的事件。老虎大王很震怒,于是召开百兽大会,会议开始了: 老虎大王首先发言:“兔子,为什么你要去吃外面村庄的庄稼,影响我森林大国的形象,使村民敌对我们?” 兔子道:“大王,我们不出去觅食实难活命啊,森林里面已经没有草了,我们连窝边草都吃完了。” “这是怎么回事?” “大王,现在狼族的成员越来越多,不仅肆无忌惮的捕食我们,连我们耐以生存的草也被它们割去高价卖给狮子大臣养牛、养羊了。” 老虎又问狮子大臣:“有这回事?” 狮子看了一眼老虎大王身边的狐狸秘书,狐狸会其意,于是凑到老虎耳边: “大王,您看,上次我们森林大旱,若不是狮子送的牛奶、羊肉等,我们还在挨饿受渴呢,狮子大臣功不可没啊。” “言之有理”,于是老虎大王又发言了: “狮子大臣劳苦功高,在森林大旱期间,替我们解决了吃饭喝水问题,促进了森林的和谐发展。” 兔子不服气:“大王,那……那我们的吃喝问题怎么解决啊?” “你们的问题我会替你们慢慢解决的。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做一个好公民,不能再做出吃庄稼的违法乱纪事情了。” …… 后来就散会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森林里面又传出牛羊失窃的事件,最后终于调查清楚,是狼干的。 老虎大王把狼叫了过来,“你不是一向都吃兔子吗,现在怎么反倒偷吃狮子大臣养的牛羊呢?” “大王有所不知啊,现在兔子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根本吃不饱。” “ 吃不饱的问题要反映上来嘛,我们会帮你解决的。不管怎么样,你们都要做一个好公民,不能再做出偷吃牛羊的事情了。” 忽一日,老虎没肉吃了,就叫来狮子,“为什么现在我要的牛羊肉越来越少了?” “大王,现在狼也越来越少了,我们人手不够,没人割草,所以牛羊也就养的少了。” 老虎大王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排除一切困难,解决吃喝问题。” “大王……” 狮子也没有说什么,叹了口气,走了。 没多久,整个森林里就只剩下了老虎。 后来,据上山砍柴的樵夫讲,这森林里面根本就没有老虎了……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800字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800字 本文是关于民间神话传说故事8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800字篇一 有这么弟兄俩:哥哥在城里开着门头做卖买,是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富豪人家,弟弟在家下庄户,一年到头靠耕种那点山岭簿地,不用说吃大米、白面,就连地瓜、饼子也填不饱肚子! 这弟兄俩的娘早已下世,留下个老爹轮流着养活。上半年,爹到老大家吃住;下半年就到老二家吃住。 老爹每当轮到老大家时,住得是高楼大厦;吃得是大米、白面、鱼、肉、禽、蛋。可是到了老二家里,住得是茅草小屋,连地瓜、饼子也难吃到尽头。弟弟的两个孩子,每逢看见那黄灿灿的饼子,馋得干咽唾沫,儿和媳妇也不舍得掰给孩子一点吃! 这年除夕,哥哥来到弟弟家和老爹凑在一起过团圆年。吃饭时,哥哥见弟弟家这粗茶淡饭,触景生情地对他爹说:“爹,你说俺弟兄俩哪一个最孝顺?” 爹听后笑了笑,说:“都孝顺。” 哥哥又问:“爹啊,两个都孝顺,还有个最孝顺的呢?” 老爹听老大说到这里,便抬起头来,先看了看大儿,又瞅了瞅二儿,然后不急不忙地说:“你让我怎么说呢?” 老大说:“这还不好说,您在谁家住得最好,吃得最好,谁就最孝顺!” 老爹叹了口气,说:“是啊,我在你家住得好,吃得好男女老少都一样,难分长辈、小辈,在你弟弟家,住得孬,吃得孬,可有口差样的饭菜,全家都不舍得吃,只留给我一个吃。就连那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都知道把顺口的留给爷爷吃!呢你说,谁最孝顺?” 老大听后,只见他那白净净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句话再也说不出来。 你说这两个儿子,哪个最孝顺?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800字篇二

仫佬山乡有个村庄叫中寨,寨前有一峭壁深岩,岩洞中有一种石头,叫“鸳鸯石”。关于它,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中寨有一个年轻姑娘,名叫勒耶,生得聪明、美丽,心地善良,是仫佬山乡有名的歌手,方圆十里八寨的后生谁不羡慕,他们常来和她对歌,向她求婚,可是,都被她拒绝了。 那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到了,这是仫佬人的歌节。大清早,勒耶身穿靛蓝花边衣,下套彩色百褶裙,脚穿鸳鸯白线鞋,头插双龙白银簪,打扮得似仙女一般,便和同伴们一起去走坡①。后生家们见了,蜂拥而来,纷纷要和她对歌。人们听了,给对歌人让出一条道来。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后生走过来,笑着唱歌,这时,勒耶瞄了那后生一眼,只见他长的身强体壮,英俊朴实,心中十分高兴。她接着唱。 后来,勒耶打听到后生是东寨的放牛郎,名叫索卜。两人便经常一起走坡对歌,一起上山割柴草,互相帮助,相亲相爱。不久,俩人订下了婚约。 勒耶和索卜相爱的事,象春风一样传遍了村村寨寨,老人们都说他们是天生一对。可是,也有的人说,勒耶有福不会享,多少富家子弟她不爱,偏偏去爱一个放牛郎。这话很快传到了勒耶贪财的阿妈耳里,她又气又急地说:“女儿呀,你是妈心上的肉,俗话讲:‘嫁给富汉,肉汤泡饭;嫁给穷汉,鼎锅刮烂。’婚姻大事由阿妈为你作主!”勒耶听了,羞羞答答地说:“阿妈呀,强扭的瓜不甜。我心里有谁,谁就是我爱的人……” 阿妈拿她没办法,一气之下,便把她关在竹楼里,对她说:“如果你不依阿妈,以后你再也别想到外面去了。”这样,勒耶无法和索卜见面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八月十五歌节又到了。勒耶天天想念索卜,但自己被关在竹楼里,整天做鞋、绣花,又怎能见到索卜,倾吐心头的痛苦呢?她从窗口望去,仿佛看见了索卜消瘦的面容,不由得伏在窗前暗暗哭泣。突然,远处传来了索卜的歌声:这歌声多么亲切!她抬头向外望去,只见寨前的大榕树下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可怜的索卜吗? 索卜听到了勒耶清脆、动听的歌声,知道了勒耶的处境,又是高兴,又是发愁。他发誓要把勒耶救出来。

民间故事传说300字【三篇】

民间故事传说300字【三篇】 导读:本文民间故事传说300字【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神女瑶姬的传说】 瑶姬是西天王母的小女儿,住在天上的瑶池宫里。她自幼跟三元仙君学道,有一身变化无穷的仙术。后来,她被封为云华夫人,专司教导仙童玉女之职。 瑶姬喜欢游玩。一日,她来到巫山上空,不禁为其秀美的景色吸引。不料,有十二条蛟龙正在此兴风作浪,使当地云雨茫茫。瑶姬决心为人间除去恶龙。于是她手指蛟龙,施展法术。但闻惊雷滚滚,地动山摇。风平浪静后,十二条蛟龙已然化作了十二座大山。 这十二座大山堵住了巫峡,壅塞了长江,四周汪洋一片。为了治理水患,人间司职治水的大禹赶到此地。然而,这里山势高,水势急,治水十分不容易。大禹日夜忧愁。 瑶姬为大禹治水的精神所感动,便派侍女传授给他一些法术,同时,还派六位侍臣,施展仙术,疏导了三峡水道,让洪水畅通东海。大禹十分感谢神女瑶姬的帮助,就登上巫山,当面致谢。 大禹上到巫山之顶,见到了在游龙、彩凤、白鹤等簇拥下的瑶姬。瑶姬说:“你治水有功,但还要懂得天地间事物变化的道理。”说完,又赠予大禹一部治水用的黄绫宝卷。大禹得了天书,拜谢而去。 水患治理后,瑶姬继续留在巫山过她的神仙日子。她喜欢变幻成

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长久的伫立在巫山上观看日出日落,欣赏这美景。她的侍从也化作了一座座山峰,静静的守卫在神女的身旁。 至今,在今天四川巫山一带,还流传着由瑶姬幻化的神女峰的传说。当地百姓尊称瑶姬为“妙用真人”,还在飞凤峰山麓,为她修建了一座凝真观(即神女庙)。山腰上的一块平台,即神女向夏禹授书的授书台。 【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篇一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 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 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听一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了。 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吕洞宾听也不听,照样叫:“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 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 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 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 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

转起来了。 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 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 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 吕洞宾风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 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 在断桥的下边,有一条白蛇在修炼。 白蛇修炼了五百年,有了灵性,她常常伸出头来,望着人间,见西湖上风和日丽,游人很多;男也有,女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有的看景致,有的荡湖船,有的植树,有的栽花,有的谈笑取乐,也有的忙着做营生…白蛇眼看这人间的繁华景象,心中十分羡慕。 这天,她从湖底钻出水面,正巧那个小汤团从断桥滚下来,便接在嘴里,“咕嘟吞进肚皮去了。 在台湾阿里山中,有一棵很高的红桧树,叫思母树。 关于它们,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东南沿海高大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紧紧连在一起的。

有关民间故事的传说

有关民间故事的传说 本文是关于有关民间故事的传说,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有关民间故事的传说篇一 据说到了每年的最后一天,玉皇大帝都要了解民间的生活状况,于是就派铁拐李下凡查看民情。铁拐李为八仙之一,是个跛脚叫化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夜饭的时候,提着要饭的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处各家乞讨。 讨完饭后,铁拐李把讨来的东西带给玉帝老爷子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玉帝老爷子就让富人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世间,一个精明的商人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很快就想到了应对办法。到吃年夜饭的时候,这户人家把大门关的严严紧紧,家人谁也不许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打开门,桌上什么也没有。 铁拐李一看,认为这户人家穷得连年夜饭都吃不起,于是就大发慈悲,悄悄在这户人家的门口放上几个金元宝就走了。就这样,这家人越来越有钱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到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纷纷跟着学起来。后来,铁拐李见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吃年夜饭,便知自己下凡探察之事已被人们觉察,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 但是,关起大门吃年夜饭的习惯,却据此流传了下来并延续至今。 有关民间故事的传说篇二 有一天,一个穷人骑着马去旅行。走到中午,他感到又渴又饿,就把马拴在一棵树上,坐下来吃午饭了。这时,一个有钱人也来到这个地方,并把自己的马拴在同一棵树。 “请不要把你的马拴在这棵树上。”穷人说,“我的马还没有驯服,小心踢死你的马!” 这个有钱人却回答说:“我愿意把我的马拴在哪里就拴在哪里!”就这样,他把他的马拴牢后,也坐下来吃午饭去了。然而,不一会儿,他们就听到了可怕的嘶叫声,并看到两匹马踢咬起来。两个人同时向马奔去,但已经晚,有钱人的马

顺德民间传说故事

顺德民间传说故事 1民间传说 - 掘尾龙拜山话说逢简,古时候有个读书塾的学童,上学路上在田边拾到一条形状异常的小虫,回私塾后悄悄地放在抽屉里,每日从家里带回一个饭团来喂养它。小虫得到照料,惭惭长大。孩子每日喂的饭团不够饱,只好等到夜间出去觅食。小虫食量惊人,闹得私塾邻近人家常常失窃小牲口和农作物,却又不知何为。 邻近人家一起商量,决定派出几个更夫守夜探查。等到深夜,几个更夫发现空中有一团云气飞来,云气缓缓地飘落在私塾的院子里,他们觉得奇怪,便悄悄跟踪到私塾,打开塾门,入内察看,但又没有发现什么。 第二天早上,塾师逐个抽屉检查,发现一个学生的抽屉里盘着一条鳞光闪闪的怪虫,样子很像传说中的龙。塾师大吃一惊,恐为神物,不敢触犯,于是追问学生怪虫来历,要学生立即放回田野。 学生逼于师命,只好抱着小虫,到了田野,抚摸着小虫,恋恋不舍。忽然间这学生生出日后与小虫相见的念头,于是拿出刀子切去小虫一点尾巴,以作记号。刚一松手,小虫立刻腾上空中,身躯骤然变大,成为一条巨龙,向孩子颔首作别,转身向天空飞去,瞬时间天空风起云涌,龙不知所踪。 传说龙是在天上的,因为这条龙是掘尾的,所以不能上天,只好在深山大泽藏身,每次出行,必定伴有狂风暴雨,毁房屋,折树木,伤路人。每年四、五月间,每遇到这样天气,人们就说这是是掘尾龙拜山。 但是大风暴雨从不为害逢简地方。传说因为这里有一间祠堂奉奉祀的祖先中有一位秋江祖(姓梁,元末明初人),当年养掘尾龙这个学生就是他。每年清明时节,祠堂的神案前有时铺着一层厚厚的树叶,很象是拜垫,有时门外的大灯笼,挂在庭前的树上,人们就说是掘尾龙前来拜祭了,以报答当年养育之恩。 2伍道荣巧对乾隆皇传说清朝的乾隆年问,本邑有一个名叫伍道荣的书生上京赴考,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京城。但见商铺林立,游人摩肩接踵,一片繁华景象。他因一心在考,所以无心观赏,找了问小旅馆住下来,潜心攻读诗书。大考之期来了,他满怀信心,立志要考个功名回家以光宗耀祖。他在考场坐定,翻开考卷,只见上面写着:“把你家乡的风土人情或风景名胜写出来”等字样。这可难住了伍道荣:自己的家乡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虽有水乡风貌,但无名山大川,怎样答好这份考卷呢?他苦苦思索着一….“啊,有了!”伍道荣高兴地叫起来。只见他铺笺挥毫,写下七言诗一首:龙波水灵金鲤跃,一朝折桂登龙门。天市景色世间少,金龙彩凤出青云。东边红日彩霞现,西面竹林紫气生。太平盛世人称颂,双凤朝阳舞东风。随后把卷交上,立即回驿馆等候。主考官看后连连称好,马上将卷交与乾隆皇帝,皇帝看过后,立马召见伍道荣,伍道荣肃整衣冠,入宫见驾。皇帝问道:“你是何方人氏?”伍道荣答道:“草民世居岭南顺邑杏坛古朗乡”。皇帝继续问:“你家乡真的如你所描绘一样吗?”伍道荣又答:“草民不敢欺骗皇上。”乾隆爱玩山水,曾下江南观赏风光是人所共知的。这次他听了伍道荣的禀告,意欲再次出宫,一览那人间胜景,于是派遣钦差大臣快马

民间故事

白蛇传 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内容包括神、仙、鬼、怪,以及历史上出名的人物。 传奇故事 传奇故事的来历大体上是"口口相传"的结果,内容大部分是侠客、清官、贪官等为老百姓所关注的人物。这类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一般老百姓做不到的事情,在故事中都能完成。 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都是一些小人物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其中有爱情故事、机智人物故事、哲理故事等等。 才子佳人 在古代,绝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是他们对才子佳人有着一种崇拜的心理。在一些下层的文人中跟是流传着许许多多这类故事。 公案故事 公案故事的广泛流传,与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着莫大的关联,老百姓无不盼着有为民说话清官出世,所以那些清官的故事在百姓中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寄托。到了现代,公案故事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民间也是流传极广。民间故事可分五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 幻想故事 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又继续发展,反映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信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某些社会矛盾。幻想故事的主人公多为普通劳动者,其中出现的情节、事物和一部分人物,大都带有超自然的性质。它常把某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当作可能实现的事情表现出来。它借助法术和宝物的帮助,实现贫困、诚实主人公的愿望和憧憬,并对恶人、贪心者予以惩罚。这类故事中的宝物大多为日常事物,它们的神奇性能实际是人类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的理想化,并且经过幻想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幻想故事情节常采用"三段结构法";人物、情节、语言基本定型,在不同地区也时有变异;叙述经常夹有韵语。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中的《毛衣女》、陶潜《搜神后记》中的《白水素女》,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上"里的《叶限》、《旁》和《原化记》中的《吴堪》等,记录的都是古代流传的幻想故事。

民间神话传说小故事

民间神话传说小故事 云城县县令黄天才是个贪官。这天上午,他正和心腹商量以治理云水河为借口求朝廷 下拨银两的事,突然,一名衙役跑来禀报,说有人要面见县太爷有要事相告。 来人是云城县卖烧饼的王二,他是特意来向黄天才告密的— 原来,七日前云城县来了一个江湖郎中,这郎中姓华,据说是华佗的后裔,医术高明,医治好了城中人不少的疑难杂症。刚才,米行刘老板把华郎中请到米行给儿子看病。看过 病后,刘老板好心提醒华郎中:“听说皇太子得了一种怪病,你医术如此高明,何不进京 为皇太子医治怪病?如能医治好了,赏金千两,一辈子荣华富贵啊!”按说刘老板也是一片 好心。可这华郎中性格太直了,刘老板话音刚落,立刻气愤地说:“赏金再多也不稀罕! 皇上荒淫无道,他儿子患此怪病,那是报应……”巧的是王二前去买米,正好撞上,为了 赏银,立刻跑来向黄天才告密。 半年前,皇帝的三儿子玩耍时不慎摔倒,一头磕在石头上就成了傻子,找了好多医生 都没有医治好。这病其实就是脑瘫,可当时医学不发达,找不到病因,就说是怪病。天下 是皇上的天下,天下之大,皇上不相信就没人能医治好儿子的病。于是当即下旨,谁能医 治好太子的病,当官的官品连升三级;如果是平民百姓,赏赐黄金千两。 听了王二的诉说后,黄天才眨巴着一对老鼠眼,立刻暗自盘算开来:真是天赐良机啊!我何不趁此机会抓了那华郎中试探一下,看他是否真的有本事能医治好这痴傻之病?如果 真能医治的话,我逼他说出秘方,然后自己亲自为太子治病,不就…… 主意拿定后,黄天才立刻吩咐衙役捕头前去捉拿华郎中。真是祸从天降。可怜华郎中 正在给人把脉看病,突然就被衙役们不容分说绳捆索绑抓到了县衙。进了县衙,黄天才不 管三七二十一,先给华郎中来了个下马威,命令衙役打了他二十大板。打过之后,这才一 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非法行医不说,还敢口出污言秽语诋毁圣上,我看你是不想 活了……” 华郎中知道有人告密,自己抵赖不过,于是也没申辩,任由黄天才处置。 当天夜里,黄天才派师爷找到华郎中劝他:“现在,你的命就攥在县太爷手里。要想 活命的话,就看你有没有医治痴傻之病的本事了。你如能医治痴傻之病,也许还能活命……” 这人谁不怕死呀!华郎中一听,立刻就软了下来,说自己有把握能医治好痴傻之病, 请求不要杀他。师爷一听心中大喜,立刻对华郎中说:“如果你真能医治痴傻之病,那就 把秘方写出来吧……”就这样,在师爷的威逼下,华郎中权衡利害,终于把医治痴傻之病 的秘方写出来交给了黄天才。 华郎中早被吓怕了,交出秘方后,生怕再节外生枝惹出麻烦,于是立刻收拾行李离开 了云城小县。

短篇民间故事五篇-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短篇民间故事五篇-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在民间流传的以通称的人物,广泛的背景,在完整而又富有趣味的情节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的口头散文作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民间神话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民间神话故事1在曹州牡丹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老梅花,少牡丹。”意思是说,梅花越老,开得越丰腴鲜艳;而牡丹呢,恰在青春时(指栽种五六年的)花儿开得才最雍容华贵。可是,人们传说,民国初年,曹州赵楼村南面,有一棵生长了一百五十多年的牡丹树,叫脂红。这棵牡丹,树高丈二,枝长丈八,主干有碗口般粗细,开花红似胭脂,人称“牡丹王”。牡丹王花开数百央,红霞一片,香气袭人。夏天,老人们坐在树下乘凉,孩子们爬上树上玩耍。这件事在十里花乡传为奇谈,时间久了,当地的百姓官员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谷雨时节,牡丹王盛开,甚至峤 里之外的人都来观赏。当时,曹州镇守史陆郎斋对“牡丹王”早有所疗,亲自一看,果真名不虚传此人不学无术,又专横粗暴,惯会巴结上司,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他多次提出要买“牡丹王”,花农们执意不允,只好作罢。窃国大盗袁世凯准备在北京做皇帝,陆郎斋一看时机已到,为了讨好袁世凯,青去直上,就想拿这“牡丹王”作进贡礼。这年春天,牡丹花又开了。陆郎斋带领一干人马,耀武扬威地来到赵楼牡丹园。只见王彩缤纷的花海之中,“牡丹王”鹤立鸡群般地高高挺立着,红光耀眼,浓郁的花香沁人肺腑。陆郎 斋心中暗想:好一株牡丹王王,我若能得手,呈南上去,不悉得不到荣华富贵?想到这里,使命人强抢“牡丹王”。闻讯而来的花农们苦苦哀求:“不行啊!这‘牡丹王’是俺花乡的传世之宝啊!挖不得呀!”陆郎哪里肯呀?在花农们的抗议,要骂声中,陆郎斋强行挖走了“牡丹王”。陆郎斋得到了“牡丹王”,得意洋洋接着,他又派了专车,亲自护送着送到北京,见到了袁世凯。袁世凯见后,喜出望外,陆郎斋的官职也连升三级。后来,袁世凯又令陆郎斋护卫着把“牡丹王”差额主河南冁德府(今安阳市),栽到袁世凯的公馆里。没过多久,“牡丹王”在袁氏公馆枯死,坐了八十三天皇帝 的袁世凯,也被全国人民赶下了台牡丹乡的花农们得知“牡丹王”枯死的消息,悲痛欲绝。有人赋讨一首:窃国大盗用小人,国遭灾难花不存。灌注心血百余载,枯死异乡刀剜心。民间神话故事2古时候,有个叫齐公的人。家境贫寒,幸得贤妻娘家资助,做起了贩卖粮油的买卖,几年下来挣得了一份家业,成了当地的富人。富了之后,齐公发现妻子老了,头发白了大半,婀娜多姿身材的身材走了形,脸蛋亦失去了光滑。样貌与他不在般配,再瞧商友们,都是三妻四妾,他心里痒痒,也有了纳妾的想法,一次他出去办货,在烟街柳巷遇见了一位歌姬,她不但小曲唱的好,模样更是如花似玉人见人爱。于是他花大价钱把这位歌姬娶回了家,妻子见他娶回了小妾很生气,但也无奈,只能忍着伤心把小妾安排住下,那晚,齐公和妻子在卧室谈生意上的事,忽听门外有人敲门,齐公生气的问道:“谁呀?”歌姬怯怯地道:“老爷!外面刮风了,我害怕,不敢自己睡,你陪我睡好不好。”齐公听完很高兴,急忙告别妻子和歌姬搂搂抱抱地回屋去了,全然不顾妻子的感受。齐公走后,妻子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她自愿搬到下屋去睡,把正房让给他们,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诵经念佛,不再管家里的事。而齐公眼里只有歌姬,对妻子理都没理,她要住下屋,就随她去了!一点也没顾念夫妻之情。就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突然狂风大作,刮起了暴风。这暴风来势汹汹,眨眼间掀翻了齐公家的正房,倒塌的墙正好砸在齐公的身上,他痛的惨叫一声,想要跑可是腿被死死压住动弹不得。只得高声呼唤歌姬来救他,却见歌姬抱着细软正准备逃跑,他又气又急地破口大骂,歌姬回头说:“老不死的你啰唆什么,我委身给你,是图你有钱,可现在你的房子塌了,要是重建你必定会花去所有储蓄,我可不愿留下来陪你吃苦。”说完抱着细软跑了。就在齐公彻底绝望时,妻子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也不说话就去搬他脚上的砖块。齐公见结发妻子来救自己惭愧地说:“我以前那么对你,你还帮我干嘛!快走吧!这屋子马上就要塌了,别管我了。”妻子边搬砖块边说:“你是我丈夫我怎么能丢下你一走了之,那还是人吗?齐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