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的传说故事壮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员,壮族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令人向往,让人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壮族的美。
那你知道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蛙婆节”,也称“青蛙节”或“蚂虫另节”。
它是东兰壮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在每年正月期间自发举办的、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寿粮丰、六畜兴旺为目的的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的“蛙婆节”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月末结束,历经四个环节,为时近一个月。
传说青蛙是天帝派下凡间专事桑稼的农神,但一农夫不知其尊卑,错将夜间满野欢叫扰眠的青蛙全部毒死,造成当年天地大旱,颗粒无收,无以聊生。
然而,酿成大祸后村民却始终不知个中原因为何。
后来,天帝道明原由,令下民将死去的青蛙一一找回,日夜祭拜,并以最隆重的仪式逐个埋葬,以赎过罪,求得来年风调雨顺。
年年岁岁沿袭,因此成节事,即今“蛙婆节”。
每年正月初一起,村民们便敲锣打鼓遍野寻蛙。
一旦找见,人们立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间歌声四起,村寨锣鼓喧天,户户鞭炮齐鸣。
这就是“蛙婆节”的第一阶段“寻蛙婆”。
蛙婆找见后,便拿到寨中专门的祭蛙亭,经颂蛙师一番祷颂后,将青蛙装入金黄色的竹筒灵棺内,再由两个人抬着“蛙婆棺”在寨内挨家挨户临门祝贺赐福,当几位诵师代蛙婆念完祝语后,主人家立即热情虔诚地将糯米、钱币、糍粑、红蛋等奉给蛙婆,以示感谢。
晚上,将蛙婆重置于祭蛙亭,全寨男女老少尽聚于此“守灵”,烧拜尽孝许愿祷告。
这是第二阶段“祭蛙婆”。
月末未至,祭蛙时间较长,寨中老幼日夜聚集于此掌灯结彩,敲打铜鼓,对唱山歌。
这是活动的第三阶段“唱蛙婆”。
及至月末,人们选好宝地,择准良辰,由蛙师按常规举行仪式后,在蛙师、长老的引领下,全寨老少高举画有五谷六畜、虫鱼鸟兽的幡旗,敲锣打鼓,劲吹唢呐,高号牛角,浩浩荡荡地为蛙婆送葬。
这是“蛙婆节”最后阶段“葬蛙婆”。
葬蛙之日,方圆域地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知讯尽来,田间地头,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极其热闹。
广西壮族民间故事
广西壮族民间故事壮族是中国的第二大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那你知道广西壮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广西壮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壮族民间故事篇【1】从前,地面上有人。
有一年,雷公爷在天上捣蛋,故意不给地上的生物下雨。
一直旱了六个月,没有一滴水。
山上的树木都死了,野兽也饿死了。
人们没有办法,只得去求张宝卜。
张宝卜会弄法术,就连雷公爷也敌不过他。
他听了人们的话,为人们打抱不平,就弄起法术来。
他说:“三天不下雨,我要那雷公跌下来。
”过了几天,真的下雨了。
雷公爷很生气,因为地上的张宝卜为难了他。
他就企图劈死张宝卜。
正在那个时候,张宝卜在家里念咒弄术,雷公劈下来,没有劈中他,他就拿一个鸡罩把雷公罩起来。
雷公爷被捉的消息传到群众的耳中,大家都说要杀他来吃。
张宝卜接受大家的意见,与群众到街上去买配料回来,准备杀雷公爷。
张宝卜未去街以前,对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伏羲兄妹说:“你们在家千万不要让雷公爷喝茶水和清水。
”张宝卜上街以后,雷公爷就对伏羲兄妹说:“娃子,你们拿点茶来我喝。
”伏羲兄妹说:“父亲去时把话说,茶水不给雷公喝。
”雷公爷没有办法,想了想说:“不给我茶水,就给我一点潲(喂猪的)水罢!”伏羲兄妹想:“茶水不给他喝,是父亲说过的,潲水给不给呢?父亲没说过。
潲水这样脏,可能可以给他喝罢!”于是兄妹两人抬了一桶很脏的潲水来给雷公爷。
雷公爷被罩在鸡罩里,不能出来喝水,就叫伏羲兄妹拿了一根稻草来,从罩里吸饮桶里的水。
雷公爷吸了一口,鸡罩微微动,吸了第二口,鸡罩大动,吸了三口,鸡罩破裂,雷公动起来了。
原来雷公爷有水时就能用自己的法宝,没有时,就不能用。
现在有了水了,他就能冲破这鸡罩出来了。
雷公爷从口里拔出一颗牙来,对伏羲兄妹说:“你们拿这颗牙去种,等它出了果,熟了,你们就拿下来,挖去里面的心,放好起来。
有朝大水来临,你们就钻进里面去。
”说完就腾云驾雾而去了。
过了不久,雷公爷因为张宝卜为难他而大怒,命令雨神整天整夜地下雨,雨下得多了,河水涨起来,先淹没了平原,再淹没了村落,又淹没了高山,最后,洪水一直淹到天上。
壮族民间故事选
壮族民间故事选壮族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壮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仰韶文化影响下,他们将仰韶文化、族谱、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系统地融入自身文化中。
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民间故事也甚为精彩,令人信服。
以下是常见的几则壮族民间故事:一、《小姐,你迷路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一个叫“蒋某”的壮族人在乡下放羊。
有一天,他的放羊的路上,看到一个山里有一个漂亮的姑娘,似乎迷失了方向。
蒋某就走上前去问这位姑娘:“小姐,你迷路了吗?”说完,他将她带出了当地的山林,又将她送到了自己乡村的家中。
原来,这位姑娘是壮族山里的王孙,只是外出迷路了。
考虑到姑娘的安全,蒋某不仅让她住在他家,还探望过他家的正宗。
二、《阿宝变山豹》这是一个关于壮族少年阿宝的故事。
有一次,他和家人一起去收割果子,却意外掉到了离家很远的野外深处。
此刻,他发现自己处于一群山豹之中,而且他自己也变成了山豹。
他发现,他的口中只有“硬哑哑”的声音,只有当他唱起壮族歌谣时,山豹才会停止攻击他。
由此,阿宝回到了家,而他发现唱歌也是一种他能够得以沟通的方式。
后来,他常常唱歌,结识许多朋友,了解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学习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
三、《水牛的力量》这是一个关于水牛的故事,也是祖先留下的一段传说。
有一天,一头水牛正在牧场里放羊,突然有一只大象把它撞飞了,把它撞得只剩下一根毛。
但是不久,水牛变得越来越强壮,它把大象一把扔到一边,弄得只剩下一个小尾巴。
以后,水牛用自己的力量耕地种植农作物,它的力量无人能及。
此后,壮族的人们尊重水牛,认为它代表着力量永恒不变的精神。
四、《芙蓉花的秘密》这是讲述壮族小伙许景的故事。
他生活在一个宁静的乡村,他的祖祖父父传说:在他家的大片芙蓉花园里,有一颗神奇的宝石树。
一次,他偷偷摘下了一颗宝石果,发现里面无尽的宝藏,当年它们是故乡的人积攒来的。
原来,当年家里的人把所有宝藏都藏在芙蓉花园里,只有家族的掌门人才知道,而掌门人只有在十二岁的时候才能见到它们的真实形态。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那你知道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壮族米洛甲造人的传说米洛甲(米:壮语妈妈之意),壮族里的创世女神,一说为布洛陀之妻,另一说为布洛陀的母亲。
在汉语里又译作“姆洛甲”或“姆六甲”。
广西六甲镇的姆洛甲女神峡便由此命名。
相传姆六甲是一位造天地、造人类和万物的女神。
她吹一口气,升到上面便成了天空;天空破漏了,抓把棉花去补就成为白云。
天空造成了,她发现天小地大,盖不住,便用针线把地边缝缀起来,最后把线一扯,地缩小了,天能盖得住了。
然而地又不平了,大地边沿都起了皱纹,高突起来的就是山,低洼下去的就成了江河湖海。
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从腋下生下来。
她见地上太寂寞,便又造了各种生物。
她的生殖器很大,象个大岩洞,当风雨一来,各种动物就躲进里面去。
由于自身的繁衍对原始人类的极端重要性,壮侗语民族先民就把姆洛甲奉为生育大神,拜她为圣母。
随着社会的发展,姆洛甲又变成主管生育的花婆母神、花婆王,成为己婚女子求子的偶像。
在壮侗语族各民族中都有相关的神话传说。
米洛甲造人的传说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
中界的大地上,长起一朵花,中间长出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我们壮族的始祖。
后世人叫她米洛甲;因为有智慧,所以又叫米洛西。
远古的时候,螟蛉子向天上飞去,地下留的是拱屎虫。
一个造天,一个造地。
拱屎虫勤快,造的地很宽;螟蛉子很懒,造的天很狭小。
到天盖地的时候,盖的老不严。
于是,米洛甲把大地一抓起来,把地皮扯得鼓涨起来。
这回天地盖得严实了。
但大地上鼓起来的地方,就成为山坡高地,凹下去的地方,却成为深壑裂缝,于是就成河流湖海。
米洛甲见大地毫无生气,便想造起人来。
她撑开两脚,站在两个大山上,突然吹来一阵风,觉得尿很急,便洒一泡尿,尿湿了土地。
她便用手把泥土挖起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很多泥人,用乱草蒙盖起来。
壮族神话传说_神话故事
壮族神话传说解释自然和制服自然,就成为神话的主要内容。
同时,由于人们的利益一致,在集体生产中涌现出来的技艺超群、勇敢刚强的人物,受到全体成员的崇敬,其被赋予神奇的能力而成为神或半神。
所以就有了神话,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壮族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用!壮族神话传说篇1:一幅壮锦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
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
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
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
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
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
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
老妈妈真高兴啊!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大儿子出发了。
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
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
如果不能,就会丧命。
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
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
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
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
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
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
壮族的故事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包括许多有趣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壮族故事的内容:
1. 《刘三姐》
《刘三姐》是一部著名的壮族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刘三姐为了反抗封建统治和追求自由爱情而英勇斗争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也表现了他们对自由、平等和爱情的向往。
2. 《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是一部以壮族为背景的音乐剧,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爱情和传统的故事。
这部作品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了壮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精神。
3. 《阿诗玛》
《阿诗玛》是一部经典的壮族民间传说,讲述了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阿诗玛与勇敢善良的小伙子阿黑哥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表现了他们对勇敢、智慧和正义的崇尚。
4.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是
壮族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农业工程奇迹。
这个梯田系统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和完善,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龙脊梯田以其独特的景观和文化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梯田”,也
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5. 《壮锦》
壮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的手工纺织艺术品,以其精美绝伦、色彩斑斓而闻名于世。
这种织物采用纯棉线和丝绸线交织而成,图
案多样,有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等各种题材。
壮锦不仅是一种实用
的生活用品,更是一种富有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
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壮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这些故事和传说从古至今一直在壮族人民之间口口相传,成为了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脍炙人口的壮族民间故事与传说,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壮族文化的魅力。
一、宇宙创世神话壮族的宇宙创世神话讲述了世界的起源和万物的形成。
根据传说,在太初的时候,只有一片浩渺无边的混沌大海。
在这个混沌中,一个名为“帝耶”(Dìyē)的神灵开始创造世界。
他用手指挖掘大地,抓取山石,形成了大地和山脉;他抹黑了双眼,形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大鼻孔变成了河流,海洋和湖泊。
这样,整个世界从无到有,诞生而来。
二、牛郎织女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也在壮族民间有着广泛的传播。
根据故事,牛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穷苦农夫,他的妻子去世后,他一个人过着孤独的生活。
一天,牛郎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了七仙女们在游玩。
其中最美丽的一位仙女名叫织女,她温柔善良,善于织布。
牛郎被她的美丽和善良所吸引,两人互生情愫并结为夫妻。
然而,织女的仙家并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于是将织女带回天界。
牛郎和织女以银河相隔,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夜,鹊桥才会建成,他们才能在桥上相会一次。
三、勇士马溢传说马溢是壮族民间故事中出色勇士的代表。
相传,马溢是一个身披宝甲,手持宝剑的勇士,他勇猛无敌,力大无穷。
一次,壮族部落被敌人侵略,马溢带领族人奋起抵抗。
他以一己之力击败了敌人,拯救了部落。
为了感谢他的英勇行为,壮族人民抬起马溢形成的大山,成为了一座永久的纪念碑。
这个传说展示了壮族勇士的勇敢和荣誉,并成为了壮族人民的精神符号。
四、雷公救母传说雷公救母是一个温暖感人的壮族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了雷公替母亲下地狱救她的故事。
母亲因为平时对儿子不好,死后被判入地狱受苦。
雷公深感对母亲责任重大,毅然选择下地狱救母。
他经过各种考验,最终成功将母亲救出地狱,母子二人重聚,并获得了吉祥安康。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的传说故事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许多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壮族的一些传说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木兰的壮族姑娘。
木兰是个勇敢而善良的姑娘,她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
村庄的一侧是高山,山上有一片茂密的森林,而另一侧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村庄里的人们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但他们却面临着一个难题——村庄的水源越来越少。
有一天,村庄的长者们商议起来,他们决定派出一位勇士去寻找水源。
木兰听说了这件事后,毅然决定自告奋勇。
她告诉长者们,她愿意去寻找水源,因为她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长者们对木兰的勇气和信心感到震惊,但他们还是担心木兰会遇到危险。
木兰踏上了前往山上的征途。
她穿过了茂密的森林,越过了险峻的山岭,终于来到了山顶。
在山顶上,她发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泉水。
木兰欣喜若狂,她用双手捧起了泉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了村庄。
村庄里的人们看到木兰带回的泉水后,无比欢喜。
他们为木兰的勇气和智慧感到自豪,纷纷称赞她是村庄的英雄。
从那以后,木兰成为了村庄里的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
另一个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阿妹的壮族姑娘。
阿妹是个聪明而美丽的姑娘,她生活在一个以种植稻米为生的村庄里。
村庄的人们都很勤劳,他们每天都会到田地里劳作,希望能够有一个丰收的季节。
然而,村庄的稻田却遭受了一场旱灾。
田地里的稻米枯萎了,村庄的人们陷入了绝望之中。
阿妹看到了村庄人们的痛苦,她决定去寻找解救村庄的办法。
她听说了有一位神秘的老人,据说老人知晓解除旱灾的方法。
阿妹踏上了前往老人居住地的征途。
她经过了茂密的森林,穿过了湍急的河流,终于来到了老人的居所。
老人告诉阿妹,解除旱灾的方法是要找到一颗神奇的种子,只有这颗种子才能带来丰收。
阿妹听了老人的话后,决定去寻找这颗神奇的种子。
她四处寻找,最终在一片未被开垦的土地上找到了这颗种子。
壮族的传说故事
壮族的传说故事壮族是我国众多民族中的一员,壮族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彩的独特文化令人向往,让人想亲身去感受一下壮族的美。
那你知道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蛙婆节”,也称“青蛙节”或“蚂虫另节”。
它是东兰壮族人民以村寨为单位,在每年正月期间自发举办的、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人寿粮丰、六畜兴旺为目的的最隆重的传统文化活动。
传统的“蛙婆节”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月末结束,历经四个环节,为时近一个月。
传说青蛙是天帝派下凡间专事桑稼的农神,但一农夫不知其尊卑,错将夜间满野欢叫扰眠的青蛙全部毒死,造成当年天地大旱,颗粒无收,无以聊生。
然而,酿成大祸后村民却始终不知个中原因为何。
后来,天帝道明原由,令下民将死去的青蛙一一找回,日夜祭拜,并以最隆重的仪式逐个埋葬,以赎过罪,求得来年风调雨顺。
年年岁岁沿袭,因此成节事,即今“蛙婆节”。
每年正月初一起,村民们便敲锣打鼓遍野寻蛙。
一旦找见,人们立即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田间歌声四起,村寨锣鼓喧天,户户鞭炮齐鸣。
这就是“蛙婆节”的第一阶段“寻蛙婆”。
蛙婆找见后,便拿到寨中专门的祭蛙亭,经颂蛙师一番祷颂后,将青蛙装入金黄色的竹筒灵棺内,再由两个人抬着“蛙婆棺”在寨内挨家挨户临门祝贺赐福,当几位诵师代蛙婆念完祝语后,主人家立即热情虔诚地将糯米、钱币、糍粑、红蛋等奉给蛙婆,以示感谢。
晚上,将蛙婆重置于祭蛙亭,全寨男女老少尽聚于此“守灵”,烧拜尽孝许愿祷告。
这是第二阶段“祭蛙婆”。
月末未至,祭蛙时间较长,寨中老幼日夜聚集于此掌灯结彩,敲打铜鼓,对唱山歌。
这是活动的第三阶段“唱蛙婆”。
及至月末,人们选好宝地,择准良辰,由蛙师按常规举行仪式后,在蛙师、长老的引领下,全寨老少高举画有五谷六畜、虫鱼鸟兽的幡旗,敲锣打鼓,劲吹唢呐,高号牛角,浩浩荡荡地为蛙婆送葬。
这是“蛙婆节”最后阶段“葬蛙婆”。
葬蛙之日,方圆域地十里八乡男女老少知讯尽来,田间地头,满山遍野,人山人海,极其热闹。
壮族简短故事
壮族简短故事1.壮族的民间故事颠公的故事(壮族民间故事)一,舔盘颠公家里很穷,靠父母租种地主几亩薄田维持一家四口人半饱生活。
颠公有个姐姐叫田花,长得水灵灵的非常漂亮。
有一次田花去邻村走亲戚,路上遇见邻村地主的驼背儿子虾公。
虾公看见田花,以为是仙女下凡,呆呆地看,连眼睛都不眨。
回家立即叫媒婆去提亲。
颠公的父母不同意把女儿嫁给虾公。
后来虾公的老子亲自登门来要田花的年庚八字。
田花父母不给。
虾公老子威胁说:“不愿把女儿嫁给我做媳妇也行,明年你别种我的田,欠我二十两银子马上还清。
”田花父母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把田花的八字给了他。
田花整天哭哭啼啼,不吃不喝,说什么宁死也不嫁给虾公,虾公怕逼出人命,婚期一拖再拖,定不下来。
一天下午,颠公对田花说:“姐姐你别哭了,我今天就去地主家把你的八字要回来。
”他父母说:“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比登天还难啊。
”颠公晚上到地主家,对虾公说:“姐夫,我姐同意了,喊我来问你什么时候去接亲,她好准备准备。
”虾公很高兴,留颠公在他家吃晚饭。
吃饭的时候,颠公装出很贪吃嘴很搀的样子,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饭吃了一碗又一碗,筷子密密往盘子里夹菜。
虾公一家人都吃饱了,他还在慢慢吃。
桌上四只盘子的菜吃光了,拿起空盘子来舔,舔干净一只又换一只,舌头舔不到的地方,用手把残渣刮进嘴里,油汤沾湿胸前的衣服也不顾,把盘子舔完还装未饱的样子。
虾公一家在一旁象看傻子耍杂技一样。
地主婆说:“老弟,你这样舔盘子太难看了,不饱再炒嘛。
”地主公嗤之以鼻说:“穷鬼的肚子就象潲水桶一样,有填饱的时候吗?”颠公又不停地舔着刮盘子的两只手,恬不知耻地说:“我舔盘子算什么,我姐在家连炒菜的锅头都舔亮哩。
”地主公大惊说;“要这种媳妇简直是败坏门风,丢十八代祖宗的脸。
”说完把田花的八字丢给颠公,厉声说:“饿鬼,给我滚!”家丁把颠公轰出大门,颠公一阵风跑回家向姐姐和父母报喜。
二,挖棉田颠公十二岁就给地主当长工,经常因为完不成地主规定要做的活儿挨打挨饿。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在壮族文化中,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非常丰富,它如一幅斑斓的画卷,形象地真实地展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
那你知道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壮族抛绣球传说关于绣球,在壮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县旧州古镇下的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
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
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
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坚决不从。
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关进地牢,并判了死刑,等待秋后问斩。
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
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被问斩的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
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载满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
在阿秀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摸到日思夜想、却已被折磨得骨瘦如柴的阿弟时,阿秀绝望了,摸索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
这时,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飘然落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
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绣球就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壮乡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后来也就有了抛绣球、狮子滚绣球等民间活动。
现在,抛绣球仍然是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当时用以甩投的是青铜铸造的古乐器——“飞砣”,并且多在作战和狩猎中运用。
后来飞砣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绣花布囊,即绣球。
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壮族为岭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著民族。
那你知道壮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的传说故事篇【1】六月节,是壮族一年中较为隆重的节日。
传说,侬智高被狄青的部队追赶到富宁、广南、麻栗坡、马关一带,被围困在一个大山上,因寡不敌众,准备突围。
突围前,将战马杀了,用马血煮饭,用马肉当菜,饱餐一顿,将全部兵将合成一路,悄悄摸到山脚,隐藏起来。
黎明时分,侬智高一声吼,将士们杀死狄青兵马,冲破狄青防线,钻进了深山老林。
侬智高突围这天,正是农历六月初一。
壮族人民为了纪念侬智高突围胜利,怀念侬智高和战死将士,每年六月初一,就杀牛杀鸡举行祭奠。
开初,用马血拌糯米,后来,用红饭草煮汁代替。
染糯米的颜色也不断增加,红、橙、黄、蓝、黑、青、柴紫、无所不有。
祭龙在壮族地区普遍存在。
古时,在老君山下有一个壮族寨子。
寨子里有龙氏三弟兄,依次为龙虎、龙彪、龙辰。
连年天旱,颗粒无收,老阿米(阿妈)依龙女之言,派儿子去向龙王求情布雨。
龙虎、龙彪先后被龙王杀害。
龙辰扮成龙了到龙宫偷得布雨旗。
摇旗布雨时,龙辰变成龙树。
龙辰变树那天,是三月属龙日,为纪念龙辰和他的两个哥哥,老阿米带着众人,到龙树下杀猪祭奠,从而形成习俗。
壮族的传说故事篇【2】古代在壮族某村的龙潭处,经常闹妖魔。
一放鸭老翁冲进龙潭与妖魔博斗,妖魔失败,变成芭蕉树,老翁又将芭蕉树砍光。
过了几天,妖魔复活。
从龙潭口挖一个洞通到老翁的床脚,想用水把老翁淹死。
因有铜锅罩住洞口,老人得救,妖魔不敢再兴灾作祸,老人见铜锅可以降妖,就打了很多铜锅、翅膀。
哪里有妖怪兴风作浪,铜锅就飞到哪里哪里的洪水就会平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一年,最后一个铜锅飞走了。
于是,人们到处寻找,终于在丘田里找到。
男女老少高兴极了,围着铜锅,边唱边跳。
有一个人敲响铜锅,发出悦耳的声音,众人踏“咚咚”的拍节点,跳得更加快热烈。
后来,人们将铜锅改成铜鼓,将用铜鼓声伴奏跳的舞,叫铜鼓舞。
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
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壮族文化中,民间故事和传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故事不仅富含智慧和哲理,还生动地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本文将带您一起探索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
一、壮族神话故事壮族的神话故事流传已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百足之战》。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子民被恶虫侵害的时候,壮族英雄杨贵妃化身成一个百足娘娘,带领族人与恶虫进行斗争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壮族人将杨贵妃视为保护子民的形象,崇拜她并将其作为民间信仰的对象。
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在壮族的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英雄人物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赞美。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柳永,他是壮乡神界的英雄,被誉为“壮族英雄的化身”。
柳永在传说中以勇敢和聪明睿智的形象出现,他为解救族人,屡战屡胜,最终获得了胜利。
柳永的故事传承至今,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寓意深远的民间传说除了神话故事和英雄人物,壮族的民间传说中还蕴含着许多寓意深远的故事。
例如《白蛇传》,这个传说讲述了一个癞蛇精为了救济百姓,化身成人类与医魔斗智斗勇的故事。
这个故事通过表达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以及对邪恶势力的抵抗,激励人们努力追求心中的正义,同时也散发出壮族人民智慧和善良的品质。
四、民间故事与文化传承壮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仅是娱乐的对象,更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透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深刻理解壮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感受到壮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同时,这些故事也激发了人们对壮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推动了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五、当代价值与意义壮族的民间故事传说不仅仅限制在传统领域,当代社会也能从中找到启示和价值。
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勇气、智慧、正义和善良等品质,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些民间故事,可以加深对壮族文化的理解,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交流。
总结:壮族特色的民间故事传说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情感和智慧。
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亦是中国第二大民族。
壮族的民间故事当然不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篇一宋朝庆历年间,交趾人经常进犯壮族群居的广源州,抢夺黄金白银,抢牛马抢财务,又烧、又杀、又奸,搅得壮族不得一日安宁。
侬智高为保卫壮族的财产,一面调集兵力,与交趾人作战,一面派人到?州,向宋王朝搬兵。
宋王朝不但不派兵抵抗交趾人的进犯,反而加款加税,残酷剥削壮族人民。
侬智高大怒,以侬建侯,侬智忠为大将,率五千兵马起事。
所到之处,杀贪官污吏,烧毁府库,把金银财务分给各族穷人,这样得到了壮、苗、瑶、彝的拥护,纷纷参加了反抗队伍,人数增加到几万人。
在短短半年内,征东征西,平南扫北,连破广西、广东十二个州城,于是,侬智高军威大震,所向无敌。
宋仁宗闻讯,大为震骇!为讨好交趾,镇压壮族起义,就委派枢密院副使狄青为大将,于皇佑四年,率大兵南下,向侬智高步步逼近。
久经沙场的狄青强悍勇猛,老谋深算,趁侬智高不备,率精兵五千,偷渡昆仑关险隘,只一仗,就将侬智高在归仁辅打得大败。
侬智高因伤亡惨重,此后接连打几仗,都没有扭转局势,被狄青从州城赶到乡下,从乡下赶到高山上,一直被赶到富宁、广南、麻栗坡、马关一带,被围困在一座大山上。
狄青统帅着狄龙,狄虎,监促着千军万马,一次又一次,朝山上拼命攻打。
侬智高带领着侬建侯、侬智忠,居高临下,凭险力战。
狄青用大刀杀,侬智高用弓箭射,狄青用弓箭射,侬智高用盾牌挡。
接连几天,都没有将这个山头攻下。
狄青急了,挑选精兵良将,手持大刀、长矛、杆子,亲自上阵,向山上冲杀。
还没到山腰,就被山上射下来的剪,滚下来的木头巨石杀得人仰马翻,砸得焦头烂额,败下阵来。
尔后,狄青几次强攻,都没有取胜,死伤无数精兵良将。
于是,他又调集几万大兵,在大山周围安营扎寨,企图困死侬智高。
大山周围,兵营相连。
刀山箭林,人山人海,围得鸟飞不出,风刮不进!侬智高被困在山上,没有水,就带着士兵在芭蕉树脚挖水塘,粮食少,就带头节约用粮,那几天,骄阳似火,天又不下雨,芭蕉叶慢慢变黄,水塘里的水干了,人渴得嘴皮开裂,口中冒火,马渴得直喘粗气,不断嘶叫。
壮族的民间故事
壮族的民间故事壮族的民间故事都赞颂善良、诚实、谴责邪恶、虚伪,并以善良战胜邪恶作结,反映壮族人民的生活伦理观。
那你知道壮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的民间故事:刘三姐传说相传唐代,在罗城与宜州交界和的天洞之滨,有个美丽的小山村(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蓝靛村)。
村中有一位叫刘三姐的壮族姑娘,她自幼父母双亡,靠哥哥刘二抚养,兄妹二人以打柴、捕鱼为生,相依为命。
三姐不但勤劳聪明,纺纱织布是众人夸赞的巧手,而且长得宛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绝伦。
尤其擅长唱山歌,她的山歌遐尔闻名,故远近歌手经常聚集其村,争相与她对歌、学歌。
刘三姐常用山歌唱出穷人的心声和不平,故而触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
当地财主莫怀仁贪其美貌,欲占为妾,遭到她的拒绝和奚落,便怀恨在心。
莫企图禁歌,又被刘三姐用山歌驳得理屈词穷,又请来三个秀才与刘三姐对歌,又被刘三姐等弄得丑态百出,大败而归。
莫怀仁恼羞成怒,不惜耗费家财去勾结官府,咬牙切齿把刘三姐置于死地而后快。
为免遭毒手,三姐偕同哥哥在众乡亲的帮助下,趁天黑乘竹筏,顺流沿天河直下龙江后入柳江,辗转来到柳州,在小龙潭村边的立鱼峰东麓小岩洞居住。
据说来到柳州以后,三姐那忠厚老实的哥哥刘二心有余悸,怕三姐又唱歌再招惹是非,便想方设法来阻止。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从河边捡回一块又圆又厚的鹅卵石丢给三姐,说:“三妹,用你的手帕角在石头中间钻个洞,把手帕穿过去!若穿不过去,就不准你出去唱歌!”接着铁青着脸一字一顿地补充道:“为兄说一不二,绝无戏言。
”先还是甜甜微笑的三姐,看着哥哥的满脸愠色,那里还敢像往常那样据理争辩,拾起丢在面前的石头,暗忖道:“我又不是神仙,手帕角怎能穿得过去?”她下意识地试穿,并唱道:哥发癫,拿块石头给妹穿;软布穿石怎得过?除非凡妹变神仙!“管你是凡人也好,神仙也好,为兄一言既出,绝不更改!”哥哥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
心想:这一招够绝了吧,还难不倒你?谁料三姐凄切婉转的歌声直上霄汉,传到了天宫七仙女的耳里。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在壮族的古老文化中,流传着许多神秘而动人的传说故事。
这些故事常常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在壮族人民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的精神财富。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带领大家一同进入壮族的神奇世界。
故事一:《白蛇奇遇记》很久很久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某个村庄里住着一对姐妹花白蛇和小青蛇,她们变成人形后来到村庄中居住。
白蛇善良又美丽,而小青蛇活泼可爱。
一天,白蛇救了一个叫许仙的青年人,并与他日久生情。
两人渐渐相爱,白蛇化身为一个女子,与许仙订婚。
然而,一个名叫法海的和尚打算驱赶妖怪,把白蛇杀死。
法海不知其中的真相,不顾白蛇的善良本性,一意孤行,最终将白蛇困住。
小青蛇愤怒地寻找法海报仇,并最终陷入了与法海的斗争中。
故事二:《玉帝娶妻》在一个辉煌而祥和的天宫中,玉帝终日忙于审判善恶之事。
然而,玉帝内心深处渴望能够找到一个聪明善良的伴侣。
为了寻找玉帝的妻子,玉皇上帝派遣九天玄女前往凡间寻找,她发现了一个名叫蓬莱的贵族女孩。
蓬莱拥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她乐于帮助他人,并利用自己的医术救助了许多有病的人。
当玄女告诉蓬莱她将成为玉帝的妻子时,蓬莱拒绝了这个机会,因为她害怕错过凡间的亲人和她所热爱的生活。
最终,玉帝决定降临凡间,迎娶蓬莱,并让她成为了天上最受尊敬的皇后。
故事三:《刘三姐与黄姑娘》刘三姐是壮族中著名的英雄人物,她聪明勇敢,善于唱歌和舞蹈。
有一次,刘三姐来到了一个叫昆岗的山村,看到了一个受尽折磨的黄姑娘。
黄姑娘在嫁给富贵人家之前,被绑在一棵树上,并遭受了各种虐待。
刘三姐决定帮助黄姑娘逃离苦难,她和黄姑娘一起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斗争,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
刘三姐的勇敢和正义感感动了黄姑娘一直以来想要报答的邪恶朋友。
这些壮族的传说故事富含了道德教育的意义,既展现了壮族人的智慧和勇敢,又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力量。
这些故事在壮族人民的血脉中流淌,并成为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壮族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体会到他们深深的感情和独特的信仰。
壮族民间故事
壮族民间故事壮族源自我国南方的古代越人,其独特的生活环境、语言与风俗孕育了不少神秘的民间故事。
那你知道壮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广西壮族地区,特别是环大明山一带的壮乡,千百年来流传着《“特掘”扫墓》的故事,每逢清明扫墓时,“特掘”总会被壮民提起并带着某种神秘感。
据广西省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的一位55岁壮民讲述,“特掘”故事梗概如下:很久很久以前,在上林县塘红乡的石门村里,住着一位没有儿女的妇女。
村里缺水,并且没有引水技术,于是,这位妇女每天不得不独自一人去潭里挑水。
一天,妇女在用木桶打水时,无意中捞起一条小蛇。
她立即将小蛇倒回潭中,可当她再次打水时发现小蛇竟重回桶中。
如此反复多次后,妇女决定把小蛇带回家。
从此,妇女把这条小蛇当儿子养,自己吃什么就喂蛇吃什么,还讲故事给它听。
小蛇也很喜欢这位“养母”,无论妇女去哪儿,小蛇总喜欢跟在后面。
一次,妇女在厨房切猪菜,小蛇陪伴在一旁,时不时摇晃着尾巴。
不料竟将尾巴摆到砧板上,妇女没来得及收手,“咔”的一声把小蛇的尾巴砍断了一截。
此后,这条小蛇便有了名字,叫“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特掘”。
“Daeg3”即“特”,壮语中是年轻男性的代称;“gud3”即“掘”,壮语表示尾巴断了的蛇,即rang2guann1,意思是尾巴断)。
妇女也因此被村民叫作“Me4 Daeg3 gud3”(壮语发音,汉语译为“妈特掘”,即断尾蛇的母亲)。
“特掘”特别能干,常常帮助母亲做家务。
更神奇的是还在一次大瘟疫中,找到解药救了所有的村民!那年阴历三月初二,九十九岁的“妈特掘”过世了,断尾蛇很难过。
第二天,“特掘”施法,瞬间雷雨大作,一阵巨大的龙卷风从天边刮来一口上等的红木棺材。
“特掘”将母亲入殓后,葬在山中峭壁上。
每年清明,“特掘”化为风雨雷电,祭拜母亲。
虽然故事的细节在流传中存在差别,但是,蛇神回家祭拜“养母”这一情节大同小异。
壮族传说故事
壮族传说故事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那你知道壮族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壮族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传说故事篇【1】相传古时候,有一个老妪,没有子嗣,后来救了一条受伤的小蛇。
小蛇伤好后不肯离去,老妪便对小蛇说:人畜有别,我们人是没有尾巴的,你若想跟我在一起,就要舍弃你的尾巴。
后来老妪就把小蛇的尾巴斩掉一小截,小蛇的尾巴变短了,于是人们就把小蛇叫做“特掘”,“特”在壮语里是男的意思,“掘”在壮语里是短尾巴的意思,人们就把老妪叫做“乜掘”,“乜”是壮语母亲的意思。
从此,乜掘就把特掘当成儿子一样养着。
现在壮族还遗留有相关的风俗,就是把新买小鸡小鸭仔尾巴上的毛拔掉几根,意思就是像这位老妪一样去掉动物的野性,成为人类家里的一员。
其实这一风俗和传说反映的是远古人类驯养动物,从野生到家化的远古记忆。
没有尾巴也反映人类从从原始人进化成文明人的历程。
后来,老妪年老去世了,邻居们把老妪入殓后,便对小蛇说:特掘呀,特掘!她平日里视你如己出,她走了,看你怎么给她尽孝。
小蛇仿佛听懂了人话,眨了眨眼睛,忽然风雨大作,一阵狂风就把老妪的灵柩和小蛇一起卷到了大明山的最高峰上面去了。
那时正值三月三前后,后来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了。
人们为了歌颂乜掘的伟大品质和传颂孝道,便给这位老妪乜掘立庙,人们为了表达尊敬,在壮语里将之称为“妲婆庙”、或者是“姥婆庙”(罗波庙),汉文里统称为“龙母庙”。
当地的壮族人也开始崇拜蛇,对蛇也是敬而远之,忌讳杀蛇和吃蛇。
伴随着随着壮族的祖先骆越民族的文化传播和影响,蛇的形态后来就融入中华图腾龙的形态里,所以后来特掘就成了龙的化身,也就升格成了最初的龙,因此特掘又称为掘尾龙。
大明山便成了天然的巨型圣坟,成为了古时候壮族人心灵的信仰,认为人死了,灵魂也会飞回大明山。
所以,大明山又被认为是祖宗的墓,变成了壮侗语民族神话信仰传说里的圣山。
壮族民间故事
壮族民间故事
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传承了民族
的智慧和文化,深受人们喜爱。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述一些精彩的壮族民间故事。
故事一,《白蛇传》。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化成人形,与一个名叫许仙的书生相恋。
但是人与
蛇的恋情遭到了众人的反对,最终被法海和尼姑青蛇所破坏。
白蛇最终不幸被法海斩断了尾巴,许仙也因此而悲痛欲绝。
在许仙即将娶青蛇为妻时,白蛇化身为一个美丽的女子,救出了许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情是无国界的,不应受到外界的干扰。
故事二,《劝梁》。
相传在一个叫梁村的地方,有一位老人常年居住在那里,人们都称他为“劝梁”。
老人总是喜欢对人们说一些劝人向善的话,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感染了整个村庄的人。
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人们都变得善良、宽容,村庄也因此而变得和谐美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影响力是无穷的,善良的言行可以感染他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故事三,《董小宛》。
董小宛是一个勇敢善良的女孩,她在一次意外中救了一只受伤的小鸟。
小鸟为
了报答董小宛的恩情,带着她去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有一株奇特的草药,可以医治所有的疾病。
董小宛得到了这株草药,带回村里,救治了许多生病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良和勇敢是可以得到回报的,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讲述的几个壮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也传递了一些深刻的道德观念。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猜你感兴趣:
1.壮族民间传说故事三则
2.壮族民间的传说故事
3.壮族民间传说故事
4.壮族民间故事有哪些
5.壮族的民间故事
活着的人乱跑乱跳,叫也叫不住他们。米洛甲便到树林里采集很多洋桃和辣椒,向人群中洒去。这些活着的泥人便来抢,结果抢到辣椒的便是男人,抢到洋桃的就是女人。于是,这宇宙间才有男人和女人。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历史悠久的壮族铜鼓舞
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群妖作怪,搞得民不聊生,后来有一种两侧生翼,能转会飞的铜鼓,将妖怪一一击毙,老百姓才得安宁。从此以后人们就将铜鼓视为镇妖的圣物,渐渐操起铜鼓跳舞,以感谢铜鼓的救世之恩。由于铜鼓长期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铜鼓舞也就被赋予预卜吉凶,祈祷幸福的寓意。久而久之,铜鼓舞就被广泛用于婚丧节庆及自娱的场合,你学我传,世代不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
敲奏铜鼓的方法多种多样,鼓声铿锵而有节拍。皮鼓一面,摆在铜鼓中间。当铜鼓敲响,并进入节拍之后,皮鼓手从人群中跃出,双手执两根鼓槌,围着皮鼓敲打。他是这个舞蹈中的中心人物,必须按照铜鼓奏出的节拍,一边打,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他打皮鼓的动作有正面打,侧身打,抬腿打,翻身打,转身打,有时打鼓心,有时打鼓边,有时两根鼓槌互相击打。动作变幻快速而有力,有的高难动作只有少数鼓手才能熟练掌握。
现如今,壮族的“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队伍中的任何一个人出错或者不配合其他队员,就会令全队的人输掉比赛。而“板鞋舞”则是“板鞋竞技”的升级版本,借助道具的敲打和音乐的伴奏,表演者要协调一致的展示优美舞姿。
“板鞋舞”一般由九位壮族男女青年三人一组,穿着六只近两米长的板鞋,踏着优美的旋律走动,走动的过程中险象环生,风趣搞笑,随着乐曲的转换,壮族的姑娘小伙们还能穿着长板鞋欢快地跳起现代三步舞。观者快乐,而舞者则得到了全方位的训练。随着“板鞋舞”的广泛开展,聪明而手巧的壮族人还将板鞋舞的两只鞋板装饰起来,表演时的观赏度大大提高。亚运会期间,“板鞋舞”在北京参加了十四场演出,受到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新颖独特的表演及恢谐的情趣,引得观众们开怀大笑,掌声和笑声响成一片。
由于自身的繁衍对原始人类的极端重要性,壮侗语民族先民就把姆洛甲奉为生育大神,拜她为圣母。随着社会的发展,姆洛甲又变成主管生育的花婆母神、花婆王,成为己婚女子求子的偶像。在壮侗语族各民族中都有相关的神话传说。
米洛甲造人的传说
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中界的大地上,长起一朵花,中间长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我们壮族的始祖。后世人叫她米洛甲;因为有智慧,所以又叫米洛西。
作为一种文化,“板鞋舞”不仅丰富了壮乡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担负起弘扬壮族民族文化、繁荣壮族经济的重任产生了积极深远的社会效果。它用历史的缩影展示了壮族人民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英勇善战的形象,激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感和民族感。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民族文化交融的影响,“板鞋舞”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其社会功能和价值也必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传姆六甲是一位造天地、造人类和万物的女神。她吹一口气,升到上面便成了天空;天空破漏了,抓把棉花去补就成为白云。天空造成了,她发现天小地大,盖不住,便用针线把地边缝缀起来,最后把线一扯,地缩小了,天能盖得住了。然而地又不平了,大地边沿都起了皱纹,高突起来的就是山,低洼下去的就成了江河湖海。她没有丈夫,只要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从腋下生下来。她见地上太寂寞,便又造了各种生物。她的生殖器很大,象个大岩洞,当风雨一来,各种动物就躲进里面去。
铜鼓舞特点
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远古的时候,螟蛉子向天上飞去,地下留的是拱屎虫。一个造天,一个造地。拱屎虫勤快,造的地很宽;螟蛉子很懒,造的天很狭小。到天盖地的时候,盖的老不严。于是,米洛甲把大地一抓起来,把地皮扯得鼓涨起来。这回天地盖得严实了。但大地上鼓起来的地方,就成为山坡高地,凹下去的地方,却成为深壑裂缝,于是就成河流湖海。米洛甲见大地毫无生气,便想造起人来。她撑开两脚,站在两个大山上,突然吹来一阵风,觉得尿很急,便洒一泡尿,尿湿了土地。她便用手把泥土挖起来,照着自己的样子捏了很多泥人,用乱草蒙盖起来。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打开蒙盖的乱草一看,这些泥人便活起来了。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那你知道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壮族米洛甲造人的传说
米洛甲(米:壮语妈妈之意),壮族里的创世女神,一说为布洛陀之妻,另一说为布洛陀的母亲。在汉语里又译作“姆洛甲”或“姆六甲”。广西六甲镇的姆洛甲女神峡便由此命名。
铜鼓舞在表演气势上明显的脱胎于壮族古代“三月三”对歌的传统习俗,具有活跃、谐趣及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据悉,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壮族的民间传说故事:壮族板鞋舞
“板鞋舞”起源于明朝广西那地土司的木枷练兵法。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侵犯江浙沿海,明王朝要广西出兵,广西要那地土州出三百兵士灭倭寇。土司罗武杰立即征招三百人进行训练,新兵初次操练,步伐很难一致,土司下令用木枷将新兵的双脚夹住,三人连成一伍,九人排成方队,统一步伐,只能向前,不准后退。经过严格训练后,这支队伍战法独特,勇猛顽强,为平倭寇立下了功劳。从此,三人木枷练兵法流行民间,演变成“三人穿板鞋”比赛。三人穿板鞋这项体育比赛项目经过艺术加工,发展成了“板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