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结构设计原则
结构设计原理第2章 结构极限状态计算
规定时间——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时,结合 结构使用期,考虑各种基本变量与时间关系所 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即设计基准期。我国公 路桥梁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设计基准期≠使用寿命,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 过设计基准期时,表明它的失效概率可能增大, 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度,但不等于结构丧失功 能甚至报废。通常使用寿命长,则设计基准期 就长,设计基准期小于寿命期。
R-抗力方面的基本变量组成的综合抗力;
S-作用效应方面的基本变量组成的综合效应。
2.
结构功能函数与可靠、失效、极限状态的对 应关系
Z=R–S>0:结构可靠 Z=R–S<0:结构失效
Z=R–S=0: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结构可靠度设计的目的用功能函数表示,应满足
Z=g(X1,X2,…,Xn)≥0或Z=R-S ≥0
f
( )
。
-无量纲系数,称为结构可靠指标。 与
失效概率 Pf 有一一对应关系, 越大, Pf 越 小 ,结构越可靠。(表2-1)
2.1.5 目标可靠指标
定义:用作公路桥梁结构设计依据的可靠 指标。 确定方法:采用“校准法”并结合工程经 验和经济优化原则加以确定。 校准法——根据各基本变量的统计参数和 概率分布类型,运用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揭示以往规范隐含的可靠度,以此作为确 定目标可靠指标的依据。
采用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设 计计算应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类 极限状态的各项要求。
2.2.1 三种设计状况
持久状况
桥涵建成后承受自重、车辆荷载等 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的状况。对应于桥梁 的使用阶段,必须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 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
短暂状况
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 (或荷载)的状况。对应于桥梁的施工 阶段,一般只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 算(以计算构件截面应力表达),必维护条件下,在规定 时间内,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如不出现 过大的裂缝宽度,钢筋不锈蚀。(耐久 性)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原则
(2)可变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其值 随时间变化或变化不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包 括安装荷载、人群荷载、风、雪,温度变化等。
(3)偶然作用,指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 定出现,一旦出现量值又很大,持续时间很短 的作用,包括地震、爆破、撞击等。
17
二、结构的抗力以及功能函数 1、结构抗力R: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 的能力。 2、作用效应S:作用在结构或构件中引起 的内力和变形。
42
1、答: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直接作用,也成为荷载)和引起结构 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间接作用),总称为作用。
43
2、答:结构的抗力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44
3、答: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 的概率。
45
4、答:我们将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Ps;而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
49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 定限值。
50
谢谢观看!
51
采用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ψf 表示。
25
二、材料性能标准值fk
材料性能标准值是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中所取材料性能的基本代表值。
26
由于材料的离散性,同一等级的混凝土 的实际强度并不完全一致,它构成一种分 布——正态分布(如下图),可有两个特征
值——平均值μf 和标准差σf 来确定反映其分
布特性。
概率设计按精确程度可分三个水准: 半概率
近似概率(我国)
全概率
最优失效概率
3
第一节 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功能要求 (一)结构的安全等级: 根据结构的用途决定。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基本原则
第二节 结构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的基本概念
钢筋砼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设计时主要考虑的两个变量:
荷载效应( S ) :荷载在结构构件上引起的内力和变形。
如弯矩M、轴力N、剪力V、扭矩T、挠度 f、裂缝宽度 w 等。
结构抗力( R ):结构构件的抵抗荷载效应的能力。如受
弯承载力Mu、受剪承载力Vu、容许挠度[f]、容许裂缝宽度[w]。
第一节 结构设计的极限状态
一.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定义 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 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 态。一旦超过这种状态,结构就进入失效状态。 二.结构极限状态的分类 根据功能要求,国际上通常把极限状态分为两大类: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超过这一极限状态时结构将发生 破坏、倒塌或失稳等现象。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超过这一极限状态时结构将出现 过大的变形,开裂或过宽的裂缝,钢筋严重锈蚀,混凝土 腐蚀、风化、剥落等现象。
二、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超过该极限状态,结构就不满足预定的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产生过大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和外观;
(不安全感、不能正常使用等)
产生过宽的裂缝,对耐久性有影响或者产生人们心理上不能接
受的感觉;
(钢筋锈蚀、不安全感、漏水等)
产生过大的振动影响使用。
二、 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分类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关于安全性功能要求的,所以满 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是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因 为这关系到结构能否安全的问题,一旦失效,后果严重, 所以应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水平。
规范规定,所有结构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计算,必要 时尚应进行结构的抗倾、抗滑、抗浮验算;对需要抗震设 防的结构,尚应进行结构的抗震承载力计算。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设计计算也越发重要。
借助极限状态法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极限状态法是一种截然不同于传统弹性设计的方法,它主要关注结构在达到极限承载能力的情况下的行为。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则。
1.安全性原则:极限状态法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结构在使用寿命内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安全性可以通过控制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来实现。
具体来说,设计计算应确保结构在达到极限荷载时能够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例如承载力与荷载的比值大于1.52.效率原则:设计计算应该尽可能地高效。
这意味着设计应该在达到结构的最小重量和最小材料用量的同时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计算应优化结构的几何形状和材料配置。
3.统一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计算方法和结果的一致性。
这有助于提高设计计算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在设计计算中,应使用国家或地区制定的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
4.精确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尽可能精确地预测结构的行为。
这需要考虑到结构的非线性特性、荷载的不确定性和材料的变异性等因素。
通过使用合适的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提高设计计算的精确性。
5.可靠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具有适当的可靠性,即当计算结果被用于实际工程时,能够有效地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设计计算应基于经验数据和合理的假设,同时考虑到结构的可靠度要求。
6.经济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尽可能经济。
这意味着设计计算应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和性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结构的成本。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计算应优化结构的构型、材料和施工方法等方面。
7.实用性原则:设计计算应具有实用性,即设计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应对实际工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设计计算应提供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案,并确保设计计算的结果易于理解和使用。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M=表中系数× Fl0 V=表中系数×F
3.内力包络图
根据活荷载的不同布置情况,可画出每一跨的各种 布置情况的内力图,若把这些内力图全部叠画在一起, 并取其外包线所构成的图形就是内力包络图。它完整 地给出一个截面可能出现的内力设计值的上、下限。 如图2-9中粗线所示。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44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梁宽为1米);
次梁:以主梁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
主梁:以柱为中间支座和以墙体为边支座的多跨连续梁;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弹性取中心 塑性取边线
24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简化假定:
(1)梁在支座处可以自由转动,支座无竖向位移; (2)不考虑薄膜效应(即假定为薄板); (3)实际跨数小于和等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实际 跨数大于五跨且跨差小于10%时,按五跨计算。
36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三.荷载取值 (1)楼盖荷载类型:恒载(自重)和活载(人群、 设备) (2)荷载分项系数
恒载一般取1.2;活载取1.4;特殊情况下查阅 规范。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37
2.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四、内力计算及内力包络图
1.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注释)
在设计连续梁板时,应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将使 结构各截面的内力为最不利内力。如图2-7所示,为一 五跨连续梁在不同跨布置活荷载时,在各截面所产生 的弯矩图。
fA A
l1 1m
1m
fA A
图2-2
q2
第二章 梁板结构设计
13
2.1 概述
化简上式得: q1l14 q2l24
将(c)代入(a)式可得: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结构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建筑结构教学大纲的目的、背景和重要性。
1.2 课程目标本节讨论建筑结构课程的终极目标和学生在这门课程中应该掌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方法本节介绍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践、案例研究和小组讨论等。
第二章:基础知识与理论2.1 结构力学基础本节讲解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结构变形等内容。
2.2 结构材料与性能本节介绍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材和木材等,以及其力学性质和使用条件。
2.3 结构设计原则本节讨论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荷载计算、安全性分析和设计优化等。
第三章:结构分析方法3.1 等效静力法本节介绍等效静力法在建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包括梁、柱、桁架、刚架和平面框架等结构体系。
3.2 有限元法本节介绍有限元法在建筑结构分析的原理和步骤,以及常见结构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
3.3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本节讲解结构在地震和风荷载等外部激励下的响应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分析和时程分析。
第四章:结构设计与实践4.1 结构设计原则与方法本节讨论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过程和工具。
4.2 结构施工与监控本节介绍建筑结构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及结构监测技术的应用。
4.3 结构维护与加固本节讨论建筑结构维护和加固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检测、评估和修复等过程。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综合设计5.1 结构案例分析本节通过一些典型建筑的结构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5.2 综合设计项目本节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综合设计项目,要求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第六章:考试与评估6.1 考核方式本节介绍建筑结构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笔试、实验和设计项目评估等。
6.2 学习评估标准本节给出学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达到的学习评估标准,包括知识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第2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2-3 材料强度的取值
2. 砼轴心抗压强度取值
抗压强度标准值 抗压强度设计值
fck 0.88c1c 2 fcu,k
fcd f ck
m
3. 砼轴心抗拉强度取值
抗拉强度标准值 抗拉fcu, k )0.55 (1 1.645 f )0.45
二、作用代表值
作用标准值 QK
——
根据设计基准期内概率分布的某一 分位值确定。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 计算的原则
结构设计的目的:
设计满足功能要求的结构。也就是把外界作用对结
构的效应与结构本身的抵抗力来加以比较,以达到结构
设计既安全又经济的目的。
结构设计经历了各种演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 行归纳: 1.从设计理论上
弹性理论 极限状态理论
2.从设计方法上
定值设计法 概率设计法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3. 结构抗力 R 指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 4. 结构工作状态
(1) 结构功能函数
Z RS
(2) 结构的工作状态
Z RS
0 0
结构处于可靠状态 结构处于极限状态
0
结构处于失效状态
§2-1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四、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具有不小于95% 保证率的强度值
f k f m 1.645
f k f m (1 1.645 f )
图-材料强度标准值的概率含义
2.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混凝土
—— —— ——
m 1.45 m 1.20 m 1.47
fd
fk
m
热轧钢筋 精轧螺纹钢筋 钢铰线、钢丝
教案工程结构设计原理
教案-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结构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 教学内容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意义结构设计的目标和重要性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案例分析和解答课后作业和评估第二章: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2.1 教学目标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理解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熟悉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2.2 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概述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和意义结构设计标准和规范的介绍和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案例分析和解答课后作业和评估第三章: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3.1 教学目标掌握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理解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熟悉结构计算的步骤和技巧3.2 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概述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构计算的步骤和技巧的介绍和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案例分析和解答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四章:结构材料的选择与应用4.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材料的选择的重要性熟悉常用结构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结构材料的应用和选择方法4.2 教学内容结构材料的选择的意义和重要性常用结构材料的性质和特点的介绍和比较结构材料的应用和选择方法的讲解和示例4.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案例分析和解答课后作业和评估第五章: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法5.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和步骤熟悉结构设计优化的应用和效果5.2 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优化的定义和意义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和步骤的介绍和示例结构设计优化的应用和效果的讲解和案例5.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案例分析和解答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六章:静力平衡与受力分析6.1 教学目标掌握静力平衡的基本原理能够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理解静力平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静力平衡的定义与原理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静力平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例6.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图形演示和分析互动问答和解答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受力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七章:梁、柱和板的受力特性7.1 教学目标理解梁、柱和板的基本受力特性掌握梁的弯曲、剪切和扭转理论了解柱的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的受力特性熟悉板的结构行为和计算方法7.2 教学内容梁的弯曲、剪切和扭转理论柱的轴心受压和偏心受压的受力特性板的结构行为和计算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数值分析和案例研究互动问答和解答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受力特性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八章:剪力墙与框架结构设计8.1 教学目标理解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学会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8.2 教学内容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定义和应用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分析剪力墙和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介绍8.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设计计算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九章:结构动力学基础9.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了解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9.2 教学内容结构动力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数值分析和案例研究互动问答和解答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动力学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十章:结构稳定性和扭转10.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性掌握结构稳定性的判别方法了解扭转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10.2 教学内容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结构稳定性的判别方法介绍扭转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分析10.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稳定性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十一章:结构耐久性与腐蚀防护11.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耐久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提高结构耐久性的措施和方法了解腐蚀对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及防护措施11.2 教学内容结构耐久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分析提高结构耐久性的措施和方法介绍腐蚀防护措施和材料的应用1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1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耐久性和腐蚀防护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十二章:结构防火设计12.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防火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结构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结构防火材料的性能和应用12.2 教学内容结构防火设计的意义和重要性结构防火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构防火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介绍12.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1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防火设计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十三章:结构经济与成本分析13.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经济与成本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结构经济与成本分析的方法能够进行结构经济与成本的优化13.2 教学内容结构经济与成本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结构经济与成本分析的方法介绍结构经济与成本优化的策略和实例13.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课堂问答和讨论经济与成本分析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十四章:结构模型的建立与模拟14.1 教学目标理解结构模型建立的重要性掌握结构模型的建立与模拟方法熟悉结构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14.2 教学内容结构模型建立的定义和重要性结构模型的建立与模拟方法介绍结构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和案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1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结构模型建立与模拟练习题课后作业和评估第十五章:结构设计的综合案例分析综合运用所学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升结构设计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综合结构设计案例的选择和分析结构设计方法和步骤的运用15.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讲解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问答和解答1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和讨论结构设计案例分析报告课后作业和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为“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共包含十五个章节,涵盖了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结构材料的选用、受力特性、设计优化等多个方面。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
《结构设计教案》课件第一章:结构设计概述1.1 结构设计的定义1.2 结构设计的重要性1.3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4 结构设计的过程和方法第二章: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2.1 结构的分类2.2 结构元素的定义及功能2.3 结构材料的性质及选择2.4 结构力的概念及计算第三章:梁的设计3.1 梁的设计目标3.2 梁的受力分析3.3 梁的截面设计3.4 梁的连接设计第四章:柱的设计4.1 柱的设计目标4.2 柱的受力分析4.3 柱的截面设计4.4 柱的连接设计第五章:框架结构设计5.1 框架结构的特点及应用5.2 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5.3 框架结构的连接设计5.4 框架结构的设计步骤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板的设计6.1 板的设计目标6.2 板的受力分析6.3 板的截面设计6.4 板的连接设计第七章:壳体结构设计7.1 壳体结构的特点及应用7.2 壳体结构的受力分析7.3 壳体结构的截面设计7.4 壳体结构的连接设计第八章:桥梁结构设计8.1 桥梁结构的特点及应用8.2 桥梁结构的受力分析8.3 桥梁结构的截面设计8.4 桥梁结构的连接设计第九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9.1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应用9.2 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分析9.3 高层建筑结构的截面设计9.4 高层建筑结构的连接设计第十章:结构设计的软件应用10.1 结构设计软件的介绍10.2 结构设计软件的应用实例10.3 结构设计软件的优缺点分析10.4 结构设计软件的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结构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重点: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其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难点:理解结构设计的目标和原则,以及如何将这些原则应用到实际设计中。
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重点:结构元素的分类和功能,结构材料的性质及选择。
难点:结构力的概念及计算,理解不同结构力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三、梁的设计重点:梁的设计目标和受力分析。
难点:梁的截面设计和连接设计,如何在满足结构要求的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2章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和布置原则
4 变形缝的设置
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伸缩缝的间距不宜超出 表1—8的限制。当有充分依据、采取有效措施时, 表中的数值可以放宽。
高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表1—8
注: ①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具体布置取表中框架结构与 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②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层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 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少; ③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 距宜适当减少。
多年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经验表明:高层建 筑结构宜调整平面形状、尺寸和结构布置,采取构造 和施工措施,尽量不设变形缝;当需要设缝时,则应 将高层建筑结构划分为独立的结构单元,并设置必要 的变形缝。
4 变形缝的设置
温度缝: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变形 产生裂缝(基础以上上部结构断开) 不设温度缝的措施: 1. 温度影响较大部位提高配筋率; 2. 加厚屋面隔热保温层,或架空通风屋面; 3. 顶层局部设温度缝后浇带;即高强度等级的混凝 土;主体混凝土浇注后两个月;贯通结构的横截 面;位置应为结构受力影响最小,且曲折延伸避 免全部钢筋同截面搭接 ;一般每隔30~40m设一 道,后浇带宽800~1000mm。
适用30层以上 。
长/宽<2,截面尺寸接近正方形、圆形、正多边 形较好。
4、筒体结构体系
(1)框筒结构:内筒承受 竖向荷载,外筒承受水平 荷载,柱距一般在3m以内, 框筒梁比较高,开洞面积 在60%以下 1931年102层帝国大厦: 钢框架-剪力墙体系,用 钢量2.06kN/m2 1972年110层世界贸易中心:筒中筒结构体系,用 钢量1.81kN/m2
1974年110层西尔斯大楼:钢成束筒结构体系,用 钢量1.61kN/m2
一个玻璃幕墙的计算书
一个玻璃幕墙的计算书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结构设计的原则第三章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第四章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参数第五章隐框幕墙玻璃应力计算(玻璃种类的确定)第六章隐框幕墙立柱和横梁的设计计算第七章隐框幕墙立柱与横梁和力柱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设计计算第八章隐框幕墙结构胶设计计算第九章参考文献第一章工程概况xxxx大厦位于xx市xx区,地面上总高79.1米。
第二章结构设计原则一、幕墙主要构件应悬挂在主体结构上。
二、幕墙及其连接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
三、抗震设计的玻璃幕墙,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经修理后幕墙仍可使用。
四、玻璃幕墙的构件,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和主体结构位移影响下,应具有安全性。
第三章结构设计计算的方法一、因结构设计的标准是在正常荷载作用下不产生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幕墙亦处于弹性状态,所以其幕墙构件的内力计算应采用弹性计算方法。
二、幕墙承受荷载和作用产生的效应应按结构的设计条件和要求进行组合,以最不利的组合作为设计的依据,其截面最大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三、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的分项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一):在进行幕墙构件、连接件、紧固件和预埋件承载力计算时,分项系数为:重力荷载:g G=1.2风荷载:g W=1.4地震作用:g E=1.3温度作用:g T=1.2(二) :进行位移和挠度计算时分项系数为:重力荷载:g G=1.0风荷载:g W=1.0地震作用:g E=1.0温度作用:g T=1.0四、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时,组合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一)、当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参加组合时,第一个可变荷载或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按1.0采用,第二个按0.6采用,第三个按0.2采用。
ψW风荷载效应组合系数ψE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系数ψT温度作用效应组合系数五、荷载和作用效应的组合可按下列式进行组合:S=gGSG+yWgWSW+yEgESE+yTgTSTS 荷载和作用效应组合后的设计值SG重力荷载产生的效应SW风荷载作用产生的效应SE地震作用产生的效应ST温度作用产生的效应第四章结构设计计算的基本参数一、工程的基本条件:主楼玻璃幕墙层高取4.2m,玻璃最大分格为1200mm×1600mm。
(完整版)男装结构设计
例:胸围追加量16cm的变形放量
变形放量的袖子:袖山高=基础袖山-袖窿开深量
两种不同放量的 袖山高与袖窿开深 量的关系
C 相似形缩量
礼服背心、内穿衬衫设计
男装中即使内衣类的放松量也要保持在16cm左右。
围度缩量设计非常有限,其缩量主要集中在前衣身的 基本结构中。 长度缩量只在前肩线基础上向下平移,一般≤2cm
1、经典西装
款式分析:合体,四开身,
平驳领,两粒扣,两片袖
结构平衡:前片设有胸腰省
、前侧缝省,后片设有后侧 缝省,后中线收腰
尺寸分配:原型松量,注意
后中缝追加1cm,同时要在 前侧缝减掉
制图:
在六开身上加腹省——强调 男装结构和造型关系的紧密 性和内在的含蓄性。 腹省使作用于前胸的菱形省 变成剑形省而减少了前身的 S曲线,同时将前身通过做 腹省使前摆收紧又保持了作 用于腹部微妙的曲面造型。 加工工艺上增加了难度,巧 妙的和嵌线口袋工艺合二为 一,是高端西装版型的重要 标志。
1、男女体型差异比较
(正面比较) 男体:肩宽,肩斜度小,胸廓体积大,骨盆窄而薄,整体呈
上宽下窄的倒梯形。
女体:肩窄,胸廓体积小,骨盆宽而厚,整体呈上窄下宽的
正梯形。
(侧面比较) 男体:外形起伏不平,而整体平直呈“筒型”,前腰节比后腰
节短1.5cm左右。
女体:乳房隆起,颈部前伸,肩胛突出,骨盆宽厚使臀大肌高
4、结构的保守性------男装整体风格以静制动。
取决于人体的生理因素。 ①男人的体型起伏小,在结构中余缺处理的量和变化小 ②男装中省缝和断缝完全按照功效和程式化范围设计, 尤其是打褶的应用。 ③由于男装程式化要求,结构变化范围小而稳定,主要 是结构的修正和收放量有一定的尺度范围。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3)耐久性 建筑结构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能,不致因混凝土的劣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影响 结构正常使用到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可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
即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设计、正常 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 能力。结构的可靠性可用概率来度量,即结构完成预 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
19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第三节 极限状态设计法
一、结构极限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可靠状态与其不能完成预
定功能的失效状态的界限,称为极限状态。或者说,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
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 能的极限状态。
20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用于结构使用时的正常情况。 2. 短暂设计状况 指在结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较大,而与设计使用 年限相比持续期很短的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 现的临时情况,包括结构施工和维修时的情况等。
23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3. 偶然设计状况
指在结构使用过程中出现概率很小,且持续期很短的设计 状况。偶然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出现的异常情况,包括结构遭 受火灾、爆炸、撞击时的情况等。 4. 地震设计状况 指结构遭受地震时的设计状况。地震设计状况适用于结构 遭受地震时的情况,在抗震设防地区必须考虑地震设计状况。
12
第二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二、结构的可靠概率和失效概率 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工作状态用结构的功能函数 Z 来描述,即 Z = R -S 当Z>0时,即结构抗力R大于作用效应S时,则结构 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可靠状态; 当Z<0时,即结构抗力R小于作用效应S时,结构不 能完成预定的功能,处于失效状态; 当 Z=0 时,即结构抗力 R 等于作用效应 S 时,则结构 处于极限状态。 因此,结构可靠工作的基本条件为: Z ≥0 或R≥S 13
第2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原则
2、破坏阶段设计法:从40年代开始,考虑了混凝土的塑性性能 ,它是以构件破坏时的承载力为准,使按材料标准强度计算得 到的承载力必须大于设计荷载产生的内力,同时采用单一安全 系数进行控制。 M 例如受弯构件: K = p ≥ [ K ] M Mp—按材料标准强度算得的破坏弯距;
b Ra
M P = R bx ( h0 − x 2)
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桥梁结构取100年),在 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完 成预定结构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数量描述。 结构可靠性越高,建设造价投资越大。 如何在结构可靠与经济之间取得均衡,就是设计方法要解决 的问题。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重要程度、使用环境和情况, 以及业主的要求,提高设计水准,增加结构的可靠度。
σ ≤ σL
w ≤ wL
f ≤ fL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以弹性或弹塑性理论为基础; 构件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桥规》有关本条的原文如下:
六、持久和短暂状况的应力计算(应力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此时为使用阶段,构件处于弹性工作阶段。
1、按持久状况设计的预应力砼受弯构件计算下列3项应力:
(此项仅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作计算要求) 正截面砼法向应力 受拉区钢筋的拉应力 斜截面砼的主压应力 计算规定:应力不超过规定的限值;计算时作用(荷载)取 标准值,汽车荷载考虑冲击系数;所有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0 ;预加力分项系数取为1.0。 该项计算属强度验算——作为承载能力计算的补充!
1、容许应力设计方法
容许应力法是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方法,采用材料力学公式 计算。其设计思想是:在规定的标准荷载作用下,按弹性理论 计算得到的构件截面应力应不大于规定的材料容许应力。 容许应力——材料的屈服强度除以适当的安全系数。 材料强度 f 设计表达式:σ ≤ [σ ] = = 安全系数 K 安全系数 K 是一个大于1.0的数值;
第二章 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原则
γ
Rc
c
,
γ
Rs
s
)
二、正常使用极限状计算原则 设计计算理论基础:弹性理论或弹性性理论。 设计计算理论基础:弹性理论或弹性性理论 。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主要进行下列三个 方面的验算: 1.限制应力 σd ≤σ2 2.短期荷载下的变形 fd ≤ fc 3.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裂缝宽度
σd ≤σc
4 结构的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 (1)作用 作用是指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 应变的所有原因。 ①直接作用 系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荷载和 分布荷载。 ②间接作用 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 的因素。如地震,基础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 变化等。
(2)作用效应(s) 作用作用于结构构件 )作用效应(s 上,在结构内产生的内力和变形。 (3) 结构抗力(R) 指结构构件承受内力 结构抗力(R 和变形的能力。 (4)结构极限状态方程 Z=g(R,S)=R-S=0 Z=g(R,S)=R-
第三节 材料的设计强度与荷载效应组合
一、材料的设计强度 1.钢筋的设计强度
b Rg = σ s度 棱柱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近似为:
Ra = 0.7 R
(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Rl = 0.232 R 2 / 3
二、荷载效应组合
(一)荷载的分类 1 . 永久荷载:在设计使用期内 , 其值不随时间 永久荷载:在设计使用期内, 变化, 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荷载 。 变化 , 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的荷载。 2 . 可变荷载:在设计使用期内 , 其值随时间变 可变荷载:在设计使用期内, 化 , 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 。 按 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荷载。 其对桥函结构的影响程度, 其对桥函结构的影响程度 , 又分为基本可变荷载 (活载)和其它可变荷载。 活载)和其它可变荷载。 3. 偶然荷载:在设计使用期内, 不一定出现, 偶然荷载:在设计使用期内 , 不一定出现 , 但一旦出现, 但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完整版)产品结构设计-章2
铆钉孔的排列 设计根据连接 设计强度要求, 主要考虑铆钉 承受的载荷, 按照材料力学 原理求解。图 2-4为制动器 摩擦片的铆接 设计实例。
胶接
胶接是用胶粘剂将被连接件表面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也称粘 接。交接与其他连接方式比较,有如下特点:
1)应力分布均匀,可提高接头抗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提高 构件的动态性能。
楔键连接易造成毂 与轴的偏心,故主 要用于对中性要求 不高、低速和载荷 平稳的使用场合。
常用螺钉如图2-9所示。各种螺钉的特点和用途不同,使用中应合理选择。
普通机用螺钉的适应性最广,螺纹部分多采用公制螺纹制 成,常用于金属件的连接,需在被连接机体上预制与之相匹配 的螺纹孔。在金属薄板或非金属材料如塑料件上制螺纹孔,使 用中易出现“易扣”现象而失效。因此,金属薄板,常在连接 局部焊接加强块,在加强块上制螺纹孔;用于塑料等软的零件 时,较好的方法是在连接部预埋带螺纹孔的金属件。
销的作用有多种,参见图2-13~图2-17。其中,起安全保护作用时,销的强度应低于零件强 度,从而在机械超过负荷时,销先断裂;作为铰链轴的销轴,当轴径较小时,常在端头部 与零件铆接在一起防止脱落,如手表、自行车链等;用于活动连接的销轴,可采用简易插 销,易于装拆,如矿山车斗间的挂接。
起安全保护作用时,销的强度应低于零件强度,从而在机械超过负荷时,销先断裂。
2)整个胶接面都能承受载荷,总的机械强度比较高。 3)减轻结构重量,胶接表面平整光滑。 4)具有密封、绝缘、隔热、防潮、减震的功能。 5)可连接各种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6)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胶接的主要缺点有:强度不然其他形式,耐高、低温性较 差,有老化问题。
胶接已广泛用于 电器、仪表、小 家电及玩具等产 品结构中。图25所示的铝合金 硬盘壳体就是采 用胶接方式固定、 单、耐用及便于加工制造。
餐饮部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四)采购部
掌握市场信息,对原材料价格做定期调查和分 析,要有多家供应商报价,以最有利的价格购 进优质物品。
(五)管事部
负责厨房、餐厅、酒吧等处的清洁卫生及所有 餐具、器皿的洗涤、消毒、存放、保管和控制 ,将餐饮部所需换洗的布单及时送交洗涤部并 支援各餐饮部门的临时需求,还要负责培训和 提高清洁工的业务技术。
补充
独立经营,技术特色,装潢,市场定位,资 金,日常管理全面自己操心负责;连锁就 象肯德基,麦当劳,资金,资质,信用要 求极高;特许就象清真食品,要获得他的 培训考核许可
餐厅装修图片欣赏
三,餐饮部各部门的主要任务
根据餐饮组织机构特点,可发现,餐饮部主要在四
个功能模块(采保部、厨房部、各营业点、管事 部)中运转和联系。四模块主要任务分别是:
简便、价格低廉、品种 多、风
味不同的优势,颇受欢 迎。
7、客房送餐 客人由于生活习惯或特殊需求,如起早、患病、会
客、夜宵等,要求在客房中用餐。饭店为满足宾 客需求,提供客房送餐服务。
8、外卖部 外卖部主要向本地居民、 住饭店内或到饭店观光 的宾客提供特色烧烤、风 味菜肴、各地点心面包、 新鲜水果或蔬菜等。
二、常见的餐饮组织形态
饭店因规模的大小,通常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饭店,通常是按客房数量来划分。目前国际划分 标准是:客房>600间,大型饭店;300-600间,中型 饭店;<300间,为小型饭店.
(一)大型饭店餐饮部组织结构
大型饭店餐饮经营组织结构设计上有两种模式:
每个餐厅设有与之配套的厨房,各厨房分别负 责自己对应餐厅的菜品制作
精简可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要达到效率原则,需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不因人设岗 2,不设可有可无的位置 3,指挥幅度不宜过多(以3-8人为宜) 4,尽量减少层次,以利信息快速传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结构设计原则第一节结构体系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一、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二、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提高抗连续倒塌能力。
2、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三、结构体系分类1、多层结构体系多层住宅一般为4~7层,采用的结构体系为多孔砖砌体结构体系、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结构体系、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等。
多层公共建筑一般为2~10层左右,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2、高层结构体系高层结构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
高层住宅一般采用的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高层公共建筑一般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等。
第二节各种结构体系的适用范围一、多层、高层结构体系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表1。
各种结构体系适用的最大高度(m)表1注:1、结构体系的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砌体房屋的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2、表中高度和层数仅适用于丙类建筑,其他类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二、多层、高层结构体系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应符合表2。
注:1、结构高宽比指房屋高度与结构平面最小投影宽度之比。
2、当主体结构与裙房相连时,高宽比可按裙房以上建筑的高度和宽度计算。
三、丙类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体系、房屋高度,按表3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度降低一度确定抗震等级;但6度时,设防烈度不应降低;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表中框架结构一栏采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可取与框架的抗震等级相同,此类结构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3、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4、甲乙类建筑应按表中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5、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按规范的大跨度框架确定其抗震等级。
钢-砼混合结构抗震等级查规范。
6、高层建筑场地为III、IV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异形柱结构III、IV类场地0.15g地区确定抗震等级需查规范。
第三节各种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抗震设防的多层及高层结构,建筑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否则要考虑扭转影响;建筑竖向应力求规则、均匀,应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有错层。
一、多层砌体结构1、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不应采用砌体墙和砼墙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2、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芯柱、构造柱、或采用约束砌体、配筋砌体等,使墙体之间、墙体和楼盖之间连接部分具备必要的强度和充分的变形能力。
3、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纵横向墙体的数量不宜相差过大。
4、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或立面高差在6m以上或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均应设置防震缝;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可采用70~100mm。
5、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6、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烟囱。
7、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8、要合理规划选择有利的场地和基础。
9、平面凹凸、楼板洞口、墙面门窗洞口均不应过大,且不应在墙体两侧同时开洞。
二、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1、异形柱结构不应采用部分由砖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形式,不应采用多塔、连体和错层等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2、在异形柱结构的独立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和刚度宜均匀对称,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扭转对结构受力的不利影响。
3、异形柱结构的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过大的外挑内收以及楼层刚度沿竖向突变。
竖向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不宜在同一楼层变化。
4、异形柱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刚接梁柱抗侧力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
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5、根据结构的平面布置和受力特点,可部分布置异形柱、部分布置矩形截面柱。
底层大空间的异形柱框架,底层柱应采用矩形柱。
三、框架结构体系1、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2、框架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以承受纵横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及风荷载。
3、框架梁和柱中心线宜重合,当梁、柱中心线之间偏心距大于柱宽1/4时,在计算中应考虑偏心对梁柱节点核心区受力和构造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应考虑梁荷载对柱子的偏心影响。
4、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中砌体填充墙的布置应遵守下列原则:a、避免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b、避免形成短柱;c、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结构扭转。
5、框架梁的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的50%。
6、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及隔墙应优先选用轻质墙体,并应与框架牢固拉结。
7、地震区采用框架结构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结构,其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得采用砌体墙承重。
8、框架结构的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四、剪力墙结构体系1、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直,与连梁一起构成规整且连续跨数较多的抗侧力体系。
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
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
2、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贯通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全高均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洞口设置应避免墙肢刚度相差悬殊。
3、剪力墙不宜过长,较长的剪力墙可用跨高比大于6的连梁分为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各墙段的总高度与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墙段长度不宜大于8m。
4、剪力墙应均匀分布,使轴向应力差别不大,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不应大于0.6。
5、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应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
当抗震设防时或风力较大,或者平面凹凸较多时,在平面外边缘及角点处,特别是外凸部分,应布置剪力墙墙以加强其整体性,并使其满足刚度要求。
6、楼面梁不宜支承在剪力墙或核心筒的连梁上。
连结各墙肢的连梁一般取与墙肢厚相等。
7、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墙厚不宜小于200mm)。
当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时,要求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但不小于30%)8、抗震设计时,尽量避免采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不宜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上布置平面外与之相交的单侧楼面梁。
端部与外墙相交的短肢剪力墙宜沿外墙方向设置翼缘。
9、每道短肢剪力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连结,连梁尽可能布置在墙肢的竖向平面内。
10、必要时可混合布置方、矩形柱。
五、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1、在高层建筑结构底部,当上部楼层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时,应设置转换层,形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在地面以上设置转换层的位置,8度时不宜超过3层,7度时不宜超过5层,6度时可适当提高。
非抗震和6度抗震设计时可采用厚板。
7、8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的转换结构构件可采用厚板。
其它可采用转换梁、桁架、箱形结构、斜撑等。
以采用梁式为宜,且最好直接承托上部竖向抗侧力结构,避免或少用主、次转换梁的形式。
2、底部应设落地剪力墙和(或)落地筒,落地剪力墙和筒体底部墙体应加厚;落地剪力墙和筒体的洞口宜布置在墙体的中部;落地剪力墙的间距:当框支层为1~2层时不宜大于2B 和24m,3层及以上时不宜大于1.5B和20m(B为落地剪力墙之间楼盖的平均宽度)。
框支柱与相邻落地剪力墙的距离:1~2层框支层时不宜大于12m,3层及以上时不宜大于10m。
3、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应符合:当转换层设置在1、2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等效剪切刚度比γe1表示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的变化,γe1宜接近1。
非抗震设计时,γe1不应不应小于0.4;抗震设计时,γe1不应小于0.5,γe1按下式计算:γe1=G1A1h2 / G2A2h1A=A W+CA;式中: G1、G2——分别为装换层和转换层上层的混凝土剪切模量(Gc=0.4Ec);H1、h2——分别为装换层和转换层上层的的层高;A 1、A2——分别为装换层和转换层上层的折算抗剪截面面积;A W——该层在所计算方向上剪力墙全部有效截面面积;A——该层全部框架柱的截面积。
当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以上时,其转换层下部结构与转换层上部结构(取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的相等或相近高度)的等等效侧向刚度比γe2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5,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8。
等效侧向刚度比γe2可按下式计算:γe2=Δ2H1/Δ1H2式中:H1——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的高度;H2——转换层上部若干层结构的高度,应与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高度相等或接近且不大于H1;Δ1——转换层及其下部结构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Δ2——转换层上部剪力墙结构的顶部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当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以上时,应按框架结构计算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且不应小于0.64、框支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矩形平面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其框支层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与相邻非框支层楼层侧向刚度的50%;框支层落地剪力墙间距不宜大于24m,框支层的平面布置宜对称,且宜设置抗震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