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
草甘膦中毒急救
草甘膦中毒急救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但如果不小心接触或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
草甘膦中毒急救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草甘膦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措施。
一、草甘膦中毒症状
1.1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喉咙疼痛、咳嗽等。
1.2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
1.3 皮肤症状:皮肤灼热、红肿、瘙痒等。
二、草甘膦中毒急救措施
2.1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继续接触草甘膦。
2.2 如果中毒者呼吸困难或昏迷,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人工呼吸。
2.3 如果中毒者误食草甘膦,应立即饮用大量清水或牛奶稀释草甘膦。
三、草甘膦中毒后的处理
3.1 如有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并更换干净衣物。
3.2 如果中毒者出现呕吐,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呕吐物。
3.3 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医生会根据中毒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四、草甘膦中毒的预防措施
4.1 使用草甘膦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4.2 在使用草甘膦时应注意风向,避免草甘膦飘向身体。
4.3 小孩和宠物应远离草甘膦,避免误食或接触。
五、草甘膦中毒后的注意事项
5.1 中毒者应避免饮酒或吸烟,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5.2 中毒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身体情况。
5.3 家庭中应妥善保管草甘膦等化学品,避免儿童误食或接触。
综上所述,草甘膦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中毒者的症状并避免不良后果。
同时,在使用草甘膦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预防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草甘膦分类
草甘膦分类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的除草剂,属于有机磷除草剂的一种。
它以其高效、广谱的除草效果而受到广大农民和园艺爱好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草甘膦进行分类和介绍。
一、草甘膦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和用途,草甘膦可以分为两类:草甘膦盐和草甘膦酯。
1. 草甘膦盐草甘膦盐是以草甘膦为主要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金属盐形成的盐类除草剂。
常见的草甘膦盐有草甘膦铵盐、草甘膦钠盐等。
这类草甘膦盐在植物体内迅速被吸收并传导到地下部分,抑制植物体内的氨基酸合成,导致植物生长停滞甚至死亡。
2. 草甘膦酯草甘膦酯是将草甘膦与酯类化合物结合而成的酯类除草剂。
这类草甘膦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可通过叶面喷施或土壤施用进行除草。
草甘膦酯在植物体内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过程抑制植物的生长,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二、草甘膦的应用领域1. 农业领域草甘膦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于除草。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草甘膦对大多数农作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不会对农作物造成明显的毒害。
因此,农民们常常将草甘膦作为一种重要的除草工具来保护农作物。
2. 园艺领域草甘膦也被广泛用于园艺领域,如花卉、果树、蔬菜等。
在园艺生产中,草甘膦可以有效地除去杂草,保持园艺作物的良好生长环境。
同时,草甘膦对于一些难以除去的顽固性杂草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为园艺爱好者提供了便利。
三、草甘膦的使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按照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正确使用。
2. 在使用草甘膦时,应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并避免吸入草甘膦的粉尘或溶液。
3. 草甘膦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使用工具,防止残留物对其他作物或环境造成污染。
4. 不要将草甘膦溶液或草甘膦包装物倒入水源或排水系统中,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草甘膦对于一些特定作物或植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避开敏感作物或植物。
总结:草甘膦是一种高效、广谱的除草剂,可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制备草甘膦的方法
制备草甘膦的方法草甘膦(Glyphosate),又称为磷甲隆,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草甘膦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发酵法两种。
一、化学合成法1. 原料准备: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反应合成草甘膦。
制备草甘膦所需的原料主要包括甘氨酸、甲基膦酸、亚硫酸钠和氯化亚砜等。
2. 反应步骤:步骤一:甲基化反应。
将甘氨酸与甲基膦酸在适当的溶剂中反应,生成甲基甘氨酸甲酯。
步骤二:亚硫酸化反应。
将甲基甘氨酸甲酯和亚硫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甲基甘氨酸亚硫酸酯。
步骤三:氯化亚砜化反应。
将甲基甘氨酸亚硫酸酯与氯化亚砜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生成草甘膦。
3. 反应优化:为了提高反应产率和纯度,可以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例如调节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和催化剂的选择等。
4. 结晶和纯化: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通过结晶和纯化步骤进行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草甘膦。
二、发酵法1. 菌种培养:发酵法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合成草甘膦。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生产菌株,并进行菌种培养。
通常采用大肠杆菌等细菌作为生产菌株。
2. 发酵过程:步骤一:发酵液制备。
将菌种接种到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氧气供应等。
步骤二:发酵过程。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进行发酵,菌株通过代谢产生草甘膦。
3. 提取和纯化:发酵结束后,需要对发酵液进行提取和纯化。
通常采用溶剂提取、离心和蒸发等步骤,得到草甘膦的浓缩物。
4. 结晶和纯化:将浓缩物通过结晶和纯化步骤进行提纯,得到纯度较高的草甘膦。
制备草甘膦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化学合成法或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相对较简单,需要的原料较少,但对于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条件要求较高。
而发酵法需要进行菌种培养和发酵过程,操作相对复杂,但可以在较大规模上生产草甘膦。
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
总结起来,制备草甘膦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草甘膦,而发酵法则利用微生物代谢合成草甘膦。
草甘膦(农达)中毒急救
草甘膦(农达)中毒急救草甘膦(农达)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除草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中毒情况发生。
针对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方法。
一、认识草甘膦中毒的症状1.1 呼吸系统症状:可能浮现呼吸难点、咳嗽、胸闷等症状。
1.2 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浮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1.3 皮肤接触症状:可能浮现灼烧感、红肿、水泡等症状。
二、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措施2.1 立即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避免继续接触草甘膦。
2.2 如果中毒者意识清醒,让其漱口并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2.3 如果中毒者呼吸难点或者失去意识,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人工呼吸。
三、草甘膦中毒的医疗处理3.1 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急救,告知医生中毒的药物成份和剂量。
3.2 医生可能会采取洗胃、使用活性炭等方法进行处理。
3.3 中毒者可能需要接受氧疗或者其他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
四、预防草甘膦中毒的方法4.1 使用草甘膦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
4.2 避免草甘膦喷洒过程中接触皮肤或者吸入气体。
4.3 在使用草甘膦后,及时清洗身体并更换衣物,避免残留物接触。
五、草甘膦中毒后的康复与注意事项5.1 中毒者康复后应避免接触草甘膦及其制品。
5.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没有后遗症。
5.3 如有不适症状浮现,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曾经中毒的情况。
综上所述,草甘膦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救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医疗处理对中毒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同时,预防草甘膦中毒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惟独加强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才干有效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希翼以上内容能够匡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方法及预防措施。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
草甘膦的介绍及其使用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园林以及其他地区的杂草控制。
草甘膦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成为了全球最常用的除草剂之一草甘膦的化学名称为N-(phosphonomethyl) glycine,化学式为C3H8NO5P,相对分子质量为169.07、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固体,无色、无味,能在水中很好地溶解。
草甘膦以酯、乳剂、固体和悬浮液等多种形式存在,可通过喷雾、刷涂、浸泡等方式施用。
草甘膦作为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能有效杀灭绝大部分的草本杂草,包括一些难以控制的草本作物和野草。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抑制植物的一个关键酶(EPSP合酶)的活性,进而干扰植物的氨基酸合成,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草甘膦具有许多优点,首先是广谱性。
它对大部分的杂草都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包括一些难以控制的品种,如谷草、莴苣等。
其次,草甘膦对土壤消除力强,不易积累,几天内即可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同时,它对大多数农作物无伤害,因为大多数农作物采用了抗草甘膦基因的转基因品种。
此外,草甘膦具有低毒性和低残留性,对人体和畜禽的毒害作用很小,对环境污染程度较低。
草甘膦的使用方法有多种。
喷雾是在农田、果园、园林等开放区域常见的施用方式,适合于大面积杂草的控制。
刷涂则适用于小面积的杂草控制,可以精确控制施药范围。
浸泡适用于控制淤泥、水生杂草等特殊区域。
使用前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和杂草类型调整适当的剂量和浓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草甘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一方面,长期大面积使用草甘膦可能会导致杂草对其产生抗性,从而减弱除草效果。
另一方面,由于草甘膦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即使采用了转基因抗草甘膦的农作物,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杂草产生一定的杀伤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除草剂,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果园、园林以及其他地区的杂草控制。
草甘膦原理
草甘膦原理草甘膦,又称百草枯,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它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草甘膦的原理主要包括对植物的吸收、传导和代谢的影响。
首先,草甘膦通过植物叶片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它可以通过植物的叶片和茎部组织被快速吸收,然后通过植物的细胞间隙和细胞膜进入到植物的细胞内部。
这种吸收方式使得草甘膦能够快速有效地进入到植物体内,从而发挥其除草作用。
其次,草甘膦影响植物内部的营养物质传导。
一旦草甘膦进入到植物细胞内部,它会影响植物内部的氨基酸合成途径,抑制芳香族氨基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植物内部的蛋白质合成和氨基酸的传导。
这种影响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代谢,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最后,草甘膦影响植物的代谢过程。
草甘膦会干扰植物内部的代谢途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这种影响会导致植物出现黄化、枯萎等症状,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总的来说,草甘膦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植物的吸收、传导和代谢,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它的作用机制复杂而多样,可以对植物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草甘膦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草甘膦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也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同时,对于草甘膦的残留和排放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监管和管理,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总之,了解草甘膦的原理对于正确、安全地使用这种除草剂非常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利用草甘膦的优势,避免其不良影响,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草甘膦中毒急救
草甘膦中毒急救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常用于农田、园艺和草坪等地的杂草控制。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或者接触过量,草甘膦可能会导致中毒。
本文将详细介绍草甘膦中毒的症状、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一、草甘膦中毒的症状1.皮肤接触中毒:接触草甘膦后,皮肤可能浮现红肿、灼热感、疼痛和水泡等症状。
2.眼睛接触中毒:草甘膦进入眼睛后,可能引起眼部灼痛、红肿、流泪和视力含糊等症状。
3.口服中毒:误食或者故意摄入草甘膦后,可能浮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腔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4.吸入中毒:吸入草甘膦的气体或者雾霾可能导致呼吸难点、咳嗽、胸闷和喉咙痛等症状。
二、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中毒急救:- 立即将接触草甘膦的皮肤部位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同时将受伤者远离草甘膦污染区域。
- 脱掉受污染的衣物,并用肥皂和温水彻底清洗皮肤。
- 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持续,请即将就医。
2.眼睛接触中毒急救:- 即将用大量清水冲洗患者眼睛,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
- 在冲洗过程中,用手指轻轻撑开患者的眼睑,以确保水能充分冲洗眼睛。
- 紧急情况下,可使用紧急洗眼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 眼睛冲洗后,即将就医。
3.口服中毒急救:-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即将用大量清水漱口,每次至少漱口15分钟,直到医生指导住手。
- 不要让患者呕吐,以免进一步伤害消化道。
- 即将就医,并告知医生草甘膦的摄入量和时间。
4.吸入中毒急救:- 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避免继续接触草甘膦气体。
- 如果患者呼吸难点或者住手呼吸,即将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心肺复苏术,并即将就医。
- 如果症状较轻,但仍有不适感,建议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三、草甘膦中毒的预防措施1.正确使用草甘膦:遵循草甘膦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和喷洒草甘膦,避免过量使用。
2.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草甘膦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以减少接触和吸入草甘膦的风险。
3.储存和处理草甘膦:将草甘膦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远离食品和饮用水。
草甘膦简介
草甘膦一、产品概述中文名:草甘膦,英文名:glyphosate ,别名:农达、镇草宁、罗达普、时拔克。
分子式C 3H 8NO 5P ,分子量169.08,结构式:PO HOHO CH 2NHCH 2COOH,化学名称:N-(磷酰基甲基)甘氨酸,CAS 号:1071-83-6。
低毒,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4320mg/kg, 对鱼,蜜蜂较安全。
纯品(95%)为白色结晶固体,熔点230℃(分解)。
在25℃水中溶解度为12g/L 。
它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微溶于乙醇、乙醚,其异丙胺盐/铵盐完全溶解于水。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下稳定,挥发性低。
草甘膦系内吸传导灭生性光谱除草剂,凡有光合作用的植物绿色部分都能较好地吸收草甘膦而被杀死。
药物通过植物绿色部分吸收而传导至全株,在植物体内干扰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合成,并使细胞核内染色体失常,对多年生杂草地下组织破坏很强。
植物中毒先是地上叶片逐渐枯黄,继而地下部分腐烂,最后枯死。
草甘膦进入土壤后逐渐失去活性,对未出生的杂草无效,对土壤中的作物种子无杀伤力。
主要用于茶园、桑园、果园、休耕田等免耕田播种前除草。
草甘膦喷药注意事项:1.喷雾时切勿将药液喷到农物上,2.选择晴天施药。
3.草甘膦残留期1个月以上,但毒性较慢。
一般在施药后7-10天见效。
4.配制草甘膦药液,按总水量0.1%~0.2%洗衣粉或柴油一起冲配可增加药效。
草甘膦于1970年由美国MonsantoR&D 公司发现,2005年成为全球最畅销十大农化产品之一,国内较大的生产企业有新安股份(产能居全球第二)、南通江山、湖北沙隆达、江苏扬农……,据了解,截止2010年上半年我国草甘膦产能在80万吨/年,2010年全球草甘膦产品消费量为70万吨左右。
从2006年至今,草甘膦可谓是给我们来了一个过山车似的表演——2006年,草甘膦均价2.8万元/吨,到2007年年8月份价格涨至3.5万元/吨,12月份价格4万元/吨,进入08年草甘膦价格飙涨,到2月份价格涨到8.8万元/吨,4月份达12万/吨的顶峰,2008年5月份后,全球产能迅速膨胀,疯狂行情随之宣告终结,此后价格一路下跌。
草甘膦
一种有机磷, 学名-(膦酰基甲基)甘氨酸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约230℃(分解),在水中溶解度为1.2%(25℃),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它的盐在水中有更大的溶解度。
毒性低,急性毒性LD50值:对大白鼠经口为4320mg/kg (见)。
草甘膦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由开发生产,到80年代已成为世界除草剂重要品种。
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①加压法用三氯化磷与无水甲醛在加压下反应,产物水解得到氯甲基膦酸,再与甘氨酸缩合生成草甘膦原药。
②常压法用氯乙酸和氨水在氢氧化钙存在下反应得到亚氨基二乙酸,再与甲醛、三氯化磷缩合生成中间体双甘膦,最后氧化得到草甘膦原药。
草甘膦是灭生性芽后除草剂,通过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并传导至全身组织,抑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干扰光合作用,使之枯死。
草甘膦对一二年生和多年生深根杂草均能防除,但对作物也有药害,不可直接喷洒到作物植株上。
通常使用其盐类的水溶液,用于橡胶园、茶园、果园、森林苗圃及防火带等除草,也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油库、电站等非农耕地的除草。
草甘膦还可配合免耕法在农作物休耕期或播种前施用,杀死田间覆盖的杂草。
草甘膦在土壤中迅速分解,没有持效期。
目前我国草甘膦主要有两种生产工艺:(氯乙酸)甘氨酸法和(二乙醇胺)IDA法,氯乙酸制甘氨酸法占据主流地位(产量占70%以上)。
这两种路线之所以成为国内主流主要是由国内特殊的行业环境以及技术壁垒造成。
例如国内缺乏稳定低廉的HCN来源,限制了下游IDA的发展,HCN制甘氨酸更有技术方面的困难没有得到发展。
二乙醇胺IDA路线也受制于国内二乙醇胺短缺、进口二乙醇胺价格昂贵。
在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国外完全淘汰的落后的氯乙酸法才占据国内主流地位。
氯乙酸-甘氨酸路线经过国内企业的多年摸索,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条件、采用先进的大型设备和DCS自控,产品收率、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得以降低,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也有明显进步。
草甘膦中毒急救
草甘膦中毒急救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的除草剂,但如果误用或接触不当,可能导致草甘膦中毒。
草甘膦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症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面对草甘膦中毒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草甘膦中毒的症状、急救步骤和预防措施。
草甘膦中毒症状:1. 皮肤接触:草甘膦接触皮肤可能导致红疹、瘙痒和灼热感。
严重的接触可能导致水疱、溃疡和皮肤炎症。
2. 眼睛接触:草甘膦进入眼睛可能引起眼部疼痛、灼热感和红肿。
严重的接触可能导致角膜炎、视力模糊和失明。
3. 吸入:吸入草甘膦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喉咙痛和胸闷。
严重的吸入可能导致肺水肿和窒息。
4. 食入:食入草甘膦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严重的食入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和肾功能损害。
急救步骤:1. 紧急撤离:如果发现有人接触到草甘膦或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将其从接触环境中撤离,确保自己的安全。
2. 洗净皮肤:如果皮肤接触到草甘膦,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区域,持续15-20分钟。
避免使用肥皂或其他化学物质。
3. 冲洗眼睛:如果眼睛接触到草甘膦,请用温水冲洗眼睛,持续15-20分钟。
如果戴着隐形眼镜,应先取下眼镜,然后进行冲洗。
4. 呼吸困难:如果吸入草甘膦导致呼吸困难,请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安静。
如有必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5. 食入草甘膦:如果中毒者误食草甘膦,请不要诱导呕吐。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医生有关中毒情况。
6.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中毒程度如何,都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尽量保持中毒者的舒适,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
预防措施:1.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草甘膦时,务必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草甘膦的风险。
2. 遵循正确的使用指南:在使用草甘膦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循产品标签上的使用指南。
按照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使用草甘膦,避免误用。
草甘膦前景
草甘膦前景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广谱非选择性除草剂,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杀草剂之一。
由于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草甘膦在农业、园艺和家庭园艺中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控制杂草的首选药剂。
草甘膦广泛应用的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草甘膦具有高效的杀草作用。
草甘膦能够通过叶片表面或树皮被吸收并迅速传导到植物的根部,干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相比传统的除草方法,草甘膦杀草效果更高,能够有效地控制各种杂草,包括耐草害的难除杂草。
其次,草甘膦具有低毒性和环境友好性。
相比其他常用的除草剂,草甘膦对人体和动物的毒性较低,使用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和作物本身的伤害小。
此外,草甘膦在土壤中降解速度较快,对水环境无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再次,草甘膦适用范围广泛。
草甘膦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农作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等,用于防控田间杂草和园艺中的零星杂草。
同时,草甘膦还可用于城市公园、草坪、道路、铁路等环境中的除草,方便且有效。
此外,草甘膦使用方便,费用相对较低。
由于草甘膦是混合溶液或颗粒状的配方,易于使用和储存,在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复杂的技术操作。
而且,草甘膦的售价相对较低,相对于其他除草剂来说,使用草甘膦可以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草甘膦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长期高浓度的使用可能导致植物对草甘膦产生抗性,从而降低杀草效果。
此外,草甘膦的残留问题也受到了关注,应合理使用和控制使用量,以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总之,草甘膦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环境友好的除草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农业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草甘膦的使用将会继续增加,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草甘膦指标-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草甘膦指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草甘膦指标是指用于检测和监测农作物、土壤、水体和环境中的草甘膦残留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过量使用或不慎使用可能会导致农产品和环境中残留草甘膦的问题,因此草甘膦指标的监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草甘膦指标的作用、应用范围以及影响因素,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草甘膦指标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草甘膦指标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草甘膦指标的概述,包括其定义、含义和重要性。
其次,我们将探讨草甘膦指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围,以及其在农业、环保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将分析影响草甘膦指标的因素,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
最后,我们将总结草甘膦指标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对草甘膦指标的结论。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草甘膦指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深入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草甘膦指标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草甘膦指标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对草甘膦指标的作用、应用范围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草甘膦指标的全面了解,并对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领域的关注,促进对草甘膦指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2.正文2.1 草甘膦指标的作用草甘膦指标是一种用于检测和监测土壤、水体和作物中草甘膦残留量的重要参数。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但过量或不当使用会导致土壤和水体中草甘膦残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
因此,草甘膦指标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和监测草甘膦残留情况,保障农田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草甘膦指标还可以用于指导农民合理使用草甘膦,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草甘膦(农达)中毒急救
草甘膦(农达)中毒急救引言概述:草甘膦,也被称为农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草甘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中毒。
因此,了解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
一、中毒症状1.1 呼吸系统症状:草甘膦中毒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咳嗽、胸闷等症状。
1.2 消化系统症状:中毒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1.3 皮肤和眼睛症状:接触草甘膦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烧灼感,眼睛可能出现红肿、疼痛、流泪等症状。
二、急救措施2.1 立即脱离草甘膦接触源:如果中毒是由于皮肤接触草甘膦引起的,应立即将患者从接触源中脱离,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区域。
2.2 呼吸道处理:如果中毒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应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3 拨打急救电话:在急救措施进行的同时,应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医护人员中毒情况,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行事。
三、不可做的事情3.1 不要诱导呕吐:在草甘膦中毒情况下,不应诱导患者呕吐。
因为草甘膦可能引起食管和胃部的损伤,诱导呕吐可能加重伤害。
3.2 不要给患者饮食:在中毒急救过程中,不要给患者进食或喝水。
这样做可能增加草甘膦吸收的速度,加重中毒症状。
3.3 不要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不要给中毒患者使用任何药物。
错误的药物使用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四、就医和监护4.1 尽快就医:无论中毒症状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医生将根据患者中毒程度决定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4.2 监护患者:在就医前,应密切监护中毒患者的病情。
保持患者清醒,避免他们进食或喝水,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4.3 提供中毒信息:在就医时,应向医生提供草甘膦中毒的相关信息,如中毒原因、接触时间、接触途径等。
这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评估中毒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草甘膦的作用
草甘膦的作用草甘膦,化学名为N-(phosphonomethyl) glycine,通常被称为双氧草甘膦,是一种广谱性除草剂。
草甘膦具有多种作用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类蔓延生长的杂草,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草甘膦对多种杂草具有广谱性杀伤作用。
草甘膦可以通过叶片、茎秆和根系等多种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干扰植物体内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合成过程,破坏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导致杂草死亡。
同时,草甘膦可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抑制植物体内的某些酶活性,从而阻断杂草的生长发育,控制其扩散。
其次,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
由于草甘膦的杀伤机理与其他草畏剂不同,草甘膦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直接的毒害,对于大多数经济作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此外,草甘膦对于广泛分布的杂草种类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作用持久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相比于传统除草方式,草甘膦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可以通过喷施、洒布等方式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再次,草甘膦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草甘膦在土壤中的迁移性较弱,对植物的吸收作用和抑制作用比较明显,能够减少对农作物以外的植物的影响。
此外,草甘膦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较快,不会在土壤中积累,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比于传统的农药使用方式,草甘膦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安全。
最后,草甘膦还可以用于园艺、林业、草坪和水域的除草。
对于园艺作物和景观植被的管理,草甘膦可以减少人工除草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
对水域中的水生植物,草甘膦可以有效控制其过度生长,维护水域的景观和生态平衡。
总之,草甘膦作为一种广谱性除草剂,具有多种作用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各类杂草的生长和扩散。
草甘膦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园艺管理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生活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尽管草甘膦有诸多优点,但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的合理控制,以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影响。
草甘膦药害分级标准
草甘膦药害分级标准
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但长期以来也引起了人们对其潜在的药害性的关注。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机构已经进行了草甘膦的毒性评估,制定了相应的药害分级标准。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草甘膦药害分级标准的示例:1. 急性毒性:草甘膦被认为是急性毒性较低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
通常,急性毒性评估主要考虑草甘膦的LD50值,即半数致死剂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草甘膦被归类为III类,即轻度毒性物质。
2. 慢性毒性:草甘膦的慢性毒性主要涉及长期接触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评估,草甘膦被归类为2A类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即可能对人类有致癌风险。
此外,草甘膦还与一些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肝脏损伤、内分泌紊乱等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草甘膦的药害分级标准可能因国家和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草甘膦的使用量、浓度和暴露途径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因此,在使用草甘膦或其他农药时,建议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指南,并遵循当地相关法规和规定,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草甘膦
草甘膦百科名片草甘膦(glyphosate),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
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学名N-(膦酸甲基)甘氨酸。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故一般加工为胺盐水剂。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
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为低毒除草剂。
有内吸作用,杀草谱广,对40多科的植物有防除作用,包括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植物。
对多年生深根杂草的地下组织破坏力很强,能达到一般农业机械无法达到的深度。
适用于甘蔗、茶、桑、剑麻、橡胶、林木、果园进行灭生性除草。
可用一氯乙酸、液氨、亚磷酸、甲醛、浓硫酸为原料而制得。
简介学名N-(膦酰基甲基)甘氨酸,N-(膦酰基甲基)氨基乙酸,Phosphonomethyl Imino Acetic Acid, 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
分子式:(HO)2P(O)CH2NHCH2COOH 分子量:169结构式:草甘膦的结构式为:由于草甘膦是一种酸,易发生反应,故常做成草甘膦异丙胺盐:分子量为228.2,与草甘膦铵盐类似,是草甘膦与有机碱异丙胺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盐,一般也是指单异丙胺盐。
(所以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实际上就是30.38%草甘膦水剂(略去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就是30%草甘膦水剂)。
有效成分是草甘膦。
)结构式毒性: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
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
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
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纯品为白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25摄氏度时);对人畜毒性低;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4320毫克/公斤,家兔经皮LD50>7940毫克/公斤;对鱼低毒。
草甘膦中毒急救
草甘膦中毒急救引言概述:草甘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但如果接触过量或误食草甘膦,会导致中毒。
草甘膦中毒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本文将介绍草甘膦中毒的急救方法,帮助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
一、了解草甘膦中毒症状1.1 呼吸系统症状:草甘膦中毒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气促等症状。
1.2 消化系统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反应。
1.3 皮肤和眼睛反应:接触草甘膦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眼睛可能发生刺痛、疼痛和红肿。
二、紧急急救措施2.1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草甘膦的接触源。
2.2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术。
2.3 如果患者误食草甘膦,立即给予大量清水漱口,以稀释草甘膦。
三、寻求专业医疗救助3.1 拨打急救电话或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
3.2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3.3 告知医生患者接触或误食了草甘膦,并提供相关信息,如接触时间、草甘膦剂量等。
四、医院急救措施4.1 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实验室测试。
4.2 根据患者的病情,医生可能会进行洗胃、吸入氧气、给予药物治疗等。
4.3 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和血压,并提供支持性治疗。
五、预防草甘膦中毒5.1 使用草甘膦时,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面罩和防护服。
5.2 避免直接接触草甘膦,尽量远离喷洒区域。
5.3 存放草甘膦时要注意密封,远离儿童和宠物。
结论:草甘膦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
了解草甘膦中毒的症状,迅速进行急救,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预防草甘膦中毒同样重要,必须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减少中毒的风险。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说明
草甘膦除草剂使用说明草甘膦,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生硬,其实在农业界可是个“明星”呢!想象一下,田间地头,杂草丛生,连根都长得跟大树似的,真是让人心烦。
不过,别担心,草甘膦来帮忙了。
它的出现,简直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拯救了无数农田,让农民们的生活轻松了不少。
草甘膦是一种广谱除草剂,意思就是对大部分杂草都能来个“狠角色”。
不管是那些顽固的阔叶杂草,还是细小的禾本科杂草,它都能一一对付。
真是个不怕麻烦的小帮手,哪里有杂草,哪里就有它的身影。
说白了,它就是农田里的“清道夫”,把那些碍眼的杂草统统消灭。
听着就让人心里舒服,是不是?使用草甘膦可不是随便洒洒就好,还是得讲究点。
喷的时候,最好选在晴天,阳光明媚的时候效果最佳。
这样草甘膦能更好地被杂草吸收,发挥它的“魔力”。
别想着雨天使用,万一被冲走,那可就前功尽弃了。
喷洒的时候要注意风向,别让草甘膦飞到邻居的地里,那可就闹笑话了。
喷洒后,记得等个几天,给它点时间,慢慢见效,别急。
不过,虽然草甘膦这么好用,但也得小心。
用的时候一定要穿上防护服,眼睛和皮肤可得保护好。
就像吃饭时不小心弄到辣椒油,眼泪哗哗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千万别让它碰到水源,这可是个环境保护的大问题。
用完后,容器也要妥善处理,别随便丢掉,得负责任,环保从我做起。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草甘膦对作物有影响吗?草甘膦的“个性”就是选择性地杀灭杂草,对大多数作物都没有伤害。
就好比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哪些人可以玩,哪些人要避开。
用得当,农田的产量可大大提高,真是两全其美。
草甘膦也有它的“黑历史”,有些人对此有争议。
有些人说它可能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癌症。
关于这点,科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
老百姓听了难免心里七上八下,真是让人捏了一把汗。
还是得多了解,保持理智。
使用前多看看资料,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心里有数,总是好的。
用草甘膦的时候,不妨找个同伴一起,边干边聊,气氛轻松点。
就像朋友一起出去聚餐,分享快乐的同时,也能互相提醒注意安全。
草甘膦
草甘膦一、产品概况草甘膦是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除草剂。
又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草干膦、膦甘酸。
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1.2%,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
草甘膦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对环境友好的灭生眭慢性内吸除草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只能作茎叶处理,对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是全球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农药品种,适用于果园、茶园、桑园、林木、农田等作物。
二、两大生产工艺草甘膦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创制成功,IDA路线合成,我国沈阳化工研究院于1973年仿制成功,为甘氨酸合成路线。
由于草甘膦用药成本低,灭草效果好,受到用户欢迎,尤其是孟山都公司开发出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后,草甘膦使用量急剧上升,孟山都公司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草甘膦生产厂家(20万吨/年)。
我国草甘膦行业发展一直较慢,直到上世纪9O年代中后期,孟山都专利到期后国内仿制出IDA路线,发展速度才有所加快。
加入WTO以后,我国草甘膦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草甘膦生产国和出口国,草甘膦也成为我国出口量最大的农药品种,出口金额占除草剂出口总金额的70%。
1.IDA路线以孟山都公司为代表的国外企业主要采用IDA法(亚氨基二乙酸)为主,先制备亚胺基二酸(IDA),再用IDA生产双甘膦,最后双甘膦氧化获得草甘膦。
该工艺具有流程短、收率高和不产生污染等诸多优势。
具体工艺又可分为4种1.1以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的IDA法美国孟山都公司草甘膦的生产工艺是以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的IDA法。
它以氢氰酸为基本原料,经催化合成、水解、缩合和氧化等反应而成。
具体反应过程如下: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亚氨基二乙酸(IDA)的合成是以生产丙烯腈副产物氢氰酸为原料,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甘膦
开放分类:农业、农药、园艺
其他名称镇草宁、农达(Roundup)
草甘膦(glyphosate)
一种有机磷除草剂,学名N-(邻酰基甲基)甘氨酸。
纯品为白色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25摄氏度时)。
对人畜毒性低。
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4320毫克/公斤,家兔经皮LD50>7940毫克/公斤。
对鱼低毒。
草甘瞵的除草性质是1971年由美国D.D.贝尔德等发现的,由孟山都公司开发生产的,到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世界除草剂的重要品种。
剂型10%、20%水剂。
特点是一种灭生性慢性内吸除草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并传导全株,使杂草枯死,在土壤中迅速分解,只能作茎叶处理,对1年生和多年生杂草均有效。
适用范围适用于果园、茶园、桑园、林木、农田等作物以用休耕地、田边、道路、铁路等防除1年生及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使用方法
1.果园、桑园等除草防除1年生杂草每亩用10%水剂0.5-1公斤,防除多年生杂草每亩用10%水剂1-1.5公斤。
对水20-30公斤,对杂草茎叶定向喷雾。
2.农田除草农田倒茬播种前防除田间已生长杂草,用药量可参照果园除草。
棉花生长期用药,需采用带罩喷雾定向喷雾。
每亩用10%水剂0.5-0.75公斤,对水20-30公斤。
3.休闲地、田边、路边除草于杂草4-6叶期,每亩用10%水剂0.5-1公斤,加柴油100毫升,对水20-30公斤,对杂草喷雾。
注意事项
1.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剂。
施药时切忌污染作物,以免造成药害。
2.对多年生恶性杂草,如白茅、香附子等,在第一次用药后1个月再施1次药,才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3.在药液中加适量柴油和洗衣粉,可提高药效。
4.在晴天,高温时用药效果好,喷药后6-8小时内遇雨应补喷。
5.喷药器具要反复清洗干净。
草甘膦
名称:
通用名:草甘膦(glyphosate)
名称:N-(膦羧甲基)甘氨酸。
理化性质:纯品为非挥发性白色固体,比重为0.5,大约在230℃左右熔化,并伴随分解。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
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其异丙胺盐完全溶解于水。
不可燃、不爆炸,常温贮存稳定。
对中炭钢、镀锌铁皮(马口铁)有腐蚀作用。
毒性:
草甘膦属低毒除草剂,原粉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30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5000毫克/公斤。
对兔眼睛和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和刺激作用。
草甘膦在动物体内不蓄积。
在试验条件下对动物未见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
对鱼和水生生物毒性较低;对蜜蜂和鸟类无毒害;对天敌及有益生物较安全。
制剂:
11%农达水剂,10%草甘膦水剂。
作用特点:
草甘膦为内吸传导型广谱灭生性除草剂。
主要抑制物体内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从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转化,使蛋白质的合成受到干扰导致植物死亡。
草甘膦是通过茎叶吸收后传导到植物各部位的,可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等40多科的植物。
草甘膦入土后很快与铁、铝等金属离子结合而失去活性,对土壤中潜藏的种子和土壤微生物无不良影响。
使用技术:
防除苹果园、桃园、葡萄园、梨园、茶园、桑园和农田休闲地杂草,对稗、狗尾草、看麦娘、牛筋草、马唐、苍耳、藜、繁缕、猪殃殃等一年生杂草,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400-700克;对车前草、小飞蓬、鸭跖草、双穗雀稗草,每亩用10%水剂750-1000克;对白茅、芦苇、香附子、水蓼、狗牙根、蛇莓、刺儿菜等,每亩用10%水剂1200-2000克。
一般阔叶杂草在萌芽早期或开花期,禾本科在拔节晚期或抽穗早期每亩用药量兑水20-30公斤喷雾。
已割除茎叶的植株应待杂草丙生至有足够的新生叶片时再施药。
防除多年生杂草时一次药量分2次,间隔5天施用能提高防效。
注意事项:
1.草甘膦为灭生性除草性,施药时应防止药液飘移到邻近作物上,以免造成药害。
2.喷药后3天内请勿割草、放牧和翻地。
施后4小时内遇大雨时需补喷。
3.草甘膦具有酸性,贮存与使用时应尽量用塑料容器。
4.使用草甘膦时,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和柴油,可增强除草效果,降低用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