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0-3岁

婴儿期:是指个体从出生到3岁的时期。它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第一单元新生儿的发展

产前期:人的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约经历280天的胎内发展,称为产前期。个体产前期的发展历程分三个阶段,即胚肿期(0-2周)、胚胎期(3-8周)和胎儿期(9-38周)。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1个月的婴儿。新生儿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以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一、新生儿的反射行为

1、新生儿的反射行为:最初的适应能力来自于无条件反射,智力发展最原始基础。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行为分为两类:

①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它们是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被称为生存反射。它对人的终身都具有适应价值。

②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抓握、行走、游泳、围抱、巴宾斯基反射等。第二类无条件反射对新生儿没有生物学意义,它们会在出生4-6月内自行消退。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是他们先天具有的适应环境、保护自身生存的行为,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以后,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各种条件反射。可以说,无条件反射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二、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

新生儿的生活行为模式遵循:睡眠(最重要部分)-觉醒(记忆+学习)-啼哭(生理需求引起)周期

三、新生儿的心理发生

新生儿期看作是心理发生时期。

①以感觉产生为指标。②以无条件反射为指标。③以明确而稳定的条件反射为指标。

第二单元婴儿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可修复性

(一)婴儿大脑的可塑性

婴儿期大脑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先天排定的成熟程序确定,而是在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改变。大脑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经验二者结合的产物。婴儿大脑的大小和功能都受后天经验的影响和制约。

(二)婴儿大脑的可修复性

婴儿大脑的某一部分受伤后,其本身可以通过某类学习的过程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婴儿早期大脑具有良好的修复性。通常认为,大脑受到损伤是难以再弥补的。因为出生后,脑细胞的数量就不会再增殖。现在发现大脑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一侧脑半球受损伤后,另一侧脑半球可能会产生替代性功能。

大脑的具有可塑性(早期经验可影响)和可修复性。婴儿大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对婴儿身体和神经系统实施刺激,对促进其大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婴儿的动作发展

(一)动作发展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婴儿期动作发展非常迅速。动作并不等同于心理,但动作和活动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

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动作。婴儿最初的认识活动就是这些动作与感知觉结合的结果。动作是婴儿认识世界的主要渠道,离开动作,婴儿的心理发展就无从谈起。

2、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外部表现,婴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动作反就出来的。

3、动作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

4、动作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技能和独立行走(里程碑)。

①手的抓握技能发展要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②独立行走意义:被动转为主动、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着普遍的原则和顺序:

从上到下的头尾原则: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眼—头—胳膊—腿。

由内到外的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胳膊—手指。由大动作到精细动作发展的大小原则。

影响婴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

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以及母亲的抚养方式等,这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单元婴儿的学习

婴儿的学习是指在环境中获得经验,由经验引起行为的变化。婴儿生来就具有学习能力,这是自先天的生物学准备。婴儿学习活动的最早表现是在胎儿末期。

婴儿的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如下:

一、模仿学习:模仿是婴儿的一种天生学习能力。出生两三天至二十天左右的新生儿就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婴儿的模仿学习能力具有普遍性。模仿是先天排定的婴儿的重要学习手段。

二、条件反射学习方式: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婴儿出生后数天就能建立起条件反映。最早的条件反射是新生儿对母亲抱起喂奶的姿势做出食物性条件反射,将喂奶姿势变成乳汁即将到口的信号。

三、偏好新颖刺激的学习形式:习惯化—婴儿对多次呈现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指在习惯化形成后,如果换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第四单元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婴儿的认知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婴儿期是各种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经验因素和成熟因素相互作用,最重要发展时期。

(一)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集中、追踪、颜色、光的觉察和敏锐度),听觉(辨别、音语感知、音乐)

(二)婴儿知觉的发展:

1、跨感觉通道的知觉:指婴儿将从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的知觉的能力,它是多种感觉形式协同活动而产生的知觉。它最明显的表现形式是手眼协调、视听协调。

2、模式知觉:能将各部分知觉为一个有机整体(如人脸),新生儿具有先天的模式知觉。

3、深度知觉:吉布森“视觉悬崖装置”,婴儿6个多月就具备深度知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