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
【知能导航】
1.根据常温下的状态,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霜、雾、水、汽油、氧气、食盐、糖、醋、酱油、碗、水蒸气.
①;
②;
③.
2.摄氏度规定:把通常情况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3.人体的正常温度是37℃,读作.南极洲最低气温曾达到-89.2℃,读作.
4.如图2-1所示,的是常用的酒精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请你仔细观察:其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此时,它所测量的温度为.
图2.1
【例题导析】
例1.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并立即仔细观察温度计细管里液面的高度变化,会发现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这是为什么?
分析点拨:常见的物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热传递有先后.温度计浸入热水中时,先接触热水的是玻璃泡,玻璃泡膨胀,容积变大,液面下降,随后玻璃泡的中水银也会受热膨胀,液面又会上升.因此,液面是先下降后上升.
例2.做实验时,若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A.用水冲洗B.用湿布扑盖C.用黄沙覆盖D.用嘴吹灭(答案:B)
例3.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实验中,下列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为(只需填字母序号).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E.放一段时间使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B.观察它的量程F.估计被测水的温度
C.认清其分度值G.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D.把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水中H.观察温度计内液面对应的示数,进行读数(答案:FABCDEHG)
【同步导练】
1.我们生活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中,一般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和.水处于态时,形状、体积都固定;处于态时,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而处于态时,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
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连云港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
A .用自来水冲洗
B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C .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D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4.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为了缩短给物体加热的时间,使用酒精灯的内焰来加热更快一些
B .酒精灯熄灭了,手边没有火柴,可以用另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点燃
C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D .燃着的酒精灯翻倒后,应立即用水浇灭
5.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经检验都是合格产品,现将
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 )
A .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 .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
C .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长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 .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6.如图2-2所示是常用的一种温度计,其测量范围是 ~ ℃,请
你估计一下你的教室内的气温,并在图中标出该气温值所对应的液柱位置. 7.下面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实验步骤:A .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 .先用手估测一下水的温度;C .把温度计插入热水中,并使玻璃泡全部浸没在水中但不与器皿接触;D .立即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G .整理实验器材. (1)上述步骤 是错误的,应改为 ; (2)将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填序号) 8.用一支体温计测量第一位同学的体温为37.6℃,没有甩就测另外两位同学的
体温,如果这两位同学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8℃和38.2℃,则体温计的示
数分别为 和 .
【拓展探究】:
1.做一个简单的验热器.如图2-3所示,取一个小玻璃瓶,外壁涂黑,瓶
口用插有弯成直角的玻璃管的软木塞塞紧.在玻璃管的水平部分装进一
滴红墨水,在管外壁做一记号,记住水滴开始的位置,以便观察水滴的
移动情况.把这个验热器靠近发热的物体,就可以根据水滴的移动情况判断物体的发热情况了.请你说一说,这个验热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作的?
二、汽化和液化(1)
【知能导航】
1.物质由 态变为 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
其中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叫 ,它可以在 温度下发生.
2.沸腾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
体沸腾时需要 热.
3.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
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4(a )(b )
图2.2 图2.3 (a ) (b ) 图2.4
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则是沸腾时的情况.实验小组还
(1)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 时的数据.
(2)从记录可得出:水的沸点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在水的沸腾过程中若撤去酒精灯,沸腾现象 (会/不会)立即停止.
(3)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解决的办法是 .
4.实验发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 ;② ;
③ .
【例题导析】
例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
它们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再将两支试管放在不断加热的100℃的沸腾水中,如图2-5所示,试管中的酒精 沸腾,试管中的水
沸腾.(填“会”或“不会”) 分析点拨:液体沸腾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温度达到沸
点,其二是继续吸热.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不变.这样小试管中的酒精能吸热升温到78℃后,还能继续吸热,故酒精将会沸腾.而小试管中水的温度达到100℃之后,由于没有温度差,无法继续吸热,也就无法沸腾.
例2.天热时,打开电风扇,人感到凉快些,这是因为 ( )
A .电风扇吹的是凉风
B .空气流动加快,使室内温度降低
C .电风扇的风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 .电风扇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所以人感到凉快
(答案:D )
例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6中a 所示,
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
【同步导练】
1.发射火箭时,为了避免火箭尾部的火焰直接喷射到发射台上,将发射架熔化.往往会在
发射台的底部建一个大水池,
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要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2.夏天,有人用与室温相同的湿毛巾包在同温度的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这
是利用水 时从牛奶中
热的原理.
3.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均放在室内,但在乙的玻璃泡上包着一团浸有酒精的棉花,则
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 )
A .甲的高
B .乙的高
C .甲、乙的一样高
D .无法判断 图2.5 图2.6
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
B.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C.蒸发现象进行得比较缓慢,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D.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要达到沸点,不需要继续吸热
5.“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底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此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能彻底止沸
B.都只能暂时止沸
C.沸腾时需要继续吸热,因而“釜底抽薪”可以彻底止沸
D.因为沸腾时不需要继续吸热,因而“扬汤止沸”也可以彻底止沸
6.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2: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大小有关;
猜想3: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猜想4: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1)请你列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支持猜想1.
例:.
(2)请你写出验证猜想2的实验步骤:
.7.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把火烧得很旺,煮得满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则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请说出理由.
【拓展探究】:
1.人们扇扇子时会感到凉快,那么对着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会感到凉快吗?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吗?拿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给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对着两支温度计扇扇子,分别观察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看它们的示数有何不同?
三、汽化和液化(2)
【知能导航】
1.物质从变成的现象叫液化.液化是的相反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温度和体积.液化过程中气体要(吸/放)热.2.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内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
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
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现象,然后推活塞,可
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
化.
【例题导析】
例1.发射火箭时,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导流槽).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分析点拨:首先肯定“白气团”的实质是小水珠,是由空气中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那么,水蒸气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是由水池中的水变来的,这个过程是汽化.即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变化成小水珠.
例2.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
(答案:液化、放出、上、汽化吸热)
例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
C.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D.夏天的早晨,草尖上经常会挂着晶莹的露珠
(答案:C)
【同步导练】
1.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了一层薄雾,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先后分别是
和.
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罐装式石油液化气,是采取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瓶的;在向钢瓶里充气时,钢瓶的温度是(升高/不变/降低)的.3.夏天的早晨会看到草叶上有一些露珠,这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此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放热).
4.冬天,牙科医生常常将用来观察病人口腔病情的小镜子在火上烤一下再放入病人的嘴里,这主要是为了()A.消毒,防止将病菌带入口中
B.提高镜子温度,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在小镜子上液化,以便观察
C.避免不小心冰了病人的嘴
D.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5.皮肤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沸水烫伤严重一些,这是因为()A.水蒸气跟皮肤接触面积大B.沸水汽化时要吸收热
C.水蒸气的温度比沸水高D.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很模糊,经过一段时间后,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7.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如
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
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
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
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B.①液化②汽化
C.①升华②液化D.①升华②凝华
8.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下列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拓展探究】:
1.在充满大量水蒸气的浴室里,你怎样区分哪一个是热水管,哪一个是冷水管?试说出你的理由.
四、熔化和凝固
【知能导航】
1.物质由态变为态叫做熔化,物质熔化时要热;由态变为态叫做凝固,物质凝固时要热.
2.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具有一定的熔点,没有一定的熔点.3.一种固体物质,从250℃开始熔化直到300℃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4.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属于熔化的是;
其中②、③、④是(吸热/放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③冬
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岩浆变成了岩石;⑤废铁回炉,在高炉中变成滚烫的铁水;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
【例题导析】
例1.我市连胜温度计厂制造了一批水银温度计投放到黑龙江省的市场上,结果无人问津.市场开发人员经过实地调查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将产品改换为酒精温度计,结果非常畅销.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市场开发人员发现了什么问题?
分析点拨:在本题中,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1)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
(液体的热胀冷缩);(2)北方的冬天气温会降到多低?(最冷的时候,一般会降到零下40℃以下);(3)水银与酒精在这么低的温度下,物态是否会发生变化?(经查表可以知道:水银的凝固点是-39℃、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因此,市场开发人员会发现,黑龙江冬天的气温会低于-39℃(水银的凝固点),水银会凝固,导致水银温度计不能在此地使用.
例2.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将熔化B.冰不熔化C.水将凝固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以发生(答案:B)
【同步导练】
1.两个学习小组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且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温度,直到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各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制了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b)、(c)两图所示,请解答下列问题:
(1)海波在熔化时,要(吸热/放热),温度;石蜡在熔化时,要(吸热/放热),温度.
(2)海波属于(晶体/非晶体)物质,石蜡属于(晶体/非晶体)物质.
(3)这两种物质中,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是,其熔点是℃.
(4)图(b )中 (AB/BC/CD )段表示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整个熔化过程用了
min .BC 阶段,海波处于 状态.
2.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存放蔬菜时,人们常在
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蔬菜被冻坏.
3.锡的熔点是232℃,则232℃时锡的状态可能是 ( )
A .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4.为获得较快的冷却效果,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其效果好的是 ( )
A .用0℃的水
B .用0℃的冰
C .效果相同
D .无法判断
5.晶体吸热后,其温度 ( )
A .一定上升
B .可能上升,也可能不变
C .一定不变
D .可能下降
6.给冰水混合物稍微加热,则 ( )
A .冰的温度升高,水温不变
B .冰的温度不变,水温升高
C .冰和水的温度一起升高7.在每分钟供热不变的情况 下,给温度是-8℃的某固态 物质加热,测得的数据填
于表中.由表格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此物质在加热到5min 时处于 状态,在加热到8min 时处于 态,这种物质是 .
8.如图2-8所示,烧杯中装有很多冰水混合物,试管中装的是少许
-5℃的冰,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那么试管中的冰是否会升温到0℃,
是否会熔化?
【拓展探究】: [南极冰川]在地球的最南端,有一个厚度达几千米的极寒冰川,冰川是怎样形成的呢?冰川是由冰、空气、水和岩石屑等积累而成.冰川不是一开始就成为冰川的.雪在降落到地面之初,可称为雪花,就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样,只是在南极大陆,雪降下后难以熔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雪失去其棱角,慢慢地变成微小的颗粒,随着更多的雪落下,上面的雪压下面的雪,下面的雪层变得更紧密,并产生一些冰晶.经过一个季节后残留下来的冰晶会变得更密实.随着冰晶之间空隙的逐步减少,雪层被一步步地压缩,直至雪全部变成冰晶.这样,冰川就形成了.在南极,从雪到冰川的过程约需1000年.
五、升华和凝华
【知能导航】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称为 ,这个过程物质要 (吸热/放热);物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 0 0 0 0 0 0 0 4 冰 图2.8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称为,这个过程物质要(吸热/放热).
2.在锥形瓶里放入适量的碘粉,底部用酒精灯微微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而碘晶粒逐渐消失.拿走酒精灯,过一会儿在瓶壁上又会出现.这说明碘在时要吸热,在时要放热.
3.冬天,冰冻的衣服在温度低于0℃的房间内也会逐渐变干,这是因为冰发生了而变成了水蒸气,这个过程要(吸/放)热.
【例题导析】
例1.据《北京晚报》报道,科考队员曾经在新疆的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当时气温大约是-15℃,沙丘上面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考队员瞠目结舌.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提出你的看法,这雪为什么不见了?(2)简单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分析点拨:雪消失了,可能是雪融化成水渗入沙中,或水蒸发,也可能是雪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在这些可能中没有发生熔化现象,因为雪融化成水的条件不满足——气温约-15℃,远远低于雪的熔点.“脚下是干爽的沙地”也说明雪并没有融化成水,这说明冰雪在很冷的条件下发生升华现象,尤其是在空气干燥而气温又低的沙漠地区.
例2.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夏天,冰棒上面有一层白霜
B.夏天,冰块上面冒白气
C.夏天,潮湿的天气里,自来水管外面会冒“汗”
D.冬天洗过的湿衣裳放在-5℃室外也能冻干
(答案:D)
例3.在演出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释放的白色烟雾,仿佛流动的白云,它的原理是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A.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烟雾
B.迅速熔化而后再蒸发变成的白色烟雾
C.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烟雾
D.迅速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答案:D)
【同步导练】
1.用久的日光灯两端的灯丝,在高温下会发生现象;灯管两端内壁上出现了黑斑,这是发生现象的缘故.
2.干冰可用来人工降雨,干冰撒进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成小冰晶或成小雨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3.据报道,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种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将水果蔬菜冰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
4.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有冰花,这是现象.冰花总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内/外)表面,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吸/放)热.
5.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雪融化要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是()A.雾B.露C.霜D.雨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升华的是()A.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消失B.冬天挂在户外的冰冻的衣服干了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D.放在饮料中的冰块过一会儿不见了8.下列叙述的现象中都属于吸热的是()A.冰熔化成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B.下雪、草上出现露水
C.冰冻的衣服干了、严冬窗玻璃上有冰花D.吹风凉爽、雪熔化了
9.在运输食品的过程中,常用干冰作为冷却剂,这是因为()A.干冰熔化时要吸热B.干冰升华时要吸热
C.干冰汽化时要吸热D.干冰先熔化后汽化时吸热
10.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是()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
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11.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你提出一个猜想.
(2)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拓展探究】:
冷冻疗法: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冷冻疗法,即应用致冷物质和冷冻器械产生的低温,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产生低温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利用升华过程制冷,如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过程.由于其导热能力差,一般将它混在一种适当的液体(如丙酮、酒精、三氯乙烯等)中使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很多病症:软组织损伤、疼痛和痉挛、热烧伤、蛇咬伤等等.
六、水循环
【知能导航】
1.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当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时,有的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当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成为和又降回地面,汇入江海或被植物吸收.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大致过程.
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和放热,使物体的能量增加,使物体的能量减少.因此,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的转移.
【例题导析】
例1.如图所示,依照固态与液态的转化,填入其他物态变化过程的名称以及吸热、放热情况.
()
分析点拨: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熔化、汽化、升华都吸热,凝固、液化、凝华都放热.
例2.地球上的水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
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形成雨降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B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放热
C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凝固现象
D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的过程中吸热
(答案:A ) 【同步导练】
1.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 成的小水滴和水蒸气 成的小冰晶组成的.
2.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农业灌溉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是减
少输水过程中的 和 ,同普通的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 的
目的.
3.在西部开发中,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
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
或“加快”).
4.温度为0℃时 ( )
A .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 .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 .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5.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 )
A .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B .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 .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6.有的科学家曾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
类活动造成的是 ( )
①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却并不富裕;②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③水被
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④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⑤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7.水在自然界中往复循环,可以说并不减少,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节约用水呢?
( ) ( ) 升华 吸热 放热 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