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课后习题(社会组织)【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社会组织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组织的概念
①组织的两种理解:
a.广义的组织,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初级群体;
b.狭义的组织,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②组织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结构性活动,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包括:a.组织的目标结构;b.组织的心理结构;c.组织的技术结构;d.组织的整体活动。
(2)组织的特点
①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发生重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在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正式关系,交往需要按照固定的规则和方向进行,具有较强的间接性和片面性的特点。
b.从结构上看,社会组织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并由此与其他社会组织有着明显的界线,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用以协调组织多样化活动,实现组织的整合状态。
②现代组织活动与传统的人类活动相比具有某些截然不同的特征:
a.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b.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
c.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组织目标是每个组织都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达到的某种有待实现的未来状态,是组织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代表着一个组织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组织目标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灵魂。
组织是依靠特定的目标来维持其存在的,组织内部的一切活动也是围绕目标而进行的。失去目标,便意味着组织活动失去其合理依据。
(2)组织目标是确定组织活动路线的基础。它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内是指组织在制定方针、政策和策略时,要以满足目标要求为准绳。
②对外是指向社会大众宣告本组织的宗旨、性质和任务,明确其发展方向,使人们认识并了解这个组织,以便加入该组织或与该组织发生联系。
(3)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活动效益与效率的标准。
组织活动都是围绕着组织目标进行的,这种活动是否有效益或效率,以及效益和效率如何,就看它活动的结果接近于组织目标的程度。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答:(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通常规模比较小)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其内部有确定的结构、有自己的领导、有一系列群体目标、有一套用以规范群体成员行动的价值和规范,但这种行为的开始和延续初期并没有自觉的目标或方向。
(2)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①在正式关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非人格化,从而导致非正式关系的产生;
②在组织中经常接触的个人有可能基于相互同情、钦佩、兴趣和趣味相投等而在他们正式关系中加入某些非正式的行为模式。
(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
①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
第一,对工人来说,主要有: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充分表露情绪反应;提供独立的机会。
第二,对管理工作本身而言,主要有:有助于完成工作任务;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满意感。
②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抵制变革;目标冲突;遵从行为问题;谣言问题。
4.比较研究组织现象的五个学科角度的异同。
答:(1)研究组织现象的五个学科角度的相同点
它们都是人们对组织现象的理论认识,是有关组织成因、性质、接哦故、功能、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概念、判断、推论的总称。
(2)研究组织现象的五个学科角度的差异性
主要是介入组织研究的学科在研究目的、视角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①管理学的研究角度
a.中心问题。组织——特别是工厂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其组织现象进行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b.基本认识。在管理学看来,组织作为人类理性发展的产物和工具,完全有可能帮助人们提高活动效率,实现各种组织目标。但这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种确定的技术和方法。
c.考察重点。在资源供给和制度安排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对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对组织构成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对组织运作流程进行妥善的安排等一系列问题。
②经济学的研究角度
a.中心问题。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如何产生比传统的、分散的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的。
b.基本认识。组织是资本与劳动力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管理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c.考察重点。首先是怎样寻求一种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其次是具体管理的问题。
③心理学的研究角度
a.中心问题。除了设施、设备等物的因素之外,人本身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b.考察重点。在组织框架下,人是怎样思维和行动的,特别是人性、人的需要、人际关系、激励等因素对个人行为从而对效率会产生什么影响。
④政治学的研究角度
a.中心问题。组织中的利益关系问题。
b.基本认识。在政治学看来,组织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政治过程,每个组织及其内部各个群体、个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利益,因而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
c.考察重点。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调整各种利益关系以使之处在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上。
⑤社会学的研究角度
a.中心问题。相对于家庭、作坊及非正式组织等其他人际关系模式,正式组织有什么样的优势,形成这种优势的机制又是什么。
b.基本认识。在社会学看来,组织是一种集体行为的结构,它可以将个体的行动有机地
整合起来,使人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获得一种相对的确定性。
c.考察重点。既包括组织的生成机制,也包括组织的运作机制。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答:(1)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是人们对组织现象的理论认识,是有关组织成因、性质、结构、功能、运作机制等方面的概念、判断、推论的总称。组织理论研究主要有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五个研究角度。就人们对组织现象认识的发展过程,可以把20世纪初以来的组织理论分为四种形态,即理性系统组织理论、自然系统组织理论、开放系统组织理论和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2)组织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从整个发展历史来看,组织理论的产生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引发的社会现代化浪潮紧密相关。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社会分工急剧发展,以工厂为代表的新型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所以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需要人们对这些组织形式及其管理问题作出解释,进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组织理论。
①组织理论的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组织的发展特点及关注重点,针对组织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可以依据不同的组织理论来解决。如果组织的目标主要在于效率,则可以按照传统组织理论进行组织设计;如果组织的目标主要在于人际关系,则可以按照行为科学组织管理理论进行组织设计。
②在当今社会,组织处于变动多变的环境中,人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现代组织理论,决策者应时刻关注组织所处情境,以整体、联系的观念看待组织与所处社会的关系,组织设计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