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如何理解“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讨论和争论?
答:(1)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
①由于不同社会在前现代时期社会结构的差别、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不同、内外环境的制约,根本不存在某种现代化的“普遍模式”。
②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都必须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的内外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2)“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
①曾任《时代》周刊外国报道编辑的拉莫先生发表了《北京共识》一文。拉莫对“北京共识”的定义是: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如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
②有关“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争论是关于不同现代化模式的最新讨论。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a.社会现代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中显示出共同的特征,确实是在那些率先开始这一进程的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的。
b.社会现代化绝非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的产
物,都必须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的内外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c.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因为:
第一,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
第二,现代化过程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从社会现代化的性质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更是存在本质的区别。
第三,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能实现的。这种阻力不仅来自于内部条件,而且还来自于外部环境条件。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经济上和科学技术上的优势,继续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附属国的地位。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答: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1)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关系。“传统”,一般是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2)“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某些传统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健康的成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
②传统毕竟是历史上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自身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人们也需要重新评判它们的价值。
(3)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
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
3.如何理解“迟发展效果”?
答:(1)“迟发展效果”的基本含义
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2)“迟发展效果”的主要表现
①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这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一般表现为借鉴甚至模仿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由于存在着借鉴和模仿的可能,因而发展中国家都试图跨越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某些阶段,“赶超”因而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突出特征。
为了实现“赶超”的目标,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某种程度上的“集中化”和“计划化”,以促进社会现代化过程。
②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现代化过程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从外部输入种种现代化因素的过程,包括经济模式、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社会价值观念等。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会带来许多特殊的效应:
a.外来因素,包括现代化因素的输入,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社会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对抗,引发多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民族矛盾和冲突。
b.基于外部因素引发的现代化过程,会造成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
(3)造成不稳定的因素的来源
①来自传统的社会力量,它们有可能顽固地抵制和反抗现代化过程;
②来自急于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力量,超出了整个社会所能接受的程度;
③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
4.如何理解社会结构分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意义?
答: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和高度整合过程,其核心是一个社会的制度结构的变化,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以此规范各种社会关系和引导社会行为。
(1)社会结构的分化
①个人角色分化。个人角色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一方面,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个人在不同的活动场合往往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越来越多地是特定角色基础上的互动,而不再是同整个人格的互动。
②社会组织的分化。社会组织的分化表现为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单一的社会组织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
③社会地位的分化。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
(2)高度的社会整合
伴随社会日益分化过程而出现的是社会高度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意味着封闭性的社会格局逐渐消失,人们之间基于分工与合作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普遍主义的社会规则成为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原则,不同社会成员的价值目标和利益目标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协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