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自考大学语文必备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题及答案2018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题及答案2018](https://img.taocdn.com/s3/m/eb95a97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3.png)
自考大学语文课后题及答案2018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
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
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
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
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
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
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
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
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
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
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
B.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C.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
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2bf17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3.png)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1、叙后评议的内涵文章前面叙述两人的交往,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品德。
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这才是对傅雷最好的纪念。
2、文章的记叙顺序文章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
选取自己与傅雷交往27年中的若干片断,依次写来,显得层次井然。
在回忆傅雷时,又突出了他的个性,将傅雷的性格写得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和幽默。
3、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
的小弟,是一位研究飞机强度的专家,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长期在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工作,不幸英年早逝。
此文发自肺腑,激情烈烈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
4、写作手法及细节描写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用真挚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细致描述,使读者了解了小弟的为人,了解了这位“好党员”、“好干部”“丹心一片向将来”的优秀事迹,从而痛感他的早逝确是壮志未酬,千古遗恨,于国于家,都是一大损失。
文中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小弟在冬天不怕生冻疮,敢用冷水洗脸,寥寥几笔就显现出他活泼、可爱而憨实的性格;也有出色的概述和议论,如父亲为小弟写的挽联,既表现出老人的深明大义,又是对小弟一生所作的很好总结。
还写了小弟周围同志对他逝世的悲哀与怀念,抄录了他们赞扬小弟的信,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文章结构文章构思别致,结构新颖。
以“哭”为线索,围绕着小弟的病逝,把现实与回忆、家庭与社会、情与理交融一体,分成块状,交错展现:文章开头借小弟的名片抒情,随即跳到对小弟幼年、童年的回忆,接着写小弟病重和治病的艰难,然后又转写小弟的工作经历,随后再回过来诉说小弟逝世时的悲哀情景,接下去又续写小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壮志未酬hellip;hellip;这种将多方面的材料交叉垒积的叙写方法,使文章内容层出层新,结构错落有致,避免了单调刻板。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内容.docx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复习内容.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15f7fd833687e21af45a9b5.png)
大学语文》主要复习掌握四部分内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部分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过去《大学语文》考试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试题较多。
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小“仲尼”指的是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答案]C[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最基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
没冇丝毫难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A.抱定宗RB.端正学风C.砥砺徳行D.敬爱师友[答案]D[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Z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具体论述的内容。
余在徳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3.下列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A.《壮悔堂文集》B.《昌黎先生集》C.《震川先生集》D.《樊川集》[答案]B[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
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
《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牛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的人物是A.外祖B.周孺人C.大姊D.老妪[答案]B[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
先妣是周揣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A.夔州B.长安C.巩县D.成都[答案]A[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6.《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Z遍”的主角是A.杨贵妃B.董双成C.梨园弟了D.临邛道士[答案]D[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极简单的试题。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19ffd8a284ac850ad024281.png)
自考-大学语文-《自考通》归总《寡人之于国也》1.简述孟子这个人以及《孟子》的作者?答: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本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3.加点字解释——①领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③直步百步耳直:只④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⑥王无罪岁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⑦谨庠序之教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⑧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4.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⑴反对霸政,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⑵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再施以礼仪道德教育5.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答: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6.简述本文的内容结构?答:⑴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跟邻国没有本质区别⑶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7.简述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有哪些?答:⑴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⑵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8.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9.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涂有饿莩”和用刀杀人却说“不是我杀,是刀杀”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10.本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材木不可胜用也”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可以无饥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排比。
11.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
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
![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ea223a5f0e7cd18525362d.png)
2018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一、单元内容概要本单元要求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方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
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以下几种基本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典型的例子如《诗经》中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和《琴歌》中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
教材中的典型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和李煜《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者以自己不请世事艰难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后者以往事不堪回首坦陈亡国的痛楚。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它分如下几类:(1)写景抒情,最为常见,往往要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融情于景。
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的惊喜。
陶渊明《归国田居》中“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几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的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二是借景寄托。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抓住秋雨特征以借景抒情。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合青青柳色新”既是实景实绘,又因折柳送别的传统风习象征着一次新的离别在即,满含依依不舍之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凄凄春草抒凄凄别值。
三是缘情写景。
如辛弃疾《水龙吟》写山“献愁供恨”,显然是作者将自己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复国无望之情移入了客观事物。
刘禹锡《乌衣巷》写曾是热闹繁华如今却荒凉冷落的乌衣巷,就凝注着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
四是因情造景。
如杜牧《江南春》即将风和日丽之景、烟雨迷蒙之景、江南大地千里范围之景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暗示人们:信佛无益于治国安民。
(2)叙事抒情。
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杨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的崇敬心倩。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知识点汇总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9e4fef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9.png)
自考《大学语文》考前知识点汇总自考《高校语文》考前学问点汇总1《秋夜》本课主要考核点: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谈论中抒情的特点;文章通过引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的方法,文中所引用的三封信的作用;文章大量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来抒情的特点,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这些诗句的寓意,指出其中所采纳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篇追悼性写人散文。
文章抒写了对徐志摩因失事而遇难的无限悲哀之情,主要赞扬了徐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抱负及其为这一抱负而挣扎、奋斗的精神。
在学习时,应留意把握好本文的以下重点内容,到达综合应用的力量。
1、段落层次划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5自然段,抒写志摩不幸遇难给人们带来的悲哀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其次部分,包括第6至14自然段,赞扬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观,并为他所患病的不公正的责难进行辩解。
第三部分,包括第15至19自然段,赞扬志摩在逆境中坚持崇高抱负,连续热忱唱歌的坚韧精神。
第四部分,包括第20至23自然段,呼应文章开篇抒发的哀伤、尊敬之情,以志摩精神永存收束全文——“他投的影子会永久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久存在。
2、写作特色(1)在谈论中抒情写人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文章除了第一、四两个部分的追悼性文字是直接抒情以外,全文的主体部分都是通过谈论来抒情、写人。
一方面,在立论中抒发对志摩的尊敬之情;另一方面,又在驳论中抒发对志摩不幸遭际的理解之情。
文章在谈论中抒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到达了理真且情浓的艺术境界。
(2)运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
本文的典型论据,主要就是三封信。
一封是志摩写给妻子的信,直接证明白他离婚和再婚正是为了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抱负。
其次封信是梁启超写给志摩的信,通过梁表现出来的随俗沉浮的人生看法,从反面证明志摩为“美与爱与自由”苦苦奋斗的人生观。
第三封信是志摩写给梁启超的回信,直接说明志摩决不随俗沉浮,愿为抱负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a39b403cc175527072208c9.png)
第一讲:1、《寡人之于国也》第一部分,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
他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施行仁政和王道,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散文善于“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
善用比喻,富有感情色彩与充沛的气势,《孟子》共七篇。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说,是一篇论辩性议论文。
第三项,主旨。
本文中心论点是“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全文表现了孟子王道,仁政的政治思想,批评统治者在灾荒年景归罪于年成不好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战国时期社会不平,阶级对立的实质。
第四项,层次、段落。
全文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开论述。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为第一自然段。
梁惠王提出在灾荒之年,移民移粟,但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为二、三、四段。
孟子以战为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办法,依然与邻国无本质区别,从而指出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为第五、第六自然段。
孟子具体而详细地阐明了王道仁政的主张,指出要使民加多,就要有新举措,要不违农时,发展生产,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要使民老少的衣、食、住均能受益,同时在德教方面也受教育,这样则不王者,未之有也。
民便可以加多了。
第四部为第七自然段。
先揭示灾荒之年,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现状。
然后以杀人为喻,指出只要梁惠王不把过失归罪于年成,那么“斯天下之民至埃”的良好愿望就会实现。
全文到此归结到总的论点。
全文的结构特色以“民不加多”为线索,展开了论述。
第五项,学习要点。
第一点、本文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就是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富民,就要反对战争,使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正如课文中的第五段提出的要不违农史,要数罟不入夸池,要斧斤以时入山林,以达到谷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样的鱼粮丰收,万木繁茂的景象,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爱民,体现在第六段,就是要使民确实受益。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43a5bd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a.png)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1《科学的春天》这篇讲话稿中,郭沫若除了应用论证方法之外,还应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这是本文的重点,需要全面掌握。
在文中,对论证方法的掌握及修辞手法的运用是难点,需要深刻领会。
1、论证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三种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法、类比论证法、演绎论证法。
(1)归纳论证法。
如第2自然段从历史过程和个人经历中归纳出“科学的春天到来了”这一论点,从媳娥奔月、龙宫探宝、《封神演义》上的许多幻想都变为现实来论证科学需要异想天开。
(2)类比论证法。
如第3自然段,作者把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与我们的时代进行类比,得出我们的时代和科学需要巨人的结论。
(3)演绎论证法。
本文有典型的演绎论证法的运用。
演绎法通常指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即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推理。
如第4自然段中,运用了演绎论证方法论证了我国科学家需要探索精神,具体表现形式是:大前提:“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和“我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的”。
小前提在文中被省略了:我国科学家是人,是我国人民的一分子。
结论:我国科学家需要打破陈规、披荆斩棘和开拓道路的精神,也就是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
2、修辞手法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和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1)比喻。
例如“科学的春天”、“初升的太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排比。
例如“封建王朝摧残它,北洋军阀摧残它,摧残它”,“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论辩力度和感染力。
大学语文自考考试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eb8e2e3169a4517723a3bf.png)
一)归纳法 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个别”具体事例,也可能是若干分论点。
例证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证明论点。
“推敲”(证明);“烟”字运用的“生发意义”(文字的联想意义比直指意义更丰富多彩)用作者年少骂《西游记》和,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等科学家,“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概括法《 二)演绎法演绎论证法有三段论、 寡人之于国也》、“移粟” 《秋水》中,小前提是孔孟是人, 咬文嚼字》 容忍与自由》的普遍原理,就是通过演绎法来证明; 五代史伶官传序》谦得益”的名言,我的世界观》三)比较法 对比法, 五代史伶官传序成与败的强烈对比, 也应当看作是。
论毅力》是运用对比论证法的范文,一是全文结果的对比“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的,以及行舟中“一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 类比法是将性质、打比方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议论文比喻都是类比法的体现。
五十步笑百步拿刀杀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之喻;中的“行舟”、“为山”、“平地”、 都是用个别事物来说理,容易混淆,须仔细辨识。
《秋水》、“人卒九州”等事物,是例证法;同时又列举了“、“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类比法。
孔子“为山”、“平地”都是比喻,方法;但由于其中又强调了“止”、败与成的对比,所以同时方法。
或反驳论点,论毅力》类战争的类比,从而使蚂蚁大战成为人类战争的象征。
倒叙…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启发人们思考的艺术表达效果。
《马伶传》中,作者先写马伶在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中获得大胜,然后再写他在这次较量之前刻苦学艺的过程。
《金鲤鱼的百裥裙》,先写孙女珊珊发现奶奶有一条在箱子底下压了四十多年的漂亮百裥裙,然后再叙写金鲤鱼与百裥裙的故事经过。
插叙…时空转换相当自由,今日之事与往昔之事反复交错。
插叙很多,行文显得十分舒展,抒情味道很足。
《爱尔克的灯光》中,巴金先叔与目已回到阔别了十八年的故居的情景,接着插入了在过去的十八年中姐姐的死亡和自己对姐姐的思念,然后再回到十八年后的今天继续往下写,后来又回忆到祖父积攒家资为子孙造福等情景,这就是多次插叙。
2018年大学语文备考题库及答案(自考资料)
![2018年大学语文备考题库及答案(自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c256b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9.png)
2018年大学语文备考题库一、作家作品知.1.《报刘一丈书》中的“权者”暗指.C)A.刘一.B.宗.C.顾秉.D.严.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怀念的对象是(.)A.父.B.兄.C.朋.D.妻.3.《行路难》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A.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4.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主要是(.)A.豪放飘.B.慷慨悲.C.自然平.D.沉郁顿.5.下列作家, 提出“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写作主张的是(.)A.王安.B.欧阳.C.苏.D.梅尧.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A.婉约.B.豪放.C.风雅.D.山水.7.《报刘一丈书》“斯则仆之褊衷, 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句,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C)A.比.B.夸.C.反.D.拟.8.王维《山居秋瞑》是一首(.)A.边塞.B.田园.C.山水.D.爱情.9.柳永《八声甘州》中表达思归情感委婉曲折的词句是.D)A.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B.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C.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D.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 天际识归舟10.《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A)A.借景物抒.B.借举止抒.C.借比喻抒.D.借象征抒.11.有“一代文宗”之美誉的文学家是(.)A.曹.B.谢灵.C.韩.D.欧阳.12.李清照的别号是.B)A.香山居.B.易安居.C.青莲居.D.六一居..13.苏轼《前赤壁赋》行文叙述的外显过程是.A)A.时间的推.B.感情的变.C.事理的逻.D.想象的展.14.下列词句中, 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遥岑远.B.献愁供恨.C.玉簪螺.D.求田问.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用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A.比.B.排.C.鼎足.D.拟..16.《宝玉挨打》中, 说“你但凡听我一句话, 也不到这个分儿”这句话的是.A)A.袭.B.林黛.C.贾.D.王夫.17.《西厢记·长亭送别》下列曲词中化用古人诗句的句子是.D)A.泪添九曲黄河.B.碧云天、黄花.C.昨宵今日, 消减了小蛮.D.伯劳东去燕西.18.文言短篇小说《婴宁》的作者..C)A.纪晓.B.孔尚.C.蒲松.D.纳兰性..19.下列词句中, 运用典故表达词人壮志未酬、时光虚度的是.C)A.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B.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C.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D.倩何人, 唤取红巾翠袖, 揾英雄泪20.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主张的是(.)A.王安.B.白居.C.韩.D.欧阳.2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紧接“枯藤老树昏鸦”句子是.B)A.断肠人在天..B.小桥流水人.C.古道西风瘦.D.夕阳西.22.《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A.狐假虎.B.贪婪虚.C.奴颜婢.D.才德称.2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B)A.乐府古题.B.新题乐府.C.新乐府.D.七言律.24.李白《行路难》(.一)中使用比喻手法来表现诗人仕途上遭遇挫折的诗句是.B)A.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25.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的言外之意是(.)A.美景依旧, 故人已.B.岁月流逝, 青春不.C.故国宫殿, 令人牵.D.江山易主, 物是人.26.李密《陈情表》一文选自(.)A.《资治通鉴.B.《昭明文选.C.《三国志.D.《后汉书..27.下列人物属于道家学派的有.B)A.孔子和庄.B.庄子和老.C.孟子和庄.D.孔子和老.28.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D)A.感叹人生几何, 去日苦.B.感伤亲朋离散, 孤苦无.C.感慨功业无成, 忧从中.D.渴望招纳贤才, 建功立..29.《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A)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将士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30.下列人物属于“战国四君子”的是(.)A.张.B.苏.C.冯.D.田.31.陶渊明《饮酒》中, 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B)A.飞鸟相与还.B.心远地自.C.结庐在人.D.悠然见南.32.“茕茕孓立, 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陈情表.B.《秋水.C.《行路难.D.《兵车行》.33.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时代是(.)A.大同时.B.小康时.C.三代之英的时.D.礼崩乐坏的时.34.《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D)A.治国以法、为政以.B.无为而治、顺其自.C.隆礼重法、为政以.D.治国以礼、为政以.35.下列作品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的是(.)A.《氓.B.《国殇.C.《陌上桑.D.《行路难.36.《大同》中论证理想社会时采用的修辞手法是.D)A.隐.B.寓.C.典.D.排..37.《秋水》的作者是.B)A.孟.B.庄.C.朱自.D.苏.38.书曰.“郑伯克段于鄢.”.“书”指的是.B)A.《左传.B.《春秋.C.《论语.D.《尚书.39.《国殇》选自于屈原的创作的组诗(.)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40.程不识将兵的特点是.A)41.“季氏将有事与颛臾”一句中“事”的词意是.C)A.做.B.农.C.军事行.D.侍.42.下列议论文中, 其文体属于”语录体”的是.A)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论快乐》.D.《论毅力.43.《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B)A.“魏策.B.“齐策” .C.“赵策.D.“秦策..44.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A.对酒当歌, 人生几......B.呦呦鹿鸣, 食野之.C.山不厌高, 海不厌......D.周公吐哺, 天下归.45.《谏逐客书》贯穿始终的论证方法是.C)A.归纳.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46.魏晋时, 呤唱“浊酒一杯, 弹琴一曲”的文学家是.D)A.刘.B.陶渊.C.孔.D.嵇.47.下列成语出于庄子《秋水》的是(.)A.贻笑大方、分崩离.B.望洋兴叹、祸起萧.C.分崩离析、祸起萧.D.望洋兴叹、贻笑大.48.《谏逐客书》中“并国二十, 遂霸西戎”的秦国国君是(.)A.秦孝.B.秦穆.C.秦惠.D.秦昭.49.“寡人之于国也”选自.A)A.《孟子·梁惠王章句上》.B.《孟子·梁惠王章句下.C.《孟子·滕文公章句上.D.《孟子·滕文公章句上.50.《陈情表》中作者化解了自己所陷入的矛盾危机, 是由于.D)A.晋武帝的同情B.表现了不合作的态度C.自己远离中央朝廷D.抓住了“圣朝以孝治天下”这一特点51.《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是.B)A.直接心理描.B.言行神态白.C.自然景物烘.D.援譬设喻暗.52.“文章的通病总不外两种, 一是不知选择, 二是不知安排”这句话出自.C)A.鲁迅的《灯下漫笔.B.钱钟书的《论快乐.C.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D.梁实秋的《谈时间》53.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A.《虹.B.《寄小读者.C.《春水》 .D.《繁星..54.“新月社”的代表诗人有.B)A.郭小.B.徐志.C.田.D.李金.55.1946年7月, 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A.重.B.上.C.昆.D.南.56.闻一多诗集《死水》发表于.C)A.1923.B.1925.C.1928.D.1931.57.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 冰心号召大家做一个(.)A.超.B.女.C.大.D.“海化”的青.58.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夕的17年中, 有“三红”之称的三部小说是(.)A.《红岩》、《红色娘子军》、《红日》B.《红日》、《红军不怕远征难》、《红太阳升起在韶山》C.《红岩》、《红日》、《红旗譜》D.《红岩》、《红旗插上大门岛》、《红珊瑚》59.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是.B)A.《大波》三部.B.《激流》三部.C.《农村》三部.D.《蚀》三部..60.《论毅力》中“我则或一日而返焉, 或二三日而返焉, 或五六日而而返焉”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是.B)A.比喻、夸.B.比喻、层.C.层递、夸.D.排比、夸.61.《炉中煤》中“我年轻的女郎”指的是(.)A.心中的恋.B.日本的妻.C.心目中的的祖.D.未实现的梦.62.《断魂枪》的中心事件是.C)A.王三胜卖.B.孙老者求艺.C.沙子龙不传断魂枪.D.孙老者打败王三.63.《灯下漫笔》选自鲁迅著名的杂文集(.)A.《热风...B.《华盖集.C.《坟》.D.《伪自由书.64.朱光潜的主要美学论著有(.)A.《美的历程.B.《美学散步.C.《西方美学史.D.《七缀集.65.沈从文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C)A.《萧萧.B.《湘西.C.《边城.D.《长河.66.《故都的秋》是一篇(.)A.抒情散.B.叙事散文 .C.议论散文.D.游记散.67.诗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出于诗集.A)A.《猛虎集.B.《志摩的诗.C.《翡冷翠的一夜.D.《云游集..68.“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B)A.富兰克.B.培. .C.黑格.D.伏尔.69.“多诈的人藐视学问, 愚鲁的人羡慕学问, 聪明的人运用学问”一语出自(.)A.培根的《论学问.B.梁实秋的《谈时间.C.钱钟书的《论快乐.D.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70.屠格涅夫的《门槛》是一篇(.)A.抒情.B.散文.C.哲理.D.寓言.71.《米龙老爹》中的米龙老爹的身份是(.)A.法国军.B.普鲁士军.C.法国诺曼底农庄.D.法国乡村雇.72.被马克思誉为“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哲学家是(.)A.笛.B.弗兰西斯·培.C.费尔巴.D.黑格.73.“姚纳”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主人翁.D)A.《断魂枪》.B.《日出.C.《羊脂球》.D.《苦恼.74.《米龙老爹》的故事背景是(.)A.1848年革命.B.1870年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75.欧·亨利是19世纪(.)A.法国著名的小说.B.德国著名的小说.C.美国著名的小说.D.英国著名的小说.二、阅读辨.1.阅读下列语段, 回答文后问题... 休说鲈鱼堪鲙, 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d4675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d.png)
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通用3篇)自考《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笔记总结篇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竺可桢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本文所说明的重点是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认知本文将说理与叙事结合起来的特点,读来引人人胜,简要说明开头的叙事有什么作用;识别本文主要运用的诠释说明方法。
这是一篇运用科学原理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说明文。
文章着重说明了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和“鸣沙”现象的成因,指出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的。
所以,在学习时,应予注意把握好下面重点内容:1、写作特色本文最主要的一个特色是:说理与叙事相结合。
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引人人胜。
所以这篇科学小品行文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把说理同叙事结合起来,在解释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时,将古今中外人们的耳闻目睹以及经历、感受等穿插在说理过程中,形成近似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介绍“现象”,在解释“现象”的同时不时插入科学道理的讲述,读来引人人胜。
2、说明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
这种说明方法使因果条件充分,事理逻辑周密,易于被人理解与接受。
而且行文较自由,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从而将事理诠释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文的说明中心是解释“海市蜃楼”与“鸣沙”两大怪异见象的成因,作者因此主要运用了诠释说明方法,将形成这些现象的特定条件逐一解释清楚。
《桥的运动》本课主要考核点是记忆课文作者茅以升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识记文章说明的中心和要点,以及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方式;识别文中所运用的义、列举两种说明方法;识别文中运用比喻说明和引用说明法的地方,简要说明它们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练、析理精深的科学小品,是阐述桥的运动的说明文。
作者运用辨证唯物观点和物理学知识,剖析了桥的运动的种.种形式及原因,说明桥无时无刻不在运动,桥的运动就是桥的存在形式。
自考《大学语文》总复习
![自考《大学语文》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de1f2e265ce0508763213e8.png)
自考《大学语文》总复习议论文一、《寡人之于国也》(孟轲)1、孟子:主张“行王道、施仁政”;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孟子》(作者:孟子、万章)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3、全文以“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展开线索。
4、运用比喻:A“以战喻”、B“五十步笑百步”、C“非我也,兵也”;论证方法都是:类比法。
5、孟子认为造成“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良好社会风尚的主要措施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6、孟子认为“王道之始”的标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7、孟子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为论据,阐述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论证方法是:A例证法B对比法。
二、《秋水》(庄周)1、庄子: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他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2、庄子的文章多采用寓言形式(《秋水》即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本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通过援譬设喻(比喻)的手段,经过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4、本文阐明的道理(主旨)是:在无限广阔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是十分有限的。
5、北海对河伯说:“尔将可与语大理(指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矣”。
6、庄子用“A礨空之在大泽;B 稊米之在大仓;C毫末之在马体”等阐述论点,其修辞手法是:比喻;论证方法是:类比法。
7、庄子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喻说明: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8、出自庄子《秋水》的文的成语有:A望洋兴叹B井底之蛙C大方之家。
9、“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一句用例证法阐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三、《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1、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2、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核心词:天命与人事)3、本文采用欲抑先扬表现手法,主要论证方法是:对比法(盛:衰)。
4、本文总结的格言名句有: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B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受益。
自考04729《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59c930e2bd960590c677d6.png)
《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语言文学常识——约15分作品阅读分析——约55分(古文约25分、现代语体文约30分)作文——————30分答卷限时:150分钟考试时间:2018年04月目录导读 (4)语言文学知识 (5)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 (6)《寡人之于国也》 (6)《秋水》 (7)《五代史伶官传序》 (7)《论毅力》 (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9)《容忍与自由》 (9)《咬文嚼字》 (10)《吃饭》 (10)《我的世界观》 (1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2)第二单元记叙文部分 (12)《冯谖客孟尝君》 (13)《垓下之围》 (13)《张中丞传后叙》 (14)《种树郭橐驼传》 (1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5)《前赤壁赋》 (15)《先妣事略》 (16)《马伶传》 (16)《西湖七月半》 (17)《秋夜》 (17)《香市》 (18)《爱尔克的灯光》 (19)《纪念傅雷》 (20)《哭小弟》 (20)《都江堰》 (21)《我与地坛》 (21)《蚂蚁大战》 (22)第三单元诗词部分 (23)《蒹葭》 (23)《湘夫人》 (24)《陌上桑》 (24)《饮酒》 (25)《行路难》 (26)《秋兴》 (26)《长恨歌》 (27)《早雁》 (27)《虞美人》 (28)《八声甘州》 (29)《鹧鸪天》 (29)《声声慢》 (30)《摸鱼儿》 (30)《一句话》 (31)《再别康桥》 (32)《雨巷》 (32)《祖国,我的亲爱的祖国》 (33)《我愿是一条急流》 (33)第四单元小说部分 (34)《婴宁》 (34)《宝黛吵架》 (35)《断魂枪》 (35)《哦,香雪》 (36)《金鲤鱼的百裥裙》 (37)《苦恼》 (37)《麦琪的礼物》 (38)写作部分 (38)常用修辞手法 (39)表现手法 (39)常见的叙述方式 (40)简述叙述的基本要求 (40)如何正确地提炼主题 (40)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41)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1)导读本资料必须结合课本使用,需熟知课文内容才能深刻理解且巧妙记忆知识要点,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写作水平,简单通过考试。
自考04729《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自考04729《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059c930e2bd960590c677d6.png)
《大学语文》总复习资料语言文学常识——约15分作品阅读分析——约55分(古文约25分、现代语体文约30分)作文——————30分答卷限时:150分钟考试时间:2018年04月目录导读 (4)语言文学知识 (5)第一单元议论文部分 (6)《寡人之于国也》 (6)《秋水》 (7)《五代史伶官传序》 (7)《论毅力》 (8)《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9)《容忍与自由》 (9)《咬文嚼字》 (10)《吃饭》 (10)《我的世界观》 (1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2)第二单元记叙文部分 (12)《冯谖客孟尝君》 (13)《垓下之围》 (13)《张中丞传后叙》 (14)《种树郭橐驼传》 (1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15)《前赤壁赋》 (15)《先妣事略》 (16)《马伶传》 (16)《西湖七月半》 (17)《秋夜》 (17)《香市》 (18)《爱尔克的灯光》 (19)《纪念傅雷》 (20)《哭小弟》 (20)《都江堰》 (21)《我与地坛》 (21)《蚂蚁大战》 (22)第三单元诗词部分 (23)《蒹葭》 (23)《湘夫人》 (24)《陌上桑》 (24)《饮酒》 (25)《行路难》 (26)《秋兴》 (26)《长恨歌》 (27)《早雁》 (27)《虞美人》 (28)《八声甘州》 (29)《鹧鸪天》 (29)《声声慢》 (30)《摸鱼儿》 (30)《一句话》 (31)《再别康桥》 (32)《雨巷》 (32)《祖国,我的亲爱的祖国》 (33)《我愿是一条急流》 (33)第四单元小说部分 (34)《婴宁》 (34)《宝黛吵架》 (35)《断魂枪》 (35)《哦,香雪》 (36)《金鲤鱼的百裥裙》 (37)《苦恼》 (37)《麦琪的礼物》 (38)写作部分 (38)常用修辞手法 (39)表现手法 (39)常见的叙述方式 (40)简述叙述的基本要求 (40)如何正确地提炼主题 (40)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41)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41)导读本资料必须结合课本使用,需熟知课文内容才能深刻理解且巧妙记忆知识要点,提高文学欣赏水平及写作水平,简单通过考试。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d63cd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6.png)
第三节 诗歌部分 一、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的诗句: 《湘夫人》 “聊逍遥兮容与” 《饮酒》“心远地自偏” 《长恨歌》“此恨绵绵无绝期” 《声声慢》“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句话》“有一句说出就是祸”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我是贫穷,我是悲哀。
借景抒情
自然天成:《饮酒》、
03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象征意义:
04
“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
04
03
01
02
古代诗歌文体
汉乐府 :主要是指自两汉至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人乐的诗歌。《陌上桑》
旧题乐府:按照乐府旧的曲谱或沿用乐府旧题,模仿乐府的思想和艺术风格来写作的。李白的《行路难》
新题乐府:不依旧谱,不入乐,而且乐府旧题也取消不用,在创作方法上、表现手法上对汉乐府有所继承和模仿。中唐元稹、白居易。
4、《我与地坛》中写母亲每天送行伫望,但从不问为什么,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动描写 C、语言描写 D、侧面烘托 5、《我与地坛》中写“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里人物描写的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动描写 C、细节描写 D、侧面烘托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 A.心理描写 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 D.肖像描写
04
《哭小弟》: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抒情、写人相结合
《都江堰》:夹叙夹议、思辨色彩浓
《我与地坛》:叙事、写景、记人和抒情于一体
《爱尔克的灯光》: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
课文的特色
后评议
《纪念傅雷》:
01
写景、叙事和抒情
《秋夜》:
最新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最新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e0d28d0975f46527d3e1d2.png)
一、单元内容概要本单元要求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方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以下几种基本抒借方法:1.直接抒情,即不假外物、不加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典型的例子如《诗经》中的“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和《琴歌》中的“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等等。
教材中的典型如: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和李恩《虞美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前者以自己不请世事艰难抒发报国无门的悲愤,后者以往事不堪回首坦陈亡国的痛楚。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或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它分如下几类:(l)写景抒情,最为常见,往往要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融情于景。
如柳永《望海潮》着力铺写景物,“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却分明流动着作者的惊喜。
陶渊明《归国田居》中“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巅”几句,不仅是对质朴宁静田园风光的写照,也包盛了诗人脱离官场污浊、重归自然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二是借景寄托。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抓住秋雨特征以借景抒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客合青青柳色新”既是实景实绘,又因折柳送别的传统风习象征着一次新的离别在即,满含依依不舍之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篇以春草关合人情,借凄凄春草抒凄凄别值。
三是缘情写景。
如辛弃疾《水龙吟》写山“献愁供恨”,显然是作者将自己深沉的家国之思和复国无望之情移入了客观事物;刘禹锡《乌衣巷》写曾是热闹繁华如今却荒凉冷落的乌衣巷,就凝注着诗人沧海桑田的感慨。
四是因情造景。
如杜牧《江南春》即将风和日丽之景、烟雨迷蒙之景、江南大地千里范围之景统摄到一幅画面之中进行高度艺术概括,暗示人们:信佛无益于治国安民。
(2)叙事抒情。
如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杨抬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表达作者的崇敬心倩。
(3)描绘人物举动抒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大学语文必备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 )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2. 《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传诵,主要因为其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A )
A.以乐景写哀情
B.以哀景叙哀情
C.以赋法来叙事 C.以“比”法来抒情
3. 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C )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4.汉乐府的“乐府”本来是( B )
A.词牌
B.音乐机构
C.诗歌总称
D.地域名称
5..曹操《短歌行》的主旨是( D )
A.感慨人生苦短,忧从中来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功业无成,借酒浇愁
D.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
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曹操在《短歌行》(其一)中引用,借以表达的心情是( A )
A.思慕贤才
B.对贤才无所依托的思虑
C.礼遇贤才
D.与贤才久别重逢的欣慰
7. 《短歌行》中引用《诗经》成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所表达的是( B )
A.对贤才处境的关切B.优礼贤才的态度
C.对贤才命运的忧虑 D.求贤不得的苦闷
8.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__A__
A.苍凉悲壮 B.豪放飘逸
C. 沉郁顿挫
D. 清新淡雅
9.《秋水》开头有一段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D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10.在《秋水》中,庄子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作喻来说明(B )
A. 人的认识受空间限制
B. 人的认识受时间限制
C. 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限制
D. 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限制
11.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C )
A.庄子
B.河伯
C.北海若
D.河伯和北海若
12.下列成语中,从庄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C )
A. 唇亡齿寒
B.四面楚歌
C.井底之蛙
D.缘木求鱼
13.《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所描写的人物中,性格直率而自负的是( A )
A子路 B曾皙 C冉有 D公西华
1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 C )
A. 本纪
B. 表
C. 列传
D.世家
15.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B )
A.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然今卒困于此
16.“贻笑大方”、“唇齿相依”、“移风易俗”分别出自( A )
A.《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谏逐客疏》
B. 《史记?项羽本纪》、《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C.《庄子?秋水》《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
D.《左传?宫之奇谏假道》《史记?项羽本纪》、《谏逐客疏》
17..成语“望洋兴叹”、“唇亡齿寒”、“四面楚歌”分别出自( D
)
A.《前赤壁赋》、《秋水》、《项羽本纪》
B.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谏逐客疏》、《项羽本纪》
C. 《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齐桓晋文之事》
D.《秋水》、《宫之奇谏假道》、《项羽本纪》
18..陶渊明诗歌的主要特色是( A )
A.朴素自然
B.旷达洒脱
C.绮丽繁缛
D.静谧朴实
19.李白《蜀道难》中情感运行的特点是( A )
A.逐层递进
B.逐层递退
C.平缓舒展
D.起伏跌宕
20..《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运用通感手法的诗句是( D)
A.一为迁客去长沙
B.西望长安不见家
C.黄鹤楼上吹玉笛
D.江城五月落梅花
21..杜甫《新婚别》的构思脉络是 ( A ).
A 新妇暮婚晨别的独白形式
B 时间顺序串接
C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D 情节发展的节奏
22.杜甫《新婚别》精心构思了典型生活图景塑造了一个( C )
的女主人公形象。
A.泼辣大胆 B.温柔害羞
C 通情达理 D.哀怨痛苦
23..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C )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2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提出者是( B )
A.韩愈 B.白居易 C.欧阳修 D.晏殊
25.《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主要正要人物是( C )
A.张巡,张籍,雷万春
B.李翰,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许远,雷万春,南霁云
26. 《张中丞传后叙》作者韩愈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创造性的文学大师,他对古代的( A )艺术发展影响深远。
A散文 B叙 C赋 D传记
27.《张中丞传后叙》所记叙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唐朝( A )期间。
A安史之乱 B开元盛世 C贞观年间 D藩政割据
28. 《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 B )
A.抒情与叙事并重
B.议论与叙事并重
C.议论与抒情并重
D.描写与抒情并重
29.《长恨歌》的主题你认为是( C )
A.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批判和否定李重色轻国造成的国难。
B.对唐明皇与杨玉至死不渝的爱情深表同情和赞颂。
C.既批判唐明皇荒淫误国,又表达了对李杨忠贞不渝爱情的同情。
D.寄托了白居易对凄美初恋的怀念之情。
30.下列作品属于近体诗的是( D )
A.《归园田居》 B.《短歌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阁夜》
31.在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中,用来作喻的景物是( D )
A.帘外潺潺雨B.危栏江山
C.春寒罗衾D.落花流水
32、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是( C )
A.李煜 B.李清照 C.柳永 D.晏殊
33.柳永《八声甘州》上片的抒情方法是( B )
A.直抒胸臆
B.借景抒情
C.借叙事抒情
D.借典故抒情
3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着力抒写的思想情绪是( B )
A、情场失意
B、羁旅之苦
C、亡国之痛
D、伤春惜时
3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 A )
A.不忍登高临远
B.叹年来踪迹
C.渐霜风凄紧
D.是处红衰翠减36.《前赤壁赋》的文体是( C )
A.大赋 B.小赋 C.文赋 D.骈赋
37..苏轼《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C )
A.时间的推移
B.想象的展开
C.感情的变化
D.事理的逻辑
38.“三苏”是( B )
A.苏洵、苏轼、苏舜钦
B.苏洵、苏轼、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