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分析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分析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分析
1.生理原因:
生理上的改变,包括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生理疼痛等,可能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
2.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家庭关系的变化、婴儿的需求、角色转变等。
产后期,女性可能面临着角色调整的压力,感受到对新生婴儿的责任和照顾压力,以及与伴侣、家庭成员之间的变化,这些都可能增加了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风险。
3.心理因素:
由于产妇在孕期和产期都存在着各种强烈的情绪和应激,例如对分娩的担忧、对自己的身体变化的焦虑等,这些情绪和应激的积累可能在产后期爆发出来,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针对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
1.提供信息和教育:给予产妇详细的产后护理和婴儿护理的知识,让她们了解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是正常的,有助于减轻产妇的焦虑和压力。
2.情绪支持:对于产妇的情绪低落和焦虑,护士可以通过倾听、理解和关怀来给予支持,让产妇有安全感和被尊重的感觉。
3.身体护理:提供适当的身体护理,如帮助产妇洗漱、更换床单等,增强她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重视休息: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鼓励产妇进行适当的休息,保证产妇得到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5.鼓励交流:鼓励产妇与亲人、朋友和其他新手妈妈进行交流,分享经历和感受,倾诉内心的压力和困惑。
总之,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考虑生理、社会和心理因素。
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产妇应对产后情绪的改变,减轻她们的焦虑和压力,促进产妇的心理健康。
谈一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
谈一谈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产妇出现心理障碍是现阶段常见的心理疾病,很多产妇出现心理问题并不是生产后才有的症状,而是在孕期就承受了各种压力,不断积蓄而引发的心理障碍。
通常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女性会表现出焦虑、沮丧、抑郁、无助、情绪欠佳、自感悲伤、烦躁、紧张、害怕、情绪不稳定等,严重的患者无法照顾婴儿,甚至对婴儿产生厌恶的心理,有些产妇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的情况。
造成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很多,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出现的原因制定优质的护理计划,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下文来了解一下造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护理。
产妇产后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1.生理原因女性怀孕以后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出现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女性正常的内分泌,这是导致产后精神障碍的主要生物学基础,产前女性的胎盘类固醇释放达最高值,分娩之后分泌值突然下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急速下降,导致女性体内雌孕激素不平衡,这一系列变化对女性出现产后心理障碍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产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其出现产后抑郁情绪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产后出现并发症的女性,因为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使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更加高。
1.心理原因在整个孕期,随着胎儿的逐渐发育成长,很多女性的心理出现诸多的不良变化,由最初的期待转变成担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担心生产之后自己的身体以及形体受到影响、担心自己的丈夫无法接受自己的改变等,这些想法使产妇的情绪出现很多不良的变化,情绪控制能力也非常差,经常会悲伤哭泣。
同时还会出现更加敏感、偏执的神经质表现,怀孕女性的社会能力下降,成熟度受到影响,这些原因都是引起产妇出现产后心理障碍的因素。
1.家庭、社会原因一些女性没有稳定的工作,怀孕以后可能就没有经济来源,家庭开支主要由丈夫来承担,为家庭经济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孕妇会长期因为经济问题产生心理压力,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如果没有怀孕,就不会面对这么多的问题;还有一些家庭,丈夫因为妻子怀孕而变得冷淡,甚至出现不良的感情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女性心里的悲伤、愤怒等情绪不断积压,导致产后心理障碍;产妇与家人的不良关系也是引起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结论二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 减轻产妇产后心理障碍, 提高生活质量。
结论三
医护人员应对产妇产后心 理障碍给予关注,并提供 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不同因素对产妇产后心理障碍 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准确地制定干 预措施。
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 产妇,研究其产后心理障碍的特点 及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了解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表现 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 导和干预。
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 受,帮助其缓解情绪压力和焦 虑。
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产 妇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 身体和心理的恢复。
05
案例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案例一:产妇因缺乏自信导致心理障碍
缺乏自信
产妇在分娩后因缺乏自信导致心理障碍,表现为担心自己无法照顾好婴儿,质疑自己的母亲角色。
案例二:产妇因家庭关系紧张导致心理障碍
家庭关系紧张
产妇在分娩后因与家人关系紧张,如夫妻关系、婆媳 关系等,导致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
案例三:产妇因产后抑郁导致心理障碍
产后抑郁
产妇在分娩后因患产后抑郁导致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 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结论一
02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 析
生理因素
产妇在分娩后身体会经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荷尔蒙水平 的变化、疲劳、疼痛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心 理压力。
产后身体恢复过程中,产妇可能会面临一些生理问题,如母 乳喂养困难、产褥感染等,这些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产妇 的心理负担。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摘要:目的:对产后心理障碍护理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进而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方法:对产妇产后出现心理障碍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结果: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主要有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遗传因素等,从而给与产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鼓励产妇,增强其自信心,进而使其尽快的适应母亲的角色。
结论:产后心理障碍是产妇产后的常见问题,严重的话会威胁婴儿健康和安全,所以要及时给与全面护理,使产妇可以放松的顺心,体会母亲角色的幸福和快乐。
关键词:产后;心理障碍;护理;预防措施育儿是压力性生活事件,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和产后阶段都需要进行很大的生活适应。
产后是一种充满压力的母性适应期,甚至是危机期,对产后适应障碍的妇女可出现抑郁症状,称为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长。
因此,对产后抑郁症进行早期诊断,并对出现的抑郁及时采取防和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帮助产妇顺利进入哺育的适应阶段。
1 原因分析1.1心理因素①个性特征:80、90后的产妇大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敏感,缺乏责任心、耐受力和自理能力,对各种生活难题缺乏应对能力,对怀孕和分娩心理准备不充分;②缺乏分娩知识:缺乏妊娠、分娩及护理婴儿的相关知识,对怀孕和分娩过程缺乏正确的认识,惧怕分娩时的疼痛,担心是否能顺利分娩,分娩过程是否安全;③对婴儿的期待,担心婴儿出生是否顺利,是否健康,有无畸形或并发症,婴儿性别是否理想,能否被家人接受;④对母亲角色适应不良,缺乏照料婴儿的知识和能力,担心不能很好地照料婴儿,不能承担母亲的责任;⑤怀孕和分娩对体形的影响,担心以后体形不能恢复。
以上均可对产妇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形成心理障碍。
1.2身体因素①妊娠、分娩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分娩后急剧下降,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越大;②分娩因素:难产、滞产、臀位产、胎吸产、产钳助产、剖宫产等增加了分娩时的痛苦与不适,使产妇感到紧张恐惧,导致躯体和心理的应激增强,诱发产后心理障碍;③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胎膜早破、会阴切开或撕裂、产后出血、感染、发热等增加了产妇的紧张和恐惧,促发产后心理障碍。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与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指在生产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和压抑等症状。
该病症在产妇中发生率较高,通常在分娩后的两周至半年内发病,这给妈妈和新生儿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及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其发病率和提高病人的康复率。
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身体因素生产会对新妈妈造成巨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自然分娩和剖腹产带来的疼痛和疲劳,可能引起新妈妈生理上的反应,产生体弱、贫血、失眠等症状,从而影响其情绪。
二、荷尔蒙因素在怀孕期间,女性体内会产生较高水平的荷尔蒙,其中孕激素、孕酮等荷尔蒙可能对情绪的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分娩后,孕激素和孕酮开始下降,而乳汁素等荷尔蒙则增加,这些荷尔蒙的变化可能对新妈妈的情绪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社会环境因素孕期和产后的身心变化、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期望等因素可能使新妈妈感到不安、不稳定和无法应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从而导致妊娠,少量的体力活动、和产后恢复的长期时间使得产妇接触的社会圈子变窄,人际交往不畅可能加重病情。
四、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产生的重要因素。
例如,对育婴知识的缺乏、对孩子的照顾能力的不自信、对家庭的责任感等因素可能成为产后抑郁症产生的重要诱因,甚至危及家庭的和睦。
针对产后抑郁症的形成原因,对产妇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高新妈妈的健康和家庭幸福感。
一、关注产妇身体和情绪状态监测产妇身体的变化,包括血压、体温、血糖、贫血等指标,及时治疗身体不适;同时,向产妇关注她的情绪状态,与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询问她的感受和经历。
二、加强家庭支持和关爱家庭成员要尽可能为产妇减轻生活、育儿上的负担,尤其是配偶需倾听与关心产妇的情绪和需要,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
三、鼓励产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与同龄人交流的渠道,鼓励新妈妈多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消除负面情绪。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产后一般心理状况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产后一般心理状况生理原因:1.激素变化:产后女性激素水平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雌孕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不适。
2.膳食和睡眠障碍:产后的新妈妈可能因为照顾婴儿而忽视自己的饮食和休息,造成营养不良和睡眠不足,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
心理原因:1.孕产期的应激:怀孕和分娩过程是女性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期间,可能会给女性带来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引起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2.知识和经验缺乏:对于初为人母的产妇来说,缺乏育儿知识和实践经验可能让她们感到不安和无力,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3.身体形象和自我认同障碍:产后女性的身体发生明显变化,可能会对自己的形象和自我认同造成负面影响,增加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风险。
社会原因:1.家庭和夫妻关系变化:宝宝的到来会改变家庭和夫妻之间的动态和平衡,产妇可能会感到孤立、无助,甚至出现家庭冲突,增加心理不适的风险。
2.照顾婴儿的压力:照顾婴儿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持久力的任务,新妈妈可能会感到疲惫、无能、缺乏支持,从而加重心理负担。
针对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有些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护理方法:2.亲友支持:建议产妇与亲友沟通,寻求情感支持和理解。
亲近人的关心和理解对产妇的情绪调节和康复非常重要。
3.学习育儿知识:产妇可以学习育儿知识和技巧,提高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主动参加育儿班、阅读相关书籍等方式都可以帮助产妇更好地应对育儿压力。
4.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产妇应注重饮食均衡和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以提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5.活动和社交:产妇可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其他产妇分享经验和感受,减少孤独和焦虑感。
6.专业康复计划:对于严重的产后心理障碍,可能需要参加专业的康复计划,如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治疗等,以便更好地调节情绪,恢复心理健康。
最重要的是,对于产妇来说,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营造一个愉快和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她们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促进产后心理健康的恢复。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案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方案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抑郁症。
长期的抑郁伴随着轻微的哭闹、乏力、抑郁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心情极为压抑,并且很郁闷,经常为生活中的琐事生气。
但他们认为周围的人是他们抑郁的原因。
据统计,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5%到25%之间。
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欧洲为7.73%,亚洲为3.5-63.3%;中国上海产后一周患抑郁症的风险为10.08%,广州为27.37%。
这表明研究产后抑郁症的精神评估尤为重要。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状态;心理护理1 临床表现1.1 病因物理因素。
孕妇分娩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
在怀孕期间,身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着增加,从而导致抑郁;分娩带来的疼痛和不适以及母亲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极大地影响了母亲的抑郁;心理因素。
性格因素与人际问题发生时的抑郁有关,外在行为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1.2 核心症状产后抑郁症主要涉及三种情绪波动:失去快乐、缺乏兴趣和抑郁。
具体如下:(1)幸福感丧失:该症状是指产后抑郁症女性难以体验日常生活的乐趣。
(2)缺乏兴趣:该症状表明这类群体不积极参与现场活动等活动。
有的患者虽然参加了这项活动,但可能并没有体会到这项活动的乐趣,他们常常认为生活没有意义,生活很悲观。
(3)抑郁症。
患者往往独自悲痛,难以控制自己的悲痛,逐渐变得冷漠和抑郁。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无助、绝望,做出极端的事情。
1.3 躯体症状群(1)减少夜病:产后抑郁症患者有周期性的疾病节律。
尤其是患者夜间病情减轻,孕吐加重时。
(2)精神不振:产后抑郁症患者普遍精神不振,长期嗜睡,生活不能自理。
(3)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研究表明,高达70%的产后抑郁症患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4)睡眠障碍:很多产后抑郁症患者都会失眠,早醒会增加患者的压力。
1.4 心理症状群(1)自杀念头:这是产后抑郁症女性的普遍想法,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情况。
然而,很多患者并没有向家人或朋友清楚表达这样的想法,有些女性甚至否认自己有这样的想法。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1.生理原因:产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特别是雌激素、孕激素和孕酮的水平下降,对大脑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情绪不稳。
同时,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和疲劳也会造成心理负担。
2.心理原因:产后女性面临着新的家庭角色转变,需要承担照顾婴儿的责任,可能会感到无能和压力。
同时,产后女性也可能对自身的身材、外貌等方面感到不满意,对自己和婴儿的未来产生负面的预期。
3.社会原因:产后女性常常面临来自亲友和社会的各种期待、压力和评价,还可能受到未婚夫的不关心、不支持和不理解,这些都可能增加她们的心理压力。
针对产妇产后心理障碍,以下是一些心理护理的措施:
1.提供支持和理解:产后妇女需要感受到亲友和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可以减轻她们的压力和不安。
家庭成员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帮助,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困扰。
2.建立良好的沟通:倾听产妇的内心需求和情绪表达,对她们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
与之交流的人需要耐心和善解人意,不断鼓励她们积极面对产后困难。
3.提供情感支持:帮助产妇认识到产后心理障碍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消除她们内心的焦虑和自责感。
与自身经历相似的人的经验分享也能给予产妇更多的勇气和支持。
4.促进自我关怀:鼓励产妇进行休息、运动、饮食和社交活动,提醒她们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帮助产妇树立正确的身体形象观念,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总之,对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我们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心理困难期,保证她们身心健康的恢复。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社会因素
社会期望
社会对产妇的期望可能使她们感到压力, 例如要求其迅速恢复身材、照顾孩子等。
VS
工作与家庭平衡
产后工作与家庭平衡的问题也可能引发心 理障碍。
家庭因素
家庭支持不足
如果家人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理解,产妇可能会感到 孤立无援。
婆媳关系
与婆婆的关系紧张可能给产妇带来额外的压力和心理障 碍。
定期评估
对产妇的病情进行定期评 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确保有效的护理。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是一个复杂 的问题,需要综合分析多方面
因素。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产妇的年 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孕 期焦虑和抑郁等因素都可能影
响产后心理状态。
针对这些因素,我们提出了相 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家庭支持和药物
03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 分析
生理因素
激素水平变化
产妇在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迅速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障碍。
身体恢复
产后身体需要恢复,可能带来疼痛、疲劳和失眠等问题,影响产妇的情绪状态。
心理因素
要点一
角色转变
分娩后,产妇面临新的角色和责任,可能产生压力和焦 虑。
要点二
对育儿知识的缺乏
对育儿知识不足可能使产妇感到无助和困惑,加重心理 负担。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
研究方法
收集临床案例,对产妇进行心理评估,分析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
02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概述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论文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申请人:刘晓妮学科(专业):护理学指导教师:金燕2019年7月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班级护理学1709 层次专升本攻生名刘晓妮学号"7031603042832_、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9年5月22日起至2019年9月26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金燕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论文题目: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学科(专业):护理学申请人:刘晓妮指导教师:金燕摘要目的探索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足月分娩后抑郁产妇64例, 总结分析其岀现心理障碍的成因,并制定干预对策,后将其分为行常规干预对照组(n二32)与并行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n二32),验证制定护理对策的有效性。
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产妇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C0.05。
结论导致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因素较多,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所以应该加强对于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减少产后孕妇心理障碍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护理;产妇;心理障碍论文类型:理论研究1绪论 (1)1.1背景及意义 (1)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1.3关键词及定义 (1)1.4文献回顾 (2)2研究设计 (4)2.1 一般资料 (4)2.2研究方法 (4)2.3评价标准 (5)2.4研究工具 (5)3研究结果 (6)4讨论 (7)5推论及建议 (8)5.1推论 (8)5.2建议 (8)5.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8)5.2.2创造适宜的孕后恢复环境 (8)523帮助角色转换 (8)524加强与孕妇家属沟通 (9)致谢 (9)参考文献 (10)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11)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11)II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疗学院论文1绪论1.1背景及意义分娩是一个复杂的生理事件及心理危机时期,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沮丧及抑郁情况,也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产妇产后心里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里护理
产妇产后心里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里护理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是指在产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包括产后抑郁症、产后焦虑症、产后恐惧症等。
产妇在经历了孕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以及分娩后的身体恢复阶段,往往会面临许多困扰和压力,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
以下是对产后心理障碍原因的分析以及相关心理护理的措施,供参考。
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1.激素变化:妊娠期间,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分娩后激素水平骤降,此种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问题的出现。
2.生理疼痛和不适: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可能经历剧烈的疼痛和身体不适,而分娩后的伤口恢复以及乳房哺乳等过程也可能导致不适感,这些疼痛和不适也会对产妇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3.身体形象问题:妊娠期间女性体重增加,腹部变大,分娩后无论是体重恢复还是身材变化,都可能影响产妇对自身形象的满意度,进而引发心理压力。
4.生活方式的改变:产妇需要调整原有的生活方式,面临睡眠不足、照顾新生儿的需要、时间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导致产妇情绪不稳定。
5.外部压力:产妇可能会面临来自家庭、社会和工作的压力,如对新生儿抚养的不确定性、与家人之间的冲突、经济负担等。
这些外部压力可能会对产妇的心理状态造成负面影响。
心理护理的措施:1.家庭支持和理解:产妇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产后的压力和困扰需要及时倾诉和沟通。
3.自我调节和保健:产妇可以尝试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参与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这些都有助于舒缓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
4.交流和支持群体:加入产后交流和支持群体,与其他经历相似问题的产妇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情感,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孤独感。
5.关注身体健康和形象:合理饮食,保持适度的运动,注意个人形象的打扮和整理,有助于提高产妇对自身形象的满意度,减轻心理压力。
6.避免孤独和无聊感:尽量避免产妇长时间独处或无事可做,可以尝试参与一些兴趣爱好的活动,与他人交流,这有助于缓解孤独感和无聊感。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其病因复杂,其中社会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建议。
一、社会压力现代社会要求女性既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和育儿任务,还要面对职场竞争和外部压力,这些社会压力常常成为产后抑郁的诱因。
女性在怀孕和产后期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生活在不断的压力下,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产妇来说,理解她们的承受能力,减轻其周围的压力和负担,是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关键。
二、婚姻问题产后抑郁往往与婚姻问题有关,比如夫妻之间的矛盾和不理解,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对孩子教育的差异等,都可能成为造成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
因此,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减少夫妻之间的矛盾,让丈夫多为妻子分担责任,是非常必要的。
三、家庭角色产后抑郁与女性的角色和身份有关。
尤其是在传统的家庭中,女性的角色往往被定位为负责家务和育儿。
这种传统角色的限制,会让女性的个人发展受到限制,对妇女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尊重女性的个人意愿和追求,让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发展机会,以减轻她们的抑郁情绪。
四、人际关系产后抑郁可能与人际关系不良有关,如朋友关系疏远,亲友关系不和等。
这种情况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产妇渡过产后难关,缓解内心的压力。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压力、婚姻问题、家庭角色和人际关系等方面。
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以下心理护理建议:1. 教育夫妻了解对彼此的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性,减少夫妻之间的矛盾。
2. 帮助产妇减轻周围的压力和负担,让她们获得更多的生活支持和情感关怀。
3. 告诉产妇如何通过解决家庭和夫妻之间的问题来改善情况。
4. 教育家庭成员关注并陪伴一个产妇的身份转变过程,并为她们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5. 鼓励产妇多交流,建立支持和帮助体系,以减轻心理压力。
总的来说,通过提供充分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可以帮助产妇摆脱抑郁症状,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帮助。
适当安排休闲活动
为产妇安排适当的休闲活动,如 听音乐、阅读等,以缓解其紧张
情绪和压力。
05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是一个复杂的 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 括生理变化、社会角色转变、家
庭关系等。
通过对这些Leabharlann 响因素的分析,可 以更好地理解产妇产后心理障碍 的发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不稳定或过于紧张,可能导致产妇产生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
03
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
减轻心理压力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产妇减轻紧张、焦 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促进身体恢复
心理状态对产妇的身体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子宫 恢复等身体机能的恢复。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 的原因分析和心理 护理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 产妇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 产妇心理护理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产后心理障碍概述
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包括情绪波动、焦虑、 抑郁等。
这些障碍可导致产妇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母婴 关系和家庭和谐。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意义
通过了解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助于医护人员为产妇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 和情感支持,促进产妇身心健康,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02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及心理护理对策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及心理护理对策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
其病因复杂,包括生理、心理和环境等诸多因素。
心理护理对策可以帮助产妇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提升产妇的心理健康。
本文拟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心理护理对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1.生理原因:分娩过程中,孕妇身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激素水平骤然下降,引起严重的内分泌紊乱,这也是导致产后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2.心理原因:孕妇在分娩前期和产后期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产后的生理恢复都会使孕妇的心理压力增加,从而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
3.环境原因:产妇在产后期往往需要照顾刚出生的婴儿,孕妇和家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压力增大。
家庭和社会对于产妇的期望、关爱和支持也会影响她们的心理状态。
1.提供信息教育:对于产妇来说,了解产后的生理和心理变化非常重要。
护士可以向产妇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告诉她们产后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反应,并且提供应对的方法。
2.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支持:护士要和产妇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她们的需求和困惑,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适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产妇分享她们的感受,并且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
3.倾听和理解:护士应该倾听产妇的内心独白,理解她们的情绪和困惑。
尊重产妇的个人价值观和意愿,使产妇感到被关怀和理解。
4.安排适当的休息:由于产妇需要照顾新生婴儿,休息不足会使心理状况更加恶化。
护士可以合理安排产妇的休息时间,并支持家属为产妇提供必要的帮助。
5.提供亲子教育: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重要的心理护理措施之一、护士可以向产妇传授一些婴儿抚养和照顾的技能,以增加产妇的自信和满足感。
6.鼓励社会支持:鼓励产妇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她们的心理状态,获得社会支持。
护士可以组织产后康复小组或者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以帮助产妇建立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产妇在生产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惊恐等,这些情况被统称为产后心理障碍。
本文旨在分析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1.原因分析(1)生理原因生理上,孕妇在怀孕期间会产生类似于荷尔蒙的激素,其中包括孕激素、雌激素、黄体酮等。
这些激素可以调节孕妇的心情,使其在孕期更加稳定、平静。
然而,在分娩后,这些激素可能会快速下降,引起情绪波动。
特别是乳房开始分泌乳汁时,产妇会出现极大的不适和疼痛,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愉快的感受,进一步加重了情绪的不稳定。
(2)心理原因孕期期望:孕妇在怀孕期间期望能够获得一个健康的孩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难产、早产、残疾儿等,可能导致孕妇的心理期望与实际结果出现较大差距,从而引起情绪的波动。
孕期经历:孕妇在孕期可能会经历各种情况,比如孕吐、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也可能会对孕妇的心理造成影响。
同时,孕妇为了避免胎儿影响,可能会避免吸烟、饮酒,这些习惯一旦改变也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
产前和产后的变化:在分娩前后,孕妇的身体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产前,孕妇主要是准备孩子的到来,如购买婴儿用品,为分娩做好准备。
但是一旦宝宝出生后,孕妇需要为宝宝的生活重新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变化可能会对孕妇的心理产生影响。
(3)环境因素家庭支持:家庭的支持是孕妇产后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如果孕妇在产后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如照顾孩子、家务劳作等,可能会使她感到孤独和无助。
医院环境:产妇在分娩后会得到医生和护士的关注和照顾,但是这种关注在出院后就会结束,孕妇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失落。
2.心理护理对于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合适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点心理护理措施:(1)心理支持:医生、家人和朋友应该给予产妇各种可能的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尽量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
(2)及时发现:家人、朋友和医生应该了解产妇在分娩后的情况,及时发现任何表现异常的情况。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产后抑郁是指产后女性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交功能。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产后抑郁的形成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社会心理因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主要从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因素出发,探讨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一、社会心理因素分析1. 社会支持不足产后抑郁的发生与社会支持的不足密切相关。
在现代社会,许多家庭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
社会风气的转变使得传统的亲朋好友间的支持网络也逐渐减弱。
这种社会支持的不足使得产后女性在生活中感到孤独、无助,加重了她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易发生产后抑郁。
2. 社会压力过大在现代社会,女性承担着家庭、工作、孩子教育等多重责任,社会压力大,使得产后女性易出现情绪失调。
在家庭中,由于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女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务和育儿责任,这使得她们在产后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3. 社会认知观念落后在一些传统观念比较守旧的地区,对于产后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关爱。
在这些地区,产后女性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冷嘲热讽和排斥,从而导致她们痛苦的心理状态得不到足够的理解和帮助。
二、心理护理研究分析1. 提高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对产后女性的关爱和支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产后女性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可以组织一些产后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后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产后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 减轻社会压力通过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支持体系,减轻产后女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
倡导男女平等的家庭观念,让家庭责任更为均衡,减轻产后女性的家庭和育儿压力。
3. 提升社会认知观念加强对产后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对产后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关爱,使她们能够在社会环境中更好地融入和生存。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1. 引言1.1 产后抑郁的定义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产后出现的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疲倦、失眠、食欲改变等症状。
这种抑郁状态可能会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亲子关系,严重时甚至会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影响。
产后抑郁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产程中的心理压力、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社会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社会支持的程度、亲子关系的稳定性、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等都可能对产后抑郁产生影响。
了解产后抑郁的定义和相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通过心理护理和相应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实现家庭的和谐发展。
对产后抑郁的认识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引言: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生育后出现的一种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症状。
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而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后抑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社会支持是产后抑郁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得到家人、朋友和社区的支持对产妇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缺乏社会支持会导致产妇感到孤立和无助,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母婴关系对产后抑郁也有一定的影响。
良好的母婴关系可以促进产妇对母性的接受和喜爱,有助于减轻产后抑郁的症状。
相反,母婴关系紧张或不良会加重产后抑郁的程度。
职业因素和家庭环境也会对产后抑郁产生影响。
工作压力、职业歧视、家庭纷争等问题都可能加剧产后抑郁的症状。
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必须引起重视,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对产妇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积极的母婴关系,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析这些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具体影响,并探讨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及心理护理对策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娩对于女人来说可以说是影响一生的大事,无论是产前、产中还是产后,产妇的心理状态都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加强产妇产后心理障碍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研究,在确保产妇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能保持心理健康。
方法:本文采取对比照对的方法展开具体研究,分别对产妇实行不同的护理方式来验证心理护理的效果。
一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另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方式进行,并记录两种护理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和具体特征,统计相应的数据。
结果:通过常规组与心理组的护理方式的展开,发现关爱护理对于产科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较大,对于心理健康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而常规组的产妇会因为心理障碍出现抑郁、忧虑等心理问题,不利于身体恢复。
结论:心理护理能够对产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水平的期待和要求,因此值得在在全医院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现代医院产妇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心理障碍;产后心理;护理对策;疗效对比论文类型:应用基础目录摘要 (1)1.前言 (3)1.1 背景和意义 (3)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3)1.3 关键词及定义 (3)1.4文献回顾 (4)2 研究方法 (5)2.1研究对象 (5)2.2 一般资料 (5)2.3研究步骤 (5)2.4 研究方法 (5)3 研究结果 (6)3.1常规组和关爱组产妇产后1天、7天、6周状态焦虑程度比较 (6)3.2 常规组和关爱组产后1天、7天、6周抑郁程度比较 (6)4讨论 (8)4.1 母婴分离产妇的心理状态 (8)4.2 护理干预的效果及相关因素 (9)5 推论及建议 (10)5.1 推论 (10)5.2 建议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1.前言1.1 背景和意义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生育被看做是女性的头等大事,古代便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男性更是可以为了实现传宗接代而采取“一夫多妻制”,看见生育问题在我国的重视程度。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
产后抑郁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护理研究分析1. 引言1.1 产后抑郁的定义产后抑郁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境低落、情感沮丧、兴趣减退、自我否定、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睡眠和食欲改变等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反应。
产后抑郁通常在生育后的第一年内发生,严重者甚至可能持续更长时间。
这种心理疾病会对产妇的自身健康、家庭和社会功能以及新生儿的成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产后抑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情绪低落、焦虑、易怒、自责、感到无助和绝望、失去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障碍、食欲改变、体重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决策困难等。
产后抑郁是一种常见但却常被忽视的心理问题,严重时可能导致产妇产后痴呆、自杀等意外事件发生。
产后抑郁常见的危害包括对产妇心理健康造成持续的困扰,影响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增加新生儿的早产、低体重、接触不足等风险,对婴儿的抚养和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对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产后抑郁的高发原因复杂多样,既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等综合影响。
1.2 产后抑郁的危害产后抑郁是指产后女性在生育后期出现的持续性抑郁情绪。
产后抑郁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产后抑郁会导致母亲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影响母乳喂养的效果和频率,甚至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婴儿感染疾病和发育迟缓的风险。
2. 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产后抑郁会导致母亲对家庭成员产生疏远和冷漠的态度,加重家庭紧张,甚至破坏亲子关系。
长期下去,可能导致家庭矛盾加剧,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3. 对个人健康的影响:产后抑郁会导致患者自我贬低、自我否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长期抑郁还可能引发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强迫症等,甚至导致自杀倾向。
产后抑郁的危害不可忽视,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干预对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1.3 产后抑郁的高发原因产后抑郁是指产后妇女在产后6个月内出现的持续性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焦虑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护理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并掌握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早期识别产妇的心理障碍并进行心理护导和助理,促进产妇产后的心理护理,并为其提供产后的保健指导。
方法通过对不同产后原因产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并对产后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结果产后34例不同原因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得产后抑郁症患者出院,1例产后中重度抑郁患者转转专科住院。
结论产妇产后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及各种原因应进行及时的疏导,以排除产后的心理障碍。
【关键词】产后心理障碍产后心理护理产妇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心理障碍及短期抑郁症。
产妇产后会暂时出现心理退化现象,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特别是产后一周内情绪变化起伏特别明显,在某些危险因素下,容易发生精神障碍,产妇的心理障碍容易影响家庭的和睦与亲子关系,严重的还会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安全,近年来我国的产妇产后的心理障碍发生率有所增加,为探讨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通过对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0月31日在十堰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产妇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满足以下条件(1)知情自愿;(2)无过往精神病史;(3)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产妇最大年龄不超过43岁,最小不超过21岁,平均年龄为27.91岁,农民682例,职业168例。
(二)心理状态评估1.病史包括抑郁症的病史和精神病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妊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否良好及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无难产、滞产、流产。
婴儿的性别及健康状况。
婚姻状况及家庭状况,婚姻关系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因素。
2.身心评估评估产妇产后心理变化,是否有孤独、焦虑、恐惧感;观察产妇产后的日常生活和自我照顾能力。
了解产妇的婚姻关系及家庭成员关系。
(三)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对产后抑郁症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较常用的标准是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EPDS)量表共有十个项目:分别反应自责、焦虑、恐惧、应付能力失眠等情况。
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受试情况出现的“经常”、“偶尔”、“从未”、“总是”4个等级进行评分,每个项目分0、1、2、3四个等级,其中第3、5、7、7、8、9、10、采用反向评分(即3、2、1、0)。
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大于12或13分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9或10分提示有可能也有抑郁障碍,对这些妇女应认真评定,观察有有无重抑郁发生,分数低不一定意味着无抑郁障碍,需要进一步做临床检查,尤其当临床医生认为有理由有抑郁障碍时【1】。
二、结果按EPDS量表的标准,858例中有25例被诊断为心理障碍,发病时间多出现在产后3~14天,其表现为抑郁状态为主,有情绪低落、孤独、悲观、疲劳感、内疚感、自责自罪感,焦虑烦躁等,还可出现罪恶感,怀疑自己患有种种疾病,最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
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功能症,如心悸、出汗、耳鸣、头晕等。
原因有:缺少家人关心8例,产后疼痛25例,新生儿畸形6例、新生儿畸形2例,新生儿住院4例,其他6例。
25例中24例产后沮丧和轻中度产后抑郁症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家人的关爱后康复出院【2】。
三、产后心理护理和护理对策(一)加强产前健康宣教加强产前健康宣教,使产妇认识到妊娠、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而不是疾病,消除精神紧张及焦虑心理,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持愉快心情。
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改变传统的生育观,特别是要对不满意婴儿的性别,态度冷漠,甚至弃之不管的家属进行教育,使其负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
鼓励他们多关怀、关爱产妇,给产妇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情渡过产褥期。
(二)改变护理观念改变护理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教会产妇如何护理婴儿。
母婴同室,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缓解产妇紧张心理,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利于身体恢复。
(三)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合理搭配产妇分娩后应尽量早下床活动,但不要过量活动,不要久站,以身体不疲劳为原则。
向产妇讲解早下床活动的好处,利于肠蠕动恢复,利于身体恢复。
要多饮水,使尿量增加,要有意识排尿,以防发生尿潴留。
产后不要食太油腻食物,饮食要清淡。
适当进食粗纤维食物,蔬菜、水果等。
还要多活动,以防便秘。
(四)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
耐心、细致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知识,如婴儿的正确抱姿,哺乳次数及时间、方法等。
哺乳时让新生儿吸完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
如果新生儿没有将乳汁吸空,产妇应将乳汁挤出,以利于保持乳汁的分泌及排泄。
若乳房胀时,应经常让新生儿吸吮,还可用热毛巾敷乳房并按摩,使乳汁畅流。
若乳房仍胀,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直至乳房变软。
(五)心理护理产妇进入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要态度和蔼、微笑服务,适当的给产妇予皮肤接触、抱抱婴儿,充满爱心地称呼“宝宝”,配和手势及表情,并送上一句温馨的祝福,以减轻产妇分娩后心理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情。
对于出现认知障碍者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对她们提供产褥知识的心理咨询,改变她们的认知方式,调动其主动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做好自我护理,以利于身体康复及心理健康。
四、讨论(一)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研究报道: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3%。
由于测量工具、诊断标准不一致及研究样本大小的不同,文献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报道有很大差异,但均较正常人群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增高。
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为11%~15%。
本研究以EPDS为测量工具,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91%。
此结果与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接近。
(二)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1.心理因素患者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如支持系统不利、产后亲属关心较少、经济状况不佳、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
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与产后心理障碍存在相关关系。
年龄≥35岁的产妇,由于机体条件差,妊娠并发症多,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偏高。
2.分娩方式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均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关。
不良分娩结局如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除心理因素外,还应研究外在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
在传统文化中,文化因素可减少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表达。
产后风俗习惯可以形成较好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三)产后心理障碍的危害1.影响婴儿发育许多学者对患产后心理障碍母亲的1~2岁婴儿研究发现,早期产后抑郁症与婴儿不良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当抑郁症较为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对婴儿发育影响的危险性就更大。
2.产后抑郁症可影响母乳喂养产后泌乳时间迟,泌乳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3】。
3.影响内分泌产妇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使宫缩减弱,是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增加的一个可能因素。
(四)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1.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医护人员应该了解产妇焦虑的根源,从根本上与产妇沟通,稳定产妇的情绪。
同时让产妇多与婴儿接触,从而增加产妇的安全感。
除此之外,还应避免不良的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压力。
2.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产妇,首先应该做好丈夫的思想工作,指导他如何与妻子共同渡过这个心理障碍期,并给他讲解有关如何照顾婴儿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减轻产妇照顾婴儿的压力,而且还要调解好产妇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
3.高度警惕产妇产后的伤害性的行为,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注意保护好产妇和婴儿。
对于重症产后抑郁症患者应该有亲人24 h陪伴,给予她无微的照顾,并及时请心理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会诊并给予治疗。
做好随访工作,及时了解产妇及婴儿的情况,并给予帮助,对产妇及其家人说明婴儿各个生理期的变化,指导他们应如何护理婴儿,避免产妇不知如何照顾婴儿产生焦虑心理。
(五)产后心理障碍的预防要鼓励开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如建立孕妇学校,向孕妇和家属系统介绍妊娠、分娩、产褥期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和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帮助孕妇克服对妊娠、分娩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加强自我调试,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分娩时医院建立家庭式病房,设置不同价格的床位,满足不同经济状况产妇的需要。
提倡丈夫陪伴分娩和导乐陪伴分娩,以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和不安情绪。
实施分娩阵痛,减轻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
分娩全程给予产妇精神心理的支持,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
严密观察产程,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婴分娩结局,减少急性剖宫产对产妇的不良刺激。
产褥期为产妇提供温馨、和谐的休养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康复。
帮助产妇迅速适应母亲角色,学会护理婴儿。
丈夫和亲友要与产妇加强情感交流,关心、体贴产妇,使其增强自信心,维持心理平衡。
同时产后访视与产妇心理保健相结合,保证产妇身心健康,才能使产妇顺利渡过人生这一特殊时期【4】。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我们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出院后加强监护与积极治疗是防治产后抑郁症病情恶化的关键。
五、体会产妇在妊娠、分娩、及产后整个过程中,机体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也很大,致使脑内和内分泌组织分泌儿茶酚胺减少,从而影响大脑活动。
产妇在产褥期感情脆弱、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任何刺激可引起产妇心理焦虑。
月嫂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产褥期心理特点,做好基础护理,重视心理疏导,使产妇认识到产褥期特点,帮助产妇解决实际问题,使她们从心理上树立信心、精神上获得满足、情绪上保持稳定,改善不良心理状态,顺利渡过产褥期。
【参考文献】[1]郑修霞,夏海欧.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2]龚绍麟.抑郁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3]何志毅.产后抑郁症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9,14:688-689.[4]杨怡,何仲.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8,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