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拍摄出新闻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彰显事件的特殊意义
在新闻人物摄影中,抓取人物具有特殊意义的形体表现和神态表现,加以强调突出,并将人物简洁有力的形象,与画面中新闻主题相关的视觉元素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能使被摄新闻人物的形象更亲切、真实和自然,还更能彰显新闻事件的特殊意义。譬如一位委员在杭州清河坊面临拆迁之际,紧急投书市领导,呼吁“铲下留情”,从而保住了这一历史街区,使清末民初的风貌得以重现。于是我就在他视察恢复重建的清河坊历史街区之际,以朦胧虚幻的街区作背景,拍摄了他侃侃而谈的头像特写。“言简意赅”的形象,简洁有力的街区背景,展示了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的内在关系,很好地反映了委员提案的特殊意义。
有时候,新闻事件的特殊意义,还需要具有新颖的构思,并运用独特的处理方式和富于个性的角度加以表现。如在省政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民主监督听证会上,一位后排旁听的群众迫不及待地要求发言,他高举起左手,并向前倾斜着身体,表现了急切的心情,我就靠近他,用广角镜头记录了这一情景。略仰的角度,鲜明的大小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加显示了民主监督听证会的影响力与重要作用。
实践使我感到,新闻人物摄影所纪录表现的形态,就是要在新闻事件纷乱繁杂、稍纵即逝的众多瞬间形态中,抓取那些典型的、富于个性特征的瞬间形象,并把它们概括凝聚在固定的画面上,使之瞬间永恒,令人回味。
力求人物表情、动态的形神兼备
摄影的记录功能要远超出它的艺术价值,至于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录,每个摄影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技法。表情、动态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一直是我拍摄人物所追求的目标。
1、关注画面的情感性
在政协委员的新闻人物拍摄过程中,有许多都是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拍摄、抓取的。相对于突发性新闻,会议新闻的拍摄要容易些,但稍不留意,极易出现程式化和图解式的画面。因此,要拍出带有新意、且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会议新闻人物照片,关键是要适时捕捉会议过程中人物内心流露的情感情态和姿势动作。因此,我十分关注政协委员会议内外或视察、调研活动中的种种表情,如委员们在他们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时的灿烂笑容,有参政议政时的激情洋溢,在视察灾情时的忧虑与焦灼等等。我在早年拍摄的全国政协委员、“六龄童”章宗义,就是抓住了他蹙眉握拳的神情姿态,揭示了这位老艺术家为绍剧等传统戏剧兴衰而忧虑的心情。
在新闻人物图片中,信息含量包括两个方面:事实信息含量和情感信息含量。我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新闻人物照片包含的事实信息含量并不大,却倍受读者青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含有的情感信息量非常大,具有更大的人情味与亲和力。我在拍摄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物理学家苏纪兰的照片时,就注重突出画面的情感信息。著名摄影师威廉·艾伯特·阿拉德对摄影作品的亲和力作了很好诠释:“一张出色的人物摄影作品有一种表达被摄者内在精神力量,它是跨越时空和语言文化的障碍,传达出简单而普遍的信息:这是生活在世界上的另外一个人,我希望你能见到他(她)。”
2、注意人物形、神表现的准确性
抓取新闻人物形神表现,还必须注意与周围环境和新闻事件的本质特征相吻合,人物的形神,即表情、神态以及动作举止,应符合环境氛围,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合乎事件的情理。我认为,准确抓取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自然流露的神情形态,构成新闻人物的瞬间形象,从而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于画面之中,产生简洁、震撼的视觉效果,具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3、预见性与快速反应
要拍到表情、动态形神兼备的新闻人物,还应该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与快速反应的能力。“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头脑”。我在拍摄中从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活动,而是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等待,“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旦发现有价值的拍摄对象或精彩瞬间,便立即寻找合适的角度,举机拍摄。摄影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瞬间性,不仅典型的细节是瞬间出现的,典型的表情、动态也是瞬间出现的。抓取有意义的瞬间,需要我们根据人物特点,去想象可能出现的情节过程,提前预想适时的最佳拍摄位置和时机,并根据实际事态的发展不断加以调整,才能如愿以偿。在省政协召开的“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民主监督听证会上,我发现有名旁听的群众代表手里拿着剪报资料,早早来到了会场,预计这位人物可能“有戏”,便给以了特别的留意。果然,会议开始后,他第一个“抢”到了话筒,由于我有所期待,便从侧前方不远处用长焦距镜头抓到了他手握话筒、扬起剪报、敞开嗓门发言的精彩画面。
不干涉对象而抓拍的瞬间形象,信息量大,也更为真切、自然。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自身的要求,纵观当今的新闻摄影界,那些画面独特的、鲜活的、和震撼人心的瞬间,无一不是记者历经各种辛苦、长期蹲守现场,以独到的视角、真切的感受、机敏的选择和果断的抓取所获得的结果。美国《国家地理》助理编辑克里斯·约翰斯对人物摄影有过这样的评论:“在一个摄影师的职业生涯中,要想拍出真正令人满意的照片,需要跨越的时间和距离是极大的,甚至可以用几周、几个月、几年的时间或者几千英里的距离来衡量。因为摄影,每一天都变得无比漫长,这些充满了疑虑的日子,折磨着每一个在异域进行着创作的摄影师,特别是那些顶尖高手。”这段话表明了新闻摄影记者需要磨砺坚韧,增进虔诚,不断修炼自身的情操,才能拍摄出更多个性鲜明、风采独具的新闻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