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作者:王永富龚翠英来源:《北方经济》2011年第19期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竞争的焦点和核心。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不断推进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迅速发展,区位独特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经成为开放开发的热土。
迅速发展的经济系统与自身脆弱的生态系统形成尖锐的矛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因而,研究广西北部湾区域经济与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概况2008年1月16日,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主要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和玉林、崇左两个市物流中心“4+2”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1300万人(不含玉林、崇左)。
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产总值(GDP)3021.73亿元,增长15.6%,比全区快1.4个百分点,对全区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32.9%,占全区GDP的比重达31.8%。
北部湾经济区自然生态良好,其中广西北部湾海域是迄今中国自然生态最好、最洁净的海域之一。
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进程加快,北部湾陆域和海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将会凸现出来。
港口和近海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等的建立,将会增加海上石油和化工原料运输,可能会出现溢油、化工原料泄漏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陆域人海河流将会出现无机、有机及重金属污染物泄漏,引起陆域污染物排泄到近海,威胁海洋环境,生态经济问题有恶化趋势。
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近年来,广西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城市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大气环境方面,广西北部湾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保持在二级水平;水环境方面,2010年广西北部湾主要河流水质总体良好,大部分河流可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良好”,整体较2009年有所提高;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保持良好水平,78.6%的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处于好或较好水平,57.1%的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即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
该规划于2011年由中国政府发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其中,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推动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其中,着重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加大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环境保护,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措施。
其中,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总的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一个全面、系统地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它提出了一系列战略目标和措施,意在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011-1-15融水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融水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广西生产力促进会2011年1月15日委托单位:融水县发展和改革局承担单位: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广西生产力促进会顾问:李芳源自治区发改委副总经济师唐爱斌自治区发改委规划处处长何斌自治区发改委工业处副处长编制组长(首席责任专家):韦坚祥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广西生产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广西投资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专家、研究员成员:覃海珊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董大为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咨询部副主任刘爱英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周明钧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选高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磊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陈荣宣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前沿经济研究室主任李楠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前沿研究室副主任李研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陆发安广西区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融水县发改局、统计局有关专家人员目录第一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 (1)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显著 (1)第二节面临的发展环境 (9)第二章“十二五”发展总体要求和目标 (12)第一节总体要求 (12)第二节发展目标 (13)第三章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工业 (16)第一节打造广西重要竹木加工大县 (16)第二节加快发展水电产业 (19)第三节打造矿产品精加工基地 (20)第四节加快建设民族工业集中区 (21)第五节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3)第六节统筹发展其它工业 (23)第四章大力发展特色新型农业 (25)第一节着力建设广西林业强县 (26)第二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 (29)第三节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 (31)第四节继续稳定粮食生产 (35)第五章加快发展以苗都特色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 (36)第一节打造世界苗都生态旅游胜地 (36)第二节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38)第三节积极发展其他服务业 (40)第六章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41)第一节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41)第二节加快推进水利设施建设 (42)第三节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43)第七章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44)第一节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山水园林县城 (44)第二节加强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46)第八章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47)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47)第二节努力构建广西民族文化名县 (50)第三节加快科技事业发展 (52)第四节加快卫生医疗事业发展 (53)第五节大力发展民族体育事业 (54)第九章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54)第一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4)第二节加强城乡环境污染防治 (55)第三节加强矿山治理及矿山生态恢复 (56)第四节推进生态保护区建设 (57)第五节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57)第十章努力构建和谐融水 (58)第一节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58)第二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9)第三节加大扶贫攻坚力度 (60)第四节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 (60)第五节强化社会公共安全 (61)第六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63)第十一章推进改革开放与合作 (63)第一节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63)第二节加快非公经济发展 (64)第三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65)第十二章创新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65)第一节健全规划实施组织机制 (65)第二节调整和完善经济调节政策 (66)第三节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67)融水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和深入推进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依托柳州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发展循环经济仍为“十二五”经济体制改革重点
较 20 0 5年 下 降 1 %左右 , 氧化 硫下 降 1%左 右 , 2 二 4
“ 十一 五 ” 减排 任务 超 额 完成 . 也 是我 国首 次 完成 这 5年规 划 中的环 保 目标 。 “ 二五 ” 划 的环保 目标是 , 2 1 十 规 到 0 5年 , 单位 国 内生产 总值 二氧化碳 排放 大幅下 降 ,主要污 染物 排 放总量 显著减 少 , 态环境 质量 明显改 善 , 生 国家 已 经确定 , 要增加 氨氮 和氮氧 化物两项 约束 性指 标 , 具 体 的削减量将 由全 国人 民代 表大会 批准后 实施 。
“ 十二五" 减排约束性指标增至 4 多项政策助力减排 项
“ 二 五 ” 间 . 国 将 继 续 加 大 污 染 减 排 力 十 期 我
水 平 重 复 建 设 ,加 快 推 进 落 后 产 能 淘 汰 和兼 并 重
组 。 化 工 石 化 类 项 目 , 持 规 划 环 评 先 行 , 化 项 对 坚 优
技 术仍 将成 为 “ 十二 五 ” 经济 体 制改 革重 点 。
总 体 上 看 . 国 经 济 社 会 已 经 进 入 加 快 发 展 转 我 型 的关 键 时期 , 是 ‘ 二五 ’ 期最 鲜 明 的特点 。 这 十 时
层 次 矛盾 和结 构性 问题 也更 加 突 出 , 国 的发展 条 我 件和 动力 正在 发生 深刻 变化 。 济发展 方式 转变 滞 经 后是 多方 面 因素造 成 的 . 但最 大 症结 在 于改 革 不到 位 。 利 于科 学发 展 的体 制机 制 还 未有 效建 立 。对 有
“ 二 五 ” 减排 要依 靠 结构 调 整 , 十 的 以及 出 台 更
在政 策 方 面 , 国家将 出台一 系 列助 力减 排 的政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3.09.04•【文号】发改环资[2013]1720号•【施行日期】2013.09.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节能管理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17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经信委):党的十八大做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基本方式。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把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行动,通过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打造城市发展的升级版。
为落实这一任务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和创建目标(一)总体要求按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区域特点,实施大循环战略,把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普及绿色循环文化,通过循环发展带动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提高城市(县)环境友好水平、资源节约效益和新型城镇化质量。
(二)创建目标到2015年,选择100个左右城市(区、县)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创建活动。
创建城市(县)的循环型生产方式初步形成,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各主要品种废旧商品回收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建筑、交通和基础设施基本实现绿色化,生产系统与社会生活系统的循环化程度明显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形成浓厚的绿色循环文化氛围,循环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循环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4.23•【字号】北政发[2012]33号•【施行日期】2012.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北政发〔2012〕33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现将《北海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北海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1〕80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综合实施方案。
一、“十二五”我市节能减排面临严峻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抓好节能减排,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单位GDP能耗由2005年1.13吨标煤/万元,降到2010年1.0057吨标煤/万元,累计下降1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由2005年的4.66万吨控制到2010年的4.07万吨,下降了12.66%;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4.49万吨控制到2010年的3.98万吨,下降了11.36%。
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期间自治区下达我市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环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节能减排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今后五年,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石油化、临港新材料、林浆纸等产业加快发展,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能源对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突显。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详细版)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 1 -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广西“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审批时间安排
10 广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11 广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 12 广西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 13 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 3 页,共 5 页
“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审批时间安排表
序号 规划名称 牵头编制单位 自治区卫生厅 自治区人口计生委 自治区文化厅 自治区广电局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 自治区扶贫办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 自治区应急管理办 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 报分管副主席审批签发时间 5月31日前报分管副主席审批 5月31日前报分管副主席审批 林念修 李 康 林念修 李 康 林念修 李 康 陈章良 林念修 林念修 李 康 林念修 梁胜利 李金早 林念修 李金早 林念修
二、上报自治区分管副主席审批的专项规划(共25个) 序号 1 2 3 4 规划名称 广西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 二五”规划 广西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牵头编制单位 自治区人社厅 自治区人社厅 自治区旅游局 自治区体育局 报分管副主席审批签发时间 已报政府 已报政府 4月30日前报分管副主席审批 4月30日前报分管副主席审批 李金早 林念修 李金早 林念修 林念修 高 雄 林念修 李 康
“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审批时间安排表
序号 9 规划名称 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二五”规划 牵头编制单位 自治区发改委 自治区黄金水道办 自治区发改委 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时间 6月3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6月3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9月2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10 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11 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规划
第 1 页,共 5 页
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时间 4月12日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审议原则通过 5月2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5月2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5月31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5月31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5月31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6月2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6月20日前报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十二五”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现实意义的思考
源 管理 ,抓 好 工业 、 建筑 、 交通 运输 等 重点 领 域节 能 ;建立 完 善
温 室 气 体 -} 和 节 能 减 排 统 计 监 测 制 度 , 加 强 气 候 变 化 科 学 研 h放 究 , 加 快 低 碳 技 术 研 发 和 应 用 , 逐 步 建 立 碳 排 放 交 易 市 场 。 坚 持 共 同 但 有 区 别 的 责 任 原 则 , 积 极 开 展 应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等 国 际 合 作 ,实现 全球 地摊 经济 的可持 续 发展 。 目 前 我 国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与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相 比 仍 然 较 低 , 突
资 源 利 用 水 平 , 已 经 成 为 企 业 降低 生 产 成 本 、 提 高 经 济 效 益 和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障 碍 。 西 方 国 家 早 已把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置 于 国 家 战 略 高 度 , 不 仅 将 循 环 经 济 作 为 国 际 竞 争 的 手 段 , 而 且 将 循 环 经 济 视 为 未 来 企 业 和 国 家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所 在 。 就 我 国 而 言 , 人 力 发 展 循 环
经 济 , 促 进 资 源 高 效 利 用 , 增 强 国 际 竞 争 力 , 已 经 成 为 我 们 面 l 临
2 1年第1卷第0期 01 0 5
一 5
社 会 的观 念深 入人 心 , 实行 最广 泛 的社 会参 与 , 引导社 会 各方 面
的 力 量 , 以 此 充 分 调 动 人 民 群 众 保 护 改 善 环 境 和 关 注 社 会 发 展 的 积 极 性 , 从 我 做 起 , 增 强 责 任 感 , 提 高 国 民 素 质 。 最 终 让 群 众 热 爱 社 会 的 热 情 付 诸 行 动 , 掀 起 营 造 健 康 和 谐 生 活 环 境 的 高 潮 , 净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 号)及《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0 号)等有关规定,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 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桂政办发〔2010 〕46 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能源形势与建筑能耗现状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我区能源形势相当严峻:能源自给率仅为1/4 、石油和天然气几乎100 %依赖区外、自治区人民政府每年从区外调入近6000 万吨煤,节能任务异常艰巨。
我区建筑能耗已经从2000 年约290 万吨标准煤快速增长到2009 年超过1470 万吨标准煤,占广西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也从2000 年的13% 快速增长到2009 年的21% 。
“十二五”期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仍将处在快速、持续推进的阶段,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促使建材业、建筑业快速发展,由此造成的能源消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用能、建筑材料运输用能、房屋维修建造和拆毁、建筑运行过程中的用能,预计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20%〜30%。
在建筑50〜70年的使用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造过程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 左右,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运行过程中,如建筑物照明、采暖、空调和各类建筑内使用电器等耗能。
建材和建造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建筑运行直接由人控制管理,除技术水平和能源使用效率外,人的行为对能源消耗高低有很大影响。
“十二五” 期间,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建设规模增大,建筑用能还将持续增长。
因此,通过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照明节电技术和建筑运营管理等手段推进的建筑节能工作,是实现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广西循环经济前景远大——对《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解读
业 的共生耦合链接 ; 以钢铁 、 石化 、 有色 、 电力 、 建材 、 食品、 造 纸、 制药 、 蚕桑茧丝绸 等行业企业 为重点 , 促进 企业 上游原料
及产 品与下游原料及产品的生态链接 。
生 态文 明建设 成效 显著 ,单 位工业 增加 值用 水量 降低
过河“ 摸石头 ” 的经验 , 更应成 为广西避 过陷阱的“ 醒世恒言 ” 。 随着近年 国 内环境 问题频频爆 发 , 广西作 为“ 后来 者 ” 更不该
术、 政策 、 管理创新 与社会参与综合改革示范 区。
通过点 、 线、 面( “ 点” 即: 循环经济 重大示范性 工程 、 循环
型产业 、 循环 型企业 和循环型 园区; “ 线” 即: 多产业立 体化集 成、 园区 间跨产业耦合 、 产业 间资源共享 、 矿 产资源 和固体废 弃物综合利用 、静脉工程 等具 有区域资源特点的循环经济发 展模式 ; “ 面” 即: 内部 具有 自然地理特色的循环型城市和社会 体系 ) 与周边省份和有关 国家充分对接和资源整合 , 形成优势 集 中、 特色鲜 明的循环 经济发展 区 、 发展 带和发展通 道 , 最终 形成“ 点一线一面” 充分衔接 的全区循环经济发展 大格局 。
现有色金属冶炼 、 建材 、 电力、 制糖 、 化工等主要产业废弃物 的 资源化利用 。
在城市餐厨废弃 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面成绩突 出, 南 宁市 、 梧州市被确定 为国家级试点 。
增长 ,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化解快速发展与 降低能源 消
耗强度 、 减 少污染排放 矛盾 , 缓解资源环境约束 ?今年 出台的 《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 “ 十二五” 规划》 作 出了具体 的部署。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初 具规模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目录第一章开创“富民强桂”新局面第一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第二节“十二五”时期进入跨越发展新阶段第三节指导思想第四节基本要求第五节主要目标第二章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第一节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第二节提升工业整体素质第三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四节大力发展能源产业第五节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第三章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第二节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三节加强水利建设第四节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第五节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六节培育发展经济强县第四章促进城镇化跨越发展第一节加快壮大中心城市第二节培育发展城市群和城镇带第三节提高城镇规划建设水平第四节加强城镇化管理第五章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第一节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二节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三节大力发展金融业第四节加快发展旅游业第五节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第六节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第六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一节推进铁路现代化建设第二节加快公路网建设第三节提升广西北部湾港综合能力第四节推进西江水运加快建设第五节积极发展民用航空第六节提高运输服务水平第七章深入推进“两区一带”协调发展第一节推动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发展第二节加快建设西江经济带第三节加快桂西优势资源开发第四节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第八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节加强节能管理第二节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三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四节强化环境保护第五节加强生态建设第六节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九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第一节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十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第一节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第二节努力实现教育公平第三节提高教育质量第四节深化教育改革第十一章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第一节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节健全人才发展机制第十二章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一节促进充分就业第二节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第三节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第五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第六节统筹做好人口工作第七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第十三章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第一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二节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三节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四节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第五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第十四章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一节提高全区各族人民文明素质第二节大力推动文化创新第三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第四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第十五章加快改革攻坚步伐第一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节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三节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第十六章全面深化开放合作第一节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开放合作第二节扩大国内多区域合作第三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第四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第十七章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二节全面加强法制建设第三节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八章实现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第一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第二节推进实施重大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对“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作出重大部署,是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市委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共贺州市委三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白希(2011年12月29日)同志们:这次全会是我市精心谋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刚才晓春书记代表市委常委会作了工作报告,下午还要作重要讲话。
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这次会议特别是晓春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下面,我向大家传达中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并就今年全市经济工作情况和明年经济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一)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阐述了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有关重大问题作出了部署。
会议认为,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呈现了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会议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这一总的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
会议强调,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广西“十二五规划”思路(正式上报文)
附件广西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十二五”时期是广西深入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构建西部大开发战略高地和建设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奠定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的关键时期。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提出广西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政策措施建议。
一、广西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总体发展思路(一)“十一五”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情况“十一五”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区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迎难而上,取得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
1.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一番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98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000亿元以上,比2005年翻1.18番,年均增长1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8590元增加到18800元,比2005年翻1.13番,年均增长12.7%;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47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200亿元,比2005年翻1.34番,年均增长20.3%;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265亿元增加到2010年3700亿元,比2005年翻1.55番,年均增长18.7%;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61亿元增加到2010年3250亿元,比2005年翻1.01番,年均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2005年的39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25亿元,比2005年翻1.74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76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800亿元,比2005年翻2.14番,年均增长18.6%;进出口额由2005年的51.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60亿美元,比2005年翻1.64番,年均增长25.3%;实际利用外资由2005年的6.4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亿美元,比2005年翻1.64番,年均增长29.7%;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42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600亿元,比2005年翻1.46番,年均增长22.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3057亿元增长到9000亿元,比2005年翻1.56番,年均增长24.1%。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据测算 ,00年 , 2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 2万亿元 , 从业
人数 280万人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 , 0 技术装备迅速升级 , 产 品种类 日益 丰富 , 服务 水平显著提 高 , 步形成 了门类 较为 初 齐全的产业体系。在节能领域 , 干法熄焦 、 纯低温余热发 电 、 高炉煤气发电 、 炉顶压差发 电、 等离子点火 、 变频调速等一批 重大节能技术装 备得 到推广普及 ; 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取得较 大突破 ,市场 占有率大幅提高 ;节 能服务产业快速发展 , 到 21 , 0 0年 采用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 的节 能服务产业产值达 80 3 亿元 。在资源循环利 用领域 ,三废 ” 废水 、 “ ( 废气 、 固体废 弃 物 ) 合利用技术装备广 泛应用 , 综 再制造表 面工程技术装 备 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 生铝蓄热式熔炼 技术 、 再 废弃 电器 电子 产 品和包装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等取得一定突破 , 无机 改
金融政 策有待进一步完 善 , 企业 融资 困难 , 生产 者责任延伸
制 尚未建立 。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合 同能源管理 、 环保基础设施 和 火 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等市场化服务模式有待完善 ; 再生 资源和垃圾分类 回收体系不健全 ; 节能环保产业公共服务平 台尚待建立和完善。
再 生
资
源 与 循
环
经 济
,21 , 0 2隼 / 5卷 / 7 苒 r 第 第 月
国务 院关于 印发“ 十二五”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积极培育具有系统设计 、 设备成套 、 工程施 工 、 调试运行和维 护管理一条龙服务能力的总承包公司 , 大力推进环保设施专
问题 :
一
能环保技术装备 、 品和服务等 , 产 产业链长 , 关联 度大 , 吸纳
各地“十二五”循环经济相关规划汇总
善 相关 政策 、 加强 技术 支 撑 、 强 化 生产 者责 任 、 加强
环境管理 、 引 导公 众 参 与等 措 施 , 全 力 保 障 优化 废 弃 电器 电子 产 品处理 产业 布局 、 强 化废 弃 电器 电子
近 日, 国务 院讨 论 并通 过 《 “ 十二五” 循 环 经 济 发 展规划 》 ,明确 了我 国今 后循 环 经济 发展 的 主要 目标 、 重 点任务 和保 障措 施 。 地 方各 省市在 2 0 1 2年 前后 也 纷纷颁 布 了“ 十二 五 ” 循 环 经济相 关规 划 。 《 广 西循环 经 济发 展 “ 十二 五 ” 规划 》 指出, 将 把 农业 循 环经济 、 工 业循 环 经济 以及 社会 循环 经 济列 为建设 重点 。 在 充分落 实 现有 的循环 经济 相关法 律 法 规外 ,还将 制 定 和完善 更加 优 惠 的价格 政策 、 财 政 政策 、 投 融资政 策 、 废弃 物利 用政 策 、 政府 采 购政 点领 域全 面贯彻 循 环经 济理 念 , 建立 以生态农 业 为 主体 . 以新 能源 产业 和 生态 旅游 业 为两翼 的循 环 经 济 发展 模 式 . 落 实 大力 推 进 节 能降 耗 、 全 面推 行 清
系 统性 与 区域性 、 针 对性 与特 色性 相结 合 的原则 设
立, 包括资源产出、 资源 消 耗 、 资 源综 合 利 用 、 废 物 排 放 、绿色 创建 与绿 色认 证类 五个领 域 共 2 2项指
《 浙 江 省循 环 经 济 发展 “ 十二 五 ” 规划》 是 按 照 浙江科 学 发展 的要求 ,遵 循 循环 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发 展 理念 , 结合我 省 资源禀 赋 和发展 基 础 , 着 力 发展循 环 型工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善生 态环 境 的迫 切 需求 。
( ) 基本 原 则 二
成 一批 拥有 自主知识 产权 和 国际 品牌 ,具 有核 心竞 争力 的节 能环保 装备 和产 品 ,部 分关 键共 性 技 术达 到 国际先 进水平 。
9
3 .节能 环保产 品 市场份 额 逐步扩 大 。到 2 1 0 5年 ,高效节 能 产品市 场 占有 率 由 目前 的 1% 0
三 、重点 领域
( ) 节能产业 重点领 域 。 一 1 节能技 术和装备 。 . ①锅炉窑炉。加快开发工业锅炉燃烧 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推进燃油、燃气工业锅炉、 窑 炉 蓄热式燃 烧技术 装备 产业化 ;加 快 推广 等离 子 点 火 、富 氧/ 氧燃 烧 等 高效 煤 粉燃 烧技 术 全
4 市场秩 序规 范。打破 地方 保 护 ,加 强行 业 自律 ,强 化执 法 监督 ,建 立 统一 开 放 、公平 .
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5 .服务模 式创 新 。大力 推行合 同能源 管理 、特 许 经 营等 节 能 环 保 服务 新 机制 ,推动 节 能 环保 设施 建设 和运 营社会 化 、市 场 化 、专 业化 服务 体 系建设 。
“ 二 五 ” 节 能环 保 产业 发 展 规 划 十
一
、
前 言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 障的产业 ,是 国家 加快 培育 和发展 的 7个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之一 。节 能环保 产业 涉及 节能 环保 技
十二五规划4
第二节 防范环境风险
加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以湘江流域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加大持久性有机物、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受污染场地、土壤、水体等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推进历史遗留的重大环境隐患治理。加强对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动态监测与风险预警及控制,提高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能力。
第一节 推进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学科产生,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地球科学、纳米科技等领域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紧密结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公共安全和健康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第一节 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严格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制度,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加强恶臭污染物治理。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控制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80%。有效控制城市噪声污染。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及建设分析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及建设分析摘要:通过战略管理领域中的SWOT 分析方法来进行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未来发展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示范园区规避风险及发展优势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国家生态工业园;工业园规划;循环经济;发展分析Abstract: Through SWOT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of Guigang national eco-industries (sugar),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demonstration park to evade the risk and the advantage of development.Key words: National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park;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alysis规划背景自2001 年以来,国家启动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
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作为全国首家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发展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广西“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西江经济带的目标,提出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
贵港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西江经济带产业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目标。
根据《贵港市五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布局实施方案》,对市内五大园区之一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进一步调整,将贵糖产业区、西江产业区和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区进行整合,纳入整个示范园区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前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编制《广西“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我区循环经济发展方向、目标、路径和重点,对于推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循环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以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编制,是我区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广西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循环经济其他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区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一节产业基础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三次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为“十二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夯实了产业基础。
一、农业循环经济成效显著(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种蔗-制糖-造纸(酒精)-肥料(肥水),种桑-养蚕-造纸(制板)、蚕沙-沼气-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食品-保健用品-桑叶茶-果桑开发,稻草、桑杆-食用菌等为代表的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牧草或秸秆—草食家畜—食用菌—农林作物”的草食动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了“养殖+沼气+种植”以及“猪+沼+果(稻、菜、蔗等)+灯+鱼”等立体生态模式。
(二)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累计推广生态农业模式3750万亩,增收38.2亿元;建设生态鱼池8.9万多个,示范工程每年增收2.67亿元。
推广“三免”技术8754.73万亩,“三避”技术8627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积5012万亩,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累计认定面积2036.2万亩,生态富民小康建设示范“十百千万”工程推广面积3750万亩,单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面积61200万亩次。
推广应用绿色植保技术2800万亩次,应用频振式杀虫灯10.76万台。
推广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417.3万亩,增收12.5亿元。
建设沼气池371.3万座,农户入户率达46.4%。
(三)废弃物实现高效资源化和减量化主要农作物秸秆作为肥料还田利用的达33%、作为饲料利用的达21%、作为燃料利用的达20%、作为原料利用的达15%。
每年秸秆还田相当于节约化肥34.81万吨,相当每年节约20万吨以上标准煤,农民增加收入10亿左右。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养殖场牲畜排弃物所生产的高科技生物肥产品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增加了作物产量,还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
二、工业循环经济取得新进展(一)特色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形成在培育贵糖集团、南糖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示范模式的基础上,我区组织实施“百家制糖企业循环经济推进行动”,构建起“甘蔗——制糖——酒精——生物有机肥”、“甘蔗——制糖——酵母及其抽提物”、“甘蔗—制糖—蔗渣—浆纸—废液碱回收”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了国内制糖业发展循环经济示范模式。
(二)工业废弃物初步实现资源化利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处理,初步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电力,制糖、化工等主要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2009年,全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3857万吨,综合利用率67.3%。
(三)实施与推广应用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和关键性技术组织实施了柳州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硝酸尾气N20减排CDM项目、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的赤泥选铁项目、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高炉TRT发电项目、广西鱼峰集团有限公司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
推广应用锌冶炼渣综合回收技术、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技术、预焙铝电解槽“三度寻优”控制技术、乙烯—氧—醋酸气相合成法(乙烯法)生产醋酸乙烯技术、壳牌煤气化技术、木薯深加工综合废水治理及沼气回收发电技术等一批国内领先技术,提升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
(四)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强化对耗能量分别占工业耗能94%的八大重点行业和80%的427家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管理,单位产品能效明显提高;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 年1.22 吨标准煤下降到2009 年1.06 吨标准煤,累计下降13.4%,已接近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
到2010年底,全区化学需氧量由2005年的106.98万吨减少到94.0万吨,削减12.1%;全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102.3万吨减少到92.2万吨,削减9.9%。
(五)淘汰落后产能取得积极进展据初步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区实施并完成工程减排项目529个,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2.98万吨,削减二氧化硫(SO2)10.1万吨;累计淘汰小火电装机容量126.6 万千瓦,炼铁产能241.1万吨,炼钢产能504.9万吨,水泥892.8万吨,铁合金31.63万吨,造纸70.45万吨,酒精5.7万吨,皮革13万标张。
三、社会循环经济长足发展(一)建筑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试点市和试点县工作,“十一五”期间,共安排建筑节能资金4200万元,扶持180多个建筑节能工程,另外投入8000万元用于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等推广工作。
研发成功自隔热混凝土砌块、双层夹心保温墙板等多种经济适用的节能建材。
预计全区“十一五”建筑节能总目标累计实现节约142万吨标准煤。
(二)城市节水工作成效显著城市水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取得较大进步,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建立起较完备的水资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控制的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各行业用水、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城市公共自来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2%,城市生态用水得到保障。
2007年,南宁市荣获“城市节水突出贡献奖”,桂林市“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
(三)城市公交节能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区不断加大了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支持力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线网密度不断加大、科技进步成效明显、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
2009年末,全区共有公交公司88家,公共交通汽车运营车辆6933辆,每万人拥有5.87标台公交车辆,公共交通汽车运营车辆7827标台。
运营线路网4960公里,公交专用车道57公里,客运总量133106万人次。
(四)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初步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开展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其中南宁市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列入城建计划市政公用配套设施项目,并采用密闭的泔水收集车进行统一收集和运输餐厨废弃物,解决泔水滴漏带来的卫生环境问题。
柳州市把餐厨废弃物管理以及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工程建设列为柳州市环卫基础设施重大建设项目范畴。
南宁市并被确定为国家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
第二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区循环经济发展多处于企业和行业内部物质循环的初级阶段,尚未进入企业间、园区间、行业间、区域间社会大循环的发展阶段,离建立系统、完整、多层次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目标还有相当差距。
一、产业配套不完善我区的大企业、大产业自身配套能力弱,相当大部分依靠区外企业配套,如玉柴50%左右的零部件靠区外配套生产。
作为资源型产业大区,由于缺乏下游产业,产品多以原料或初级产品的形式外销,以至影响循环经济的闭环运行,如铝行业,2008年广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的产品产量比约为1:0.2:0.1,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约为l:1.2:1.4),所生产的氧化铝有70%左右销往区外,区内急需的电解铝、铝制品则多由区外输入。
二、循环经济的投入不足循环经济要求一次性投入大,特别是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需要投入的资金多,回报慢,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十一五”以来,我区财政及企业共投入了数十亿元用于发展循环经济,但总体上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特别是财政用于支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企业建设的资金不足,导致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难以全面推开。
三、相关支持政策难以落实我区尚未制定促进全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缺乏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地方性法规规章,且现行法律法规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价格、税收、财政等激励政策缺乏操作性,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法规和政策体系已成为制约我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节发展循环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许多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一)有利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世界性共识。
为此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并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等工作,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一项战略任务,为我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良好的经济社会基础“十一五”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财政收入大幅提高,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三)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区依托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逐步培育了食品、有色、汽车、石化、冶金、机械、电力等七大支柱特色产业,特别是近两年,我区大力培育发展大产业、大集团,大园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必需的产业规模基础,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弥补中小企业比重高、单个企业不具备实行循环经济规模条件的劣势,为实施企业或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改造、促进形成循环产业链等创造良好的产业条件。
(四)具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十一五”期间,我区通过循环经济试点活动开创了多种有效并具有推广度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制糖循环经济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能耗以及“弃废物”的利用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
通过循环经济的试点,我区由国家级试点到自治区级试点培育的层次推进,为在产业及企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生态链、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