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期末检测思品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试卷分析:
本次思想品德试题共15个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当。
命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覆盖面广,面向全体学生,试题低、中、高三档之比为6:3:1。
试题的基本特点是:1、试题注重考查能力,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整套试题当中,除第1--2题是纯时政之外,其余都涉及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但考查的重点不是纯机械的记忆或死背,而是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中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并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体现了考试“指挥棒”的导向效果和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
2、考试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如第4、5题,针对初中学生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初一学生刘全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例,要求学生应学会如何认识自我及有哪些认识自我的方法;第6--10题,关注学生的情绪、情趣,要求初中学生要培养良好的情绪,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第11—15题,关注初中生面临的不良诱惑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试题材料的选取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发生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事,离学生较近,学生往往有感可发,有理可述,有例可举。
3、注重基础性。
本次考试考查的都是学生应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正确认识自我;情绪、情趣的作用及如何调控情绪、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拒绝不良诱惑和自我保护等。
4、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新特点:采意与采点相结合,允许和鼓励切合题意的自由发挥,提倡创新,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
二、统计数据:
数据1:
数据2:
从数据一中看出,这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数为9301人,平均分为72.61分,成绩相对来说较为理想;从各个分数段来看,按照全市前1000名划线,分数线为96分,总共有1068名学生进线,高分段学生较多;按照前5000名划线,分数线为73分,总共有5157名学生进线,所占比重较高。
但从数据二中看出,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较大,从各校平均分来看,最高的为94.6,最低的为41.8,差了将近一倍还要多;从进线1、进线2来看,差距太大,其中,进线一中,高的为300.4,而低的为0.2,值的我们教师深思。
三、答题情况:
1、第1—2题,是时政性题目,所占分值10分,以第七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背景材料,从卷面来看,第1题“你所在的学校或社区开展了哪些与此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学生答的不理想,此题意在让学生列举出所知道的法制活动形式,但很多学生只回答了详细的内容,而没有归纳出具体形式,导致失分。
第2题得分较高,学生往往都能认识到开展该活动的重要性,并能联系活动的开展对自身的教育意义,并且都能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2、第3题,“以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李长松事例,并结合所学内容,谈谈对生命价值的感悟。
”只要考生能联系所学,按照题目要求归纳出三点即可,但此题失分的原因在于有一部分考生回答的不全面,只回答了一点或两点,使该得的分没有得到。
3、第4—5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如何认识自我及认识自我的方法,选取初一学生刘全在认识自我方面存在的偏差为材料,共设计了两个问题,其中,第4题,要求我们回答应如何正确认识自我?第5题,请你帮助刘全介绍几种认识自我的方法?这两问只要学生能审明题意,联系材料回答即可得满分,从分数来看,学生得分较高。
4、第6—8题,以李明和张宁两位同学在考试中所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为背景材料,设计了三个问题,第6题,“请分析李明和张宁在考场上表现出的情绪有什么不同?”,第7题,“请分析两位同学不同的情绪状态所产生的后果说明了什么?”第8题,“你打算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这三个问题遵循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大部分同学答的较好,有少数同学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不好,导致失分。
5、第9—10题,考查的内容是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山东女孩李欣自强不息的事迹为材料,设计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也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设计的,
分别要求考生回答李欣身上体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这种情趣对她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并让你结合李欣的事迹,谈谈你打算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只要掌握了所学,能根据题目要求,提炼出相关知识即可。
6、第11—13题,考查内容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以初一学生王健,面对游戏机的诱惑为背景材料,第11题,“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给王健设想两种不同的行为结果”,此题意在考查学生要拒绝不良诱惑,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学生能联系自身及所学内容回答即可,得分较高。
第12题,请你说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几种不良诱惑?学生有切身的体验,有例可举,答的较好。
第13题,当面对不良诱惑时,你如何战胜它?是要学生解决在面对不良诱惑时,我们应怎么办的问题,只要能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即可,但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失分。
7、第14—15题,考查的内容是学会自我保护,以小昊独自在家为情境材料,第14题,以此为根据设计了三种情形,目的是要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只要学生置身于该情境中,灵活作答即可。
第15题,是当你面对生活中的不法侵害时,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是要学生明确怎么做的问题,只要学生能联系所学内容回答即可。
四、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有的学生对知识存在着漏记、混记、错记的现象,遇到具体的题目,往往不能实现知识的再现与迁移应用,出现失分。
这反映出教师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过于简略,不能精心备课,把握教材的内在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往往照本宣课,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暂时记住,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遗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的负担日趋严重,对知识记不扎实,存在着混淆的现象。
2、学生解题能力、做题技巧有待提高。
思品考试都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等,但很多学生碰到具体的材料不能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不能将材料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观点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这与平日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分不开的,课堂教学中只单纯讲具体的知识点,不注重联系教材中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感悟、体验从中得出结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认真选题,只满足于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学生做完题往往简单地公布答案,不注重从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等方面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3、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不够。
时代性是政治的生命力之所在,很多学生对时政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时政热点问题。
我们有的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课书”,平时不注意浏览、关注新近发生的重大时政事件,将时政教学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教材知识来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不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只满足于现有的教材、导学练,使思想政治教学缺乏鲜活的生命力。
4、部分学生答题不够规范,卷面不够整洁。
一是书写太了草,辨认不清,二是不会运用政治术语答题,语言不规范,三是答题不条理。
这说明了我们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对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要求不严格,在随堂练习及测试中,往往只重视答题的要点的有无及答题的速度,而忽视了答题规范性这方面的要求。
五、教学建议
1、研究课程标准,透彻理解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法定文件,鉴于目前思想品德课程的“一标多本”的状况,我市的教学和学业水平测试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认真研究课标的性质、原则、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指导我们教学和应考的纲领性文件。
只有掌握了课标的要求,才能真正理解新课程的含义,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
也有助于澄清存在于广大教师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如有的认为思想品德学科是副科,而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而不是所谓的副科。
由于涉及的内容较少,安排的课时相对就较少。
2、打造优质高效自主互助课堂。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教育创新的平台,是师生点燃灵感、激发创新、集聚智慧的舞台。
研究如何上好课,利用集体备课等形式,力求精讲精练,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明确师生完整的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
课前:查找资料,认真备课,进行教学设计;设计预习提纲和导学提纲,了解学情,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
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教学过程的调控、矫正反馈,加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检测,布置有针对性和思维性的作业。
课后: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批改学生的作业,指导学生改正学习中的错误,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关心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应该包括:
课前:制定计划、搜集学习材料、自学预习,初步构建书本知识网络。
课堂:专心上课、合作交流、认真思考、反馈矫正、总结归纳、训练拓展,初步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系统总结、扬长补短、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形成熟练地应用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新授课模式:“情境导入,自主感悟-学案导学,自主探讨—互助合作,质疑解难—组际展示,交流共享-走进生活,迁移应用”
复习课模式:“自主学习,构建网络-展示交流,互助深化-典例精析,体悟规律—对应训练,形成能力—反馈矫正,拓展提升”
讲评课模式:“评析试卷,锁住重点—还原思维,自查自纠-展示误区,互助解疑-精讲点拨,弥补缺漏—变式训练,巩固提升”
3、重视时政教学,凸显时代特色。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鲜明的时代性是思品教学的永恒主题。
要创造条件,畅通电视、广播、报纸等时政渠道,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省、市的大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
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学生知识的考查一直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时政热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平时的学习中一是联系教材中的事例,不能只满足对教材黑体字的掌握,不可忽视课本中的探究活动。
二是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用所学知识与校园内外,学生思想倾向相联系,然后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来分析。
三是联系国内,国外的重大时事,把社会热点与考点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以此来把握时代脉搏。
教师平日要及时搜集最新时政,整理后印发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选择时政要注意:第一,以我为主。
以国内、省内、市内热点为主,国际关系问题以与我国有关的热点为主。
第二,贴近学生。
是学生应该而且可以了解的,不能超越其知识和经验范围。
第三,具有长效性。
是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党和政府、人民关注的问题。
第四,要有定论。
已有结论或已形成社会共识的问题,不应是存在较大争议、较敏感的问题。
4、精研教法学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课堂。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选择传授式、讨论式、自学式、演讲式、辩论式、对话式、咨询式、活动式、体验式、访谈式、调查式等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要运用问题解决式的思路,做到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问题活动化、教学活动情境化、教学情境系列化,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参与、互助合作、体验探究、交流共享的学习习惯。
5.继续坚持把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
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考能力,重素质,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均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这就要求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做到以本为本,狠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抓手,将识记,理解,运用的知识烂孰于胸,在复习中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做到点点清,点点明,点点通,真正将基础知识落实到位,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中应紧扣基础知识,使考生真正领会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对原理的理解要准确简炼,使用政治术语要规范。
就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言,应做到点,线,面的结合。
要全面地掌握“考试说明”中所列考点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
只有如此,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试题无论怎样的新,奇,巧,终究“万变不离其宗”对知识线的归纳要“清”,形成基本线索。
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各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否则,零散的知识肯定是不牢固的,即使知识点背的再熟,在解答问题时,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住材料,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6.深化开放型,探究型问题的教学。
开放型,探究型问题是近几年常见的题型,它着重考查考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这几年这种类型的题目所占的分值比重较高,教学中需要教师要加大此种类型题的训练力度,不断探索总结新的实践经验。
如以提建议献计策类开放性题目为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试题情景和设问要求,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这类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大到国家方针政策、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小到学生个人修养、成才,要求所提建议所献计策合法、合情、合理、可行、有效,既符合课本观点,又有一定的创造性。
题目的设问形式,既有直接问法,如“请你为XX提几条建议”、“你认为应如何做,”又有比较间接的要求,用正规文体回答的形式,如写倡议书,提议案等。
这类题目答题方法:①弄清题目、材料属于课本哪课的内容。
②分析题目、材料存在哪些问题。
③针对存在的问题,先依照与课本有关的观点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再超越课本提出几点创造性建议。
如果题目要求提的每点建议都要说明根据、依据,那么,根据、依据就是建议所符合的课本观点、原理、必须针对存在问题提建议献计策,做到有的放矢;所提建议、计策必须合理、合法,可行,要有创见。
倡议书的格式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①标题——倡议书或关于XX的倡议书。
②正文——包括对象(给谁写倡议书)、原因、目的、根据、措施。
③结尾——表明倡议者的
决心和希望。
④署名和日期。
写倡议书要做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有理有据,号召力强。
7、做好帮扶工作。
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有力措施,抓两头,促中间,做好填平补差帮困工作,防止两极分化,特别是在临界生的转化上下功夫,提高整体水平。
可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通过兵教兵、兵帮兵、兵练兵的方式,做好帮扶工作,教师要给学困生以足够的关注,多提问、多激励、多表扬,同时要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捆绑式评价,增强学生的集体感,使各个小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注重答题训练。
教师应注意答题的训练与点评,强化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答案组织的训练与指导。
审题要准。
首先,要看懂题目,通过阅读材料明确材料的中心意思,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其次,要找准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认真选择解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最后,按照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步骤,组织答案要点,明确“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9、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其正确的书写习惯,答题规范的指导,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平时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通过随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过关测试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评语,使学生重视这方面的锻炼。
10.加强学习,相互借签。
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协作互助,通过各种形式的“比、学、赶、帮、超”活动,使各校的教学质量缩小差距,在新的平台上达到相对的平衡,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
八年级期末检测思品试题质量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全部为主观试题,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当。
命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覆盖面广,面向全体学生,试题低、中、高三档之比为6:3:1。
试题的基本特点是:1、试题注重考查能力,体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
整套试题当中,除第一题“关注时事,奉献爱心”是时政之外,其余都涉及到思想品德学科的基础知识,但考查的重点不是纯机械的记忆或死背,而是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说明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中加大了能力考查的力度,并注重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体现了考试“指挥棒”的导向效果和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
2、考试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如青少年的上网问题;礼貌、礼仪问题;与人和谐相处;要讲诚信;尊敬老师等问题,试题材料的选取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发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事,离学生较近,学生往往有感可发,有理可述,有例可举,便于学生理解,接受,有所触动。
3、基础性—立足教材,强调学以致用。
本次考试考查的都是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
如网络,礼仪,竞争合作,宽容、平等、尊重,诚信等知识点。
4、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新特点:采意与采点相结合,允许和鼓励切合题意的自由发挥,提倡创新,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
二、统计数据:
数据1:
数据2:
这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总数为9774人,平均分75.74分,成绩较为理想;从各个分数段来看,按前1000名划线,分数线为92分,共有1122名学生进线,高分段学生较多;按前5000名划线,分数线为78分,总共有5056名学生进线,所占比重较大。
但从数据二中可看出,学校间的差距较大,从平均分来看,高的为90.3,低的为57.5,差距较大;从进线1、进线2来看,校与校之间的差距更大,其中进线1中,高的为192.9人,低的为0.2人,应引起我们教师深思。
三、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关注时事、奉献爱心”,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和认识情况,要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所占分值10分。
围绕材料设计了两个问题,第1题,“假如参加特奥会运动员去你家,你会怎么做?”第2题,“你打算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特奥运动员学习?”,学生只要明确材料中的主体是残疾运动员,他们本身是弱势群体,但他们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的状态,又使我们深受感动,只要联系实际,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从分数来看,此题得分较高,但一部分同学考虑不全面而失分。
2、第二大题“加强网络管理,育文明上网人”,意在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认识到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学会用全面的观点来认识上网问题,进而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为此,设计了三个问题,从卷面看,第三个问题“就青少年上网提出合理化建议”,部分学生答的不全面,导致失分,其余两题答的都较好。
3、第三大题“讲文明懂礼貌、学礼仪展风采”,主要让学生明确,讲礼貌、重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一个人是否讲究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事,而直接影响周围的人乃至社会风气、民族尊严,因而,要求青少年学生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并落实到行动上。
为此,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1小题“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许多学生没有分析出礼貌的作用,只是泛泛而谈,此题,失分较多,而第2、3小题,学生联系实际回答,谈出具体做法,回答较好。
4、第四大题“合作竞争、实现双赢”,以八年级(1)班同学间的竞争合作为材料,设计了三个问题,意在让学生清楚,竞争合作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从答题情况来看,第1、2小题,答的不理想,失分较多,
尤其是第2小题,学生往往无从下手,其实参加这一活动,要求同学间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关系,要求同学们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很多同学没有认真审题,导致得分较低。
5、第五大题“践行荣辱观、做道德楷模”,通过材料一武秀君讲诚信与材料二留学生不讲诚信所带来的影响,使学生明确诚信的价值,要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为此,设计了四个小题,从答题情况看,第1题“上述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答的不好,往往是审题不细,只从一个方面作答。
第2、3、4题,答的较好,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处理。
6、第六大题“尊师重教、从我做起”意在要求学生要了解老师,尊敬老师,知道老师工作的重要性,学会与老师相处,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其中,第1、4题答的较好,第2、3题答的不理想,尤其是第2题,学生往往只从一个方面来回答教师工作的重要性,而材料中,是从个人与社会两个角度来说明的,回答问题片面,导致失分。
四、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很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到位,有的学生对知识存在着漏记、混记、错记的现象,遇到具体的题目,往往不能实现知识的再现与迁移应用,出现失分。
这反映出教师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过于简略,不能精心备课,把握教材的内在体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往往照本宣课,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在不理解的基础上暂时记住,过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遗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的负担日趋严重,对知识记不扎实,存在着混淆的现象。
2、学生解题能力、做题技巧有待提高。
思品考试都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能力、概括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等,但很多学生碰到具体的材料不能从中提炼出有效信息,不能将材料与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观点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这与平日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分不开的,课堂教学中只单纯讲具体的知识点,不注重联系教材中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感悟、体验从中得出结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不认真选题,只满足于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学生做完题往往简单地公布答案,不注重从答题思路,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等方面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3、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不够。
时代性是政治的生命力之所在,很多学生对时政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时政热点问题。
我们有的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课书”,平时不注意浏览、关注新近发生的重大时政事件,将时政教学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用教材知识来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