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孙涛来源:中国乡村发现添加日期:10年08月06日

孙涛:以强化城市管理为抓手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高水平的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和谐人居环境的需要,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和人民群众热情参与的新机遇,又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完善适应新形势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是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最近,我们以监利县为例,对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城市管理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城市管理是涉及城市公共服务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一个地方发展的好不好,从城市管理的水平就可以看出来。经济实力不够,城市硬件设施是上不来的;只有经济实力增强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高了,城市才会快速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监利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全县城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3万人,全县城市化率已达到30%,中等城市已经初现雏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监利县不断深化对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认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城市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城市品位得到质的跃升。

1、城市管理理念日渐深化。城市形象最根本的改变源于市民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受历史条件、思想认识等因素影响,重项目建设轻城市管理、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思想观念在一定时间内普遍存在,不仅在领导干部的意识里存在,更在市民心中根深蒂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城市管理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群众基础。近几年,监利县坚持抓建设与抓管理,抓规划与抓经营并重,大步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使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城市日新月异带来的自豪感,积极投身到城市管理各项活动中来,广大市民的思想观念在宣教中得到了提高,在实践中得到了陶冶,在参与中得到了升华,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自觉维护监利的城市形象。过去,城区道路绿化带花草栽了没多久就一扫而空,绿化带两旁的铁护栏没多久就撬走了,换成塑料护栏又被成片搬走,绿化带内的花草所剩寥寥。现在随着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城市管理志愿者变多了,市民栽花种草的多了,人们不文明习惯得到了彻底改变,城区净化绿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

2、城市管理体制逐步理顺。城市管理不仅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级政府执政水平的生动体现。从全国大中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管理都是一个不断推陈

出新、规范完善的过程。2005年,针对监利城市建设和管理现状和发展趋势,县委、县政府对城管体制实施大胆改革。在城市管理模式上,实现建管分离,将城市管理的职能从城市建设中剥离出来,成立了城市管理局。把原有的县、乡(镇)、街道纵向城市管理体制引入社区,逐步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新型格局。同时,加大了城市管理的综合协调管理力度,增强了乡镇、县直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了街道、社区的主要功能,初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城管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

3、城市管理机制有所创新。紧紧依靠群众参与,广泛发动部门联动,形成社会共齐抓共管局面,是实现城市长效管理的基础。为强化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监利县明确了建设、规划、公安等16家县直单位为城市日常管理的主体,充分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全县先后开展了争创“楚天杯”、创“两城”活动,对全体市民、单位职工、中小学生全方位开展文明意识教育,培养市民文明城市理念,着力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

4、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针对近几年城市建设欠帐太多的实际,监利县以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加快全县城市建设步伐。四年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其中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工程、翔宇集团项目、常安商业步行街工程、天然气输配气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完成。已建和在建城市主干道22公里,总投资3.1亿元,其中北环大道双向六车道13.8公里、红城大道双向四车道2公里、章华大道双向四车道4公里、荆南大道双向四车道2公里。有效地缓解了基础设施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极大地改善了投资硬环境,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5、城管执法水平明显改进。过去,由于城市管理涉及管理部门多,缺乏综合协调机制,城管执法落实起来难度很大,齐抓共管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一管就“吵”,一罚就“闹”,聚众起哄、暴力抗法的事件时有发生。成立城市管理局后,监利县在城管执法上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将很多管理工作关口前移,宣传在先,教育在前,逐步实行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的争取管理对象的理解与支持,并且做到变“分散执法”为“集中执法”,变“事后管理”为“事先管控”,较好解决了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责交叉、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城市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的轨道。

6、城市面貌得到大幅提升。在基础设施维护上,先后投入680万元用于城市道路新建与维护,维修城市道路20条,城市道路总长度4.2万平方米。先后投入350万元,新修下水道近6000米,硬化人行道8000平方米。通过狠抓城市配套完善,城区彻底消灭了断头路,地下管网实现了大联通。在城市日常管理上,实施净化、绿化与亮化“三化”工程,先后投入环卫基础建设约160万元,清扫面积由原来的210万平方米扩大到270万平方米,保洁面积由原来的170万平方米扩大到230万平方米;投资1500万元,新建和改造主干道绿地15.6万平方米,新植行道树7400多株;新建主干道路灯600多盏,新安装景观灯110多盏,新增

大型霓虹灯招牌10多处。在城市环境整治上,先后开展了木材市场、建材市场、修车洗车市场、餐饮市场专项整治,规范了商业网点经营行为;开展了占道违规建筑专项整治,规范了临街建筑安全作业;开展了城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规范了城区交通客运市场。通过多项城市环境整治,城区告别了乱搭乱建、占道经营、“麻木”横行的历史。

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

城市管理出现的相关问题,从现象上看,是管理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的,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还有改进的地方,但从大范围看,比较普遍和集中的是管理体制问题。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形势,城市管理的方式方法滞后于现代城市的管理需求。近年来,特别是成立城市管理局后,监利县城市管理打开了新的局面,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受体制机制影响,城市管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规划滞后。一是专业规划编制滞后。目前县城新的规划只有大纲,还谈不上形成绿地系统、环境卫生、专业市场、交通组织系统等专业规划,而省级卫生城市评比标准中明确规定应有省建设厅备案的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二是修建性专业规划滞后。监利县不少大型建设项目只做了一个庭院规划与印象图,即通过规划评审,开工建设。环卫、给排水、供气、绿化、排污、电力、通讯等都是采取“边设计边建设”的办法进行,根本谈不上建设性规划。三是专业规划管理滞后。在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许可、排水设施使用许可、建筑垃圾处理审核、环卫设施建设核准等工作均未开展,致使不少单位不仅违规,而且贻害自身。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市民反映最多的就是城区道路反复“开膛破肚”,今天埋设天然气管道就开几条口子,明天走通讯光缆又挖几个大坑,频繁的修修补补,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在城东工业园建设中,由于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一些城区居民反复拆迁,群众怨声载道。

2、综合执法缺位。一是现行的综合执法还缺乏统揽全局的法律依据。我国的城市管理机构在国家隶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里隶属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而在县一级则分散于各个县直部门。城市管理工作涉及部门众多,综合执法缺少一部独立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二是综合执法主体责权不对等。目前,由于城管执法权分散,造成管理部门多,职能交叉,功过不明,出现了棘手问题,该管的不管,能管的又不主动,城管部门常常冲锋在前,孤军作战,缺乏权威性。三是综合执法总体水平不高。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常用的是突击式管理,大部队执法,造成决策与执行上不同程度的脱节,执法效率低下,城市管理总体处于低层次状态。

3、队伍建设不强。城市管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队伍的素质及其努力程度。从城市管理工作职能要求及城市经济发展要求来看,城市管理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能力。由于我县城管队伍人员的成份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城市管理理念与城市发展要求不相符,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城管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