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中阿兰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中阿兰的形象分析
摘要赛珍珠在《大地》中塑造了阿兰这个令人同情、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提出了中国妇女地位这个严肃的问题。
她对中国劳动妇女的观察和体认,促使她刻画了阿兰这个栩栩如生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阿兰丑陋、勤劳、坚毅、智慧、忍辱负重的形象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关注和对改善中国妇女地位的思考。
关键词:《大地》赛珍珠阿兰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赛珍珠的成名作《大地》于1931年正式出版,1932年即获得普利策奖。
这部被誉为“中国农民的史诗”的作品,是《大地上的房子》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作为在中国成长起来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亲眼目睹了中国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如何在艰难困苦与天灾人祸中的挣扎奋斗。
这些农民“承担着生活的重负,做得最多,挣得最少。
他们与大地最亲近,无论是生是死,是哭是笑,都是最真实的”。
于是赛珍珠决定要真实地记录下这些农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怒哀乐。
她也的确做到了,1938年,赛珍珠“由于对中国农民生活丰富而真实的、真正史诗般的描述,以及她在传记方面的杰作”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
瑞典文学院认为“她(赛珍珠)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
”
《大地》成书于1931年,背景设置在19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村,小说以男主人公王龙娶妻生子、买地购地为主要线索展开,较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贫穷苦难的农村面貌,形象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悲惨遭遇。
在这部关于中国农民的史诗剧中,赛珍珠除了关注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外,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也是她在作品中提出的最严肃的一个问题。
赛珍珠对中国农村妇女所给予的深切同情使得她笔下的女性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大地》中,她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中国旧式妇女的艺术典型,这就是逆来顺受的封建道德牺牲品——阿兰。
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佩尔·哈尔斯特龙称:“在她(赛珍珠)提出的众多问题中,一个最严肃、最忧郁的问题就是中国妇女的地位问题。
”而阿兰是小说中刻画得最丰满、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一丑陋却勤劳能干的阿兰
阿兰是个面貌丑陋的女孩,她从小因为相貌不佳备受父母及他人歧视。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观念盛行的年代,阿兰更是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她一生都受到非人的待遇。
面对灾荒,父母狠心地把她卖给黄家大院做丫头。
在黄家大院,她小心翼翼地艰难度日。
因为相貌丑陋,阿兰只能做个灶下丫头,上至主人,下至同为奴仆的管门人、房里丫头、漂亮丫头,谁都可以任意欺负践踏她。
她在黄家大院的悲苦生活可从她临死前所说的“糊涂话”中窥见一斑。
她喊道:“‘我只能把肉送到门口——我很清楚,我长得难看,
不能在大老爷面前露脸。
’”“我知道我长得丑,不会有人喜欢的……”。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正是因为相貌丑陋,阿兰才得以保全处女之身嫁给王龙。
因为在富人家做丫头的女孩,凡是有几分姿色的不是被老爷就是被少爷霸占;待老爷、少爷们喜新厌旧后,她们又成为男仆们的玩物。
这表明无论貌美与否,在男人面前,女人都是毫无地位可言的。
而相貌丑陋却恰恰成了阿兰的护身符,使她得以自保,得以过一个女人的正常生活——成家生子。
阿兰虽然面目丑陋却有心计,能干活,会过日子。
嫁给王龙后,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信念坚定。
她用微薄的力量与命运抗争着,不停地经营着自己的幸福。
结婚第一年,她不仅替王龙生下了儿子,还攒下了一墙洞子的钱,这才让他们有了实力能买下正在败落中的黄家的一块地。
阿兰是个有进取精神、积极向上的女性。
她怀孕后就利用在田里劳作的时间认真计划着要给儿子做什么样的衣服,计划着如何抱着儿子风风光光地回她原来做丫头的黄家大院。
当她过春节回地主黄家时,她把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并准备了做工精美的食物,自己则穿上新衣服。
她自豪地走进太太的堂屋,将儿子抱给大家看,以显示自己同样已经有了做人的能力和地位。
阿兰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她里里外外一把手,打柴、挑水、烧饭、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伺候公爹,耕田种地样样都是好手,一点儿也不比王龙逊色。
她任劳任怨,与王龙同甘苦共患难,她在临产前还在继续与王龙在田地里劳作,临盆前还不忘把全家人的晚饭全都准备妥当。
之后,她才关上房门自己一个人忍受着分娩的痛苦,
自己给孩子剪断脐带,并把生产时留下的血迹打扫得干干净净。
为了与丈夫早日摆脱贫困,生活得幸福一些,她在生孩子的当天就下地干活。
当阿兰怀第二个孩子时,正好赶上农忙时节,王龙埋怨阿兰怀孕的不是时候;她没有进行任何反击,只是说生第二胎根本就不算什么,于是,她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就从床上爬起来到地里帮王龙收割庄稼。
她就像一个忠诚的、沉默寡言的女仆一样,一刻不停地做这做那。
阿兰也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好手,她负责缝补全家人的衣服、做全家人的鞋子,而不像王龙婶子那样什么都要靠花钱买;在给儿子做衣服时,她仔细算过帐,要做到绝不浪费一个铜子儿,要让布商剪的布料一寸都不差;家里的陶罐漏水了,她没有把它扔掉,而是想办法把它修补好,继续使用。
她还会做精致的月饼,一排排摆在桌子上,让王龙欣喜若狂。
正是因为阿兰,王龙的日子才慢慢过得有声有色起来。
二坚忍而富有智慧的阿兰
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阿兰学会了坚忍,在面对困难和灾难时不放弃、不气馁,而是勇敢地面对。
在这一点上,作为男子汉的王龙不免相形见绌。
在困难和灾难面前,阿兰比王龙更有智慧和决断力。
当王龙全家面临饥荒时,只有阿兰有勇气去宰杀公牛。
当王龙叔叔带领众人趁饥荒来抢粮时,人群中有人想趁机抢家具时,王龙进行着徒劳的阻拦,这时是阿兰用平静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阻止了他们。
阿兰平静地掐死了自己在饥荒中生下的女儿。
在饥荒最难熬的
时期,王龙叔叔又找来城里人想趁机以更便宜的价格购买王龙的土地,而视地如命的王龙拒绝卖地,阿兰同样支持丈夫的决定,关键时刻她机灵地让城里人买下了家里的家具、床和灶具等物品,以便凑够逃到南方躲避灾荒的路费。
逃到南方大城市后,阿兰勤俭持家,显示出了比丈夫更强的生存能力。
王龙用乘火车找给他的几个铜板买了几张席子,正当他不知怎样搭窝棚时,阿兰娴熟地完成了搭建工作,使家人有了栖身之所。
阿兰以狡黠的方式行乞,维持了一家六口的生活,使家人得以在恶劣的环境下得以存活。
在王龙越来越思念自己的土地、打算卖掉女儿返乡时,阿兰阻止了丈夫,因为她敏锐地感觉到会有重大事件发生。
不出她所料,城里城外果然发生了战争,在穷苦的人民哄抢大户的造反人流中,王龙被一个吓破胆的富人塞了满手的金子;阿兰利用自己在有钱人家做丫头的经验,机敏地找到了富人家私藏珠宝的地方,获得了一大堆的珠宝,这些金子和珠宝让王龙买了黄家更多的土地。
阿兰是一位有决心、有毅力、肯于付出的女性。
阿兰因相貌丑陋而自卑,没有缠足使她自尊心备受煎熬。
为防止女儿重蹈自己覆辙,她坚持给女儿裹小脚,而且一天比一天裹得紧,以至于女儿夜里都睡不着觉。
阿兰能想象女儿要面临的疼痛,但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做她认为对女儿有益的事情。
这样的一位母亲虽然愚昧,但却令人同情和佩服。
阿兰还是一位非常坚忍的妇女。
生活中她忍辱负重,默默忍受着生活中的不公和痛苦。
富裕起来的王龙又讨了茶馆里的妓女荷花做
他的小老婆,在荷花嫁入家中的当日,阿兰一大早就带上干粮领着孩子到地里去了,直到夜幕降临才进家门,可见她在虽然在无声地反抗着,可还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荷花进了门之后,她以坚决不给荷花烧水喝,坚决以不见荷花的方式进行着无声的抗议,但还是不得不忍受自己在一旁勤俭持家,荷花在一旁铺张浪费的生活。
当她发现荷花的侍女杜鹃竟然是原来在黄家总是骑在自己头上的那个得宠的丫头时,她恼怒了,并为此与丈夫吵了一架。
她的吵闹没有对王龙造成任何影响,杜鹃继续留在家里伺候荷花,她也只好默认了。
临死前,她仍然对杜鹃在黄家大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耿耿于怀,于是她将杜鹃叫上前来说:“哼,你可在大老爷的家里呆过,人们觉得你长得漂亮。
可是我已经做了一个男人的妻子,我给他生了儿子——而你依然还是个丫头。
”可见,她对杜鹃的憎恶在临死之前仍然难以释怀,可她还是接受了和她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的生活,一直到死去。
阿兰这种隐忍但却委曲求全的性格,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妇女的典型代表。
三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牺牲品的阿兰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葬送了多少年轻女子的幸福和生命!深受封建思想及父权思想影响,阿兰极其顺从,严格恪守着传统和生活给她规定的伦理道德,从来不提自己的要求。
阿兰凡事都以丈夫为纲,王龙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在接她回家的路上,王龙让她吃自己事先给她买好的桃子,她也只敢攥在手里偷偷咬一口,王
龙一看他,她便立刻不再敢咀嚼。
阿兰在大户人家获得珠宝后并没有告诉王龙,而是选择保持沉默,把它们藏在身上。
这些珠宝在被王龙发现并索要后,阿兰近乎胆怯而可怜地祈求王龙给她留下了两颗最小的珍珠。
后来这两颗最小的珍珠也被王龙抢去送给了还未过门的小老婆荷花。
王龙认为阿兰粗糙的皮肤不配佩戴这些珍珠。
阿兰非常珍爱这两颗珍珠,但她还是把珍珠交到了丈夫的手里。
在她的意识里,她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丈夫,这正是封建父权思想在作祟。
阿兰在丈夫面前是沉默的,在传统的封建男权社会里她是没有话语权的,她的心理活动只能通过她的行为、“糊涂话”和梦中话语反映出来。
当王龙埋怨阿兰不配做地主的妻子时,她“无意识地把一只脚遮住另一只,蜷起来藏到她坐着的板凳底下”。
阿兰从来没有和荷花说过话,总是躲着不见她。
虽然荷花漂亮受宠,但在阿兰的意识里,自己还是比荷花强,因为自己是王龙名正言顺的妻子,还为王龙传了宗、接了代。
阿兰勤俭持家,孝敬老人,有决断又有智慧,并且成就了王龙的事业,使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主。
可是在当时封建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里,她只能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仍然逃脱不了当时社会给妇女安排的悲惨命运。
当阿兰以婚后忙碌的劳作帮助王龙成为富甲一方的地主以后,王龙同样没能摆脱饱暖思淫欲的俗套。
在王龙眼里,未老先衰的她变成了一个黄脸婆。
在王龙娶了小老婆之后,阿兰又遭受到了精神上的虐待和蹂躏。
王龙开始对她横加指责,继而对她视而不见,更不会顾及阿兰的感受,在狠心要走阿兰仅剩
的两颗珍珠后,王龙想到的恐怕只有小老婆的开心,可是却看不见阿兰的泪水。
如果说夺走发妻阿兰心爱的珍珠送给小老婆让我们感到心酸,那么王龙对阿兰的漠视则让我们感到愤怒。
在王龙成为地主过程中一直与他并肩劳作、功不可没的发妻在王龙的心目中还没有家里的物品、牲口重要。
妇女的地位竟然是如此的轻贱,这与她们的付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纵观阿兰的一生,可以说她的生活和经历是真实感人的,同时也是悲苦的。
她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只知道埋头苦干,很少顾及自我;为了家庭,她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一切痛苦都由自己默默忍受,一切重担都由自己来扛。
在当时的中国,阿兰是饱尝苦难与深受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
她辛勤地劳作了一生,最后却落得了悲惨的命运结局。
她的命运唤起了读者深切的同情,即使恶夫王龙也感到深深的内疚,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关注和对改善中国妇女地位的思考。
赛珍珠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她曾为争取妇女在美国的平等地位做过积极的宣传和不懈的斗争。
正是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怀,才使她创造出像阿兰这样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
参考文献:
[1]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vol ⅱ,sharton
r.gunton ed.gale research company,detroit michgan,1981. [2] 章伯雨:《伯克夫人:(mrs pearl s.buck)访问记》,郭英剑编:《赛珍珠评论集》,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3] 刘海平:《赛珍珠与中国》,《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4] 赛珍珠,王逢振等译:《大地》,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作者简介:鲁华山,男,1976—,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