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问题的论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中的问题的论述
摘要:本文主要的阐述了对目前高层建筑深基坑设计与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深基坑;问题对策
1.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特点
1.1 基坑深度不断增加为了使用方便、节约土地,为了符合城市管理规定及人防需要等,建筑不断向地下发展。
过去建 l-2 层地下室,在大城市也不普遍,中等城市则更为少见。
现在大城市、沿海地区尤其是特区,地下 34 层已经很平常, 5-6 层也很多见。
因此,基坑开挖深度多在 10m-16m 之间,深度在 20m 左右的也很多。
1.2 建筑工程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基坑周围环境复杂
在某些沿海经济开发区,建筑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差的问题较为突出。
城市中,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集中在人口稠密、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并紧靠重要市政公路。
而一般情况下,这些地方的原有建筑结构陈旧,地上与地下管线密布。
因此,基坑开挖不仅要保证基坑本身的稳定,也要保证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受破坏。
1.3 基坑支护方法多
现在,深基坑支护的方法越来越多,如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锚钉墙等,还有各种桩、板、墙、管、撑同锚杆联合支护。
1.4 基坑支护工程的事故隐患较大
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较复杂,而且当基坑支护失效时,会造成邻近房屋、地下管线及道路的开裂,引发工程纠纷,甚至出现严重的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的伤亡。
因此,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科学设计和处理深基坑支护结构,并采用安全合理的支护技术措施保证深基坑施工至关重要。
2.水对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影响
在饱和软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工程中,开挖深基坑时,应特别重视防止水渗透引起基坑过坡坍塌。
传统的降排水方法有:明沟排水法、一级轻型井点降水法、二级或多级轻型井点降水法、喷射井点降水法、电渗井点降水法、大井管降水法等。
采用何种方法排水应视现场的情况而定,如对饱和软粘土施工,由于渗透系数小,排水速度慢,仅采用单排水技术往往不经济,可采用复合排水技术。
如以井点排水为主,再辅以电渗排水。
基坑内有水,在施工期间必须排除。
排水与降水总会使周围土层产生沉降,沉降过大会影响邻近建筑物的使用。
最为理想的方法是使基坑内的水既降低又排走,而基坑外侧的地下水位却又维持原状,这就是所用的止水帷幕法。
如将挡土护坡桩的间距稍大于桩径,φ1000 的灌注桩间距可选为φ1200,相邻两桩的外侧(坑内为内侧)筑一根φ400 的混凝土止水桩,为预防两桩间连接不密实,可在大小桩连线上进行高压灌浆。
另一种方法是回灌井点技术,在井点降水时,降水井点与原存在建筑物之间打回灌井和做回灌沟,在降水和排水的同时,将水注入回灌沟而流进回灌井中,使靠近建筑物一侧的地下水
位得以减小,从而有效控制地面沉降。
当地下水的渗流自下而上时,产生向上的浮力,其作用与土粒的自重作用是相反的。
当遇见砂土时,若上浮力大于土粒自重则会使土粒悬浮起来,随着动力压力增大,水夹杂砂粒涌出坑底产生管涌现象。
承压水层或坑底土层存在粉、细砂层或粘性很低的砂质粉土时,一旦引起动力压力,就十分容易产生管涌现象,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其对深基坑开挖的影响。
3.常见深基坑问题及对策
3.1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问题及对策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
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却恰恰相反,即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获得成功。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松弛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
这说明在设计中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但在目前的设计计算中却常被忽视。
支护结构设计时要考虑由于超孔隙水压力对土体的影响,对土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要慎重,为了使取值更加可靠,最好在工程桩结束后,对土体做原位测试,以取得第一手资料,积累经验,提高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水平,预防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
深基坑边坡失稳常常在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说明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
目前,支护结构中支撑的形式很多,但主要有两类:内撑式和拉锚式。
对于拉锚式,每根锚杆单独作用,靠土体的锚固作用形成水平承载力,锚杆之间仅靠腰梁联系,维持围护桩墙的平衡。
对于内撑式,通常采用井字梁加立柱,这样,排桩墙、支撑梁和立柱就形成一个空间框架结构。
尤其当有两道以上的水平支撑时,空间效应就更加明显,这时,水平支撑梁就不仅起单根支撑作用,而是以整体结构的形式起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在支护结构设计中,完全没有考虑内撑式支护结构的这一空间效应,将内撑式和拉锚式同等看待,即仅仅提供一个水平支撑力,是不合理的。
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
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比较符合实际,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
所以,在未能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需按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的构造要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在支护结构中,支撑的形式及位置对结构的变形和内力有显著的影响。
选择合理的支撑形式及位置,对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位移及降低造价有很大的作用。
一般的支护结构中,围护桩墙的顶部都设有压顶圈梁,压顶圈梁不但将各单桩联系起来,增强桩间的整体性,而且作为施工人员的通道,为施工提供方便。
土方开挖后支护墙出现渗水或漏水,对基坑施工带来不便,如渗漏严重时则往往会造成土颗粒流失,引起支护墙背地面沉陷甚至支护结构坍塌。
例如某银行,基坑开挖深度为-7.4m,支护桩为钻孔灌注桩φ800@1000,桩长 13m,其后设直径 0.3m 的旋喷桩作止水帐幕,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1m 处。
由于钻孔桩和止水桩质量差,未形成止水帐幕,基坑开挖后,桩间出现大量涌泥和流砂,支护桩向基坑内侧倾斜达200mm 以上,桩后形成的地面裂缝达 50~100mm,边坡滑移,严重开裂破坏,被迫停止拆除。
3.4 断桩及漏桩问题及处理对策
对于施工过程中未知的断桩或漏桩,开挖发现后应先进行止水处理,再用混凝土补浇填实,如止水有困难,也可采用“引流一修补”的方法,先在断桩处设一引流管,再将断桩修补,混凝土修补时可将引流管埋入其中,但引流管两端不可封死,应保证引流畅通,防止压力水对引流管边修补的混凝土产生微裂缝。
在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可封住引流管。
施工阶段未知的断桩,其位置又发生在基坑底面以下,一般很难发现也难以修复。
如开挖后发生坑底支护桩边有严重管涌、冒砂或土体隆起现象,应怀疑下部断桩或漏桩,此时,应先行堵漏,查明原因,如确系断桩,则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定喷或摆喷)予以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