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污染及治理
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

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随着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中,土壤污染的情况尤其严重,而砷污染则是其中的一种严重情况。
在我国,砷污染土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进而威胁到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一、砷污染土壤的成因为什么会出现砷污染土壤的现象?这与砷的特性有关。
砷化合物具有毒性,并且在土壤中具有相当强的残留性,能够长时间存在于土壤中。
其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废弃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砷污染废水、废助剂和废渣等物质,这些物质都有可能污染土壤。
2. 农业生产。
农业中的某些施肥方法也可能导致土壤砷污染。
例如,过量施用沼渣等有机肥料,就会导致土壤中砷的累积。
3. 自然存在。
砷是地球上的一种元素,因此在自然界中也会存在砷。
在一些矿区和地下水中,也可能存在着高砷含量的地质环境,从而导致土壤的砷污染。
二、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和植物来去除砷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
例如,利用多种微生物和植物,可以将砷污染土壤中的砷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达到降低砷含量的作用。
2. 热解技术。
热解技术主要是利用高温来将土壤中的砷热解掉,并转化为无害物质。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对土壤有一定的杀菌和消毒作用。
3. 改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改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包括石灰化、有机质添加、土壤改性等,通过调整土壤性质来降低砷的毒性。
4. 土壤盖层技术。
土壤盖层技术主要是在污染土壤表面覆盖封闭层,以达到隔离污染物的效果。
盖层可以是石灰、混凝土、塑料等材料,具有防潮、防水和保温的作用。
三、技术应用与发展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应用广泛,且通过不断发展,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治理方法。
在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了一些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砷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除砷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除砷的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砷是一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水体和大气中。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损害等。
因此,除砷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
针对砷的除去方法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除砷方法,并对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进行介绍。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不同的除砷方法。
首先,我们将探讨方法一,包括膜过滤和吸附剂处理两种方法。
膜过滤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分离砷离子,而吸附剂处理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材料将砷离子吸附并固定下来。
其次,我们将介绍方法二,即化学沉淀和电解法。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沉淀剂将砷离子转变为沉淀物,从而实现除砷的目的。
电解法则利用电化学原理,通过电解过程将砷离子还原或氧化,从而使其转化为可沉淀的形式。
最后,我们将探讨方法三,包括生物修复和光催化降解这两种方法。
生物修复利用具有吸附或还原能力的微生物来降低砷的浓度,光催化降解则利用光催化剂来分解砷化合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总结起来,本文将介绍除砷的几种常用方法,包括膜过滤、吸附剂处理、化学沉淀、电解法、生物修复和光催化降解。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砷污染环境和需求。
文章的撰写旨在提供除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指南,为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工作者提供参考。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除砷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介绍除砷的方法。
文章结构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简要介绍砷的问题和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同时,我们将阐明文章的目的,即探讨不同的除砷方法以提供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除砷方法。
首先,我们将讨论方法一,包括膜过滤和吸附剂处理。
膜过滤是一种通过特殊膜材将砷离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而吸附剂处理则是利用吸附剂吸附砷离子以达到去除的目的。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砷污染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针对砷污染的治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并讨论其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2. 砷污染治理市场的背景2.1 砷污染的来源砷是一种常见的地壳元素,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矿山开采、化学工业及农药使用等活动会导致砷污染。
2.2 砷污染的影响砷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影响,长期暴露于高砷环境会引发癌症、皮肤病等健康问题。
3.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环境分析3.1 政策法规的影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对砷污染治理市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限制和规范企业的排放标准,加大对砷污染治理技术研发的支持,都有助于市场的发展。
3.2 技术水平的影响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还受到技术水平的制约。
治理技术的成熟度和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3 市场需求的影响市场需求是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健康的关注,砷污染治理市场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3.4 竞争态势的影响砷污染治理市场的竞争态势也对市场环境产生影响。
市场上存在着多个企业竞争同一市场份额,竞争程度较大,这将促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
4. 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砷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新技术的出现将为砷污染治理市场开辟更多发展空间。
4.2 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对于砷污染治理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相应的政策支持也将会增加。
这将为治理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4.3 市场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砷污染治理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这将为砷污染治理市场带来更多的商机。
4.4 国际合作的加强砷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对于砷污染治理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国际间的合作将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共享,为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5. 总结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受到政策法规、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的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创新、政府支持、市场需求增加和国际合作加强,砷污染治理市场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2024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近年来,土壤砷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之一。
砷是一种有毒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暴露于高砷土壤中的人体健康会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土壤砷污染问题,砷污染治理市场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
本文将对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现状分析治理技术目前,土壤砷污染治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技术手段。
物理治理技术包括土壤剥离、覆盖和替代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砷的迁移和转化。
化学治理技术利用添加剂改变土壤中砷的化学性质,如土壤酸碱度调节、砷的稳定化等。
生物治理技术则依靠植物吸收和还原砷,如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治理技术的选择应根据不同场地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市场规模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由于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政府对土壤环境保护的加大力度而逐渐壮大。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并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预计未来几年,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土壤砷污染治理领域存在着众多相关企业。
一方面,传统的环保监测和治理企业逐渐加大对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布局和投入;另一方面,一些专业化的土壤污染治理企业也崭露头角。
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治理技术的研发创新、治理成本的降低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企业需具备专业团队和先进设备,以满足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对土壤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关于土壤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等,以推动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
政策支持的加强为土壤砷污染治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发展趋势技术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土壤砷污染治理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治理技术将更加环保、高效和经济,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开发出更好的治理材料和方法,提高治理效果和降低治理成本。
土壤砷污染的治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协作,包括土壤学、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等。
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方法研究

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方法研究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方法研究成为了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砷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
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是通过土壤剥离、土壤覆盖和土壤深耕等手段,将砷污染土壤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化学修复方法则是利用化学物质对砷进行固定、转化或溶解,降低砷在土壤中的活性,从而减少砷的迁移和转化。
生物修复方法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通过吸收、转移、转化和稳定化等过程,将砷从土壤中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物理修复方法相对简单,但其效果有限,往往只能在短期内减少砷的迁移和转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砷污染问题。
化学修复方法虽然能够较好地固定砷,但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化学废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成本较高。
相比之下,生物修复方法具有更好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通过选择适应砷污染环境的植物和微生物,利用它们的生理和代谢特性,可以有效地修复砷污染土壤。
在生物修复方法中,植物修复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植物修复主要通过植物的吸收、转移和转化作用,将砷从土壤中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植物对砷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可以在砷污染土壤中生长并吸收大量的砷。
例如,一些禾本科植物如稻谷和油菜等,以及一些菊科植物如蒿属植物等,都被发现能够在砷污染土壤中生长并吸收砷。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砷含量,达到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目的。
除了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修复方法。
微生物修复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吸附、转化和稳定化作用,将砷从土壤中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细菌和真菌对砷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转化能力,可以在砷污染土壤中生长并修复砷污染。
通过培养和应用这些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的砷含量,达到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目的。
化解饮水砷之患 一步法除砷原理 工艺及应用

化解饮水砷之患一步法除砷原理工艺及应用饮水中的砷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砷是一种高度有毒的物质,长期暴露于高砷水中会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包括癌症、皮肤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饮水中的砷污染。
一步法除砷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砷去除领域的一种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来将水中的砷离子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形式,从而降低水中砷浓度。
一步法除砷的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原水处理:首先,将原水过滤,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等杂质。
然后,采用调节pH值的方法将原水调至适宜的范围,以提高砷去除效率。
2.加药混合反应:在原水中加入适量的化学药剂,如铁盐或铝盐等。
这些药剂可以与水中的砷形成复合物,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混合反应一般通过搅拌或反应槽进行,以确保药剂与砷充分混合和反应。
3.沉淀分离:混合反应后,砷药剂复合物会形成沉淀,这时需要将沉淀与水体分离。
可以通过沉淀池或沉淀槽等装置进行沉淀分离,通过重力沉降或沉淀剂添加来促进沉淀效果。
4.后处理:对于分离后的沉淀,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可以利用过滤、压滤、离心等技术将沉淀进一步浓缩、干燥或固化,以提高砷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性。
一步法除砷工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高效性:一步法除砷可以快速、高效地降低水中的砷浓度。
通过合理的药剂选择和控制条件,可以实现较高的砷去除率。
2.灵活性:一步法除砷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废水等。
同时,它也适用于不同砷形态的处理,如三价砷和五价砷。
3.成本效益:相对于其他砷去除方法,一步法除砷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能耗。
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和药剂选择,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一步法除砷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了该工艺来处理饮水中的砷污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需要指出的是,一步法除砷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药剂选择、副产物生成和处理等方面。
砷的阴霾揭示砷元素在环境污染中的危害与防范

砷的阴霾揭示砷元素在环境污染中的危害与防范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元素,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
然而,在工业化和农业化的进程中,人类活动导致了大量的砷元素释放到环境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重点讨论砷元素在环境污染中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防范砷污染。
一、砷元素的危害砷元素在环境中的存在使其容易通过水、土壤和空气进入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以下是砷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
1. 砷对人体肝脏和肾脏的损害:砷元素可以累积在肝脏和肾脏中,慢慢破坏这些器官的功能,导致肝脏病、肾衰竭等疾病发生。
2. 砷对呼吸系统的危害:长期接触高浓度砷元素的人可能会患上鼻咽癌、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
3. 砷对皮肤的损害:砷中毒患者经常出现皮肤颜色变化、糜烂和红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展为皮肤癌。
4. 砷对神经系统的危害:长期暴露在砷丰富的环境中可能会引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记忆力下降、失眠等问题。
二、砷元素的防范措施为了有效减少砷元素在环境中的污染,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是必要的。
1. 控制砷污染源:减少或避免砷排放是防范砷污染的首要任务。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格控制砷污染源的废水排放和工业废弃物处理,以及农药和肥料中的砷含量。
2. 改善饮用水水源:砷主要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因此改善饮用水的质量至关重要。
政府应投资建设安全的饮用水水源,定期监测和检测水质,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个人也可以通过安装净水设备来净化家庭饮水。
3.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加强砷元素在环境中的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砷污染的重要手段。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
4. 发展砷污染治理技术:砷元素的污染治理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
开展砷污染的治理研究,推动先进的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如土壤修复技术、水处理技术等,有助于有效减少砷元素的污染。
5.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砷污染和防范的认识是预防砷污染的重要环节。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砷元素的概述砷(A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元素,同时也是一种有毒物质。
砷元素在环境中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自然界的地质活动、矿产开采、农业活动和工业污染等造成的。
长期暴露于砷元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慢性中毒、致癌性和生殖毒性等。
因此,对于砷元素的防治措施非常必要。
砷元素的来源砷元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1.地质活动:地壳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元素,地壳的运动和地质活动会导致砷元素的释放和扩散。
2.环境污染:工业生产、燃煤和石油燃烧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砷和无机砷,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
3.农业活动:土壤中的砷元素主要来自于农药、化肥和农业废弃物等。
4.饮用水:地下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砷元素,长期饮用含有砷元素的水源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砷元素的防治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针对砷元素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土壤、空气、水源、农产品和人体健康,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止砷元素污染带来的风险。
控制砷元素污染源1.工业控制:加强工业污染源的监测和管理,采取合理的净化措施,减少砷元素的排放。
2.农业控制: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控制农业废弃物的处理,避免砷元素进入土壤和水源中。
3.水源控制:进行水源的监测和评估, 若发现含有砷元素的水源,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使用过滤器、反渗透和加热等方式。
土壤修复针对砷元素污染的土壤区域,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可采用以下方法:1.土壤固化剂:使用土壤改良材料进行固化,如石灰、硫酸铁等,能够有效减少砷元素的迁移和释放。
2.生物修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的降解来修复砷元素污染的土壤。
3.土壤深采或迁移:将受到砷元素污染的土壤深度开采或迁移到其他地方,放置于专门的污染区域进行处理。
健康教育和宣传加强砷元素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于砷元素污染的认知水平,掌握防护知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监管和法规建立健全的砷元素防治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严禁非法排放和违规行为。
砷的处置方案

砷的处置方案砷的危害砷是一种有毒的元素,长期暴露于砷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如头痛、恶心、疲劳,同时也会引发慢性砷中毒和癌症等疾病。
因此,对砷的处置方案至关重要。
砷的来源砷可通过自然界的地下水层、矿物和耕地等途径进入人类生活环境。
此外,部分工业和制造业的活动也会导致环境中的砷污染,如冶金、化工、建筑材料和农业等。
砷的处置方案处置废水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砷废水主要有六个处理方法:1.离子交换法:可以将废水中的砷离子通过树脂吸附并转化为氢氧化铁。
2.沉淀法:将废水中的砷离子与铁离子混合,形成铁砷沉淀物。
3.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过滤废水来减少砷的含量。
4.膜分离法:使用特殊的透析膜,将废水中的砷分离出来。
5.蒸馏法:将废水进行蒸馏并回收干净的水。
6.氧化还原法:在废水中添加还原剂或氧化剂,使砷离子转换成更容易处理的沉淀物或低毒的砷化物。
处置污染土壤污染土壤中的砷处理方法如下:1.热解吸附法:将污染土壤通过高温处理,将土壤中的砷挥发出来,在结合其他物质离心的形式分离出来。
2.落地保险法:在污染土壤表面上铺上一层薄薄的灭菌土壤,避免土壤中的砷进一步污染,并逐渐降低砷的含量。
3.生物修复法:在污染土壤中引入大肠杆菌、青霉菌等微生物,利用它们对砷化合物的分解降低土壤中砷的含量。
砷的预防措施在使用化学品时,尽可能避免使用含砷化合物的产品,并正确储存、运输和处理废弃品。
建立砷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制度,对砷相关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防范。
结论砷污染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有效地处置废水和污染土壤中的砷,可以减缓这种威胁并减少相关健康风险。
通过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和监管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打击砷污染问题,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和卫生水平。
砷化学元素

砷化学元素砷化学元素,符号A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周期、第16族。
砷在地壳中含量较高,常以砷化物形式存在。
砷的化学性质与磷相似,具有一定的毒性。
本文将对砷的基本信息、性质与用途、毒性及其影响、环境分布与污染来源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一、砷的基本信息砷化学元素是一种灰白色固体,分子量为74.92,熔点为115℃,沸点为2200℃。
砷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砷矿石的形式存在,也可通过生物合成。
砷的氧化态为+3和+5,常见的砷化合物有砷酸盐、亚砷酸盐等。
二、砷的性质与用途砷具有多种性质,包括半导体性能、催化性能、抗菌性能等。
在工业上,砷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农药、医药、染料等领域。
此外,砷还用于制作合金、玻璃着色以及木材防腐等。
三、砷的毒性及其影响砷具有较高的毒性,人体摄入一定剂量后可导致中毒。
砷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神经系统损害、肝脏损害、肾脏损害等。
长期暴露于砷污染环境中,还可能导致皮肤癌、肺癌等恶性肿瘤。
四、砷的环境分布与污染来源砷在地壳中含量较高,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
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砷污染的现象日益严重。
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砷矿开采与加工、含砷废水排放、农药使用、煤炭燃烧等。
五、砷污染的防治措施针对砷污染,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
包括加强砷矿资源管理、规范砷化工产业发展、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推广无砷农药、优化煤炭燃烧技术等。
此外,还需加强砷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提高公众对砷污染的认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总之,砷化学元素作为一种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然而,砷的毒性使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土壤砷污染治理

一土壤砷污染治理的思路根据土壤防治基本原则中的生态恢复原则,对已受到污染的土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污染和防止污染扩散,以达到污染土壤的再利用并保证生态和人体的健康。
目前,国内外治理砷污染土壤的途径有两种:1.1毒性强度抑制采用一定的方法改变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或使其固定,降低其活性,使其钝化,脱离食物链,以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在未改变污染元素砷总量的情况下减轻污染的危害效应。
1.2毒性容量限制利用各种技术从土壤中去除砷,使砷在土壤中的存在量达到或接近背景值,并回收砷,可在降低土壤中砷总量的同时降低其毒性活性。
二土壤砷污染治理技术概况根据以上两条途径,众多的土壤砷污染治理技术可分为如下两类:2.1强度抑制技术在控制砷毒性的途径下,主要利用污染物稀释,隔离,稳定化和固化的原理。
相应的技术包括客土法,翻土法,生物稳定法,物理化学和化学稳定法,固化和玻璃化法等。
由于砷仍然存在于土壤中,在自然条件改变和人为活动作用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容易使砷毒性再次活化,造成二次污染。
2.2容量限制技术控制砷总量的途径可以永久地去除土壤中的砷,避免了直接砷的二次污染,主要通过改变砷的迁移性和吸附性,利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的作用力使砷脱离出土壤,或者直接采用工程措施将砷污染土壤连土带砷一起转移,并置以未受污染的新土。
相应的技术有化学淋洗(或萃取),植物吸收和挥发,根际菌和植物协同作用,电动修复,渗透性反应墙-电动法联用,换土法等。
三土壤砷污染治理技术砷作为类金属元素,和重金属有类似的性质,同样在进入土壤后以溶解,络合,吸附和氧化还原等不同的作用方式与土壤中的各组成成分反应,形成了不同的存在形态。
因此其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同样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所以根据相同的原理很多重金属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技术可以通用,具体反应和设置按砷的特性而有不同。
3.1常用治理技术3.1.1改土法改土法包括客土法,翻土法和换土法,是常用的工程措施。
砷污染:来源、危害和解决方案

砷污染:来源、危害和解决方案砷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水体、土壤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砷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解决方案,并分点列出具体步骤。
一、砷污染的来源:1. 自然来源:砷在地壳中广泛存在,并随着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因素释放到环境中。
2. 工业排放:一些工业活动,如冶炼、煤矿开采等,会释放大量的砷污染物。
3. 农业活动:农药和化肥中含有砷,过量的使用导致砷流入土壤和水体。
二、砷污染的危害:1. 健康影响:长期接触高浓度砷会引发多种疾病,如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
2. 环境影响:砷污染对水生生物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三、解决方案:1. 监测:建立全面的砷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土壤和农产品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砷污染的情况。
2. 水处理:建设高效的水处理设施,采用先进的过滤技术和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水中的砷污染物。
3. 土壤修复:开展土壤修复工作,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去除土壤中的砷污染,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4. 农业管理: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量施用,减少砷流入土壤与水体。
5. 呼吸防护:对于那些长期接触砷污染环境的职业工人,应加强防护措施,戴好口罩和防护服。
6.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宣传砷污染的危害,提倡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
7. 合作共享: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共同解决砷污染问题,加强科研机构和政府间的合作与沟通。
综上所述,砷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来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
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为解决砷污染问题,我们需要建立监测体系,加强水处理和土壤修复工作,合理管理农业活动,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国际合作与共享经验。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减少砷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元素,它存在于许多矿物质、土壤和水体中。
当然,砷也存在于人体内,但过量摄入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砷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这让砷污染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砷污染及其治理技术。
一、砷污染的来源砷污染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因素:砷是地球化学元素之一,因此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
水体、土壤、岩石中均含有砷元素,但是砷在这些情况下往往处于低浓度状态,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2. 工业污染:许多工业过程会导致砷的释放,例如煤燃烧和金属冶炼等。
3.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常常使用含有砷的杀虫剂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会排放到水体、土壤中,最终会污染食品。
4. 饮用水:如果饮用水源中砷浓度过高,也会导致砷污染。
这通常是因为水源地处于砷矿区,或者是因为水源受到附近工业污染的影响。
二、砷污染的危害砷元素的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长期摄入高浓度的砷元素,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健康问题:1. 皮肤损害:砷元素可能导致色素沉着、角化和红斑等皮肤病。
2. 癌症:砷元素的摄入可能导致肺癌、肝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症。
3. 神经系统损害:高浓度的砷元素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截瘫等症状。
4. 内分泌系统损害:砷元素可能对人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名为“黑脚病”的疾病。
三、砷污染的治理技术治理砷污染有多种技术手段可供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吸附剂法:通过添加吸附剂,将水体中的砷元素吸附下来,从而实现砷污染的治理。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铁、铝等金属离子和活性炭等。
2. 沉淀法:通过添加沉淀剂将水体中的砷元素沉淀下来,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实现砷污染的治理。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等。
3. 生物还原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对砷元素进行还原,从而使其沉淀下来。
生物还原法可以用于地下水和土壤的砷污染治理。
4. 隔离技术:通过人工隔离的方法,将受到砷污染的区域与周围环境隔离开来,避免砷元素进一步污染周围环境,同时通过加强地下水管理和监测等手段控制砷元素的扩散。
砷污染治理及其资源化的研究

3、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含砷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排放。加 大对燃煤行业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降低砷在烟气中的含量。同时,加强 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降低砷的排放。
4、加强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知识普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砷污染治理的环保意识。支持 社会组织参与砷污染治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同时,加强企业环保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
总之,砷污染治理及其资源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深 入研究和探索,有望为解决砷污染问题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实现环境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快速发展,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对 人体和环境具有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砷污染治理及砷资源回收利用的清洁生 产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介绍近年来砷污染治理和砷资源回收利用的 研究进展,并探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前景。
4、资源回收技术:资源回收技术通过将废液中的砷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 源的有效利用。该技术包括离子交换、萃取等方法,具有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 源利用率等优点。
结论
砷污染治理及砷资源回收利用的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新技术的不断研究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砷污染治理 的效果和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的砷污染治理和砷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将更加环保、 高效、经济,为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砷污染现状与治理砷建议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砷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砷 是一种有毒元素,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本次演示将围绕我国砷 污染现状与治理砷建议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2024年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

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摘要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对砷污染治理的需求不断增加,砷污染治理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探讨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挑战与机遇。
1. 引言砷作为一种常见的地下水污染物,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砷污染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包括致癌、神经系统损害等。
因此,砷污染治理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环保机构的重要议题,也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砷污染治理市场。
2. 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现状2.1 砷污染治理技术砷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吸附剂、离子交换、化学沉淀、还原沉淀和生物修复等。
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2.2 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全球砷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砷污染治理市场在工业和民用领域均有需求,其中以工业领域的市场规模更为庞大。
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加大对砷污染治理的投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
2.3 主要参与者及其砷污染治理技术砷污染治理市场上主要的参与者包括技术服务提供商、设备制造商和工程承包商等。
这些参与者提供各种砷污染治理技术和解决方案,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由于砷污染治理技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市场上存在着技术不一致、缺乏一致标准等问题。
2.4 砷污染治理市场存在的问题砷污染治理市场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砷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应用。
其次,砷污染治理技术的效果和持久性还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研发和创新。
此外,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给市场监管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3. 砷污染治理市场的机遇砷污染治理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首先,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砷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有望加速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和应用。
其次,全球砷污染治理市场的潜力巨大,市场需求仍在不断增加,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砷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技术

砷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技术随着生产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中,砷污染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
砷是一种极具毒性的元素,可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众所周知,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如果土壤被砷污染,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还会威胁到我们的健康。
因此,砷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影响。
砷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例如煤矿开采、造纸厂、冶金厂等。
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砷,砷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地三种途径进入到环境中,其中土壤是主要的存储和迁移介质。
当人类通过食物链等途径摄入砷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牙齿变色、神经系统受损、免疫系统受损等。
因此,对于砷污染的治理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掌握砷污染土壤治理的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是防治污染的原则,即减少污染源的排放,降低砷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释放量。
其次是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原则,即治理污染时要尽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降低治理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第三是积极修复的原则,即通过有效手段积极修复受污染的土壤,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针对这些原则,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治理和修复技术来进行处理。
目前,砷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生物修复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的作用,将砷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形态,从而达到治理和修复土壤的目的。
例如,利用一些微生物菌群将砷还原成无毒态的砷化物,还可以利用铜绿微生物菌群将砷还原成稳定的沉淀物,以达到清除砷的目的。
此外,植物修复也是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生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利用某些植物的长势和吸收能力,在土壤中有效减少砷的含量。
植物通过其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砷,并将其输送到茎和叶部,从而达到降低土壤中砷含量的效果。
第二种是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沉淀、膜分离、离子交换和电化学技术等。
其中,化学沉淀技术是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
砷处理措施

砷处理措施引言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毒性物质。
长期暴露于砷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慢性中毒、癌症等。
因此,对于受砷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必须采取相应的砷处理措施来减少环境中的砷浓度,保护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砷处理措施,包括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来移除砷污染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沉淀是一种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通过加入沉淀剂来与砷形成沉淀物,然后将其从水中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铁、铝盐等。
2. 吸附吸附是指通过吸附剂将砷污染物吸附在其表面,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氧化铁等。
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利用半透膜来分离出砷的方法。
通过将受污染的水源与膜分离装置接触,砷离子会透过膜,而其他物质则被阻隔在膜的一侧。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包括反渗透和超滤。
物理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砷污染物,但通常只能用于处理水源,对于砷污染的土壤则无法直接应用。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是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物质来与砷形成不溶性物质,从而实现砷的去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通过调节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来将砷转化成不溶性物质。
常见的方法包括二价铁法和二价锰法。
2. pH调节法pH调节法是通过调节水体的酸碱度来沉淀砷。
在高碱条件下,砷会形成不溶性沉淀物并沉淀到底部。
3. 螯合沉淀法螯合沉淀法是通过加入能与砷形成沉淀物的螯合剂来将砷去除。
常见的螯合剂包括硫酸亚铁和硫酸铅等。
化学处理方法能够处理水中和土壤中的砷污染物,但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好剂量,避免引入新的污染物。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来降解或吸附砷污染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1. 微生物还原法微生物还原法是利用一些具有还原作用的微生物将砷污染物还原为不溶性物质。
常见的微生物包括铁还原菌和硫还原菌等。
环境中砷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环境中砷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摘要: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不断扩大,由此产生的污染逐渐加重。
其中,砷污染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对居民的健康构成更大的威胁。
近年来,砷污染的治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由于砷具有易被生物体吸收的特性,生物修复技术是现阶段砷污染土地使用最多的技术。
本文总结了国内土地砷污染现状,阐述了现有的生物修复技术。
关键词:砷污染;土地;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引言:有效的砷检测和污染防治措施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课题。
了解砷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对研究砷污染的机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含砷工业产品的生产以及含砷农药的使用,都会导致砷渗入土壤,最终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胁。
基于此,本文总结了环境中砷的污染状况以及砷污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1、我国砷污染现状众所周知,砷具有剧毒和致癌性,直接影响的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长期作用会引起人体内慢性砷中毒,甚至引起肝癌、皮肤癌等特征性疾病,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2、打响砷污染治理保卫战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砷化合物的毒性,但是提到砒霜,就可以大致了解砷化合物的毒性有多大。
近年来,有关食物中毒的数据也在不断增加,除了意外摄入外,食物中的高含量砷也会毒害消费者。
海洋生物中砷化合物的含量特别高,据说海洋鱼类是海洋生物的“砷库”。
因此,长期食用这些类型的鱼,会增加人们面临患癌症的风险。
然而,目前人们对海洋鱼类中砷的生物蓄积性、砷在食物链中的转运(生物利用度)以及鱼类的转化解毒机制等仍不清楚。
为了解决鱼类安全问题,正在重点研究海洋生物的解毒机制。
砷还原修复剂施用于土壤并加水熟化后,砷还原修复颗粒中所含的氯化铁在土壤环境的作用下迅速释放,生成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使土壤中的砷被吸附。
被吸附的砷被配位羟基或表面的配位羟基交换或置换,形成无定形的砷酸铁,从而降低砷的有效状态含量。
由于沸石在氯化铁释放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沸石强烈吸附土壤溶液中残留的砷酸盐和砷酸根离子,降低了土壤中砷的有效含量,使无机物含量进一步降低。
中国土壤砷污染现状及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土壤砷污染现状及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一、概述土壤砷污染,作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元素,但其过量存在会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国土壤砷污染现状复杂多样,既有自然因素导致的原生性污染,也有人为活动引发的次生性污染。
原生性污染主要源于成土母质中的砷含量过高,而次生性污染则多因采矿、冶炼、化工等工业活动以及农业活动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所致。
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多样,包括无机砷和有机砷两大类,其中无机砷的毒性较强,对生物体具有较大的危害。
土壤砷污染不仅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健康问题,如皮肤病变、神经系统损伤和癌症等。
针对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治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土壤砷污染的修复治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技术手段,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污染状况、修复目标、经济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和优化。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土壤砷污染的现状及修复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将详细分析土壤砷污染的主要来源、分布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并介绍当前主要的修复治理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1. 砷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其中砷污染尤为突出。
砷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有毒元素,具有高度的迁移性和积累性,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在中国,砷污染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
这些污染源导致砷在土壤中的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长期接触被砷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皮肤癌、肺癌和消化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发生。
砷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不容忽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砷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的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污染文摘退化土地,在历史上从不同来源的工业废水污染和生物能源燃料的生产提供了一个转换的机会,也通过增加土壤中有机添加物的碳汇。
在盆栽试验中,由于流动性是在三个不同的棕土壤与绿色垃圾堆肥(GWC中,30%V / V)或生物炭(公元前20%V / V)与芒草种植,研究修订。
使用GWC中提高作物产量,但影响不大,但作为吸收叶面肥的比例,从根到叶子转移之间的三个土壤相当不同。
它也增加了土壤孔隙水溶解的碳浓度,影响了铁和作为流动。
公元前影响不太明显,但对有机碳,铁,磷和pH值两项修正案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浸出地下水中的关键。
日益增长的芒没有显著的效果机动性。
2009年教育部博士点基金_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1.介绍生物能源作物提供了一个可再生能源来源,而且已经预测,英国的能源约12%可被生物衍生材料供应到2050年, 虽然是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这个目标,由于限制土地供应,并与粮食作物竞争.使用7%的农业土地就需要满足2010二氧化碳排放标准(佚名,2004)。
然而,在英格兰有棕地(先前已开发的土地)的估计有66,000公顷,是空置或无主的等待重建(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2001年)。
这可以提供一个重要的机会,培养生物能源作物而不影响对农业用地。
作为目前被忽视的资源,改扩建和城市土壤正在被人们关注着.城市和棕土壤退化,缺乏进口的再生绿色废物,如土壤或土壤中形成的材料,以改善其性能的一个显著表土。
重建的残余污染物从大气沉降和前使用挂钩等土地相关的问题。
(迪金森,2003年)改善土壤特性与堆肥可以固定金属,这些以后可堆肥分解释放。
现在欧盟要求生物可降解垃圾废料转移已经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绿色垃圾堆肥(GWC中)既是一个棕土地覆盖和土壤形成的材料。
生物炭(BC),木炭,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改善土壤结构和生物活性,已被证明。
机质(OM),砷(As)流动性的影响超过了协议。
例如,Mench等。
(2003年)和哈特利等。
(2009)观察到的大量增加,在浸从土壤溶解有机碳(DOC)的竞争例如在氧化铁表面的吸附位,可能是由于堆肥,造成流动性和后续的植物吸收增加。
相比之下,曹,马(2004)使用堆肥修复CCA污染土壤和记录作为吸附效果,是在别人发先的堆肥应用之后。
(许等,1991; Perezde-莫拉等,2007。
)目前的工作目标是:(一)以评估两个有机处理(GWC中和BC)三名各种污染土壤中生长的生长和吸收在芒草x giganteus的影响,及(ii)以确定是否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由于流动性影响了这些修正案所得,评估,通过改变土壤孔隙水的浓度。
2. 材料与方法2.1研究地点和砷的来源。
三种土壤砷污染的不同来源,以温室为主调查收集。
地点1,Rixton粘土坑(以下简称为Rixton)在沃灵顿附近,柴郡(英国一郡名)(53_24034.8000N2_28038.8000W),是一个地区毗邻砖厂,在那里粉煤灰(CFA)和其它工业废弃物进行处理。
CFA是碱性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由于浸出金属,煤炭灰沉淀池(loids),造成药害(普拉萨德等人,1996年)。
从坑的粘土被用来制砖,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地点2于两个运河之间的特伦特河畔斯托克附近(以下简称Kidsgrove)(53 _05028.4600N 2 _15019.0300W)。
已经从一个运河疏浚泥沙沉积河堤上分开的两个水道。
这是,包括铜和锌与砷和重金属污染; 后者可能源于颜料厂进一步进入运河。
沉积物中的起源尚不清楚。
地点3是堆积在默顿的一个前垃圾填埋场,圣海伦火山摩根,默西塞德郡(以下简称为默顿堆积53_27033.2100N2_42050.1600W)。
从1873年作为一个碱工程的运作的工业面貌,随后该地区发展成一个废弃的工业垃圾场勒布朗过程中的废物污染的浅层土壤(10-30厘米)。
继20世纪80年代整治6.6公顷,现在是深入割完开阔的草原(主要是多年生黑麦草(黑麦草)和约克郡雾(绒毛西瓜))用于公共娱乐场所内,住宅和工业区。
2.2.采集和制备土壤样品土壤样品收集有以下指导原则,根据ISO10381-1和-2。
整个位置使用非系统的模式(形成W)进行抽样。
容量(50公斤)的表层土壤样品(0-10厘米),从每个位置获得。
表1提供的主要特点是未经处理的土壤。
均质样品在实验室用水泥搅拌车搅拌。
对于每一个样品点,一个子样本取自均质土壤。
这些土样风干一个星期。
被粉碎,过筛颗粒大小<4mmdiameter的干土,然后每份土壤实验使用前被确定为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和总金属浓度。
虽然目前还没有专业理想的应用率。
加工后的土壤,手彻底拌匀,然后蘸以70%的土壤持水能力与蒸馏水(西隧),并在室温下的塑料袋内14天后转移到塑料壶(5公斤)。
2.3. 孔隙水采样一旦用土填满,每盆10厘米以下的“Rhizon土壤孔隙水采样,在45_角度插入一侧钻一个洞.这些由多孔聚合物管一端插进土壤(10厘米)。
这是连接到一个PVC 管(10厘米)和鲁尔锁连接器,孔隙水是使用注射器和真空集热管(克莱门特等,2008)获得。
与对照组对比处理pH值,水溶性有机碳,砷,P(磷)和Fe (铁),孔隙水样品进行了分析。
2.4. 分析方法土壤pH值,确定用20克干样品与去离子水(50毫升)的水泥浆混合。
上清测试,使用PHM85精密pH计。
有机质含量进行了测定losson-ignition(LOI)(450 _C)。
可在未经处理的土壤土壤磷素(PO34_)Olsen法测定(Olsen等,1954)。
孔隙水可溶性磷(P)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浓度测定(Thermo Scientific的ICPOES,马,美国)。
砷,铜,锌,镉和镍的测定土壤样品中的浓度(毫克L_1)风干(25度C)。
解决方案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 x系列的ICP-MS,美国马萨诸塞州的Thermo Scientific)进行了分析。
参照国际认证标准的水(NWRITMDA-62)和一个标准的参考土壤(CMI7004)摘要定期检查的准确性。
使用一个TOC-VE,岛津水仪(岛津制作所,日本东京),溶解有机碳和氮的测定。
固体样品中的无机碳和总碳测定使用TOC-VE/SSM-5000A(900度C)。
一种连续的提取是专为进行土壤平衡修复的。
在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土壤样品(1.00克)称重NALGENE聚丙烯离心管中,并在提取过程的所有阶段进行管,以减少土壤流失。
以下五个步骤,由Shiowatana等,修改。
(2001年)被用来评估亚洲土壤处理的分布:(1)水(溶于水);(2)碳酸氢钠0.5米(表面吸附);(3)0.1 M氢氧化钠(铁和铝相关)(4)1 M盐酸(碳酸盐方向);(5)硝酸(残渣(统计);原来的方法使用硝酸-HF)。
2.5.植物的生长和吸收研究准备好被污染的土壤(2.2节),种植芒草x giganteus根茎上述所述的塑料壶(5公斤容量,直径为32厘米)。
根茎源于约翰内斯·福尔克,丹麦,北欧的生物质,并由约翰·阿莫斯公司提供(莱明斯特,赫里福德,英国)。
根茎洗(自来水)和清洗,以除去残留的泥炭堆肥,然后单件分开,含2-3个芽种植到每个盆内(10厘米长)。
每次处理进行了一式三份。
在温室中进行的实验,把植物都放置在塑料盆了,防止日常浇水时有渗滤液排出,进行为期8个月的植物生长实验。
2.6.观察根/茎/芽的变化用不锈钢剪刀,收割芒草超过地面1厘米以上的枝叶。
材料用去离子水冲洗,除去从根茎中残留的土,用纸巾吸干,直到干,鲜重达35度C烘箱干燥五天。
干燥后重新称重,然后用不锈钢的弗里奇切割器磨碎。
磨碎的样品分析之前,在聚乙烯容器存储。
土壤从根茎和根系中被拆除,分离和去离子水冲洗。
然后,他们被放置到一个声波器里,以消除附着在表面的细颗粒物。
像洗涤叶子一样再将它们洗净一遍。
2.7.植物材料的微波消解使用CEM的“火星快车”微波消解仪,消化植物样品。
重干燥,磨细植物材料成消解罐(120毫升)加入到1400万硝酸(10毫升)Analar级(0.2克)。
消解进行了一式三份,并通过ICP-MS的分析。
鲍恩斯的芥兰粉(鲍文,1974年,卡茨,2002年)被用来作为植物质量评价的一个参考标准。
平均回收率为124_9.7%。
2.8.统计分析在三种土壤砷浓度相似,60至72毫克公斤_1(表1)之间不等。
在英国carbonwas在土壤中主要表现为三种有机形式,像P和Fe一样,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矿物中。
Rixton土壤有较高的粘土含量和较高的pH值,少沙和较低的有机质,水溶性的C和N Kidsgrove土壤有较高的铁。
修订(见表2)增加了在所有土壤的有机碳(见表3)。
GWC和BC是因为根据不同原料和生产过程而众所周知的。
在这种情况下,BC全碳(TC),类似于典型值的75%(莱曼,2007)但是P比莱曼(2007)进行的吸附磷酸盐值要高(大约0.03%)。
生物炭的土壤碱性较未经修正的要高(图7)。
3.2.植物的吸收绿色垃圾堆肥芒草产量大幅增加,但这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影响不大(见表4)。
生物质生产作为富集土壤的抑制作用,在与参考泥炭堆肥,其中产量为近一倍GWC中修订的Kidsgrove土壤比较明显。
有益于植物生长的GFC,而BC责没有任何效果,反映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数据显示]上。
即没有明确的有害影响也没有明确的芒作为吸收效果,有枝叶地方土壤中Kidsgrove浓度轻微低于其他土壤(图1b)。
然而,大幅度增加进入默顿堆积土壤中的根和根茎,约10%作为池被转移到叶子(Kidsgrove土壤)。
在Rixton土壤中尽管根吸收量很低,却全部转移到了叶上,混淆这种模式。
3.3.由于土壤中的迁移砷的不稳定增强了在气水界面的结合,记录组分在水中高浓度和表面吸附的可溶性(图2)。
由于流动性,生物炭有一点显着的影响。
在无污染的植物原料的正常范围内的在芒草观叶植物毒性的微量元素浓度。
铜,锌,镍的树叶最高记录浓度分别为5.25,21.7%和2.94毫克kg_1分别。
相同的分馏过程表明,这些潜在的药害的微量元素(铜,锌,镍)为主要(> 40%),势必在所有的土壤[数据]不显示碳酸盐;有限的流动性会进一步减轻对生长和吸收的不利影响。
地下水水溶性有机物的显着增加(P_0.001)以下的气水接触面掺入试验土壤一样溶于水的铁浓度(P_0.001)(图3-5)在未经处理的土壤相比,改善的Kidsgrove和Rixton土壤GWC中,P含量显着增加(P_0.001)(图6)。
增加流动性对Rixton土壤生物炭改善有(图5)强烈的效果,但没有其他;BC的改善对水溶性有机碳、砷、和铁没有任何关系。
比未经处理的土壤,所有经BC处理的土壤中的铁浓度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