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2年世界经济危机以1929年10月21日纽约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暴跌为标志,由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危机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生产过剩危机。

危机导致资本主义各国严重政治危机,日、德为摆脱危机对外扩张,形成欧、亚两洲战争策源地。

2.胡佛延债宣言
经济危机之下,为解决战债问题、稳定欧洲经济、使美国商品和投资获得出路,美国采取措施帮助德国度过危机。

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延债宣言》,声称在一年期内延付一切政府间b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息,德国赔款与协约国所欠美国战债之间没有关系,反对取消对美国的债务。

3.伦敦海军会议
为缓解帝国主义列强之间造舰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在英国倡议下,1930年1月21日伦敦海军会议开幕。

会议于1930年4月最终签署《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美英日三国的主力舰比例仍是5:5:3,航空母舰比例美英13.5日8.1万吨,维持华盛顿会议规定,但确定了三国非主力舰的比例,驱逐舰10:10:7,潜水艇10:10:10.美国在非主力舰方面取得与英相等合法权力,英国海军地位进一步削弱,日本突破从前获得有利地位,但制定“补充舰队”计划,法意最终未达成协议。

帝国主义军备竞赛有增无减。

4.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2年2月2日在日内瓦召开国际裁军会议。

各国目的希望削弱别国的军力,以建立对自己有利的新的实力对比关系,会议上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重重,特别法德矛盾异常尖锐突出。

由于与会国对裁军基本任务的看法存在严重分歧,7月23日暂时休会,英美策划折衷决议,对全世界陆海空军进行有实质性的裁减作为将来正是裁军协议的基础。

12月11日英美法德意达成协议,承认德国“在各国同样的安全体系范围内享有平等权力”,表面上承认了法国关于“安全”的原则和德国“军备平等”的要求,实际德国获益。

1933年英国“麦克唐纳计划”规定德国在5年之内获得与法国意大利柏林相同的兵额,遭法国以8年期限和重新武装在8年后4年进行的反对,使德寻找到契机退出裁军会议,裁军会议实际破裂,1934年6月11日结束。

5.“不承认主义”/ 史汀生主义
19世纪30年代,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直指关内,威胁美在中的利益。

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对中日两国政府发出相同照会,声明美国不承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不承认中日政府所缔的、有损美国条约权利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不承认违反巴黎公约内容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

被称为“不承认主义”。

6.李顿调查团报告书
1932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李顿调查团”,负责调查中日关系问题,经实地考察,调查团于1932年9月发表的《李顿报告书》。

报告对中日冲突起因的描述多有不实;但承认东三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谴责日本侵略;否认伪满洲国;主张在东北建立“特别制度”,实行“高度自治”。

7.斯特莱沙阵线
针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问题,英、法、意三国于1935年4月召开斯特莱沙会议,发表联合公报。

声明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维护集体和平;采取行动反对单方废约、危害和平的行为。

公报被媒体夸大为:英、法、意三国建立的一条保障欧洲和平的“斯特莱沙阵线”
实际上,这一阵线不可能抑制德国的重新武装,三国未实现真正联合。

8.《英德海军协定》
1935年,德国为扩大海军军备,同英国举行数次海军谈判,双方于1935年6月,以换文的形式签订《英德海军协定》。

规定了德国舰队、潜水艇的吨位限制分别为英国的35%、45%。

此协定使德国重新武装合法化,为德国扩充海军留有广阔的余地;德国海军扩张使法国面临巨大威胁和压力;长远看,对英国也是不利的。

9.美国《中立法》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大战初期先后通过的几个避免卷入国际冲突和战争的法案。

1935年8月31日,在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亚情况下,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出售军火。

但美国不限制原料和战备物资的输出。

1936年2月,国会对该法进行修改,增加禁止贷款给交战国和武器禁运不适用于拉丁美洲等内容。

德、意发动对西班牙内战的武装干涉后的1937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第三个“中立法”,使武器禁运适用于发生内战的国家。

这三个中立法实际上有利于侵略者而非被侵略者,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10月底至11月初,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国会通过了新中立法,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款自运”。

因英国海上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新中立法有利于英、法而不利于德国法西斯势力。

它的通过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即在不直接参战的前提下尽可能援助反法西斯国家。

1941年通过的租借法案彻底取代了中立法。

10.《蒙特勒公约》
在意大利与英法争夺地中海制海权的背景下,1936年7月20日参加关于黑海海峡问题的蒙特勒国际会议的各国(土耳其、苏联、英国、法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希腊、南斯拉夫、日本,意大利未出席)签署了新的海峡公约称《蒙特勒公约》。

公约规定:
①各国商船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均可自由通过海峡;②和平时期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
在遵守公约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自由通过海峡,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则在军舰的等级、数量和吨位上受到限制;③战争时期,若土耳其为非交战国则交战国任何一方的军舰禁止通过海峡,若土耳其是参战国,其他国家可否通过海峡由土耳其政府决定。

公约恢复了土耳其在海峡地区的主权和对海峡的监督和控制权并允许设防,根据《洛桑条约》成立的海峡国际委员会撤销。

公约维护土耳其主权与安全及黑海沿岸国家的权力和安全,不足在于土耳其为非交战国使黑海海峡不加区别一律禁止通过对黑海沿岸国家不利。

11.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军人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

始于1936年7月18日弗朗哥发动反对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叛乱,终于1939年3月28日全国范围内法西斯政权建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势力的一次前哨战。

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势力的胜利而告终,使得欧洲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法西斯而不利于民主、进步势力的变化。

12.第五纵队
指在内部进行破坏,与敌人里应外合,不择手段意图颠覆、破坏国家团结的团体。

1936年10月,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法西斯叛军在德意干涉者的援助下,对首都马德里发动进攻。

暗藏在城内的法西斯分子也趁机捣乱和破坏,准备里应外合。

叛军头目摩拉称这些法西斯分子为“第五纵队”,由此“第五纵队”成了特务、内奸的同义语。

13.国际纵队
为西班牙内战时期(1936年—1939年)共和政府的军事单位。

由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美国等54个国家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组成,共约4.2万人。

其目的在于帮助战斗的西班牙人民捍卫民族独立和自由,反对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在西班牙内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4.塘沽协定
1933年5月31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侵略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

1933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并大举进攻长城各口,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因国民党破坏而失败。

5月31日双方代表在塘沽签订停战协定。

协定实际承认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把冀东置于日伪势力范围之内,标志着日本侵略华北的开始。

15.天羽声明
1933年日本侵占热河后,美英等国针对日本日益扩大的侵华政策采取了援华措施,引起日本不满。

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谈话强调日本在中国及东亚的特殊地位,反对别国干涉。

史称第一次天羽声明。

因其具有明显的排斥其他列强的性质,,从而引起各国抗议,迫使天羽英二在4月20日做“补充说明”,表示日本无意侵犯第三国权益。

史称第二次天羽声明。

16.何梅协定
1935年7月6日,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复函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就解决河北事件问题,表示接受6月11日梅津针对华北问题提出的备忘录的全部条件,这封信连同备忘录,构成《何梅协定》。

协定使中国在察、冀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进一步敞开了华北门户,为七七事变埋下伏笔。

17.广田“三原则”
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日本在加紧蚕食华北与内蒙古的同时,进一步对中国政府施加外交压力。

1936年1月21日,日本外相广田弘毅在议会发表演说,提出“对华三原则”:○1中日亲善;○2承认伪满○3共同防共。

史称“广田三原则”,表明日本建立对中国全面控制的野心,为日本武力侵略中国本部的信号。

18.“东方慕尼黑”阴谋
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日本多次密谈,阴谋以牺牲中国来求得相互妥协,导致国内一度出现日本诱降、英美劝降、蒋介石酝酿投降的逆流。

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揭露反对,英美日自身的矛盾,阴谋未能得逞。

这种出卖中国的阴谋,和1938年英、法通过慕尼黑会议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妥协的勾当一样,故称“东方慕尼黑”。

19.德意柏林协定
共同的法西斯理念和战略需求促使德意两国在各自侵略扩张的过程中日益接近。

1936年10月24日,两国外长在柏林签订了秘密协定,史称德意柏林协定。

内容包括:○1德承认意占有阿比西尼亚;○2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3在重要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方针;
○4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划分势力范围;○5相互协作发展空军。

它的签订标志着德意法西斯侵略同盟的初步建立,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20.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共同的法西斯理念和战略需求促使德日两国在各自侵略扩张的过程中日益接近,1936年11月25日两国在柏林签订了《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公开条文以反苏反共为主要内容,以此掩饰秘密附件中两国缔结军事同盟的事实。

协定的签订,体现了德日联手瓜分世界、称霸全球的野心,是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的重要步骤。

21.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是30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

既《德意柏林协定》,《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之后,1937年11月6日,德意日三国在罗马签订《关于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书》,标着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三国轴心的形成使德意日的侵略扩张进一步升级,世界大战的爆发愈加逼近。

22.轴心国
1937年11月6日,德意日三国签订《关于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议定书》,标着着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之后,西班牙、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丹麦等国也相继参加了《反共产国际协定》。

这些国家被统称为轴心国。

它标志着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中分裂出一个更富于侵略性的集团。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体系最终崩溃。

23.三国轴心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日为进一步在欧、亚扩大侵略战争,于1940年9月举行谈判,意大利随后加入。

9月27日三国在柏林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通称《三国轴心协定》,或《柏林公约》。

三国相互承认各自在欧亚的领导权,并保证在战争中彼此以一切手段互相支援。

协定的签订标志着三国军事同盟正式形成,加速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4.慕尼黑会议
纳粹德国继兼并奥地利之后,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提出领土要求。

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法德意四国政府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商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

英法为避免战争爆发,采取绥靖政策,在捷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签署《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区“转让”德国。

史称“慕尼黑阴谋”。

它使得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高潮,同时增强了德国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到来。

25.《慕尼黑协定》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关于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协定。

协定内容包括:○1苏台德区“转让”德国;○2德军分阶段占领主要是日尔曼人居住地区;○3在日尔曼日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确定的地区,由四国组成的国际机构占领,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慕尼黑协定》牺牲了捷的领土与主权,是英法绥靖政策的最高潮,同时增强了德国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到来。

26.《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前夕,苏德出于各自国家利益与战略局势考虑,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秘密条约,史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中两国承诺:互不使用武力;不给予进攻缔约国的第三国任何支持;密切接触,交换情报;不参加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和平解决争端。

《附加议定书》确定了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条约的签订使苏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阴谋,摆脱德日两面夹击的危险,赢得了备战时间。

使德避免两线作战,取得战略上的优势。

同时暴露出苏联大国主义的倾向。

27.奇怪的战争/静坐战
是指1939年9月开始到1940年5月之间,英法虽对德宣战,可是两方之间实际上只有极轻微的军事冲突的奇怪现象。

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假战争”。

它是英法统治集团“祸水东引”政策的产物,是绥靖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具体表现,为希特勒加紧准备对西线发动进攻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28.敦刻尔克撤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部队瓦解法国马其诺防线后包抄英法比军队。

盟军被迫退缩到敦刻尔克后,为了避免被德军围歼,从1940年5月27日到6月4日执行了当时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约33万多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

这次行动挽救大量人力,但由于所有重型装备都遗留在欧洲大陆,造成之后英国本土地面防卫的严重问题。

29.东方战线
东方战线是二战初期,苏联采取一系列军事、外交行动,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的防线。

具体指苏联通过出兵波兰东部,进行苏芬战争,合并波罗的海
三国和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及北布科维纳,扩大西部疆界,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所谓“东方战线”。

东方战线改善了苏联的战略地位,但反应了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有损社会主义国家声誉。

30.苏芬战争
为建立东方战线,苏联向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遭芬兰拒绝。

1939年11月,苏军向芬兰发动进攻,苏芬战争爆发。

三个月后,芬兰战败,双方签订《苏芬和约》,苏联的领土要求得到满足。

战争过程中,芬兰政府向国联提出控诉,苏联被开除出国联;英法组织远征军派往芬兰参战,使苏芬战争国际化。

苏芬战争使芬兰蒙受重大损失;苏联虽取得战略优势,但丧失国际舆论支持,暴露了红军作战能力的缺陷。

31.《苏日中立条约》
二战期间,日本与苏联为缓和各自战局,于1941年4月签订《苏日中立条约》,互保证维持中立。

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双方保持和平、互不侵犯;相互保持中立;条约有效期5年。

双方发表声明,苏方承认满洲国的独立地位及领土完整,日方则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条约有助于巩固苏联的东部安全,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

32.《租借法》(《加强美国防务法》)
《租借法》是第二战期间,美国出台的关于“向同法西斯交战的国家提供援助”的法案。

法案于1941年1月由民主党领袖向国会提出,3月两院分别表决通过,规定总统可以向总统认为其防务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

此法案表明美国进一步离开中立立场,走向参战道路。

33.《大西洋宪章》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美、英三国走向联合。

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

主要内容包括:不追求领土扩张、不承认侵略所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民族自决权、平等贸易、经济合作、战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放弃使用武力、共同解除侵略武装。

34.巴巴罗萨计划
“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中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于1940年12月,由希特勒发布。

主要内容包括: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内打败苏联;沿国境线,分三路向前苏联腹地进攻;战役结束时,建立从伏尔加河到阿尔汉格尔斯克的防线,以对付俄国的亚洲部分。

1941年6月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全面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5.《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二战爆发后,德、日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于1940年9月举行谈判,意大利随后加入,三国于9月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规定:日本承认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的领导权,德国和意大利承认日本在大东亚的领导权;缔约国受到目前不在欧战或中日冲突中的一国攻击时,彼此以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援助。

“三国轴心”发展成为“三国军事同盟”,法西斯侵略集团最终形成。

36.珍珠港事件:
二战爆发后,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上升。

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部队突击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遭受毁灭性打击。

史称“珍珠港事件”。

此后,日本暂时获得西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珍珠港事件宣告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参战使战争规模空前扩大,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展开。

37.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的战争,开始于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转折于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结束于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

太平洋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了日本法西斯的力量,牵制了德国,为二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8.《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争爆发,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迫在眉睫。

1942年1月1日,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齐集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告:每一政府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全部资源,对抗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及其附从国家;保证相互合作,不与敌国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39.第二战场
指二战中,盟军在西欧德国的后方,采取相当规模的军事行动,以吸引苏联战场上的德国兵力,产生明显战略效果的战场。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由苏联首先提出。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标志着第二战场的最终开辟。

至此盟军形成了围攻法西斯德国的战略态势,有力地推动了战争的进程。

1
40.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上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1942年,希特勒发动夏季攻势,旨在占领斯大林格勒,然后南下夺取高加索,北上包围莫斯科。

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始至1943年2月2日止,以苏军的胜利告终。

这次战役是苏联卫国战争与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它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巩固扩大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同时加剧了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危机。

41.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赴缅作战
日军侵占印度支那、泰国后,缅甸面临入侵的危险。

1941年12月23日,中英两国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国政府准备派遣军队进入缅甸,配合英军共同对日作战。

1942年2月至5月,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在仰光至曼德勒铁路以东地区与日军展开战斗。

约3个月的战斗虽然未能达到战役目标,但中国远征军士气较高,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42.缅北反攻战
1943年10月至1945年1月,盟军发动的以打通中印公路为首要目标的战斗。

在蒙巴顿制定的作战计划指导下,中、美、英三国军队协力作战,收复大量缅北城镇、有效削弱、牵制日军力量,为整个缅甸战场的对日作战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援了亚洲人民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43.卡萨布兰卡会议
1943年1月14日至2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的会议。

会议围绕军事战略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展开,达成了战略重点为欧洲战场;
发动西西里岛战役;保持太平洋战场的攻势;戴高乐和吉罗共同领导法国等共识。

会议协调了两国的军事战略,确定了新的作战行动向,对推动战争进程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美英在作战目的与各自利益上的分歧也逐渐暴露。

44.三叉戟会议
1943年5月12日至25日,美英首脑及两国三军参谋长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以讨论盟军在欧洲和太平洋两大战场联合作战的行动计划,代号“三叉戟”。

会议出台了“霸王计划”2,商讨了“哈斯基”3计划的实施,达成了两项援华计划,并通过了“进行战争的全面战略思想”的报告。

它进一步调整了两国的战略思想,为协调盟国作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5.中途岛海战
1942年6月4日美、日舰队在中途岛附近海域展开的海上战斗。

由于美军事先破译了日方电报并且日方在战争出现了严重的战略失误,美军在军力对比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成功击退了日本对中途环礁的攻击,使日本占领中途岛的战略意图落空,同时丧失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战役同时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46.瓜岛战役
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美、日之间在瓜岛展开的争夺战。

由于日本国力不足,难以支撑长期消耗战,持续半年之久的瓜岛战役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

它挫败了日本进攻南太平洋岛屿,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的计划,迫使其全线转入战略防御,从而进一步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态势,为盟军展开逐岛和越岛的战略进攻创造了良好条件。

1在1943年5月,美、英两国在三叉戟会议上,决定两国军队于1944年5月1日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并将这次战役定名为“霸王”行动。

同年11月,美英苏三国在德黑兰会议上就这一问题取得一致协议。

2在英国应集结29个师,准备于1944年5月1日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登陆,对德国发动决定性的进攻。

3在1943年7月间发动西西里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