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镜成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镜成像
几何光学成像包括小孔、折射、反射三种形式,其中反射成像在古代最为常见。
反射成像也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平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
反射镜成像的起源大概是受“以水鉴面”的启发。
古人发现平静的水可以照出像来,后来又进一步发现具有光滑表面的物体都能映出像来,由此启示他们去把金属表面打磨光滑,这就导致了古代主要成像工具——铜镜的产生。
当铜镜表面曲率不等于零时,相应的铜镜就成了凸面镜或凹面镜。
铜镜的发明在我国非常遥远。
出土文物表明,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的铜镜。
商周以后,铜镜日益增多,使用上渐趋普遍,由此促进了人们对其成像的研究。
这些研究可以分为成像机理、成像规律及应用几个不同方面。
对于反射成像机理,古人很少从光路角度出发去分析,较多地是一些抽象的哲学议论。
《淮南子·原道训》说:“夫镜水之与形接也,不设智故,而方圆曲直弗能逃也。
”“与形接”,说明镜子成像是对外部的反映;“不设智故”,说明这种反映完全是客观的,因而是可信的。
西晋陆机《演连珠》也说:“镜无畜影,故触形则照。
”镜子本身并未贮存像的信息,它一旦接触到外来的光,就能照出相应的像。
这种认识,与《淮南子》是一致的。
陆机还说:“鉴之积也无厚,而照有重渊之深。
”积,这里指镜的反射面。
因为只是一个面,故说其“无厚”。
镜子的成像功能就在这个反射面上,认识到这一点,也是一个进步。
相应于成像机理而言,古人对反射成像规律及应用的研究,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这里我们分别就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三种形式做一叙述。
对于平面镜成像特征,《墨经》中曾有所涉及。
墨家称平面镜为正鉴,认为正鉴所成之像是单一的,不像曲面镜那样,存在放大、缩小、正立、倒立等多种情况。
平面镜成像,物与像于镜面是对称的。
物体移动,像也移动,二者始终对称。
物在镜前,像在镜后,像与物是全同的。
《墨经》对于平面镜成像特征的记述,文字比较简朴,上述内容是总结了《墨经》该条中心意思后得到的,与平面镜成像的实际情形也一致。
在应用上,古人除了用平面镜作为鉴形之器,还以之作为光路转换装置。
《淮南万毕术》说:“高悬大镜,坐见四邻。
”这里所说的大镜,指的是凸面镜,因为只有凸面镜,才能具有“坐见四邻”的效果。
平面镜只能窥见邻家某一特定角度的情景。
但东汉高诱对这一条的注解则无疑涉及到平面镜的反射作用:“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
”这里水盆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它把高悬着的凸面镜上的四邻景象,反射给视者。
本来,要“坐见四邻”,只需抬头仰视凸面镜即可,但仰视不便,故通过水盆中水的反射而转为俯视。
这里水盆的作用就是一个光路转换器,通过它的转换,使得视者能够从比较舒适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
利用平面镜对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生成复像。
这对古人来说,是不难办到的,只要有两块平面镜在手,便能轻易实现。
由此,要考证古人究竟何时实现了用平面镜的多次反射生成复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文献中反映出的年代肯定远远落后于实际。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古人究竟如何记载并解释此事。
就记载的清晰度而言,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在注解《庄子·天下篇》有关内容时说了这样一段话:“鉴以鉴影,而鉴亦有影,两鉴相鉴,其影无穷。
”这已经对成复像问题做了相当直观的解释。
南唐道士谭峭在《化书·形影》中的说明,则更进了一步:
“以一镜照形,以余镜照影,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不变冠剑之状,不夺黼黻之色。
是形也,与影无殊;是影也,与形无异:乃知形以非实,影以非虚,无实无虚,可与道俱。
”
黼黻,指古代礼服上绣的花纹。
这段话指出,成于一个镜中的像可以在另一镜子中再成像,像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物是一样的。
即是说,多个平面镜能够成复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平面镜生成的像与原物全同;另一方面,像又能生像,所以,可以做到“镜镜相照,影影相传”,乃至无穷。
凸面镜在我国出现时间也非常之早。
在现存的早期铜镜中,属于商周时期的凸面镜已经发现了不止一枚。
凸面镜是发散镜,它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古人对凸面镜成像特征有清楚的认识,《墨经》说:“鉴团,景一”,就很准确地揭示了这一特征。
由于凸面镜成缩小正像,它所能照到的景物范围也就比平面镜大,古人利用这一特点,巧妙地选择镜面曲率,使一枚小凸面镜也能照出人的全貌来。
北宋沈括有一段话,对此有清晰的说明: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观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比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所以伤知音也。
”(《梦溪笔谈》卷十九)
沈括正确说明了镜面凸起程度与其成像大小之关系,虽然他慨叹当时一些制镜工人不懂其中道理,但他的说明则无疑有助于让公众了解凸镜成像这一规律。
与平面镜和凸面镜相比,凹面镜成像情况最为复杂:当物位于球心之外时,生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的位置在球心与焦点之间;当物位于球心与焦点之间时,生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球心之外;当物位于焦点之内时,生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位于镜后。
古人没有实像虚像概念,他们观察凹镜成像,注意的是像的倒正和大小。
《墨经》对凹面镜成像有过探讨:
《经》:“鉴洼,景一小而易,一大而正。
说在中之外内。
”
《说》:“鉴:中之内,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正:起于中缘正而长其直也。
中之外,鉴者近中,则所鉴大,景亦大;远中,则所鉴小,景亦小,而必易:合于中而长其直也。
”
《经》文的记载未能将成像三种情况完全记录下来,但《经说》的描述则涵盖了这三种情况。
这表明墨家的观察还是很细致的。
另外,墨家还对凹面镜成像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说在中之外内”,就是他们的解释。
这里的“中”应该是指凹镜焦点,因为它决定了像的倒正。
墨家解说的内涵与后世沈括所说的格术,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此,本书已有专文论述,这里就不去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