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为了实现货币财政策目标,我国中央银行主要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率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等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6年11月1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06年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从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来情况如下: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存款准备金率至今已经过8次调整。
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
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
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余率统一调整为10%。
1987年和1988年,央行两次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987年从10%上调为12%,1988年9月进一步上调为13%。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到1998年3月20日。
1998年3月21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改革,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
1999年11月21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0%。
2003年9月21日,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山60%调高至70%。
2004年4月25日,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7%提高到7.5%。
2006年7月5日,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70%提高到8%。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中最猛烈的工具之一,素有“华尔街巨斧”之称,为什么中国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其对商业银行有什么影响呢?
二、理论前提
(一)存款准备金的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会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准备金占存款或负债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余率.存款准备金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余两部分。而本权利是国家授权给中央银行的,而中央银行规定和调整有关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的法
定存款准备金事项,以控制存款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制度称为法定存款准备余制度.
(二)存款准备金的主要内容:
1. 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规定,一般国家规定存款期限短,存款帐户金越大,存款准备余比例越高,有的国家按统一比例计提.
2. 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限制,一般是针对各种存款,而有的家对流动性高的库存现金和政府债券也可以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
3.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捉,包括存款余额的确定和缴存基期的确定
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幅度等.
(三)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1.保证银行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在金融业发展初期阶段,山于同业银行间的资金拆借以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机制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银行资产对临时性的现金需求弹性系数小,应变能力差,往往在资金流动性需求突发性上升或出现大量现金挤兑时发生金融恐慌和危机。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供了—个缓冲和保险装置,这也是法定存款准备金产生的初始动机。
2.控制货币供应量
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派尘存款和货币供应量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弹性系数很大,准备金率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手段。
3.肓助于中央银行进行结构调整
中央银行借助于准备金的缴存集中银行资金,通过直接贷款或调整再贷款等计划分配手段,就町以实施以结构调整为口的的信贷控制。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对所有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即使准备金调整的幅度很小,它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1.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都是以存款准备金为基础,发挥作用.
2. 即使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种种原因持有超额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也会产生效果.
3. 即使存款准备金维持不变,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商业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
(四)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局限性
虽然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命率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从未被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加以运用。
主要原因是:
1.由于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和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增加不确定性,不利于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操作和对利率的控制.
2.因此变动对各种类型的银行和不同种类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金率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往往迫使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导致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3.它的调整效果比较强烈,各国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很谨慎,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
三、中国目前状况及分析
(一)目前状况
如此看来法定存款准备余的调整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和很大的.现在就2006年下半年的经济状况来分析一下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近年来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不断捉高,协调性逐步改善,呈现出活力较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的态势。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银行体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仍然较多,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机较强,各地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也较高,4月以来,央行实施的主要调控措施有;提高法定贷款利率一次(0.27个百分点)、发行定向票据三次(共2500亿元)、实施窗口指导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各0.5个百分点)、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同时监管部门整顿“打捆贷款”,规范票据业务。2006年5月份增速超过19%,前5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78万亿元,同比多增7939亿元。虽然消费物价指数还比较低,但如果货币信贷继续加快增长,可能有刺激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总体稳健政策取向的同时,适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
(二)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提高的原因分析
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约3947亿元,同比少增706亿元,扭转了今年1—5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均同比大幅多增的趋势。信贷调控似平已经收到了显著效果。但我们认为,下半年仍有可能采取进一步紧缩的措施,理由是:
1.在投资增长的拉动下,信贷增长、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增长的内在需仍然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