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钢结构住宅发展现状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专题讲座(钢结构)报告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钢结构住宅体系的概述及综合效益分析
1.1 钢结构住宅体系概述
1.1.1 钢结构住宅主体结构体系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钢结构住宅主体结构体系有: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交错桁架结构体系、轻钢结构住宅体系。
1.1.2 围护体系
钢结构住宅的围护体系包括墙体、楼盖和屋盖。
1.1.3 防火体系
钢材的耐火性能
钢材是不燃烧体,但其材料的化学特性决定了钢材耐热不耐火、极易导热,其耐火极限只有0.25h,遇高温钢材强度会迅速降低,导致结构破坏。
普通火场温度高达800℃~1000℃,在高温作用下,钢材的承载力急剧下降,出现屈服变形,结构失稳,造成建筑物部分或全部坍塌,因此钢结构构件必须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后才能安全使用。
钢结构住宅防火规范的国内外对比
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修订版)规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建筑物,其柱(支撑多层的柱、支撑单层的柱)、梁、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均应采用非燃烧体,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至少为 2.5h。
钢结构虽然为非燃烧体,但未加防火保护的钢柱、钢梁、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仅为0.25h。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规定:当结构表面长期受辐射热达150℃以上或在短期内可能受到火焰作用时,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保证结构在使用期内安全可靠。
钢结构住宅的防火措施
住宅的防火措施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主动防火措施包括:火警装置,如火灾报警器;自动灭火装置,如自动喷淋系统。
被动防火措施包括:在火灾中保证住宅结构稳定的措施;根据规范要求将住宅根据面积和楼层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的措施;布置人员疏散通道的措施。
钢结构构件防火措施
钢结构构件要达到住宅规范要求的耐火性能:一方面要积极发展耐火耐候钢,另一方面要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1.1.4 防腐体系
钢材腐蚀的产生
钢材的耐腐蚀性差,裸露在外的钢材在大气的作用下会产生锈蚀,若环境湿度高、有腐蚀介质存在则腐蚀速度更快。
影响腐蚀最主要的因素是空气中的酸性成分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钢材的腐蚀就是空气中的湿气和酸碱性物质与铁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铁被氧化。
钢材的防腐措施
具体的防腐措施有两种:加入耐腐蚀元素,改变钢材成分;在钢材的表面加保护层,隔离腐蚀介质。
常用的做法有三种:
(1)制成合金耐候钢
对在强腐蚀的环境下钢材应采用耐候钢或合金钢,在钢材中增加铜、铬、镍等元素造成不锈钢以提高钢材的抗锈蚀能力。
(2)金属镀层保护
在钢材的表面施加金属镀层保护,如电镀或热浸镀锌等。
(3)非金属涂层保护
在钢材的表面涂以非金属保护层,使钢材与大气的隔离,如各种涂料等。
钢结构防腐的构造措施
(1)表面处理:除去钢结构表面的铁锈、轧屑、油污等污染物,底层涂料才能牢固地附着在钢结构表面,并对它进行有效的防腐。
(2)底漆涂层:钢结构在表面处理后应立即涂上底漆涂层,以避免氧化。
(3)罩面层、外包层: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钢结构,涂上罩面油漆或者采用4~5cm 厚的钢丝网抹灰外包层进行防腐。
(4)防腐层的维护:定期对钢结构的防腐层进行检查,发现有损伤马上涂刷新的油漆。
钢结构构件的防腐设计
钢结构住宅的构件防腐设计时应考虑到构件在不同部位的维护方式。
(1)住宅内部的构件因装修不易维修,应采用包覆式保护做法。
浇捣混凝土保护层或钢板网抹灰,保证防腐层在住宅寿命期内不发生破坏。
(2)暴露在外的构件,采用涂刷饰面油漆罩面层,定期检查维护.当然也可以采用混凝土包覆式保护层。
1.2 钢结构住宅的特点及与传统住宅的比较
1.2.1 钢结构住宅的优点
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己有15 年的历程,在众多的住宅建筑中,钢结构住宅适宜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可以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变“现场建造”为“工厂制造”,提高住宅工业化、商品化水平,而且钢结构住宅自重轻,基础造价低,适用于软弱地基,安装容易,施工快,周期短,投资回收快,施工污染环境少,抗震性能好,可回收利用,经济环保等,因而在住宅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川。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结构相比,在设计、施工、实用、经济性、环保方面都具有优势:
第一、钢材内部结构组织均匀,比较接近于匀质和各向同性体,在一定的应力幅度内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实际受力情况和工程力学计算结果接近,设计更准确,无徐变和收缩现象、能在恶劣天气下施工等;
第二、构件生产工厂化,变“现场建造”为“工厂制造”,质量稳定,现场组装,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噪音污染;
第三、新型轻质围护板材,不助燃,不霉变,不虫蛀,装修一次到位,少维修,管线可暗埋在墙体及楼层结构中,内墙为轻质板材,增加使用面积5%~8%,可重新分隔空间改变使用功能,更好的满足住户的要求;
第四、钢材可回收利用,轻质墙板、复合楼板等新型材料,符合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第五、钢结构住宅轻质高强,使基础设计简单化,减少基础造价,尤其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
第六、抗震性能好,用于结构抗震措施的费用少。
第七、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报快,资金风险低,投资效益高,制作、运输、安装、围护方便;
第八、比较传统结构, 钢结构不要求内墙为承重墙, 内墙配置可以随心所欲, 甚至建成后也可以调整位置, 重新分隔空间, 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 并且可提高使用面积;
第九、钢结构构件及其配套技术相应部件, 绝大部分可以实现工厂化制作形成产品系列化, 可以实现住宅建筑技术集成的产业化新思路。
第十、钢结构住宅工业化程度高,现场作业少, 其材料本身可再生利用, 符合建筑的环保要求;
第十一、易增层和改造,另外, 还具有无徐变和收缩现象、防虫防蛀、能在恶劣天气下施工等优点;
第十二、经济效益好,短工期、低成本、快周转、易装修、增面积。
轻钢结构住宅施工时基本为干法施工,装配化程度高,由于不需要支模,受气候影小。
第十三、舒适现代并且绿色环保,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享受“空间自由组合”的住宅、享受会“呼吸”的住宅、享受“高品质”的住宅。
轻钢结构建筑突破可多样性和建筑美学的难点,不仅大空间大跨度的公共与工业建筑非它莫属,并以宽敞舒适高标准为特征的商用与民用建筑也以它来满足与日俱增的需求。
1.2.3 钢结构住宅与传统住宅的比较
1、从两种住宅体系的特点分析:
a)钢结构住宅
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组成是:主体结构体系以钢结构为主;外围护体系为新型再生墙砖;内隔墙体系主材为各类复合型墙板;楼板体系主材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商品混凝土现浇组合楼板圈。
其体现优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由于钢
结构住宅的构件以钢梁、钢柱或者是一些钢和混凝土的混合构件为主要的承重构件,这些构件强度高、自重轻、延性好,这样结构上部荷载减轻,基础处理的工作难度也降低。
二、因为钢构件可以在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度高,有利于现场安装,施工周期短,容易实现和应用各项节能技术和新型节能环保,具有节能特点。
三、大开间分割灵活,结构占地面积小,使用面积能增加,住宅的使用寿命增加,钢结构住宅具有节地特点。
四、钢材还可以回收,建筑垃圾减少,环境污染较少。
b)传统住宅
传统住宅建造体系组成是:主体结构形式多为钢筋混凝土梁、柱、楼板、屋面板,围护结构多为混凝土砌块,基本在现场施工完成。
由于我国劳动力充足低廉,传统住宅以其成熟的生产及管理模式在城镇化发展初期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对住宅供应的紧迫需求,但对照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也逐步显现出三个弱点: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传统住宅都是毛坯房直接进入销售市场。
由于住户分散装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住宅质量及安全性能差。
主要是因为传统住宅的手工操作,现场湿作业多,导致质量通病多,也导致了住宅的耐久性能差,使用年限缩短。
三、保温隔热性能差。
与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住宅建设水平相比,我国传统住宅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其 3.5~4.5倍,外窗为2~3 倍,屋面为3~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6倍。
2、从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或砖混结构相比较, 钢结构住宅还有如下优势:
a)自重轻,约为传统结构的1/4左右,减小对地基的要求。
可减轻建筑物
的重量约30%,有利于建设高层,特别是在地质承载力低的地方和地震
烈度较高的地方,其综合经济效益优于一般住宅建筑体系。
b)在建筑功能上,梁柱截面面积小,户内的有效平面增大,比相应的砖混
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了6%,增大了有效的生活空间。
具有充分的灵
活性、可改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满足现代人的居住需要,适应现代住宅
的市场需求。
c)工厂化生产,更易实现工业化、定型化、批量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
率。
钢结构住宅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实现了产业化建造,因此能耗低于使
用传统建造模式建造的住宅。
d)施工周期缩短,现场湿作业少。
e)钢结构住宅工程造价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持平,但是工期比钢筋混凝
土结构缩短1倍以上,实际收益更大。
钢结构住宅是代替砖混住宅较为
理想的建筑体系。
f)钢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g)管线布置方便。
在钢结构的结构空间中,有许多孔洞与空腔,而且钢梁
的腹板也允许穿越小于一定直径的管线,这样使管线的布置较为自由,
也增加了建筑净高,而且管线的更换、修理都更为方便。
h)多元的结构体系。
钢结构住宅体系大致可分为钢框架结构体系,钢框架
支撑结构体系, 钢框架预制钢筋混凝土墙结构体系,钢框架钢筋混凝土
剪力墙结构体系,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空间错列桁架结
构体系,轻钢龙骨结构体系。
不同结构体系的受力特点不同,适用于不
同的住宅类型。
i)可充分发挥钢材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等优点,加之与外围护结构
性板材结合,形成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即产生应力蒙皮效应,从
而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和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
j)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约为传统结构的1/3左右。
各部件现场组装,湿作业少,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少;施工作业受天气及季
节影响较小,符合文明环保的建筑施工要求。
k)所用材料主要是绿色可回收或易降解材料,属环保型绿色建筑。
l)构配件制作工厂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高,质量稳定,有利于降低成本,实现住宅建筑技术的集成化、产业化。
m)采用与钢结构体系配套的轻质墙板、复合楼板等新型材料, 具有良好的隔音、保温性能, 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n)结构构件尺寸相对较小,所有管线可暗埋在墙体及楼板结构中。
利用钢材质轻强高的特点,可采用大开间布置,使建筑面积能够合理分隔,灵
活使用,并增加使用面积约8%左右。
o)施工简便,降低人工成本, 房屋构件更换、维修方便。
p)良好的总体经济性,轻钢结构住宅总体经济技术分析。
1.3 钢结构住宅发展的综合效益分析
1.3.1 钢结构住宅经济评价分析
目前制约轻钢住宅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性问题。
由于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和钢结构住宅价位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对房价的认可程度很低。
钢结构体系造价较高,我国人民还是主要接受价位较低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虽然钢结构的综合经济效益高,性能优于其它传统结构住宅,但如今在国内人们还是无法普遍接受。
轻钢结构住宅体系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初级阶段,最近几年建立了几个住宅基地,完成的工程单位面积造价比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高,但是能大大缩短工期,基本无污染,增加有效使用面积等方面综合经济效益更佳。
随着相关标准的优化与构件的标准化,单位面积的造价有望等同甚至低于传统结构的造价。
作为全新的结构体系,钢结构住宅带来了设计、制造安装、施工等多方面的革新,采用钢材及新型围护材料也带来了制造成本的变化,并成为制约钢结构住宅发展及其推广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衡量钢结构住宅的经济性必须结合其优势及潜能,分析其综合经济性能。
虽然2~5 层低层钢结构住宅整体造价高于砖混、内框架结构住宅17%,但建筑功能、使用面积、施工进度及环保、节能等均优于砖混、内框架结构。
对小高层建筑而言,与钢混结构
相比,钢结构住宅的土建造价高10%~20%,钢结构住宅主体部分及钢筋混凝土住宅主体结构部分的造价占总造价比例基本相当(分别为55%及53%),主要原因在于围护部分的造价太高。
因此,合理降低墙板的价格,对于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虑到前述钢结构住宅的优势,其基础造价低30%,得房率高5%~8%,施工周期减少约30%,因此综合而言,钢结构住宅的综合造价大致与混凝土住宅造价基本相当。
特别是随着房屋层数的增加,钢结构住宅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钢结构住宅自重轻。
由钢材建造的房屋整体重量轻, 其首要原因是钢材本身较木材、砌块、混凝土等传统材料的强度高、重量轻,7t混凝土仅相当于1t 钢结构的用量;其次,在钢住宅的结构体系中,墙体和楼板非常适合于采用轻质材料,这对主体重量的减轻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钢结构的结构构件多为型钢, 比较适合电线和管道的通过。
目前住宅管道依户独立布置,致使每户的管线数量增多, 若采用混凝土结构因其梁不能开孔,只能在梁下方通过,这样便占用了一定的净空而且不美观, 同时外露易造成隐患。
而钢结构住宅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梁上可开孔,腹板处可埋入管线而不占用户内空间,此外,因其墙体多为轻质填充墙,内部也可埋入管线, 不占用房间的使用面积。
钢结构住宅施工速度快。
由于钢结构构件在工厂里制作,许多作业可以交叉完成,如可以工厂制作与现场安装平行进行,甚至一些标准化的住宅体系,可以随订货,随建筑,而且不受天气及季节的影响,有利于合理安排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计划,缩短施工周期和资金占用时间。
采用钢结构还可为施工提供较大的空间和较为宽敞的施工作业面。
由此可见,从综合经济效益来看,缩短施工工期比降低造价更为突出,它将为业主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随着技术的完善不断增强。
1.3.2 钢结构住宅的技术性能分析
轻钢住宅具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及经济性能,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a)布局灵活,净使用面积大,利用型钢优良的承载性能,可以灵活布置大
开间、大柱距的建筑平面;非承重轻质墙体的设计为住户提供了根据不
同用途灵活布置室内空间的可能;型钢构件接点构造简洁,在垂直方向
可方便地布置跃层和错层体系,结构构件截面较小,相对于传统结构方
案;其净使用面积提高5.8%,得房率高。
b)工业化程度高,设计制造安装周期短。
现代轻钢建筑的设计、制造和安
装鼎承预工程化(Pre-engineered)的思想,借助网络计算机技术和工业化
生产手段,可实现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一体化,具有极高的效率和精
确度,项目建设周期短可缩短工期。
这样将极大地减少投资融资成本,
使业主或建筑开发商在享受回报上具备很大的优势。
c)安全性好。
钢材是一种高强、高性能材料,除在结构防火方面稍显欠缺
外,钢结构其它方面表现优良:尤其是钢材具备高延性,轻钢住宅结构
抗强震能力远比传统结构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住宅的安全可靠性。
近
年来的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在地震后能保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是钢结构建
筑。
d)轻钢住宅自重轻,约为混凝土结构的1/2~3/5 结构自重轻。
可减少
地震作用力,进而减小结构设计内力,同时降低基础造价,在南方软土
地区尤为明显,使得综合造价低。
e)轻钢结构住宅工业化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污染小,符合环保建筑施
工的要求,而且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现浇混凝土施工受到气候影响较
大,钢结构住宅由于大部分构件在工厂制作,运往现场进行焊接或用螺
栓整体组装,可全天候作业,这样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可以减少开发
商的资金成本;另外,钢材回收利用率高也是极具竞争力的优点。
f)轻钢结构住宅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绿色、可回收或易降解的材料,在建筑
拆除时,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使用价值,不会造成许多垃圾,因此符合可
持续发展的要求。
2.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必要性和条件
2.1 钢结构住宅的发展趋势
2.1.1 钢结构住宅向生态型、节能型方向发展
钢结构住宅带给人们的是高质量、高档次享受,可以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设计,使人们真正感到“家居”的舒适。
钢材本身就是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它所建成的建筑应该突出这一独特优势,向生态型、节能型方向发展。
2.1.2 钢结构住宅向中、高档次发展
钢结构住宅向中、高档次发展。
这主要分三个方面:一是指交工工程的发展趋势是“交钥匙工程”。
用户购买新住宅,不用进行二次装修,就可直接入住。
二是指钢结构住宅向可改性住宅发展。
钢结构与传统的砖混或硷结构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柱网跨度大,可灵活分隔。
因为住宅的使用功能随时间、人口数量、住户的不同而要求呈现空间多样化,钢结构的优势正好更能满足住宅这样的功能要求。
三是指钢结构住宅向高科技含量发展。
通过发展墙体、楼板的综合性能,使其在防水、隔音、保温、搞裂、耐火、埋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最大限度地为住户服务。
2.1.3 我国钢结构住宅应走体系化发展道路
所谓钢结构体系是将目前工程建设中相互分离的设计、生产、施工等程序看成一个整体,即把一个住宅看成一种工业品,才能综合考虑并研究设计、构配件生产和运输、现场组织和装配、内外装修等各个环节之后建立的生产全过程的完整体系。
2.1.4 钢结构住宅向可持续建筑发展
可持续建筑是对可持续发展有积极贡献的建筑,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建筑。
这些建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关系和原则:一是较好地处理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是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使用功能的弹性原则,即建筑功能在其使用寿命中具有可变性和对未来具有适应性。
三是循环利用扩展弹性使用原则,使建筑整体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2.2 发展钢结构住宅的必要性和条件以及意义
2.2.1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必要性
归纳起来,当前我国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钢产量稳步增长为钢结构住宅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近年来,钢材年
产量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2006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41188亿t,
占全球钢产量的33.18%。
另一方面,我国钢材的人均产量并不高,
约300 kg。
钢材的数量、品种、规格及产品质量均接近或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基本满足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的需要,这为发展钢结构
住宅提供了材料基础。
新型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的开发、引进、应
用和政府的引导、支持以及近年钢结构住宅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
都为钢结构住宅体系的应用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创造了发展钢
结构住宅这一产业的极为有利的环境。
b)全球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为钢结构住宅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近些
年来全球的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人们发现引起
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有50%是在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产
生的。
建筑业一方面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恶化了环境,
这就必然引起人们对现有建筑体系及其产品的质疑,从而为新材料、
新建筑体系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因此发展新型的、环保的墙体材
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另外,住宅建筑的结构选型也要求改变,由
传统的砖混结构发展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但
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消耗大量的水泥、砂子和石子,而这些原料
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原料都是不
可再生资源。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兴的钢结构建筑住宅体系
自然就成了住宅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c)发展钢结构住宅符合倡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钢筋混
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等住宅体系,钢结构住宅体系具有较好的社会
和经济效益,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从住宅建筑的发展来看,钢结构住
宅具有以下诸多优势:1、大跨度、大开间,有利于功能、空间的灵
活布置,可以根据设计和使用要求灵活分隔空间,实现居住空间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可变性。
2、钢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当结构
在动力冲击荷载作用下破坏时吸收较多的能量,可降低脆性破坏的
危险程度,因此其抗震性能好,尤其在高烈度地震区,使用钢结构就更
为有利。
3、自重轻,可降低基础造价。
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剪强
度相对来说较高,钢结构构件结构断面小,自重轻,能够承受更大的
荷载、可以跨越更大的跨度、便于运输和安装。
4、运输、安装工程
量减少,提高了施工效率。
采用钢结构可为施工提供较大的空间和较
宽敞的施工作业面。
而且柱子的吊装、钢框架的安装、钢筋混凝土
核心筒的浇筑、组合楼盖的施工等,可以实行立体交叉作业,大大缩
短施工周期,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5、提高了住宅的有效使用率。
采用钢结构可以增加使用面积4%~8%。
这实际上增加了建筑物的使
用价值,增加了经济效益。
6、钢结构的质量容易保证。
钢结构构件
一般都在工厂里制造、加工,构件精度高,质量易于保证。
7、钢材
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采用螺栓连接已建成的钢结构易于拆卸、
加固和改建,因此钢材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材料,符合当前国家对建筑
业提出的可持续化发展的要求。
2.2.2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的条件
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的发展有一定的经济、物质、技术基础和社会背景。
我国钢铁产量的增长、环保意识的增强、土地资源的缺乏、住宅产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对钢结构应用的鼓励政策、人们需要高质量的住宅以及钢结构本身的优越性, 为钢结构住宅建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a)经济条件方面的条件。
我国经济以7%以上的速度持续发展。
2000
年城乡住宅投资占全国GDP的8.49%, 住宅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
支柱产业。
为了满足住宅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钢结构住宅
建筑将会逐步得到发展。
b)在钢材等材料条件方面的条件。
2003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2.2亿
t,跃居世界首位,发展建筑结构具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我
国开发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己提高到400~800MPa,提高到
600~1000MPa,并具有良好的韧性、可焊性及抗蚀性。
采用这种低
合金钢可使结构自重减少40%,降低成本18%~24%。
各类彩板、镀
锌薄板等板材随着宝钢、武钢等彩涂钢板生产厂的投产有了很大的
发展,50多个主要钢铁企业较均匀的分布在全国各地区,钢材供应
比较便捷,规格品种可供设计者选用,这些为较快地发展我国的住
宅钢结构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
c)在技术条件方面的条件。
我国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所需的必要的技
术基础已具备。
目前在普通钢结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门式钢
架轻型房屋钢结构、压型钢板结构、钢结构焊接和高强度螺栓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