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3•【字号】桂政发[2010]92号•【施行日期】2010.1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桂政发〔2010〕9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精神,加快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强区,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重要意义(一)加快建设旅游强区是充分发挥我区比较优势的客观需要。
我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基础条件较好,比较优势明显,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区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显著增强,尤其在现代服务业中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加快建设旅游强区是抓住难得发展机遇的迫切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尤其是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为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党和国家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确定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为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认识的深化,思路的拓展,尤其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工作措施的强化,为我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加快建设旅游强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加快我区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区,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推动消费升级,实现宏观经济保增长、扩内需的客观需要,是发挥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特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计划【发文字号】桂政发[2017]21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7.04.17【实施日期】2017.04.1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桂政发〔2017〕2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7年4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根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总体要求,2017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进出口总额增长8%,节能减排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5%。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工作措施按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2017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优化供给侧,全面落实五大任务。
1.多措并举去产能。
按照国家要求,严格环评、能评、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批,严禁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退出一批低端低效产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1.30•【字号】•【施行日期】2017.11.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通知委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中提出的规范性文件“三统一”的要求,我委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完善。
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2017年第17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本委”)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监督和管理,深入推进依法兴旅、依法治旅,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8号)等规定,结合本委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规范性文件,是指本委依照法定权限和规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规范旅游行政管理事务、调整旅游行政管理关系,涉及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
本委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对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制定的文件,向上级行政机关的请示和报告,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批复和原文转发上级行政机关的文件,对具体事项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以及根据有关规定不予公开或者依申请公开的文件,不属于本办法所称的规范性文件。
各处室、直属单位(以下简称“起草处室”)在起草文件时,应当参照本条规定,明确所制定的文件是否属于规范性文件范畴。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用地政策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用地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1.15•【字号】桂政办发〔2019〕110号•【施行日期】2019.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用地政策的通知桂政办发〔2019〕11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用地政策》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年11月15日关于支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用地政策为推广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经验,增强土地要素保障能力,促进全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政策。
一、强化规划引导和用地空间保障(一)强化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引领,科学合理安排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将文化旅游项目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规划用地指标并纳入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清单。
(二)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规划建设用地机动指标(不超过5%),在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零星分散、单独选址的文化旅游项目用地可申请使用。
在村庄规划获批之前,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确需单独选址的文化旅游点状用地项目,可依法按程序修改或调整规划。
(三)对列入自治区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库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在不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按程序修改规划;在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的前提下,拟申报的用地位于允许建设区范围内增减挂钩图层的,不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可直接进行用地报批。
二、加大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四)对列入自治区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库的文化旅游项目,除商品住宅、旅馆、餐饮用地外,其他用地由自治区统筹保障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可直接报批用地,项目报批材料通过审查并完成缴费后,自治区直接予以核销用地指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旅游局关于加强全区旅游行业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旅游局关于加强全区旅游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桂政发[1991]66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1991.08.26【实施日期】1991.08.26【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失效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的决定(桂政发[2017]6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旅游局关于加强全区旅游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桂政发〔1991〕66号1991年8月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旅游局《关于加强全区旅游企业管理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
望结合当地及部门的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在贯彻执行中有何情况和问题,请向自治区旅游局反映,以便及时研究解决。
关于加强全区旅游行业管理的意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区旅游业取得较好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已成为我区非贸易创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更好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的要求和《国务院批转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国发〔1991〕8号)精神,使我区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现就加强全区旅游行业管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自治区旅游局和地、市、县旅游局(旅游办公室)是旅游工作的行业的归口管理部门。
自治区旅游局统一管理辖区内的旅游业。
二、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把旅游业放在适当的位置上来抓。
有条件的地方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内,采取必要的政策予以扶持。
各级旅游行政部门应会同城建及其他有关部门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规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旅游管理部门审批并按规划组织实施。
要贯彻一边建设、一边创收的原则,继续完善和开发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加强配套建设,广泛招来客源,提高服务质量,为我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多做贡献。
三、旅游业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事业,需要各有关部门配合。
马山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文本

第一部分文本目录规划总则 (1)第1条规划范围 (1)第2条规划期限 (1)第3条规划性质 (1)第4条指导思想 (1)第5条规划原则 (1)第6条规划依据 (1)第一章全域旅游资源评价 (3)第7条资源评价 (3)第8条创新资源 (3)第二章全域旅游市场分析 (3)第9条市场预测 (3)第三章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4)第10条发展理念 (4)第11条发展思路 (4)第12条定位目标 (4)第13条发展模式 (5)第四章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5)第14条总体布局 (5)第15条发展指引 (5)第16条项目体系 (6)第17条核心项目 (6)第五章全域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8)第18条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8)第19条全域旅游线路组织 (8)第20条全时全季产品策划 (9)第六章全域旅游基础及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9)第21条旅游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9)第22条咨询集散体系建设 (10)第23条旅游标识体系建设 (11)第24条旅游厕所体系建设 (11)第25条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11)第七章全域旅游服务要素体系规划 (12)第26条旅游住宿体系建设 (12)第27条旅游餐饮体系建设 (12)第28条旅游购物体系建设 (12)第29条旅游娱乐体系建设 (12)第30条旅游服务体系建设 (13)第八章全域旅游乡镇体系规划 (13)第31条乡镇发展引导 (13)第32条美丽乡村建设 (13)第33条扶贫就业发展引导 (14)第九章全域旅游+产业体系规划 (14)第34条全域产业融合思路 (14)第十章全域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规划 (15)第35条旅游形象规划 (15)第36条市场营销规划 (15)第十一章全域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15)第37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5)第38条旅游环境规划 (16)第39条人文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 (16)第40条乡土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 (17)第41条全域旅游资源保护体系建设 (17)第十二章全域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18)第42条体制保障 (18)第43条政策保障 (18)第44条资金保障 (18)第45条人才保障 (18)第46条旅游安全保障 (18)第47条旅游合作保障 (18)第48条土地利用保障 (18)第49条全民参与保障 (19)第十三章附则 (19)第50条 (19)第51条 (19)第52条 (19)附表: (20)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马山县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包括7个镇(白山镇、百龙滩镇、林圩镇、古零镇、金钗镇、周鹿镇、永州镇)、4个乡(乔利乡、加方乡、古寨瑶族乡、里当瑶族乡),涉及133个村和18个社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内旅游工作意见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内旅游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1992.02.21•【字号】桂政办[1992]22号•【施行日期】1992.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内旅游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办〔1992〕22号1992年2月21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内旅游工作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国内旅游的兴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反映。
国内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国内旅游,对开发第三产业,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希望各级人民政府认真重视此项工作,组织有关部门,统一认识,在政策上、工作上、资金上给予支持。
要组织旅游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协力合作,对当地发展国内旅游的总体规划、组织机构、人才培养、景点开发、经营管理、市场供求、宣传、服务等方面认真研究,根据条件积极而有步骤地进行开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国内旅游工作的意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国国内经营旅游业务的三类旅行社已发展到七百多家,这些旅行社都已走上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轨道。
一九九一年,全国各主要风景点就接待了国内游客三亿人次,回笼货币二百亿人民币。
我区国内旅游业也已初具规模。
全区三类社已发展到四十五家,不少二类社也积极参与国内旅游的招徕和接待业务;一些国际旅游处于温冷状态的地、市、县,也根据国内旅游市场的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积极进行旅游景点的规划和开发,成为国内游客游览的好去处,如北海银滩、桂平西山风景区、北流勾漏洞、玉林龙泉洞、陆川龙岩风景区、崇左石景林风景区、龙胜矮岭温泉、宜山白龙洞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1.11.22•【字号】桂政发[2001]87号•【施行日期】2001.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1〕87号)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二00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特色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自治区旅游局二00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作为广西的优势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促进对外开放、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区发展特色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为抓住机遇,实现我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尽快将我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先进省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发〔2000〕3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3号)精神,结合广西旅游业发展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的精神,紧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用足用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以山水、滨海、边关、民族风情为重点,围绕“四区一带一龙头”的总体布局,大力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进一步推进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着力提高旅游业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丰富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构筑起我区开放带动型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使旅游业实现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将我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先进省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广西实施细则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广西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3.04•【字号】桂政办发[2014]27号•【施行日期】2014.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广西实施细则的通知(桂政办发〔2014〕2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广西实施细则》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3月4日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广西实施细则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大力发展我区旅游休闲产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3〕10号)和《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2013〕9号)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安全第一、绿色消费,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积极创造开展旅游休闲活动的便利条件,切实保障休闲时间,营造休闲环境,完善休闲设施,丰富休闲产品,改善休闲服务,不断促进我区旅游休闲规模的扩大和休闲品质的提升,为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利。
积极改善服务民生,努力推进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国民休闲权利。
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不断制定完善休闲惠民政策措施,大力营造全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裁量权基准(试行)》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裁量权基准(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7.11.30
•【字号】桂旅规〔2017〕6号
•【施行日期】2017.11.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旅游其他规定,机关工作
正文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
裁量权基准(试行)》的通知
桂旅规〔2017〕6号
各市旅游发展委: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裁量权基准(试行)》已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2017年第17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年12月28日公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指导标准》(桂旅办〔2012〕321号)同时废止。
特此通知。
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7年11月30日附件
1: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许可、行政强制及其他权力事项)(试行)
2: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处罚)(试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6.29•【字号】桂政发[2013]35号•【施行日期】2013.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桂政发[2013]3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3年6月29日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2013〕9号),特制订如下政策。
一、财税政策(一)2013年至2017年,加大自治区财政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力度,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其中2013年自治区财政安排4.2亿元,以后年度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
(二)在财政部代我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时,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债券资金支持全区旅游业发展。
其中2013年安排桂林市2亿元、北海市1亿元。
(三)各市、县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扶持旅游业发展措施,根据财力情况和发展需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或专项安排用于加快当地旅游业跨越发展的专项资金,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四)2013年至2017年,自治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等旅游目的地以及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建设。
(五)对新创建国家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实行奖励政策:对列入自治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计划、成立创建机构、制定创建方案并编制完成总体规划的单位补助100万元;对通过自治区国家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初评的创建5A级景区单位增加补助100万元;对通过国家A级景区评定委员会评定的5A级景区增加补助1000万元、4A级景区补助100万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区旅游投资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区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桂政办发[2017]7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7.01.15【实施日期】2017.01.1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全区旅游投资和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7〕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区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方案》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7年1月15日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区旅游投资和消费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精神,促进全区旅游投资和消费,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高的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旅游强区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改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一)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安全、顺畅、优质、实惠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依托高铁站和机场,建设旅游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城市及国道、省道至旅游景区间路网连接和换乘设施,形成便捷的旅游交通体系。
完善旅游交通标识及导览系统,开通机场、高铁站到城区及城郊重点旅游景区的公交旅游专线车,实现高铁站、机场至旅游景区的无缝对接。
(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厅;参加单位: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旅游发展委,广西机场管理集团,南宁铁路局,各市人民政府)(二)加强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中心建设。
合理规划布局,在机场、车站(客运码头)、城市中心广场、主要交通干线入口以及景区建设旅游咨询中心。
在连接两大国际旅游集散地、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条旅游带、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及创建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交通沿线和关键交通节点,布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23•【字号】桂政办发[2005]112号•【施行日期】2005.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5]112号)各市、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五年九月二十三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为进一步整合我区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我区旅游产业,实现我区旅游产业的新突破和跨越式发展,现提出广西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意见。
一、重点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建设总体思路(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景区景点建设为中心,以特色旅游线路建设为载体,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建设精品、形成网络。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加大部门联动和区域合作力度。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
加快旅游企业改革创新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全面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力争到2010年全区接待国内游客8200万人次,接待入境游客28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50亿元人民币,旅游外汇收入6.5亿美元,旅游总收入 6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同期全区CDP的10%左右。
将我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中国旅游强省,使旅游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对外开放的形象产业。
(三)总体框架。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一、引言广西是中国的一个美丽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旨在进一步发挥广西的旅游优势,推动广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广西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为广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旅游资源概况广西自然资源丰富,境内拥有美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主要旅游资源包括桂林的山水景观、北海的海滩风光、阳朔的田园风光、钟山的古镇风情等。
三、旅游发展目标1.提升广西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2.开发和利用广西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4.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旅游发展策略1.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广西旅游品牌的国际化发展;2.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培训和管理;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4.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开拓新的旅游产品和市场;5.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五、重点任务和措施1.落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水平;2.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3.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打击旅游市场乱象,维护旅游市场秩序;4.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提升广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5.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6.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保证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六、旅游产业发展1.发展旅游景区和景点,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广的旅游目的地;2.发展特色旅游产品,挖掘广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遗产;3.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4.推动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国际化发展,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5.加强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协调,推动旅游产业的整体升级。
七、风景名胜保护与利用1.加强对风景名胜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广西丰富的自然和人文遗产;2.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3.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提升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加强对旅游景区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桂发[1999]23号【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1999.08.23【实施日期】1999.08.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发〔1999〕23号)各地、市、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行政公署),柳州铁路局,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现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999年8月23日关于进一步加快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尽快把我区建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先进省区,将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区的形象产业和支柱产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五大精神和自治区党委“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决策为指导,以桂林山水、北海银滩、民族风情、边关风貌为特色,以景区景点开发为中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大力开拓海内外客源市场,全面构筑开放带动型旅游产业体系,努力将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我区旅游产业“四区一带一龙头”的总体布局和以桂林山水、北海银滩、民族风情、边关风貌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形象;使我区成为我国南方和港澳台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基本形成国际旅游、国内旅游、边境旅游三大旅游格局,使旅游企业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旅游业初步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经济增长点以及第三产业的龙头;在巩固桂林、南宁、北海三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的基础上,再争创2-3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全区接待海外游客6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38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45亿元(注)。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

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旅游综合规定【发文字号】旅发[2013]64号【发布部门】国家旅游局【发布日期】2013.03.18【实施日期】2013.03.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E0303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旅发〔2013〕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委):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促进旅游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旅游质量总体水平,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我局组织编制了《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是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加快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坚持质量强旅、建设旅游质量强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善民生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走规模增长与质量效益并重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旅游业科学发展、增强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决策、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旅游质量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纲要》确定的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将旅游质量工作纳入到本地区旅游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旅游质量问题。
要发挥好《纲要》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夯实旅游质量基础,加强贯彻实施力度和检查考核,确保《纲要》目标的实现,推动旅游质量强国建设,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广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2020年将建成超50个示范区

广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2020年将建成超50个示范区广西全面推进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出台了《广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力争到2020年,在全区建成20个以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30个以上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把全区建设成为旅游强区和生态旅游大公园,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1 服务品质化,改造升级县乡通往旅游区道路提高全域旅游服务品质,便捷的交通很重要。
《方案》指出,要推进旅游交通全域覆盖,改造升级县城通往主要旅游景區、乡村旅游区的道路,开通旅游客运班车、旅游公交和观光巴士,打通旅游交通瓶颈。
结合旅游交通干线、旅游景区等,建设旅游绿道、骑行专线等慢行休闲系统等。
加强旅游交通干线沿线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风情小镇、特色村寨、旅游驿站、绿道系统等规划建设,配套完善旅游交通驿站、汽车旅游营地等设施。
全力推进“厕所革命”。
在市政、交通沿线及涉旅场所按照规范标准改造和新建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厕所,大力推进A级旅游厕所建设,力争全覆盖。
同时,《方案》要求,不断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停车场。
在机场、高铁站、汽车客运站、码头等集散地和城区商业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通过旅游公交和旅游专线车连接形成旅游集散网络;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标准,全面完善辖区内高速公路和旅游干线公路上的旅游交通标识,形成完整、通畅的标识体系。
2 服务人性化,打造养生保健等特色化旅游项目针对旅游市场的需求,《方案》中指出,将发展养生保健、康体医疗、邮轮游艇、户外运动、空中观光、科普研学、情感体验和其他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特色服务项目。
在培育常态化的旅游文化娱乐项目上,《方案》注重品牌塑造。
要推动文艺团体、当地居民等紧扣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主题,举办特色演艺节目和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塑造旅游演艺品牌。
结合城区、镇区的建设,实施景观亮化工程,完善夜游娱乐设施,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7-2020)(征求意见稿)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2017年1月目录一、背景分析 (1)(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5)(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7)(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 (8)二、总体思路 (14)(一)指导思想 (14)(二)基本原则 (15)(三)发展目标 (17)(四)发展思路 (20)三、主要任务 (22)(一)双创融合,同步推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22)(二)党政主导,构建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22)(三)产业互融,促进旅游产品体系融合发展 (24)(四)补齐短板,提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 (34)(五)破除壁垒,促进旅游消费提升 (38)(六)强化监管,促进市场规范有序 (41)(七)精准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 (43)(八)全域整合,构建开放的旅游营销体系 (46)(九)外引内联,培育市场主体和龙头企业 (48)(十)全面开放,实现旅游外交突破 (49)四、保障措施 (51)(一)加强组织领导 (51)(二)完善利益机制 (51)(三)部门协调推进 (52)(四)推动多规合一 (52)(五)加大财政投入 (52)(六)强化政策扶持 (53)(七)加强队伍建设 (55)(八)强化监督考核 (55)一、全域旅游概念(一)全域旅游基本内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专栏1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二)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一)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也是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域旅游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推动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相结合,实现“五化同步”协调发展、绿色发展,以开放发展的大格局,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分割,打破各种制约,走全方位开放之路,以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美丽生态,促进旅游发展与民众生活有机融合。
(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进全域旅游有利于统筹出台乡村旅游的农村用地政策;有利于创新金融产品,盘活旅游资产;有利于按旅游人口需求创新公共服务设施设计和建设规划;有利于统筹域内各类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发展全域旅游,是解决旅游供给侧不足的有力抓手。
(三)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短缺型旅游发展中国家向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广泛参与就业、创业的民生产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现代产业,旅游市场发展到出入境旅游并重的新阶段,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旅游市场次序、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等与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不适应,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去解决。
(四)适应旅游新常态的时代要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现代交通,以及现代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旅游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群众对一个区域旅游的评价取决于区域的综合环境,从全域整体角度出发,优化旅游环境和旅游全过程,旅游配套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才能满足大众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
(五)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推进全域旅游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可以联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化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真正建设美丽乡村;可以推动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直接相融,促进农民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
(三)全域旅游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推进全域旅游,并不是到处建景点景区、到处建宾馆酒店,而是更加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积极有效地在开发中保护;推进全域旅游,要根据当地现实条件,分步推进,有序开展,突出地方特色,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简单复制。
专栏2推进全域旅游要防止的“八大误区”二、背景分析2015年8月18日至19日,全国旅游工作研讨班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
在本次研讨班上,从国家旅游局层面,首次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战略部署,并给出量化工作目标,即“在2000多个县中,每年以10%的规模来创建。
今年要推进2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3年实现6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
”随后,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这是全域旅游从理念向实践落实的重要推动,是地方践行全域旅游的重要指引。
通知下发后,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申报工作,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262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同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会上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2016年5月26日至27日,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暨创建工作培训班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举办,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及旅游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为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在"景点模式"的驱动下,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向初步小康型旅游的历史性跨越。
2015年我国人均GDP 已达到7940美元,人均出游率超过3次,表明我国大众化旅游消费的时代已经到来。
大众旅游时代,"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要求。
新形势下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市场和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革新步伐,遵循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推进以抓点、线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整合区域资源,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
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5年,我国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虽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却逆势增长。
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及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发展全域旅游具有促进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等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旅游业进入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新阶段。
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发展,人们出行旅游将对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厕各方面提出更高要求,由基本满足型逐步向舒适型、享受型过度,我国旅游消费水平也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旅游产品的开发日趋特色化,增强产品核心吸引力,更加适应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培育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更能适应未来旅游市场的多元化、特色化要求。
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
我国正处于旅游业大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市场需求强劲,供给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高品质、有创意的旅游项目和服务短缺。
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和旅游投资促进计划,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和信息化等硬件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游,实现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
2015年,中国旅游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网络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平台。
发展全域旅游是使旅游业将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自国家旅游局提出发展全域旅游以来,国内部分地区开始了推进全域旅游的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从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大局出发,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所有特色小镇被要求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则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宁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以“全域景区化、景区特色化、镇村景点化、配套景观化、景区要素完备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六化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丰富产品体系,把西夏区打造成处处是景点、全城是景观、满眼是风景的自驾自助优秀旅游目的地。
苏州市提出“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的理念,强调“大空间”,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景区、最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
此外,海南省三亚市、浙江省桐庐县、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江西省安远县、湖南省平江县、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陕西省韩城市、河北省涞水县、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等市(县、区)也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全域旅游的探索和实践。
(三)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探索与实践1.广西全域旅游理念创新全域旅游是广西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方向,是新时期广西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全新发展模式。
广西全域旅游以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同时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旅游转型升级,形成了“双创双促”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抓体制、抓规划、抓建设、抓整合、抓环境、抓管理、抓培训、抓宣传等路径,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民参与旅游共建和共享旅游与经济发展成果。
通过多个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格局,将广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全域的旅游开发,最终促进整个广西全域旅游发展。
专栏3广西全域旅游概念内涵“五大”特征:◆大旅游:将全广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推动旅游“多规合一”;以大型旅游项目为支撑,培育广西旅游大品牌,带动配套建设,推动旅游目的地全域发展。
◆大产业:以“旅游+”引导产业融合发展,促成多产业围绕旅游业凝聚产业集群,推动专业化生产要素的优化集聚。
◆大市场:推动由单一旅游市场向多角度市场转变,市场广度进一步扩大,细分旅游市场进一步深化;开拓更多客源地市场。
◆大政策: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基础上,自治区、市、县各级政府推出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促进政策,形成多重政策叠加的发展合力;在财政、土地、投融资等方面实施支持力度更大的促进政策,增强发展活力。